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家庭有家庭的好處,學校有學校的妙處,兩者結合,可以讓教育更有意義!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常進行溝通與交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并使其積極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家長可以在哪些方面幫助到教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寶寶的七情六欲全面解析”,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導讀:寶寶情緒模式的形成幾乎是照料者情緒的翻版,所以,媽媽要即時地作出積極的情緒回應,這樣寶寶會體驗到更多的開心。
嬰兒的情緒最初有兩種反應:一種是愉快,反映生理需要的滿足;另一種就是不愉快,是生理需要未獲得滿足或其他不適??藿姓乔榫w的反應之一。隨著年齡的增加,兒童的情緒會逐漸復雜起來。心理學家曾對500名嬰兒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嬰兒從滿月到3個月末,即有欲求、喜悅、厭惡、憤怒、驚駭和煩悶六種情緒反應。
喜悅
剛出生幾天的寶寶就會笑了,爸爸媽媽好開心呀!但其實,新生兒的笑容是生理性的反應,這種微笑是腦干部位的腦電波活動的信號,而并不是爸爸媽媽們所認為的那樣是孩子高興的反應。從4~6周開始,寶寶的笑開始與他們的感受聯(lián)系在一起了。這時候的笑是生理情緒的體驗,寶寶感到身體內部舒服了,他就會用笑來表達。奶奶碰碰寶寶的臉,爸爸輕輕地觸摸寶寶的皮膚,或者是他聽到了媽媽熟悉的聲音等,都會引起寶寶愉快情緒的反應。
從2~7個月開始,寶寶的喜悅情緒出現(xiàn)了分化,開始對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反應。4個月時,寶寶對熟悉的人臉比不熟悉的人臉笑得更多,甚至只對親近的人微笑。這時媽媽會發(fā)現(xiàn),媽媽笑,寶寶也會有意識地笑,這是寶寶應答,性的微笑。慢慢地,生活環(huán)境中的事件開始能引起寶寶的微笑和大笑,媽媽用玩具來逗弄寶寶,或是爸爸輕輕地給寶寶呵癢,他會因為覺得好玩又有人陪伴而高興地咯咯笑起來。
憤怒
憤怒,也是寶寶常見的情緒。寶寶憤怒的反應,往往是由劇烈到緩和,由直接到間接,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嬰兒時期的憤怒不發(fā)則已,一發(fā)總是來勢洶洶,不能抑制:兩手搖動,兩腳亂踢,滿面漲紅,大聲哭叫。尤其是一些“聰明”的寶寶們,他們會因需要(饑餓、口渴、倦等)沒有得到滿足而將憤怒情緒轉變?yōu)榭蘼?,在他們不會說話的這段時間內,寶寶基本上就是靠哭聲來向爸爸媽媽傾訴自己的煩惱和不滿。
嫉妒
通常認為2歲后的寶寶才會有嫉妒、害羞、驕傲等較為復雜的心理。但其實從嬰兒3個月大開始,他們就已經會因為母親將注意力轉向其他人,如和別人聊天或逗弄其他嬰兒師生氣,他們會以蹬腿和發(fā)出不滿的叫聲來表示抗議?!俺源住北憩F(xiàn)出一個人對失去所愛之人的害怕,而寶寶的“吃醋”心理與人際溝通有關,是感覺到某人的出現(xiàn)威脅到自己與親人關系后所做出的反應。
恐懼
懼怕大約在出生后的第6個月發(fā)生。這是由于突然遇到強的刺激,心理失去平衡所發(fā)生的情緒反應。父母要注意,孩子有的懼怕是習得的,如聽到了放鞭炮的聲音,孩子會有似乎是驚怕的反應,父母無需緊張地用夸張的言語和動作去保護孩子,只需要輕輕地抱住孩子,用言語給他解釋那是什么聲音,就可以了。另外,害怕陌生人正是這時期懼怕情緒的突出表現(xiàn),隨著成長,慢慢會有所改變。
依戀
從7個月開始,寶寶開始出現(xiàn)了依戀親近的人的依戀情緒。寶寶最喜歡和親近的人接近,這樣的接近會給寶寶帶來舒服、愉快和安全的情緒。當親人一旦要離開,就會產生不愉快的情緒。1歲之前的寶寶處于前依戀期(出生~2個月)和依戀建立期(2個月~12個月)。處于前依戀期的寶寶會用微笑、注視和咿呀言語同成人進行交流,依戀建立期的寶寶開始對熟悉的人有特殊的友好關系,能從周圍的人中區(qū)分出最親近的人,并特別愿意和他接近。如媽媽用身體同寶寶進行接觸,如撫摸、摟抱、搖晃等,寶寶感受到這些觸覺和運動覺的刺激,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如果親近的照看者需要暫時離開,那寶寶也能忍受,但是會帶有一點傷感的情緒。
