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教案。
下面是一些關于“魚我所欲也教案”的參考資料供大家參考。根據(jù)教學要求,老師在上課前需要準備好教案和課件,教案和課件的內(nèi)容需要根據(jù)老師自己的理解進行完善。優(yōu)秀的教案和課件是實現(xiàn)高質量課堂的保障。請不要失去信心,相信本文對您會有所幫助!
1.引用孟子的名言和裴多菲的詩(參見方案一第二課時步驟三導入,引出價值觀的問題)。
2.整體感知課文,并自由誦讀至流暢的程度。
3.學生自主質疑,主要討論孟子在本文中所闡述的對價值觀的看法及其現(xiàn)實意義。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p>
意思是:事實上有這種情況,有時通過某種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們卻不愿采用這種方法;通過某種方法可以逃避患難,人們卻不愿采取這種行動。
本文指出“義”之價值高于生命,賢者在必要時應舍棄生命而“取義”;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更是不足取的。當然,孟子所宣揚的“義”有具體的階級含義,但在本文的學習中,這一點可以忽略不談。
語出《禮記·檀弓上》: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睆亩x焉。終不食而死。
意思是:有一年齊國大饑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個饑餓的人用衣袖遮面走來,黔敖吆喝著讓他吃粥。他說,我就是因為不肯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般地步的,終不肯吃,最后餓死了。
不食嗟來之食歷來是有氣節(jié)的表現(xiàn),吳晗先生就曾著文談到這一問題。
魚是古代的佳肴之一。魚在今天,特別是南方人看來,是極平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對古代的北方人,魚是上等佳肴,而豬肉、狗肉乃至雞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魚”和“熊掌”相提并論。北方少河流,當然魚也不多,在生產(chǎn)力低下的時代,食有魚是富貴人家的生活?!恶T諼客孟嘗君》一文中,馮諼不滿意在孟嘗君門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鐘,古代的容量單位。古代計容量的單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當于今天的一小湯匙;10勺為一合(ɡě),10合為一升,10升為一斗,10斗為一斛,6斛4斗為一鐘。按此計算,“萬鐘”是6.4萬斗,這個年俸是相當大的。當然,在本文中,孟子僅僅是用“萬鐘”來表示優(yōu)厚的俸祿而已。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合作探究,掌握作者的論點及論證方法。
3.體會作者舍生取義的觀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孟子舍生取義的觀點的內(nèi)涵。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朗讀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人生在世不過短短百年,但是在這短暫的一生中,我們會遇到無數(shù)需要做出選擇的事情,小到選擇今天吃什么,去哪里玩,大到可能會面臨生與義的選擇,當你們面臨這樣的選擇時,又會把自己心中的天平傾向哪一邊呢?有同學說了文天祥的一句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還有的同學說到夏明翰曾經(jīng)說過“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看來大家在生與義之間都選擇了后者,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孟子的《魚我所欲也》,看看在生與義之間孟子是如何進行選擇的。(板書:魚我所欲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注意字音、停頓、節(jié)奏等。
明確:字音規(guī)范,語氣適中,節(jié)奏準確,重音恰當。
2.學生自讀,解決重點字詞。
明確:①得:通“德”,恩惠,感激。
②為:今為(介詞,為了)宮室之美而為(接受)之;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動詞,做)也。
(三)品析語句,合作交流YjS21.cOM
1.同桌交流,借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疏通文意,找出文章中的中心論點。
明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板書:生、義)
2.文章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味的。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更美味的,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3.小組討論,孟子為了闡明自己的論點,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逐層展開?
明確:①比喻論證。
“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著,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在兩件事不能同時并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yōu)而取。
②正反對比論證。
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與事實做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做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③道理論證。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論證方法。
④舉例論證。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論證方法,舉“窮人不食嗟來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強調(diào)了要講“義”,不能忍受羞辱,“蹴爾而與之”連乞丐都不接受,何況是把“義”看得很重的人了;舉“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板書:比喻、道理、對比、舉例;舍生取義)
4.結合本篇文章及以前學過的文章,思考總結孟子文章的語言特點。
明確: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yè)
1.學完本篇文章,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2.師生互動總結。
3.作業(yè):現(xiàn)實生活中,面對著義和利,你一定也作過許多次選擇,其中哪一次對你的影響最大,給你的印象最深?請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小作文,字數(shù)不限,要有自己的真情實感。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文言文的特點,進行反復地誦讀,讓學生讀通、讀懂、讀出韻味。學生能夠在讀中明確孟子的性善論的思想,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學會辯證地分析與認識作者“舍生取義”的觀點,使文化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傳承與發(fā)展。注重了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使三維目標得以很好地實現(xiàn)。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yè)于孔子之孫孔的門人,是孔子之后戰(zhàn)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fā)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
1.默讀課文,對照注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節(jié),讀后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教師運用投影將本課中的生字、詞打出,全班齊讀(或指名讀)。
4.齊讀全文。
5.學生自讀課文,參考注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可以勾劃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特別欣賞的語句也請勾劃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6.請兩三名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參考答案: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作出正確的選擇。
1.質疑及交流。
前面我們說過,《孟子》的文章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通過剛才的整體感知,同學們一定有所感受。那么這篇文章所要論證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呢?
參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解說:要求引原文答,教師可適當點撥?;卮疬^程中學生可以對第一、二節(jié)的內(nèi)容進行質疑,教師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或相互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
2.齊讀課文。
3.讀后讓學生進行自由質疑或說說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說:重點解決“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和“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的意義。)
4.教師提問: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一節(jié)中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后又說:“此之謂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請依據(jù)原文回答。
參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夠做到“舍生取義”的心,“是心”就是“這樣的心”,其義與“本心”相同。
(解說: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目的在于嘗試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把握整體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詞、句。)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1.抽查朗讀情況。
2.用媒體出示字詞,檢查對字詞的理解?;蛘哂蓪W生相互出題,考查對字詞及語句的理解情況。
1.分組朗讀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嘗試刪除某個句子,而后再讀,體會文章論說的氣勢;進行演講式背誦,感受其表達效果。
2.跳讀課文,找出為論證中心論點,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論證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①論證方法:道理論證(第一節(jié))、舉例論證(第二節(jié))。②作者的寫作意圖:贊頌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將正義放在首位,而摒棄利己私心的做法。
1.速讀課文第二節(jié),說說本節(jié)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應將正義放在首位的。
2.對比閱讀以下幾則材料,聯(lián)系課文說說它們各自表現(xiàn)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材料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
(解說:以上材料供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選用,目的在于促使學生要正確對待生與死、義與利。)
思考、討論: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舍生取義”的觀點,那么在我們現(xiàn)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1.背誦課文。
2.在課外查閱有關孟子、《孟子》的資料“嗟來之食”的故事以及吳晗《談骨氣》。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生與死、利與義的問題歷來為世人關注,那么幾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今天,我們學習《魚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現(xiàn)了孟子什么樣的道德主張。
二、資料助讀
孟子“性善論”的要點:
1、“善”是人的本性。
2、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
3、人性變壞,是由于受外物的影響,不是本性的表現(xiàn)。
4、本性也需要“養(yǎng)”。
三、理解課文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讀音、停頓。
重點字音與停頓:
(1)不為茍得也(wéi)(2)為宮室之美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wù)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
(6)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7)是/亦不可以已乎
2、學生默讀課文,參考注釋,理解文意,有不懂之處勾畫出來,準備質疑。
3、質疑解疑,疏通文意
重點詞句: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辯”通“辨”,辨別。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之意?!芭c”通“歟”,語氣詞。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鄉(xiāng)”通“向”,從前。
(2)辨析加點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種;是亦不可以已平:這種做法。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寧愿;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為了;接受。
故不為茍得也:得到;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感激)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歟”;呼爾而與之:給予。
(3)翻譯下列句子。
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②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謂失其本心。
四、概括本文主旨
人在進行選擇時,應以義為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
3、自讀理清本文的論證思路,畫出全文結構提綱。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2.譯讀課文,自由質疑,互動探究,理解文意;
3.美讀課文,體會語言特色,初步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中央電視臺的《藝術人生》欄目,近期專訪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讓倪萍選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幾個關鍵詞,她選中了“選擇”這個詞。倪萍說,她喜歡選擇,也害怕選擇,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是你必須付出的,你想得到東的時候可能西就隨著失去,東西都擁有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就得想好了要放棄,而放棄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關鍵時刻我們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吧。
[說明:這個導語的設計更加接近生活,符合學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點,有助于吸引學生的興趣]
二、作家作品簡介
1.關于孟子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中期,主張行仁政以統(tǒng)一天下。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補充資料:跟孟子有關的小故事,如孟母三千(出示漫畫),激發(fā)學習興趣,打消畏難情緒。
2、關于《孟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題目是編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著錄十一篇,現(xiàn)存七篇。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說、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yǎng)。《孟子》跟《論語》同是用語錄體散文,但體式有所不同。它篇幅比較長,內(nèi)容也更具體,描繪也更細致?!睹献印繁扔鳒蚀_形象,語言犀利酣暢,感情洋溢飽滿,說理深刻透徹。
3.解題
