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認識說課稿。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當做好課堂準備工作,學會編寫教案是每個老師必學的基礎(chǔ)課程。教案可以更充分的講解實驗操作過程和模擬,閱讀“《長方體認識》說課稿”或許能夠為您解決一些疑問,謝謝您的喜愛和支持我們會更加努力望多多關(guān)注我們的網(wǎng)站!
1.認識和掌握長方體的特征,理解長、寬、高的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教師談話:我們已學過一些幾何圖形,你們還記得是哪些嗎?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2、出示下面的實物.
(二)認識長方體的棱.
1、讓學生摸一摸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地方,說明這叫長方體的棱.
2、讓學生把直尺放在棱上,發(fā)現(xiàn)直尺平平的.說明棱是直的,是線段,可以度量.
3、提問:長方體有多少條棱?想一想,怎樣數(shù)才能做到不重復,不脫漏?
引導學生把棱分成三組,也可用同一顏色把每組互相平行的棱標出來.數(shù)出每組各有4條棱,有3組,一共有12條棱.(板書:有12條棱)
4、讓學生量一量每組中棱的長度,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板書:互相平行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
5、總結(jié)特征:有12條棱,互相平行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
(三)認識長方體的頂點.
1、讓學生摸一摸長方體三個面相交的地方,說明這叫長方體的頂點.
2、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幾個頂點.(按照必定的順序數(shù))
(板書:有8個頂點)
(四)總結(jié)長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條棱,8個頂點.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五)認識長、寬、高.
二、出示長方體框架,引導學生觀察并回答:
1、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怎樣分組?每組棱的長度有什么聯(lián)系?
(分3組,每組4條棱長度相等)
2、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棱有幾條?它們的長度有什么特點?
(3條棱,3條棱的長度不相等.)
3、教師小結(jié):由于有三組互相平行的棱,每組棱的長度相等,我們可以取相交于一個頂點的3條棱作代表,把相交于一個頂點的3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4、指導學生理解長、寬、高的概念.
可讓學生把長方體橫放、豎放、側(cè)放,分別說出長、寬、高,使學生認識到長方體的形狀和大小是由它的長、寬、高決定的.
(六)教學識圖,發(fā)展空間觀念.
1、讓學生把長方體學具放在課桌左上角,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你們能看到幾個面?
2、教師啟發(fā)提問:怎樣用圖表示出來呢?可同時板書畫圖.
說明:虛線表示看不見的三條棱,并讓學生指出長、寬、高,教師板書.
三、反饋練習.
1、按照教科書所給的圖樣,用硬紙做一個長方體,再量一量它的長、寬、高.
2、拿一個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再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3、看圖說出下面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4、說出右面的物體是什么形狀,并且說明:
①它的下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②它的右側(cè)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③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④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長方體的特征,那么在長方體的6個面中只能有兩個面是正方形嗎?如果其它的面也是正方形,那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同學們想一想,這是下節(jié)課要研究的問題.
五、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面:長方體有6個面,6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有12條棱,互相平行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
頂點: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有8個頂點.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教學內(nèi)容:
長方體的認識(數(shù)學第十冊第27-28頁,練習五第1-3題)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的形體特征。
2.能熟練地確定長方體各面的長方形的長和寬。
3.能根據(jù)長方體擺放位置的不同情況,正確說出它的長、寬、高。
4.通過認識長方體,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建立立體圖形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長方體實物及長方體框架。
學具準備:
每人一個長方體實物、模型。
教學過程:
一、比較分類,引出新知。
1.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
2.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體
3.學們談一談在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4.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究長方體的一些知識。(板書課題:長方體)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一)教學例1:(課本28頁)拿出一個長方體紙盒來觀察:(1)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形狀?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2)兩個面相交的邊叫長方體的棱。長方體有幾條棱?量一量每一條棱的長度,哪些棱的長度相等?(3)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1.小組合作:拿出一個長方體紙盒來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交流自己的感覺與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2.教師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智力準備,學生拿長方體跟隨教師初步感知。
①長方體上平平的部分是長方體的面。
②兩個面相交的邊叫長方體的棱。
③三條棱相交的點叫長方體的頂點。
(2)放手讓學生運用各種感宮和學習用具,探究討論面、棱、頂點的知識,獨自完成28頁書中表格。
(3)老師巡回指導。指導要點如下:
①數(shù)面、棱、頂點時,如何數(shù)比較科學。
②采用多種學習方法。(如測量、計算、比較及用身體某個部分去接觸面、棱、頂點等)
(4)各小組根據(jù)所填表格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二)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教學例2:下圖是用鐵絲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長方體框架。觀察一下:(1)它的12條棱可以分幾組?怎樣分?(2)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1)學生根據(jù)小組內(nèi)的長方體框架,分小組觀察、測量并討論:長方體的棱有什特點?
