幼兒小小班親子活動方案。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為了加強學習效率,我們一般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你知道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寫呢?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小班活動案例:《小蝌蚪》》,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活動名稱:小蝌蚪活動領域:科學領域適合班級:小班下學期設計思想: 這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池塘里、河溝里到處都是成群結隊的小蝌蚪。幼兒對小蝌蚪充滿了好奇,經常問:“小蝌蚪胖胖的真可愛,它媽媽是誰?小蝌蚪長大是什么樣子?”面對孩子求知的眼睛,我靈機一動,決定帶孩子們進行一番探究,讓幼兒了解蝌蚪的形態(tài)特征和成長過程。于是我通過“家園共育”欄目,邀請家長一起參與。就這樣,教師、幼兒、家長共同探究蝌蚪奧秘的活動開始了。
《蝌蚪》活動方案活動目標1、 通過觀察蝌蚪,了解它的外部形態(tài)和游水動作。2、 通過聽故事,了解蝌蚪的成長過程。3、 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觀察的結果,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4、 繪畫小蝌蚪,激發(fā)幼兒表現欲望,加深對蝌蚪的認識。活動準備1、 家長與孩子共同飼養(yǎng)幾只蝌蚪,觀察記錄蝌蚪的成長過程。2、 幾張青蛙的圖片。3、 兩盤淡墨水活動過程1、觀察蝌蚪老師把科學角里飼養(yǎng)的蝌蚪端到小朋友面前,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蝌蚪的顏色、腦袋、尾巴、游泳動作,啟發(fā)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小蝌蚪的形態(tài),動作。(黑色,大腦袋,長尾巴,一搖一擺游的快)老師引導幼兒把語言串成兒歌:大腦袋,長尾巴,變成蝌蚪小娃蛙,游來游去找媽媽。
2、討論 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呢?聽老師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聽完故事后回答:小蝌蚪的媽媽是誰?(通過講故事使幼兒了解蝌蚪的成長過程,懂得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小蝌蚪長大也會變成青蛙,像媽媽一樣捉害蟲。)
3、點畫小蝌蚪(1)用大拇指蘸一下淡墨水點在畫紙上,用黑彩筆添畫上尾巴,邊畫邊唱“大腦袋,長尾巴,變成蝌蚪小娃蛙,游來游去找媽媽?!保?)再用食指蘸一下淡墨水點在畫紙上,用黑彩筆添畫上尾巴,邊畫邊唱“大腦袋,長尾巴,變成蝌蚪小娃蛙,游來游去找媽媽.(3)就這樣讓幼兒分別用五個手指蘸著墨水點畫小蝌蚪,邊唱邊畫,一個個生動有趣、形態(tài)各異的蝌蚪就呈現在幼兒面前。yjs21.COM
4、展示作品,交流總結李雨晴說:“老師,我用食指畫的小蝌蚪最漂亮,和真的一樣.?!奔o笑然說:“我用拇指畫的小蝌蚪太胖了,它該減肥了?!?/p>
活動延伸:把自己的畫拿給爸爸、媽媽看,并把《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和爸爸、媽媽共同觀察蝌蚪的成長過程。
活動效果:通過家長與幼兒共同飼養(yǎng)、觀察蝌蚪這一親子游戲,不僅益于親子間的感情交流,密切親子關系,也培養(yǎng)了幼兒認真、細致的觀察習慣,增進了對動物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幼兒對于用手蘸墨水點畫小蝌蚪,熱情高漲,興趣濃厚,通過積極參與,他們一個個充滿了好奇,嘗試著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等五個手指點畫小蝌蚪,畫完后相互展示、比較,哪一個蝌蚪大,哪一個蝌蚪小,哪一個蝌蚪更可愛??纯醋约旱氖种?,看看點畫的小蝌蚪,充滿了自豪和滿足。這次活動給予了幼兒充分的自由創(chuàng)作空間,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能力,加深了幼兒對小蝌蚪的認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附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暖和的春天來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媽媽睡了一個冬天,也醒來了。她從泥洞里爬出來,撲通一聲跳進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圓圓的卵。 春風輕輕地吹過,太陽光照著。池塘里的水越來越暖和了。青蛙媽媽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動起來,變成一群大腦袋長尾巴的蝌蚪,他們在水里游來游去,非??鞓?。 有一天,鴨媽媽帶著她的孩子到池塘中來游水。小蝌蚪看見小鴨子跟著媽媽在水里劃來劃去,就想起自己的媽媽來了。小蝌蚪你問我,我問你,可是誰也不知道。 “我們的媽媽在哪里呢?” 他們一起游到鴨媽媽身邊,問鴨媽媽: “鴨媽媽,鴨媽媽,您看見過我們的媽媽嗎?請您告訴我們,我們的媽媽是什么樣的呀?” 鴨媽媽回答說:“看見過。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嘴巴又闊又大。你們自己去找吧。” “謝謝您,鴨媽媽!”小蝌蚪高高興興地向前游去。 一條大魚游過來了。小蝌蚪看見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嘴巴又闊又大,他們想一定是媽媽來了,追上去喊媽媽:“媽媽!媽媽!” 