孟子主張“性善論”,他認為人生而有側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fā),以嚴肅的態(tài)度,莊重的語言,闡述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默讀課文,對照注釋,掃除語音障礙。
2.點名朗讀并點評
要求:教師應注意朗讀指導要有梯度。
⑴讀準字音
不為(wéi)茍得也 為(wèi)宮室之美為(wéi)之
一簞(dān)食 一豆羹(gēng)
蹴(cù)爾 不屑(xiè)
茍(gǒu)得 如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wù)
⑵注意節(jié)奏停頓及重音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 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
③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④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⑶理解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
3.串譯課文,了解大意。
⑴字詞注解補充:
得兼:能夠同時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茍得:茍且偷生
患:禍患,災難。 已:停止、放棄。
非獨:不僅僅。 避:躲避
向:從前。 萬鐘:萬鐘的俸祿,形容位高祿厚。
辨:辨別。 奉:侍奉。 窮乏:貧窮。
⑵通假字
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3)一詞多義
① 為:今為(為了,介詞)宮室之美而為(接受)之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做,動詞)
向為身死而不受(寧愿)
②得:故不為茍得也(得到)
所識窮乏者得我歟(感激)
③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種)
是亦不可以已平(這種做法)
⑷虛詞(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①之:呼爾而與之(代詞 他)
為宮室之美(助詞 的)
②而:呼爾而與之 (表修飾,不譯)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表轉折,卻)
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對)
萬鐘于我何加焉 (比)
⑸翻譯重點句子。
如: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然而)在這個問題上,卻有可以獲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這個問題上,卻有可以躲避禍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
五、整體感知
①請兩三個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明確: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做出正確的選擇?;颍喝嗽谶M行選擇時,應以義為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②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明確:舍生而取義者也。
六、抓語言特色,初背課文
1.背誦成組的排比句、對偶句。
方法:學生齊讀課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韻美。背誦也以這些句子為基礎,先背誦對稱句,再連句成段,連段成篇,進而達到背誦的效果。
2.教師出示背誦練習,幫助學生背誦。也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對美文”競賽,一組出排比句或對偶句的上句,另一組對下句。
多媒體顯示: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爾而與之, ; , 。
向為身死而不受, ; , 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3.學生齊背課文。
七、小結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完成書后練習題二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和虛詞,擴充文言詞匯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
過程與方法
1.強化朗讀訓練、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2.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摒棄一己之私利,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個大寫的人。
1.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2.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內(nèi)涵,辨析“失其本心”與“舍生取義”的關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語新課,激趣入題
導入(一):人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關鍵時刻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呢?相信孟子會給我們提供幫助的。
設計(二):生與死、利與義的問題歷來為世人關注,那么幾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請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
設計(三):多媒體顯示: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非)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
這幾句話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價值取向?(學生回答:生為尊嚴,生為自由,生為名節(jié),生為正義。)今天,我們學習《魚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現(xiàn)了孟子什么樣的道德主張。
二、走近作者,資料拓展
學生課前收集整理相關資料,課上展示交流:
1.作者作品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孔子之后戰(zhàn)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政治主張“法先王”,孔子“仁”學基礎上,提出系統(tǒng)的“仁政”學說,在人性方面,因襲孔子“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主張性善。存在決定意識,物質決定精神,孟子觀點帶有明顯的唯心主義。不過他提出的“舍生取義”的觀點,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商品經(jīng)濟的今天,都具有積極意義。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
2.題解
這是一個判斷句?!棒~”是主語,“所欲”是謂語,“我”是所字結構“所欲”的定語。全句意為:魚是我所喜歡的。作者主要借《魚我所欲也》來宣揚他的性善論。
三、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對照注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評點。
可以從讀音準確、節(jié)奏分明、重音清晰、流暢自然等方面評價。
3.教師點評。
多媒體顯示字音節(jié)奏:
(1)不為茍得也(wéi)
(2)為(wèi)宮室之美為(wéi)之
(3)使人之所惡(wù)莫甚于死者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5)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6)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學生齊讀課文。
5.學生自讀課文,參考注釋,理解文意,有不懂之處勾畫出來,準備質疑。
6.請學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確:人在進行選擇時,應以義為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7.劃分本文段落。
文章第一段分為三層。
第一層(從開頭到“舍生取義者也”):提出本文中心論點。作者先講一個生活常理,即在魚和熊掌不可以同時得到的情況下,一般要“舍魚而取熊掌”,以這個生活常理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義無法同時兼顧的情況下應該“舍生而取義”的結論,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層(從“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惡有甚于死者”:對論點進行具體的分析與闡釋。第一層中用比喻論證的方法引出論點,雖然很巧妙,但比喻畢竟不是嚴密的論證,第二層就直接對論點進行較深人的分析與闡釋了。
第三層(“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銖喪耳”),作者進一步指出,其實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賢者”才能做到“舍生取義”,是因為“賢者”能夠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運用的是舉例論證法。作者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當它關乎生死的時候,也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昂魻枴薄磅頎枴倍c之,則“行道之人”與“乞人”都不屑受之,這就是人沒有喪失“本心”的表現(xiàn)。
四、師生互譯,疏通文意
1.自讀自悟——學生自讀課文,自己試著翻譯,疏通文意,將不理解的字、詞或句子記錄下來,準備在小組或全班交流。
2.你問我答——學生提出翻譯中的疑難問題,請同學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3.生問師答——對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教師酌情給予點撥。
4.師問生答——以提問的方式,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并梳理文言知識。
多媒體顯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③所識窮乏者得我與④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點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②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宮室之美而獉之
③呼爾而與之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④所欲有甚于生者 萬鐘于我何加焉
(3)翻譯下列句子。
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②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謂失其本心。
選若干名同學回答
明確:(1)①“辟”通“避”,躲避。②“辯”通“辨”,辨別。③“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之意。“與”通“歟”,語氣詞。④“鄉(xiāng)”通“向”,從前。
(2)①是:這種;這種做法。②為:寧愿;為了;接受。
③而:表修飾,不譯;表轉折,卻。④于:比;對。
(3)①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②輕蔑地吆喝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③(可是有的人)見了“萬鐘”的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④這就叫作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五、誦讀課文,品味大意
1.學生齊讀課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韻美。體會文章論說的氣勢,試著進行演講式朗讀,感受其表達效果。
2.學生背誦成組的排比句、對偶句。教師出示背誦練習,幫助學生背誦。
3.跳讀課文,找出中心論點,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論證方法?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課外查閱吳晗的《談骨氣》將本文與之比較,體會異同點。
第二課時
理清課文的論證思路,掌握論證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鑒賞本文的說理藝術;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古今對讀,品評孟子的思想價值,欣賞其人格魅力。
一、溫故知新,師生齊聲背誦課文
檢查上一節(jié)課背誦情況,老師帶著同學們一起背誦,感受本文的語言美。
二、品讀課文,探究本文說理藝術
(一)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1.提問:本文的論點是什么?又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水到渠成。
2.提問: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學生討論:明確: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舍生取義”,這是文章的論點。然后說明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都有“欲生而不為茍得,惡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惡之心”;又從反面來說,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會不顧禮義,什么事都做得出來。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2)這種“羞惡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賢者才不會喪失。為什么有些人會喪失呢?是因為他們?yōu)槲镉?。例如有人不食“嗟來之食”,這說明他有羞惡之心,可后來卻不辯禮義而接受萬鐘之祿,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惡之心喪失了??梢姡龅健吧嵘×x”,就必須使自己的羞惡之心不為物欲所蔽。
(3)從上述內(nèi)容的進展層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邏輯推理十分嚴密;從魚與熊掌的比方、不吃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之祿的對照,可以看出作者設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說理的邏輯性。
(二)難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學生自由質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解疑釋疑。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1)“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么?這與“舍生取義”有何聯(lián)系?
(2)本文分兩段,結構上不夠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請問我的這種看法對嗎?
學生討論,教師點評后明確:
(1)“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chǎn)生于“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舍生取義。
(2)這位同學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來說,賢者舍生取義,行道之人、乞者以義為先,講的都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正面論證;“不辯禮義”接受“萬鐘”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于反面論證。所以,“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乞人不屑也”應歸入第一段。
2.教師總結: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義”是因為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朱熹說: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于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于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于斯焉。(《四書章句集注》)這段概括主旨的話是比較恰當?shù)摹?/p>
三、精讀課文,賞析文章語言特色
教師提問: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并說出運用這些修辭的好處?
學生討論交流回答。教師然后明確:
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修辭。
比喻?!吧狒~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shù)卣f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yōu)而取?!耙缓勈?,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饑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于“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四、古今對讀,品析《孟子》思想價值
教師提問,你如何評價《魚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內(nèi)容?
