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說課教案。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教案的制作風格也反應了老師的性格。教案可以幫助老師合理地組織教材,你想知道關于教案的格式要求呢?小編花時間專門編輯了最新小學數學說課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jié)實踐課,內容選取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寄信活動為素材,通過探究如何確定郵資,如何根據信函質量支付郵資等活動,一方面鞏固所學的集合、組合知識,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的能力。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熟悉、了解、鞏固所學的郵票組合知識,并通過探究,知道如何確定郵資,會寄信。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如何確定郵資,如何根據信函質量支付郵資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調查能力、搜集處理信息能力和歸納、推理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探究如何確定郵資,如何根據信函質量支付郵資。
三、說教法學法
1)、以學生已有經驗導入,提高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先給學生呈現一些不同的郵票,讓學生了解郵票的相關知識,認識郵票的作用,為后面探索郵票中的數學問題作好鋪墊,同時也讓學生通過郵票上的圖案了解我國的大好河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凸現教學的實效性。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作用,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首先,出示國家郵局關于新含郵資的規(guī)定,使學生了解信函郵資的一些常識,并說明確定信函資費的兩大要素:第一,信函的目的地是本埠還是外埠。第二,信函質量。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引導學生填寫1克100克的資費表格,確定100克以內的信函所支付的費用,再確定哪些資費可以僅用0.8元和1.2元的郵票支付,那些不能。然后再小組合作,設計出一張符合要求(只用3張郵票來支付不超過100克的信函)的郵票面值。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練習中提升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練習相似類型的習題,如最多用4張郵票支付不超過400克的信函,,除了用0.8元和1.2元的郵票外,還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郵票在練習活動中,先小組合作再獨立解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使學生會應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四、說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觀察郵票
問:你寄過信嗎見過這些郵票嗎
2.說一說。
(1)上面這些都是普通郵票,你還見過哪些郵票
(2)你知道它們各有什么作用嗎交流后,使學生明白普通郵票面值種類齊全,可適用于各種郵政業(yè)務。
3.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郵票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郵票中的數學問題。
二、組織活動:
1、出示郵票相關的費用。(課本118頁)
問:從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1)不到20g的信函,寄給本埠的朋友只要貼0.80元的郵票。
(2)不到20g的信函,寄給外埠的朋友要貼1.20元的郵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樣貼郵票
(1)學生觀察表中數據,計算出所需郵資。
(2)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郵資1.20元,40g,的信函,郵資是2.40元。
3.不足20g按20g計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郵資是3.60元.。
4.如果郵寄不超過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貼3張郵票,只能用80分和1.2元的郵票能滿足需要嗎如果不能,請你再設計一張郵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郵票能滿足需要。
(1)不超過去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郵資
學生說一說各種可能的資費。引導列表描述。(課本119頁)
(2)只用80分和1.2元兩種面值可支付的資費是多少
一張:80分1.2元
兩張:80分2=1.6元1.22=2.4元0.8+1.2=2.0元
三張:0.83=2.4元
1.23=3.6元
提高學習效率,掌握學習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成績,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的針對性很強,希望同學和老師都能夠合理的使用!
