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心理說課稿。
家庭與學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載體,家長與教師互相配合可以揚長避短,更好激發(fā)孩子潛能!教師在一定情況下要進行家訪,了解情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并使其積極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兒個性心理的優(yōu)劣勢”,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幼兒個性心理的優(yōu)劣勢
俗話說:小孩三分看老相。就是指心理個性,一個月的小孩細心觀察就可以知道是左撇子或右撇子,一歲就可以知道心理個性特征,有的好靜,有的好動,有的愛哭,有的不懼硬,好靜者以內向型為主,好動者以外向型為主,愛哭者偏重于柔性,不懼硬者偏重于剛性,這些內、外、剛、柔的相互組合就是個性心理,它來自于先天,成熟于后天。
三分看老相,七分靠成長,成長靠環(huán)境影響和教育方式方法,成熟的個性決定人的氣質,性格,興趣等,他對一個人的努力方向,活動能力,事業(yè)成敗都有重要影響??梢?,關注個性優(yōu)勢非常重要。
各種個性心理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各有優(yōu)點,各有缺點,父母親的任務就是發(fā)現孩子的個性心理,掌握個性心理,采取適當方式方法,揚長補短,優(yōu)勢發(fā)展,爭取成為高素質人才。
個性特性:
1、外向型孩子 活潑好動,善于表現,樂于交流,比較機靈,但是,也存在好張揚,易上當,少穩(wěn)健,少深思,短性子的短處。
2、內向型孩子 善于堅持,勤于思考,樂于自立,比較穩(wěn)健。但是,也存在欠表達,少活動,有孤僻,較呆板,易固執(zhí)的短處。
3、剛性孩子 爭強好勝,自信,膽大,敢冒險;但是,也存在易怒,易打斗,少氣量,少謙虛,少計后果的短處。
4、柔性孩子 能進能退,隨和,忍讓,有韌勁;但是,也存在易軟,易灰心,少勇氣,少主見,不善闖蕩的短處。
揚長補短:
個性都有長有短,必須互補,假如一名爭強好勝機靈頑皮的外向剛性孩子,經過揚長補短,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成長為英雄,否則,也可以成為無端逞強,打仗斗慪,好惹禍的孩子,所以,必須對孩子的個性,因勢利導,揚長補短,把個性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外向補內向,內向補外向,剛性補柔性,柔性補剛性,形成:
1、外向剛性為主兼有內向柔性。外表活躍剛強,內里穩(wěn)健,能進能退有韌勁的外剛內柔的性格;
2、外向柔性為主兼有內向剛性。外表隨和溫順,忍讓,內里堅定,自信,有原則的外柔內剛的性格;
3、揚長補短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性格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避免出現外向剛性同時兼有內向剛性的性格,如同糞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惹禍根苗,同時避免出現外向柔性兼有內向柔性的性格,軟弱可欺,任人宰割,不能自立,如果出現極端性格那是父母的過錯,培育不當所致。
教育重點:
1、外向型孩子一般都是剛性性格,好勝和任性是外向型孩子的主要弱點,注意兩點,一是注意培養(yǎng)堅持性,干啥有頭有尾有長性;二是尊重他人,經受挫折教育,經得起挫折和委屈甚至于打擊。cnsjbj.cn
2、內向型孩子一般都是柔性性格,自閉和膽小是內向性的主要弱點,心理比較脆弱,也注意兩點,一是多戶外活動,參加同齡人玩耍,避免訓斥和暴力;二是有意識有準備巧妙進行膽量鍛煉。
3、記?。荷斫虅儆谘越蹋h(huán)境勝于課堂,父母勝于老師,誘導勝于強迫,啟發(fā)勝于灌輸,形象勝于抽象,把寶貝兒培養(yǎng)成優(yōu)良性格。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作為80后的爸媽,我從自己身上簡單總結了80后爸媽育兒的幾點優(yōu)劣勢,不知大家是否和我一樣處在現在的境界中呢?希望能引起80后爸媽們之間的共鳴,揚長避短,成為孩子心中的優(yōu)秀爸媽!
