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我的爸爸媽媽說課稿。
幼兒園,是孩子快樂的家園;家庭則是孩子理想的起點。家長與教師之間要互相協(xié)助,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態(tài),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家園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英語教案:爸爸媽媽的職業(y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復習家庭稱呼的單詞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2、學會如何詢問職業(yè):who is he? What’s his job?
3、讓孩子們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活動過程
一、問候:Good afternoon, everyone ! I am your teacher ,Daisy. Today is sunny, now follow me to do music and movement.ok? Please stand up and listen to the music,let us go.
二、律動《Muffin man》
三
(一)復習單詞。
師:Who is he?/Who is she?
他是誰呢?
生:他是我的爸爸
師:yes!He is my father.
OK,Let’s review
爸爸 Father 媽媽Mother 哥哥brother 妹妹sister
教師再次提問:
師:Who is she?
幼:She is my mother.
師:Who is he?
幼:He is my father.
一直到每張照片都問完孩子們
(二)父母的職業(yè)
師:你們知道你們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嗎?
幼:孩子們回答父母的工作
師:那孩子們知道怎么用英語來詢問父母的職業(yè)嗎?
幼:不知道(搖頭)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播愛英語》的Vicky老師是怎么說的吧?
師:播放視頻《小播愛英語》第六期《家庭成員的職業(yè)》,先看一遍,然后分別停頓學習。
幼:小朋友們學會了嗎?
師:Who is your father?What’s your father’s job?
幼:Who is your father?What’s your father’s job?
師:Who is your mother?What’s your father’s mother?
幼:Who is your mother?What’s your father’s mother?
師:今天回家請孩子們各自問問自己的爸爸的職業(yè)是什么?看明天誰答得又快又好。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寶長大了,天哪,這個小家伙懂得的事情越來越多,而提的問題也是奇奇怪怪。“天空為什么有云彩?”“云彩怎么就像我的大棉花糖?”……五花八門的問題讓你大費腦筋。
可每次看著他天真、認真的樣子,你又怎能忍心傷了他剛剛發(fā)芽的求知欲?
★家庭生活的問題
1.我為什么要跟爸爸的姓,而不是跟媽媽的姓呀?
錯誤回答:
“在中國大家都是這樣,問那么多干嘛!”
這個問題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孩子入學或者是對姓名有了一定認識的時候,此時孩子可能已經(jīng)意識到這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但卻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這時候父母不應該幾句話敷衍了事,應該耐心地向孩子說明,姓氏的流傳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但同時要注意不能禁錮孩子的思想,否則容易讓孩子覺得這些是強迫的。
聰明媽媽作答:
“你要是愿意,也可以跟媽媽的姓??!但跟爸爸的姓屬于中國的一個老傳統(tǒng),所以通常大家都是這樣做的?!?/p>
這樣做不僅給孩子提供了較為清晰的解釋,同時也能讓孩子感覺到你很尊重他,他可以有自我選擇的權利。
2.媽媽是大人,也有不知道的事嗎?
錯誤回答:
“媽媽也不是萬能的??!”
根據(jù)心理學家的描述,孩子10歲之前屬于對父母的絕對崇拜期。在孩子的心中,父母是無所不能的,所以一旦父母的回答沒有使孩子感到滿意,孩子就會對父母產生懷疑,內心也會比較失落。對于孩子的提問,父母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務必弄清楚孩子發(fā)問的真正意思,如果不能夠馬上回答,可以和孩子一同學習、探討,但但一定要坦白告訴孩子。
聰明媽媽作答:
“寶貝,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其他大人和媽媽也一樣。所以,不但是你們孩子,還包括爸爸媽媽以及其他的人都應該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這樣才不會落后啊!”
對于一時不能回答的問題,父母要如實地告訴孩子,給孩子講道理,使之明白知識的海洋是浩瀚無窮的,無論任何人都有不懂的知識。如:“有些問題媽媽也不知道,咱們一起去買本書看看,好不好?”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探討,這樣不但能使孩子學到科學的知識,也能使孩子在親子共同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3.我只喜歡吃肉,為什么一定要吃蔬菜?
錯誤回答:
“蔬菜也好吃啊,你為什么不吃呢?”
對于有些偏食的寶寶,父母永遠不要想著強迫孩子吃什么東西,因為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最沒有效果的!而這種回答也沒有起到任何幫助。
聰明媽媽作答:
“蔬菜里面有肉沒有的營養(yǎng),如果不吃蔬菜,會影響寶寶的身體,會生病,還要打針吃藥噢!”
如果舉出孩子切身的例子來說明,例如:“如果不吃蔬菜就會生病,不能去幼兒園,就不能和小朋友玩了?!弊尯⒆勇?lián)想到自己的實際利益,這樣效果會更好。
★成長的問題
1.我長大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會不會變丑?
錯誤回答:
“這個可不好說,我怎么知道你長成什么樣子呢!”
事實上,3~5歲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設想自己的未來了,在這方面,父母不要打擊孩子的這些良好的愿望,應盡量鼓勵他,讓他在成長面前充滿信心。
聰明媽媽作答:
“長大以后,大家都會改變,媽媽也是一樣。如果你能做到好好吃飯,養(yǎng)成好的習慣,你就會越來越漂亮?!?/p>
當孩子發(fā)問的時候,也許是孩子與別人比較時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而感到有些自卑;或者是孩子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而感到一些羨慕。此時孩子可能會從父母那里尋找安慰,而父母此刻就要告訴孩子這樣一個道理:事情是變化發(fā)展的,每個人都有成長的機會,都可能變得更漂亮。
2.如果我越來越小還會回到媽媽肚子里嗎?
錯誤回答:
“你瞎想什么?。磕挠泻⒆映錾筮€能回去的事情!”
胎兒時期的事情是小孩子十分關心和好奇的,他們很想知道那段時期自己是如何生活和成長的,但平日里的所見所聞又都無法讓孩子了解,所以他們就會常常追問父母,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父母需要很耐心地予以解答,不應該斥責孩子的想法是瞎想。如果不好表達,可以采取講故事,或是以小動物作比喻的方法,這樣既方便孩子理解,又能加深親子感情。
聰明媽媽作答:
“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身體也會慢慢長大,10個月的時候你就已經(jīng)不能再待在媽媽的肚子里,況且你現(xiàn)在都這么高了,媽媽的肚子可裝不下你啦!”