一、說教學內容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這一課出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二冊第23頁。
二、說教材與學生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的大膽猜測和自主探索,使其積極地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今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我設計的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這一課,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立體的感知過渡到平面認識,所以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是小學階段平面幾何知識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前已經有一定的基礎,所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并不困難。但是,由于一年兒童受到年齡特點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時間短,思維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重在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目標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能力目標的培養(yǎng)和情感目標的落實,請看如下三個方面。
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長方形,了解它們的特征。2、通過學生的操作探索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3、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動手能力和人合作的習慣。
本課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了解它們的特征。
教學難點: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得出和驗證。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每小組準備一些積木、長方形、正方形紙片、每人6根小棒,彩色筆等。
二、教法與學法
我充分認識到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本節(jié)課我以嘗試探究教法為主,精心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達到鍛煉意志,樹立信心的目的。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課前為每一組準備一籃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的積木)
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新知識的探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于是在課開始,我通過引導學生分組玩積木,擺圖形,并讓他們派代表說一說你擺的是什么;是用什么形體的積木擺的?這樣喚起學生的回憶,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欲望。接著讓學生挑一塊你最喜歡的積木舉起來展示給老師看一看,咱們一起來摸它的一個面,有什么感覺?由此利用師生共同玩積木這一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巧妙地把體和面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實現新舊知識自然過渡。
(二)、探索新知,發(fā)展智能。
1、立體引入,畫圖形。
在摸面感知基礎上引導學生比著形體畫圖形,畫好以后要求學生迅速地把積木收回籃子里。這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與知識教學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看似平常的活動,但反映了為師者時時處處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良苦用心。接著指名作品展示,同學之間互相評價誰畫得好后,我也規(guī)范圖示讓學生評價出漂亮的長方形,正方形的樣子,得出:長方形長長方方的,正方形正正方方的。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善于發(fā)現問題的學習習慣,語言組織能力的鍛煉。
2、仔細觀察,感受數學。
為了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價值,我就提出你能說一說日常生活中看到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嗎?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緊接著我出示一組實物判斷題,目的及時得到反饋信息,鞏固加深對所學概念的理解和辨認能力。
3、動手操作,發(fā)現特征。
小組的合作交流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我采用這種方式進行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教學。首先學生利用手中準備的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四人小組互相說一說你發(fā)現圖形特征再個別指名說后,得出結論:長方形有4條邊,2條長邊,2條短邊,對邊相等;正方形有4條邊,4條邊都一樣長。緊接著問誰能變魔術似的讓我們一眼看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特征,動手折一折,如果實在碰到困難,請閱讀課本P23,尋求方法。并讓學生上臺展示自己創(chuàng)造的方法。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由知識的接受者轉變?yōu)橹R的發(fā)現者和創(chuàng)造者,學生不僅理解和掌握了知識還學會了與人合作,而且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梯度訓練,鞏固提高。
練習是學生內化和鞏固新知,形成技藝,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節(jié)課我設計2個層次的練習:(1)鞏固和總結性的練習,這一層次練習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完成,接著再利用課件輔助演示講解,鞏固所學知識。①用六根小棒擺一個長方形,要擺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動手擺一擺,加強操作能力);②選擇填空輕輕打開課本P25頁第二題(辯認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③完成課本P25頁第三題(彩筆涂一涂,進一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是平面圖形)。(2)設計了一道趣味操作題,進行發(fā)展性練習。意在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這部分內容是再教學過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是比和比例知識的綜合運用。教材首先說明應用正、反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例5和例6的教學應用正、反比例的意義來解的基本應用題。為了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先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學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中所涉及到的基本問題的數量關系是學生以前學過的,并能運用算術法解答,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參與,合作交流、發(fā)現歸納出一種用正、反比例關系解決一些基本問題的思路和計算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成正、反比例的量,在生活實際中應用很廣,學生再前兩年的學習中,已接觸過這種情況的問題,如歸一、歸總應用題,只不過那時是就題論題,沒有上升到一般規(guī)律。這里主要使學生學習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再原有認識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題目,概括出一般規(guī)律。通過解答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從而加深對正、反比例意義的理解。同時,由于解答時是根據正、反比例意義來列等式,又可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所以,再教學上要十分重視從舊知識引申出新知識,再這過程中,蘊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運用這個概括對新的實際問題進行判斷,這是數學學習所特有的能力。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對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解答比較簡單的應用題,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比例知識解答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應用數學的能力。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動腦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3、教學重點: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教學難點:能夠正確分析題中的比例關系,列出方程
二、說學情
用比例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對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了一定的建構基礎以及掌握了正、反比例的意義的背景下進行探索學習的。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學習的能力。相信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一定能突破重、難點知識,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法學法:
1、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利用學生已有的解決有關基本應用題的方法和比例關系的知識,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數學活動,探究解決有關基本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計算方法。
2、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看、想、交流等數學活動,自覺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從一題多解的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數學活動的有效性。
四、說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師請你用一把米尺去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你能行嗎?給出信息,引入新課內容。
二、聯系實際,復習遷移
1、出示課件:數學門診
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2、判斷下面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為什么?
三、情境教學新課
1、學習例5,用正比例意義解決問題。
(1)、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全社會都在節(jié)約水資源。請大家想一想,和我們息息相關的用水問題里藏有哪些數學問題呢?