劣勢1:經驗不足,理論不足,容易手忙腳亂
如果每天按部就班地喂奶、洗尿布、洗澡等等這些方面來看,還是可以應對自如的。但一但發(fā)現xx有什么不一樣的小狀況,頓時就慌亂得不行,六神無主。隨意翻看育兒書,看著哪個癥狀像哪個,為了不想在時間上有任何的耽擱,包好xx起身就去醫(yī)院報個道。慢慢地才知道,其實有時候實屬自己在嚇自己,沒什么事去醫(yī)院折騰一趟,還被醫(yī)生批評,這么小的孩子盡量少往醫(yī)院抱。面對著孩子出現的小狀況,總怕沒能在第一時間發(fā)現治療而耽誤“病情”,所以速度往往放在第一位。但殊不知缺乏經驗的我們,有些小狀況完全可以自己在家里獨自解決。
劣勢2:多買玩具卻很少陪孩子
小時候我們的條件比不上現在,有各種各樣的益智玩具可以玩兒,有各式各款的寶寶繪本可以看,在我印象里只有一個會上弦的鐵蛤蟆一蹦一蹦的,還有一個不倒翁干扒拉不倒。現如今,我們的條件要遠比小時候好的多,因此對于xx,我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她買更多的益智玩具、寶寶繪本等等,給xx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希望xx的童年不留有遺憾。可是,我們常常忽略了與xx的親子互動,常常把玩具、積木扔給xx,兩人坐在電腦前噼里啪啦上網,xx的專注力還是有限的,玩一會就沒意思了,想讓爸爸媽媽陪,但兩人都不愿離開電腦前,為此家庭大戰(zhàn)也沒少開戰(zhàn)。仔細想想,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回不來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寶寶前三年的培養(yǎng)奠定寶寶一生的基礎,不要只顧及忙碌著自己的那份事兒,更要多多陪孩子。
劣勢3:啃老族
記得每天帶xx去小區(qū)廣場里曬太陽時,會遇到許多小盆友,但絕大多數是由奶奶、姥姥帶著的,看到我們自己帶xx反倒成了另類群體。帶孩子可不是一個輕巧活,就連我和xx爸本身,每天帶xx都會累得筋疲力盡,脾氣也是酸嘰溜丟的,更何況是我們的父母老一輩,無論精力還是體力都跟不上,只能硬挺著硬堅持著。有句話說的好:自己的孩子自己帶,自己不親自帶孩子,永遠也體會不到帶孩子的那份辛苦,做父母的不容易。而且每個孩子都是粘媽媽的,最喜歡和媽媽呆在一起。因為寶寶早就在媽媽肚子里呆了10個月,已經非常熟悉媽媽的心跳和媽媽的聲音,不在媽媽身邊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
當然,除了上面的幾大劣勢,我們80后爸媽也是有優(yōu)勢的哦~別看都是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帶起孩子來也有自己的一套育兒心得,您就瞧好吧!
