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您的要求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搜集了一些優(yōu)質的資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教案課件是老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按要求每個老師都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要知道寫好了教案課件,老師面對學生時也會心有成竹。讀書如同與自己的靈魂對話愿我們一起感悟生命的真諦和價值!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選自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的一篇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說我對課堂教學的構思:
一、說教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北京課改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三篇講讀課文,是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是魯迅先生40多歲時,在廈門大學圖書館樓上用一顆童心去回憶童年生活的戀歌。
教材內容:作者通過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和三味書屋里枯燥無味的生活相比較,告訴我們什么叫童心?童心就是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生活,含蓄的表達了時代在變,童心不變的哲理。
教材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升入初中首次學習魯迅先生的作品,內容豐富,部分含蓄難懂,同時從初一學生認知心理出發(fā),決定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熟悉生字、新詞基礎上抓住事物特點,用恰當?shù)捻樞驅懢?,理解文章的結構和精彩的語言;
2、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質疑、討論、問題的習慣和方法;3、性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守護大自然,追求新鮮知識的純美童心。
教材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百草園、三味書屋的景物、人物描寫。難點:兩相對照的結構特點及其過度。
二、說教法
1、方法:朗讀:啟發(fā)
2、依據(jù):朗讀:學生反復朗讀課文,逐漸熟悉課文內容:逐漸產生共鳴;逐漸接近教學目標。啟發(fā):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問題,教師歸納解決問題;能產生時代在變,童心不變,童心共鳴的教學效果。
3、教具:錄音機,配樂朗誦,輔助教學。
三、說學法
1、讀:粗讀全文,精讀重點語段,細讀關鍵詞句,在讀中體味作者情歌;在讀中探究、享受童年成長的樂趣。
2、學會觀察生活,提煉生活。
細細品味“百草園”、“三味書屋”作者是如何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用恰當?shù)捻樞?,精讀的詞句,挖掘生活情趣,表情達意,以小見大的寫作技巧,為自己深層寫作做準備。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教時:分三步:
第一步預習:解決字、詞、句。
解題:解決文學常識。
第二步讀:熟悉課文,產生共鳴。
第三步重點:引導學生品味“百草園”。
(板書三個方面內容)
醉人的自然景觀:(新)
從百草園迷人的歷史傳說:(奇)歡樂樂人的雪地捕鳥:(趣)有趣
第二教時:分三步
第一步1、鞏固新知:聽寫詞語。
2、讀課文,拾取感性線索。
第二步重點:引導學生品味“三味書屋”
(板書五個方面內容)
陳設單調
先生博學
到三味書屋讀書枯燥枯燥無味
園中自由
畫畫珍惜
第三步遷移:讓學生討論“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什么關系?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思想感情?
對比:“百草園”快樂,“三味書屋”枯燥。
關系襯托:“百草園”有趣,“三味書屋”無味。
和諧:“百草園”熱愛,“三味書屋”追求。
“關系”的選擇,“情感”表現(xiàn),教者不必主觀歸納。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同的生活體驗有不同的選擇,對作者的感情也有不同的理解。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百草園”一部分是“三味書屋”,板書濃縮概括的表現(xiàn)了主題思想,即“百草園”快樂生活與“三味書屋”枯燥生活,含蓄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的束縛。
板書在授課中同時進行,具有形象美。
1、導入新課:
本單元課文主題是成長,我們將陸續(xù)學習古今中外六位名家反映成長的文章。今天走進我們課堂的是中國現(xiàn)
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生。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位偉人的成長故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整體感知:
播放課文朗讀帶。
結合課前導引了解課文展現(xiàn)的是魯迅先生美好的童年生活:燦爛的春光中有童真,無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
自由的玩耍中充滿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乏快樂。
根據(jù)課題劃分文章段落。
3、拓展延伸:
⑴ 鋪墊性問題:百草園是樂園,在三味書屋,少年魯迅是不是就沒有樂趣了呢?
(切入課文第二部分,探究三味書屋之樂)
學生讀、圈、議,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從文字間體會作者敘述時的感情。
小結:從這個段落里,我們看到了一顆天真調皮跳蕩著的童心,更欣賞到了散文“絢麗之極趨于平淡”的最高境界。
⑵ 主問題:三味書屋的樂趣與作者在百草園事所體會到的樂趣相同嗎?
(引導學生用心閱讀課文第一部分,并自覺把前后兩部分的內容進行比較)
學生讀、圈、議第一部分,教師可側重訓練學生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礎上進行朗讀的能力。
小結:正是因為百草園里的景、物、人、事對兒童具有一種溫馨的親和力,所以少年魯迅才對它有一種特殊的依戀,才有了離別時的難舍。
自由朗讀第9自然段,領悟作者深情。
學生比較三味書屋之樂與百草園之樂的異同。討論后各抒幾見。說“異”說“同”都行,有道理就可以。
4、選擇自己喜愛的句段,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質疑問難與互相切磋。
2、注重學生的內心感受與自我體驗。
3、培養(yǎng)學生語感,能夠初步領悟作品內涵。
【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文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沒有煩惱,隨著歲月,他的煩惱增加了……”這便是成長,有喜也有憂,有憧憬也有一絲絲擔心。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將邀請一些名人為我們講述成長的故事,今天走進我們課堂的是文學大師魯迅,他帶來的故事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
二、快速閱讀課文
(大約
三、合上書,快速回想課文內容
提問: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內容?
2、課文提到了哪些地點?
3、百草園對于作者來講有什么重要意義?
板書:樂園
四、分組討論
為什么百草園是我的樂園,到底有什么樂趣?
五、用自己的話來總結
在百草園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動物組成了有趣的活動,可以干有趣的事情,聽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園是我的樂園。
六、提問
1、所有樂趣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學生會回答泥墻跟一帶,捕鳥)
2、為什么作者要把他們寫得如此詳細,又為什么能寫得如此詳細?
(因為這些給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當作者充滿感情回憶起童年時,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現(xiàn)在眼前)
小結:“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閃爍的星星,雖不十分耀眼,卻透漏著永恒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里的風箏,整天飛行在嬉笑中?!薄?/p>
所以當魯迅一天天的長大,他不得不同他的樂園告別上學去了。我們可以想見一個小孩子被押解著,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學的情形。他能適應得了學校生活嗎?
六、快速閱讀“我”在三味書屋中的生活
百草園是我用回憶美化了的樂園,三味書屋卻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學堂。
板書:學堂
七、小組討論
1、這時的我與在百草園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對于生活的熱愛,大自然的熱愛,對于知識的追求,天真幼稚,歡樂,細致的觀察生活,好奇心)
2、這時的“我”與在百草園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生活比較枯燥,學習內容引不起興趣,老師不允許問課外的知識,原來的貪玩到現(xiàn)在的用心學習,有趣的故事到聽不懂的文章。對長媽媽的依戀到對老師的尊敬)
3、告別了童年的無憂無慮,魯迅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煩惱,自己的思想與見解了,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呢?他能夠逃避,不去上學嗎?
板書:成長。
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長,是年齡的增大?是體重的增加,結合課文,說說你的見解。
八、鞏固
下面我們再一次認真看課文,請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九、練習
下面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去,文章寫得非常美,我們大家找一個值得你學習的句子,模仿它寫一段話
十、拓展
學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魯迅的童年與少年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活潑、天真、好奇、求知欲強等)
【板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樂園 學堂
成長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作者兒時游戲與學習生活的經(jīng)歷,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對知識的渴望。
過程與方法
1.領會課文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
2.學習課文細致觀察、抓住特點的寫法,學會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追求新鮮知識的童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描述百草園的部分,學習寫景抓特點、按順序、多角度描寫的手法。
難點
感知課文,體會文章的主題。
教學方法
朗讀法、品評法。
課前準備
課文朗讀磁帶、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寬闊的原野,在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種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飛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撒一年的幸福,可以蕩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顆敏銳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記憶都會深深地留在心中。今天我們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解魯迅先生對童年的記憶。
二、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他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的影響,于1902年赴日本留學,原學醫(yī),后從事文藝工作,企望以此來改變國民的精神。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21年12月發(fā)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魯迅一生著作頗豐,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等。
三、文本鏈接
1.題解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優(yōu)美散文。課題用“從……到……”兩個介詞點明了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地點和范圍。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本文選自《朝花夕拾》,是一篇回憶性散文,寫于1926年9月18日。1926年9月,魯迅到廈門大學任教,遭到頑固守舊分子的排擠。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魯迅只能借回憶舊時的美好事物來寄一絲安慰,排解一些苦悶;在這樣的思想狀態(tài)中,“回憶在心里出土了”,著文即以“朝花”的艷麗與單純,來安慰“夕拾”(即現(xiàn)時,此時)、“離奇和蕪雜”的思緒。本文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寫成的。
3.關于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幼年讀書的地方。他于12歲那年到這里上學。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獄,少年魯迅離家去紹興農村——皇甫莊、小皋埠避難,故學業(yè)中斷。1894年夏間回家,仍返三味書屋。這樣一直到大約往南京水師學堂學習前半年才離開,首尾竟達六年……
四、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錄音,學生聽讀,了解課文大意。
2.教師選一男一女兩位同學讀課文,女同學讀百草園部分,男同學讀三味書屋部分。要求讀音響亮、抑揚頓挫、節(jié)奏分明,讀出形象感、情趣感。其余同學點評。
3.教師請學生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
生1:本文寫魯迅先生的童年趣事。
生2:本文寫作者童年時的游戲、玩樂和長大讀書的情形。
生3:本文寫作者由童年的游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過程。
其余同學評價:第3位同學的表述較好。
4.教師順勢引導學生了解閱讀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驟:從題目《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我們可以捕捉一些信息,“從……到……”表示這篇文章主要以空間的變換為記敘順序,大致包括兩大部分,并且暗示文章前后兩部分的內容。
5.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找出寫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語句以及中間的過渡段。從開始“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到中間“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是寫百草園的部分;從“出門向東”到文章結尾“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是寫三味書屋的部分;中間“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是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
五、課文精讀
1.讀課文第1自然段。這段話交代了什么內容?
交代了回憶百草園的緣由。
2.第1自然段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兩句話有沒有矛盾呢?
沒有矛盾。前一句話是用大人的眼光來看。“確鑿只有”斷定其中不會有什么動人之處;“似乎”又對這斷定有所躊躇,這是表示是否記得清楚還不敢說。后一句是從小孩子的眼光來看的,作者回憶童年在百草園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確是兒童的樂園。所以不矛盾。
3.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寫了百草園中的很多種動植物,它們分別是什么?