小結:水的單價一定,用水噸數與總價成正比例。
2、教師提出問題。
看來同學們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了。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運用比例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請看屏幕。
出示例5:
思考:題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你能利用數學知識幫李奶奶算出上個月的水費嗎?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說課是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階段準備的,希望大家好好學習
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一單元,旨在突出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形成策略這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是解決問題必要的一種問題解決思想方法,它是正確、合理、靈活地進行問題解決的思維素質,掌握得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既能使學生掌握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又能體會整理信息的意義與作用,內化成自覺、靈活地整理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將學生無序思維有序化、數學化、規(guī)范化。也為以后學習用列表等方法來解答求兩積之和(差)等的實際問題奠定知識、思維和思想方法的基礎。為此,我根據農村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實際情況及本課的知識特點,預設如下幾個部分展開學習。
(一)聯系生活,激趣引新: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去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遵循這一理念,課始我設計了根據2分鐘寫12個字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這個學生熟知的信息來引導新課,讓學生知曉什么是策略,然后出示如書上65頁主題圖,并組織學生整理信息。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類似歸一的實際問題生活中素材很多。學生在生活中也有購物的經驗,用學生熟悉的事情引入新知,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為下面的探究呈現素材。】
(二)合作探索,領悟內涵:
1、感知列表整理的方法
(1)我組織學生觀察并交流從上述情景中得到的數學信息,引導學生自主提可以解決的問題。借助學生可能提到的小華用去多少元這個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隨即整理條件及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生成如書本65頁上的表格,并合作填寫。
(2)引導學生觀察所填表格,小組交流表里有些什么,體會個人買的本數與用去的錢數是緊密聯系的數量,尋求問題解決的思維策略,初步感知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對問題解決的作用。
【設計意圖:什么都可代替,唯有思維不可代替。教師應充分讓學生自主活動,合理選擇相關信息列表整理,經歷列表整理的全過程,一方面在現實情境中收集數學信息,另一方面找到各個數量在表格中的位置。并使學生理解表格的結構和內容,是為了積累學生用列表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經驗。這樣有助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數量關系的分析。體現了策略的多樣化?!?/p>
2、感受列表的價值
(1)圍繞小華用去多少元這個問題,我組織學生結合表格所整理的信息,獨立思考解題方法,并在小組中討論。在此基礎上,組織全班反饋。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生可能從買3本用去18元這組數量,求出每本筆記本的價錢,從而求出小華買5本用去的價錢;或直接從小華買5本需要的錢中反推出要先求出每本的價錢。結合這些反饋信息,引導學生思考,列式計算出問題,并組織學生交流反饋,從而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引導學生對計算的結果進行檢驗。通過不同檢驗方法的交流反饋,使學生進一步認定正確的解題思路。
(3)教師提出小軍用42元買筆記本,能買多少本這個問題時,逐步引導學生把條件與問題填入已設計好的表格里;在兩個問題都解答以后,還讓學生根據解答的結果填出括號里的數,進一步體會數量間的對應關系,感受表格清晰地整理了這些對應關系。
(4)教師引導學生對上面兩道題進行比較,組織學生觀察、討論、找出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上的異同點。在學生充分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形成有價值的發(fā)現和體會,如:小明買3本用了18元,小華買5本用了30元,小軍買7本用了42元,每本練習本的單價是相同的;求小華用去多少元和小軍買了多少本,都要先算練習本的單價;買的練習本多(少),用的錢也多(少)等。這些發(fā)現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清楚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初步感受函數關系,為以后學習正比例的知識打下基礎。此外,我還針對學生呈現的各種信息,組織學生及時評價,引導學生隨即小結解題規(guī)律。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把信息有序地填入表格,學會整理條件與問題的方法,體會列表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是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間,學生經歷兩次填表整理討論思路列式解答的活動過程,初步體會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增強了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p>
以上只是我對本課教學過程的一點粗淺看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有一點不盡如意,懇請各位同仁指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盡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和活動情景,為他們提供各種機會,讓學生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動,使學生體驗探索的過程,體會做數學的樂趣。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一冊連加
2、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了10的認識和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針對一個數可以分成兩個數以上,在實際情況中有時還可以分成三個數或三個以上數的連續(xù)加法,這為高年級的多位數的連加算理學習做了鋪墊準備。也為后面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起了認知的準備。學生的思維正處在一個具體形象階段,要借助于形象直觀的事物或親身實踐活動作為認識的基礎。為適應兒童年齡特點,便于理解和掌握連加的意義,教材編排體現了直觀性、趣味性、活動性等幾個特點。
3、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兒童的認知水平,我指定了如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認知目標:理解連加的意義,掌握連加的運算順序,能正確熟練的口算10以內的連加計算。
