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課件。
編輯特別推薦給您一篇名為“絲綢之路課件”的精彩文章,值得您一讀。對于老師來說,教案課件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每天編寫教案課件都是每位老師的例行工作。教案是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和指導的重要手段。我們還將為您提供更多有關人才招聘和培養(yǎng)的建議!
1.指導學生會認9個生字,正確讀寫“古樸典雅、矗立、栩栩如生、飄忽、戎裝、不計其數、浩浩蕩蕩、高擎節(jié)杖、五彩繽紛、助興、美輪美奐、遐想”等詞語。
2.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從古絲綢之路的故事中體會當年東西方商貿、文化的交往和繁榮景象。
4.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引導學生理解古絲綢之路上的故事情景,感受東西方文化、商貿交流的繁榮。
1課時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
大家搜集了關于絲綢之路的圖片和文字資料,現在請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對“絲綢之路”的了解。(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學生交流,教師及時點撥引導。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把文章讀通順。
2.默讀課文,思考:“絲綢之路”是一條怎么樣的路?在課文中尋找一句合適的話來說明。
預設:學生可能會找到這些句子:
(1)“商人們在這個東方大都市開了眼界,正滿載貨物返回故鄉(xiāng)?!暴ぉみ@是一條運送貨物的路。
(2)“望著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仿佛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這是一條繁忙的路。
(3)“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這是一條偉大的路。
(4)“從那以后,一隊隊駱駝商隊在這漫長的商貿大道上行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暴ぉみ@是一條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三、走進“絲綢之路”1.走進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繁忙之路。
(1)播放課件(由課文中的插圖和教師自己搜集的圖片組合而成),學生邊觀察,邊與同桌敘述。
(2)指名學生描述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情景。
教師:在漫漫黃沙中,一條絲綢古道從古都長安向遠處延伸,一直延伸到羅馬。商旅的頻繁往來促進了亞歐各國與中國的友好往來。這巨型石雕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教師用簡筆畫表示絲綢古道的大致線路,幫助學生理解和想象。)
(3)學生自讀課文第一及最后兩個自然段。
(4)交流:
①這些駱駝背上馱著的是些什么?你還有什么補充?
教師適時板書: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動物植物友好往來共同發(fā)展
②絲綢之路對東西方的文化和商貿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在歷史上有什么深遠的意義?
(5)一條絲綢之路,譜寫了華夏燦爛文明的新篇。這條路是商貿路,也是友誼路,更是發(fā)展路,繁榮路。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仍然會沉浸在那些遙遠的往事中……
四、學習重點事例,走進友誼之路
1.瀏覽課文第二至第十二自然段。思考:課文描寫了一個怎樣的場景?用一兩句話概括。
2.學生交流這部分的主要內容。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交流適時板書:迎接──見面──贈禮──表演
3.再讀課文,思考:文章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把自己的體會寫在課文的旁邊。
4.全班交流。
(1)“將軍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后兵馬不計其數。這浩浩蕩蕩的大軍奉安息國國王的命令,正在迎候遠道而來的友好使節(jié)?!薄膀T兵迅疾分列兩隊,一左一右,擺成夾道歡迎的陣勢。樂隊奏起了軍樂,人群一片歡騰?!薄皩④姺硐埋R,立正高呼:‘本將軍奉命率官兵歡迎大漢國使者!’”
從這些描寫安息國軍民的隆重歡迎儀式的句子中,感受他們對漢朝使節(jié)的尊重,體會兩國的友好往來。
(2)“打開包袱,各色綾羅綢緞,五彩繽紛。”“打開一看,里面裝著許多特別大的鳥蛋,每個足有斤把重。這是當時中國沒有的鴕鳥蛋?!?/p>
從這些描寫中了解當時兩國交流的物品。
(3)“魔術師的精彩表演,讓在場的人們都看得驚呆了?!备惺芪饔颡毺氐奈幕囆g,以及他們對漢朝來使的尊重。
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及時把自己體會到的感情通過朗讀傳遞出來,可采用個人讀、全班齊讀或有相同感悟的學生一起讀的方式。
五、延伸“絲綢之路”
1.學完了課文《絲綢之路》,你有什么想說的嗎?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做一個關于“絲綢之路”的調查小報告,或者搜集資料做一份關于“絲綢之路”的介紹。
六、課后作業(yè)
1.朗讀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2.摘抄文中的好詞佳句。
3.繼續(xù)閱讀了解歷史上與絲綢之路有關的著名人物的故事,并準備講給同學和父母聽。
4.閱讀教師推薦的段萬翰等編著的《世界五千年》及《中國通史故事》中有關“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
七、板書設計
2*絲綢之路
西域——————————————中國
(商貿、文化交流)
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動物植物……
友好往來——————————————共同發(fā)展
迎接──見面──贈禮──表演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
2、通過杜文,知道張騫是怎樣開辟絲綢之路的。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張騫與絲綢之路》。里面的生字詞大家都認識嗎?咱們開火車來讀一讀。
絢麗奪目目瞪口呆......
小結:大家的火車開得又快又穩(wěn),都要趕上現在的磁浮列車了,那么,你能選一個你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嗎?
