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教師只要心中有夢,工作也就有了目標。教案在教師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教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經(jīng)驗式教學的不足。如何提高寫教案的能力呢?經(jīng)過整理,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你呈上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經(jīng)過三上教材的試教和習作反饋,我們欣喜地看到,蘇教版國標本緊扣《課程標準》習作教學理念,一洗陳舊思維定勢。以“勇立潮頭敢當先”的魄力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設計匠心,從三年級開始全面推出習作教學科學序列。
習作教材特點分析
上、下冊習作教材的編寫意圖是一脈相承的,既有螺旋重復,又有質(zhì)量提升。從下冊看,習作教材的編寫特色更加鮮明,主要體現(xiàn)在“三本三從”六個特點上。
1.本位轉向。
即從片面應試為本位轉向以兒童發(fā)展為本位。在以應試為本位的前提下,老師和學生都圍繞著考試的指揮棒,哪管兒童獨有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規(guī)律,如興趣、注意、思維、記憶等規(guī)律。只管以成人成熟的心理和成人的語言、見解、認識與思想去要求或指導學生習作。兒童不再是習作的主體,卻被異化成作文考試或“奉命”作文的機器。要么猜題押寶,要么背、抄、套作。一味要求通過觀察抓特點、巧選材,立意要高,描寫要生動形象,不管你習作空話、假話、言不由衷,只要騙過閱卷人的眼睛,得高分就好。蘇教版習作教材一開始就突出“兒童本位”的理念,關注學生年齡、生理和心理特點,一反以往偏重于回憶性習作訓練,安排的話題都是寫兒童最感興趣的,且剛剛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現(xiàn)在和他(她)生活、學習、游戲在一起的人。從《脫棉衣》到《小草中的發(fā)現(xiàn)》,從《我的朋友武建設》到《肚子再也不痛了》……哪一篇習作不為兒童所喜聞樂見又樂寫、易寫呢?
2.本體確認。
即對兒童習作本質(zhì)的認同,還兒童習作的本色。小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對事件的認識,。多源于感觀和形式多樣的活動,而不像成人以理性成分居多。《課程標準》有一段針對第二學段習作的話,很明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边@就是兒童作文本體觀的內(nèi)涵所在。習作不是創(chuàng)作,也不是文學作品。它是一種自由的、真實的、有自己個性的表情達意的練筆或書面交際活動。蘇教版習作教材在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和提供同齡人本體、本色例文以及互相交流方面,引導兒童習作向本、真發(fā)展。
3.本源回歸。
即從立意本源(老師預定中心思想或設定命題)走進生活本源。長期以來,“立意本源”的習作理念一直占統(tǒng)治地位。兒童的構思、選材、謀篇、用詞、造句和老師的批改、評價、反饋等一系列操作環(huán)節(jié),都必須遵循“立意本源”這個理念。老師命題或框定中心思想之后,不管兒童有無這方面的材料和認識,都必須寫。寫不出的學生只能靠胡編亂造或抄襲或他人代筆來完成習作任務了。其實,兒童習作本源應來自于日常生活,習作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從觀察、體驗身邊的人、事、物人手。正如《課程標準》所說:“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三年級下冊的8篇習作教材,均來自兒童熟悉的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兒童都能在各自的生活環(huán)境和前期經(jīng)驗中找到與之匹配又易于表達的“相似塊”。蘇教版習作教學已回歸童真、童趣的生活,踏上了一條返璞歸真、正本清源的康莊大道。