情緒周期
“情緒周期”是指一個人的情緒高潮和低潮的交替過程所經歷的時間。當我們情緒出現(xiàn)不明波動時,在我們的心情低落的時候常會找出生理周期做為借口;而寶寶時好時壞的心情,是不是也有“情緒周期”在作祟呢?其實很多細心的媽媽都已經發(fā)現(xiàn)了,寶寶會在一個時期內表現(xiàn)出強烈的生命活力,情緒高漲,和人親近,如成人處于情緒周期的高潮;有時則會莫名其妙的不安和憤怒,并且常常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就像處于情緒周期的低潮。
Tips
寶寶情緒模式的形成幾乎是照料者情緒的翻版,所以,媽媽要即時地作出積極的情緒回應,這樣寶寶會體驗到更多的開心。yJS21.com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導讀: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fā)脾氣,但這些行為總是古怪的。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上的暴力情景不無關系,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壓抑,這就是說,你應該盡量少一點地告訴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則只能增加他的壓力。因為孩子需要無憂無慮的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安的睡眠
夜晚對孩子來講是很難度過的。把嬰兒或咿呀學語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分開,他們會很自然地感到焦慮。如果你的孩子長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擾著他。在睡覺前和你的孩子聊天,給他一個機會說出心里話,這有可能會改善他的睡眠。
拒絕吃飯
很多專家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飲食。如果出現(xiàn)厭食,往往是孩子們的情緒出了問題,父母應認真對待。如果對此忽視,就有可能發(fā)展成飲食節(jié)律紊亂。作為父母此時千萬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吃飯,而是應該經常改變飯菜的種類,鼓勵孩子幫你做飯,幫你準備他們愛吃的飯菜。如果他在飲食方面的不良傾向持續(xù)很長時間或體重減輕很多,應及時看醫(yī)生。
疾病反復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痛或頭痛,但又沒有任何外在的癥狀,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緊張。曾經有一個父母正在鬧離婚的孩子表現(xiàn)得非常焦慮,他不斷去校醫(yī)務室檢查,說自己頭痛,校醫(yī)束手無策,于是請心理醫(yī)生會診。心理醫(yī)生了解到孩子家里的惡劣家庭關系時,終于找到病因。
攻擊性行為
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fā)脾氣,但這些行為總是古怪的。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上的暴力情景不無關系,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壓抑,這就是說,你應該盡量少一點地告訴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則只能增加他的壓力。因為孩子需要無憂無慮的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過度憂慮