2、指名說句子。
3、談話:大家的生字詞掌握的不錯,那這篇課文只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兒呢?
小結:簡單點兒說,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張倩開辟絲綢之路的經過和深遠意義。
二、新授:
1、談話:那么,張騫是怎樣開辟絲綢之路的呢?在這中間他又經歷了哪些苦難呢?請大家?guī)е@兩個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三到五自然段。
2、學生反饋:誰來說說,張騫是怎樣開辟絲綢之路的呢?(從哪兒出發(fā)
②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他從都城出發(fā),經過了哪些地方呢?師相機板書:
那么,在這過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難呢?
過度:除了交通的不便利,自然條件的惡劣,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他們還遭遇到了什么呢?
在理解的基礎上想象一下,對方會怎樣對待俘虜?
是啊,張騫他們人手遮眼法的屈辱達是一年之久,最后在一個寒夜逃了出來,請大家想象,討論一下,他們是怎樣逃出來的呢?逃脫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一些什么樣的困難呢?
過渡: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倩奉命出使西域,歷盡種種磨難,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從中,你感受到他是怎樣的人呢?
小結:下面,就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再次感受一下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艱辛。
過渡:
從大家的朗讀中,我體會到了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艱辛,也體會到了到達西域各國之后成功的喜悅,那么,張騫付出畢生精力,開辟的貫穿亞洲,延伸到地中海,直達歐洲的絲綢之路,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請大家快速的魔都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cnsjbj.cn
談話:正是因為開辟了絲綢之路,西漢王朝的經濟才空前繁榮,創(chuàng)造了一代盛世,咱們因該餓、為他而感到----?就讓我們帶著這種體會齊讀一遍這句話。(出示)
6、過渡:課文學到這兒,我們知道寫的絲綢之路,為什么開頭要以古羅馬皇帝去劇場看戲的故事引入呢?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呢?
B:寫出了絲綢之路所起的作用,與結尾“紐帶”相呼應。
1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對西域實行管轄、絲綢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實,思考和認識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識讀《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圖》《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絲綢之路線路圖》《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獲取有效信息學習張騫為報效祖國不畏險阻,勇于開拓的進取精神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2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葡萄原產亞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約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那么,這種水果是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呢?
學習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你就會得到答案了。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張騫通西域
1.教師講述:西域指的是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今天新疆地區(qū)和更遠的地方。西漢初,西域小國林立,人口最多的有幾十萬,最少的不到200人。許多國家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2.教師補充:經過文景之治以及漢武帝的大一統,西漢國力強盛起來,漢匈的力量對比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武力反擊匈奴侵擾的時機已經成熟。
3.材料展示:漢武帝頒布《招賢令》:“我大漢王朝,歷經幾代先皇的休養(yǎng)生息,現民殷國富,兵強馬壯。吾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為保境安民,徹底根除匈奴之患,擬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F招募有膽有識、果敢忠義之人,代表大漢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賞良田美宅、黃金百兩。如有勇者,速來報名,欽此!”
4.教師過渡:渴望為國建功立業(yè)的張騫,毅然應募。
5.圖片展示:觀察教材圖片《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
6.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把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做一個比較。提示:
第一次背景漢武帝反擊匈奴目的為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時間公元前138年結果了解了西域第二次漢了解西域,控制了河西走廊加強漢與西域的聯系公元前119年溝通西域7.教師提問:想象張騫在出使西域過程中會遇到哪些挫折?我們應學習他的什么精神?
提示:挫折:自然環(huán)境惡劣;被匈奴俘虜;食物匱乏等。精神: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為國家利益,不顧個人安危等。
目標導學二:絲綢之路
1.教師提問:
(1)名字的由來:“絲綢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商業(yè)貿易路線。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2)“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yè)貿易通道,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區(qū),到達中亞、西亞,甚至更遠的`歐洲。
(3)“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發(fā)展于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轉變于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路線:
(1)陸上絲綢之路(口訣:長河新,安息大)
①長安→②河西走廊→③今新疆地區(qū)→④安息(中亞、西亞)→⑤大秦(歐洲) (2)海上絲綢之路