寫了十四種動植物,它們分別是:皂莢樹、桑椹、菜花、何首烏、木蓮、覆盆子、草叢、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2)作者寫了百草園中什么景物呢?
菜畦、石井欄。
(3)作者在寫這些景物、動物、植物的時候,用了哪些詞語把它們寫得如此生動、美好呢?作者為什么把這些景物寫得那么具體、生動、真切?百草園為什么是“我那時的樂園”?(重點引導學生如何描寫景物。)
既抓住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石井欄之所以“光滑”,是因為井經(jīng)過了長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為童年的魯迅多次好奇地摸過它。說黃蜂“肥胖”,不僅是它的體態(tài)較別的昆蟲肥大,而且體現(xiàn)了兒童特別的感覺。叫天子忽然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單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xiàn)出兒童的羨意。至于寫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更是兒童特有的感受。不被大人看得上眼的百草園,卻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觀賞、玩耍并去探索它的奧秘。這當然是“我”的樂園了。這里的草木蟲鳥曾吸引了兒時的魯迅先生去觀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至今,這些景物還歷歷如在魯迅先生的眼前,他就用充滿感情的語言把它們描寫出來,以表現(xiàn)兒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讀者感情上的共鳴。
(4)作者怎樣描寫出百草園的可愛?
魯迅先生用色彩絢麗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百草園的可愛。多角度寫景,色形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菜畦的“碧綠”、桑椹的“紫紅”、菜花和蜂的“黃”是寫顏色,“肥胖”、“高大”、“臃腫”、“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是寫形狀,這兩者都從視覺上寫;鳴蟬的“長吟”、蟋蟀的“彈琴”,是從聽覺上寫;覆盆子“又酸又甜”寫的是味覺,這真叫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這里實際上包括了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的景物,桑椹、菜花是春末的,蟬鳴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這與下文寫到的冬天的百草園合起來成為完整的四季圖,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妙。
(5)作者用什么方法來把這百草園的可愛之景描繪得生動活潑而不顯得雜亂無章呢?
寫景有序,層次井然,條理清晰,活潑多姿。先用兩句“不必說……”寫百草園整體,再寫局部的“泥墻根一帶”,這是一種順序,第一個“不必說”由低到高寫靜物,第二個“不必說”由高到低寫動物,這又是一種順序。整體是從植物寫到動物,局部是從動物寫到植物,這又是一種順序。這幾種順序結合起來,使寫景不僅有序,而且活潑多姿。
(6)作者為什么能把百草園的事物寫得這樣精彩?
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現(xiàn)兒童好奇心重、熱愛大自然的性格特點。作者曾對百草園的景物進行過細致的觀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還在描寫之中傾注了自己對百草園——這個兒童樂園的熱愛之情。因此才把百草園的事物寫得這樣精彩。
(7)本段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描寫百草園的事物?表現(xiàn)出了事物的什么特點?
這段文字還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比喻句:“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表現(xiàn)出木蓮果實的形態(tài)特點;“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表現(xiàn)了覆盆子形狀顏色的美麗。
擬人句:“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表現(xiàn)出這兩種昆蟲鳴聲的悅耳。
4.小結:第2自然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層,是寫景的精彩之處。它描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這段文字中處處表現(xiàn)了兒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對大自然的熱愛。那么我要強調一點就是請同學們注意作者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5.讀第3~6自然段。文章為什么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
6.第7、8自然段是怎樣描寫捕鳥的?準確地運用了哪些動詞?為什么要寫捕鳥?
先寫捕鳥的時間、條件、方法,然后寫捕鳥的收獲、經(jīng)驗教訓。運用的動詞有“掃開”“露出”“支起”“撒”“系”“牽”“看”“拉”“罩”。寫捕鳥也是寫百草園給愛玩的兒童帶來的無窮樂趣。
7.第8自然段寫了一位什么樣的人物?這和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有什么關系?
第8自然段寫了一位善良、沉靜、有豐富捕鳥經(jīng)驗的農民——閏土的父親。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勞動人民智慧、經(jīng)驗的欽佩之情。這層中,沒有明寫“百草園是‘我’的樂園”,但“我”已經(jīng)樂在其中了,捕鳥時的新奇、興奮,對閏土父親的欽佩,這些都是百草園生活中的組成部分,這樣就把“樂園”寫得實在、具體了。
8.讀第9自然段?!拔摇钡降字恢辣凰偷剿桔尤サ脑蚰?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不知道,從“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都無從知道”可以看出,三個“也許是”表示盡管猜測的原因很多,但一個也無法肯定。
9.“Ade,我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什么心理?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達了“我”對百草園的依戀之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示
課文第一部分寫百草園,作者抓住“我的樂園”來寫,行文充溢了生機和活力?!拔摇甭亻L大了,“我”不得不離開“我的樂園”,心中充滿了依戀、無奈、迷茫;接著寫“我”被送進三味書屋,隨先生讀書。
二、鞏固理解
1.三味書屋的陳設是怎樣的?字里行間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三味書屋的學習環(huán)境:“一扇黑油的竹門”,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下面有“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的畫。作者描寫剛到書屋時對里頭的陳設布置首先就充滿著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門”,“三味書屋”的大匾,“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的畫幅,那孔子牌位、拜孔子和拜先生儀式,對未脫孩提稚氣的魯迅,充滿著一種不同于百草園戲耍的新鮮感。假如說,百草園是令人留戀的,那么進了三味書屋,則又使他的好奇心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
2.“我”對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
主要是敬慕先生,說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對他淵博的知識感到信服。同時也很愛他,因為學生雖然很調皮、很貪玩,但先生很少體罰他們,通常總不過是瞪瞪眼睛而已。
3.由學生分角色讀課文第12自然段至末尾。
一人讀“我”的語言,一人讀先生的語言,一人讀敘述部分。
注意下面幾句話的讀法:
(1)“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應讀作:“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這東西很遙遠嗎?我想得到仁,這仁就來了?!?/p>
(2)“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應讀作:“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意思是:“笑人家牙齒缺了,(那口)像個狗洞大開著。”
(3)“上九潛龍勿用”,上九,即初九。意思是:惡勢力強大時,才高德重的“好人”就要隱居起來,暫時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
(4)“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應讀作:“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意思是:“那個地方的土地(分為九等,上上為第一等,下上為下等里的最上一級),好壞交錯;那進貢的東西,有祭祀專用的一捆捆的茅草,還有橘、柚這類水果?!?/p>
4.魯迅先生兒時在三味書屋學習七年,文中描寫了讀書生活中的哪些樂趣?
寫出了五個方面的樂趣:問“怪哉”蟲——充滿好奇心;正午習字,晚上對課;逃課到小園中玩耍;師生一起朗讀時的情景;上課時偷偷在下面玩紙盔甲、畫畫兒。
5.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蟲的問題?
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學生讀他所指定的書,書外的問題是不予解答的,況且提問者又是一個剛入學不久的學生,如此“不務正業(yè)”,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
6.“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guī)則,但也不常用”說明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打戒尺、罰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學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罰跪規(guī)則而不常用,說明他對這種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態(tài)度,也反映他對學生的開明思想。
7.作者寫三味書屋的生活,也寫了老先生壽鏡吾,壽鏡吾老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
先生則以他的品行“方正、質樸、博學”以及對學生的寬容獲得了少年魯迅的崇敬。文章是這樣描寫先生的:他對學生和藹,在開始嚴厲,后來就好起來,不失開明,如沒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儀式。學生溜出花園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類的怪題也無可挑剔;從不輕易體罰學生,在學生不聽話時,戒尺和罰跪“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他有點舊書生的迂腐,他在念書時,“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非常投入的一種聲情并茂的朗讀習慣,這并沒有給學生帶來一點厭惡感,更沒有在作者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恐懼的陰影。
8.第二部分表現(xiàn)出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什么特點?和百草園中的情趣盎然構成了什么關系?
兩部分是和諧統(tǒng)一的關系,貫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
三、文章脈絡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魯迅童年生活過的兩個地方。閱讀時抓住地點的變化可將全文分為兩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時間和事情的不同分為幾層: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回憶百草園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層:
一層(第1自然段):總的介紹百草園情況。點出是“我的樂園”,充滿留戀之情。
二層(第2自然段):描繪百草園春、夏、秋三季的景色。
三層(第3~6自然段):寫長媽媽講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層(第7~8自然段):寫冬天百草園雪地捕鳥的樂趣。
第二部分(第9~24自然段):回憶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經(jīng)歷??煞治鍖樱?/p>
一層(第9自然段):是過渡段,告別百草園去私塾讀書。
二層(第10~11自然段):寫入學的情形。介紹了書屋和先生。
三層(第12~16自然段):寫不準提課外的問題。
四層(第17~23自然段):描寫三味書屋后園游戲以及師生共同讀書的情景。
五層(第24自然段):寫課堂上“我”趁先生讀書入神時“畫畫兒”。
四、寫作特點
本文采取了由遠及近、由高到低、從靜到動、先夏后冬的順序,對百草園的景物作了有層次的描述。先寫遠遠望見的、粗線條的景物,如菜畦、皂莢樹、鳴蟬,再寫身邊、腳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烏根、覆盆子果實;先寫靜止的,如石井,再寫動態(tài)的,如叫天子;先寫生機勃勃的春、夏、秋季,再寫別有情趣的冬季。又如作者對捕鳥經(jīng)過的記敘,雖然僅僅用了兩個句子共100個字,但寫得很細致、很有層次。第一句,簡潔交代了冬季捕鳥的條件。第二句,著重寫捕鳥經(jīng)過。這之中,又是先寫捕前必要的準備,寫了捕鳥的環(huán)境和確保來鳥落網(wǎng)的準備,強調要先露出一塊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篩大而多孔;繩長,人遠遠牽著,看鳥雀下來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說明,只要掌握以下要領,罩住鳥是不成問題的。這一小段記敘,描述有序而嚴格,絕不能任意調換。
五、板書設計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
賞美好景物聽神秘故事捕覓食之鳥―→自由快樂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有這樣一句話:“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等教育資源,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p>
我認為,不僅要“溝通課堂內外”,就閱讀教學而言,更主要的是要溝通讀者(學生)和作者的心靈(心理)。作者和讀者,所處時代、環(huán)境,個人的經(jīng)歷、性情等各有不同,這給學生的閱讀理解造成了障礙。閱讀教學首先就是要找到這個相通的地方。從兒童心理、從為什么要寫的角度讓學生理解,似乎要省力些。
語文教師要牢固地樹立資源開發(fā)意識。資源開發(fā)的途徑是多樣的。學生的學習成果(包括錯誤)是極其寶貴的資源。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與名家的文章作比較,即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更是有效的學習方式。即時開發(fā)學生身上的語文學習資源、利用好學生學習成果資源,是一門學問和一種藝術。
語文永遠是感性的?!霸黾訉W生的語文實踐機會”,就是增加學生感性體驗的機會?!白叱鼋淌摇笔菍嵺`,在教室讀書和寫作同樣是語文實踐。從“百草園”的“玩樂”到“三味書屋”的“讀書”是成長,愿我們的語文學習也能茁壯成長。
1、本課反映的是兒童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宜從聯(lián)系學生的自身生活經(jīng)歷與體驗入手,去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去正確的認識生活,體味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
2、緊扣教材,運用聯(lián)系比較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意旨;運用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領悟學習和生活的真諦。
3、自主探究與討論交流相結合,聽說讀寫與實踐模仿相結合,以增強全員參與的興趣,促進動腦動口動手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1、熟記魯迅的有關知識。
2、理解并運用描寫景物的手法。
3、學習并運用聯(lián)系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
4、培養(yǎng)熱愛自然,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
主題的理解及對學習、對生活的正確認識。
⑵有關圖片。
2、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反映童年生活的材料。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百草園生活是兒童熱愛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生動體現(xiàn)。
2、學習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
第一單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學過后會勾起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現(xiàn)在生活的反思,還會有新的感觸和更深的認識。
回顧有關魯迅的知識,口答明確:原名及籍貫、地位、主要作品及學過的作品、本文的出處。
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1、概括特點。
(參考:百草園生活:自由快樂、豐富多彩、有無限趣味;三味書屋生活:單調枯燥、乏味、受束縛)
2、找出兩部分的起止句及過渡段。
1、小組討論:
樂園中使魯迅感到有無限趣味,包括哪幾方面?