孩子看到電視里颶風災難的報道后而害怕颶風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樣,學生害怕鄰近的考試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們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們越感到軟弱無助,害怕的東西就越多。
說謊和欺騙
5歲左右的學齡前兒童有時會撒謊,但他們通常并不知道他們行為的后果。大一點的孩子在已經能夠分清真假的情況下也會撒謊,這大多數(shù)是因為他們受到很多的壓力。如果你的孩子聽到你吹噓自己停車沒付費,或撒謊以避開工作會議,你要小心自己在樹立壞榜樣。最好把誠實的重要性和說謊的后果講給孩子聽。如果說謊已成了他的一種習慣,你就應該帶他去看心理醫(yī)生了。
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饑餓或疲勞,但哭泣也是減輕壓力的一種自然方式。
寶寶的記憶解析
訓練有意識的記憶
我們平時所說的小孩記性好,其實是指寶寶的機械記憶比較好。3~6歲的寶寶的機械記憶力具有“以無意識記憶為主”、“形象記憶占主導”的特點。他們能夠直觀地記住事物,但是事實上對于所記憶的許多事物并不理解,所以容易遺忘。而我們需要培養(yǎng)的是寶寶有意識的記憶和良好的記憶習慣,因此訓練高效的記憶方式很重要。
專家建議:可以針對寶寶的記憶力進行科學的智力學習,學習當中安排鮮艷的色塊、形象的畫面、規(guī)則的排列,可以任意拿出、嵌入、翻轉、排列、配對、組合,符合寶寶形象記憶→無意識記憶→機械記憶→意義記憶的發(fā)展規(guī)律。除了智力學習外,在生活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均衡地給予寶寶各個感官刺激,也是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視覺
多帶寶寶“開眼界”,看看家里家外的“形形色色”。特別要注意的是,平時應讓寶寶避開強烈的聲光刺激,如電視影片,而多提供圖片、書籍等有簡單繪圖以及多變色彩的視覺刺激工具,這樣的訓練接近寶寶智力水平,容易為他們接受。
聽覺
平時訓練寶寶聲音記憶時,應盡量在單純的生活環(huán)境中傳達聲音,避免過于嘈雜的環(huán)境或者過多聲源同時存在于一個空間的狀況。這樣寶寶容易掌握聽覺的要領,也能養(yǎng)成敏銳的聽覺。
嗅覺和味覺
可從生活中取材,比如蔬菜、水果等,讓寶寶直接聞一聞嘗一嘗。
觸覺
生活中可多給予寶寶接觸不同材質及事物的機會,比如讓寶寶坐在木制的桌椅上吃飯,再大理石的地板或瓷磚上爬行,在軟墊、彈簧墊上玩耍,讓寶寶隨時能接觸到不同材質的物品,記憶更加深刻。
試試這些增強記憶力的好方法!
A歌謠記憶法
寶寶喜歡唱歌、念歌謠,而且記得特別快,因為歌曲、兒歌有節(jié)奏感,能夠使大腦多個區(qū)域工作,充分發(fā)揮功能,使寶寶身體放松,產生快感。你可以利用家里現(xiàn)有的簡單小道具,書本、水杯、衣物,和寶寶一起編拍手歌,把這些道具名稱編進兒歌里,用短短的幾句,把其結構、特點、功能表述清楚,這樣便于寶寶理解掌握,發(fā)展有意識的記憶力。
B形象記憶法
充分利用寶寶形象記憶力和無意識記憶的特點,在房間的墻壁上布置一個大的學具平面圖,將物品的顏色突出表現(xiàn),組成美麗圖案,讓寶寶在天天看、想、猜、說的活動中,自然而然的熟記畫面。
C物征記憶法
制作動物、植物、人物或其他種類的事物(可以根據(jù)需要自己分類)圖畫卡片,然后藉由數(shù)字分別代表每一種類的事物,讓寶寶根據(jù)你拍手的次數(shù),任意取出一個相應的圖畫卡片,比如拍一下手,可取出貓或者其他動物卡片。這樣既發(fā)展了寶寶的記憶力,又可以發(fā)展他的分類和反應能力。
“成長”就意味著“小月亮”在變大
“小月亮”雖然還在“大月亮”的看護下,但是,它會越來越彰顯自己
什么是“成長”?
把“大月亮”比作大人,“小月亮”比作孩子。“成長”就意味著“小月亮”在變大,而“大月亮”相對“小月亮”就是在變小了。意味著兩個月亮的關系發(fā)生著不可阻擋的變化:隨著“成長”,“小月亮”會越來越彰顯自己?!靶≡铝痢彪m然還在“大月亮”的看護下,但是,它的“自我”不斷長大。
從“直立行走”的那一天開始,寶寶從此要走自己的路了,而且也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了。讓我們帶著欣喜與跟隨的心情,來看看13~18個月的寶寶是怎樣行走的,他又會走向哪里?
寶寶心語
1、我要大膽地往前走!