①山東沿岸→②穿過黃?!鄣竭_朝鮮、日本和①東南沿海港口出發(fā)→②經中南半島南下→③繞過馬來半島→④穿過馬六甲海峽→⑤孟加拉灣沿岸→⑥抵達印度半島南端和錫蘭
3.絲綢之路的地位和作用:
絲綢之路不僅是中外經濟的交流通道,還是中外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目標導學三:對西域的管理
1.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歸納西域都護設立的時間、職能、內容。 (1)時間:公元前60年。 (2)職能:總管西域事務。
(3)意義: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其管轄范圍包括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qū)。 2.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歸納班超出使西域的時間、原因、結果。 (1)時間:東漢明帝時(公元73年)。 (2)原因:為了恢復中原和西域的交往。 (3)結果:西域各國重新與漢朝建立聯系。
3.思維拓展:談談你對今天建設“一帶一路”的感想。
提示:實行“一帶一路”,有利于促進區(qū)域經濟合作,加強同周邊國家的經濟貿易往來;有利于區(qū)域融合,促進相關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有利于帶動我國西部地區(qū)的發(fā)展,縮小東西部的差距;有利于推動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充分展示了中國主動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姿態(tài)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與義務,為世界和平、繁榮與穩(wěn)定做出更大貢獻。
三、課堂總結
本節(jié)課的內容可以用“三個一”來概括:一位人物:張騫通西域,為中西交通暢通和經濟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貢獻。
一個事件: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今新疆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座橋梁:絲綢之路架起了東西方文明的友誼之橋。
3板書設計
4教學反思
通過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小組合作、教師點評補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過張騫和班超的事跡,學習他們報效祖國、不屈不撓、勇于冒險和開拓的精神,強化學生的愛國思想和開拓進取的意識。采用了教師分析和示意圖來幫助學生加強對絲綢之路的記憶。
【矗立】
高聳地立著。
【守候】
等候。
【栩栩如生】
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文中指絲綢之路的巨型石雕,那一峰峰駱駝與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飽滿,姿態(tài)各異,非常生動逼真。
【浩浩蕩蕩】
水勢廣大的樣子,形容聲勢壯闊廣大。文中指迎候中國使節(jié)的安息國兵馬不計其數,顯得極有聲勢。萬余大軍,邊境守候,充分反映了安息國對中國來使的重視與尊重。
【五彩繽紛】
顏色繁多,非常好看。文中指中國贈送的綾羅綢緞五顏六色,令人眼花繚亂。綾羅綢緞均為絲織品。絲綢之路的商品,以中國絲綢為主,在古代的中亞、西亞以至非洲、歐洲都被視為珍品。公元前4世紀,希臘人克特西阿斯就稱中國為塞勒斯,意即絲國。公元3世紀的一位羅馬作家說:絲國人制造寶貴的花綢,它的色彩像野花一樣美,它的質料像蛛絲一樣纖細。
【崇山峻嶺】
高大陡峭的山嶺。絲綢之路橫貫歐亞,所經之地,有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有一望無垠的大漠荒野和鹽堿沼澤。文中用此詞意在說明路途遙遠。
【美輪美奐】
輪,高大;奐,眾多。形容房屋高大華麗。文中用來形容我國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等藝術,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長處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精美絕倫。
【遐想】
漫無邊際地想象。
詞語造句:
【栩栩如生】
⑴齊白石老爺爺畫的蝦真是栩栩如生。
⑵蘇州的泥人每一個都是栩栩如生,就好象是活生生的人。
【浩浩蕩蕩】
為了抗議美國的侵略行徑,浩浩蕩蕩的學生隊伍走上了街頭。
詞語積累:
遐想矗立戎裝守候貿易
栩栩如生浩浩蕩蕩五彩繽紛崇山峻嶺美輪美奐
[設計理念]
《絲綢之路》這篇課文用一個短小的故事引出了絲綢之路的來歷,重點講述了漢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張騫歷盡了千難萬險,獻出畢生的精力打通了古代中國通往西域的道路,開辟了絲綢之路的艱難過程;之后介紹了絲綢之路的巨大作用——成為促進亞歐交流和世界文明發(fā)展的紐帶。本文是一篇重要的精讀課文,篇幅不短,內容充實,課文講述的內容年代久遠,需掌握的東西較多。學生已經有四年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因此,教學上通過讀悟結合,理解課文內容及層次劃分,通過文本的內涵和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領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我準備以激發(fā)興趣法、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y為易,讓學生輕輕松松學習課文,充分地感受到開辟了絲綢之路的艱難過程,從而使這堂課更加充實。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絲綢之路的來歷以及開辟的意義。
2.體會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艱辛,感受他的堅韌、勇氣、智慧、執(zhí)著和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
3.運用“金鑰匙”中介紹的方法默讀課文,體會并批注。
[教學重點]體會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艱苦過程,了解絲綢之路的價值和意義。
[教學難點]體會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艱苦過程。
[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相關資料,對絲綢之路有一定的了解。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入情境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還記得這條路嗎?它東起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向西北延伸7000多公里,輾轉到達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各地。這漫長的7000多公里的路又是怎樣的呢?看,它長路漫漫;看,它白雪皚皚;看,它黃沙滾滾;古老而又神秘;蒼涼而又大氣,讓我們一起喊出它那響亮的名字----絲綢之路這是個千古不朽的名字,再來-------
二、略讀回憶整體感知
想不想再次踏上這千年古道,沿著先人的足跡去感受20xx多年前的故事?那就請你打開語文書84頁,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張騫
三、自學批注潛心感悟
張騫經歷了千難萬險開辟了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
你是從哪里感受到千難萬險的?請你從書中找找答案吧。
自學提示:默讀課文5——8自然段,畫出描寫張騫遇到的艱難險阻的詞句,