媽媽在回答這類問題時,不用非得一本正經(jīng)像念書似的,偶爾的幽默可以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知道身體成長的道理。
3.為什么每次做錯事,爸爸就和媽媽說:“你看你閨女——”,而媽媽卻說:“管管你閨女——”。我到底是誰的女兒呢?!
錯誤回答:
“這還用問嘛?!?/p>
“只要聽話不犯錯誤,就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p>
當孩子提出這種問題的時候,家長可一定要提起重視了。爸爸媽媽話中不經(jīng)意流露出的“雙重”身份,是會讓寶寶不知所措,從而缺乏家庭歸屬感的。尤其是當孩子有了一些錯誤的時候,這樣回答很容易使孩子產生“是不是爸爸媽媽不愛我了”的憂慮。
聰明媽媽作答:
“好孩子,你是爸爸的女兒,也是媽媽的女兒,我們都很愛你。即使有了錯誤,也是我們的孩子,但如果下次能改正,那就更好了?!?/p>
其實孩子在犯錯誤后,內心是十分敏感的,這樣回答可以清晰地告訴孩子他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消除孩子心中的疑問和擔憂。同時對于所犯錯誤的“寬容”和積極態(tài)度,既能夠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提起重視,又能夠適當?shù)匕矒岷⒆拥那榫w。
★科學的問題
1.為什么晚上太陽公公就會落下去?
錯誤回答:
“這是地球運轉的規(guī)律,就是這樣?!?/p>
媽媽從太陽與地球的關系上回答,雖然在道理上是對的,但對于小孩子來說,太難以理解,還是不知道到底是為什么,肯定還會繼續(xù)追問。
因此,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媽媽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幼兒的年齡特征,采用擬人化的方法給予間接回答。
聰明媽媽作答:
“到了晚上,大家都要回家睡覺了。寶寶是,媽媽也是。太陽公公工作了一天,也要回家睡覺、休息了?!?/p>
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可以適當加入一些科學道理,但前提還是要以孩子感興趣、能夠理解的方式為主。
2.為什么黑板是黑的呢?
錯誤答案:
“黑板不是黑的難道是白的?”
這個問題在我們成人看來似乎無須回答,黑板就是黑的,這是天經(jīng)地義,順理成章的事,我們從沒注意過,也沒有研究過這個問題,可是孩子注意到了,并且把這個問題擺到我們面前,怎么回答好呢?
聰明媽媽作答:
“那我們就用白色的粉筆在白紙上畫個畫吧!”
這個問題實在不太好解釋清楚,怎么辦?那我們就按照孩子的思路示范給孩子,一起用白粉筆在白紙上畫畫或寫字,然后讓孩子看,孩子通過親手實踐得出的答案是最讓他信服的。
3.為什么下過雨天上會出現(xiàn)美麗的彩虹?
錯誤回答:
“這是自然規(guī)律,說了你也不會懂的。”
2~3歲是孩子學習、認知能力最強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將大部分精力放在觀察和發(fā)現(xiàn)上,一些平時不常見的新鮮事物最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因此可以說孩子是在提問中成長的。
聰明媽媽作答:
“彩虹是雨后天氣轉晴的標志。下過雨空氣被洗刷干凈,所以我們看到的彩虹也就格外美麗。”
雖然這是個科學常識性問題,但畢竟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如果父母作出一些“科學型”的回答,孩子是很難理解的。恰當?shù)倪\用一些比喻、擬人,將問題回答的可愛一些,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4.彩虹上面有什么呢?
錯誤回答:
“那上面能有什么!”
這種回答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和求知欲,對于正處在求知階段的孩子來說是十分可怕的。
聰明媽媽作答:
“彩虹這么美麗,你猜它上面會有些什么呢?”
對于此類問題,反問的方法會留給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間,激發(fā)孩子的想像力。也許他會回答那上面有飛馬和公主,也許是仙女的國度,芭比的夢幻仙境……總之,你此時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盡情地發(fā)揮。
★性別的問題
1.媽媽,我到底是從那里來的呀?是火星還是別的什么地方?
錯誤回答:
“你問這個做什么,等你長大就明白了?!?/p>
“你是大街上(垃圾堆里)撿來的。”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問父母這個問題,這其實是孩子在學齡前大腦發(fā)育的一個階段的必然問題。孩子并不是一無所知,在他提問之前,他可能已經(jīng)知道些什么,所以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編出是“撿來的”答案。否則孩子可能會信以為真,覺得自己不是媽媽親生的,這會令使孩子缺乏最初的歸屬感,也必然會傷害孩子與父母的自然歸屬關系。
聰明媽媽作答:
“你是爸爸和媽媽生出來的。就像花兒也會開花結果,你就是爸爸和媽媽結下的果實?!?/p>
至于更具體的解釋,你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程度慢慢去引導。同時還可以告訴孩子生寶寶是一件非常艱辛的過程,培養(yǎng)孩子愛惜生命、關愛父母的品德。
2.為什么只有“媽媽”可以生孩子?
錯誤回答:
“當然只有女人才能生孩子啦,小笨蛋!”
這是一個男孩、女孩都會問到的問題,雖然問題似乎很容易回答,但實際上我們很難找到準確的答案。而任何一個不適當?shù)幕卮鸲伎赡軙⒆拥男睦碓斐呻[性的傷害。針對不同年齡、性別的孩子,我們應該有不同的回答。
聰明媽媽作答:
對男孩子的回答:
“的確是女人才能生小寶寶,但是如果沒有男孩子的幫助,女孩子也是不能生小寶寶的。在女孩子生小寶寶的過程中,男孩子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角色?!?/p>
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可以多用一些類似童話、動物的故事來向孩子講述這些答案。例如這個問題就可以用兔爸爸和兔媽媽共同努力才生下兔寶寶的故事來告訴他:生育孩子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的事情,男孩也是必要的!