4.內(nèi)容從封閉走向開放。
要開闊兒童的習作思路,啟發(fā)自由表達,能自主選擇表達材料,關鍵是要開放作文內(nèi)容,擺脫封閉式思維的束縛。以往以命題作文為主,題目大多封閉在《記一件難忘的事》、《童年趣事》、《記一個助人為樂的人》、《美麗的校園》等等一類圈子之內(nèi),為一代又一代小學生所操練。有的老師提供現(xiàn)成的材料讓學生“依葫蘆畫瓢”寫“葫蘆文”;有的為學生列好提綱,提供語串語詞,寫“框架文”、“喂食文”。而通觀本冊教材,習作內(nèi)容堪稱“貼得緊、放得開,前有孕伏、后有鋪墊,內(nèi)容資源有機整合?!彼^貼得緊,是指貼近兒童生活、貼近閱讀教材內(nèi)容、貼近兒童前期經(jīng)驗。放得開,是指內(nèi)容開放、思維發(fā)散。例如《習作2》,“畫一張像,寫一寫”,可以畫同學、老師、家長,還可以畫想象中的人。除了寫外貌,還要寫寫性格、愛好。導學既寬松,又富有啟發(fā)性層次性。又如《習作1》,通過圖文對照學例文,知道怎樣按內(nèi)容分段寫。然后在兩組圖畫中,任選一組寫,也可以自找課外的一組連貫的圖寫。例文淺顯、易仿、能創(chuàng),導學又關注兒童興趣和認知的差異性,尊重學生多向選擇,處處體現(xiàn)開放性和人文關懷。關于“孕狀”、“鋪墊”、“資源整合”這一特色,它又像一條暗線貫穿于整套教材。例如,一年級課文《秋姑娘的信》中有“給小樹裹上冬衣…”的內(nèi)容,本冊《習作1》例文就有給小樹“脫棉衣”的句段,前呼后應,長線聯(lián)系;二年級有“舐犢之愛、烏鳥私情……”的讀背練習,本冊《習作4》的例文《烏鴉反哺》,學起來也就不陌生;二年級有口語交際課“買文具”,本冊《習作4》,看類似買玩具的圖寫一段人物對話,應該說是用不同語言形式呈現(xiàn)熟悉的“相似塊”;三上《習作2》有《我的自畫像》,重在寫外貌和長相,本冊《習作2》又有寫“畫像”(畫別人),除了寫外貌長相,還要寫寫性格、愛好,似是一種習作反復,實則是螺旋上升。
5.形式從單一走向多元。
如前所述,以往的習作是在單元練習里安排一個題目,然后按要求作文?;旧鲜牵骸懊}(或半命題)+提示+要求”——單一的線性呈現(xiàn)方式,大多是空泛的說教文字。而蘇教版習作教材呈現(xiàn)方式是多元的、立體型的:有的是配圖例文——導學語——遷移性圖畫導寫;有的是激趣導人——配圖例文——討論合作——選圖仿寫;有的則是提供數(shù)條素材資料——配圖想象——圍繞話題寫介紹文等等,可以說形式活潑多樣,圖文簡明生動,促動兒童自主習作、自能作文。
從習作體裁形態(tài)上看,有記事、有寫人、有日記、有童話,還有隨筆和說明式介紹,形式上不拘一格,讓學生自由表達,發(fā)展個性。
6.思維從手腦分離走向手腦合一。
多年來,在片面追求應試的扭曲下,我們沒能讓學生自主地表達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寫我心”,常常是“用自己的筆寫人家的話”,習作者的手與自己的大腦思維處于分離狀態(tài)。教學歸根到底就是一門思維科學。學生習作其實就是其大腦思維成果的物化。教材編委、特級教師高林生先生運用腦科學,針對蘇教版習作教材的運作機理,作了一番精辟的分析:“選材與構思是一個人接受外部信號刺激,調(diào)用自己已有的相似塊,使用內(nèi)部言語,根據(jù)話題要求所做出的相似激活、相似選擇、相似重組、相似匹配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過程?!边@段話把手腦合一的重要意義和內(nèi)隱操作說得很透徹。蘇教版三下習作教材利于激活學生思維、促進手腦合一,易化兒童習作。例如《習作8》是編寫童話故事。故事怎么編?學生能很快地從上學期“擺玩具編童話故事”找到文體“相似塊”。至于本冊是圍繞“習慣”這個話題編故事,學生除了從話題示圖中得到信號刺激,拓展思路,還能從1—6冊習慣篇教學中選擇到一系列匹配信息,有事可思,有話可寫。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睆恼麅越滩牡脑O計看,每次習作的版面都是圖文并茂、多姿多彩、形象鮮明生動,還有同齡人謄寫例文的視覺美。教學中,再適當配以音響、音樂,視聽交互感染,能有效地促動學生樂于用腦、易于動筆、手腦合一的進程。