并做出簡單的批注。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能力;作批注讓孩子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四、同桌交流查缺補漏
3.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二課絲綢之路的交流故事
公元前1xx年,一個天高氣爽的早晨。
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著戎裝的將軍正在安息國邊境守候。將軍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后兵馬不計其數。這浩浩蕩蕩的大軍奉安息國國王的命令,正在迎候遠道而來的友好使節(jié)。
東方隱約傳來一陣陣丁零丁零的駝鈴聲,士兵們循著鈴聲望去,遠處出現了一支駱駝隊,駱駝隊前面飄揚著鮮艷的旗幟。
“來了!來了!”安息國士兵歡呼起來。
“列隊歡迎!”將軍發(fā)出了命令。
騎兵迅疾分列兩隊,一左一右,擺成夾道歡迎的陣勢。樂隊奏起了軍樂,人群一片歡騰。
中國使者從騎著的駱駝上下來,右手高擎節(jié)杖,滿面笑容,大步向前走去。將軍翻身下馬,立正高呼:“本將軍奉命率官兵歡迎大漢國使者!”中國使者抱拳,作揖還禮:“有勞將軍遠迎。我是博望侯張騫的副使,謹代表大漢皇帝向安息國國王陛下致敬!”將軍還禮表示感謝。
中國使者指著身后的駱駝隊,說道:“這是大漢皇帝敬贈安息國國王陛下的一點薄禮?!敝灰娒糠羼橊劦谋成隙捡W著兩個大包袱。打開包袱,各色綾羅綢緞,五彩繽紛。
安息國將軍高興地連連點頭,說道:“盼望已久的大漢使者終于到了!我謹代表安息國國王陛下,向大漢皇帝的使者贈禮?!彼咽忠徽校拿勘蜕蟽蓚€大禮盒。打開一看,里面裝著許多特別大的鳥蛋,每個足有斤把重。這是當時中國沒有的鴕鳥蛋。
中國使者正要道謝,將軍又把手一招,走上兩個人來,原來是魔術師。打頭的一個拔出一把匕首,插入自己嘴里,頓時吞了下去。只見他一拍肚子,匕首又從嘴里吐了出來。第二個則張開大口,噴出一團又一團火苗。魔術師的精彩表演,讓在場的人們都看得驚呆了。將軍含笑說道:“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特地讓他們前來助興?!?/p>
中國使者拱手致謝,高興地說:“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學習目標:
1. 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對西域實行管理、絲綢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實。
2. 通過對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和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認識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將歷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時空去認識和思考,培養(yǎng)學生跨學科的綜合思維的能力。
3. 通過學習張騫、班超這兩個歷史人物為報效祖國,不屈不撓,勇于冒險和開拓的精神,強化學生的愛國思想和開拓進取的意識。
重點: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
難點:如何認識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及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出示葡萄、核桃、石榴等圖片,讓同學認識到這些物產最早并非產自中原地區(qū),而是原產于新疆(古代稱之為西域)。然而在漢代以前,中原地區(qū)與之聯系很少,是誰首先打開了中原地區(qū)和新疆交往的大門,加強了二者的聯系?新疆何時隸屬于中央政府的管轄的?通西域后,絲綢之路的形成有何 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本課內容。
一、張騫通西域
回顧上 節(jié)課知識,西漢初年匈奴情況,指出當時匈奴不僅據有大漠南北,還控制著西域諸國。西域指的是什么地方呢?
1. 簡述西域的地理位置(同學通過閱讀找出答案)
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學習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②王維《渭城曲》:渭城朝雨浥清塵,客舍清清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重點點出詩中的陽關、玉門關是陸路絲綢之路上的兩個重要地點,它們以西的廣大地區(qū),也就是新疆地區(qū)和更遠的地方歷史上稱為西域。并結合利用中國歷史地區(qū)冊P28《張騫出使西域》形勢圖突出“西域”的概念。
2.張騫出使西域
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了解張騫出使西域的背景。
(1)西漢初年西漢政權與匈奴關系如何?匈奴控制西 域對西漢 有什么影響?西漢與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到了漢武帝時,情況發(fā)生了何變化?
教師點撥:漢初被迫與匈奴采取和親政策。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為據點進攻西漢,使西 漢邊疆不得安寧。匈奴成為西域和西漢共同的威脅。西漢在武帝統治時國力雄厚,漢武帝決定放棄和親政策用武力戰(zhàn)勝匈奴。
(2)閱讀P91、P92內容,完成下面列表
對于第二次出使的意義,應重點強調:這次出使促使西域各國與漢朝建立了友好的關系,推動了西域與漢朝的經濟文化交流。可結合課本P92紅色小字和P95活動與探究二加深印象。
(3)a.結合張騫出使西域的經過,請同學們想一下張騫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最后由教師歸納出:張騫在重重艱險面前,不屈不撓敢于冒險和開拓的精神。
b.張騫對我國歷史的發(fā)展有什么突出貢獻?你如何評價張騫出使西域?結合課本P92紅色小字,小組討論各抒己見。最后教師歸納:張騫出使西域是我國歷史上的壯舉,張騫為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溝通西域與內地的聯系,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貢獻。
3. 西域都護府的設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激發(fā)學生向往古代文明,熱愛祖國西部的情感。
2、認識本課9個生字,積累新詞和優(yōu)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通過上網或者去圖書館等方式,查詢絲綢之路名稱的由來、歷史變遷或人物故事等相關信息。
出示絲綢之路的相關風景圖片,配樂介紹:絲綢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被稱為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的蠻荒之路,可是自漢代張騫冒死開拓之后,這條崎嶇荒僻的道路上卻出現了隊隊商旅,悠悠駝鈴。從此,東方的文明古國和西方的許多國家便開始了不絕如縷的聯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來發(fā)起的 “絲綢之路研究計劃”,把絲綢之路意味深長地稱作“對話之路”,當代的中國人稱它為“開放之路”。為什么稱它是“對話之路”“開放之路”呢?今天,我們就沿著這條絲綢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1、激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絲綢之路稱為“對話之路”,當代的中國人稱它為“開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寫的中國使者稱它為什么呢?