(2)師生共同歸納:
①按棱的長度可分為3組,每組內(nèi)4條棱互相平行且長度相等。
②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棱有3條,長度不一定相等。
③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④長方體的形狀、大小是由長方體的長、寬、高決定的。
三、課堂練習。
(一)基礎(chǔ)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29頁的做一做。(拿出用硬紙做一個長方體量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厘米)
2.完成課本31頁練習五(1)——(2)題。
拿出數(shù)學書,量一量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后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寬各是多少?
(二)綜合練習。
判斷對錯,并說明理由。
(1)在長方體中,不是相對的棱長度都不相等。
(2)一個長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3)長方體相對的面大小、形狀都相同。
(4)長方體的每個面都是長方形。
四.全課總結(jié)與質(zhì)疑。
五、實踐作業(yè):動測一測你小臥室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分米(保留整分米)?然后再測算一下臥室各前墻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大?(保留整平方米)
學習目標:
1、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的名稱
2、經(jīng)歷觀察、分類操作和討論等探索活動過程,發(fā)現(xiàn)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學習重點:
熟練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學習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具
長方體框架、長方體和正方體物體和模型、課件
教學過程:
一、撲克牌展示,導入新課:
師:(出示一張撲克牌)請問這是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
生:長方形
師(出示一副撲克牌)同學們這是什么圖形呢?
生:長方體(板書:長方體)
師:同學們!桌子上的磁帶、包裝盒,這里的磁帶盒等(在講臺上出示),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長方體。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長方體。(補充板書:的認識)
師:(出示一些長方體形的、非長方體形的物體和模型)現(xiàn)在請兩們同學來分一分,把是長方體形的物體放在左邊,不是長方體形的物體放在右邊,。
(學生上臺分,)
師:他們分得對不對?等我們研究了長方體的物征后就知道了。
二、切果成形,觀察討論,探究特征
師:(取一個蘋果)這里有一個蘋果,把它切一刀,就切出一個平面,(摸,板書:面)再切一刀,(垂直于上切面)又是一個面,兩個面相交的邊(指示)叫作“棱”,(板書:棱)再切一刀,(垂直于棱切)現(xiàn)在有幾個面?
生:三個。
師:有幾條棱?
生:三條。
師:三條棱相交的點,叫作頂點。(板書:頂點)如果再相對著切三刀就得到一個長方體。(出示長方體模型)我們先來研究長方體的面的情況。請拿起你手中的長方體,摸一摸它的面,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幾個面?
生:(摸、數(shù))長方體有六個面。
師:你是怎樣數(shù)的?
生:我是這樣數(shù)的——按上下、前后、左右的順序數(shù)。
師:根據(jù)長方體的面的位置,分別把它們稱作上下兩個面、前后兩個面、左右兩個面。(指著)位置上相對著的叫作一組相對的面,長方體有幾組相對的面?
生:三組。
師:這六個面都是什么形狀?
生:都是長方形。
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師:你身邊有這樣的長方體嗎?
(生舉起一個長方體)
師:對!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再看一看,長方體相對的面的面積怎樣?