學生討論,明確:義的價值高于生命,人應該有舍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戰(zhàn)國時代就有積極作用,對后世文官武將,乃至老百姓的精神修養(yǎng)都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舍生取義”觀點的根據(jù)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說理僅止于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局限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義”的內(nèi)涵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義”是指社會公義,“利”指一己之私利,即個人利益要服從于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當今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該作出正確的抉擇。
五、口語寫作,欣賞孟子人格魅力
圍繞“我心目中的孟子”這一話題,學生思考3分鐘,進行口語訓練,同學們只要觀點鮮明,理由充足,盡情自由發(fā)言。
→學生發(fā)言可能出現(xiàn)如下情況:
生1孟子本人是一個比較高傲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炎附勢。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泵献釉?jīng)在齊國任客卿,后來因為與齊王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去齊卿回家,斷然拒絕了齊王“萬鐘”的誘惑,這些言行都表現(xiàn)了孟子大義凜然的性格和氣概。
生2:仁義是最大的利益。有仁義,相關者都會有利益;無仁無義,所有人都不會有利益。“義”作為一種道德規(guī)范,約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體、民眾的大利。孟子可謂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個肩擔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著“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宏愿偉志。他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現(xiàn)出強烈的使命感和參與意識,展露出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
生4:孟子是一個聰明機智、豪爽直率的論辯家。他義正辭嚴,直言不諱,敢于抨擊統(tǒng)治者,展示了一個狂放不羈、潑辣大膽、無私無畏的論辯家的形象。
六、課堂小結
親愛的同學們: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著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著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fā)著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義,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這是男兒舍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的精髓,在這個物欲熏心的社會,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去譜寫生命的壯麗篇章。
七、布置作業(yè)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面對“義與利”,你一定也做過許多次選擇,哪一次對你影響最深呢?請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1.本文議論性很強,其論證方法的運用是教學中的重、難點。在解讀重難點的時候,還是通過男女讀、分組讀及齊讀等讓同學們在讀中感悟化解重難點。課上以誦讀為主。通過誦讀,認識孟子“舍生取義”的道德主張,理解本文邏輯嚴密、設喻巧妙的特點,體會排比、對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2.本文理解起來有些難度,學生學習興趣可能不大,教師應當提倡互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體會收獲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3.聯(lián)系實際,拓展學生視野,在教學中,通過課外查閱吳晗的《談骨氣》將本文與之比較,體會異同點;通過古今對讀,品析《孟子》思想價值;通過口語寫作,欣賞孟子人格魅力。這些欄目,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又深化了主題,同時讓學生在道德情感價值觀上得到提升。
【教學目標】1.掌握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句法,積累名言和議論文素材,熟讀成誦。
2.掌握本文的中心論點,了解本文的論證方法及作用。
3.認識孟子“舍生取義”思想的進步性及其現(xiàn)實意義。
難點:掌握本文的中心論點,了解本文的論證方法及作用。
【教學方式】1.采取“誦讀-積累-感悟”的學習方法完成學習任務。
2.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閱資料,為文章觀點找論據(jù),準確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3.善于聯(lián)系當代,聯(lián)系個人的生活實際,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鑒古人的思想精華。
【教學目標】1.理解孟子所闡述的“義”的含義,懂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擇,把握人生,慎重選擇。
2.學習經(jīng)典論說文在論證結構和方法上的獨到之處。
3.感受孟子文章語言的自然流暢,節(jié)奏鮮明的特點,多朗讀,多背誦。
方法一:生齊背陳毅的《梅嶺三章》,師簡說“取義成仁今日事”中的“取義成仁”借用了古語“舍生取義”、“殺身成仁”,其中的“舍生取義”是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提出的,“舍生取義”是什么意思,孟子在本文中是如何闡述的?我們一起從《魚我所欲也》一文中尋求解答。
方法二:中央電視臺的《藝術人生》欄目,近期專訪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讓倪萍選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幾個關鍵詞,她選中了“選擇”這個詞。倪萍說,她喜歡選擇,也害怕選擇,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是你必須付出的,你想得到東西的時候可能就隨著失去,東西都擁有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就得想好了要放棄,而放棄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關鍵時刻我們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吧。
方法三:生與死、利與義的問題歷來為世人關注,那么幾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請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今天,我們學習《魚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現(xiàn)了孟子什么樣的道德主張。
1.作者作品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中期,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 出了系統(tǒng)的“仁政”學說,主張行“仁政”以統(tǒng)一天下,曾游說梁、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書立說。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留在 《孟子》一書中。此書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其文氣勢充沛,感情洋溢,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于譬 喻,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對后世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蘇軾等影響很大。
2.解題。
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側隱之心、羞惡之心、禮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 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fā),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事情來。他對比了兩種生死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生動形象;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xiàn)了《孟子》一書的文筆特點。
1、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jié)奏,標記生詞。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
死亦我所惡(wù) 罪惡(è) 蹴(cù) 不屑(xiè) 今為(wèi)宮室之美而為(wéi)
2、生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jié)奏和重音,要讀得流暢,朗朗上口,讀出語言氣勢和感情。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簡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這篇課文是九年級下學期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在反復誦讀中把握文章的思想觀點,了解它們各自的論述方式和語言風格。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議論文的有關知識,本單元前面安排了二篇講讀課文墨子的《公輸》和《〈孟子〉二章》,學生通過學習對先秦的散文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課之后是一篇自讀課文《〈莊子〉故事兩則》,所以這篇課文是由講讀向自讀的過渡孟子主張人性善,本文從這種理論出發(fā),開篇用魚與熊掌的比喻引出生與義不可得兼時應當舍生而取義的道理,接著從正反兩個方面對論點進行正反對比論證,最后進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結合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論證保持本心的重要性,賦予了舍生取義以廣泛的現(xiàn)實內(nèi)涵,使這個道理更令人信服,再次論證了舍生取義這一論點。孟子的這一觀點成為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成為后世許多仁人志士的行為準則。更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人格標準,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排比鋪陳,氣勢恢宏,體現(xiàn)了《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
(二)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與技能:
⑴ 積累基本文言文詞匯。
⑵ 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⑶ 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
2、過程與方法:
在誦讀中探究作者怎樣提出論點展開論證的。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正確抉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教學重點
在誦讀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作者的論證方法。
(四)教學難點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義的現(xiàn)實內(nèi)涵。
二、教學方法設計
對本課的教學主要采取誦讀法和討論法。
本文是一篇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課文,又是一篇規(guī)范的議論文。相對于初中階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難度,初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但教師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許他們提問,提倡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體會收獲的快樂,成功的喜悅。《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學習的能力,因此我的教法的主導思想是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盡可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學這篇課文應以誦讀法主,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文意,在讀中感悟課文精美的語言,運用討論法深入探究文章的論證過程,領悟文章豐富的內(nèi)涵。我在教學中只是一個組織者──把握學習整體走向的,一個引導者──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學生學習。
三、學法指導
九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的學習能力,熟悉了議論文的學習流程。我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通過聽讀,資料助讀、跳讀、研讀、品讀等方式來理解課文,積累基本的文言文詞匯豐銀行。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義”的提出,“義”的論述方式和“義”的現(xiàn)實內(nèi)涵。
四、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內(nèi)容豐富,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可運用多媒體課件,擴大教學容量。我在教學上安排兩課時。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字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xiàn)代人生。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課文,出自《孟子》,相對于初中階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難度,又是以議論為主,初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但教師應對學生的自學潛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許他們提問,提倡進行探究性學習。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學中必須要重視誦讀,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的熏陶。
1.誦讀法:所謂誦讀,就是朗讀和背誦。要求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在誦讀的過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習得語感,培養(yǎng)潛力。這種方法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
2.質疑法:那里所說的質疑,并非指教師想提問學生,而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己不懂之處提問,或者是對文章的觀點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潛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1.由一二位同學講一則跟孟子有關的小故事,如“孟母三遷”“孟母對織”。
2.歸納至今為人們所樂于運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盡信書不如無書。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孟子》還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語,搶答說出哪些熟悉的成語是出自《孟子》的。例:專心致志、與人為善、舍己為人、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等。
4.課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蘊含的成語是什么?