(提示:從不同角度概括。參考:從看的聽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動物角度或季節(jié)等)
⑵為下列描述對象加上能突出其特點的詞語:
3、齊讀第二節(jié),思考:重點寫的是百草園的哪個位置,用什么句式來體現(xiàn)?
運用: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仿寫一段話。
4、拓展:
⑴劃出表現(xiàn)哺鳥動作的動詞,推薦兩小組分別上臺表演。
一、教案背景
1、初中語文;
2、教學課時:3
3、教學地點:多媒體教室
4、學生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進行標注;
3)標劃自然段,給每段小結大意。
二、教學課題
1、熟悉魯迅,了解及其所處的特定社會環(huán)境及封建教育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束縛;
2、學習多種方法;
3、掌握按空間順序記敘事件;
4、學習魯迅先生從小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意識;
5、認識32個生字新詞。
三、教材分析
1、教材概述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是魯迅先生42歲時“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用一顆童心去回憶的童年生活。通過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和三味書屋里枯燥無味的生活相比較,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的生活,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身心的束縛和損害。
2、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具體生動的寫景狀物的寫作方法,學習用鮮明的對比突出中心思想的寫法,學習魯迅先生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3、教學難點
學習運用多種方法;認識封建教育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束縛。
4、教學準備
利用【百度搜索】,搜索“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相關資料圖片、音樂、視頻,并對其分類進行整理,制作PPT。(關鍵詞搜索“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魯迅”、“童年”,類型分別搜索“新聞”、“網(wǎng)頁”、“貼吧”、“MP3“知道”、“圖片”、“視頻”。)窗體頂端
窗體底端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文的生字、能夠正確讀寫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對文中出現(xiàn)的部分詞語進行正音和釋義;記住魯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
2、能力目標:學習本文具體生動的寫景狀物的寫作方法,學習運用多種方法。體會作者如何在寫景記事中滲透思想感情。學習用鮮明的對比突出中心思想的寫法。
3、價值觀目標:學習魯迅先生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認識封建教育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束縛。
五、教學方法
采取聽-想-看-談-思過程法。讓同學全面了解這篇課文,掌握文章的意境和寫作風格和手法。暢想自己的童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熱愛大自然,樹立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意識。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聽課文。由【百度搜索】“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MP3課文,播放MP3的閱讀文件,讓學生聽。
2、簡介作者和作品
展示圖片:【百度搜索】“魯迅圖片”,展示3-5幅不同時期魯迅的照片。
魯迅(1881~1936)是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魯迅的一生是戰(zhàn)斗的一生,也是勤奮工作的一生。從1907~1936年他所寫的小說、雜文、散文、詩歌以及翻譯、日記、書信等共800多萬字,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中一筆巨大的寶貴的財富,也是極其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于1926年9月18日,當時魯迅先生正在廈門大學任教。這篇文章最早發(fā)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題下面寫了一個副標題為《舊事重提之六》。后來魯迅先生把它和《舊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編入《》這個散文集子中。
3、掃除文字障礙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提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引導學生注字音,解釋課本未注釋的詞)
纏絡chán相互纏繞在一起豁huò此處狀聲覓食mì找食淵博yuān學識深廣確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油蛉líng攢cuán斑蝥máo珊瑚shān蟋蟀shuài斂liǎn腦髓suǐ陌mò人跡罕至hǎn竹篩Shāi秕谷bǐ系jì傳授shòu書塾shǔ宿儒rú蟬蛻tuì人聲鼎沸dǐng竇dòu厥士jué拗ǎo倜儻tì tǎng金叵羅pǒ盔甲kuī繡像xiù錫箔xī bó
4、指定學生朗讀全文
5、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你想象中的百草園、三味書屋是什么樣的?你的童年有什么趣事?
6、播放視頻
由【百度搜索】“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視頻,《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閱讀與欣賞。
展示圖片:【百度搜索】“百草園”
展示圖片:【百度搜索】“三味書屋”
7、課堂交流
文章的題目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請同學考慮文章從第幾段到第幾段寫的是“百草園”的生活?第幾段到第幾段寫的是“三味書屋”的生活?讓學生暢談自己的想象和現(xiàn)實的差距,自己的童年趣事,寫上一些小故事作為課堂作業(yè)。
8、課后作業(yè)(第一課時結束)
生字生詞在作業(yè)本上抄寫三遍。熟讀全文三遍,并反復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
9、童年樂趣(第二課時開始)
從學生好的童年趣事中,選出1-2個,由學生本人讀給大家聽。對他們所作的事情進行【百度搜索】。如“捉魚鰍”、“過家家”。
圖片展示【百度搜索】農村兒童捉魚鰍:
圖片展示【百度搜索】過家家:
10、百草園之樂趣
1)百草園的景物描寫,諸多樂趣,戀戀不會百草園的感情。
由上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導入新課。
提問:作者對百草園的生活與三味書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明確:作者認為在百草園中有無窮的樂趣;三昧書屋的生活則是枯燥乏味的。文章先后寫了兩種生活,第一部分(1至9段)寫的是“我”在百草園中的無窮樂趣。第二部分(10至24段)寫的是“我”在三味書屋中枯燥的讀書生活。這就是本文的大體結構。
2)引導學生分析課文。
◎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第1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提問:課文的第1段寫出百草園的什么情況?這在文中起著什么作用?
明確:寫出百草園曾是“我”的樂園,點出了憶寫百草園的緣由。②理解:“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
這句話是“夕拾”,是從成人的眼光看當年的百草園。“確鑿只有”,斷定百草園沒有什么動人之處;“似乎”又是對上面斷定內容的猶豫與躊躇。這一方面表明由于“時間的流駛”,一些景致是否能夠清楚的記得,不敢妄下結論;另一方面,也是為下文甩出一個“線頭”——“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課文的第1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層,寫出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引起下文回憶描寫百草園。
◎請學生朗讀第2段,引導學生迸行分析。
①提問:作者寫了百草園中的多少種動植物,它們分別是什么?明確:寫了十四種動植物,它們分別是:皂莢樹、桑椹、菜花、何首烏、木蓮、覆盆子、草叢、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圖片展示【百度搜索】該十四種動植物。
②提問:作者寫了百草園中什么景物呢?
明確:萊畦,石井欄。
③提問:作者在寫這些景物、動物、植物的時候,用了哪些詞語把它們寫得更加生動、美好呢?作者為什么把這些景物寫得那么具體、生動、真切?百草園為什么是“我那時的樂園”?
明確: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園,卻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觀賞、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這當然是“我”的樂園了。這里的草木蟲鳥曾吸引著兒時的魯迅先生去觀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至今,這些景物還歷歷如在魯迅先生的眼前,魯迅先生就用充滿感情的語言,把它們描寫出來,表現(xiàn)兒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讀者感情上的共鳴。
④提問:作者怎樣描寫出百草園的可人?
明確:魯迅先生用色彩絢爛的語言,生動的文筆描繪了百草園的可人。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棋,寫的是春季;鳴蟬,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寫的是夏季;油嶺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寫的是秋季。
這樣寫了春、夏、冬三季的百草園,而且還寫了那么多、那么生動、形象的動、植物,錯綜交織,而又井井有條,描寫出了百草園的可人。
⑤提問:本段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描寫百草園的事物?表現(xiàn)出了事物的什么持點?
明確:這段文字還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句:“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表現(xiàn)出木蓮果實的形態(tài)特點;“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表現(xiàn)了覆盆子形狀顏色的美麗。
擬人句:“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蟋們在這里彈琴”,表現(xiàn)出這兩種昆蟲鳴聲的悅耳。
⑥提問:作者為什么能把百草園的事物寫得這祥精彩?明確:作者曾對百草園的景物進行過細致地觀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還在描寫之中傾注了自己對百草園——這個兒童樂園的熱愛之情。因而把百草園的事物寫得這樣精彩。 小結: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層,描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這段文字中處處表現(xiàn)了兒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讓學生輕聲齊讀第2段,加深體會,加強記憶。
3)指定學生朗讀課文第3至3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①提問: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起過渡(或承上啟下)的作用。從對百草園的景物的描寫,過渡到關于百草園中有關傳說的敘述上去。
②提問:這里寫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這里寫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這個故事帶有神怪色彩,結局是邪不壓正,美女蛇被制服了。
③這個故事與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有什么聯(lián)系呢?