自從學會了走,我覺得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自由,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倒成了我的“跟屁蟲”,我真是太得意了。
走得越多,步子就越穩(wěn),越不會摔跤;我可以一邊走一邊看風景,不像以前好像喝醉了酒似的跌跌撞撞、歪歪扭扭,腳丫總有點不聽話?,F(xiàn)在,我想走就走,想停就停!
不過,這樣一來,把大人們弄得比較累。奶奶爺爺年紀大了,總怕我走得太快、太遠,所以他們老要擔心,“毛毛,慢一點,別摔了”、“毛毛,別走遠了,就在附近玩吧”。。。。。。
可他們哪里知道,我有好多東西想看,有好多東西要摸;我喜歡自己動手動腳的感覺,我不喜歡聽大人說,“別動”、“別跑”、“別摸”……
給媽媽爸爸的話
長大的標志就是孩子能夠做越來越多的事情,能夠控制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結果,能夠讓自己成為事件的中心人物。隨著寶寶行走越來越熟練,他們想控制世界的欲望越來越強烈。這是成長必然的階段。你會發(fā)現(xiàn),當你為他走得好而開心的同時,他開始不斷給你惹麻煩了:撿地上的臟東西,亂碰爸爸的電腦,搗騰奶奶的眼鏡,甚至會爬到陽臺上等等。
這些都是寶寶“控制欲發(fā)展”的表現(xiàn)。當1歲左右的寶寶開始知道“我不是東西”后,他們就開始了“控制”的旅程。他們要在不斷的控制中,認識事物、體驗自我,無論游戲還是平常生活,他們都希望事情能按自己的意志進行。一旦受到阻止,他就會發(fā)脾氣,大哭大鬧。
面對寶寶這樣的“成長”,爸爸媽媽很不適應。那么,我們又該如何保護孩子合理的“控制欲”呢?
兒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論由美國哈佛大學著名教育學家加得納提出。這一教育理論將人的智能分為8個方面,即語言智能、音樂智能、數(shù)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肢體運動智能、內省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和自然觀察者智能。其理論更注重兒童智能的全面開發(fā)。
多元智能教育理念的具體教學內容
語言智能。培養(yǎng)、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通過孩子對童話故事的喜愛,培養(yǎng)他們自己聽故事、說故事的能力。
音樂智能。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以及音色,從而使孩子愛上音樂藝術并培養(yǎng)良好的音樂表現(xiàn)力。比如唱歌、彈唱彈奏以及簡單的填歌詞等。
數(shù)學邏輯智能。通過游戲活動,教會孩子們能夠運用數(shù)字運算。例如:通過開商場、開醫(yī)院的游戲,來認識貨幣,并學會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
空間智能。指認識三維空間的能力。。通過美工活動和做游戲培養(yǎng)孩子前后左右上下的空間概念。例如:畫畫寫生活動,通過對描畫對象的觀察體驗感覺空間概念。
肢體運動智能。通過日常生活和形體活動來發(fā)展孩子的大小肌肉群和動作協(xié)調性。
內省智能。指認識自我和善于自我反省的能力。讓孩子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例如:在數(shù)學活動中或者相識禮儀活動中認識自我,以及自我和別人的區(qū)別。
人際關系智能。通過角色游戲,培養(yǎng)孩子在陌生環(huán)境中有效地認識他人、理解他人,能夠在人際活動中學會察言觀色,能和不同的人進行交往。例如娃娃家,開醫(yī)院等游戲。
自然觀察者智能。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觀察收集探索自然現(xiàn)象、植物以及動物的能力。
社會中,充滿欲望的人才有充足的動力,欲望催人前進。許多的研究證明“智力”并非影響學習的唯一因素,兒童的學習仍有一大部分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其中以學習動機最為重要。學習動機強的兒童,學習結果要比缺乏動機的孩子優(yōu)越。學習動機可以無限制的從后天引發(fā),下面提供給您一些參考:
1、提供幼兒機會去探索他興趣和好奇的領域。
2、給孩子信任和溫暖的學習情境,在沒有懼怕與焦慮的情境,孩子的學習動機較易被激發(fā)。