“魚我所欲也……舍生而取義者也”“舍生取義”。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yè)于孔子之孫孔假的門人,是孔子之后戰(zhàn)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但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fā)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
1.教師范讀課文,弄清字音和停頓。
2.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節(jié),讀后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齊讀全文。
4.學生自讀課文,參考注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能夠勾劃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個性欣賞的語句也請勾劃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5.請兩三名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1.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引發(fā)質疑。在梳理過程中對重點實詞如:“欲”“得兼”“莫”“由是”“與”“蹴”“萬鐘”要個性關注。對文中出現(xiàn)的五個通假字進行歸納整理。
2.請學生翻譯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詞的解釋。
【熊掌]熊的腳掌,是一種珍貴的食品。
【茍得]茍且得到,那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
【惡]wu4,厭惡,與“欲”相反。
禍患,災難。
用腳踐踏著。
(有)什么益處。
[奉]奉侍。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鄉(xiāng),通“向”,以前。為,為(之)全句:從前為了
“禮義”寧死也不理解。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第一個“為”,Wei4,介詞。第二個“為”,wei2,動
詞,那里是理解的意思。
【是亦不能夠已乎]是,此,這。已,停止,放下。
本段可分為四層。
第一層(“魚,我所欲也”——“舍生而取義者也”),第一句話以魚和熊掌比喻“生”與“義”這一對概念。魚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也是美味,但其美遠遠勝過魚,且不易得,因此舍魚而取熊掌。孟子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形象地區(qū)分了“生”與“義”的價值高下。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設喻引出來的論點:“舍生而取義者也”,這是本文的題旨。
第二層(“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從正面闡述,說人們把“義”的價值看得高于生命,所以不能茍且偷生,寧愿赴死也不愿行不義。那里所說的“甚于生者”就是指“義”,“甚于死者”就是“不義”。
第三層(“如使人之所欲”——“所惡有甚于死者”),正反比較,進一步闡述“義”重于“生”的道理。先從反面論述,用兩個假設復句反問,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之后用“由是”開頭的句子做正面論述,說明事實上人能不貪生,不避患;最后用“是故”兩句得出結論,證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因而人能舍生取義。
第四層(“非獨賢者”——“賢者能勿喪耳”),這句話運用了遞進論證法,前文已論證“義”字的存在,那里使主題升華,證明“義”字不只是少數(shù)賢者具備,而是人人皆具備,它似乎成了一種充塞天地之間的正氣,無處不有,只是賢者更能持續(xù)罷了。
孟子認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惡死,但世上還存在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也存在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那就是“義”與“不義”?!傲x”是人類最寶貴的一種品德,為了“義”,人們能夠不避禍患,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一個真正的人,決不能因貪生怕死而行不義之事。孟子從“性善說”出發(fā),認為人生來就具有羞惡之心,這是一種善心,它能夠幫忙人們在“義”與“不義”之間作出正確的選取。
本段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一簞食”——“乞人不屑也”),從正面舉例,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呼爾”、“蹴爾”而與之,則“行道之人”與“乞人”也不屑理解,這就是“羞惡之心”。以食“嗟來之食”為“羞’,這就是“義”的觀念。
第三層(“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從反面舉例,說明不辨禮義而收萬鐘之祿,是失其羞惡之心,是為求“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這些比生死都輕的身外之物,這樣的做法,但是是見利忘義。
第三層(“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此之謂失其本心”),運用排比句,以“鄉(xiāng)”與”今”比較,指出為得到宮室之美、妻妾侍奉、窮人感激而見利忘義,就是喪失了“本心”。結尾一句話,歸納了此段,照應了開頭,這“本心”就是“羞惡之心”,就是“義”。
本段運用了舉例論證和正反比較論證。作者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鐘”作比較,按財富的數(shù)量來說,“萬鐘”自然是多的,但是“萬鐘”決定的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一簞食,一豆羹”決定的卻是生命,自然要比“萬鐘”更重要。然而,無論是“萬鐘”’,也無論是“一簞食,一豆羹”,與“義”字比較起來都是次要的。兩次舉例及在舉例中比較論證法的運用,再一次深刻地論證了“舍生取義”這一論點。
1.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舍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狀況下,務必舍棄生命選取正義。那里運用了比喻論證,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2.為什么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種假設,能夠魚和熊掌都得到,能夠生命和義都不舍棄,只是假設當你在遇到兩者中必取其一的時候,你當作怎樣的選取的問題。
3.“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惡有甚于死者”的“所惡”分別指哪些事情?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p>
5.孟軻所說的“義”有它特定的階級資料,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親、尊長等一套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義”的目的,也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者的根本利益。對于后世,個性是這天來說“義”就應賦予新的含義,請簡要歸納。
如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時候,不少仁人志士堅持民族氣節(jié),堅持正義事業(yè),他們的壯舉曾彪炳史冊,他們所堅持的“舍生取義”突破了孟子當時的規(guī)范,成為正義事業(yè)、正義行為的代稱。此刻,我們把“義”能夠賦予共產(chǎn)主義精神的具體內(nèi)涵,“舍生取義”就是一種十分高尚的品質──為了正義事業(yè)和真理能夠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
6.課文第二段資料隱含一個什么典故?能夠用我們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來印證?“貧者不受嗟來之食?!薄案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幾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隨著“取義”之路,開拓了一條精忠之道??v使路途再漫長,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終因遭毀謗,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著悲憤投入汩羅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獄中寧死不屈,舍身取義,留名千古。魯迅以筆代槍,在文壇掀起千層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動人詩句。
對于這天的我們,親歷生與義的重大抉擇也許很難得,但我們的人生不乏選取。我們一向在選取,謹慎地選取。
1.模仿下面一段話,發(fā)表對選取的感言。
選取博愛,我們品味異樣精彩的人生;選取回憶,我們度量往事的厚重;選取誠信,我們暢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選取堅強,我們感受經(jīng)歷失敗后的成功的甘甜;選取關愛,我們因幾顆心同時跳動而愉悅不已……
2.請講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選取的故事,并談談選取對人生的重要好處。
例:一個14歲小女孩,站在法庭上應對離婚的父母,她會選取誰?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選取,因為選取了母親,她就選取了富貴、選取了澳大利亞;選取父親,她就選取了貧窮,選取了中國。人人都說這太難了,可小女孩選取了父親,選取了含辛茹苦單獨撫養(yǎng)她長大的父親,舍棄了富有卻極少見的母親。大家都被震撼了,應對這種艱難的抉擇,小女孩做到了無愧于心。
理清課文的論證思路,掌握論證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鑒賞本文的說理藝術;品味《孟》散文的語言特色;古今對讀,品評孟子的思想價值,欣賞其人格魅力。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貼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的狀況下要“舍生取義”,這是全章的論點。然后說明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都有“欲生而不為茍得,惡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惡之心”;又從反面來說,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會不顧禮義,什么事都做得出來。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2)這種“羞惡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賢者才不會喪失。為什么有些人會喪失呢是因為他們?yōu)槲镉?。例如有人不食“嗟來之食”,這說明他有羞惡之心,可之后卻不辯禮義而理解萬鐘之祿,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惡之心喪失了。可見,要做到“舍生取義”,就務必使自己的羞惡之心不為物欲所蔽。
(3)從上述資料的進展層次能夠看出本文的邏輯推理十分嚴密;從魚與熊掌的比方、不吃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之祿的對照,能夠看出作者設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比較、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說理的邏輯性。
2.難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學生自由質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解疑釋疑。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①“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么這與“舍生取義”有何聯(lián)系
②本文分兩段,結構上不夠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請問我的這種看法對嗎
師生討論。明確:①“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chǎn)生于“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舍生取義。
②這位同學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來說,賢者舍生取義,行道之人、乞者以義為先,講的都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正面論證;“不辯禮義”理解“萬鐘”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于反面論證。所以,“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乞人不屑也”應歸入第一段。
(2)教師總結: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義”是因為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就應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朱熹說:“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于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于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于斯焉?!?《四書章句集注》)這段概括主旨的話是比較恰當?shù)摹?/p>
學生討論。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比較、排比等修辭。
比喻?!吧狒~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shù)卣f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狀況下,就務必擇優(yōu)而取?!耙缓勈常欢垢币彩潜扔?,說明飲食對饑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于“生”,突出了主題。
比較。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比較,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作比較,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學生討論,明確:義的價值高于生命,人就應有舍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上下交征利”的戰(zhàn)國時代有用心作用,對后世知識分子的精神修養(yǎng)也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舍生取義”的觀點的根據(jù)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說理僅止于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局限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義”的內(nèi)涵發(fā)生了變化。我們此刻所說的“義”是指社會公義,“利”指一己之私利,即個人利益要服從于群眾利益、國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當今社會,應對越來越多的誘惑,應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就應作出正確的抉擇。
圍繞“我心目中的孟子”這一話題,學生自由發(fā)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個比較高傲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炎附勢。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泵献右郧霸邶R國任客卿,之后因為與齊王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去齊卿回家,斷然拒絕了齊王“萬鐘”的誘惑,這些言行都表現(xiàn)了孟子大義凜然的性格和氣概。
生2:仁義是最大的利益。有仁義,相關者都會有利益;無仁無義,所有人都不會有利益。“義”作為一種道德規(guī)范,約束一己之私欲,成就群眾、民眾的大利。孟子可謂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個肩擔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著“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宏愿偉志。他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現(xiàn)出強烈的使命感和參與意識,展露出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
生4:孟子是一個聰明機智、豪爽直率的淪辯家。他義正辭嚴,直言不諱,敢于抨擊統(tǒng)治者,展示了一個狂放不羈、潑辣大膽、無私無畏的論辯家的形象。
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著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著民族的大義。應對散發(fā)著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義,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這是男兒舍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譜寫生命的壯麗篇章。
請以“義與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例句: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為”后面省略了介詞的賓語“禮義”,“受”后面省略了賓語“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語“我”。
西,正義也是我喜愛的東西,(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閑么,
事情,但所厭惡的事情有比死亡更為嚴重的,所以有禍思我也不躲避。
這種方法去做就能夠生存,然而卻有人不采用它;按照這種方法去做,
思想,人人有這種思想,只但是賢人能夠(操守這種品德)使它不喪失罷
了。
愿理解。
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人)寧死也不肯理解,此刻為了宮室的.華
美卻理解了;先前(有人)寧死也不肯理解,此刻為了妻妾的侍奉卻理解
了;先前(有人)寧死也不肯理解,此刻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理解了。
這種做法不是能夠讓它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羞惡廉恥的)本性。
討論并歸納: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
點。
3.提問:“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能夠指哪些事情?
為人民謀解放,為了四化建設,為了別人的安危等。
4.提問:“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能夠指哪些事情?
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殺人放火等。
心。
7.提問:為什么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個典故。請用最簡練的一句話概括這個典故。
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蹦敲础叭f鐘則……”這
句話應指前面的哪一句?
討論并歸納:為了“宮室之美”,為了“妻妾之奉”,為了“所識窮乏者
討論并歸納:作者認為“此之謂失其本心”應當“能夠止”。
了什么樣的人?