生:相等。
師:是不是相等呢?請看——(觀看PPT模型演示)相等嗎?
生:相等
師:現(xiàn)在來研究棱的情況,大家摸一摸長方體的棱,數(shù)一數(shù),有幾條?
生:(摸、數(shù))長方體有12條棱。
師:(展示長方體框架)請看,這12條棱中,同一種顏色的四條棱是一組相對的棱。長方體有幾組相對的棱?
生:三組。
師:看一看,相對的棱的長度怎樣?
生:相等。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尺量的,發(fā)現(xiàn)它們一樣長。
師:不用尺量,你能知道嗎?
生:在同一個面上的兩條相對的棱是一個長方形的一線對邊,長方形對邊相等。所以這兩長棱的長度相等。
師:這一組四條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同樣的道理,其它兩組相對的棱的長度也分別——
生:相等。
師:再看頂點的情況,請指出長方的頂點給同桌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生:(指、數(shù))長方體有8個頂點。
師:長方體的特征可以從面、棱、頂點這三個方面進行概括。誰能說說,長方體有怎樣的特征?
(生根據(jù)板書內(nèi)容敘述)
師:現(xiàn)在,不看黑板上的內(nèi)容,拿起你手中的長方體,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好嗎?
生:好!
師:(指講臺上的模型)剛剛那位同學分的對嗎?為什么?
學生小組討論并交流。
三、演示投影,真切了解直觀圖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長方體的物體,書上畫的、黑板上出現(xiàn)的是它的立體圖形,怎么看長方體的立體圖形呢?
(出示一個長方體)
有的同學可能要問了,長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而這個圖上只有三個面,并且有兩個面是平行四邊形,這是怎么一回事?
師:(將一個長方體模型放在講臺中央;把同學分成三部分,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能看到幾個面?
生:我只看到了一個面。
生:我看到了兩個面。
生:我看到了三個面。
師:還有三個面出于被遮住了我們看不見,在立體圖上可用虛線畫出被遮住的三條棱,形成這個立體圖。(在原圖上形成立體圖)
四、變式呈現(xiàn),辯證地理解長、寬、高
師:現(xiàn)在請思考,如果要知道長方體12條棱的長度,只要量哪幾條棱就可以了?
生:(討論后,指著相交于一點的三條棱)只要量這三條棱的長度就可以了。
師:像這樣相交于一點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在立體圖上指示后,在相應的地方標上“長”、“寬”、“高”
一般來說,底面中較長的棱的長度稱作長,較短的稱作寬,垂直于底的棱的長度稱作高。
請同學們四人小組合作相互說一說你們手中長方體的長、寬、高。
學生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五、循序漸進,鞏固新知,發(fā)展能力
師:現(xiàn)在我們運用所學知識做幾道習題。
六、課堂小結(jié)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對長方體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知道了長方體的基本特征。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見到長方體,注意留心生活,我們就會學到很多的數(shù)學知識。
一、說教材
《長方體的認識》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nèi)容。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平面圖形以及對長方體有初步認識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幾何圖形的開始。由研究平面圖形擴展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通過學習長方體的認識,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是即將學習長方體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的基礎(chǔ),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chǔ)。(YJS21.cOm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長方體,知道長方體是立體圖形。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但他們的空間想象還不夠豐富。本節(jié)課將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意識,學會運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認識世界。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逐步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學生有了探索的經(jīng)歷和體驗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三、說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認識長方體,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初步學會看立體圖形。
使學生認識并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
(能力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標)
感受數(shù)學的生活性,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四、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五、說教學方法
針對幾何知識教學的特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空間觀念薄弱的特點,我采用講授法、觀察發(fā)現(xiàn)法,以及分組討論、合作探究的形式,并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導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感知各種實物的基礎(chǔ)上動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利用這些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一系列有序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會學生學習。采取這些方法及手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實驗得出結(jié)論,體現(xiàn)了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六、說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土豆、長方體教具和框架
學生準備:長方體紙盒、尺子、剪刀
七、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師:熱情好客的小米奇邀請我們?nèi)プ隹?,我們一起去看看吧?。ㄕn件演示畫面)這些畫面里都有什么形狀的物體?(長方體)
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誰能舉例說說。
師:看來長方體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今天讓我們一起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認識它。(板書:長方體的認識)同時幻燈片出示長方體圖形。
設計意圖: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具體的實物抽象出圖形,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學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門的,但是真實地反映了兒童在這方面的真實水平。學生初步感知從面到體的轉(zhuǎn)變,然后導入課題。
(二)、探究發(fā)現(xiàn),總結(jié)特征。
1、感知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師:出示一個土豆,這是長方體嗎?