3、對年紀小的幼兒,你可以借物質的酬賞建立他的外在動機,年齡稍長再引發(fā)他的內在動機。
4、允許孩子嘗試錯誤的學習,尤其當孩子主動說出自己的錯誤或過失時,千萬別加以責備。
5、不要以大人的價值觀來衡量孩子的所作所為。當你把子女的好動當浮躁、把純真當無知、把好奇當幼稚、把自我意識的成長當成冥頑不靈時,孩子的學習動機很容易被抑制。
6、教孩子替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責任。因此,別把孩子的功課當成你的功課,寸步不離緊迫督促。
寶寶膽小,不少媽媽總是鼓勵寶寶更勇敢些,其實,以下這些情況如果用肢體動作,效果會更好??靵硪黄鹂纯窗桑?/p>
怕天黑:拽拽被角
解析:寶寶在兩三歲左右容易怕黑,此時寶寶神經發(fā)育不完善,黑夜又會使視線更加模糊,寶寶以豐富的想象力來補償視覺的缺失,想象出各種妖魔鬼怪嚇唬自己。
提示:臨睡前,當孩子怕黑時,和寶寶手拉著手睡覺,并不時地緊握一下。對獨睡一室的孩子,媽媽可以偶爾進入他的房間給他拽拽被角,讓孩子感覺父母就在自己身邊,從而確定自己處在真實的世界中而不再害怕虛幻的場景。
怕打針:捏他的小鼻子
解析:幼小的寶寶觸覺神經非常敏感,銀針扎入皮膚的痛覺印象強烈,小寶寶自我緩解的辦法就是大哭。這和成人一樣,在情緒壓抑時,會產生某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眼淚會將這些毒物帶走。所以,媽媽不必害怕寶寶哭。
提示:打針之前,媽媽輕輕捏一下寶寶的小鼻子,再輕拍一下寶寶的臉蛋,讓寶寶感受稍稍的隨意和放松。要知道,寶寶的肌肉越是繃緊,打針也就越疼。
怕生人:撫摸寶寶后背
解析:這類寶寶通常比較敏感,安全意識比較強,他們往往不會做出格的事情給自己惹麻煩。
提示:在寶寶害怕時,媽媽不妨拍拍他的后背,讓他感到媽媽的手撫摸所帶來的撫慰,并拉著寶寶的手一起進行游戲,寶寶在媽媽的熱情感染,并有來自媽媽肢體觸碰的支持,內心就會安定下來。
怕動物:緊握寶寶肩膀
解析:如果媽媽表現(xiàn)得膽子小,沒有給孩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也會加深孩子的膽小。所以怕小動物的寶寶往往有怕小動物媽媽。即使有的父母不怕小動物,但是如果在這種場合過度地保護寶寶,也會使寶寶感到恐懼。
提示:媽媽最好不要讓寶寶躲到自己背后,而是讓寶寶站在自己腿前,雙手扶住寶寶的肩膀,緊緊握一下寶寶的肩膀以給孩子力量;媽媽也可以蹲下身來,把自己的臉和孩子的臉并列在一起看小動物,這樣可以增強孩子戰(zhàn)勝恐懼心理的信心。如果是只溫順的小動物,還可以拉著寶寶的小手一起摸摸小動物。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個古老而又永恒的話題。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弊⒁馐侵溉说男睦砘顒訉ν饨缫欢ㄊ挛锏闹赶蚝图?。具有注意的能力稱為注意力。
注意從始至終貫穿于整個心理過程,只有先注意到一定事物,才可能進一步去集訓、記憶和思考等。
注意包括被動注意(又稱不隨意注意)和主動注意(又稱隨意注意)。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tài),所以注意力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
由于注意,人們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問題,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擾;沒有注意,人們的各種智力因素,觀察、記憶、想象、和思維等將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注意力的五大品質: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注意力的集中性、注意力的范圍、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轉移。
別讓手機隔斷親子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娛樂活動也越來越多。以往諸如錄像廳、游戲廳、舞廳、迪廳、網(wǎng)吧等這些新生的事物,在相繼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最先陷入其中的通常是自控能力差的孩子,為此,許多家長們都快被氣瘋了……
然而,智能手機一出現(xiàn),很多家長也都被迷住了,不能自拔。