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
思相近或相反,試找出兩個這樣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討論并歸納: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這些句式使行文流暢,論證
嚴密,語氣連貫,氣勢恢弘。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
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1)乃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3.翻譯下面的文言句子。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賢者能勿喪耳。
5.作者在文中提出了————————的主張。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2.(1)茍且偷生(2)同時得到
1.能利用工具書識字詞;規(guī)范書寫。
2.能熟練的使用朗讀、默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達成閱讀理解的五個層次:了解課文涉及的文學常識;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nèi)容;隨文學習基本詞匯、語法知識和修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結合課文的內(nèi)容和主旨,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內(nèi)涵。
4.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了解文章的體裁,能夠區(qū)分寫實與虛構作品。
5.誦讀文言詩文,能借助工具書疏通文義;通過語氣、節(jié)奏等朗讀方法的訓練,達到熟讀成誦;在積累、感悟、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6.口語交際中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復述、轉述、即席講話和主題演講,提高學生表達、傾聽和交流的水平。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論述道德標準和政治節(jié)操的說理散文。孟子以嚴肅的態(tài)度,莊重的語言,闡述了一個重要的主張:義重于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舍生取義。一個正直的人,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應該為義而生,為義而死,必要時要“舍生取義”,而不能“見利忘義”。不辨禮儀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足取的。
學生通過反復朗讀課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nèi)容,認識并學習“舍生取義”的精神。
學生對于議論性的文章已經(jīng)有一定了解,為學生走進文本奠定了基礎;同時通過七、八年級文言文的訓練,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翻譯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并且積累了一些文言詞匯,在疏通文意、感知文章內(nèi)容方面有一定基礎。
1.學生基本能利用工具書及課下注釋,通過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大意;找出文章主旨。
2.對于文言詞匯的積累、重點句子的理解存在認知和記憶上的障礙。并且古代文化對當代中學生來說,應該是比較疏遠的話題,他們深受現(xiàn)代文化影響,對古代文學家缺乏了解,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賞古代文化。因此,對他們需要恰當適時的引導。
1、學生自覺運用工具書,借助課下注釋,積累掌握重點實詞(如:茍得 蹴
2. 了解本文作者,梳理文章內(nèi)容。課文內(nèi)容通過朗讀訓練,疏通文意。
3.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組內(nèi)交流發(fā)表即席講話,如何評價舍生取義。
4. 認識并學習“舍生取義”的精神。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二者皆可拋。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許多各種各樣的選擇,尤其是在對待象生和死這樣重大的問題上,當我們必須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的時候,這對任何人都是一個嚴肅的人生課題。
我們今天學習的《魚我所欲也》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應怎樣作出選擇。
學生自由誦讀課文,劃出不確定的朗讀節(jié)奏。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是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亞圣”。
孟子生于戰(zhàn)國諸侯混戰(zhàn)最激烈的時期,他繼承和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貴君輕”、反對掠奪性戰(zhàn)爭等主張。
為此,他到各國去游說諸侯,反對“霸道”,提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
[教材分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主張人性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理智”。本文從這種理論出發(fā),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重就會做出不義的事來,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身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排比鋪陳,氣勢恢宏。體現(xiàn)了《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
本文議論性很強,其論證方法的運用是教學中的重,難點。課上以誦讀為主。通過誦讀,認識孟子“舍生取義”的道德主張,理解本文邏輯嚴密、設喻巧妙的特點,體會排比、對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本文理解起來有些難度,學生學習興趣可能不大,教師應當提倡互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體會收獲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擴充文言詞匯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
1.強化朗讀訓練、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2.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摒棄一己之私利,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個大寫的人。
[教學重點]:
1.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2.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內(nèi)涵,辨析“失其本心”與“舍生取義”的關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自由質疑,互動探究,理解文意;美讀課文,體會語言特色,初步背誦課文。
生與死、利與義的問題歷來為世人關注,那么幾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請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今天,我們學習《魚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現(xiàn)了孟子什么樣的道德主張。
(1)“善”是人的本性?!叭诵灾埔?。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2)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仁義禮智的道德規(guī)范即由此產(chǎn)生?!皭烹[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p>
(3)人性變壞,是由于受外物的影響,不是本性的表現(xiàn)?!案粴q子弟多賴、懶。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p>
(4)本性也需要“養(yǎng)”?!捌埖闷漯B(yǎng),無物不長;茍失其養(yǎng),無物不消。”
2.《禮記?檀弓》中有:“齊大饑,黔敖(富人)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捧)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睆亩x焉,終不食而死。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對照注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評點。
可以從讀音準確、節(jié)奏分明、重音清晰、流暢自然等方面評價。
3.教師點評。
字音:
(1)不為茍得也(wéi) (2)為宮室之美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wù) 停頓及重音,
4.學生齊讀課文。
5.學生白讀課,參考注釋,理解文意,有不懂之處勾畫出來,準備質疑。
明確:人在進行選擇時,應以義為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字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xiàn)代人生。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課文,出自《孟子》,相對于初中階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難度,又是以議論為主,初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但教師應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許他們提問,提倡進行探究性學習。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誦讀,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的熏陶。
1.誦讀法:所謂誦讀,就是朗讀和背誦。要求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在誦讀的過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習得語感,培養(yǎng)能力。這種方法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
2.質疑法:這里所說的質疑,并非指教師想提問學生,而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己不懂之處提問,或者是對文章的觀點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1. 由一二位同學講一則跟孟子有關的小故事,如“孟母三遷”“孟母對織”。
2. 歸納至今為人們所樂于運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盡信書不如無書。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還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語,搶答說出哪些熟悉的成語是出自《孟子》的。例:專心致志、與人為善、舍己為人、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課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蘊含的成語是什么?
“魚我所欲也……舍生而取義者也”“舍生取義”。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yè)于孔子之孫孔假的門人,是孔子之后戰(zhàn)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fā)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
1.教師范讀課文,弄清字音和停頓。
讀音:
(1)不為茍得也(wéi) (2)為宮室之美為之(wèi wéi)
停頓及重音:
2.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節(jié),讀后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齊讀全文。
4.學生自讀課文,參考注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可以勾劃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特別欣賞的語句也請勾劃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5.請兩三名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1.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引發(fā)質疑。在梳理過程中對重點實詞如:“欲”“得兼”“莫”“由是”“與”“蹴”“萬鐘”要特別關注。對文中出現(xiàn)的五個通假字進行歸納整理。
2.請學生翻譯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詞的解釋。
【熊掌]熊的腳掌,是一種珍貴的食品。
【茍得]茍且得到,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
【惡]wu4,厭惡,與“欲”相反。
[患]禍患,災難。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義同。
【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這種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見。
3.請學生翻譯第2段,注意以下字詞的解釋。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豆]古代盛飯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兒郎g,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
【呼爾而與之]沒有禮貌地呼喝著給他(吃人 爾,助詞。
【蹴爾]用腳踐踏著。
[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萬鐘]鐘:古代的一種計量器名。六斛(hu2)四斗為一鐘。萬鐘:指
很厚的俸祿。
【何加](有)什么益處。
[奉]奉侍。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鄉(xiāng),通“向”,以前。為,為(之)全句:從前為了
“禮義”寧死也不接受。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第一個“為”,Wei4,介詞。第二個“為”,wei2,動
詞,這里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這。已,停止,放棄。
本段可分為四層。
第一層(“魚,我所欲也”——“舍生而取義者也”),第一句話以魚和熊掌比喻“生”與“義”這一對概念。魚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也是美味,但其美遠遠勝過魚,且不易得,因此舍魚而取熊掌。孟子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形象地區(qū)分了“生”與“義”的價值高下。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設喻引出來的論點: “舍生而取義者也”,這是本文的題旨。
第二層(“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從正面闡述,說人們把“義”的價值看得高于生命,所以不能茍且偷生,寧愿赴死也不愿行不義。這里所說的“甚于生者”就是指“義”,“甚于死者”就是“不義”。
第三層(“如使人之所欲”——“所惡有甚于死者”),正反對比,進一步闡述“義”重于“生”的道理。先從反面論述,用兩個假設復句反問,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接著用“由是”開頭的句子做正面論述,說明事實上人能不貪生,不避患;最后用“是故”兩句得出結論,證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因而人能舍生取義。
第四層(“非獨賢者”——“賢者能勿喪耳”),這句話運用了遞進論證法,前文已論證“義”字的存在,這里使主題升華,證明“義”字不只是少數(shù)賢者具備,而是人人皆具備,它似乎成了一種充塞天地之間的正氣,無處不有,只是賢者更能保持罷了。
孟子認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惡死,但世上還存在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也存在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那就是“義”與“不義”?!傲x”是人類最寶貴的一種品德,為了“義”,人們可以不避禍患,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一個真正的人,決不能因貪生怕死而行不義之事。孟子從“性善說”出發(fā),認為人生來就具有羞惡之心,這是一種善心,它可以幫助人們在“義”與“不義”之間作出正確的選擇。
本段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一簞食”——“乞人不屑也”),從正面舉例,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呼爾”、“蹴爾”而與之,則“行道之人”與“乞人”也不屑接受,這就是“羞惡之心”。以食“嗟來之食”為“羞’,這就是“義”的觀念。
第三層(“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從反面舉例,說明不辨禮義而收萬鐘之祿,是失其羞惡之心,是為求“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這些比生死都輕的身外之物,這樣的做法,不過是見利忘義。
第三層(“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此之謂失其本心”),運用排比句,以“鄉(xiāng)”與”今”對比,指出為得到宮室之美、妻妾侍奉、窮人感激而見利忘義,就是喪失了“本心”。結尾一句話,歸納了此段,照應了開頭,這“本心”就是“羞惡之心”,就是“義”。
本段運用了舉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作者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鐘”作對比,按財富的數(shù)量來說,“萬鐘”自然是多的,但是“萬鐘”決定的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一簞食,一豆羹”決定的卻是生命,自然要比“萬鐘”更重要。然而,無論是“萬鐘”’,也無論是“一簞食,一豆羹”,與“義”字比較起來都是次要的。兩次舉例及在舉例中對比論證法的運用,再一次深刻地論證了“舍生取義”這一論點。
1. 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舍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舍棄生命選取正義。這里運用了比喻論證,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2. 為什么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種假設,可以魚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義都不舍棄,只是假設當你在遇到兩者中必取其一的時候,你當作怎樣的選擇的問題。
3. “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惡有甚于死者”的“所惡”分別指哪些事情?