(1)切一刀,引出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了平平的面,然后讓學生摸摸長方體紙盒的面,同時板書:面。
(2)切兩刀,引出棱。問: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一條邊,兩個面)師指出:我們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板書:棱
(3)第三刀引出頂點,問:你們又發(fā)現(xiàn)什么?(三個面,三條棱)
師指出:我們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板書:頂點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安排,引入了切土豆的活動。通過切土豆感知面、棱、頂點,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滲透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特征。
(1)探究面的特征。
質(zhì)疑:觀察長方體紙盒,是不是只有一個面?(不是)
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有沒有形狀、大小相同的面?
通過數(shù)一數(shù)幾個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6個面可以分三組,每組的面是相對的。
看看面是什么形狀的?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發(fā)現(xiàn)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探究棱的特征。
同桌兩人合作數(shù)棱,一名學生拿著長方體,另一名學生數(shù)。
引導按一定的順序數(shù),就會做到不重復、不遺漏。通過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發(fā)現(xiàn)棱的數(shù)量及相對的棱之間的關(guān)系。
(3)探究頂點的數(shù)量。長方體有幾個頂點?(8個)
(4)師:我們在一年級學習時,就認識了很多圖形朋友。那么,長方體屬于立體圖形還是平面圖形?(立體圖形)
3、順口溜幫幫你。(長方體是立體形,8頂6面12棱。相對兩面都相同,相對四棱長相等。
4、鞏固練習:大屏幕出示“填一填”、“辨一辨”
5、做長方體框架,需要多少根小棒?為什么?
6、完成大屏幕上的選擇題。
設計意圖: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通過切、看、摸,讓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教學活動,在操作中直接感知感知面、棱、頂點的含義,為進一步探究長方體的特征作準備。通過猜一猜、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適當引導,循序漸進。比如在數(shù)面和棱的多少時,通過先讓學生自已數(shù),過渡到老師指導下的有規(guī)律地數(shù),不僅教知識而且教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大有益處。并且采用了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體現(xiàn)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精神。
(三)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邊觀察,邊思考:
(1)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成幾組?怎樣分?(課件演示)
(2)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拿出長方體邊演示邊問)
學生回答后,電腦出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習慣上,下面與前面相交的棱叫做長方體的長,豎直方向上的棱叫做長方體的高,另一條叫做寬。
練一練:將長方體框架橫放、豎放,指出它的長、寬、高。
設計意圖:在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時,引導學生把學具變換放法,突出圖形的變式,在“變式”中理解,讓學生真正理解長、寬、高的含義.由實物到幾何圖形,是認識的又一次飛躍,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主要憑借,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四)初步認識透視圖。
觀察長方體紙盒,你可以看到它的幾個面?
站在同一個位置上,最多可以看到它的幾個面?