孩子心聲:
“我在看故事書,媽媽就坐在旁邊,她依偎在床頭拿起手機。不知道媽媽的手機上都有什么,不過她總是拿在手里不愿意放下……”這是一個8歲孩子的內心獨白。這種情景或許也是現(xiàn)在更多小朋友們遇到的一件麻煩事:一部小小的手機奪去了他們原本應該享有的父愛和母愛。一個小朋友曾經感慨地說:“媽媽和我的距離中間有一部手機”。
無獨有偶。女孩多多今年10歲,讀小學4年級。平日里多多的生活起居主要由媽媽一人操持、打理,吃的穿的用的媽媽總是能將多多照顧的很好,可是只有一樣讓多多非常不滿意。那就是媽媽“陪”手機的時間,比陪伴自己的時間長。
每天放學,都是媽媽來接多多?;氐郊液蠖喽嘞葘懽鳂I(yè),媽媽就在廚房忙著洗菜做飯。一家人吃晚飯之后,懂事的多多會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收拾完了也就進入了一家人的休閑時光了。別誤會,這個三口人的聚會不是“一家團聚”,應該說是“三足鼎立”。
多多完成作業(yè)之后,她喜歡玩娃娃或者是看故事書,有的時候她也喜歡看會兒動畫片;而爸爸率先霸占的就是家里的電腦,看足球、打游戲、看新聞什么的;媽媽自不用說,她會坐在多多的身邊,不過不是陪多多一起玩,而是拿起自己“久違”的手機各種刷屏、各種點贊。
多多說爸爸媽媽很少陪她玩,一有時間就是拿起手機或者是電腦各自的玩起來了。只有多多呼喚時才會拿來一些水果和零食。
“我真想沒收爸爸媽媽的手機,這樣他們才能陪我一起玩?!倍喽嗌鷼獾恼f。
為什么一部小小的手機對家長們有著如此大的吸引力,能讓他們忽略自己身邊的寶貝呢?為什么家長不能多陪陪孩子呢?放下手里的手機和孩子一起共享親子時光,有那么難嗎?
調查數(shù)據(jù):
《2014國民家庭親子關系報告》顯示,有17.8%的父母在與孩子共處時經??词謾C,51.8%的父母偶爾看手機。如兩類相加,有近七成的父母在陪孩子時玩手機。
波士頓醫(yī)療中心行為兒科學專家觀察帶小孩在快餐店就餐的父母。統(tǒng)計顯示,三分之一父母進餐中不時使用手機;73%的父母至少使用一次手機;超過15%的父母進餐接近尾聲時使用手機。
耶魯?shù)难芯可ㄟ^分析2005年至2012年間美國5歲及以下的兒童受傷率增長了10%的情況得出結論:智能手機是導致這一情況發(fā)生的罪魁禍首。
專家聲音: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的張老師表示,現(xiàn)如今尤其是年輕的家長們,確實存在拿起手機就不撒手的情況。不管孩子是不是需要陪伴和督促,只要孩子安靜的看書、學習或者娛樂,家長們就將這視為閑暇時間,于是就與手機為伍。其實這樣很容易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他們會覺得家長是在冷落自己,對自己不夠關心和關注。
這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心理上的距離感,甚至有的孩子選擇犯錯誤來引起家長的注意等等。而且孩子在小的時候模仿能力較強,家長們整天拿著手機愛不釋手,卻要求孩子們少玩電腦、少看電視,這也會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
別讓手機影響視力
經常擺弄手機,除了會影響親子關系之外,對于自身眼睛的健康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多位眼科專家曾經給出過結論,長時間面對手機,對眼睛的傷害很大,長時間注視還會導致視力下降、產生眼袋、黑眼圈。
家長們要自律 制定不玩手機時間表
那么該如何解決整天玩手機的“低頭族”們的問題呢?“這個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家長的態(tài)度問題,只要家長自律這個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睆埨蠋熣f。
現(xiàn)如今,隨著手機發(fā)展的功能強大,確實給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所以對于手機不能“一竿子打死”就不讓家長使用,那么家長在使用的同時,可以考慮和孩子一起使用手機,現(xiàn)在有很多親子學習和游戲的軟件,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關注新聞還有上網(wǎng)查找資料。
而從家長的角度出發(fā),家長應該更多的將關注和愛護放在孩子身上,在家庭內增加適量的親子互動,還可以制定不玩手機的時間表,留出一段時間是專門陪伴孩子的。這樣一來,既增進了親子關系,又不影響手機的使用。