對女孩子的回答:
“長大后你也可以像媽媽一樣生孩子,當你長大成人,和爸爸一樣的人結婚之后,才可以生孩子?!?/p>
如果是女孩提出這一問題,父母可以直接跟孩子說她具有這種功能,能夠在日后生育自己的小寶寶。但是,必須強調是“日后”,是身體和心理都發(fā)育成熟之后才能做。
3.為什么男孩可以站著尿尿,而女孩不能呢?
錯誤回答:
“因為性器官不同的緣故?!?/p>
“你又不是男孩子,怎么能夠那樣撒尿呢?可不能這樣!”
通常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就會對“性”產生好奇心,他們想了解為什么男孩子長著“小雞雞”,為什么媽媽有奶而爸爸沒有等許多有關“性”差別的問題。如果大人對他們采取隱瞞或回避的態(tài)度,孩子心中會產生“性是不可以知道的”觀念,并對“性”產生不正當?shù)暮闷嫘摹?/p>
聰明媽媽作答:
“你能觀察到男孩和女孩的差別,這說明你很細心。男孩有陰莖,可以把尿撒得很遠,這樣褲子就不會濕,女孩沒有陰莖,尿直接從尿道里流出來,所以就要蹲下,要不然會把你漂亮的小褲子弄濕的?!?/p>
這種回答方法很明確地給孩子講述了男女在排泄器官上的不同,讓孩子能夠以一種科學的認識來看待這些“奇怪的不同”。同時還可以讓女孩親自嘗試著做一次,當女孩子看到尿濕的褲子或地板時,自己就會感到這樣做的確很不方便時,自然就會明白。
父母們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下班后感覺特別累,往往會因為孩子做的一件小事而大怒,事后又會覺得后悔。您是否也曾遷怒于孩子呢?
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心情好的時候,看誰都順眼,心情糟的時候,看誰都不順眼。所以說?,F(xiàn)實生活中的人,無論對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都會有由于心氣不順而遷怒的時候,當然大多數(shù)遷怒表現(xiàn)并不是十分的明顯故而有一般不會對對方造成傷害。
遷怒對象最多的人,就是與自己相處時間最長的人——親人。丈夫事業(yè)受挫折而遷怒于妻子,家長遇有不順遷怒于孩子。夫妻之間,不過火的遷怒也無妨,讓對方宣泄一下,自己再安慰兩句,怒氣也就消了,某種程度還起到了平復心緒的心理療效。但對于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家長的任何遷怒,都無助于自己心緒的平復,只能給孩子帶來心理的傷害。
易遷怒的家長,只要臉色不好,孩子就會恐懼,只想避開家長,防止引火燒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點小事也會把孩子臭罵一頓。孩子無助的哭泣又加重了家長的心煩,家長這時可能只顧自己發(fā)泄了,根本沒有想孩子是什么感受,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多余的人,覺得自己很委屈,只能讓父母不高興;或讓孩子心生厭惡。認為家長無能,只會在家拿孩子出氣,家長很難讓孩子信服。如此會造成孩子性格的扭曲。
在現(xiàn)代社會,生存、競爭的壓力使得每個人都不輕松,我們會受到各種各樣我們無法預料的責難或誤解,一味地抱怨、懊悔,甚至遷怒于他人,既不負責任,又有失風范。一個成熟有責任感的人,應該學會自己解決這樣問題,勇于承擔,調整心態(tài),不抱怨環(huán)境,不怪罪別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傷及他人。
一天班上下來,人累得什么都不想動,但是家里的各種家務都等著,這個時候任誰都不會太高興。如果孩子在這個時候有點兒什么錯或者要求,大人可能就無法接受或滿足。這也是較為常見的家長遷怒于孩子的原因,生活中很多人都曾這樣遷怒于孩子,雖然對孩子的方式各異,但態(tài)度是一致的——內心有氣沒地方發(fā)作,把火氣撒在孩子身上。
其實,遇到不順心的事,如果自己實在無法排泄,可以找朋友訴說一起分擔。如果是工作上的事可以跟家人訴說一起分擔。不要什么事都積壓的心底,更不能遷怒于孩子。
很多家長心情不好的時候,習慣拿孩子出氣,不過很快就后悔了。有的家長打過孩子以后,又覺得心痛后悔,立即去撫摸孩子挨打的痛處,甚至抱著孩子痛哭,并加倍給孩子物質上的“補嘗”。這種情況,在開始時孩子會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時間一久。孩子也就習以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就得喜怒無常。所以,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都有不良情緒,不良情緒是一種“毒性”極強的精神垃圾,隨時產生要隨時要把它排泄掉,不能讓它久駐人心。排除這種精神垃圾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合理不合理,這主要看對自己和他人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對自己只要排泄掉就有積極的影響。而對他人則不同,有些宣泄的方式可能就會對他人帶來不利的影響,比如遷怒于他人,尤其是對未成年的孩子,很有可能帶來影響一生的心理傷害,更嚴重的甚至要了孩子的命。
有太多的案例,家庭不合,父母總是把情緒遷怒于孩子,最后導致孩子離家出走或走上不歸路。悲痛的結局是沒有后悔藥吃的。事實告戒我們孩子是無辜的。
無論怎么樣,成年人應學會克制自己,如果在家以外產生的不良情緒,應在進家門前把它全部截留在門外,也在學點阿Q精神,用精神勝利法來達到心態(tài)的平衡,夫妻間的問題,更是要兩個人面對面才能解決,拿孩子撒氣,只能讓兩人的關系更糟糕。
人的情緒空間是有一定的量的,負面情緒侵入正面的情緒自然就會被等量剔除,刪除了負面情緒,正面情緒又會得以很好的恢復,而且精神會更加地飽滿,以這樣的心態(tài)再面對你的孩子,孩子收獲的就不再是傷害,而是快樂。給孩子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讓孩子健康快樂中成長吧!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恭喜你們已經(jīng)通過重重考驗,出色地完成了晉級,進入了三代同堂,妻賢子孝,事業(yè)有成,衣食無憂的生活。仔細想想經(jīng)歷了這么多辛勤的耕耘,忘我的奮斗,不懈的努力,有沒有終于可以松一口氣的感覺?是啊,多年的媳婦終于熬成了婆,是時候該松松心了。