4.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舍生取義”的含義是什么?請根據(jù)下面一則孟子的語錄概括總結。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5. 孟軻所說的“義”有它特定的階級內(nèi)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親、尊長等一套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義”的目的,也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者的根本利益。對于后世,特別是今天來說“義”應該賦予新的含義,請簡要歸納。
如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時候,不少仁人志士堅持民族氣節(jié),堅持正義事業(yè),他們的壯舉曾彪炳史冊,他們所堅持的“舍生取義”突破了孟子當時的規(guī)范,成為正義事業(yè)、正義行為的代稱?,F(xiàn)在,我們把“義”可以賦予共產(chǎn)主義精神的具體內(nèi)涵,“舍生取義”就是一種十分高尚的品質──為了正義事業(yè)和真理可以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
6. 課文第二段內(nèi)容隱含一個什么典故?可以用我們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來印證?“貧者不受嗟來之食?!薄案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泵献右谎?,警醒幾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隨著“取義”之路,開拓了一條精忠之道??v使路途再漫長,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終因遭毀謗,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著悲憤投入汩羅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獄中寧死不屈,舍身取義,留名千古。魯迅以筆代槍,在文壇掀起千層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動人詩句。
對于今天的我們,親歷生與義的重大抉擇也許很難得,但我們的人生不乏選擇。我們一直在選擇,謹慎地選擇。
1. 模仿下面一段話,發(fā)表對選擇的感言。
選擇博愛,我們品味異樣精彩的人生;選擇回憶,我們度量往事的厚重;選擇誠信,我們暢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選擇堅強,我們感受經(jīng)歷失敗后的成功的甘甜;選擇關愛,我們因幾顆心同時跳動而愉悅不已……
2. 請講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選擇的故事,并談談選擇對人生的重要意義。
例:一個14歲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對離婚的父母,她會選擇誰?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選擇,因為選擇了母親,她就選擇了富貴、選擇了澳大利亞;選擇父親,她就選擇了貧窮,選擇了中國。人人都說這太難了,可小女孩選擇了父親,選擇了含辛茹苦單獨撫養(yǎng)她長大的父親,舍棄了富有卻極少見的母親。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對這種艱難的抉擇,小女孩做到了無愧于心。
[教學要點]
理清課文的論證思路,掌握論證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鑒賞本文的說理藝術;品味《孟》散文的語言特色;古今對讀,品評孟子的思想價值,欣賞其人格魅力。
提問: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边@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 “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提問: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舍生取義”,這是全章的論點。然后說明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都有“欲生而不為茍得,惡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惡之心”;又從反面來說,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會不顧禮義,什么事都做得出來。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2)這種“羞惡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賢者才不會喪失。為什么有些人會喪失呢?是因為他們?yōu)槲镉?。例如有人不食“嗟來之食”,這說明他有羞惡之心,可后來卻不辯禮義而接受萬鐘之祿,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惡之心喪失了。可見,要做到“舍生取義”,就必須使自己的羞惡之心不為物欲所蔽。
(3)從上述內(nèi)容的進展層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邏輯推理十分嚴密;從魚與熊掌的比方、不吃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之祿的對照,可以看出作者設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說理的邏輯性。
2.難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學生自由質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解疑釋疑。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①“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么?這與“舍生取義”有何聯(lián)系?
②本文分兩段,結構上不夠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請問我的這種看法對嗎?
師生討論。明確:①“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chǎn)生于“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舍生取義。
②這位同學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來說,賢者舍生取義,行道之人、乞者以義為先,講的都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正面論證;“不辯禮義”接受“萬鐘”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于反面論證。所以,“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乞人不屑也”應歸入第一段。
(2)教師總結: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義”是因為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朱熹說:“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于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于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書章句集注》) 這段概括主旨的話是比較恰當?shù)摹?/p>
學生討論。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修辭。
比喻?!吧狒~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shù)卣f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yōu)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饑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于“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1.如何評價《魚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內(nèi)容?
學生討論,明確:義的價值高于生命,人應該有舍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上下交征利”的戰(zhàn)國時代有積極作用,對后世知識分子的精神修養(yǎng)也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舍生取義”的觀點的根據(jù)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說理僅止于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局限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義”的內(nèi)涵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義”是指社會公義,“利”指一己之私利,即個人利益要服從于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當今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該作出正確的抉擇。
圍繞“我心目中的孟子”這一話題,學生自由發(fā)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個比較高傲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炎附勢。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泵献釉?jīng)在齊國任客卿,后來因為與齊王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去齊卿回家,斷然拒絕了齊王“萬鐘”的誘惑,這些言行都表現(xiàn)了孟子大義凜然的性格和氣概。
生2:仁義是最大的利益。有仁義,相關者都會有利益;無仁無義,所有人都不會有利益?!傲x”作為一種道德規(guī)范,約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體、民眾的大利。孟子可謂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個肩擔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著“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宏愿偉志。他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現(xiàn)出強烈的使命感和參與意識,展露出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
生4:孟子是一個聰明機智、豪爽直率的淪辯家。他義正辭嚴,直言不諱,敢于抨擊統(tǒng)治者,展示了一個狂放不羈、潑辣大膽、無私無畏的論辯家的形象。
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著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著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fā)著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義,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這是男兒舍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譜寫生命的壯麗篇章。
請以“義與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例句: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為”后面省略了介詞的賓語“禮義”,“受”后面省略了賓語“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語“我”。
西,正義也是我喜愛的東西,(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閑么,
事情,但所厭惡的事情有比死亡更為嚴重的,所以有禍思我也不躲避。
這種方法去做就可以生存,然而卻有人不采用它;按照這種方法去做,
思想,人人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人能夠(操守這種品德)使它不喪失罷
了。
愿接受。
美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死也不肯接受,現(xiàn)在為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
了;先前(有人)寧死也不肯接受,現(xiàn)在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
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羞惡廉恥的)本性。
討論并歸納: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
點。
3.提問:“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為人民謀解放,為了四化建設,為了別人的安危等。
4.提問:“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臟賄賂,濫用x權,殺人放火等。
心。
7.提問:為什么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個典故。請用最簡練的一句話概括這個典故。
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蹦敲础叭f鐘則……”這
句話應指前面的哪一句?
討論并歸納:為了“宮室之美”,為了“妻妾之奉”,為了“所識窮乏者
討論并歸納:作者認為“此之謂失其本心”應當“可以止”。
了什么樣的人?
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
思相近或相反,試找出兩個這樣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討論并歸納: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這些句式使行文流暢,論證
嚴密,語氣連貫,氣勢恢弘。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
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1)乃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3.翻譯下面的文言句子。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賢者能勿喪耳。
5.作者在文中提出了————————的主張。
(2)是故 ||所欲 ||有甚于生者。2.(1)茍且偷生 (2)同時得到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字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xiàn)代人生。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課文,出自《孟子》,相對于初中階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難度,又是以議論為主,初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但教師應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許他們提問,提倡進行探究性學習。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誦讀,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的熏陶。
1.誦讀法:所謂誦讀,就是朗讀和背誦。要求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在誦讀的過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習得語感,培養(yǎng)能力。這種方法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
2.質疑法:這里所說的質疑,并非指教師想提問學生,而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己不懂之處提問,或者是對文章的觀點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1. 由一二位同學講一則跟孟子有關的小故事,如“孟母三遷”“孟母對織”。
2. 歸納至今為人們所樂于運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盡信書不如無書。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還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語,搶答說出哪些熟悉的成語是出自《孟子》的。例:專心致志、與人為善、舍己為人、明察秋毫、緣木求魚、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課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蘊含的成語是什么?