2、學生尋讀課文,回答老師的提問。
3、齊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4、進一步激疑:
聽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啟發(fā)學生多層面追問:為什么說這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一起了?聯系我們的僅僅是一條路嗎?中國使者為什么稱它為“偉大的路呢”?偉大體現在哪里?
5、小組合作討論,要求:
擺出觀點,層次清晰地羅列事實以證明。
6、鼓勵各小組陳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在和學生的對話中相機梳理思路──友誼之路、商貿之路、文化之路、科學之路……
三、深入讀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誼之路”:
⑴自由讀課文描寫大漢國和安息國使節(jié)見面的部分,在原來小組同學發(fā)言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掘:
兩國人民友誼體現在什么地方?
迎候之遠──邊境線上;迎候之眾──感受“浩浩蕩蕩”的意思,讀出浩蕩的氣勢,然后引史實以佐證:20000多人;迎候之熱──表情、語言、動作、禮物、節(jié)目。
大漢國方面:
謙遜有禮──沒有盛氣凌人的傲慢;薄禮不薄──史料記載:西方宮廷皇族和貴族以穿絲綢服裝為時尚,絲綢與黃金在當時幾乎等價;羅馬國和安息國交戰(zhàn),見安息帝國士兵身上穿的絲綢服裝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宛如天神,嚇得不知所措,結果潰不成軍。教師同時注意鼓勵學生不僅要理解正確,而且要讀出人物當時的感情。
⑶小結:
一條路,打通了隔膜,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2、感受經濟(科技)之路:
⑴絲綢之路是偉大之路,除了因為這是一條友誼之路,還因為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⑵讀課文第十三自然段。
⑶為什么說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⑷交流,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可以向深層探究:
為什么說將中國的養(yǎng)蠶、冶鐵等技術帶向國外,將國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帶到中國,就會促進經濟或者科技的發(fā)展呢?
⑸有感情地朗讀。
3、感受文化之路:
⑴絲綢之路的偉大還體現在它是一條文化之路。
⑵齊讀“我國音樂、舞蹈、繪畫,由于吸收外來文化的長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p>
⑶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的?
(楊貴妃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說明了這種舞蹈在當時的風行。已故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向達先生曾撰有長篇論文《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我們可以從這篇史學名作中,一覽唐代長安的種種胡化景象。)
⑷小結:
絲綢之路猶如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非洲的古文明聯系在了一起,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綿的絲綢之路古道上,遺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跡,傳達給人們的卻是超越國界和民族差異的精神共鳴,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1、教師有感情地激疑:
望著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仿佛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望著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對往日商貿繁榮的遐想。同學們,從這些首尾似乎重復的話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交流:
絲綢之路對古代經濟、文明的巨大貢獻;深情的民族自豪感;絲綢之路對現代西部人的一種感召力──西部大開發(fā)。
1、結合課文上所講的內容,說說“為什么絲綢之路是一條偉大的路”。
2、有條件的,可以開一個“絲綢之路故事會”。
1、導入新課時,可以在世界版圖上畫出絲綢之路所經路線,讓學生了解當時有一條橫貫中亞、聯系歐亞兩洲的交通大道。它對一些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為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由此道西運,所以這條交通大道在19世紀被歐洲學者稱為絲綢之路。介紹這些資料的目的是使學生對絲綢之路有一個感性認識,并產生探究的興趣。
2、本文是略讀課文,應該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讀懂閱讀提示,把握閱讀要求,然后初讀課文,認識生字,了解課文內容。再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交流。
在學生交流讀書收獲的時候,可以先從把握主要內容入手,說說絲綢之路給你怎樣的印象,你是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著要求你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教師適時做有感情朗讀的指導。然后引導學生交流討論,深入體會課文內容,如,作者在遐想古絲綢之路上與安息國互贈禮品一幕時,字里行間都體現了這條路是中西方的友好往來之路:安息國大軍列隊奏樂迎候來使,互贈禮品,彼此彬彬有禮,驚喜連連;這是一條經濟、文化交流之路:中國的綾羅綢緞,西方的鴕鳥蛋、魔術表演,都代表著雙方不同的經濟文化發(fā)展。又如,作者由點到面,寫了絲綢之路對加強東西方經濟、貿易、文化交流和促進各國人民友誼起的重要作用,點明了這條路偉大的歷史意義。然后再從寫法上指導,認真讀讀課文的開頭、結尾,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并說一說首尾與中間部分的聯系。