只是,不知道你們是否還能回想起當初,那一個個伏案學習的寂靜夜晚,那一節(jié)節(jié)緊鑼密鼓的課后輔導,那一張張陷阱百布的測驗考卷,那一個個彎彎扭扭的字母單詞,那一道道鮮紅無比的勾勾叉叉……
不知道你們是否還能回想起當初,那一個個睡不醒的清晨,那一本本被沒收的雜志漫畫,那一場場錯過的球賽直播,那一聲聲班主任的憤怒嘶吼,那一句句父母的諄諄教誨……
也不知道你們是否還能回想起當初,那一次次洶涌澎湃的內心潤濕了眼角,那一次次想要逃離卻又不能的無奈,那一聲聲心底狂暴的嘶吼,是否曾偷偷抱怨父母,為何帶你到這世上受苦?是否曾對自己許下諾言,將來不會像父母這樣或那樣,一定會讓自己的孩子幸福?……
然而,時至今日,角色已變,不知道當初你的痛苦無助,你的信誓旦旦,還能在記憶深處留有幾分……
“角色扮演”,人的一生總是在各種各樣的角色間不斷切換,然而過于融入當前的角色,便容易忘記了其他角色的感受,即便我們都從那里走來……
當我?guī)У谝粋€班的時候教的是語文,班里學生不多,為了能讓孩子們在語文方面拓寬眼界,比其他孩子多積累一些,了解得更廣泛,除了正常的作業(yè)外,我會在課后給孩子們布置擴展作業(yè)。一心認為這是對孩子們好的我,也曾說過很多老師說過的經(jīng)典語錄:“你們不是給我學呢!”當這句話出口時,我瞬間能夠體會到曾經(jīng)我的老師有多么的用心良苦,然而,進入教師角色的我卻忘記了曾經(jīng)的我,有多討厭無邊無際的家庭作業(yè)。
終于有一天,在我和學生做非正式的溝通時,孩子告訴了我她的感受,“作業(yè)太多了!”她說完的一瞬間,我一下子回憶起了當初還是學生的我。上學的時候,每天最不開心的就是老師布置作業(yè)的時候,心里默默的抱怨都已經(jīng)上了一天課,又困又累的,老師還留那么多作業(yè)回家做,一想就是一腦門官司。然而,當我開始變成老師以后,怎么忘得如此干干凈凈?從此,我盡量帶著學生們在課堂上完成大部分作業(yè),課后拓展作業(yè)也從每天一次變成了三天一次,減少孩子們的負擔,其實轉念也是實現(xiàn)了我小時候的心愿。
各位望子成龍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是否也在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讓孩子們做著自己小時候都不喜歡做的事情呢?當然,也許你會說,社會壓力就是如此,教育體制就是如此,孩子升學需要,孩子未來需要,但是不妨換位想想,想想你的童年失去了什么,想想你的童年盼望著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是說讓你們放棄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yǎng),也不是說讓你們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偷懶的父母,把學習和教育通通交給學校,自己一身輕松;平常的父母,遵照學校要求,盡量配合;聰明的父母,把學習教給學校,把教育留給自己,教育才是成人的關鍵,以人為本則是教育的關鍵!
希望各位家長在教育中多進行換位思考,切莫心急,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孩子成長,也給父母提供了一個再次成長的機會。劉艷老師介紹,教育是個復雜的過程,家長們也不用太焦慮,對待孩子首先以身作則、允許孩子成長中的小過失,多用鼓勵和關懷的方式促進孩子的成長。在學前期,注意各種習慣、能力、個性養(yǎng)成,如愛運動、愛勞動、勤動腦等,著眼于幼兒未來發(fā)展,而不僅僅是知識智力的提升。
1.陪孩子不能圖省事閱讀、郊游都比看電視好
錯誤:孩子吵吵鬧鬧讓人心煩,只要讓他看電視打游戲就能讓他安靜下來,乖乖聽話。為了省事,有的家長更愿意陪孩子看電視打游戲。
正確:閱讀是一種很好的陪伴方式,不但可以促進親情,還能提高孩子想象力,讓他動腦筋,同時鍛煉語言表達。另外,玩游戲、郊游,多和大自然接觸也是很好的陪伴。
2.家長教育觀要一致,別你唱紅臉我唱白臉
錯誤:有些父母總是在教育寶寶上不能達成一致,出現(xiàn)媽媽懲罰孩子,爸爸替他說情;或者爸爸對孩子發(fā)火,媽媽為孩子辯護等情況。
正確:如果家里一方唱紅臉一方唱白臉,容易導致孩子兩面派,產生投機心理,誰護著他就找誰。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要一致。當一個人教育孩子時,即使有說得不對的地方,另一方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指責。
在幼兒園生活時間長了,每天和形形色色的家長打交道,有時也會走進孩子們的家門,走進他們真實的家庭生活。了解得多了,有時你會感嘆:現(xiàn)在的世界很精彩,現(xiàn)在的世界很無奈?,F(xiàn)在的爸爸媽媽雖然給了孩子太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但對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靈的關愛少之又少。在大人的紛紛擾擾中,孩子們已經(jīng)越來越看不懂父母和世界了。
浩浩是春節(jié)過后來幼兒園的大班男孩,長得很清秀。報名那天,孩子的爸爸拿不出任何關于孩子的證件和證明,就是纏著園長要入園。經(jīng)過園長的悉心解釋,他終于同意回去試著找找相關資料,直到孩子報到的那一天,他也只是帶來了村里的一個簡單證明。在辦完孩子的入園手續(xù)后,他很緊張也很嚴肅的找到我,根本顧不了孩子,有時打個電話就是要老人們對孩子嚴厲點,孩子不管不顧年邁生病的爺爺奶奶,依然我行我素,氣得老人在家大發(fā)雷霆。有一次暑假,小威去媽媽那玩,沒過幾天就被“遣送”回老家。爸爸一年四季就是春節(jié)回家?guī)滋欤s上日期早,還可以接送兒子幾天,在家看見兒子太淘,有時也會控制不住脾氣對孩子動粗。時間長了,孩子也無所畏懼。今年開學時,我們了解到小威爸爸媽媽離婚了,孩子徹底變成了一個皮球??粗鵁o憂無慮的孩子在操場上和小伙伴玩耍,我真的有一種心痛的感覺。
常說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開放自由、物質豐盈的今天,我們的家庭倫理責任感為何世風日下,看著一個個聰活潑的孩子,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父母還有什么障礙跨越不了呢?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在你們追求自己的幸福浪漫時,你們打算把你們的孩子置于何境地?為什么要讓無辜的生命去承擔你們放任的責任呢?