“魚我所欲也……舍生而取義者也”“舍生取義”。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yè)于孔子之孫孔假的門人,是孔子之后戰(zhàn)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fā)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遏~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
1.教師范讀課文,弄清字音和停頓。
讀音:
(1)不為茍得也(wéi) (2)為宮室之美為之(wèi wéi)
停頓及重音:
2.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節(jié),讀后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齊讀全文。
4.學生自讀課文,參考注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可以勾劃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特別欣賞的語句也請勾劃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5.請兩三名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1.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引發(fā)質疑。在梳理過程中對重點實詞如:“欲”“得兼”“莫”“由是”“與”“蹴”“萬鐘”要特別關注。對文中出現(xiàn)的五個通假字進行歸納整理。
2.請學生翻譯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詞的解釋。
【熊掌]熊的腳掌,是一種珍貴的食品。
【茍得]茍且得到,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
【惡]wu4,厭惡,與“欲”相反。
[患]禍患,災難。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義同。
【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這種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見。
3.請學生翻譯第2段,注意以下字詞的解釋。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豆]古代盛飯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兒郎g,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
【呼爾而與之]沒有禮貌地呼喝著給他(吃人 爾,助詞。
【蹴爾]用腳踐踏著。
[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萬鐘]鐘:古代的一種計量器名。六斛(hu2)四斗為一鐘。萬鐘:指
很厚的俸祿。
【何加](有)什么益處。
[奉]奉侍。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鄉(xiāng),通“向”,以前。為,為(之)全句:從前為了
“禮義”寧死也不接受。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第一個“為”,Wei4,介詞。第二個“為”,wei2,動
詞,這里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這。已,停止,放棄。
本段可分為四層。
第一層(“魚,我所欲也”——“舍生而取義者也”),第一句話以魚和熊掌比喻“生”與“義”這一對概念。魚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也是美味,但其美遠遠勝過魚,且不易得,因此舍魚而取熊掌。孟子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形象地區(qū)分了“生”與“義”的價值高下。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設喻引出來的論點: “舍生而取義者也”,這是本文的題旨。
第二層(“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從正面闡述,說人們把“義”的價值看得高于生命,所以不能茍且偷生,寧愿赴死也不愿行不義。這里所說的“甚于生者”就是指“義”,“甚于死者”就是“不義”。
第三層(“如使人之所欲”——“所惡有甚于死者”),正反對比,進一步闡述“義”重于“生”的道理。先從反面論述,用兩個假設復句反問,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接著用“由是”開頭的句子做正面論述,說明事實上人能不貪生,不避患;最后用“是故”兩句得出結論,證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因而人能舍生取義。
第四層(“非獨賢者”——“賢者能勿喪耳”),這句話運用了遞進論證法,前文已論證“義”字的存在,這里使主題升華,證明“義”字不只是少數(shù)賢者具備,而是人人皆具備,它似乎成了一種充塞天地之間的正氣,無處不有,只是賢者更能保持罷了。
孟子認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惡死,但世上還存在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也存在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那就是“義”與“不義”。“義”是人類最寶貴的一種品德,為了“義”,人們可以不避禍患,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一個真正的人,決不能因貪生怕死而行不義之事。孟子從“性善說”出發(fā),認為人生來就具有羞惡之心,這是一種善心,它可以幫助人們在“義”與“不義”之間作出正確的選擇。
本段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一簞食”——“乞人不屑也”),從正面舉例,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呼爾”、“蹴爾”而與之,則“行道之人”與“乞人”也不屑接受,這就是“羞惡之心”。以食“嗟來之食”為“羞’,這就是“義”的觀念。
第三層(“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從反面舉例,說明不辨禮義而收萬鐘之祿,是失其羞惡之心,是為求“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這些比生死都輕的身外之物,這樣的做法,不過是見利忘義。
第三層(“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此之謂失其本心”),運用排比句,以“鄉(xiāng)”與”今”對比,指出為得到宮室之美、妻妾侍奉、窮人感激而見利忘義,就是喪失了“本心”。結尾一句話,歸納了此段,照應了開頭,這“本心”就是“羞惡之心”,就是“義”。
本段運用了舉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作者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鐘”作對比,按財富的數(shù)量來說,“萬鐘”自然是多的,但是“萬鐘”決定的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一簞食,一豆羹”決定的卻是生命,自然要比“萬鐘”更重要。然而,無論是“萬鐘”’,也無論是“一簞食,一豆羹”,與“義”字比較起來都是次要的。兩次舉例及在舉例中對比論證法的運用,再一次深刻地論證了“舍生取義”這一論點。
1. 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舍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舍棄生命選取正義。這里運用了比喻論證,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2. 為什么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種假設,可以魚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義都不舍棄,只是假設當你在遇到兩者中必取其一的時候,你當作怎樣的選擇的問題。
3. “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惡有甚于死者”的“所惡”分別指哪些事情?
4.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舍生取義”的含義是什么?請根據(jù)下面一則孟子的語錄概括總結。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p>
5. 孟軻所說的“義”有它特定的階級內(nèi)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親、尊長等一套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義”的目的,也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者的根本利益。對于后世,特別是今天來說“義”應該賦予新的含義,請簡要歸納。
如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時候,不少仁人志士堅持民族氣節(jié),堅持正義事業(yè),他們的壯舉曾彪炳史冊,他們所堅持的“舍生取義”突破了孟子當時的規(guī)范,成為正義事業(yè)、正義行為的代稱。現(xiàn)在,我們把“義”可以賦予共產(chǎn)主義精神的具體內(nèi)涵,“舍生取義”就是一種十分高尚的品質──為了正義事業(yè)和真理可以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
6. 課文第二段內(nèi)容隱含一個什么典故?可以用我們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來印證?“貧者不受嗟來之食?!薄案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泵献右谎裕褞浊?。多少仁人志士追隨著“取義”之路,開拓了一條精忠之道。縱使路途再漫長,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終因遭毀謗,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著悲憤投入汩羅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獄中寧死不屈,舍身取義,留名千古。魯迅以筆代槍,在文壇掀起千層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動人詩句。
對于今天的我們,親歷生與義的重大抉擇也許很難得,但我們的人生不乏選擇。我們一直在選擇,謹慎地選擇。
1. 模仿下面一段話,發(fā)表對選擇的感言。
選擇博愛,我們品味異樣精彩的人生;選擇回憶,我們度量往事的厚重;選擇誠信,我們暢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選擇堅強,我們感受經(jīng)歷失敗后的成功的甘甜;選擇關愛,我們因幾顆心同時跳動而愉悅不已……
2. 請講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選擇的故事,并談談選擇對人生的重要意義。
例:一個14歲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對離婚的父母,她會選擇誰?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選擇,因為選擇了母親,她就選擇了富貴、選擇了澳大利亞;選擇父親,她就選擇了貧窮,選擇了中國。人人都說這太難了,可小女孩選擇了父親,選擇了含辛茹苦單獨撫養(yǎng)她長大的父親,舍棄了富有卻極少見的母親。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對這種艱難的抉擇,小女孩做到了無愧于心。
[教學要點]
理清課文的論證思路,掌握論證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鑒賞本文的說理藝術;品味《孟》散文的語言特色;古今對讀,品評孟子的思想價值,欣賞其人格魅力。
提問: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边@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 “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提問: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舍生取義”,這是全章的論點。然后說明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都有“欲生而不為茍得,惡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惡之心”;又從反面來說,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會不顧禮義,什么事都做得出來。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2)這種“羞惡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賢者才不會喪失。為什么有些人會喪失呢?是因為他們?yōu)槲镉?。例如有人不食“嗟來之食”,這說明他有羞惡之心,可后來卻不辯禮義而接受萬鐘之祿,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惡之心喪失了。可見,要做到“舍生取義”,就必須使自己的羞惡之心不為物欲所蔽。
(3)從上述內(nèi)容的進展層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邏輯推理十分嚴密;從魚與熊掌的比方、不吃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之祿的對照,可以看出作者設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對比、排比的修辭方法,加強了說理的邏輯性。
2.難點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學生自由質疑,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解疑釋疑。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①“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么?這與“舍生取義”有何聯(lián)系?
②本文分兩段,結構上不夠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請問我的這種看法對嗎?
師生討論。明確:①“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chǎn)生于“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舍生取義。
②這位同學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來說,賢者舍生取義,行道之人、乞者以義為先,講的都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正面論證;“不辯禮義”接受“萬鐘”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于反面論證。所以,“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乞人不屑也”應歸入第一段。
(2)教師總結: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義”是因為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朱熹說:“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于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于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于斯焉?!?(《四書章句集注》) 這段概括主旨的話是比較恰當?shù)摹?/p>
學生討論。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修辭。
比喻?!吧狒~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shù)卣f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yōu)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饑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于“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1.如何評價《魚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內(nèi)容?
學生討論,明確:義的價值高于生命,人應該有舍身取義的精神,這一觀點在“上下交征利”的戰(zhàn)國時代有積極作用,對后世知識分子的精神修養(yǎng)也有極好的影響。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但孟子“舍生取義”的觀點的根據(jù)是唯心主義的性善論,他的說理僅止于是否喪失“本心”,有明顯的局限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義”的內(nèi)涵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義”是指社會公義,“利”指一己之私利,即個人利益要服從于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當今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該作出正確的抉擇。
圍繞“我心目中的孟子”這一話題,學生自由發(fā)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個比較高傲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炎附勢。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泵献釉?jīng)在齊國任客卿,后來因為與齊王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去齊卿回家,斷然拒絕了齊王“萬鐘”的誘惑,這些言行都表現(xiàn)了孟子大義凜然的性格和氣概。
生2:仁義是最大的利益。有仁義,相關者都會有利益;無仁無義,所有人都不會有利益?!傲x”作為一種道德規(guī)范,約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體、民眾的大利。孟子可謂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個肩擔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著“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宏愿偉志。他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現(xiàn)出強烈的使命感和參與意識,展露出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
生4:孟子是一個聰明機智、豪爽直率的淪辯家。他義正辭嚴,直言不諱,敢于抨擊統(tǒng)治者,展示了一個狂放不羈、潑辣大膽、無私無畏的論辯家的形象。
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著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著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fā)著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義,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這是男兒舍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譜寫生命的壯麗篇章。
請以“義與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例句: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為”后面省略了介詞的賓語“禮義”,“受”后面省略了賓語“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語“我”。
西,正義也是我喜愛的東西,(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閑么,
事情,但所厭惡的事情有比死亡更為嚴重的,所以有禍思我也不躲避。
這種方法去做就可以生存,然而卻有人不采用它;按照這種方法去做,
思想,人人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人能夠(操守這種品德)使它不喪失罷
了。
愿接受。
美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死也不肯接受,現(xiàn)在為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
了;先前(有人)寧死也不肯接受,現(xiàn)在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
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羞惡廉恥的)本性。
討論并歸納: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
點。
3.提問:“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為人民謀解放,為了四化建設,為了別人的安危等。
4.提問:“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臟賄賂,濫用x權,殺人放火等。
心。
7.提問:為什么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個典故。請用最簡練的一句話概括這個典故。
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蹦敲础叭f鐘則……”這
句話應指前面的哪一句?