長方體有幾個面?想不想看到另外三個?讓學生知道,看不到的部分就用虛線來表示。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澳阕疃嗄芸吹介L方體的幾個面?為什么有的棱畫成了虛棱?”并運用計算機的動畫功能,從實物中隱化、抽象出長方體物體的圖形。
(五)、歸納總結(jié)。
1.師:短短的四十分鐘就要過去了,下面誰能說一說今天這節(jié)課的收獲和感想?指名回答。
2.展示“鄂爾多斯風情”圖片,豐富學生視野,滲透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同時做好鞏固與內(nèi)化,滲透情感教育。
八、說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6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的兩個面完全相同長方體12條棱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8個頂點
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重點突出強調(diào)了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的基礎(chǔ)上,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2、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討論等自主探究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親身參與探索實踐活動,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觀察比較,初步認識長方體。
師:(出示一張紙)看,這是一張紙。如果不考慮它的厚度,它是一個什么圖形?(長方形)
師:對,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將大小一樣的紙重疊在一起,變成一本書,現(xiàn)在是什么形狀?(長方體)
師:這種形狀的物體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出示情境圖。你能從中找出長方體形狀的物體嗎?(粉筆盒,茶葉盒,等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長方體。)還有一個物體是什么形狀?(正方體)。今天我們先來學習認識長方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1、初步認識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我們先來認識長方體的各部分名稱。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學第21頁上面的內(nèi)容。
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誰來指給大家看一看?
拿著你手中的長方體同桌之間指一指它的面、棱和頂點。
2、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探究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的特征來認識長方體。一起讀一讀探究要求?小組合作,把小組探究的結(jié)論寫在這張紙上。
小組合作,老師巡視
(1)面的特征
哪個小組先來說一說面的特征。
讓一個小組匯報,另外的小組補充。有序的數(shù)出長方體的六個面,可以先數(shù)右面一個面,中間四個和左面一個。也可以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這樣去數(shù)。重點讓學生按照第二種方法有序的數(shù)一遍。
長方體的六個面一般情況下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面是正方形。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課件演示)
(2)棱的特征。
長方體有12條棱。(教給學生有序的數(shù)出12條棱)。在數(shù)棱的條數(shù)的時候有的學生將長方體不停的轉(zhuǎn)動要及時糾正。
可以分為上中下三層來數(shù),也可以按照相等的棱為一組去數(shù)。
長方體有12條棱,可以分成3組,相對的4棱的長度相等。
(3)頂點的特征
長方體有8個頂點,
師:我們把長方體的特征用表格的形式將它梳理出來。對照一下,哪個特征是你們小組自己探究出來的,哪個是同學們共同探究出來的。
上課的教室,找出它的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嗎。一定要有序的觀察。
(4)從一個方向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把這個長方體放在你桌子上,從一個方向觀察一個長方體,你最多能看到幾個面?另外的三個面哪里去了?(被相對的面擋住了)相對的面我們只能看到一個,所以我們畫長方體直觀圖的時候,通常把能看到的三個面用實線表示,看不到的三個面我們用虛線表示。一定要記住,還有三個面我們看不到。
(5)認識長、寬和高。
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長方體的形狀和大小。
師:如果擦去長方體的一條棱,你還能想象出這個長方體的樣子嗎?
師:如果再擦去幾條棱(三條虛線),你還能想象出原來的形狀和大小嗎?
師:我們至少要剩下幾條棱你還能想象出來原來的樣子?這幾條棱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嗎?(學生自己說一說)
像這樣從一個頂點出發(fā)的三條棱,它們的長度在數(shù)學上還有專有的名稱。
我們把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通常情況下,水平方向的叫做長和寬,豎直方向的叫做高。這樣放,讓學生指一指長方體的長寬高。換一種放法,再讓學生指一指。長方體放置的方法不同,它的長、寬、高是可以互換的。
讓學生拿出自己的長方體,指一指它的長寬高。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一課本23頁第一題。
(1)墨汁盒的上面是什么形狀?與它相對的是哪個面?
(2)前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哪個面與他相同?
(3)哪個面的長是12厘米,寬是3厘米?
2、自主練習課本23頁第二題。
說出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根據(jù)下圖想象出一個長方體,運用所給的數(shù)據(jù)回答。
8厘米
10厘米
6厘米
(1)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2)這個長方體的上面的面積是多少?