(2)技能目標:在理解連加意義的過程中,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和獲得積極探索的情感體驗。
4、教學重點:
學生正確掌握連加順序----從左到右,和計算方法:把前兩個數先相加,再把計算結果加上第三個數。
5、教學難點:
兩步進行連加口算時,前兩個數相加所得結果,再和第三個數相加容易發(fā)生困難。學生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數,或因看不見第一步的得數,第二步計算時發(fā)生困難。根據一年級學生這一思維特點所以確立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是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施教之功,貴在引路,妙在開竅?,F代教學論主張,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因為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chuàng)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發(fā)明或創(chuàng)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這種創(chuàng)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為此,在本節(jié)課中采用嘗試探索愉快式的教學法并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首先誘導學生以疑激趣、以趣激思、以思促學、以學求創(chuàng),在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中嘗試探索,形成概念,積極參與,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發(fā)展。
三、說教學過程
現代教學論主張,學生的學習應當由被動的學向主動的學轉化,變教師的外部給予為學生的內部求索。因此,本節(jié)課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設計了:設疑引新--嘗試探索--拓展思維的教學模式,展開過程如下:
(一)設疑引新,孕伏新知
課伊始,教師拿粉筆作演示,這樣直觀明了地暗示連加的意義,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先拿2支,再拿1支,再拿2支,猜猜誰能說出老師手里有幾支粉筆,并問一問是怎樣算的。引導觀察思考。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的內容《四邊形》。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空間圖形、認識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以后進一步學習其它空間與圖形的基礎。教材首先出示了一幅校園場景圖,圖上有許多關于空間與圖形的信息。目的是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他們對圖形特別是四邊形的感性認識,并從整體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幾何圖形。接下來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借助于涂顏色的活動,讓學生從眾多的圖形中區(qū)分出四邊形,并感悟到四邊形有四條邊和四個角。例2讓學生通過把各種四邊形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性有所了解,特別是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它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本單元的內容只要求學生能夠從具體的實物或圖形中識別出哪個是平行四邊形,對它的一些特點有個初步的直觀認識即可。同時對四邊形、平行四邊形、都不要求下嚴格意義上的定義。因此,我覺得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應該定為: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2.通過圍一圍、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是認識四邊形及其特征.難點是通過對四邊形的分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
在教學中我打算采取以下的教學策略1.重生活經驗,讓學生的豐富的感性材料中感知數學。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和空間與圖形有關,他們的生活經驗是發(fā)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因此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將視野從課堂拓寬到生活的空間,并引導他們去觀察生活,從現實世界中發(fā)現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2.重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貞浬罱涷灐⒂^察實物、動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途徑,也是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的重要手段。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從事數學活動,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有條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動,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探索圖形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從而獲得鮮明、生動和形象的認識,進而形成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
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指導學生掌握以下的學習方法:
觀察法:通過觀察主題圖和圖形,找出四邊形,再通過分類等活動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動手操作法:通過分一分,圍一圍等活動,認識四邊形及其特征。
概括法:在實踐活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概括四邊形的特征。
我把本節(jié)課的預設過程分為四大塊,分別是,
一.感知四邊形
1.圍四邊形。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圖形:四邊形,你想像中的四邊形是怎樣的?讓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然后表示出自己想像中的四邊形。(注意:如果學生圍出的以正方形和長方形為主,教師應及時點撥引導,適當補充一些梯形和平行四邊形以及不規(guī)則四邊形。)
2.定義四邊形。這里的四邊形的定義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下定義。師:看著這么多的四邊形,你能說一說,到底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二.尋找四邊形
1.在主題圖中找四邊形。
2.在圖形中找四邊形。
3.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4.小結。
三.進一步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
過渡語:象這樣有四條直直的邊,有四個角的圖形就是四邊形,(圖形出示,不同類型的四邊形)。
1.分類。師:你能按自己的標準把這些四邊形來分分類嗎?