教學策略與基本步驟
理解編寫意圖和抓住新教材特點,實施新的教學策略與采用求真務實的操作步驟,是有效導學、不斷提高習作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
“制度作文”與讀寫遷移式小練筆結合
所謂“制度作文”,是指教材中規(guī)定的習作。一學期下來單靠8篇習作顯然是不夠的。魯迅先生曾經(jīng)指出:“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边@里的“多看”,指閱讀,要大量閱讀。這里的“練習”,指練筆,要多寫。筆者認為,結合閱讀進行嘗試性運用練筆,是提高小學生表達能力非常有效的途徑。張慶先生說到讀寫結合時要求:“長線”孕伏積累,“多布云彩”;“短線”相機滲透,機動練筆,做到“長短結合”、“大小互補”?!伴L線”應該是一種隱陛的言語積淀,有一個先吞噬后反芻——吸收、內(nèi)化,再到傾吐的過程。而“短線”則是一種顯性的,“趁熱打鐵”式的小練筆。例如,學了《雨點》,讓學生仿照句式續(xù)寫不同的句子:雨點落進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又如,學了《拉薩的天空》之后,就按照課文開頭段總寫的句式結構仿寫:??谑莀__________。那里的天空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再如,學了《飛馳在高速公路上》,可以按課文段式層次,用上“這條河好寬哪!——這條河好長啊!——這條河好美啊!”開頭學寫三段話。還有,學了《小露珠》之后導學:假如你是一種小植物(或小動物),會對小露珠說什么呢?先互相說說,然后寫下來?!@些因勢利導式語言實踐,既有句式歷練,也有段式的嘗試運用。這樣,不但有助于學生對課文表達的理解,又為習作儲備了怎樣表達的語言材料。再加上教材中“語串”讀讀背背的積累和內(nèi)化,已為兒童自主建構句段、重組相似模塊、習作成篇打好了基礎,做好了鋪墊。
《燕子》教學反思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多么優(yōu)美的文字,多么生動的描述,在我搖頭晃腦地為學生朗讀《燕子》一課時,卻發(fā)現(xiàn)學生們并沒有被我的激情、被書中的文字所感染。為什么呢?燕子可是學生們經(jīng)常見到的,而文中又描寫得這么形象、這么可愛,怎么會引不起學生的共鳴呢?就在我產(chǎn)生疑問時,我發(fā)現(xiàn)班里多半學生的目光都瞅向窗外。原來,窗外正有幾只燕子在嘰嘰喳喳,我突然意識到,該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去把書中的語言文字和自己的觀察體驗相結合。讓學生學會看風景、學會做文章。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兒時的歌謠被孩子們快樂地哼唱著,在陽光下,在校園里,學生們盡情地尋找著燕子的足跡,品味著字里行間的描述和自己眼中看到的風景的異同。老師,你看,小燕子真長著剪刀似的尾巴。老師,你瞧,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飛過,跟書中寫的一樣。看著孩子們因為興奮而漲得通紅的小臉,我的心情豁然開朗。
第二天上課,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所有的孩子竟然都能把課文非常有感情地背誦了??粗麄儞u頭晃腦、怡然自得的神情,我有了深深的領悟──課堂教學是一個用生活驗證和豐富知識的過程,語文教學更是一個詩意的旅程,教師應是一個稱職的導游,而真正看風景的人是學生。記得有一首歌唱到:風景這邊獨好,祖國分外妖嬈。而我想說的是: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看風景,風景哪邊都好,生活無限美妙!