大魚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魚的媽媽。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到前面去找吧?!?“謝謝您啦!魚媽媽!”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烏龜游過來了。小蝌蚪看見大烏龜有四條腿:心里想,這回真的是媽媽來了,就追上去喊:“媽媽!媽媽!” 大烏龜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烏龜的媽媽。你們的媽媽肚皮是白的,到前面去找吧?!?“謝謝您啦!烏龜媽媽!”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一只大白鵝“吭吭”地叫著,游了過來。小蝌蝌看見大白鵝的白肚皮,高興地想:這回可真的找到媽媽了。追了上去,連聲大喊:“媽媽!媽媽!” 大白鵝笑著說:“小蝌蝌,你們認錯了。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鵝的媽媽。你們的媽媽穿著綠衣服,唱起哥來‘各各各’的,你們到前面去找吧?!?“謝謝您啦!鵝媽媽!”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邊,看見一只青蛙坐在圓荷葉上“各各各”地唱歌,他們趕快游過去,小聲地問:“請問您:您看見了我們的媽媽嗎?她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嘴巴又闊又大,有四條腿,白白的肚皮,穿著綠衣服,唱起來‘各各各’的………” 青蛙聽了“各各”地笑起來,她說“唉!傻孩子,我就是你們的媽嗎呀” 小蝌蚪聽了,一齊搖搖尾巴說:“奇怪!奇怪!我們的樣子為什么跟您不一樣呢?” 青蛙媽媽笑著說:“你們還小呢。過幾天你們會長出兩條后腿來;再過幾天,你們又會長出兩條前腿來,四條腿長齊了,脫掉了黑衣服,就跟媽媽一樣了,就可以跟媽媽跳到岸上去捉蟲吃了?!?小蝌蚪聽了,高興得在水里翻起跟頭來:“??!我們找到媽媽了!我們找到媽媽了!好媽媽,好媽媽,您快到我們這兒來吧!您快到我們這兒來吧!” 青蛙媽媽撲通一聲跳進水里,和她的孩子蝌蚪一塊兒游玩去了。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導讀: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這點不僅體現了這節(jié)課的主要設計意圖,也體現了《綱要》中要求突出“情感”、“興趣”、“態(tài)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著眼于培養(yǎng)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一、設計意圖:
這段時間,我們班正在進行《動物朋友》的主題活動,很多小朋友從家里端來了小金魚,小鳥,烏龜等小動物放在了教室里的自然角里,文文端來的幾只小蝌蚪特別受小朋友的歡迎,小朋友一有空就會圍在蝌蚪旁一邊指著小蝌蚪邊聊自己的發(fā)現,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小蝌蚪怎么找媽媽的?小蝌蚪游泳的時候尾巴怎么動的?這些都是他們興趣的話題?!毒V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根據孩子們的興趣與需求,很自然的,我們生成了手指點畫《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活動。這個活動沒有特別難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兒都能通過動手操作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并且在輕松自由的創(chuàng)作中,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這就是我設計這節(jié)課的初衷。
二、教學目標定位:
基于以上這些設計意圖,我將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三點:
1、、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這點不僅體現了這節(jié)課的主要設計意圖,也體現了《綱要》中要求突出“情感”、“興趣”、“態(tài)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著眼于培養(yǎng)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這個目標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所在。主要通過幼兒動手操作的過程,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fā)展。
2、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各種動態(tài)的小蝌蚪。這點也是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所在。主要依據《綱要》中提出的:進行藝術活動時,要根據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來定位的。3、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三、活動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jié)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幼兒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準備。要求幼兒在課前已學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和歌曲(準備好故事和歌曲錄音磁帶),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多觀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