優(yōu)勢1:科學育兒,杜絕老傳統
80后的我們更加相信科學育兒,老一輩的老傳統要嚴厲杜絕。比如寶寶出生后的一個月內,包蠟燭包(給孩子包被的時候,把胳膊也一并包在被子里面)、睡頭(待寶寶睡覺時,把頭固定在枕頭上,讓后腦勺睡扁睡平)、綁腿(據說是為了讓寶寶的腿變得更直,就用布條把孩子的雙腿綁在一起)……聽著我直覺得不可思議。幸好婆婆和媽媽都遵從我倆的意思,怎么為xx好怎么來,她們倆只管操作。給xx包被的時候把xx的胳膊露出來,任憑她小胳膊小手揮舞著;睡覺的姿勢怎么舒服怎么來,雙腿也一樣,想怎么蹬就怎么蹬。不要阻止寶寶的雙手在外隨意擺動,這是寶寶對外界認知的開始。
優(yōu)勢2:寵孩子愛孩子但不嬌慣孩子
誰家的孩子誰喜歡,誰家的孩子誰都愛,這事一點不假。把孩子放在爸媽自己的身邊帶大,比起姥姥奶奶長輩而言,這方面的優(yōu)勢就顯得格外突出了,老人愛孩子的那份溺愛不可取。就比如孩子磕了碰了很正常的小事,姥姥奶奶們通常都會大驚小怪,拍打著孩子磕碰過的地方,邊說著“打他,打他”!而當我們面對這樣事情發(fā)生時,通常會不做聲響,不當回事兒,鼓勵xx自己起來,吹一吹磕碰的地方,告訴她以后要多加注意點,就OK了。時間長了xx自己也懂得小心點,避免磕碰,磕碰一下的小事情不必大動干戈。
優(yōu)勢3:尊重孩子的想法,從興趣出發(fā)
小時候的我們受限太多,淘氣不聽話的后果非打即罵,似乎缺少了那份親密的溝通?,F在當了父母,不再這樣想,在沒有危險的前提下,只要是xx喜歡的事情,我都會鼓勵她去做。孩子的童年不能限制她們過多,否則就像我們一樣呆腦瓜,很死板,缺乏創(chuàng)意思維。教育孩子要遵從孩子的想法,從興趣出發(fā),才不會讓自己留有遺憾。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嘛~
第一次當爸媽,一邊帶xx一邊給自己充電,模索著成長,希望給xx做個好榜樣,讓xx感到擁有我們這樣的爸媽而自豪~幸福~
兒童的性心理發(fā)展形成
性心理的發(fā)展是隨著不同年齡的行為活動和心理而反映出來:
① 嬰兒期
新生兒的動作不協調,不分化,心理活動僅處于感覺階段。這時的性心理僅表現為對刺激性器官的感受性反映。大約在7-10個月,嬰兒開始把感覺和動作協調起來,并逐漸認識了外界形體。這個時期的嬰兒出現玩弄生殖器官和有夾腿的行為。同時,在外界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下,孩子性的社會角色和性的心理差異也開始形成。
② 兒童期
2歲左右的兒童思維能力已經逐漸形成,他們能夠明確地辨認同性與異性。在3-4歲,兒童對異性產生興趣,如有的女孩喜歡同爸爸在一起,有的男孩特別聽阿姨的話。孩子還會向父母提出一些有關性的問題,如有的小女孩看見男孩子的生殖器會問“我為什么沒有小雞雞?”有的男孩子一定要坐在便盆上小便等等。此時,他們對玩弄性器官和別人撫摸他的性器官,可表現出一種舒適而安靜的現象。在5-6歲,兒童開始親近同齡的異性,并彼此進行“性游戲”,如“辦家家”等。在游戲里,男孩樂意做爸爸、女孩甘愿當媽媽,如果讓男孩當媽媽,一般會遭到拒絕的。如果異性朋友疏遠自己,孩子會感到不快和氣惱,這是性意識的萌芽。7-8歲的孩子開始對同齡異性之間的交往表現出敏感性。
③青春前期至青春期是性意識形成并且從不穩(wěn)定向穩(wěn)定發(fā)展的時期。在9-ll歲,兩小無猜的異性伙伴開始疏遠,男孩在一起玩,女孩在一起玩。男女生同一課桌讀書,會劃上“分界”線。在13-14歲前后,隨著女孩出現月經初潮和男孩出現首次遺精,性的沖動性開始出現,對異性感到興趣,并有意識地進行探測。隨后,少男少女開始了有目的性的接觸(有的則表現為早戀)。由于這個階段性意識的不穩(wěn)定,在一些不良因素影響下可能出現性犯罪。所以,這個階段也被稱為“危險年齡期”。在16-17歲,性意識開始穩(wěn)定,少男少女開始過渡到青年時期。