《古詩兩首》教學后記
本課教學采用了合──分──合的方式,將兩首古詩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共同突顯春這一主題。開課伊始,便將兩首古詩和盤托出,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發(fā)現(xiàn)兩首詩之間的共同點──都描寫了春天,都寫到了春風這一事物──從而引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以此導入對《詠柳》一詩的教學。又以二月春風裁出了裁出了裁出了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出示:萬紫千紅總是春)過渡到《春日》一詩。兩首古詩的分開教學看似獨立,其中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自始至終不離春這一主題,為二次整合鋪墊基礎。
課末,將兩首古詩再次整和,進行對比參讀。使學生領會到:《詠柳》如細筆勾勒,由一柳而見出整個春天;《春日》則如潑墨揮毫,渲染出春天的無邊光景,萬紫千紅。然而此處對比的實質(zhì)并非為求異,而為探求兩首古詩內(nèi)在精神之一致,即對春天的贊美和熱愛。至此,學生對春的感悟和熱情得以升華,此時,讓他們寫下心中對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課堂氛圍達到高潮。
除了兩首古詩之間的整合,本課教學還巧妙地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詩文得以整合。課始,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導入新課,揭示了整節(jié)課的主題,奠定了課堂的情感基調(diào)。課末,以《春》的結尾三段豐富了春的內(nèi)涵,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在這兒,詩、文各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個性,又具有相同的精神內(nèi)涵。詩是文的濃縮,文是詩的詮釋,其有效結合,使學生置身于更廣闊的語文空間,營造了課堂的濃濃春意。另外,新舊知識的整合在本堂課中也有體現(xiàn)。課前談話讓學生背誦已學的描寫春天的古詩,照顧到了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課終鼓勵學生閱讀和摘錄有關春天的美詩文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拓展。
觀著名于永正教學《荷花》有感
自提倡素質(zhì)教育到全面貫徹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閱讀教學中我們欣喜的看到,課堂活起來了,個性突出來了,創(chuàng)新多起來了,這是新課標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觀的體現(xiàn)。但縱觀目前的閱讀教學案例不難發(fā)現(xiàn)人們對課改環(huán)境下教學還存在著一些誤區(qū)。前不久在我集團總部任教研究主任的全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于永正來我校送課,教學了三年級的《荷花》。教學中體現(xiàn)的深刻的教學思想,精湛的教學藝術給我們的閱讀教學留下了寶貴的啟示。
一、重基礎,寫字教學貫穿始終
目前閱讀教學追求個性創(chuàng)新成了一股時髦的風,寫字教學常常被人們忽視,平時的教學中尚能在課尾提一提并布置學抄寫默寫,但在課改研討課之類的閱讀教學中越來越成了麟毛鳳角了,生怕學生的創(chuàng)新的熱情,弘揚的個性受到它的破壞。在于老師的課上寫字教學不僅受到了重視,而且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如于老師在導入新課后即板書課題,他是這樣教學的,請同學們一起看一下荷花怎么寫的。隨即在黑板上書寫,荷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何字?,F(xiàn)在我一起讀題目。這樣的寫字教學一點不刻板又起到了識字的效果,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學過程中的也是這樣。
于老師讓學生把課文中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劃下來,然后指名學生把自己劃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一個學生寫了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中的冒字。于老師相機進行寫字指導。這位同學冒字寫得很好,很正確。對學生的好的寫字習慣給予表揚,激勵和引導學生注重寫字冒字的上部的兩橫不封口的不要寫成曰字,隨后又書寫帽字,這個字很形象,你看眼睛上(書寫目)戴著一頂帽子(畫個半圓,再畫兩橫作帽沿),帽口是不能封死的,又因為帽子是布做的要加個巾字旁,這就成了一個帽了。形象的字理教學法即教會了學生識字,更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是真正的為學生終身發(fā)展服務。課程最后于老師和學生一起把文中的生字書寫了一遍,提出了一些注意點,并讓學生認真描紅才結束此課。
二、讀書要讀出味來
以前的閱讀教學往往以講解為主,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權利,現(xiàn)在的一些閱讀教學則因追求創(chuàng)新和個性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機會?!逗苫ā返慕虒W為呼喚回歸閱讀權的閱讀教學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教學中于老師介紹了葉圣陶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散文語言清淅流暢,平實淡雅,寫景狀物細致優(yōu)美,耐人尋味。然后說:《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們要能讀出他的美味來。這給閱讀教學下了一個總的要求,然后又介紹方法說:古人把讀書叫估煮書(板書),書越煮才越有味。在煮書過程中,于老師分三步走進行教學。首先是熟讀課文?,F(xiàn)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熟(板:熟讀)。在讀書過程中于老師邊巡視邊指導讓學生讀進去,然后指名幾位同學讀文。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于老師要求學生再品讀課文。
同學們,請你們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板:品讀),把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或語句劃出來。同學們讀得很仔細劃得認真,再請你把自己體會的內(nèi)容批注在旁邊。這里于老師提出更高要求,繼續(xù)煮書,深入體味。在品讀的過程中于老師讓學把一些好的詞語寫在黑板上。當品讀告一段落后,讓學生共同交流從劃出的詞語中體味到了什么,并讓學生練習如何把體會到的東西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品讀逐漸進入了高潮,煮出的味道越來越美了。如:一個同學在課文第一部分劃出了趕緊這個詞,并說到:我體會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同時也好像聞到了塘里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極了。(贏得了同學們一陣掌聲)。于老師繼續(xù)引導,你能把迫切又美的感受讀出來嗎?他試著讀到:趕──緊──(趕字讀得很急切,緊字則舒緩,贊美的讀出)。