3、本文語言生動,史實與想象互相印證,敘述與明理相得益彰,適合學生朗讀。教學時,要通過有感情的、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特點,感悟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和西部輝煌的歷史,激起自豪感。尤其是文中對中國同安息國交流一幕的描寫,語言生動形象,人物具體可感,當時情境如在眼前,可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而介紹史實時語句嚴謹,逐項陳列,朗讀時宜清晰自然。
4、本文恰當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語,要引導學生積累下來,如,栩栩如生、天高氣爽、不計其數、浩浩蕩蕩、五彩繽紛、崇山峻嶺、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5、要激起進一步了解西部歷史的興趣,通過多種渠道搜集絲綢之路的故事,并安排時間講一講。
【說教材】
1.本課教材的地位、特點和作用
2.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學情分析
一、說教材
《聞名于世的絲綢之路》是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教材第五單元《穿越時空的生活》第二主題《路在腳下延伸》中的一個課。其內容展現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萌發(fā)其愛國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和了解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初步認識和了解源遠流長的中華古代文明。
能力目標:通過對絲綢之路的學習,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萌發(fā)其愛國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情感目標:通過對絲綢之路的學習,萌發(fā)其愛國之心和民族自豪感,進而體會到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
三、教學重、難點:
1、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2、通過對絲綢之路的學習,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和了解源遠流長的中華古代文明。
四、教學準備:
1.讓學生在課前搜集有絲綢之路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2.與小組數目相同的較大的地圖、尺子。
【說教法】
教學時,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多元化的體驗、小組探究、視覺感受等方式讓學生發(fā)現身邊交通情況的點滴變化,對比古今到達同一目的地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和所選擇的交通路線的巨大差別。從中感受到道路、交通的發(fā)展與人們的緊密聯系以及交通帶來的巨大便利,從而提升為祖國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而自豪的情感體驗。
【說學法】
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镀返屡c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品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課程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但并不是兒童生活的簡單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于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煉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因此,在教《聞名于世的絲綢之路》這一主題活動時,我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huán)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師生間的動態(tài)信息,孩子們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這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說教學過程】
(1)導入。
請學生朗讀和欣賞教科書第47~48頁的課文及圖片,然后提出問題:‘絲綢之路對大多數同學來說是比較陌生的,有些同學可能以前通過廣播電視、書籍雜志對它大致有所了解,課前老師也請同學們去搜集有關絲綢之路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下面我們就分小組進行交流。
小組內的每個同學都要把搜集到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介紹給組內的其他同學,每個小組還要對這些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并推薦一名同學向全班做介紹。
(2)小組交流
教師巡堂,了解小組搜集資料及發(fā)言的情況,并參與其中。
針對每個小組搜集的資料的情況,通過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歸納整理的集中在某個具體的內容上,為全班交流做準備。
(3)全班交流。
教師根據事先掌握的小組討論的情況,將每個小組介紹的重點隨手寫在黑板上。
(4)小組探究
教師分發(fā)給每個小組一張地圖,請學生在上面找一找絲綢之路的大致位置。
在地圖上任選一段絲綢之路作為測量對象,量一量這段絲綢之路在地圖上的長度是多少;依據比例尺,換算出這段絲綢之路的實際長度是多少。
根據事先了解到的當時車輛或駱駝行走的速度,測算出走完這段路大約需要多長時間;如果現在重走絲綢之路,可以運用哪些交通工具,所以需要的時間又是多少。
(5)教師總結
道路建設的飛速發(fā)展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極大地節(jié)省了時間。通過學習,同學們對絲綢之路已經有所了解,可是你們知道嗎,在我國歷史上還有一條海上“絲綢之路呢!