01
有一期《向往的生活》中,一個叫呂思清的男人火了。
這樣說也許有失公允:四歲學琴,五歲登臺演出,八歲被中央音樂學院破格錄取,十七歲獲得了意大利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并被譽為“東方第一人”……呂思清的簡歷,早已金光熠熠。
不過,在節(jié)目中,當琴弓搭上琴弦,一曲《梁?!肪従弿乃值變A瀉而出時,在場的每個人,都被深深打動了,王迅的眼里,甚至有淚光閃過。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這眼淚,一分是被琴聲感動,一分是羨慕,還有一分,是為自己感到遺憾。
思清表演結束后,王迅技癢難耐,也“比劃”了一曲,但可惜的是,雖然動作很標準,水平卻判若云泥。放下琴,王迅失落地反復感嘆:可惜我原來沒堅持;最對不起我媽,我第一把小提琴41塊錢,我媽當時的工資是一個月18……剛開始我也特喜歡,后來不知道為什么,莫名其妙就不想拉了;我后來特別后悔,當時要是堅持一下的話,起碼現(xiàn)在是個特長……
其實,在場的幾個會拉小提琴的人:呂思清、大華(劉憲華)和王迅,差不多都是從四五歲起開始練琴的,然而幾十年過去,當初起點差不多的三人,一個成了世界級的演奏家,一個從伯克利音樂學院畢業(yè),而另一個,甚至不好意思說出口自己喜歡小提琴,因為自己的水平,配不上那份“喜歡”。
而一旁什么都不會的Angelababy,則更加羨慕,也更加失落。送走思清后,她問大華:
“你是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學?”
劉憲華回答說:“對,被逼著?!?/p>
“那你小時候愿意嗎?”
“我不愿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然后我就參加第一個比賽,然后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p>
“那你覺得現(xiàn)在感謝父母嗎?”
“非常非常感謝?!?/p>
“是啊,如果他們不逼你,這些東西永遠不會長到你身上。我小時候是放養(yǎng)長大的,什么都沒學?!?/p>
這時候,字幕上出現(xiàn)一行字,為什么當初沒人逼我?
孩提時代的我們,總是很難先知先覺。父母的逼迫可能嚴厲,卻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寥寥數(shù)語,說出多少成年人的心聲。
02
工作后,經(jīng)常聽到身邊的人有這樣的感慨:
如果有人逼我一下,也許我不會放棄學吉他;
如果當初媽媽逼我堅持學書法,我現(xiàn)在的字就不會丑到連簽快遞都不好意思;
如果當時堅持把游泳學會,那就不用花錢請教練教孩子游泳了
……
如果,如果,如果。
兒時的興趣,像一個個啃了一口就被隨手丟棄的蘋果,滾到角落里,慢慢腐爛、風干、消失。
長大后的我們,再看到人家有一技之長時,只能默默羨慕,默默遺憾。
記得公司里有一個女孩,平時特別安靜,除非涉及到工作上的溝通,否則很少說話,打扮得也極不起眼。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女生中,她很容易被忽略掉。入職一年多,公司還有一半以上的人叫不出她的名字。
直到去年年底的公司年會,她所在的部門差一個節(jié)目,領導把她推了上去,她也沒太拒絕,報了一個獨舞《愛蓮說》。
到了年會那天,她在臺上站定,聚光燈點亮,音樂響起的一瞬間,所有人都驚呆了——靈巧的舞步、柳枝般柔軟的身段,和音樂天衣無縫的配合……那一刻,你覺得那個沉默寡言的女孩完全不見了,臺上的人,裊娜婉轉,舞姿行云流水,笑容落落大方,那晚,她成了臺上最皎潔的白月光。
而在臺下鼓掌的我,只能一邊羨慕,一邊后悔。
小時候,我也曾學過跳舞,自己纏著媽媽去報了班,學了三個月,又嫌累,哭鬧著不肯再去上課。媽媽雖然覺得可惜,但看我哭得可憐,也就沒有堅持。
不過,從那以后,每當班級匯演、公司年會的時候,都只能在一邊羨慕地看著別人表演,安安靜靜地當“分母”。
所有人生前期偷的懶,都在暗中標好了價碼。當時不經(jīng)意的放棄,最終成了生命中永遠無法彌補的缺憾。
而放棄了學跳舞,余下來的時間我又做了什么呢?——發(fā)發(fā)呆、淘淘氣,糊弄糊弄作業(yè),混日子而已。
最令人遺憾的,也在于此:既沒有所謂的快樂童年,也沒有一技傍身,回望過去,目之所及,不過一片茫茫。
這讓我想起了《精進》里的一段話:這個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馬上就有回報的立竿見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長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堅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過,對前一種人們常常趨之若鶩,對后一種人們卻避之唯恐不及。
孩子,尤其是這樣,沒人監(jiān)管、沒人逼迫的話,他會很容易放棄需要長期投入的事,選擇最簡單、最快樂、同時也是最放縱的方式。
03
學特長如此,其實學知識也一樣。
從小學到高考,12年的學習經(jīng)歷,仿佛一場極其漫長的馬拉松,數(shù)不清的孩子會在中途掉隊。
這時候,很多父母會想:
算了,孩子不想學就不學吧,那些上了大學的也沒見多有出息;
孩子還小,快樂最重要,他愛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他對學習沒興趣,可能不是這塊料,大不了以后不吃這碗飯。
這幾年,有一種奇怪的“快樂教育”論調大行其道,認為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該逼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要尊重孩子的意見。
乍一看,這個觀點并沒有錯,甚至還很順應孩子的個性。
但是,孩子哪里懂那么多。
他哪里知道不學習的人,未來要多吃多少苦,要經(jīng)歷多少生活的磨難。他只會覺得,眼前的快樂最重要,認為順著他的、讓他想干嘛干嘛的就是好人。
其實,若說天性,知難而退、半途而廢、避重就輕才是人的天性,而教育,就是要幫孩子克服這些,讓他成為更自律、更上進的人。
就像王迅一樣,一開始學琴時,也特別感興趣,練得很起勁,但有一天,“莫名其妙地就不想拉了”。
孩子的興趣,對特長也好,對學習也罷,其實都是很脆弱的,就像黑夜里的一顆小火星,很容易熄滅,而父母要做的,就是為孩子添一把火,鼓一把勁,在孩子的意志動搖時,堅定地扶他一把。
此外,葉子老師還覺得,有時候,我們過分夸大了“興趣”的重要性,只因為孩子說沒有興趣了、不喜歡了,就任由他把自己銹成一塊廢鐵。
有一個兼職做家教的博士曾經(jīng)吐槽說:“有一個孩子都快20歲了,都高三了,還跟我說對數(shù)學沒興趣,我給你講講數(shù)學家小時候的故事?再給你培養(yǎng)興趣?”