明確:其一,故事的內容符合兒童好奇、愛驚險的心理。這也是兒時的一種樂趣;其二,聽長媽媽的故事后,“長草”是不去的,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園中活動的范圍,極想得到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在百草園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這也符合兒童的探險獵奇、戰(zhàn)勝邪惡的心理。這就為百草園蒙上了一層神秘的紗,誘導著兒童去涉足認識、了解它。其三,百草園豐富的生活內容和赤鏈蛇的傳說,對兒時的作者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所以這個傳說,增加了百草園是“我”的“樂園”的因素。
4)讓學生齊讀課丈第7、8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①這兩段寫了什么?
明確:寫了雪天捕鳥,是百草園冬天的樂趣。
短文展示【百度搜索】雪天捕鳥:不同的人對雪天捕鳥的描寫。
②讓學生默讀課文第7段,同時找出寫捕鳥方法的動詞,分析使用這些動詞的表現(xiàn)力量。
明確:作者用“掃、支、撒、系、牽、看、拉”等一連串的動詞,清晰、準確地寫出捕鳥的全過程,表現(xiàn)了兒童好動的性格,對捕鳥的喜好。
③第8段寫出了一位什么樣的人物?這和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有什么關系?
明確:第8段寫出了一位善良、沉靜、有豐富捕鳥經(jīng)驗的農民——閏土的父親。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勞動人民智慧、經(jīng)驗的欽佩之情。這層中,沒有明寫“百草園是‘我’的樂園”,但樂在其中了,捕鳥時的新奇、興奮,對閏土父親的欽佩,這些都是百草園生活中的組成部分,這樣就把“樂園”寫得實在、具體。
5)指定學生朗讀第9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①三個“也許是因為……”的內容是什么?表達了什么意思?
明確:這三個分句構成一組排比句,其內容都是在百草園中一些不“規(guī)范”的行為,以此來推測離開百草園的原因。表現(xiàn)了兒童覺得被送進書塾是遭到了懲罰的心理。
②這一段字里行間流露了一種什么感情?
明確:這一段用猜測、疑問和無可奈何的語氣,表達了童年的魯迅告別百草園時既無奈又戀戀不舍的感情。
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這里能夠自由地觀賞自然景物;這里能夠聽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這種獵奇的心理驅使,想在百草園中尋得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這里還可以學到捕鳥這種本領;這里還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決不能做的把戲——毀墻根、投磚頭、跳欄桿……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潑的、帶有探險意味的,這怎能不是兒童的樂園呢?離開它又怎能不戀戀不舍呢?這就是課文的第一部分,表現(xiàn)了作者兒時在百草園中的種種樂趣。
6)布置作業(yè)(第二課時結束)
①背誦默寫課文第2自然段。
②完成課后練習題二、三。
③預習后文,準備下節(jié)課進行分析。
11、三味書屋之枯燥
三味書屋的單調陳設、枯燥生活、失敗教育;和百草圖中情景構成的鮮明對比。
1)檢查作業(yè)背誦、默寫第2段。
2)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11、12兩段,邊讀過考慮:
①三味書屋的陳設是怎樣的?字里行間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②“我”對三味書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引導)
展示圖片:【百度搜索】“三味書屋”
明確:三味書屋的陳設單調、沉悶。三味書屋給作者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黑油的竹門”,多么沉重、壓抑的顏色,它與百草園中的“碧綠”“紫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屋里的陳設就更單調了,只有匾和畫兒,不象百草園中的生機勃勃。魯迅先生對這里極為熟悉。寥寥幾筆,三味書屋的環(huán)境、陳設,使讀者有如目睹。 “我”對三味書屋的主人——壽鏡吾先生是很尊敬的,說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展示介紹:【百度搜索】“壽鏡吾先生”:
魯迅一生最為敬重的三位老師之一
關于壽先生,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說,他“極方正、質樸、博學”。他教學嚴,“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guī)則,但也不常用?!彼椭欣щy的學生,魯迅父親病重,亟需一種“三年以上陳倉米”,魯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壽先生。幾天后壽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魯迅家里,所以后來魯迅無論求學南京,還是留學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鄉(xiāng)便不忘去看望壽先生。1906年他奉母命從日本回鄉(xiāng)完婚,僅在家十天,也要去壽先生家坐一坐。1912年進京工作后仍與其保持書信聯(lián)系,1915年底壽夫人病逝,魯迅又主動送挽帳致哀。
3)由學生分角色讀課文第12段至末尾。(一人讀“我”的語言,一個讀先生的語言,一人讀敘述部分)
教師提示:對19段,要注意引號里的句子句逗應該是這樣的:“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上九,潛龍,勿用?!薄柏释?,下、上錯;厥貢,苞茅、橘柚。”朗讀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①魯迅先生兒時在三味書屋學習七年,在此文中寫出了幾個方面的學習生活情況?
(學生討論,回答。)
明確:寫出了五個方面的學習生活情況:問“怪哉”蟲——這是不可以的;單調的學習生活,正午習字,晚上對課;逃課到小園中去被先生批評;師生一起朗讀時的情景;課上的意外收獲——畫的成績卻不少了。
②在這五個方面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小結:第一個是問“怪哉”是怎么回事。先生說“不知道”,而且臉上有些怒色了?!拔也胖雷鰧W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他)決不至于不知道……乃是不愿意說?!薄@是對壓制學生求知欲的十分不滿。進了三味書屋就要非禮勿言、非禮勿視,要一心只讀圣賢書??墒巧倌牯斞竻s問了讀經(jīng)以外的“怪哉蟲”,這在老師的眼里簡直是左道旁門,所以不予回答,而且有怒色了。
第二個是讀書的內容和形式。老師“大聲道?!x書!’于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這書讀得多沒勁呀,是在老師的壓力或命令下讀的。讀的又是什么內容呢?有的宣傳“仁”這個虛偽的封建道德。有的低級趣昧地取笑別人;有的宣傳迷信風水;有的拼湊起講古代稅法的話;這些令人難懂而又無用的書,讀不成句,讀錯了也沒有人糾正,只有死記硬背。學生怎能感興趣呢?這和百草園中生動活潑的生活真是大相徑庭!
③作者寫三味書屋的生活,也寫了老先生壽鏡吾,壽鏡吾老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作者對他是什么態(tài)度?(學生討論,回答。)
小結:當魯迅提出“怪哉蟲”的問題時,老先生有些“怒色”了,答以“不知道”!當孩子們到三味書屋后的小園中去玩而被老先生發(fā)現(xiàn)時,只不過是“瞪幾限”,大聲道:“讀書!”當學生惹他生氣時,他有戒尺,但不常用;他可以讓學生罰跪,但他也不常用。當他自己讀書讀到得意處時,他就微笑起來,將頭仰起,“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這些都可以看出來,壽鏡吾老先生秉性慈祥,酷愛讀書,魯迅先生是尊敬的。可是他不自覺地為舊制度效勞,是舊教育制度的忠實執(zhí)行者。他不懂得少年兒童的心理,他沒有象長媽媽那樣能夠抓住兒童的心,飽也沒有象閏土的父親那樣耐心誠懇地回答兒童提出的問題,而是不看教育對象的心理特點,拒絕學生的提問,泯滅他們的求知欲,這些都是錯誤的教學態(tài)度與教學方法。
盡管如此,他在塾師中是比較好的,對學生還“和藹”,不常用戒尺與罰規(guī),也正囚為他是比較慈祥的。他尚且如此嚴格遵守封建教育制度,更何況其他人了!所以魯迅先生在“恭敬”的同時,也給予了恰如其分的批判與否定,以此來否定三味書屋的生活,否定舊教育的制度,寓意是十分深刻的。
④三味書屋的教育是成功還是失敗呢?
(學生討論,回答。)
小結:結論是肯定的,三味書屋的教育是失敗的。首先學生不喜歡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再有“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書屋式的教育;還有“后來,因為要錢用,賣給一個有錢的同窗了、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聽說自己也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紳土地位了”——從同學的角度否定了三味書屋式的教育,它培養(yǎng)出來的人,正是這種逐利趨勢之徒,舊制度的維護者與社會基礎。這樣的批判是很深刻有力的。
⑤第二部分表現(xiàn)出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什么特點?和百草園中的情趣盎然構成了什么關系?(學生回答)
小結:第二部分表現(xiàn)出三味書屋學習生括的枯燥無味,和百草園中的情趣盎然構成了鮮明的對比。
12、引導學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總結)
提問:作者把情趣盎然的百草園和枯燥無味的三昧書屋對比著寫,表達了什么祥的中心意思?(學生討論,回答。)
小結:作者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的生活作對比,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也表現(xiàn)了兒童對知識的追求,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作業(yè)布置:
1、完成兩本練習,本課生字詞抄寫兩遍;
2、預習下一課,先完成課后練習一、二。
七、教學反思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對兒時童年生活的記憶。一個是富有樂趣的百草園、一個是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通過對比的寫法,表達了他對大自然和自由生活的熱愛,對封建教育制度桎梏兒童的精神是一種批判。在教學中,通提問學生對百草園、三味書屋的想象,布置童年趣事作業(yè),討論童年趣事等,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學生存在以下問題。
1、動手能力、動腦能力不斷下降。
在的家庭作業(yè)時。多數(shù)學生都寫了陪爸爸媽媽去商場購物、去兒童樂園、去動物園,都是坐享其成的自己玩耍。與大自然進行親密接觸的很少,更不用說自己動手制作陀螺、竹蜻蜓、紙飛機,捉泥鰍、制作魚竿釣魚等等原來孩子的趣事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明顯減弱。
2、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意愿降低。
很多學生在童年趣事中描寫的是打電子游戲,上QQ聊天、偷菜,要不就是惡作劇,畫別人的衣服,弄人家的頭發(fā)。很少有人提及到農村去、爬山等。時代的進步,不能讓我們桎梏于鋼筋水泥。只有熱愛大自然的人,才能熱愛人類共同的家園。
3、三味書屋的枯燥和現(xiàn)在的應試教育如出一轍
三味書屋的老先生是要求學生能背誦課文,對上句子為成績,而我們的家長、學校和社會則要求學生分數(shù)第一就萬事大吉。不顧及學生的愛好和要求,一味地填鴨式教育,剝奪了學生的童年。有些學生說,他的童年就是在培訓英語、書法、音樂、繪畫、舞蹈中消耗的。小時候的學生聽話,家長可以將思想強加于人,而初中、高中的學生就難以駕馭,所以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
4、百草園的樂趣應該還給孩子
家長、學校、社會應該營造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玩耍環(huán)境給學生,多給孩子們營造“百草園”。如建立公園、觀光農業(yè)園、體驗農業(yè)園等。周末的時間,應該多帶孩子去玩耍。讓孩子們在親近大自然中去感受、融入大自然中去享受,才能體會到童年的樂趣,才富有想象力(一切想象都來源于生活)。
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知識目標
認識作者,了解其筆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體會他在文章中表達的感情。
能力目標
1.學習抓住景物特征,層次井然,融情入景地描繪景物的寫法。
2.品味作者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特色,增強語感。
情感目標
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自由生活的追求。
第一課時
學習
目標
1.學習“百草園”部分,了解其筆下多彩的童年生活。(重點)
2.學習抓住景物特征,層次井然,融情入景地描繪景物的寫法。(重點)
3.品味作者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特色。(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如果說,人生是一首詩,那么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節(jié);如果說,人生是一幅畫,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寫意的一筆;如果說,人生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動人的音符;如果說人生可以重新來過,那么童年是人們的首選時光。魯迅先生用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調,回憶似水流年,獲得些許溫馨,我們共同學習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屏顯播放歌曲《童年》開頭片段)
聽到這首歌我們都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時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的童年,即使是大作家魯迅也不例外。今天,我們一起循著先生的足跡,走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走進先生多姿多彩的童年世界。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錄音朗讀,并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表明了記敘的是作者的一段經(jīng)歷(從……到……),點明了寫作的兩個場景,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先寫了百草園,再寫了三味書屋
2.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間的過渡段?據(jù)此分段并概括層意。
第一部分(1—9段):回憶百草園的有趣生活。
第9是過渡段:告別百草園去書塾讀書。
第二部分(10段—結束):回憶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經(jīng)歷。
3.百草園是“樂園”,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百草園是“樂園”表現(xiàn)為:(1)有趣的景物; (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
(3)有趣的活動——雪地捕鳥。
【教學備注】
‖教學提示‖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顯示了文章的內容和層次。解答此題,可從內容與結構等方面入手。
‖教學提示‖
給文章劃分層次,要注意找過渡段。
目標導學二:體會“百草園”之樂
1.第二段中作者描寫了百草園中的哪些景物?分別從哪些角度、哪些順序描寫這些景物?