小游戲
下面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根據(jù)所給數(shù)據(jù),想想它是什么。如果你答對了,屏幕上就會出現(xiàn)這個物體?;卮疱e誤則不出現(xiàn)。
1、電腦出示:長、寬、高分別是10米、2。5米、3米,普通教室、公共汽車、家用冰箱。(電腦出示公共汽車)
2、電腦出示:長、寬、高分別是20厘米、15厘米、1厘米,數(shù)學書、新華字典、文具盒。(電腦出示數(shù)學書)
如果這個長方體的高縮短到0。1毫米,想想可能是什么物體?(一張紙。)
很多時候,大家的進步就像這一張紙的厚度一樣,微不足道甚至難以發(fā)現(xiàn),但我們不應該忽視它的存在,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獲?,F(xiàn)在想一想今天我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長方體
面棱頂點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您們好!
我是第號考生,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學第十冊第二單元的內(nèi)容長方體的認識。
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四方面對此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是在學生掌握認識長方形以及長方形的面積,周長計算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是即將學習長方體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的基礎(chǔ),又是學生認識立體圖形的開端,對今后進一步學習立體幾何知識及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均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
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初步認識長方體,了解長方體的特征。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及空間想象能力,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使學生在探索長方體的特征的過程中,體會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建立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體模型等
學具準備:長方體的長方體模型等
二、說學生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能力,學生有了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三、說教學方法
基于《教學課程標準》中,學生是教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數(shù)學課程應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規(guī)律。因此,整個教學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中向?qū)W生提供更廣、更寬的操作、思維空間,讓他們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本節(jié)課中,采取“引導——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四、說教學過程
基于上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為了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xiàn)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并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俗話講:“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課開始時學生的狀態(tài)便為本節(jié)課定下了基調(diào),因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所以我以提問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舉出日常生活中見過的長方體。為新課作好鋪墊。
(二)教師引導,自主探究
安排學生自學,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初步感知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為進一步探討長方體的特征奠定基礎(chǔ)。
讓學生思考“對看似簡單,生活中常常見到的長方體中隱藏著些什么秘密?”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1、引導學生認識長方體的“面”的特征
讓學生應用自己的學具(長方體紙盒)通過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看一看,量一量,算一算等實踐活動,發(fā)現(xiàn)長方體面的個數(shù),每個面的形狀,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哪些面的長和寬是相等的,每個面的面積是多少,哪些面的面積完全相等。接著讓學生交流獲取的知識,同時運用課件演示,鞏固新知。
2、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長方體的“棱”和“頂點”的特征。
用課件出示學習任務
我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每組準備12根小棒,分別是綠色、紅色、黃色小棒各4根,各種顏色的小棒長度相等,8個三角接頭。為學生提供一個操作,探索的空間,學生利用自己的學具拼出長方體。教師引導學生“觸摸”感知長方體的棱和頂點,通過數(shù)一數(shù),看一看,量一量等方法發(fā)現(xiàn)長方體棱和頂點的特征,完成學習任務。
讓學生匯報長方全的“面、棱、頂點”的特征,其他同學補充,教師用課件演示,并歸納。
長方體是由6個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主體圖形。它有8個頂點,12條棱且12條棱可以分成三組。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通過實物演示讓學生明白,長方體的長、寬、高根據(jù)長方體所放位置的不同而改變,相交于每個頂點的三條棱都可以叫做長、寬、高。
4、讓學生觀察講臺上的長方體紙盒,圍繞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展開討論,引導學生不定位觀察,定位觀察逐步抽象得出,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5、指導學生畫長方體,看得到的棱用實線表示,看不到的棱用虛線表示,幫助學生建立空間形體觀念。這樣的設計可以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從而有效突破教材難點。
(三)鞏固練習
這部分我主要設計了三類練習分別是針對練習,基本練習及拓寬性綜合練習。這樣,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課程》中,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基本理念。
(四)課堂體驗
該部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并用類似“你有哪些收獲”、“你想提醒同學們什么?”等語言,讓學生感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本課從“以人為本、關(guān)注發(fā)展”的理念出發(fā),在整堂課上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動性,為求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平臺,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的健康發(fā)展。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案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0-11頁的例
1、例2,以及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三第1~5題。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或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理解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2.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探索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3.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其價值,增強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教學重點:探索長方體特征。
教學難點:理解長方體直觀圖;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關(guān)系。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個稍大的長方體紙盒和一個有相對的兩個面是正方體的長方體紙盒;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長方體實物,每個小組準備一個正方體實物。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一個長方體紙盒)師:這個物體的形狀大家熟悉嗎?它是什么形狀的? 2.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觀察物體,理解直觀圖。
(1)師激疑:從不同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生試著從不同角度觀察自己帶來的長方體實物。
匯報交流,達成共識: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最多只能同時看到3個面。
相機呈現(xiàn)長方體直觀圖(動畫演示:先畫出能夠看到的面,再勾出不能看到的面)。
(2)認識面、棱、頂點。
觀察直觀圖,說說從一個角度看到了哪些面?哪些面不能看到?