其實更多時候,孩子不是因為有興趣才做得好,而是因為做得好,在這件事上得到成就感、滿足感,才慢慢產生了興趣。就像劉憲華,原本不愛拉琴,直到12歲參加了比賽,嘗到了甜頭,才慢慢喜歡上。
父母的逼迫,不是不顧客觀事實的一意孤行,而是在孩子想偷懶、想放棄時,逼他不要半途而廢,堅持陪他度過最初的艱難期、中途的瓶頸期,并且在適當?shù)臅r候給孩子小小的鼓勵,讓他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個過程也許很痛苦,但一旦成功,便能夠一勞永逸。
更重要的是,我們逼迫孩子學習,最根本的目的,其實還不在于好成績,而是培養(yǎng)孩子的耐力、意志力、原則意識和對事情保持專注的能力。
這些,遠比成績本身更重要,也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沒理由相信,一個對待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孩子,會突然有一天,全身心地投入去做另一件事;
也沒理由相信,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的孩子,會在未來面對生活的考驗時,一下子做到百折不撓,一往無前。
孩子在學習中、成長中碰到的所有困難,其實都是未來生活的預演,只不過,在長大后,放棄、失敗的代價要大得多。
現(xiàn)在我們不狠下心,逼孩子學會“七十二變”,以后又有誰會一生陪在他身邊,幫他擋住“八十一難”呢?
摘要:“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既愛您們,又怨您們。愛您們的是關心我的成長,怨您們的是為什么有時嚴厲得不合情理。” 作為父母,你知道孩子們在想些什么嗎?你知道孩子心底的真實想法嗎?從現(xiàn)在開始聆聽孩子的心聲吧!
孩子的心聲:
1、你要是覺得人家的孩子比我好,就讓他(她)當你的孩子好了,何必老拿我和人家比呢?
2、“媽媽,我知道您擔心我的學習,但是您不能老逼我,讓我喘不過氣來,這樣我會學一次,忘一次?!?/p>
3、“媽媽,我想自己上學,不要您接送了,你總是送我上學,害得我在班上好慚愧。如果一直讓您接送,一直在您的呵護下,那我長大了怎么辦?”
4、“每次媽媽罵我笨豬,我氣得牙齒都要掉了,這讓我感覺自己很笨,和豬一樣,以后希望媽媽不要罵我了”
5、“爸爸,請把25%的溫柔+75%的嚴厲變成100%的溫柔好嗎?”
6、“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既愛您們,又怨您們。愛您們的是關心我的成長,怨您們的是為什么有時嚴厲得不合情理。”
7、我還是想告訴您(媽媽):我畢竟是兒童,兒童的興趣是多方面的,難道死讀書您就高興嗎?您也是從兒童時代一步一步走過的。希望三思。
8、請爸爸媽媽放大胸懷,不要小肚雞腸吵鬧不停,試著體諒、容忍別人的態(tài)度……我多么希望有一個和藹的爸爸,慈祥的媽媽,組成一個和諧幸福的家,一家人快快樂樂地過日子。
9、父母天天教育我這個哪個,我覺得,首先他們自己就沒做好,他們以身作則才對。
10、爸爸經(jīng)常說我胖,本來很好的心情,被他弄得一團糟。
11、媽媽趁我上廁所的時候翻我的房間,結果什么也沒發(fā)現(xiàn),我覺得媽媽一點都不信任我,更不尊重我。
12、爸爸,請不要強迫我學我不感興趣的東西好不好,這是強迫不來的呀。
13、我覺得世界里就只有“不要”,沒有自由,沒有主見,什么事都是由大人來安排,沒有了生活的樂趣。
14、每晚我都很孤獨,會害怕,你們快快回家吧!
15、“老媽,我的學習我做主,你的計劃不能執(zhí)行!
16、媽媽每次不開心,氣都往我身上撒,我不想跟她說話了,有時,我真希望媽媽能溫柔一點兒。
17、“最近家里欠了很多債,我會知道節(jié)儉的,不要老是說我們沒錢,許一個愿望——爸爸掙了好多錢,我們再也不欠人家錢了?!?/p>
18、“爸爸,我不想你老是抽煙喝酒,怕你們吵架,怕你們說要離婚,因為我怕你們互相傷害?!?/p>
“媽媽會累倒的,她常擔心自己上班遲到,擔心被老板解雇。爸爸,你要多回來看看我和媽媽?!?/p>
19、爸爸總是說:“今晚寫完作業(yè),先寫日記,后拉琴,再做復習資料,不準看電視!”我整天都被他們關在家里。
20、爸爸總拿我和電視劇里的小孩比,說我什么都比不上人家,即使電視里的小孩做錯了,爸爸也說他好,因為他知錯能改,那我做錯了也知道改正啊,為什么你不說我好呢?