(6)布置家庭作業(yè)。
向周圍的人了解他們最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是什么。
五、說板書設計
聞名于世的絲綢之路
路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
11月21日,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小雪陪伴著我走進了XX中學,聆聽山東省各地優(yōu)秀教師的精彩授課,天氣是寒冷的,學習的熱情是沸騰的,漫漫古絲路感受絲路開通的不易、錚錚英雄行感受榜樣的力量、悠悠駝鈴聲感受一帶一路新魅力。各位教師精彩的設計使原本枯燥的歷史課堂充滿了文學氣息,課堂也靈動起來。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曾提出教師成長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學習歸來,收獲了很多,反思如下:
一、精準把握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是教學設計的基礎,也是設定教學目標的依據,觀摩的這幾節(jié)課學生不僅僅是形式上踴躍參與的課,而是內容豐滿、充滿思辯的課,是學生學有所獲的課。教師利用“形式”最終將知識轉化為思想的滲透和道德情感上的提升。以思想引領課堂,課堂蘊涵深刻、回味無窮。
課堂上原本枯燥的歷史在授課教師的設計下也鮮活起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均被充分體現和調動了起來,使我覺得有一種從未踏足的全新的感覺。讓我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富有親和力的語言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多種評價方式都非常值得我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現實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閃耀人本精神。
若想長久地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教法,歷史課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讓學生在歷史情境中走入歷史,感受歷史,產生興趣。
這些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十分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學目的明確,教材運用靈活富有創(chuàng)造性。尤其是一些信息的搜集和利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非常樂意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比如角色扮演,古路商人如何利用思路開展貿易,討論自己的生意經,這種活動的創(chuàng)設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欲望,提高了參與度,使整個教學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度過,教學效果明顯。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
這次優(yōu)質課最大的.特點是授課教師在傳授歷史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科能力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歷史是一門主要以史實為基礎的學科,其具有獨特的知識結構與德育結構。通過對歷史人物張騫極其事跡的講授,對學生進行說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史育德,讓學生去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道德傳統以及淳厚民風和崇高的氣節(jié)等,主動地去探究一些時代精神的先進典范,把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轉化為青少年們的思想素質和優(yōu)秀的精神品格。
孔子說:“學然后知不足”,在本次的學習之旅中,我確實發(fā)現我的不足之處太多了,作為教師,想讓學生學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必須勤思、勤想、勤做、勤悟,以生為本,為了學生的一切,尊重學生的生命權和自主發(fā)展權,讓生命因尊重而美麗,讓學生開啟絢麗多彩的歷程。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程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6課《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重點難點、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來說這節(jié)課。
一、說教材
本課內容是第三單元《大一統的秦漢帝國》中的重點課,秦漢時期的大一統促進了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對外交往的發(fā)展。漢武帝時期兩度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友好往來,促進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絲綢之路的開通對民族關系的發(fā)展和中西方的交往長生了深遠影響,從世界范圍來說,它是地理大發(fā)現之前一條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可以與歐洲開辟新航路之舉齊名并重,所以本課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如下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西域都護的設置,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實,能夠正確識讀“張騫通西域路線圖”和“絲綢之路示意圖”,能夠正確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識讀“張騫通西域路線圖”和“絲綢之路示意圖”;收集從西域傳來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了解西域與中原經濟文化交流的史實。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張騫克服困難、不辱使命等內容的學習,培養(yǎng)不畏艱難險阻、勇于開拓的精神;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的橋梁作用。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本課重點是絲綢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難點:張騫出使西域。
四、說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分析討論,合作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組織課堂教學,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優(yōu)化教學的的目的。
五、說學法
本課講授對象是初一學生,他們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對事物缺乏理性的認識,但他們對許多新鮮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此在教學中就要克服簡單的說教通過形象直觀的圖片、故事、視頻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通過對歷史人物的分析討論變消極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探究,使學生從中獲得成就感。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電視劇《大漢天子》中與匈奴戰(zhàn)爭的片段,并提問質疑,導入新課。用視頻片段導入,符合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學習興趣,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自主學習,進入新課:
一、中原王朝與匈奴的和戰(zhàn)關系
首先出示戰(zhàn)國時期匈奴王冠圖片,讓學生了解匈奴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古老游牧民族,然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第一目填寫《中原王朝與匈奴的和戰(zhàn)關系表》,并思考決定和還是戰(zhàn)的關鍵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填寫表格,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歸納能力)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材料:
皇帝們試圖通過給匈奴人貢物或聯姻的方式建立和平外交關系。但是,這兩種方法都沒有獲得長久的成功。 ——《新全球史》
通過閱讀史料讓學生了解兩種方法都沒有獲得長久的成功,所以漢武帝時在外交政策上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昭告天下招募大漢使者聯合西域夾擊匈奴從而過渡到第二目張騫出使西域。
二、張騫出使西域
1、首先出示《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找出陽關、玉門關、和大月氏的位置,了解西域的含義,然后結合課文思考張騫為什么要出使西域。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培養(yǎng)學生識圖的能力)
2、播放視頻《張騫出使西域》片段,了解張騫出使西域的大致情況。(增強教學直觀性,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3、看視頻后讓學生說出張騫出使西域的具體路線,教師動態(tài)演示路線圖。
4、接著小組合作探究一下三個問題:
(1)張騫此行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
(2)假設你們生活在那個年代,面對這么多的困難你會像張騫那樣做嗎?