學生會出現幾種不同的分類方法。對此,要求學生說明自己的理由,對于學生的不同方法,只要有自己的理由,都要予以肯定。其中把長方形、正方形分為一類,其它圖形分為一類進行的分類方法進行重點研究,解決本課的難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
2.練習
準備一些關于特征的判斷題。
一、說教材
說課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實驗本)數學第八冊第105頁的知識: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節(jié)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數的有關知識,特別是十進制計數法以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等知識之后學習的。因為小數與整數一樣,都是按照十進制來計數,也就是數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數值大小也不同。小數的數位是由小數點確定的,所以,小數點的移動必然引起小數每一位上的數值發(fā)生變化。這一變化規(guī)律不僅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根據,也是復名數與小數相互改寫的重要基礎。這一小節(jié)教材內容的展開,注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并通過已有的知識來引入新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引導學生發(fā)現和掌握這一規(guī)律。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特點,確立的教學目的是: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guī)律。
(2)能比較熟練地把一些數同一個數(數字相同)進行比較,知道其擴大、縮小及其倍數。
(3)培養(yǎng)學生類比推理和概括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聯系變化的觀點認識事物。教學重點:啟發(fā)學生發(fā)現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教學難點:概括、推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二、說教法
根據本節(jié)教學內容,可通過投影儀、磁黑板、卡片等教具,將知識的講解與直觀演示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表象出發(fā),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更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此,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以啟發(fā)式為指導思想,以講授法為主,直觀演示法、引導發(fā)現法、討論法為輔,以講、扶、放的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的各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
三、說學法
根據學法指導的自主性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學法指導的差異性原則,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分類指導。
四、說程序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第一環(huán)節(jié):
復習提問(約5分鐘)
1.在○里填上>、<或=符號。(板演)0.36○0.3603.68○36.824.3○2.432.口
答下面各題。(與板演同時進行。)
(1)0.1里有()個0.01?
(2)0.01里有()個0.001?(3)1里有()個0.1?()個0.01?)?3.填空。2()=20130()=132()=2001300()=13第一組題復習的目的主要是根據小數的性質判斷小數的大小沒有變化和兩個小數的數字雖然相同,但是小數點的位置不同,小數位有了變化,小數大小也有了變化。第二組題復習小數的意義及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的知識。第三組題復習整數部分中的擴大與縮小等知識。
第二環(huán)節(jié):
傳授新知(約15分鐘)
1.導入新課。(為了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興趣,通過設疑,導入新課。)
(1)板演題中的(2)(3)小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為什么每組數字相同,排列順序也相同,而組成的小數的大小不同呢?
(3)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呢?變化的規(guī)律是什么?
2.板書課題。
3.教學例1。(通過講、扶、放形式教學。)
(1)邊觀察投影,邊提問,邊板書。0.004米=4毫米......①0.04米=40毫米......②0.4米=400毫米......③4米=4000毫米......④
a.引導學生觀察:(體現教)以①式為標準,0.004米到0.04米,小數點的位置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原來的數字4所在數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小數的大小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板書)b.引導學生觀察:(體現扶)①式到③式,師按上述方法引導學生回答,并板書規(guī)律。c.繼續(xù)觀察:(體現放)①式到④式,獨立回答上述問題。并練習概括。
d.通過上述的比較,你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可以試著說一說。后師板書。如果小數點向右移動四位、五位......原來的數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補充:......)