導讀:寶寶自出生起就開始了探索世界的過程。有的寶寶膽子大,調皮好動;而另一類則依賴性強,缺乏自信,膽小…怎樣幫寶寶獨立起來?讓我們先從了解他們的心理開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表現1、害羞 讓媽媽頭疼的是每次家里有生人來,女兒點點總是顯現出六神無主的樣子;那么小的人兒,顯出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好靜不好動,每次到朋友家里串門,她會一路吵著“不去”,即便是到了目的地,也像被釘在地上一樣就是不進人家的家門。 兒童心理分析: 由于孩子的天生氣質決定的。例如像妞妞就屬于內向型的孩子,比較不愛動,膽小害羞,而且適應性差,對于新事物或陌生人,經常采取拒絕的方式,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比較容易顯示不愉快的心情。 由于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有問題。一些父母的性子急、對孩子缺乏耐心;對孩子要求過高、管教過嚴;對孩子指責、約束過多等。有的家庭是爺爺奶奶帶孩子,他們總是陪伴孩子玩,為了安全起見,不讓孩子與外界接觸,使得孩子缺乏與他人交往的機會,變得膽小、害羞、依賴性強。還有的父母經常采用懲罰、體罰、恐嚇等方法教育孩子,對于一些敏感、情緒不穩(wěn)定的孩子來說,會使孩子的神經長期處于過度緊張的狀態(tài),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膽小、孤僻。 作為家長平時要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了解他們的氣質,并運用正確的教養(yǎng)方法引導孩子,孩子就會變得活潑大方、開朗樂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表現2、纏人 獨生的兒童由于環(huán)境的特殊性,容易產生纏人、磨人的壞習慣。比如:吵著要你幫他找玩具,幫他找出來了,玩了不一會兒,他又丟下玩具拿起你手上的絨線當球踢;你寫東西他也要寫,給了紙、筆還不干,又要搶你手中的筆等等,很容易讓家長惱火。 兒童心理分析:1.是一種心理依賴。有個性、活動能力強、會玩的孩子較少磨人。相反,過于嬌生慣養(yǎng),樣樣都由父母安排停當,會使孩子養(yǎng)成離開父母就無法生活的習慣。這種依賴性反映在情緒上,就是圍著父母胡攪蠻纏,甚至被父母罵了一通、打了一巴掌,反而安穩(wěn)了。這種情況正是兒童行為不獨立、內心情緒不安定而采取的一種發(fā)泄。挨罵挨打反而轉移了焦慮,被動地穩(wěn)定了情緒。這就許多家長常說的孩子是賤骨頭,好說歹說不行,罵一頓到舒服了。同時越是自卑的兒童越容易纏磨大人。 2.家庭成員的態(tài)度不一。請注意孩子專找寵愛他的人纏,也專找態(tài)度曖昧、容易妥協的人纏,因為經驗證明,他們總是在責罵之后滿足他的要求。所以要分清情況分別對待。 要從根本上糾正還取決于對兒童個性的培養(yǎng)。纏人表示孩子缺乏自立、情緒不定,改變這種個性的根本出路,是不要過分保護孩子,而應培養(yǎng)孩子自立能力,多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尊重他的選擇。這樣孩子反而對自己的行為會作出負責的選擇,再不會整天磨著你幫他干這干那,也不會不知深淺地提出無理要求。 表現3、恐懼 很多父母難以忘記孩子恐懼的表情,他們經常害怕的說:“那聲音太響了”“夢里的怪獸”“危險到處都有”“分離”“沒嘗試過,我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 兒童心理分析: 也許嬰兒經歷的第一次恐懼是由巨大的噪聲和強烈而陌生的刺激造成的。這種恐懼通常出現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因為孩子在出生后失去了母體帶來的安全感。第一年里,他們剛開始認識外界環(huán)境。因此,任何他們不熟悉的刺激、光線、聲音都會使之產生恐懼感。顯然,嬰兒是逐步適應世界上的新事物的。 在2-4歲之間,孩子會害怕動物。父母適當地控制局面能為孩子提供幫助。要讓他們了解,有些動物很危險,而有些動物卻很有善。幫助孩子熟悉動物很重要,父母可以給他們看圖片,為他們買動物造型的玩具,給他們講關于小動物的故事,和他們一起查閱展現動物生活形態(tài)的資料。父母永遠不能強迫孩子接近他們害怕的動物,這樣只會使他們身心不快,并使他們的恐懼心理變成恐怖心理。 孩子常常會對暴雨、閃電和響雷感到恐懼。在自然環(huán)境中,暴雨通常很危險。應該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但是,要注意不能讓孩子的恐懼感變成一種持久的不快。