結(jié)合長方體直觀圖,師向?qū)W生介紹: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
做頂點。(課件同時在圖中作出標注)
結(jié)合直觀圖中棱和頂點,說說它們分別是由哪些面(或棱)在此相交得到的?
在小組里互相摸一摸,指一指長方體物體的面、棱和頂點。2.探究長方體特征。
(1)分小組研究長方體特征。
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組里交流。(課件出示研究提綱)①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都是什么形狀?哪些面完全相同? ②長方體有幾條棱?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③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2)展示成果,交流方法。師提問:
①面怎樣數(shù)不重復不遺漏?你們是如何發(fā)現(xiàn)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②棱怎樣數(shù)不重復不遺漏?你們又是如何發(fā)現(xiàn)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的?
③頂點怎樣數(shù)不重復不遺漏? 學生交流方法,同時配課件演示。
引導小結(jié):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3)認識長、寬、高
師:長方體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它的長、寬、高。習慣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長度作為長,把前后方向棱的長度作為寬,豎著的棱的長度作為高。(課件演示)拿長方體模型橫放、豎放、側(cè)放,并讓學生指出在不同擺放的情況下的長、寬、高,告訴學生不管相交于哪個頂點的三條棱,都可以叫做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完成練一練和練習三第1題。
[說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們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動手嘗試,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操作,目標明確,任務具體。交流反饋時老師又一次提醒學生“是怎樣數(shù)的”、“如何發(fā)現(xiàn)的”,目的是把握一切機會教學生學會學習方法。] 3.探究正方體特征。
課件演示長方體漸漸變成正方體,認真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述: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正方體。)根據(jù)剛才研究的方法,請你們小組討論研究出正方體的特征。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歸納小結(jié):正方體的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相等。由于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都相等,所以它的棱的長度就不分長、寬、高了,就叫做棱長。4.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說說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老師引導學生按照面、棱、頂點的次序,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整理成表格。師進一步提問: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生:都有。師:正方體的特征長方體是否都有?生:不具備。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指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關(guān)系可以用集合圖表示。
完成練習三第3題。
三、鞏固運用 拓展創(chuàng)新 1.練習三第2題。
借助直觀圖,根據(jù)圖中標注的數(shù)據(jù)先同桌有條理地指一指、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和寬,說說相關(guān)面之間的關(guān)系再獨立把有關(guān)面的形狀和長、寬有條理地寫下來。2.練習三第4題。
先判斷課本中擺出的幾個圖形中分別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再同桌互相指一指每個圖形中長、寬、高(或棱長)的位置,說說它們分別是多少厘米。3.練習三第5題。
四、梳理知識 反思總結(jié)
你認為本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設計說明
長方體的認識既是學習長方體表面積、體積計算的基礎(chǔ),又是學習其他立體圖形的開端,對今后進一步學習立體圖形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本設計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復習鋪墊,關(guān)注新舊知識的銜接。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為基礎(chǔ)。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并掌握了長方形以及長方形的面積計算,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圖形并能識別長方體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chǔ)上,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開門見山,直接引入課題,使學生的思維迅速開闊。不僅明確了學生的學習目標,而且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整個設計力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高年級教學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自學能力,這也是《數(shù)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本設計在探究長方體的特征時,充分相信學生,給予他們足夠的思維活動空間,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比一比等實踐活動,逐步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長方體紙盒
學生準備 不同的長方體模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1.由平面圖形引出立體圖形。
(1)課件出示一組平面圖形。
師:說出這些圖形分別是什么圖形。
生答后,師指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圖形,我們把它們叫做平面圖形。
(2)課件演示由平面圖形得到立體圖形的過程:用4個長方形,2個正方形圍成一個長方體。
師指著長方體問:這還是長方形嗎?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長方體。
(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2.在講桌上放一些物體,要求學生觀察它們的形狀。
師:它們和平面圖形一樣嗎?(不一樣)
師:這些物體都是立體圖形。其中,鉛筆盒、書的形狀是長方體。你還能說出哪些長方體形狀的物體?你帶來了哪些長方體形狀的物體?