21、爸媽天天嘮嘮叨叨叫我趕快寫作業(yè),這讓我學習很有壓力。
22、我多么想像課文中的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去旅行,可是媽媽能讓我一個人坐的士已經(jīng)不錯了。
23、我“恨”爸爸,“恨”他對我的嚴厲,“恨”他對我自尊心的傷害,他讓我這沉重弱小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我不要這樣的爸爸,爸爸請別說了。
24、媽媽喜歡說臟話,可我不喜歡聽她說臟話。
25、在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需要的是一個包容和理解的媽媽,而不是出口傷人的媽媽。
26、爸爸媽媽對我談的話題,做的游戲都不感興趣。有時我想做個模型、畫一會畫、下一會棋,總被他們干涉,往往會嚇我一跳。
27、我總是很心痛,為什么我不是個神童?為什么我不能總是第一名?
天下沒有無分歧的家庭,夫妻爭吵對于孩子而言,更是一種真實而又強烈的體驗。
「媽媽,我好害怕……」
昨天晚上,我和老公第N次當著3歲的女兒吵架。
我扯著嗓子,把枕頭扔向老公,女兒剛好從房間出來,恰巧看到爸爸推了我一把,我被身后的玩具絆倒了,一下子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人仰馬翻,360度大回環(huán)。
女兒嚇壞了,緊緊地扶著門,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驚恐地看著我們。
我迅速爬起來,顧不得沒有發(fā)揮完的唇槍舌戰(zhàn),把女兒帶回房間,離開第一現(xiàn)場。女兒突然大哭,「媽媽,我好害怕,你要是摔死了怎么辦?」
我以為她會問爸爸媽媽為什么爭吵,為什么亂扔東西,為什么打架,結果3歲的女兒問的是這句。
我的心理防線一下子被擊破,鼻子酸了眼圈紅了,心中的委屈、難過、對孩子的愧疚全部傾瀉出來。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從來不吵架」。生活習慣差異、思維方式、財務因素、隔代關系、育兒觀念不一致、夫妻生活不和諧等等各種理由都會成為夫妻關系危機的導火索。
而育兒,就成了夫妻矛盾的主戰(zhàn)場,很多中國媽媽最心寒的喪偶式的育兒,往往都是媽媽做多、管多、批評多;爸爸做少、陪少、成就少。
一言不合就容易引發(fā)全面戰(zhàn)爭,各自為陣,就像拔河,情緒的對峙很容易兩敗俱傷。
然而一邊責備對方,一邊用彼此的沖突來懲罰孩子,其實是對孩子更大的傷害。
父母吵架,為何受傷的總是孩子?
一對夫妻,從最初連體嬰一般相愛,再到走向沖突的獨立個體,最終成為彼此尊重和諧相處的夫妻,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
每一步都伴隨著彼此差異的磨合和沖突。
而生活中的一些溝通「陷阱」,特別容易導致激烈的爭吵和對抗:
1.責備和問罪:(都是你的錯)
2.謾罵:(你是不是腦子壞了)
3.威脅:(你再這樣就離婚)
4.命令:(你必須聽我的)
5.說教:(我懂得比你多……)
6.警告:(我最后告訴你一次)
7.控訴:(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
8.比較:(你看看別人家的老公)
9.諷刺挖苦:(就你這樣的,還挑三揀四)
10.預言:(不聽我的,你總有一天會后悔)
這些陷阱翻譯過來就是:「我是對的」「我付出的更多」「我是為你好」,本質都是控制。
這些暴力語言不僅使得夫妻關系鬧得更僵,到了孩子眼里,看到的雙親都是廝殺和博弈。
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激烈爭吵容易讓孩子產生消極的感受,對孩子影響深遠:
1.父母吵架是因為我,引發(fā)錯誤歸因;
2.最親近的人激烈沖突,失去安全感和穩(wěn)定感,不知所措;
3.情緒上的連鎖反應,就像「踢貓效應」一般,負面情緒被持續(xù)傳染、醞釀、升級,強烈的負面情緒又會引發(fā)應激反應,繼而引發(fā)心理和行為問題。
父母的暴力語言示范,會讓孩子認為處理沖突和問題的方式就是謾罵、暴力溝通。
孩子成長的主要方式是模仿,「暴力溝通」特別容易被孩子習得,即便是無意識狀態(tài)下孩子也會容易采取自己熟悉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有時候創(chuàng)傷還會代際傳遞,孩子因為習慣了父母對爭執(zhí)的暴力溝通方式,日后容易在親密關系和社交中變成施暴者或者受暴者。
當孩子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那些年父母吵過的架,都進入了自己的靈魂。
孩子怕的不是父母吵架,而是不會「好好吵架」
很多人會問,是不是父母一定不能當著孩子面吵架?當然不是。
父母不吵架分兩種:
一種是所有情緒和感受得到了和充分表達和合理溝通,不需要吵架。
另一種是,避免溝通,為了不吵架而不吵架。
第一種是真和諧,第二種是假和諧。
真和諧的父母一定是很好的情商教練,假和諧的父母無法真實表達自己,為了孩子而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情緒不是流動的。
孩子只能看到彼此的妥協(xié),而看不到?jīng)_突化解和問題解決的過程,缺乏真實的「沖突體驗機會」。
孩子長大以后,在社交中也不一定會很好地表達自己、應對沖突。
我曾經(jīng)接觸過這樣一個案例,父母近十余年不說話,分房分餐,連家里老人出殯這樣的大事都是靠別人傳話,相互之間不僅零吵架,更是零交流。
這樣的假和諧之下,家里的孩子社交都比較封閉,親密關系也很有問題。
當夫妻遇到問題,不可避免地和另一半爆發(fā)爭吵時,如果可以「非暴力溝通」,表達自己的需求、感受和想法,并且積極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反而是對孩子很好的情緒訓練。
首先需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夫妻吵架很容易越吵越兇,深呼吸,暫停幾分鐘都是讓情緒降溫很好的緩沖辦法。
其次,對事不對人,善用「我式」溝通法,說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抱怨。
再次,夫妻也需要親子中的共情,換位思考,想想對方的需求和感受。冷靜下來后,努力尋求解決辦法。
「非暴力溝通」的底線是不對彼此進行謾罵、人生攻擊,不惡語傷人。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太過激的言行,容易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評價。對于孩子而言,沒有什么比「我的爸爸/媽媽是個混蛋、壞人」更具破壞性了。
每對夫妻溝通模式不同,有人習慣熱吵,有人喜歡冷戰(zhàn),無論哪種方式都應該留一段時間讓情緒平緩下來,然后再交流溝通彼此的想法、需求,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
夫妻關系就像雙人舞,每個家庭都有自己處理問題的獨特模式,然而都離不開真實的表達和彼此的和解。
「災」后重建,重點是要「和好」
父母吵架后,最重要的工作,是讓孩子看到父母和好的過程,并且真誠地告訴孩子事情的前因后果。
首先,向孩子解釋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有沖突的,父母只是在某些事件上有分歧。
其次,坦言這次爭吵是父母的事,與你無關,并不是因你而起。
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不管發(fā)生什么事都永遠愛你。