此外,兒童對黑暗的恐懼也很常見。不要忘記,孩子到6歲時往往還不能區(qū)分虛幻和現實。如果孩子夜間醒來,應該關著燈哄他入睡。不要讓他們感到恐懼總是伴隨著黑暗。 表現4、不合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出門惹是生非,總是把孩子關在家里,很多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不合群”。 兒童心理分析: 1、寶寶表現為怕生??偸峭A粼谕g群體之外,郁郁寡歡,孤獨沉默。這些寶寶往往不愿入托或入園,常因此與父母生氣。 2、是孩子以自己為中心,只要大家不按自己想法去做就會不高興。 3、是由于孩子身上的某些缺點。例如,愛搗亂、愛罵人等原因,小朋友們是不歡迎他加入游戲隊伍的。 4、體弱多病的孩子也不愿意參加集體游戲和活動。對于他們首先要增強體質,要找大夫診治,把孩子體力恢復起來。有了強健的體魄,你的孩子就會改變過去那種靦腆的、懦弱的、只縮在家里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習慣了。 5、智力發(fā)育遲緩的孩子,總愿意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這也不奇怪。如果大人硬讓他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由于智力跟不上,他就免不了受朋友們的欺負和排擠,因而造成孩子易怒、粗暴,產生自卑感,收到相反的效果。 6、性格古怪的孩子也不愿和朋友一起玩。他們一般不容易在短期內轉變。對于他們,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地和孩子交流感情,努力理解孩子,還要找心理專家和精神科大夫咨詢,以便矯治孩子古怪的性格。 7、住在樓房,本單元上下沒有同齡孩子。 8、大人怕把屋子弄贓,不讓孩子帶同學到家里玩。 9、擔心出事,干脆誰家也不讓孩子去。 10、孩子沒常性,與別的孩子玩一會就鬧個不歡而散。 11、不愛和同學說話,總是自己埋頭看書。 12、沒老實勁,不是逗弄這個,就是推倒那個,結果誰也不愿和他玩。 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與同齡兒童交往。大人不要在孩子身邊,也不要叮囑太多,甚至孩子們的爭吵,哭鬧等事也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家長盡量不要去干預。讓孩子廣交朋友。同各種類型的孩子交往,不要局限于鄰居親戚家的孩子。 盡可能改變孩子的依賴狀況。要讓孩子自己穿衣吃飯,夏天自己洗澡,單獨睡覺,自己起床,自己決定一天的活動等。如果孩子一時離不開媽媽,可將他們寄放到親戚家,讓其適應一下離開媽媽的生活。 表情5、重復 我發(fā)現我五歲的孩子最近有一個奇怪的特點:在看動畫片、圖畫書時,特別喜歡重復。即對看過的動畫片和圖畫書不厭其煩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對新的、未看過的反而不太感興趣。請問這樣正常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兒童心理分析: 這位家長對孩子的觀察很細心。四五歲的孩子出現喜歡重復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的現象并不是個別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這一特點。 孩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個性的原因。在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上,能表現出人的個性的不同特點,孩子的個性正在形成和發(fā)展,這種個性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表現出來。喜歡重復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正是一部分孩子喜歡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喜歡重復的個性的一種體現。 