(二)教具及材料準備:包括教師根據活動內容設計的課件和一張“青蛙媽媽”的大圖片;主要用來創(chuàng)設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情景來貫穿課的始終,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以游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這一理念。幼兒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組一盤黑色的顏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筆。
四、活動程序:
(一)開始部分,通過課件演示,形象生動的將幼兒導入課題,引起學習的興趣。引導幼兒細致觀察。
1、幼兒邊聽歌曲邊表演小蝌蚪游動進場入座。利用幼兒學過的本領,增加活動的生動性,讓幼兒一開始就帶著愉快的情緒參與學習。
2、老師:“呱呱呱、呱呱呱,誰來了呀?”(課件里出現青蛙媽媽)
老師:“咦!青蛙媽媽皺著眉頭,好像有點心事,我們一起來聽聽是怎么回事吧!”(課件里播放青蛙媽媽的聲音“唉,聽說我的寶寶在到處在找我,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回到我的身邊,真著急啊!”)
老師:“原來是這樣??!那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蝌蚪趕快找到媽媽好嗎?”
3、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復習兒歌“小蝌蚪,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來了,來了,我來啦!來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兒歌后課件里出現了一群游動的小蝌蚪。)
老師:“哇!真棒!小蝌蚪終于找到媽媽了。它們可開心了,還要感謝我們小朋友的幫忙呢?。ㄟ@時,課件里的青蛙變成高興的表情)來為我們自己鼓鼓掌吧!”通過復習兒歌這樣的形式,讓幼兒初步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也引出一下個環(huán)節(jié)。
4、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出問題.
老師:“小蝌蚪們快活在水里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游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課件里出現小蝌蚪往不同方向游動的畫面)用提問法,明確的把“觀察”和“比較”這兩個任務交待給幼兒,
5、幼兒自由討論。在前面幾個集體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之后,適當的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調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討論結束后,教師小結:“原來小蝌蚪游動的方向都不一樣。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邊的小蝌蚪是往左邊游的。真有趣?。∥覀円瞾韺W學小蝌蚪游泳好嗎?”于是,帶幼兒進入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二)幼兒自由想象并表現,掌握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1、老師:“每組的桌上都有一盤黑色顏料和黑色水彩筆,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這些材料都利用起來,變出可愛的小蝌蚪呢?”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依據于《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這樣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所以,我改變以往教師示范,幼兒學習的模式,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也許這一過程還會出現許多富有創(chuàng)意的新發(fā)現呢。
2、在幼兒自由探索之后,老師請畫得好的幼兒上來畫一畫,說一說自己的方法。我會及時表揚和肯定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最后,再來解決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難點)。我可以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游動了。我們可以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這樣,這群小蝌蚪就會朝不同的方向游動了。如果能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就更好了!”小朋友在平時的美術活動中,經常有畫一下換一次工具的習慣,為了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從小培養(yǎng)幼兒學會統籌安排的好習慣,老師在這里可以重點指出,要求幼兒按老師的方法來作畫。
3、老師:“請小朋友學學老師的方法再試試吧。讓更多的小蝌蚪從四面八方游過來,找到它們的媽媽吧!”