如果孩子在父母爭執(zhí)后已經(jīng)有強烈的情緒問題,甚至異常行為,有攻擊性,可以通過安全的攻擊性游戲幫助孩子宣泄情緒,比如打枕頭、打沙袋等高強度游戲。
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游戲,讓孩子重演現(xiàn)場,比如孩子當爸爸,玩具做媽媽,讓孩子可以理解真實的沖突和情緒。
當然,通過講繪本、玩畫畫、玩音樂、模擬角色演動畫等表達方式也都可以幫助孩子梳理和宣泄自己的情緒感受。
其實,在一段「完美爭吵」(沖突-和解-重建-修復)中,父母真實地呈現(xiàn)了自己在親密關系、社會交往中的沖突與矛盾,孩子可以以第三者的角度看待父母是如何在沖突中走向合作的。
情緒的爆發(fā)、感受的表達、情緒的描述處理與控制、問題的溝通與解決.....可以說是最好的實戰(zhàn)案例分析了。
尤其是父母通過對立走向和解的過程,讓孩子也獲得了這樣的情緒經(jīng)驗。
在「完美爭吵」或者「非暴力溝通」模式中的父母吵架,孩子會學習到情緒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方式。
好好說話,好好吵架,好好重建,在真實流動的情緒中,給孩子穩(wěn)定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
針對這種現(xiàn)象,在走訪了幾位兒童教育專家后,總結出了以下幾個家長必備的早教常識:
早教需要適齡化
早教施教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借助專業(yè)機構的輔導和施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理想的早教需借助家庭、社會專業(yè)機構、幼兒園共同完成,而父母往往是寶寶最好的早教老師,這也是許多國家都在提倡親子早教的原因。
另外,親子早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適齡化早教,而適齡早教遠遠不是混齡的早教中心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家長的親自參與,與幼兒之間形成以互動為核心內容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在愛和家的溫暖中體會到親子教育的歡樂的同時,輕輕松松學到適齡的文化知識,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1-2歲:在快樂的親子互動中,帶領寶寶探索世界,認識自我,并鍛煉寶寶的體魄,促進語言發(fā)展。
2-3歲: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共同發(fā)展,幫助寶寶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培養(yǎng)寶寶對閱讀的興趣,強調親子互動。
3-4歲:鼓勵孩子初步探索自然和周圍的社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理能力,發(fā)展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
4-5歲:注意培養(yǎng)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感受傳統(tǒng)文化,增強藝術表現(xiàn)力,增進親子感情。(文/瑞麗)
5-6歲:注意鼓勵孩子進行科學探索,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和社會交往能力,為進入小學做準備。
早教不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但往往忽視“過之尤不及”的道理,希望可以孩子一夜之間成名成才。于是早教之風越刮越烈,孩子的負擔也越來越重,但是,只有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一味灌輸和盲目超前,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進而影響今后的成長。
早教不是特長教育。
也有一些家長,將早期教育等同于特長教育,認為學得越多越好,于是盲目攀比跟風。殊不知,特長教育一定要等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點之后再開始。當孩子處于心智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時,急于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反倒會讓孩子不知所措,起到反效果。
早教不只是學知識。
有些家長認為早教就是單純的找老師給孩子上課,提前學知識。這是極其片面的想法。早教是以情為先、以養(yǎng)為主、養(yǎng)教結合,重在品格素養(yǎng)和潛能開發(fā)的早期教育,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孩子的方方面面,例如與人溝通的能力、樂觀的品質等等,而不單純的知識文化知識的積累。
早教不只是讓孩子更聰明。
有的人誤以為早期教育就是智力開發(fā),因而忽略了孩子全面素質的教育。其實早教的含義包括感知、動作、語言、認知的訓練,也包括生活習慣、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養(yǎng)。如果認為早教單純的只是孩子變得比別人更聰明,那就違背了早教的初衷。
相信《幼兒英語教案:爸爸媽媽的職業(yè)》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我的爸爸媽媽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角色游戲開始了,伴隨著一小陣吵鬧聲,我轉頭一看,原來是凈堯扮演的媽媽和宇鑫扮演的爸爸在發(fā)生爭吵。我走過去詢問到:“怎么了?發(fā)生什么事了?”淑人興奮地說:“我的爸爸媽媽在吵架?!蔽倚α诵ΓX得這正是適當...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爸爸媽媽》》小班教案《爸爸媽媽》適用于小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增進與爸爸媽媽的情感,能大膽地說出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護,...
孩子在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少不了家長的稱贊和表揚??洫労⒆涌梢源蟠蟾纳婆c孩子之間的交際氛圍。家長應該努力給孩子打造一個贊美的良好氛圍。那么你知道關于夸獎孩子的話有哪些呢?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爸爸媽媽夸獎孩子的經(jīng)典語句,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寶長大了,天哪,這個小家伙懂得的事情越來越多,而提的問題也是奇奇怪怪?!疤炜諡槭裁从性撇剩俊薄霸撇试趺淳拖裎业拇竺藁ㄌ??”……五花八門的問題讓你大費腦筋。 可每次看著他天真、認真的樣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