景物:有靜態(tài)的事物,如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有動態(tài)的景物,如鳴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等。
角度:分別從視覺、聽覺、味覺等角度入手。
順序:采取了由遠及近、由高到低(寫動物)、從靜到動、先夏后冬的順序。
2.寫美女蛇的故事,屬于何種敘述順序?有什么作用?
插敘。美女蛇的故事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
3.作者寫冬天的百草園,著重描寫了捕鳥,寫了哪幾方面內容?運用了哪些動詞? 有什么作用?
先寫捕鳥的時間、條件、方法,然后寫捕鳥的收獲、經(jīng)驗教訓。
運用的動詞有:“掃,露,支,撒,系,牽,看,拉,罩”,準確、生動、真切寫出捕鳥地全過程,使讀者如臨其境,同時也從捕鳥活動寫出捕鳥時的興奮驚喜之情,不點樂園,卻樂在其中。
‖學法指導‖
景物描寫順序有三種:(1)按游覽的先后順序寫。(2) 按方位順序寫。方位包括上下、左右、內外、前后等。(3)按景物出現(xiàn)的時間先后順序寫。
目標導學三:品味語言,體會情感
1.“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jīng)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八坪酢北硎緦ψ约旱挠∠蟛荒苋煽隙ǎ按_鑿”則是完全肯定的語氣。有矛盾嗎?該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似乎”是因為不相見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確鑿”是因為童年生活快樂而難忘記。
2.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中哪個內容是強調的重點)
“單是”以后的內容是作者強調的重點。
3.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吧,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
句中連用三個“也許”有什么表達效果?
句中連用三個也許表猜測,表達出作者深刻眷戀百草園和被迫離開時勢無奈與依依惜別的深情。
目標導學四:拓展延伸,仿寫句子
1.文章描繪百草園,用了“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把這些詞語去掉讀一讀,跟原文對比,體會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并試著模仿這樣的句式寫一段話。
不必說翠綠的青山,蒼勁的松柏,浮動的白云,湛藍的天空,也不必說夜鶯在婉轉得歌唱,麻雀在喳喳的嬉戲,美麗的蝴蝶在風中舞動,單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就足以令人心曠神怡,它是那么嫩綠,那么堅強,迎著凜冽的寒風昂然挺立。
2.雪地捕鳥這段文字總共不到70個字,連用9個表達動作的詞,把雪地捕鳥的系列 活動生動而有層次的表現(xiàn)出來了。每句話都寫得實實在在,沒有可有可無的字句,試寫一個游戲,表現(xiàn)系列動作,注意用詞準確,不超過100字。
他彎著腰,籃球在他的前后不停地拍著,兩眼滴溜溜的轉動,尋找“突圍”的機會。突然他加快了腳步,一會兒左拐,一會兒右拐,沖過了兩層防線,來到籃下,一個虎跳,轉身投籃,籃球在空中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內。
‖教學提示‖
設計此題意在讓學生通過語言的品味,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板書設計
賞美好景物
聽神奇?zhèn)髡f
百草園“樂園”
熱愛自然、追求自由
捕雪地之鳥
第2課時
學習
目標
1.學習“三味書屋”部分,正確理解魯迅對三味書屋生活的態(tài)度。(重點)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本文的主旨。(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有趣的百草園,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三味書屋”部分,主要掌握寫景、寫人的方法,進一步體會詞句的作用。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研讀“三味書屋”
1.用一句話歸納這一部分的內容。
對三味書屋的美好生活的回憶。
2.作者選取了哪幾個片斷真實生動地再現(xiàn)了私塾教育?其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學習環(huán)境:呆板(黑油竹門,匾,畫)
學習生活:單調枯燥:(正面描寫)教學內容單調難明,只讀書,習字,對課,古書難明。
教學方法:死板,發(fā)問遭禁止,要打戒尺,罰跪。
教書先生:方正、質樸、博學、嚴格中有和藹、開明的一面——好學、追求探索知識,封建教育束縛了兒童的身心發(fā)展
3.童年魯迅對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態(tài)度?
從先生來說,一是知識淵博,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二是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容,讀書很投入,但不太束縛也基本上不體罰學生,通??偛贿^是瞪瞪眼睛而已。從學生來說,一是敬慕老師的淵博,喜歡提問,愿意了解新知;二是一有機會便跑出去玩,尋找讀書以外的樂趣;三是趁老師讀書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種游戲、畫畫兒等。從這幾個片段不難看出,當時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嚴厲,孩子們還是有相當多的自由的。
【教學備注】
‖教學提示‖
在作品里,魯迅十分逼真地描寫了三味書屋的陳腐味,學生進學先向孔子牌位行禮,其次是拜先生,平時只能專心攻讀經(jīng)書,旁的學問是不許過問的。日常課程也安排得十分刻板,每天只能專門攻讀經(jīng)書。但魯迅并沒有把書塾寫成兒童的囚牢,這不是他創(chuàng)作的本意。
目標導學二:探究文章主旨
本文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兩部分之間是什么關系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于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
(1)兩部分是對比關系,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陳腐的生活相對比,一個是多么適合兒童心理,表現(xiàn)了兒童的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么妨礙兒童身心的發(fā)展,表現(xiàn)了兒童對它的厭惡。
(2)兩部分是襯托關系,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
(3)兩部分是和諧統(tǒng)一的關系,貫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
‖教學提示‖
對本文結構的不同理解,實際上表現(xiàn)了對文章主題思想的不同理解。對文章的主題思想,可以允許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目標導學三:體驗與反思,暢談童年之樂
童年是美好的,請用形象化的兒童語言說說自己快樂的童年(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選較好的在全班交流)
三、板書設計
學習環(huán)境:呆板(黑油竹門,匾,畫)
學習生活:單調枯燥
教學方法:死板,發(fā)問遭禁止,要打戒尺,罰跪。
教書先生:方正、質樸、博學、嚴格中有和藹、開明
教學反思:
可取之處:在教學過程中,遵循了認識規(guī)律:先整體后局部。也注意了語文學科的特點,注意了字詞句段的教學和賞析。
不足之處:在組織教學中,我的這節(jié)課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發(fā)揮小組的力量解決問題,雖有師生互動,可是學生互動就太少了,以后要改正!
教學目標:
㈠知識和能力目標:
了解作家作品;領悟課文寫景的精妙,提高描寫的能力;理解并學習課文按空間順序記敘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
㈡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合作與交流,探討寫景的妙處;反復朗讀課文,理清層次;結合自身實際,用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課文的主題
㈢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認識魯迅從小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啟發(fā)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教學重點:
1、領悟本文的寫景的筆法,了解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2、通過復述課文,學習本文選材、組材的技巧
教學難點:
描寫三味書屋的部分難在兩點:
1.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困難;
2.有些難解的詞語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童年》,在播放歌曲時,老師在一旁解說: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謠,每個人都有難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們記憶中的珍寶我們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憶起自己童年時期的往事,寫下了一篇優(yōu)美散文,字里行間蘊含著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讓我們伴隨這首優(yōu)美的樂章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魯迅先生的童年和我們的童年有哪些不同?
二、鞏固基礎知識
1.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yī)學院學醫(yī),后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fā)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后在杭州、紹興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2.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人跡罕至確鑿
人聲鼎沸輕捷
鑒賞倜儻
三、學生朗讀課文
四、題解: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jīng)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課題用“從……到……”兩個介詞有以下的含義:
a)“百草園”“三味書屋”點明全文記敘的兩個地方“從……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園”在前,“三味書屋”在后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來寫的,很明顯就是把文章分為兩大部分內容
b)全文敘寫了作者童年兩處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記敘百草園的生活;第二部分,記敘三味書屋的生活
c)表明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
五、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學生探究: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魯迅童年生活過的兩個地方,從題目看,文章是按空間順序來寫的,那么他們各自的起止段落為何,哪一段又是過渡段,請?zhí)接?/p>
明確:(1—8段)回憶百草園的有趣生活
(9段)過渡段,告別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去讀書
(10—24段)回憶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經(jīng)歷
2.兩個生活片段中各寫了哪些好玩的事情?百草園:
[1]有趣的動植物
[2]神奇的傳說
[3]雪地捕鳥三味書屋:折花、尋蟬蛻,做戲,畫畫兒,喂螞蟻(問“怪哉”蟲——充滿好奇心;正午習字,晚上對課;逃課到小園中玩耍;師生一起朗讀時的情景;上課時偷偷在下面玩紙盔甲,畫畫兒)
六、布置作業(yè),學生活動
1、閱讀1—8段,以“一個的童年”說一段話或給個這幾段加一個小標題
2、閱讀10—24段,以“的讀書經(jīng)歷”說一段話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合作交流,感悟探討:
研讀學習第一部分
1.齊讀1—8自然段
指導與思考:
①用一句話歸納這一部分的內容
②勾劃出景色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的段落
③提出自己還不懂的地方
2.根據(jù)上面的“指導與思考”分析第一部分
①明確:寫“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
(1)有趣的景物;
(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
(3)有趣的活動——雪地捕鳥
②勾劃出景色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的段落
3.請學生朗讀第2段,引導學生迸行分析
①提問:作者寫了百草園中的多少種動植物,它們分別是什么?