于老師這時豎起了大姆指,然后又帶領大家讀了兩遍。此外于老師還引導學生品讀了挨挨擠擠、冒、飽脹、翩翩起舞等關鍵詞語及第四自然段中的優(yōu)美語句。在細細品讀讀出味之后,于老師再讓學生美美地讀課文讀出美味來。(板美讀)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于老師給予指導,并范讀,如第四自然段要輕聲讀,用氣讀,帶著想象讀。通過于老師的引導學生不僅自己陶醉在優(yōu)美的文中,聽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三、適當?shù)膭?chuàng)新
適當?shù)膭?chuàng)新或說創(chuàng)新要適當。創(chuàng)新是好事,是課改倡導的核心,但在一些課堂上,常常一創(chuàng)不可收拾,沾邊的不沾邊,恰當不恰當?shù)慕y(tǒng)統(tǒng)稱之為張揚的個性,有創(chuàng)新。歸究其原因,這是沒有在扎實的基礎上追求創(chuàng)新,沒圍繞文章或字、詞句、段的中心意思去創(chuàng)新。前面敘述中我們已經(jīng)感覺到了在于老師教學中,學生通過熟讀品讀美讀課文,與文本進行了扎實充分的對話,創(chuàng)新思維非?;钴S,產(chǎn)生的創(chuàng)新成果也與文本相貼切。
再如,在教學到有的還是花骨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時,于老師播放課件讓學生說說花骨朵是怎樣的,有的學生說:含苞未放、含苞欲放,還有的學生道:含苞羞放,這時于老師又豎起了大拇指夸她想得好,既貼切,又運用了擬人的方法使花骨朵羞答答的形象栩栩如生。像這樣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多處,每一處都讓我感覺到油然而生,水到渠成。這才是課改體現(xiàn)的創(chuàng)新教學。
以上三點是筆者聽課后油然而生的自我反思,于老師的課展示了教學藝術的無窮的魅力,表達他對閱讀教學的深邃的思想值得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去探究體會。
《珍珠泉》教學反思
《珍珠泉》這篇課文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珍珠泉水又綠又清,水泡既美麗又有趣,表達了作者對珍珠泉、對家鄉(xiāng)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通過對這篇課文的研讀,我設計了了解美景中悟情的教學思路:
1、泉水的特點。特點:綠、深、清。我讓學生充分的想象:
那樣清,清得能倒映出()。水是那樣清,清得就像()。從而讓學生感受泉水的美,為進一步的朗讀做基礎。具體感受完三個特點后,我創(chuàng)設了讓學生給老師們介紹珍珠泉的水有多美,為學生感情朗讀提供了語言環(huán)境。
2、有趣的水泡。
課文從水泡的形、動、色三方面介紹了水泡的有趣。在學習水泡的形時,我采用了評讀的方式,讓學生在相互的朗讀之中感受重點。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又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接著我借助學生的表演,讓學生感受到了水泡的形成過程的有趣。在這我為學生表達的訓練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景:小水泡們,你撲哧一笑想說什么?為學生的朗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學習水泡的顏色時,我讓學生自己去找讀懂了什么?但我發(fā)現(xiàn)平時教學中多次強調(diào)的標點的問題學生病沒有真正得到重視,所以耽誤了時間。設計時可以改為找了兩個同學讀,在第二個同學讀時我告訴了它讀的技巧,一方面是為引起其他同學的重視,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水泡的五顏六色。
3、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已深深的感受到作者是多么喜歡珍珠泉,同時我也感受到學生也已經(jīng)深深的愛上了這眼清泉,在他們心中有了一種表達需要。
這時我設計了:你想對珍珠泉說些什么?作者說了什么,找到文中的話,讀出自己的感受。在這一部分中學生強調(diào)更多的是前半句。為此我為學生設計了一個重走作者童年走的小路去打水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水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從而達到贊美家鄉(xiāng)的情感。這一部分中學生的情緒被充分的調(diào)動起來了。順理成章的設計了一首小詩,讓學生盡情的表達。
我所執(zhí)教的《金色的草地》一課是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第一單元的第二課。
《金色的草地》是蘇聯(lián)作家描寫的一個有趣故事。通過我和弟弟對蒲公英早晚變化地觀察,認識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文章抒發(fā)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理念出發(fā),加強課程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這一維度,教學中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本質(zhì)。
一、揭題
良好的教學氛圍,飽滿的學習熱情是學習成功的中國。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和生活經(jīng)驗,對蒲公英有一定了解,因此這一步主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談自己對蒲公英的了解,以便更好的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三年級學生經(jīng)過了兩年多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掌握了常用的識字方法,已具備借助字典認讀生字的能力。在這一步教學中,主要使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激發(fā)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在識記的基礎上讀通課文。教師通過在語言環(huán)境中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識記。
三、細讀文
1、學習1、2自然段:
這兩個自然段的學習,我采用比較學習的方法。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我家窗前的草地上有許多蒲公英,每當它開放時變成金黃色,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第二自然段寫了我和弟弟為了尋開心揪掉這些蒲公英。通過美讀第一自然段,使學生了解蒲公英很美,讀第二自然段抓住句子“就這樣,我們總是為了尋開心,揪掉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焙蛽Q詞練習“引人注目”,了解這么美的蒲公英不被我和弟弟注意,我們不喜歡蒲公英,只是用它來尋開心,為后文我和弟弟對蒲公英態(tài)度的變化(喜歡蒲公英)做鋪墊。
2、學習3、4、5自然段:
鼓勵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在小組中說說‘我’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有了新發(fā)現(xiàn)后,‘我們’有什么變化?”將集體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利用復述和小練習的形式使學生了解蒲公英在不同時間它的花瓣形狀、顏色都有所不同,滲透自然知識。通過讀第四、第五自然段,畫出印象深刻的詞句這一教學方法,向學生滲透閱讀學習方法,從而體會蒲公英的可愛。課文學到這里,學生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態(tài)度上的變化為什么這么大?因此可以再把課文第二段和第四第五段比較讀讀,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由于我和弟弟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蒲公英的可愛之處,便不再隨意揪它,把蒲公英當成和他們一樣的小孩子。借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教育: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四、總結全文
這一步的教學給了學生一個充足的空間,通過全文朗讀談談自己學完課文的感受,學生既可以談學前、學后對蒲公英的認識,也可以談自己喜愛的花草,目的是引導學生明白善于觀察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他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認識、新的想法、新的收獲、新的提高。然后請學生課后仔細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寫一寫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這樣,把語文的學習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從而感悟學習語文是有趣的。
《信任》一課上完后,感覺有收獲也有遺憾。首先,對于本節(jié)課的思路自己還比較滿意。我緊緊抓住課文的最后一段的內(nèi)容,讓學生到全文中去找“作者為什么會久久注視著那片果林?作者到底感受到了什么喜悅?”首先讓學生從整體入手,初步感受桃林的特點——-充滿信任。其次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深入理解,讓學生在文中體會語言文字的意義,品味感悟桃林主人對客人的信任。最后讓學生感受作者被信任的喜悅。其中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深入理解,應該是一個重點,在完成這一目標時我除了引導學生從紙條、貓、狗、紅色的箭頭等這些側面描寫中去感受主人的信任之外;從“沉甸甸”“小心翼翼”等詞中去體會“我們”在收獲果實的同時,也收獲了主人對我們的信任:“我們”在珍視親手采摘的果實的同時,更珍視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還在自己付款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猜測桃林主人是怎么想的,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走進人物內(nèi)心,從而更深刻地感受主人的信任之情。通過三次整體閱讀使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人物情感已有了基本感知,我還要引導學生超越文本,走進生活,談談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
總的來看整節(jié)課上,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并且談出了自己的感受,讀出了自己的體會,悟出了文中的含義,最終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當然本節(jié)課也存在不少的遺憾,如對側面描寫的介紹不夠清楚,下來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側面描寫上無從下筆,所以在后面的教學中應補充一些側面描寫的典型例子,或者讓學生嘗試進行一次側面描寫的小練筆,以便對側面描寫有更全面的認識。另外,忽視了學生的合作學習,給學生的思考空間過少等,這些我都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改正。
《風箏》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主要寫了“我”童年時候和小伙伴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情景。文章用樸實的語言勾勒出“我們”做風箏和放風箏時自由自在、無束無拘的快活,與找風箏時的傷心;同時還體現(xiàn)了孩子們對幸福和希望的憧憬。這次磨課我上的是第二課時,我確立了兩個重要教學目標:1.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憧憬、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垂頭喪氣”等詞語的意思,并嘗試運用。2.通過學生自能學習課文內(nèi)容,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初步體會“我們”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的不同心情,讀出“我們”情感的變化,體會秋天里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所以,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閱讀基礎,本課的教學思路是:以“讀”為本,以“悟”為核心,體現(xiàn)學生的自能閱讀能力,引導學生在抓住關鍵詞句的基礎上,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將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巧妙地融于情感的交流之中,逐漸由文字深入到情感深處,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上完這一課后,我認為自己基本上落實了課前的預設,做得比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1.通過播放歌曲《三月三》、課前學生暢談自己放風箏的情景,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能很快的進入教學情境,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2.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新課標也指出“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這三部分內(nèi)容時,引導學生抓住表現(xiàn)心情的詞句進行體會感悟。如“憧憬、快活、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垂頭喪氣”等詞語,在體會他們心情變化的同時,通過查字典、換詞、做動作等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含義。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走進語言文字,體會感悟文本。