二是心理發(fā)展水平的原因。由于幼兒的認識能力、想象能力和記憶力的發(fā)展還很不完善,所以就不可能象成人一樣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這樣,孩子如果是每次都看不同的動畫片和圖畫書,就會出現記不住、無法接受的現象,而一次又一次的重復則能避免這一現象,使孩子在重復中檢驗自己的記憶和期望,從中體會到一種成就感。一般來說,隨著孩子心理水平的提高,這種現象也會逐漸消失。 所以,孩子喜歡重復看同一部動畫片和圖畫書的現象并沒有什么不正常的,一般也不會有什么害處。如果這種現象的程度非常嚴重時,家長可以適當進行引導。
男孩女孩都有手淫現象,這種現象近年來呈上升趨勢,他們一旦被老師發(fā)現,就顯得十分緊張,有羞恥感、隱私感、不希望別人知道,有些細心的父母知道,有些父母根本就不知道!即使知道的父母,也大都采取斥責的方式,在父母和許多成人甚至老師看來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下流的、骯臟的,那么我們如何認識幼兒這種生理和心理特點,如何正確地理解和有效地引導、糾正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問題。
點擊圖片查看下一頁
一、正確認識幼兒性生理、心理的特征及發(fā)展
性心理活動是人最重要的心理活動,對一個人從年幼的時候到成年、甚至老年的生理、心理、社會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可以說,與一個人的健康有很重要的關系。
兒童性心理的發(fā)展受著生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兩方面的影響。生理因素是心理發(fā)展的物質基礎。人在性的發(fā)展過程中具有決定作用的生理因素包括生殖系統的結構、體內激素的產生、生理成熟的程度等等。生理因素是與生俱來的,是隨年齡的增長逐漸發(fā)展的。兒童性心理還受著社會生活條件的影響,家庭環(huán)境、父母的自身表現和教育方式、結交的朋友、社會風氣、文化宣傳等,都會在兒童性心理上印下烙印。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性的發(fā)展在人的一生中經歷三個主要時期:
第一時期:從嬰兒到五歲。這是最重要的時期,因為它打下往后一切性的發(fā)展的基礎和方向。弗洛伊德說:幼兒性欲的特征是兩個:(一)它是自體享樂的(即在自己身上尋找性對象,如吸吮大拇指、初期手淫等等);(二)它的每一個部分沖動,通常各自為政,互不相干,但皆致力于快感的獲得。
第二時期是從五歲到十二歲的兒童。在這一時期,兒童的性欲進入潛伏期。
第三時期是青春發(fā)動期,約十二歲到十八歲期間。這時,幼年時期的性沖動全面地復活了,性生活的新流沿著早期發(fā)展的途徑向前推進。
弗洛伊德認為,在性發(fā)展諸階段中,第一階段,即幼兒時期是最重要的,它凝積成為潛意識的主要成分。孩子到三歲左右,性心理開始迅速發(fā)展。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性別認同,性角色認同,性社會活動的學習,早期的性情感指向,性快感的體驗。這幾個方面是兒童早期性心理發(fā)展的必然過程。是以生理的發(fā)展過程為基礎,是由人遺傳所決定。人和動物不同,人的先天的、遺傳、潛在的基質是需要后天的環(huán)境才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不同的后天環(huán)境,可以造成先天基質的發(fā)展速度、指向、程度不同。不同的社會化過程造成個人性社會行為、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無論如何,兒童早期性心理發(fā)展的幾個方面不可缺失或太少,也不可太過。只有發(fā)展到一個合適的程度,對孩子成長是最為有利。
二、正確理解幼兒的手淫