設計意圖: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開門見山,直接引入課題,使學生的思維在新舊知識矛盾的焦點上迅速展開,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為學生學習新知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探究新知
1.教學例1,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1)初步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①利用長方體紙盒介紹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師借助長方體紙盒,邊指邊引導學生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圍成長方體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是長方體的面;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線段叫做長方體的棱;長方體三條棱的交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
②同桌互動:拿出一個長方體紙盒,一個同學指長方體的面、棱、頂點,另一個同學說出其名稱。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①通過操作和演示,探究長方體面的特征。
師:要探究長方體的特征,我們就要從面、棱、頂點這三個方面去探究。請同學們拿著長方體,仔細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幾個面。(引導學生按照方位有序地數(shù))
生:長方體有6個面。(板書:6個)
師:每個面分別是什么形狀?(生討論)
通過觀察、討論、交流得出兩種情況:一種是6個面都是長方形(板書:6個面都是長方形);另一種是有4個面是長方形,另外2個面是正方形(板書: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師:好,現(xiàn)在我們知道長方體有6個面,那么這6個面的大小有什么關(guān)系?請看屏幕。[課件出示用鐵絲制作的長方體活動框架,再用紙糊上6個面(用三種顏色涂6個面)]演示時,將相對的面取下疊放在一起。
師:看了剛才的演示,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②通過操作和演示,探究長方體棱的特征。
師:通過剛才的演示和觀察,我們知道了長方體面的特征,下面我們來探究長方體棱的特征。長方體棱的特征要根據(jù)棱的條數(shù)和長短去探究。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有序地數(shù)出12條棱。(板書:12條)
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概括得出相對的棱的長度平行且相等,這些棱共分三組。(板書:相對的棱的長度平行且相等)
注:沒有課件的教師可用實物操作演示,把用鐵絲制作的長方體活動框架一一拆開進行演示。(鐵絲分別用三種顏色)
長方體, 教學
喜歡《《長方體認識》說課稿8篇》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兒園說課稿,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長方體認識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導讀:大班幼兒探究欲望增強,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因此,為了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發(fā)展的需要。 一、教材內(nèi)容分析 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
中班數(shù)學活動《認識長方形》說課稿 一、說教材 認識長方形是中班的教學內(nèi)容。在幼兒認識平面圖形的過程中,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幼兒已經(jīng)認識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礎(chǔ)上來認識長方形,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學...
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說課稿是我們老師必須會做的,為了讓小朋友們在課堂打好學習基礎(chǔ),我們一般會事先準備好說課稿,有了說課稿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為了避免幼兒園說課稿隨大流,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寫呢?推薦你看看以下的認識周長說課稿,請閱讀,或許對你有所幫助!教學目標:1、結(jié)合具體的事...
一、教材內(nèi)容 分析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別強,新綱要強調(diào)“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其實已接觸很...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