(3)張騫的此行目的達到了嗎?(通過探究問題學習張騫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辱使命的精神,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歷史知識的能力)
5、最后我通過展示三則圖文材料,組織學生討論張騫出使西域有什么樣的成果。
材料一: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雖未達到聯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國建立了聯系,知道了許多西域地區(qū)的山川、地形、物產、人口、風俗等,此后,漢朝與西域諸國互派使節(jié),互通商旅。
——《秦漢,一個民族強盛的起點》
成果一:加強了漢朝和西域各國的聯系。
材料二:秦朝的疆域和漢朝疆域圖的對比圖
通過觀察學生得出結論,西漢的疆域向西延伸了一部分,自然得出
成果二:為西域歸屬中央奠定基礎。
材料三:“張騫通西域路線圖”和“絲綢之路示意圖兩幅圖片
讓學生觀察兩幅圖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從而在觀察中得出
成果三: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
(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通過展示三則圖文材料,組織學生討論問題得出答案,改變學生機械的接受知識到主動的學習知識,從而突破難點)
過渡語:魯迅先生說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張騫用他的毅力、勇氣和非凡的膽識踏出了一條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交往之路,從此一條橫穿歐亞的路上通道產生了,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絲綢之路。(導入下一目)
三、絲綢之路
首先給出絲綢之路示意圖,請學生說說這條道路得名的原因,然后自主探究并說出絲綢之路的具體路線。隨后屏幕打出一組圖片,要求學生說出屏幕中的東西哪些是從東方傳入西方,哪些是從西方傳入東方?除過圖中的物品外,他們還知道其他哪些通過這條東西方商道交流的物品或藝術?,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加深學生對絲綢之路起到橋梁紐帶作用的理解。然后屏幕再打出絲綢之路上出土發(fā)現的絲織品和外國貨幣兩張幻燈片,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絲綢之路確實存在而且當年是那么的輝煌,最后通過一張設計好的幻燈片形象直觀并順理成章的得出絲綢之路是東西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這個觀點。
在講完這個目錄后教師加以引伸以“古老的絲綢之路今天是否還有開發(fā)的價值?如果有怎么開發(fā)”這個問題來達到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三)課堂小結
結合板書設計進行小結: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使天山南北第一次同中原地區(qū)連成一體,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在此基礎上經過西漢的努力形成了貫穿東西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它的開通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的橋梁。
(四)、“智力闖關小結反饋”,本環(huán)節(jié)將本課的一些基礎知識制作成競賽題的形式,進行小組搶答、競賽,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做一評價。
(五)、板書設計
課題:2*絲綢之路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能說出這條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原因,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知識目標:認識“矗凹”等七個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力目標:讓學生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會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從網上查閱關于絲綢之路的其他知識,能用簡潔的話介紹,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絲綢之路的價值
教具準備:掛圖
學具準備:搜集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序
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反思
一、談話引入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閱讀課文,交流體會
(一)體會絲綢之路東西方物質文化交流的價值。(二)體會絲綢之路在東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三)結合資料,深入理解
四、小結
導語:
1、有一條路,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羅馬。這條路,承載了無數的駱駝與商旅;這條路,傳播了東方的古老文化;這條路,傳承了東西方的友誼與文明。它是東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讓我們一起隨著一座古樸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時空的阻隔,一起走近──絲綢之路。、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帶著同學們的問題,讀一讀課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1.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你特別喜歡的地方,或者讀得不太通順的地方多讀一讀。
2.和同學交流一下你最喜歡的部分,讀給他聽一聽,如果能說說理由,就更好了。
1.出示句子:“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p>
2.讀讀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3.你是怎樣理解“聯系”這一詞語的。文中描寫“我們”是怎樣“聯系”的?
4.再讀文章,用筆勾一勾你認為有價值的地方。
5.集體交流
1.安息國與中國在進行交流的時候,兩國人民都是怎樣的心情呢?
2.小組匯報表演,再讀文章。
3、通過分角色朗讀,你體會到了兩國人民怎樣的心情?學生充分交流。
引讀:這一場景的實現,多虧了一條道路呀!──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
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路發(fā)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你還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4、齊讀課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體會?
6.再讀13自然段。
7.回答課前兩個問題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因為在這條道路上,主要的貿易物品是絲綢。
(2)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時板書。
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會再看到。而現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給我們講述著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出示掛圖)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幕古老的風景,重溫那動人的一幕幕。齊讀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自然段。
板書
絲綢之路
{東西方友誼交流之路
東西方經濟交流之路
東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齊讀課題。
(學生自由提問,板書比較主要的問題。如: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可由學生互相解答)
相互交流
找出中國使者和安息國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國使者為安息國帶去了“綾羅綢緞”,而安息國則將自已國家的”駝鳥蛋”,以及特色文化“魔術”、“雜技”等獻給了中國。
小組內進行分角色朗讀,體會一下兩國人民的心情。
交流小組內搜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絲綢之路課件十二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絲綢之路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絲綢之路觀后感」是一個可以幫助您找到相關內容的資料庫。在閱讀和觀看作品后,撰寫觀后感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在忙碌中抽出時間觀看電影時,情節(jié)不斷地觸動我們的思維。寫作觀后感有助于回憶作品的情節(jié)并保留當下的感受。撰寫觀后感時應該注意主次關系,以期成為您靈感的源泉!...
說到寫文檔,很多人都不知道從何處著手思考,通常我們需要參考范文。但是,我們在書寫范文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已經整理好了“觀《新絲綢之路》有感”這篇文章,今后還會不斷分享類似的內容!...
我認真為您推薦一篇有思考價值的“絲綢之路讀后感”文章。每讀一本好書,就仿佛在與內心博學而富有智慧的人交流,在經歷了一本書的洗禮之后,更能夠深刻領悟這本書所傳遞的現實意義。為了記錄我內心的思考過程,我決定寫下自己的讀后感。愿大家能夠喜歡并從中受益!...
"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整理的“《新絲綢之路》讀書感悟”。感言是表達個人感想和思考的文字語言,當我們面對一些重要時刻時,心中總有許多感觸。這時,發(fā)表感言可以幫助我們留下這難忘的瞬間。建議各位收藏本頁,以便日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