e.完成105頁做一做。
(2)根據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己出聲想。問題是以④為標準,同③②①式比較投影出思考題。(同前面的教。)并完成106頁上面的做一做。
(3)指導看書。加深理解所學知識,由部分理解到整體回顧,形成知識體系。
(4)小結。(體現教知識、規(guī)律,學法指導)剛才,我們通過觀察四個算式,總結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小數點位置移動方向有兩種:一是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的以①式為標準向下觀察到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原來的數就擴大;另一種是同學們自己學會的,就是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就縮校在以后的學習中,要像今天這樣,多觀察,多比較,從中悟出其規(guī)律。
第三環(huán)節(jié):
鞏固練習。(約18分鐘)
1.將規(guī)律變成填空題,鞏固理解規(guī)律。
2.加深認識,運用規(guī)律。107頁1-3
3.運用規(guī)律,解釋復習題1②③
4.用手勢表示擴大或縮斜。
5.260.52652.60.0526526投影抽拉
5.看誰最快。6.83()100倍6839.41()10倍0.94142.5擴大()倍42507.48縮?。ǎ┍叮埃罚矗福担玻常ǎǎ┍叮担玻常常罚叮ǎǎ┍叮埃常罚?/p>
全課總結:(對重點再次沖擊,形成技巧。)(約2分鐘)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人教版九義教材小學數學第七冊P92-93面積和面積單位及相應練習。
2、教材及一般學情簡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在學習了長度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長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從整個小學數學教材體系,幾何知識部分的編排上看,由長度單位過渡到面積單位是學生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一次飛躍,所以這節(jié)課也是小學數學四年級中比較重要的一課。這節(jié)課的學習也是后面學習長、正方形的面積、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打下基礎。cnsjbj.cn
對于小學四年級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他們的形象思維仍占主要地位,他們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對于這種抽象的面積知識相對困難。然而,中高年級學生又對有用的數學開始感興趣,此時,如果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注重了數學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使他們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而且學數學是有用的,必要的他們便愿意并想學數學。
所以,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難點是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確表象。關鍵在于能否為學生營造好恰當的生活情境與探究氛圍,使學生活起來,動起來。
3、教學目標
據此,我為本課設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實踐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確表象。
(2)學能目標:①使學生在用面積單位測量指定物體或圖形的面積中,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②通過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估計、思維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德育與情感目標:讓學生感知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實際生活。通過合作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創(chuàng)新意識。
我確立以上目標的主要基于以下兩點考慮:
1、《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本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盡力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引導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2、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學習者能否主動建構并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取決于原有的認知結構里是否具有清晰,所以本課教師不僅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結構,而且從縱向考慮了新舊知識及方法的溝通聯系。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高效地實現以上目標,我選擇了以下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動心
注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巧設懸念,以現實生活為基點,層層深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2、實踐操作,讓學生動手
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在教學中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讓學生在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擺一擺,數一數,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生推到主體的位置,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突破和發(fā)展。
3、交流辨論,讓學生動口。
數學課堂應是一個多向互動的環(huán)境,重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組織學生合作與討論,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在集體中進行知識和經驗碰撞,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思維更活躍、更發(fā)散。
4、運用媒體,讓課堂高效。
多媒體以它省時、高效、直觀、生動等特有的優(yōu)勢而被課堂教學廣泛運用。本課還精心設計符合兒童情趣的精美圖片和畫面,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三、說教學程序
在具體的實施教學過程中,我將本課分為以下幾個模塊: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數學素材來源于學生的生活現實,教師先將學生引進生活,在具體情境中體驗,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為后面回歸生活,體驗數學化的生活作好準備
(課件播放情境短片:星期天,小明與小華打電話。明:小華,聽說你們要搬新家了,是嗎?華:是的,我們的新家在天香麗景,裝修好,到這兒來玩吧。明:可我不知道怎么來呀?華:你可以坐1路車到天香麗景站下車,然后向南面順著一條長100厘米的過道,來到一個大約100平方米的大型廣場,請注意,那兒有一個高約10分米的建筑雕塑,我在那兒等你好嗎?明:好的,呆會兒見?。?/p>
師:你們說,按照小華的描述,小明能順利地找到小華家嗎?為什么?(生:不容易,因為小華的描述中有些錯誤。)師:你能幫出找出來嗎?由此說明單位的重要性,并引入新課
二、實踐感知,學習新課
1、學習面積的含義
先通過摸、比、畫等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物體和平面圖形的面積的含義然后請學生看書P92面積的含義,并提問:書上的概念與我們所得出的概念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師生辨論圍成的含義,并說明和與或的區(qū)別。形成正確的概念。