很多父母一說起對于自己4-12歲的孩子學英語的第一感覺就是:找個老師來教一下我孩子的口語,讓他隨便了解一下,等長大一些,再好好學。
先看第一個誤區(qū):找個外教來教一下
第一:外教資質,發(fā)音等各種參差不齊,想找一個極其發(fā)音準確的外教比找一個中教發(fā)音準確要難100倍。有資質的外教都少,另外不帶有各種怪異口音的外教就更加少之又少。
第二:由于文化的差異性,外教很少非常非常非常認真的對待孩子的教學,教學的非系統(tǒng)化和隨意性變得十分普遍。
第三:“教一下”這種錯誤主要在于:你對外教的授課系統(tǒng)沒有要求,時間長短沒有要求,課下是否學習沒有要求,總之“沒有要求的教一下”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只有系統(tǒng)化的教學,長期的堅持才是學習最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個誤區(qū):隨便了解一下
學習是一個系統(tǒng)化的工程,是非常艱辛的,任何隨便搞一下都基本沒有搞好的,也不可能有任何作用的。你這么隨便,你孩子就更加隨便了。以后對于學習的這種態(tài)度的影響都是很大的。我們通常告訴孩子要認真對待書本,認真對待知識,只有這樣書本和知識才會尊重你,才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到達你的面前。
第三個誤區(qū): 等長大一些,再好好學。
第一:“等長大些再學”,你就錯過了學習語言最佳時間段,因為孩子在3-10歲之間都處于語言的爆發(fā)期,同時接受多種語言他能很快模仿,且不會出現(xiàn)你害怕的混淆。
第二:等孩子上初中之后,孩子的學習任務越來越重,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在語言學習方面的時間都不得不減少。相反,小學時候的孩子是學習任務最輕的時候,除非是學習效率不高的孩子,或者是報了很多很多課外補習班的孩子,否則每天兩個小時作業(yè)時間足夠了。這時每天可以留出一定量的時間進行英語的學習。這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時間。
你必須要明白的是:“語言的學習越早越好”,因為語言很多時候不需要智商,它只需要的是重復和運用。一個孩子特別記不住單詞,但是如果他每天都背,每天都進行重復,那么無論他有多討厭背單詞,這個單詞都被他背住了。
也就是說,不存在很多家長說的:要等我孩子心智成熟了,我再讓他學英語,因為這樣子的學習效率更快。事實正好相反,孩子在越小的時候記憶力越好,在他成熟之后,記憶力不會變得更好,反而變得更壞。記憶就像是磨刀,你越磨刀,刀就越鋒利。記憶的東西越多,你再去記憶的時候,記憶力就越好。
家園共育《寶寶的七情六欲全面解析》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寶寶幼兒園的游戲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導讀:寶之所以啼哭是有原因的,也許他餓了、不舒服或者心里煩。父母們或許已經嘗試了可以想到的所有方法希望寶寶平靜下來,但都沒有成功。聽著寶寶不停地哭而無計可施是多么的痛苦,可是,你理解寶寶的哭聲嗎? 在...
一、寶寶什么時候學英語 英語是一種國際通用語,不懂英語,在信息交流方面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時研究還表明,學外語會促進智力的發(fā)展。美國耶魯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通過分析研究認為,講兩種語言的幼兒比僅會講一種...
導讀: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fā)脾氣,但這些行為總是古怪的。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上的暴力情景不無關系,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
導讀:要滿足嬰兒對父母或親人的依戀情感,父母必須要和孩子多相處、多交流,建立好早期的親子關系,使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不能僅僅滿足于孩子的喂養(yǎng)需要,情感需要對孩子的身心發(fā)育來說也同樣重要。 依戀是嬰兒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