兒童手淫最早發(fā)生在嬰幼兒階段,有學者觀察發(fā)現,一周歲的男孩或女孩就有手淫行為,且可達到性高潮。在以后幼兒的發(fā)育中,幼兒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反復手淫。從父母表情、態(tài)度中,幼兒往往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允許的,因而時常偷偷進行。幼兒期手淫是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正?,F象,大部分成年人在幼兒期都有過手淫,這無需驚訝,它對身體也無大傷害。
然而,對待手淫的態(tài)度和處理方式作用于幼兒心理上所產生的影響,卻遠遠大于手淫本身所帶來的影響。態(tài)度正確,處理方式得當,可使幼兒性心理健康地發(fā)展。一旦失之偏頗,幼兒性心理就有可能會走上偏常發(fā)展的道路,影響整個心理健康地發(fā)展。例如,早年幼兒的過分手淫起著強化性欲的作用,使得性欲亢進,而社會對此行為的唯一處理就是禁止,這種無意識的性本能自發(fā)要求與社會意識制約之間產生的矛盾,將成為持久而強烈的心理沖突的根源,如果這種矛盾得不到正確疏導,將造成各種心理障礙,產生多疑、緊張、焦慮、恐懼、抑郁和自責自罪等。
另一方面,幼兒缺乏正確的性知識,受傳統的性意識的影響,手淫可能使他們自身不潔感,使他們自我形象和自尊心嚴重受損,引起羞辱、自卑、沮喪、離群和孤僻。正象我們看到的,有些中學生,由于從小過分手淫,到了青春期后,性欲強化,又無正確指導,心理沖突日趨加深。有的整天憂心忡忡,萎靡不振,學習成績下降,社會生活退縮;有的甚至采取一種對自身和社會最不負責任的消極自我擺脫方式,自暴自棄,摒棄社會倫理道德,甘愿墮落,成為性犯罪者。
人們通常認為,童年猶如一張潔白的紙,天真無瑕,毫無邪念,但無情的事實卻又一再反駁這一傳統的看法。我們不應忘記心理的發(fā)展是連續(xù)的,同樣,作為性興奮區(qū)的身體器官也不是突然出現在青春期之后,而是從出生開始就早已存在的??梢哉f,某些性器官的功用在青春期前不是不存在,而是潛在的,只要環(huán)境中具備適宜的刺激便可以誘發(fā)這一功能,因此,在幼兒身上,我們偶爾能看到一些與性有關的活動。幼兒偶然的經歷可能誘發(fā)出身體性興奮區(qū)的感覺,實現其身體的快樂潛能,不知不覺地,幼兒被引向了追求這種快感的軌道。但是,幼兒的性體驗從本質上來說不同于成年人的性欲,幼兒是接受外界的性信息或性刺激,而并沒有在內心中理解它和意識到它。
幼兒性快感對幼兒性心理發(fā)展也有很重要的意義。半歲以后的幼兒吃奶時去“拽”自己的生殖器。三歲左右的幼兒,男孩子的手淫,女孩子的擦陰都是性快感體驗。幼兒性快感體驗對幼兒性心理發(fā)展存在一定的意義。一般在五、六歲會自然消失。如果幼兒的性快感體驗一直持續(xù)到青春期,會給幼兒的心理帶來很多問題。所以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手淫、擦陰行為不要給與非常特別的關注,你的特別關注可能會加強幼兒的行為。更不要把幼兒的這些行為與道德觀聯系的過于密切。幼兒自然性快感的適度體驗對幼兒性心理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過度的性快感體驗會帶來問題。父母應該掌握這一原則。
三、如何正確地處理和有效地引導幼兒克服不良的性活動
由于幼兒的性活動不同于成年人,是無意識的、不穩(wěn)定的、盲目的,所以對于幼兒的性活動不能象對待大人一樣,以簡單說教的方式來加以制止,而應采取巧妙的方式教育幼兒改正這一不良習慣。
首先,應該豐富幼兒的生活,使之多樣化、趣味化,培養(yǎng)幼兒的各種愛好和技巧,使其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所感興趣的活動上,如培養(yǎng)幼兒學繪畫、玩智力游戲等,盡量少讓幼兒獨自呆在屋里。一旦發(fā)現幼兒的不良的性活動;不可呵斥、責罵,也不要熟視無睹,而是自然地使之分心,可以吩咐幼兒干點別的事情,或者與幼兒一道從事一種有意義的活動。比如當時盡量消除造成幼兒產生羞恥、不良感覺的外在因素,在幼兒擺弄性器官時,意識到那是日常生活中孩子向母親發(fā)出的感情信號,并在幼兒不知不覺中及時給予愛撫、安慰、關心、指教,那么,幼兒的不良習慣會很快被消除的,可以和藹地說:“寶貝,到外面玩去吧!”或是給他一件有趣的玩具,或者多讓幼兒到戶外盡情地玩耍,都能引開幼兒的注意力,而忘記那個不良習慣。而所有斥責、打罵等冷酷的手段,不僅無助于幼兒改掉壞毛病,反而會使其強化、鞏固。