教師不僅要奉送真理,更要教人發(fā)現真理,學生的理解往往不是非常完美的,適時恰當地使用課本,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有力手段。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有意避開人們常用的課件展示的方法,新穎別致,利用書本和文字,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面積的意義,能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認識水平、及看書自學習慣。
2、學習面積單位
這一環(huán)節(jié)容易雷同重復,為不讓學生產生疲勞,我做了以下設計:
(1)引入
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小華家的兩個鋪著同樣大小地磚的房間,師問:你能知道哪一間大,哪一間小些嗎?說說你的理由。
小華的鄰居也有一個房間,我們來比比,看誰的大?(房間大小相同,但用的地磚不一樣大>)師:這兩個房間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
師:看來,要度量大小,必須先統(tǒng)一標準。這個標準國際上已經有了,叫做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單位)你知道哪些用來表示面積大小的單位?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這一教學過程,深入淺出,銜接自然,最后引出面積單位這種統(tǒng)一的標準。這樣教學,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而且滲透著許多數學方法,充分體現出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能力,也開發(fā)了智力。
(2)學習平方米看、估、量、說、圍、找、用(先估后測)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課本第78-79頁例(1)、(2)及做一做,練習十三第一題。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3、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發(fā)現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的全過程,體驗口算除法方法多樣化。
2)、通過比較各種方法的優(yōu)點和不足,尋找最佳方法,訓練學生優(yōu)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3)、學會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口算方法。
4)、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一)、重新認識計算教學的目標。
傳統(tǒng)的數學計算教學的目標注重讓學生牢記法則,通過反復練習形成計算技能,而忽視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使計算的學習變得乏味無趣,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這節(jié)課,我想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學會新知識,不僅僅滿足于讓學生掌握計算法則,學會計算,而更注重讓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參與算理、算法的探索過程,注意分類、轉化思想的滲透,使學生的學習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學習能力得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從而把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數學教育的根本的目標。
二、說教法與學法。
1、計算教學方式、方法的新探索
本節(jié)課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努力構建計算教學的新思路。
2、注重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探索計算方法
計算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原本是十分生動的數學活動。把計算教學置于現實情境之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為一體,從而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3、注重讓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
在本節(jié)課中,我盡量讓學生參與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現有圖形,獨立思考得出8020的口算方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以充分體現。在學生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再通過小組交流口算方法,讓每個學生有說話的機會。通過說提升學生對口算過程的認識,通過說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這樣,資源得到共享,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拓寬思路,彼此受益。
4、注重練習形式多樣化
口算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不表述計算過程而直接通過思維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式,是一種抽象的思維活動。因而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如果學生對口算產生濃厚興趣,他們就會自覺積極地參與。于是,我在教學中注意練習形式多樣化,如對口令、找朋友、奪紅旗等熟練口算的游戲活動,提高口算能力,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富有趣味性,做到寓學于樂。
相關推薦
當領導要求我們整理素材寫文檔時,我們一開始都會一頭霧水,參閱范文很有必要,還需要我們仔細的對其思路進行分析,你收集整理了多少有關范文的呢?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現在推薦你閱讀一下小學語文聽課心得,供你參考和使用,請收藏和分享。...
只要開始寫作,移動你的鉛筆,同時也移動了你的思想。借助寫作文我們可以把心中的話表達出來,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寫完作文后要多修改讓作文更完美。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讓自己的作文有一定的深度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案1500字匯總 ”,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一年級學生年...
教師的諄諄教誨如春風,每個教師在走上講臺前,都會做好自己的教案。教案是針對社會需求、學科特點及教育對象具有明確目的性、適應性、實用性的教學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是否對自己編寫的教案還是不滿意呢?有請駐留一會,閱讀欄目小編為你整理的最新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在每學期開學之前,幼兒園的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為了給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學習效率,教案是個不錯的選擇,提前準備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容嗎?小編特別為你收集的“最新小學英語優(yōu)秀教案2000字匯總”,建...
在教育的百花園中,百花吐艷離不開園丁愛的奉獻。優(yōu)秀的課堂一定離不開教案的幫助。教案有利于老師更好的調動學生積極性,寫教案的格式是什么樣的呢?編輯特別從網絡上整理了幼兒語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