討論并歸納:為了“宮室之美”,為了“妻妾之奉”,為了“所識窮乏者
討論并歸納:作者認為“此之謂失其本心”應當“可以止”。
了什么樣的人?
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
思相近或相反,試找出兩個這樣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討論并歸納: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這些句式使行文流暢,論證
嚴密,語氣連貫,氣勢恢弘。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
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1)乃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3.翻譯下面的文言句子。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賢者能勿喪耳。
5.作者在文中提出了————————的主張。
(2)是故 ||所欲 ||有甚于生者。2.(1)茍且偷生 (2)同時得到
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字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xiàn)代人生。
3、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2、對論證方法的理解。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題目是編者加的。孟子(約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山東)人,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中期,政治主張“法先王”。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留在《孟子》一書中。
《孟子》一書,《漢書·藝文志》著錄十一篇,現(xiàn)存七篇,跟《論語》一樣,也是用語錄體寫的,但體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論述當代的某些重要問題,篇幅比較長,論證也很充分,已經(jīng)具有議論文的規(guī)模,不過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語,《魚我所欲也》即屬于這一類。孟子長于言辭,在辯論中經(jīng)常設譬,以小喻大,邏輯性很強,有極大的說服力;其文氣勢磅礴,筆帶鋒芒,又富于鼓動性,對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響。
解題: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理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fā),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重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事情來。他對比了兩種生死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生動形象;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xiàn)了《孟子》一書文筆的特點。
1、朗讀課文,注意讀音節(jié)奏重音,要讀得流暢,朗朗上口,讀出語言的氣勢和感情。
2、請學生翻譯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詞的解釋:
3、請學生翻譯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詞的解釋:
4、請學生翻譯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詞的解釋:
萬鐘:鐘,古代的一種計量器名,六斛四斗為一鐘。本詞是指很厚的俸祿。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
5、請學生翻譯整篇課文。
為:為宮室之美(為了,介詞)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做,動詞)
1、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思考課后練習一、二、三題。
二、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翻譯了全文,疏通了文意,這節(jié)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文章主題和寫作特色。
分析討論課文第一段,提出論點,分析論證。
1.前面我們說過,《孟子》的文章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通過剛才的整體感知,同學們一定有所感受。那么這篇文章所要論證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呢?
參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解說:要求引原文答,教師可適當點拔?;卮疬^程中學生可以對第一、二節(jié)的內(nèi)容進行質疑,教師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或相互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
2.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則舍生取義”的論點后,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茍得,惡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存而不喪失。接著舉例說明,人即使在饑餓時仍有羞惡之心,自古以來就有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轉,“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現(xiàn)在“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又是為了什么呢?難道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先前為了“義”可以“舍生”,現(xiàn)在卻為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為不是應該停止嗎?
總之,這段文章是說,能做到“舍生取義”是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
3.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比喻?!吧狒~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shù)卣f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yōu)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饑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于“生”,突出了主題。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4.引導學生討論本文的論證方法。
明確:1).用類比論證法提出論點。文章一開頭,就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著,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
2).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顯出兩類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則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設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作對比,然后得出結論,使讀者心悅誠服、
3).總結:第一段首先用喻證法提出論點,然后進行分析論證,運用推理的方法,分辨證、假設、因果三個層次進行說理,邏輯嚴密,善于借題發(fā)揮,因勢利導;最后用層進式作結。全段緊緊圍繞中心論點進行論證。在我們將要寫的議論文寫作中,要學習這些論證方法和段的結構形式。作文題:淺談義與利。還可回顧借鑒一下前些時大學生關于“義大于利”還是“利大于義”的電視辯論大賽。質疑。
1.思考、討論: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舍生取義”的觀點,那么在我們現(xiàn)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2.背誦全文。
3.你過去一定也作過許多次選擇,其中哪一次對你的影響最大,給你的印象最深?請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小作文。
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文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xiàn)代人生;
3、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1、文章論點及論證方法;
2、文章“義”的理解及其現(xiàn)實意義。
教材設計
本文說理較深,對初中學生來說,文字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基于此,學習課文前,首先安排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疏通文意;其次,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查找作者的相關資料,并設計課件;最后,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課文學習及拓展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作者情況介紹,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查找的資料來完成,教師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課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是孔子之后戰(zhàn)國中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fā)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辨認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遏~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1、朗讀。
1)在自由散讀的基礎上抽讀(4名左右),抽讀學生可任意選取文段朗讀,其他學生認真聆聽,并作好點評準備。
2)朗讀點評(由學生完成,教師點撥、引導即可)。
點評著重強調(diào)咬字、語氣、節(jié)奏、斷句等幾個方面,注意突出演講式朗讀的特點。
3)全班根據(jù)以上朗讀點評的要點,齊聲朗讀課文。
2、串譯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相互交流預習成果,對于小組內(nèi)共同出現(xiàn)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
課文翻譯放在預習中完成,課堂上只解決學生難解的詞、句。對于詞語的解釋,盡量用成語積累的方法,做到古今溝通。例如:
欲(欲蓋彌彰)兼(德才兼?zhèn)洌L雨兼程)
患(后患無窮)喪(喪盡天良)
屑(不屑一顧)與(與人為善)
已(死而后已)舍生取義(出自課文)
……
3、熟悉課文,概括文意。
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再次自由朗讀課文,并用最簡潔的一句話概括課文內(nèi)容。
學生概括不要強求統(tǒng)一,關鍵是要引導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一些警句進行思考。
參考答案: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作出正確的選擇。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意
要求學生根據(jù)前面所學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積累的有關議論文知識,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以下問題:
1、課文的論點是什么?結合課后練習,思考你贊同哪一種說法,為什么?
2、為了闡明觀點,文章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找出來,大家交流。
3、課文導語說“文中孟子對于‘義’的論說,對于今人仍不無啟迪”,想想你從課文中得到了哪些啟迪,整理思路并與小組同學交流。
說明:以上問題采取小組內(nèi)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組內(nèi)每個同學承擔一道思考題,思考結果交由小組討論,組長記錄討論結果,并由中心發(fā)言人匯報討論成果。
第一題的回答,不要強調(diào)答案的統(tǒng)一,注意要求學生做到有理有據(jù),言之成理。
第二題論證方法,學生往往比較熟悉舉例論證,至于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可能相對生疏一些,教師不妨運用淺顯易懂的例子,以幫助學生理解。
第三題的回答要強調(diào)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啟迪不必局限在某一、二個方面,只要和課文內(nèi)容相關,都應該肯定。
四、自主質疑,探究學習
此環(huán)節(jié)主要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意識,要求學生圍繞課文內(nèi)容,質疑問難,提出有一定創(chuàng)新價值的問題,教師可從中選取有代表性的問題,由學生小組探討,全班交流。
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質疑提問應提前布置,由學生在課前完成,上課前提交問題即可。另,學生的提問,教師也可給予一定的啟發(fā)、點撥,注意問題的質量。
參考問題:
1、課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么從全文看,作者認為人應該具有怎樣的天性呢?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課文所指外,還應該有哪些?不妨說說。
參考答案: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人的這四種“本心”不必要求學生的回答完全一致,只要意思大致相同即可,也不必僅局限在這四種回答里。
2、能否為課文補充一、二個現(xiàn)實材料,以突出論點。
五、朗讀背誦,積累鞏固
課堂背誦,可采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完成。例如:運用幻燈,打出相應的譯句,由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原文進行誦讀,記憶;學生相互間提問背誦,教師抽查背誦等。
六、比較閱讀,拓展學習
1、教師提供相關資料,學生回家查閱,并同課文進行閱讀比較,看看它們各自表現(xiàn)出怎樣的價值取向。
參考資料:文天祥《過伶仃洋》、夏明翰“就義詩”、裴多菲《愛情,自由》、李清照《夏日絕句》、陳毅《梅嶺三章》、葉挺《囚歌》等。
2、查閱“嗟來之食”的故事,與課文比較,看看內(nèi)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為什么有這樣的不同。
3、孟子主張的“義”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可作哪些理解?它有沒有現(xiàn)實意義?搜集整理資料具體分析說明。
喜歡《魚我所欲也教案模板14篇》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兒園教案,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魚我所欲也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你也許需要"《魚我所欲也》的教案"這樣的內(nèi)容,敬請您閱讀并收藏本文。老師上課前有教案課件是工作負責的一種表現(xiàn),當然教案課件里的內(nèi)容一定要很完善。教案是完整課堂教學的指引。...
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教案的編寫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可以督促教師備好教學內(nèi)容,在寫教案時你一般會選擇什么方法呢?我們陸續(xù)為大家整理了魚我所欲也教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在教學過程中,教案和課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每個教師都需要認真計劃自己的教案和課件。高質量的教學課件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編輯精心為您推薦了“魚我所欲也的課件教案”這一篇文章,相信您一定能在其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
瀏覽到必看的“魚我所欲也課件”相關優(yōu)質文章分享給您,閱讀此文時切勿忘記與朋友們共享這些寶貴知識。每位教師都應及時準備好自己的教案和課件,若未完成的教師應盡快補齊。教案是教學成果的重要證明。...
編輯今天為大家精選了一篇與“魚我所欲也的課件”相關的文章,希望您能多多關注我們的網(wǎng)站。老師在開學前需要把教案課件準備好,每個人都要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教案是學生學習的指南和參考。...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