寫了十四種動植物,它們分別是:皂莢樹、桑椹、菜花、何首烏、木蓮、覆盆子、草叢、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②提問:作者在寫這些景物、動物、植物的時候,用了哪些詞語把它們寫得更加生動、美好呢?作者為什么把這些景物寫得那么具體、生動、真切?百草園為什么是“我那時的樂園”?(重點引導學生如何描寫景物)
既抓住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石井欄之所以“光滑”,是因為井經(jīng)過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為童年的魯迅多次好奇地摸過它說黃蜂“肥胖”,不僅是它的體態(tài)較別的昆蟲肥大,而且體現(xiàn)了兒童特別的感覺叫天子忽然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單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xiàn)出兒童的羨意至于寫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更是兒童特有的感受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園,卻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觀賞、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這當然是“我”的樂園了這里的草木蟲鳥曾吸引著兒時的魯迅先生去觀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至今,這些景物還歷歷如在魯迅先生的眼前,魯迅先生就用充滿感情的語言,把它們描寫出來,表現(xiàn)兒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讀者感情上的共鳴
③提問:作者怎樣描寫出百草園的可愛?
魯迅先生用色彩絢爛的語言,生動的文筆描繪了百草園的可愛
多角度寫景,色形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找出色、形、聲、味及春、夏、秋景的詞語)菜畦的“碧綠”,桑葚的“紫紅”、菜花和蜂的“黃”是寫顏色,“肥胖”“高大”“臃腫”“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是寫形狀,這兩者都從視覺上寫;鳴蟬的“長吟”,蟋蟀的“彈琴”,是從聽覺上寫;覆盆子“又酸又甜”寫的是味覺:這真叫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這里實際上包括了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蟬鳴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這與下文寫到的冬天的百草園合起來成為完整的四季圖,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巧
④提問:作者用什么方法來把這百草園的可愛之景描繪得生動活潑而不顯得雜亂無章呢?
寫景有序,層次井然,條理分明,活潑多姿先用兩句“不必說……”寫百草園整體,再寫局部的“泥墻根一帶”,這是一種順序第一個“不必說”由低到高寫靜物,第二個“不必說”由高到低寫動物,這又是一種順序整體是從植物寫到動物,局部是從動物寫到植物,這又是一種順序這幾種順序配合起來,使寫景不僅有序,而且活潑多姿
⑤提問:作者為什么能把百草園的事物寫得這樣精彩?
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現(xiàn)兒童好奇好知熱愛大自然的性格特點作者曾對百草園的景物進行過細致地觀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還在描寫之中傾注了自己對百草園——這個兒童樂園的熱愛之情因而把百草園的事物寫得這樣精彩
⑥提問:本段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描寫百草園的事物?表現(xiàn)出了事物的什么持點?
這段文字還運用了“排比”“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排比句: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
比喻句:“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表現(xiàn)出木蓮果實的形態(tài)特點;“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表現(xiàn)了覆盆子形狀顏色的美麗
擬人句:“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蟋們在這里彈琴”,表現(xiàn)出這兩種昆蟲鳴聲的悅耳
[小結]: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層,是寫景的精彩之處描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這段文字中處處表現(xiàn)了兒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對大自然的熱愛那么我要強調一點就是請同學們注意學習作者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讓學生輕聲齊讀第2段,加深體會,加強記憶
4.指定學生朗讀課文第3至8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①提問: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起過渡(或承上啟下)的作用從對百草園的景物的描寫,過渡到關于百草園中有關傳說的敘述上去
②提問:這里寫了一件什么事?
這里寫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這個故事帶有神怪色彩,結局是邪不壓正,美女蛇被制服了
③合作探究,蛇的故事(突出這節(jié)的難點問題)
1、為什么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來與文中提到的百草園中的赤練蛇毫無關系,但作者卻由此生發(fā)聯(lián)想對于為什么要寫這一內容,歷來看法不一有的說是表現(xiàn)長媽媽的迷信思想,有的說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惡的愿望,有的說表現(xiàn)百草園里存在著惡毒的事物
2、寫百草園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百草園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其他方面不必涉及)
想一想:童年魯迅對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感興趣?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這一聯(lián)想對作者闡述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是否有幫助?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5.讓學生齊讀課文第7、8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①提問:這兩段寫了什么?
寫了雪天捕鳥,是百草園冬天的樂趣
②提問:默讀課文第7段,同時找出寫捕鳥方法的動詞,分析使用這些動詞的表現(xiàn)力量
作者用“掃、支、撒、系、牽、看、拉”等一連串的動詞,清晰、準確地寫出捕鳥的全過程,表現(xiàn)了兒童好動的性格,對捕鳥的喜好
③提問:第8段寫出了一位什么樣的人物?這和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有什么關系?
第8段寫出了一位善良、沉靜、有豐富捕鳥經(jīng)驗的農民——閏土的父親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勞動人民智慧、經(jīng)驗的欽佩之情這層中,沒有明寫“百草園是‘我’的樂園”,但樂在其中了,捕鳥時的新奇、興奮,對閏土父親的欽佩,這些都是百草園生活中的組成部分,這樣就把“樂園”寫得實在、具體
二、小結
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這里能夠自由地觀賞自然景物;這里能夠聽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這種獵奇的心理驅使,想在百草園中尋得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這里還可以學到捕鳥這種本領;這里還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決不能做的把戲——毀墻根、投磚頭、跳欄桿……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潑的、帶有探險意味的,這怎能不是兒童的樂園呢?離開它又怎能不戀戀不舍呢?
這就是課文的第一部分,表現(xiàn)了作者兒時在百草園中的種種樂趣
三、作業(yè)
1.拓展延伸:作者用一連串的動詞,準確地描述了雪地捕鳥的過程,請你也用上一系列的動詞來介紹你曾參與的一項活動(如溜冰、跳馬、騎自行車、釣魚等)
2.拓展延伸: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這個句式有什么好處呢?能否模仿課文,用這個句式來寫一寫我們美麗的校園呢?
(一)、本課教學的`整堂安排
根據(jù)課文內容和講練結合的原則,我設計了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即:第一環(huán)節(jié):講授新知,大約用30分鐘;第二環(huán)節(jié):練習鞏固,大約用15分鐘。
(二)、第一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安排
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課我采用練習式導入法。課前,先讓學生準備一篇100字的小文章《這里有我的歡樂》。教師批閱以后,選出兩篇短文:一篇較好的,一篇較差的。一開始上課,先投影兩篇文字,評析其詞語的運用??隙ê玫?,同時也要指出不足。同時指出本課的教學重點:對景物的仔細觀察;準確的語言運用;練習寫作《美麗的邢中校園》。
教授新知
(1)、指導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前8段,并思考這部分內容中主要記敘了哪三個令作者難以忘懷的內容。
明確:景物(美好)
百草園故事(神奇)樂園
捕鳥(有趣)
(2)、重點研讀第二段,放錄音。
學生思考:課文寫了百草園的哪些美好的景物?它們各抓住了靜物的動物的什么特點來寫?
明確:作者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一組詞語就寫出了十五種景物。寫靜物,作者分別抓住了形態(tài)和色彩。寫動物,則分別抓住形態(tài)、聲音和動態(tài);另外抓住動作寫出四件趣事。
(3)、學生齊讀第七段,以捕鳥為例,進一步理解觀察和描寫的方法:抓住關鍵的詞語(特別是動詞)。
掃開、露出、撒、系、牽、看、拉、罩
小結:從這段描寫我們可以看出,觀察需要從事物的形、色、聲、態(tài)等幾個方面入手,把事物看仔細,然后才能把這些感覺具體的寫到文章里。
概括起來說:觀察:看仔細
描寫:寫具體
(三)、練習運用
指導寫作:《美麗的邢中校園》
A、寫作手法采用“移步換景”法。
B、圍繞中心組織材料“美麗”。
C、注意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描寫抒情等表達手法的運用。
這既是本課的結尾,又是本課的高潮。它使學生從課堂的理論學習,走到實踐觀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以上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一課時的教學設想。整堂教學緊緊教學目標展開,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力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學以致用”。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主要熟悉了課文內容,理清了文章思路,感受了大師敘事的功力,放的開又收的攏,內容繁多,而不蕪雜,敘事清晰而有條理。今天我們將深入文本,品味大師語言的魅力,隨作者一起感受美好的無可復制的童年。
二.品讀文本:
(一)走進百草園
1、問題導引,品析語言。
①同學們,你認為百草園里什么東西最吸引你?
②作者是怎樣描寫百草園的景物的? 欣賞圖片。
③作者為什么能把百草園的景物寫得這樣精彩?
(總結景物描寫的方法:細致觀察、抓住特征、融入情感、講究順序、多個角度、聯(lián)想想象、恰當修辭、精選詞語。)
這個環(huán)節(jié)落實了本堂課的重點,即“分析第一部的描寫,讓學生學習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增強語句的表現(xiàn)力,使文章生動富有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和寫作能力?!?/p>
而這三個問題引導學生用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思路來品析文章,理解“景是兒童心里的景,情是兒童心里的情”。同時圖文并茂,從感性到理性,比較容易喚起學生的興趣和信心。
④百草園里有許多樂事,你覺得哪一件最有意思?哪些地方寫得特別好?
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雪地捕鳥”這一段落,引導學生分析動詞的表達效果,并補充朱自清《背影》里一段關于父親買桔子的動作描寫,進一步加深對動作描寫的認識。
⑤要求學生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型說一段話。
⑥請一同學上臺表演在人多的食堂買飯的艱難,提醒全班同學注意觀察,完了,每個人寫一段話,描述表演者的動作變化。
學以致用,遵循由簡到難有樣可依的原則,從孩子們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挖掘他們言語表達的潛能。
⑦大家的注意力好像都在于百草園的美景趣物樂事,那美女蛇的傳說在文中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性呢?