(三)幼兒再次操作,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1、在聽過老師的講解后,請幼兒再次作畫。這時可以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情景環(huán)境,同時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老師巡回觀察,適時的加以指導:(1)蘸顏料壓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凈手指后再拿水彩筆添畫。(2)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和桌面及周圍環(huán)境的整潔。(3)請作完畫的幼兒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處,用肥皂把手洗干凈。這些看似點點滴滴的常規(guī)教育,就蘊藏在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機會,鞏固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3、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教師繼續(xù)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的情景,對幼兒說:“青蛙媽媽看到這么多的寶寶,真高興??!一蹦就蹦到了我們小二班來了。請小朋友們趕快把自己變出來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的身邊去吧!”這時,老師出示青蛙媽媽的大圖片,貼到教室的主題墻上,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都粘貼在周圍,表示把小蝌蚪送回青蛙媽媽的身邊啦。
4、老師帶領幼兒一起欣賞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驗,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這個環(huán)節(jié)又利用了情景游戲法,頭尾呼應,把活動推上新的高潮。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五、活動延伸:
在有關“動物朋友”的主題活動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師生共同布置的“小蝌蚪找媽媽”的主題墻面,復習有關故事、歌曲,學做“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游戲。并且可以請幼兒繼續(xù)探索“小蝌蚪和青蛙的秘密”,收集相關資料,然后圍坐在主題墻旁邊,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信息,對如何更好保護“小蝌蚪”和“青蛙”展開討論等等。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我們經常會在這時利用美麗的春景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帶幼兒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兒帶來了許多小蝌蚪,我將它們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們很好奇地圍著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了,有的說:“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有的說:“小蝌蚪黑乎乎圓圓的真可愛”……后來有位幼兒告訴大家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們很奇怪小蝌蚪沒有大眼睛、綠衣裳也沒有四條腿怎么會是青蛙呢?于是我給他們講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使他們知道了青蛙確實是小蝌蚪的媽媽以及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沒有變化??吹胶⒆觽儗π◎蝌竭@么感興趣,我就思考讓幼兒用美術手段來表現他們喜愛的小蝌蚪。小班幼兒由于才開始接觸美術,他們更多是利用畫筆來表現他們的感受。為了讓幼兒了解除了用筆可以表現自已的生活體驗以外,還可以借助很多工具來表現,如幼兒最熟悉的身體器官。因此我選擇了幼兒的身體器官---手指來作為繪畫工具,設計了這節(jié)手指畫---《小蝌蚪》的美術活動,從而激發(fā)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小蝌蚪的方法。
2、發(fā)展觀察力以及大膽作畫能力。
3、提高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投影儀、明膠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顏料、餐巾紙、圖畫紙、青蛙圖案、頭飾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邊用語言描述邊用手指在膠片上點畫。
(1)教師:春天來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涼的水,你們猜猜是誰坐在荷葉上?咦!青蛙媽媽坐在荷葉上做什么呢?青蛙媽媽正坐在荷葉上看它的寶寶小蝌蚪游泳呢!你們喜歡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嗎?我們今天就先來學畫小蝌蚪。
(評:教師邊用優(yōu)美的話語進行描述邊畫,既把幼兒引入了一種情境,又在不知不覺中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2) 教師:那剛才老師是用什么畫出小蝌蚪的?(引導幼兒說出“手指”)好,老師告訴你們:用手指畫出的畫就叫手指畫。
(評:此環(huán)節(jié)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畫”的概念,教師的示范與語言的敘述結合起來,使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畫”的概念。)
2、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tài)。
教師:哪個小朋友能說說小蝌蚪長得什么樣?是什么顏色的?小蝌蚪游泳時可調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們是不是往同一個方向游的呢?(引導幼兒說出往不同方向)