3.抓住文章的空白點,引導想象,激活創(chuàng)造性思維。新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學生創(chuàng)造的基石。課堂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展開想象,與文本對話,讓學生的思維呈現(xiàn)開放和多樣的特征。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文中的空白點,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一是感悟做風箏時的快活,抓住“憧憬”這個詞,讓學生想象他們在做風箏的時候會憧憬什么?二是體驗放風箏的快活,讓學生進行角色互換體驗,如過你是文中的孩子,你會快活地喊叫什么?在風箏丟了之后,心情由快活變得傷心,那難懂的成語,像“大驚失色、千呼萬喚”也都交給孩子去自主體會。想象他們會呼喚什么?再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進行朗讀體會。三是課文最后的那個省略號同樣值得研究,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在這里讓孩子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繼續(xù)編故事,想一想,他們能不能找到那只幸福鳥,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心情會怎樣?讓學生展開想象說話,再寫下來。學生較好地展開想象,有的續(xù)寫了找到風箏,寫出了驚喜之情;有的續(xù)寫沒有找到風箏,垂頭喪氣,悶悶不樂。從想到說到寫,練筆變得有梯度,為以后的成篇成文作鋪墊,同時較好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實現(xiàn)了雙贏。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后仔細想了想,深感自己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1.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并不是一次課堂就能夠提升起來的,這些既要包括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包括平時的積累,所以,今后要更加關注學生的朗讀訓練。
2.注重評價語的運用。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時,我的課堂評價語顯得比較單調(diào)匱乏,不能對學生的回答作出有針對性的評價。今后要多學習一些評價語,運用于課堂,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機智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當課堂上出現(xiàn)問題時,老師隨機應變的能力還不夠。4.教學中“問題”意識還需加強,提高提問藝術。
總之,這次磨課學習給我?guī)砗艽蟮氖斋@,今后我會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實現(xiàn)從“教課文”到“教語文”的轉身。
相信《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幼師資料,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時光如水,新學期到來了,教師們需要制定好新學期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大家都寫好了教學計劃嗎?經(jīng)過收集,小編為您獻上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強烈建議你能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精選專題推薦:“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練習一定要有層次性和針對性,在準備教案時要具備傳授知識、滲透理解問題的方法。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增強對課堂的把握度,想知道怎么提升自己編寫教案的能力嗎?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為你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反思隨筆”,請收藏并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專題“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推薦內(nèi)容。在一定意義上,學生是老師的影子?,F(xiàn)在大部分學校都會有要教師自備教案的要求。教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從哪個方面開始寫教案比較合適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特別為你收集的“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范文大全”,希望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
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在教案中得到體現(xiàn),教案可以更順利地、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一份教案應該涵蓋哪些內(nèi)容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為方便后續(xù)閱讀,請你收藏本文。...
三年級是個過渡時期,是從低年級到中年級的轉變,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期。當我第一次拿到這本花花綠綠的教科書時,我的心里總覺有些茫茫然,如何來完成這冊書的教學工作,是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三年級的孩子,總無法在40分鐘內(nèi)自始至終完全集中注意力。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感覺力不從心,我明明認真?zhèn)溥^課了,但為什么...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