過渡自然,問題直接。學生對話交流,教師點評總結。魯迅借助這個故事饒有興趣地從另一側面豐富了作品的內容,使得百草園更加充滿神秘色彩。更重要是的是它反映了兒童的心理,滿足了潛存于他們心靈深處的好奇。可以想象得出,孩子們對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歡又害怕的。在技巧上看,這一插話是轉描寫為敘事,別開生面地為作品拓展了新的天地,百草園一滲入人情,就更具魅力了,這實是一記妙著。
2、朗讀訓練,感性認識。
語文課堂需要書聲瑯瑯,散文的賞析更需要朗讀。通過朗讀,學生可以增強語感,豐富對語言的感性認識。
3、小結百草園的生活。
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
短墻根的趣味
美女蛇的傳說
雪地里的捕鳥
“自由自在”的百草園生活
這一總結回歸整體,百草園作為樂園的形象一目了然,并突出了“自由自在”的快樂,以便引出下面對三味書屋生活的分析和感受。
(二)走進三味書屋
1、作者寫了三味書屋的那些生活片段?
提問題遭拒絕
全心習字對課
忙里偷閑尋樂
有口無心念書
瞄準時機畫畫
“苦中有樂”的三味書屋生活
將看似雜亂的三味書屋生活梳理成片,苦樂相伴,有助于學生客觀的認識。
2、你如何看待三味書屋的生活?
我特意把問題設計得很開放很主觀,力圖通過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自由輕松愉快的對話,達到對文章主題的個性理解。
三、聯(lián)系自身,感悟童年,小結課堂。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寬闊的原野。在這上面,你可以培植世界上所有的花鳥蟲魚,可以放飛心靈上所有的夢想希望,可以播灑一生的幸福,可以蕩漾一生的笑意?!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兒時生活的一段美好回憶。這段生活經(jīng)歷對魯迅先生的人生發(fā)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希望同學們也能像魯迅先生一樣,永遠保持兒童純真活潑的天性和求知進取的心靈。
一、教材分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是作者少年時代生活的戀歌。它反映了清末私塾教育的狀況,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封建教育制度教育表示不滿。學習本課,要讓學生能理解作者的這一思想感情,從而珍惜今天自由、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二、教學本課的步驟分為七個方面:教材、學情、模式、設計、板書、課堂評價、課程資源開發(fā)。
(一)說教材
在人教版的教材里,整個初中魯迅的文章總共有九篇,它包含了散文、散文詩、小說、雜文。雖然中考時直接的考點不多,但是重要的考點基本上是以他的文章為藍本。所以要想讓學生具備中考的應考能力,魯迅的文章是不容忽視的。
1、課時安排:三課時
(1)第一課時:好文初采風。在這一節(jié)課主要解決文學常識、生字詞、內容結構。
(2)第二課時:玩轉百草園。在這一節(jié)課主要解剖作者在百草園的童年之樂。
(3)第三課時:探秘三味書屋。在這一節(jié)課主要領會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玩轉百草園的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表達能力。
(2)體會寫景的方法。
(3)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4)體會少年魯迅的童真童趣,感受他熱愛自然、自由的感情。
(二)說學情
1、作品認識方面
由于小學時已經(jīng)學過魯迅先生的文章《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以及《少年閏土》,所以學生對于魯迅先生的文章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現(xiàn)在學他的文章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2、對寫景方面的積累
文章的第二段主要是通過景物描寫來展現(xiàn)百草園給我?guī)淼臉啡?,在上學期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朱自清先生的《春》,所以他們對于寫景的角度是不陌生的。
3、學生心理方面
迷戀大自然,好奇神秘傳說,渴望自由,也是現(xiàn)在學生的特點,他們與少年魯迅有著相同的地方,所以學習起來完全能體會到“樂園”的實際意義。
(三)說模式
1、設計教學模式有六個板塊:激趣導入、確定目標、整體感知、研讀品析、練習反饋、拓展延伸。
2、設計意圖:依據(jù)新課標中提出的教學目標要關注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和價值觀的要求。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重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做到語文與生活相聯(lián)系。
(四)說設計
1、激趣導入:用音樂伴奏來進行聽覺感染,用圖片欣賞來達到視覺吸引的目的。
2、確定目標:小組討論寫景的內容、優(yōu)美的語言、文章的結構、表達的情感,教師作概括性的點撥。
3、整體感知:快速回顧第一課時所學的知識,為研讀百草園做鋪墊。
4、研讀品析
(1)春夏秋的百草園:多鐘感官寫美景,層次井然寫美景,重點句式說最愛。
(2)神秘的百草園:美女蛇的故事。
(3)冬天的百草園:利用設想、對照、游戲再現(xiàn)雪地捕鳥的過程。
5、練習反饋:利用“成長中印象深刻之景色”進行片段寫作訓練。
6、拓展延伸:利用《春》進行寫景方法的延伸,利用《思,在百草園》進行題材延伸。
設計意圖:以學定教,在了解學生的認識和需要的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
(五)說板書
根據(jù)百草園的文眼“樂園”設計板書。
(六)說評價
學生的評價一般來說分為三部分:自我評價,群體評價,教師評價。正確的評價也是教學的輔助手段。
(七)課程資源開發(fā)
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充分利用課內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使教學目標完成的更出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作者豐富的詞匯,積累并運用和簡潔、富有情趣的語言。
2、兩相比照的手法來突出主題的方法。
3、了解作者童年的趣事
能力目標:學習塑造生動的形象,準確的表述動作的能力。
德育目標:了解兒童對自由快樂生活的喜愛及對束縛兒童的封建教育的不滿。
【教學重點、難點】采用對比來反映主題及詞語的準確生動來描寫景物和動作。
【教學方法】以讀帶講,小組討論結合集體討論,合作學習。
【學生活動】討論、表演、誦讀
【教學手段】多媒體配合教學。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預習生字詞;指導學生朗讀第二段。(力爭背誦)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少年時代的生活是豐富多采的,它令人難以忘懷,幾十年后回憶起來還歷歷在目。文學家魯迅先生在中年時寫了一組回憶青少年時期生活的散文,這組散文浸透了而時的清新甜美,正如晨光里綻開的花朵,在晚年才拾起來自賞。因此作者把這組散文匯成一個集子,取名曰《朝花夕拾》。今天我們來閱讀欣賞其中的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1、介紹作者
上學期我們學過魯迅先生寫的一篇小說《社戲》,對魯迅先生作過詳細的介紹,請大家回憶一下,盡快的填寫出下面的內容:
魯迅,原名,省人,我國偉大的家、家、家、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說《 》、《 》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 》《 》等。
2、散文集《朝花夕拾》創(chuàng)作背景
1926年,魯迅先生由北京南下,到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在廈門寫下了回憶性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此文最初發(fā)表在《莽原》期刊上,后編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的是魯迅童年時期,由家庭到私塾這段生活往事,是以空間和時間的變換來進行記敘的。
本文標題,“從……到……”已經(jīng)表明這種順序。
二、按下面的要求默讀課文。
1、以文章題目推測全文分為幾大部分。按空間的變換,用“‖”在文中劃出部分之間的界限,并分別用一個字概括作者對兩個地方的感受。(樂、悶)
2、讀到有注釋的地方,迅速查找文下注釋,認準讀音,記住詞意。
3、借助工具書,給加點字寫拼音。
確鑿( )菜畦( )蟋蟀( )纏絡( )竹篩( )覓食( )淵博( )鼎沸( )錫箔( )厥貢( )苞矛( )橘柚( )倜儻( )金叵羅( )皂莢樹( )桑葚( )輕捷( )油蛉( )斑蝥( )后竅( )攢成( )
珊瑚( )斂( )豁的一聲( )人跡罕至( )系繩( )啄食( )秕谷( )罩住( )宿儒( )蟬蛻( )拗過去( )盔甲( )戒尺( )腦髓( )陌生( )
三、檢查讀課文效果
朗讀接力:當堂讀,錯的就坐下。
四、作業(yè)
1、抄寫字詞。
2、反復朗讀背誦段,力爭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學習第一部分。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開展聽寫比賽,達到掌握字詞的目的。
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聽寫十個詞,看哪一組成績最好,最后給予評價。
二、學習第一部分。
采取讀書形式:二人小組,左邊一行的同學齊讀第一部分;右邊一行的同學監(jiān)聽,讀后,各自指出左邊同學錯誤的讀音。
三、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1、這一段,交代了百草園的位置,哪些詞語表明?
——我家的后面。
2、“似乎”是好像的意思,表示不確切;“確鑿”是確實的意思。這兩個詞連用不是互相矛盾的嗎?你怎樣理解雙重的含義?
——已隔多年,最末次的相見印象淡薄,所以用“似乎”,然而,童年時的魯迅對百草園的生活印象很深刻,因而用“確鑿”。以次,強調、突出了童年的記憶。
3、這一部分,哪一個詞語能概括第一部分記敘的感情基調?
——我的樂園。
四、小聲朗讀第二段,按順序記住百草園有哪些有趣的東西,作者是怎樣形容和描述的。讀后,合上書本,憑借朗讀時頭腦中出現(xiàn)的形象,一一回答。
五、討論以下問題
1、這段描寫,角度多變,卻又層次清晰。從下面提示中,看誰能找到規(guī)律。
整體、局部;植物、動物;靜景、動景;聽覺、視覺、味覺、觸覺。
——以整體到局部,先靜景后動景,植物—動物—植物,視覺—聽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
2、此外,使這段描寫層次分明的`,還有一組詞語起著重要的作用,這組詞語是什么?
——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
3、誰能以最快的速度用這組詞語編一段話,描繪一種情景。
學生活動:可以先分小組交流,再推薦到全班交流。
六、速讀美女蛇的故事,看誰用時少,記住的主要內容多。讀后,講述這個故事。講述后,由講故事的同學問大家:
這個故事給充滿情趣的百草園增添了什么? ——神秘色彩。
七、作業(yè):背誦第二段。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學習第二部分,體會作者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
檢查背誦。
對背誦情況進行總結,要求做到準確無誤。
二、學習第二部分。
每位同學認真閱讀第二部分,讀后,二人小組右邊的同學給左邊的同學講述捕鳥的過程。左邊的同學看看課本,聽他講述時所使用的動詞是否正確。
三、每人描述一項游戲,至少使用五個不相重的動詞,看誰動詞選得正確,游戲描述得生動、具體。兩人交流,互相講述。然后推薦一至二人在全班交流。
四、齊讀過度段。
魯迅寫詞文時,已經(jīng)46歲,他知不知道家里人為什么把他送進私塾去讀書呢?(他當然知道。)
你們知道嗎?(知道。他到了該上學的年齡。)
那這里為什么要寫不知道呢? (魯迅成年回憶童年往事,是以記憶中的童年時的感受和心理來寫的,正因為這樣,才更有情趣。)
1、齊讀這一段,然后把第一句中的“不”刪去;將第二句中的三個“也許……罷”刪去,“都無從知道”刪去。再齊讀。兩相比教意思一樣嗎?(不一樣。)哪種更符合實際?(原文)。
這樣寫能準確表達出魯迅童年時,怎樣的思想感情?