(評:教師適當的語言引導使幼兒很清楚地就了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態(tài),為下面幼兒在自己作品中描繪蝌蚪的動態(tài)埋下伏筆。)
3、教師示范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1)教師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
后把指腹按在紙上再提起,這樣小蝌蚪圓圓的身體就出來了。
(2)講解尾巴的畫法。
a. 請幼兒來添畫尾巴。(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給幼兒提供了嘗試、探索的機會,滿足了幼兒主體需求。)
b. 教師用指側畫尾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出怎樣畫出小蝌蚪細細的尾巴。
(評:在幼兒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再示范畫,這樣更容易加深幼兒的印象。)
c. 幼兒練習畫尾巴,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畫好后用餐巾紙擦一下手指。
(評:此環(huán)節(jié)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練習機會,解決了活動難點并注意到幼兒良好作業(yè)習慣的培養(yǎng)。)
4、交代要求,幼兒作業(yè),教師指導。
(1)出示青蛙圖案:教師:咦!這只青蛙媽的寶寶哪兒去了?告訴你們,它們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畫紙上,快,我們去幫青蛙媽媽找出它的寶寶。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鼓勵幼兒變換尾巴在身體上的位置畫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勵他們大膽細心地操作。
(評:設計“給青蛙媽媽找寶寶”的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幼兒學畫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兒的游戲心理。)
5、評價和欣賞作品
(1)教師:我們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身邊吧!將幼兒作品布置到青蛙圖案旁。
(2)引導幼兒觀看作品教師并給予簡單的評價。
(評:評價時同時展示每個幼兒的作品,總評與點評相結合使每個幼兒都有了成功的愉悅體驗,加強了兒童的滿足感。)
6、音樂游戲:小蝌蚪找媽媽
教師扮作青蛙媽媽,幼兒扮作小蝌蚪游戲。教師:小蝌蚪回到媽媽身邊真開心,我們一起和小蝌蚪做個找媽媽的游戲,好嗎?
(評:最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這節(jié)美術活動有了動靜交替的效果,活躍了課堂氣氛,易于消除幼兒精神上的疲勞。)
三、活動評價(思考體會)
這一活動主題源于幼兒對社會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關注,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識結構或學科結構考慮教學內容的做法?;顒拥恼归_是以幼兒參與,教師的適當指導為特征的,符合新綱要中教育內容的選擇“應體現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原則。本活動以其有趣的情節(jié)和豐富的情感內涵激發(fā)了幼兒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首先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創(chuàng)設了優(yōu)美動人的情境符合幼兒愛想象的心理特點,接著,教師在組織幼兒觀察討論范例的過程采用不同的情節(jié)引導幼兒觀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態(tài)的變化,并把幫青蛙媽媽找蝌蚪寶寶的愿望自覺地、持久地傾注于創(chuàng)作之中,最后當幼兒把自已畫的小蝌蚪全部送給青蛙媽媽并和青蛙媽媽一起做游戲,使幼兒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順利地實現了教育目標。同時這一活動分別在泰州市幼兒園和朱莊鄉(xiāng)中心幼兒園的同一年齡班進行了實施,并沒有因為城鄉(xiāng)兒童存在的經驗差異而影響教學效果。
活動意圖:本次音樂教案講述了一個“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也教育幼兒們要全面的看問題,不能片面化。全方位考慮問題,找出合理的答案和生活規(guī)則。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動作的創(chuàng)造性。
2、體驗游戲的快樂及表演的樂趣。
活動重點: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難點: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蝌蚪游的動作,學說各角色的話。
活動準備:鯉魚媽媽、鴨媽媽、青蛙媽媽、烏龜媽媽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欣賞兒歌音樂,學蝌蚪游。
1、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彈奏唱)
2、。提問:小蝌蚪長什么樣子?小蝌蚪在水里怎樣游?誰來學小蝌蚪游泳?有誰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動作是不一樣的?(請幼兒來學一學小蝌蚪游泳)
3、教師示范游。師: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樣在水里游的。
二、蝌蚪姐姐帶小蝌蚪找媽媽。
(1) 音樂結束,鴨媽媽出現,蝌蚪姐姐帶小蝌蚪上前問:“你是不是我們的媽媽?”鴨媽媽{配班老師扮}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p>
(2) 音樂再起,蝌蚪繼續(xù)游,到最后一句“媽媽,媽媽在哪里”時鯉魚出現,蝌蚪上前問:“你是我們的媽媽嗎?”鯉魚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p>
(3) 音樂起,蝌蚪游。音樂結束,烏龜出現,蝌蚪上前問,烏龜回答,同上。
(4) 音樂起,蝌蚪游。音樂結束,青蛙媽媽出現,叫“呱呱,我就是你們的媽媽?!毙◎蝌娇焖儆蔚綃寢屔磉叄黄鹋氖终f:“媽媽找到了!媽媽找到了!”