第二,盡量減少環(huán)境中誘發(fā)性活動的刺激。性教育要求父母以身作則,減少家庭污染。父母的一言一行均對幼兒產生一定影響,父母的不檢點行為,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同樣對幼兒有侵蝕作用。所以父母的語言要文明,行為要端正,夫妻在幼兒面前不要有過分親呢的行為。家庭盡量不要存有不健康的錄像、書報、電腦軟件等,減少家庭污染,保證幼兒環(huán)境的文明、健康,避免接觸大量性刺激信息,防止過早的性喚醒。
第三,留心幼兒的物理環(huán)境,內衣內褲應松軟些,寬松些,不可太小太緊,不要給幼兒穿粗毛織物,如針毛較多的毛褲、棉褲,不要讓幼兒從事有可能刺激性感區(qū)的活動,如爬樹、抱枕頭等。無論白天或晚上都不可讓幼兒穿太緊的衣褲睡覺,而且應該獨睡,不同父母睡在一起,從小培養(yǎng)幼兒自立、健康心理。
第四,對于年齡較大的幼兒,父母可以適當傳授一些性的常識,在平時的談話中多多引導,運用比喻、故事、寓言說明一些性問題,不要總是有意回避談論性問題。
第五,營養(yǎng)藥品,滋補品、以及化妝品含有雄激素、雌激素、孕酮等,盡量不要給幼兒應用,否則造成孩子的性早熟。
第六,如果幼兒確實克服不了這種不良習慣,而且因這種性活動影響了正常健康的生活,家長應盡快與醫(yī)生聯系,共同查找根源,消除隱患,如幼兒的生殖器是否有細菌感染等,千萬不要有要面子、難堪的觀念,應面對現實,相信科學,真正對幼兒的關心不是去掩飾其缺陷,而是大膽地面對事實,努力幫助幼兒克服缺陷。
最后,教師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能當面斥責,也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當著其他小朋友批評他或者私下議論他,可以通過健康教育課讓幼兒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衛(wèi)生常識,告訴他像不能隨便挖眼睛一樣不能隨便摸生殖器。通過認識動物,讓幼兒知道人的來源;可以和家長溝通,有義務向家長做幼兒性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的專題講座,了解幼兒的心理和生理共同配合,使幼兒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
家園共育《幼兒個性心理的優(yōu)劣勢》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心理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雙獨80后爸媽獨自育兒的優(yōu)劣勢80后的我們,現在多已為人妻為人母,或者即將處在為人妻為人母的階段,面臨著角色的轉變,80后的我們是否已經做好準備了呢?我和xx爸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對于xx的到來,起初...
兒童的性心理發(fā)展形成 性心理的發(fā)展是隨著不同年齡的行為活動和心理而反映出來: ①嬰兒期 新生兒的動作不協調,不分化,心理活動僅處于感覺階段。這時的性心理僅表現為對刺激性器官的感受性反映。大約在7-10...
性心理是指圍繞著性征、性欲和性行為而展開的心理活動。據近代心理學家調查研究,將個體性心理的發(fā)展分為:嬰兒期(0-1歲)、兒童期(包括幼兒期2-9歲)、青春前期和青春期(10-17歲)。(此分期與兒童生...
關鍵詞:依賴性幼兒心理自卑 導讀:寶寶自出生起就開始了探索世界的過程。有的寶寶膽子大,調皮好動;而另一類則依賴性強,缺乏自信,膽小…怎樣幫寶寶獨立起來?讓我們先從了解他們的心理開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
伴隨著電腦的日益普及,電腦已經滲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目前,我國已有超過百萬的網民,其中占有比例最大的是兒童。與此同時,與電腦隨之出現的兒童網絡性心理障礙已成為心理學家及醫(yī)學家的重點關注對象。 什么是兒...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