(誤認為上學是對自己“過失”的懲罰,表達了對百草園生活的眷念之情。)
五、四人小組,閱讀第二部分邊讀邊討論。
1三味書屋與百草園相比,在環(huán)境氣氛、生活情趣和“我”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具體說明。與“樂”相對,“悶”在哪?
2、對文中寫到的三味書屋和壽鏡吾先生,歷來有兩種對立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三味書屋的生活“呆板枯燥”,是束縛兒童發(fā)展的“牢籠”。先生是“維護封建教育制度和宣揚孔孟之道的一個典型的腐儒”,作者用“輕松幽默的筆調”對他加以“諷刺和批判”。另一種意見認為三味書屋“是在同類私塾中頂開通明朗的一個”,先生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他“不打人,不罵人”,對學生和藹、負責,“壽鏡吾先生在當時的社會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老師”。那么,同學們是怎樣評價三味書屋和壽鏡吾先生的呢?請你結合課文談談自己的見解。
3、在分組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有選擇的找?guī)孜粚W生在全班發(fā)言。
(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的機會,答案不求統(tǒng)一。)
六、作業(yè)
隨筆——我的童年最有趣
要求:1、用上文中那一組詞,描寫景物。
2、對景物的描寫應仔細觀察,描寫具體,力求生動、形象。
3、記事具體,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字數(shù)500字以上。
同學們上小學的時候,就學過魯迅先生寫的文章,進入中學以后,我們還要學習魯迅先生更多的作品,有必要對他的生平有個初步的了解。
魯迅姓周,原名樟壽,字豫才,他在南京水師學堂的時候改名為周樹人,魯迅是19發(fā)表《狂人日記》時用的筆名。他是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在一個封建官僚的家庭,6歲人私塾,12歲進三味書屋讀書。教他的老師是壽鏡吾先生,壽老師自20歲考取秀才后,就沒有再參加鄉(xiāng)試,決定繼承父業(yè)在三味書屋坐館教書,長達60年之久。魯迅對壽鏡吾老師很尊敬,他在南京讀書、東京留學的時候,每逢回家,常到三味書屋看望他的老師。
自19到1936年,魯迅所寫的小說、雜文、散文、詩歌以及譯文、日記、書信等共八百萬字,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中一筆巨大的財富,也是極其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魯迅的一生是戰(zhàn)斗的一生,奉獻的一生,為了人民革命事業(yè)耗盡了自己的生命,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病逝。毛澤東主席高度贊揚了魯迅的歷史功績,他說: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回憶性散文寫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慘案以后,魯迅被反動當局列入擬通緝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單,魯迅難以公開和反動勢力進行斗爭,被迫于1926年應廈門大學的邀請離開北京。魯迅到廈大正值暑期,學生還沒有開學,魯迅回憶起少年時的往事,寫下了這篇散文。最初發(fā)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來魯迅把它和《舊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編人《朝花夕拾》這個散文集中。
一、默讀第一段,選文中的詞語,用一句話概括此段的內容。
二、齊聲朗讀第二段。讀后討論下列問題。
1.作者描寫了百草園這么多景物,用了一個怎樣的句式把它們連綴起來?
2.不必說之后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①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②碧綠、光滑、高大、紫紅。③它們的共性都是靜物。)
3.也不必說之后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為,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①鳴蟬、叫天子、黃蜂。②長吟、伏在菜花上、直竄向云霄里去。③寫的都是動物。)
4.請同學速讀此段下面的內容,然后把課本扣在桌上,憑記憶說一說短短的泥墻根一帶有哪些趣味。
5.作者先描寫的是什么,后描寫的又是什么?以你個人的經(jīng)驗、體會說一說為什么會有無限趣味。
(①先寫動物,后寫植物。②參考答案: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對自然的觀察,而是自己動手去翻,去捉,去按,去拔,去嘗覺得更加好玩。增長許多知識)
三、速讀美女蛇的故事,讀后記住故事情節(jié)。老師請一位同學到臺前繪聲繪色地給大家講故事。
1.聽后請大家補充或更正。
2.評議這位同學的口頭表達能力。(體態(tài)是否自然大方,口齒是否清晰,語句是否連貫,表情是否得當,有無感染力等。)
3.寫百草園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百草園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其他方面不必涉及。)
四、請一位同學朗讀描寫冬天百草園的內容。
讀后,請另一位同學到臺前表演捕鳥的'動作,看他是否體現(xiàn)出一系列的動詞。
五、齊聲朗讀過渡段。讀后,討論下面問題。
1.家里人將少年魯迅送進書塾里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那時卻是怎么想的?
2.這段文字表達了我當時怎樣的情感?
六、默讀描寫三味書屋的部分。兩人一組,結合課文內容,討論下列問題,然后全班討論。
1.少年魯迅對三味書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滿意?
(①拘束人的禮節(jié):拜鹿一拜孔子,拜先生;②問怪哉蟲老師不予回答;③讀的內容大多不懂。)
2.你怎樣認識百草園的趣味和三味書屋的無味?
(①兒童少年與大自然接觸,不僅增長知識,而且無拘無束;②三味書屋生活被封建禮教束縛,學的東西似懂非懂,枯燥無味。)
3.你怎樣看待壽鏡吾老師?
(①方正、質樸、博學;②在當時比較開明,不打罵學生;③對學生既和藹又嚴格。但在封建社會里,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都是守舊的。)
這篇散文是魯迅先生42歲只剩了回憶的時候(《朝花夕拾》小引)用一顆童心去回憶童年的生活。文中的語言活潑、形象,很值得同學們學習。
一、請同學們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的句式造一組句子,并說說這個句式有什么特點。(參考答案:不必說數(shù)學12道題要做,也不必說英語20個單詞得默,單是語文的一篇作文就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您想,我得什么時候睡覺呀!此句是說學生的家庭作業(yè)太多。由此看出這個句式的特點是形容某種事物非常之多。)
二、同學們小的時候,都捕捉過小昆蟲或玩過各種游戲。請你模仿魯迅描寫冬天捕鳥使用一系列動詞,也用五個以上的動詞描寫你親自做過的一種活動。(教師可找?guī)孜煌瑢W看誰說得好;也可以做為書面作業(yè)。還可以邊說邊表演。)
三、作文片段練習。
1.用形象化的兒童語言寫一段童年有趣的生活。
2.用形象、風趣的語言描寫某位老師上課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讓同班同學一看就知道寫的是哪位老師。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文章通過描寫(以景物描寫、動作描寫為主)增強語句表現(xiàn)力、文章感染力。
2、熟讀課文,通過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3、把握魯迅通過對兩個童年生活場所中景物、事件的描述,逼真地寫出了兒童特有的心態(tài),表達對童年生活的追憶和懷念之情。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通過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2)掌握文章通過描寫(以景物描寫、動作描寫為主)增強語句表現(xiàn)力、文章感染力。
2、教學難點:
(1)學習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如:修辭手法、感官體驗、景物描寫、動作描寫等增強語句的表現(xiàn)力,使文章生動富有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和寫作能力。
設計思路:這次的教學設計,我力圖突破傳統(tǒng)的教法和一期課改教法,著力貫徹二期課改精神。在老教材和H版中,這一課的教學目標中有一點是:學習文章運用“對比手法”,表現(xiàn)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束縛。用我們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這未免將語文課上成了政治課,過于上綱上線了,這就削減了文章的語文味,影響了同學的審美興趣。而且,“對比手法”一說也值得商榷,不如說“比較”更為妥帖。這是一篇老課文,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一期課改的上課模式來教,那就完全背離了入選新教材的初衷。二期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加強德育與各學科的整合。所以,在設計教學思路時,我盡量以此為指導、為落腳點。
其二是,我在備課時,把“描寫”作為了“教學目標”之一。我們都學習了于漪老師關于在二期課改理念下,語文教學要把握的“三個維度”的文章。其中的第一維度就是“知識、能力”要為同學所用,要加強語文學科的實用性。而“描寫”對于學生的“寫作”甚至“口頭表達能力”都有直接促進作用,能使寫作和表達更具生動形象的特點。
其三是加強對課文的朗讀。我們的語文課一定要多讀,靜下心來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美感,讀出情懷。一定要讓學生“沉浸”到文本中去,從文字中體會情感,讓學生帶著一種當事人的參與感來真實體會,而不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只有這樣才能切切實實的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以上設計,都是本著有利于學生語言潛能的開發(fā)和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陶冶學生的情操和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為宗旨的。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幼兒園教案頻道為您編輯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精品十四篇》內容,希望能幫到您!同時我們的百草園三味書屋教案專題還有需要您想要的內容,歡迎您訪問!
相關推薦
教案課件是教師上課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現(xiàn)在是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候。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反應密切相關,因此我們需要從哪些角度來撰寫教案課件呢?在眾多文章中,我看到了一篇引人深思的作品,“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大家每周總是離不開要寫作文吧,寫作文也是對大家一種寫作能力的鍛煉。優(yōu)秀的文章需要知識的沉淀,你知道寫作文最重要的是什么嗎?你可以讀一下小編整理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希望能幫助到你,請收藏?!坝万仍谶@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杰出的幼兒教學工作者能使孩子們充分的學習吸收到課本知識,為了加強學習效率,我們一般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教案可以讓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那么,你知道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寫呢?為了讓你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收藏5篇...
小編特別為您推薦這篇文章來深入了解“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的知識點,希望你能夠從本頁上得到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上課前準備好課堂用到教案課件很重要,撰寫教案課件是每位老師都要做的事。?精心編制的教學教案能幫助教師指導學生的學習。...
每節(jié)課都需有一份完整教學課件,這需要我們老師認真對待。精心編寫教案和課件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內容和教學方法。在本文中,我們整理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相信您會從中受益匪淺!...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