三、在音樂伴奏下學蝌蚪游,吃食。
(1)小節(jié):在音樂伴奏下重復三遍。師:蝌蚪姐姐請蝌蚪弟弟妹妹一塊兒來水里游。
(2)小節(jié):老師帶領在xx x處咂嘴表示吃東西。師: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餓了,我們來吃點東西吧。
(3)重復小節(jié)兩遍:師:吃飽了,小蝌蚪一起游來游去做游戲吧。
(4)小節(jié):師:吃飽了,姐姐帶你們去找媽媽吧。(音樂上)
四、學說角色的話。
1、 學說蝌蚪的話及其他角色的話。提問:剛才去找媽媽時第一個遇到誰?小蝌蚪是怎么問的?(學說小蝌蚪的話)它是怎么回答的?(學說鴨媽媽的話)
2、學說鯉魚、烏龜的話同上。
五、游戲重新開始。
請四位幼兒來做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和青蛙媽媽(配班老師在一旁幫助)其他幼兒做小蝌蚪,老師做蝌蚪姐姐。
六、結束。
師:小蝌蚪們,我們在小河里快樂地游泳、找東西吃、做游戲,還找到了媽媽,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下次再來玩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好嗎?
小編小故事:
池塘里一群可愛的小蝌蚪出世了,但是,“誰是我們的媽媽呢?”于是,一場有趣而感人的尋親之旅開始了。在把大眼睛的金魚、白肚皮的螃蟹、四條腿的烏龜甚至大鲇魚都誤認為媽媽后,小蝌蚪們終于找到了它們的親媽媽——青蛙。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向指定的方向跑,并鍛煉幼兒腿部肌肉力量。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并努力與同伴間保持距離。
3.激發(fā)幼兒熱愛媽媽的情感?!?/p>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告訴幼兒今天學做小蝌蚪,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戴上頭飾,教師也戴上小蝌蚪的頭飾)
2.啟發(fā)幼兒一起學習小蝌蚪游。
3.告訴幼兒帶他們到有趣的地方玩,幼兒隨音樂學做小蝌蚪游,做不同的游水動作。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圍坐在草地上,提問:知不知道媽媽是誰?想不想找媽媽?想一想媽媽在什么地方?
2.教師示范怎樣找,對幼兒說明向指定方向怎樣跑。
3.提問:我是怎樣找媽媽的?
4.幼兒分組練習。
5.集體練習向指定方向跑,到處找媽媽。
6.游戲:《小蝌蚪找媽媽》。利用幼兒園的大型設備和設施,從場地的不同地方找尋媽媽3-4次,增加運動量。
7.最后老師換頭飾變成小青蛙,告訴小蝌蚪:“媽媽在這兒?!?/p>
三.結束部分
1.和幼兒交流心情,與幼兒親一親,抱一抱。
2.讓幼兒找同伴樂一樂。
3.帶小蝌蚪隨音樂回家。
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幼兒園教案頻道為您編輯的《小班活動案例:《小蝌蚪》》內容,希望能幫到您!同時我們的幼兒小小班親子活動方案專題還有需要您想要的內容,歡迎您訪問!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