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優(yōu)秀教案(精選1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知識目標
1、了解什么是能源,了解什么是常規(guī)能源,了解常規(guī)能源的儲備與人類需求間的矛盾
2、了解常規(guī)能源的使用與環(huán)境污染的關系。了解哪些能源是清潔能源,哪些能源可再生。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通過分析日常生活現象提高概括物理規(guī)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第二類永動機無法制成的講解,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人類改造自然時必須遵從自然規(guī)律,違反自然規(guī)律將一事無成
通過介紹開發(fā)新能源的重要性,激勵學生認真學習,提高為人類美好未來努力學習的覺悟
新課教學
師: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產業(yè)中我們都要消耗能量。另外,自然界中進行的涉及熱現象的宏觀過程都具有方向性,而產生的能量耗散問題,使得能源問題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能源。
一、能源:凡是能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質和自然過程。
1、常規(guī)能源:煤、石油、天然氣等。常規(guī)能源的儲藏是有限的。
問:常規(guī)的能源使用帶來了那些負面影響呢?(①溫室效應②酸雨③化學煙霧④放射性污染)(1)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是由于大氣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含量增大而形成的。石油和煤炭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碳。
(2)酸雨:大氣中酸性污染物質,如二氧化硫等物質會使雨水中的酸度升高,形成“酸雨”。煤炭中含有較多的硫,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硫等物質。
(3)光化學煙霧:氮氧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在大氣中受到陽光中強烈紫外線照射后產生的二次污染物質。主要成分是臭氧。
另外常規(guī)能源燃燒時產生的浮塵也是一種污染。
常規(guī)能源的大量消耗所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即損害人體健康,又影響動植物的生長,破壞經濟資源,損壞建筑物及文物古跡,嚴重時可改變大氣的性質,使生態(tài)受到破壞。
二、開發(fā)新能源:綠色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綠色能源:在釋放能量或能量轉化過程中對環(huán)境不造成污染的能源叫綠色能源。
問:可以開發(fā)那些清潔相對無污染的能源呢?(①太陽能②風能③生物質能④核能⑤水能)
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的中東地區(qū)一直是發(fā)達國家關注的焦點,外交、軍事莫不圍繞著這片從地表上看毫無魅力的區(qū)域打轉。世界警察(美國)和他的隨從們最愿意去管中東的事情:兩次海灣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等等…說明能量消耗巨大的富國們對石油的心痛程度。
令以一方面,“替代品”——新能源的研發(fā)、形式層出不窮。
1、水能:水作為能量的載體,被太陽能驅動地球上三棲(水、陸、空)循環(huán)。地表水的流動時,在落差大、流量大的地區(qū),形成可利用的水能資源。目前世界上水力發(fā)電還處于起步階段。
2、海洋能:由于地球受月球和太陽引力的周期性不均衡,海水發(fā)生非氣候性的漲潮和落潮現象,形成潮汐。潮汐蘊含著巨大能量,既可以用來推動機械裝置,又可以用來發(fā)電。
此外,由于海水表層和深層間的存在很大的溫差,利用這種溫差也可以發(fā)電(因為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如果建造一個裝置,用抽真空的方法使表層的海水在20攝氏度時汽化,并推動汽輪機,再將深層的冷水提上來使蒸汽冷卻,如此周而復始,就可以發(fā)電了。除這種方法外,還可以用低沸點的流體如丙烷和氨來作為熱機的工作介質)。法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溫差發(fā)電站,發(fā)電容量為14,000kW。
3、風能:利用風的機械能發(fā)電,風能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能源。據有關專家估算,在全球邊界層內的總能量為1.3×1015瓦,一年中約為1.4×1016千瓦時電力的能量,相當于目前全世界 每年所燃燒能量的3000倍。其中1/10為可取用的極限量。
風能的優(yōu)點是:總能量巨大,利用簡單、無污染、可再生。缺點是:能量密度低(當流速同為3米/秒時,風力的能量密度僅為水力的1/1000)、不穩(wěn)定性大,連續(xù)性、可靠性差,時空分布不均勻。
4、沼氣:利用厭氧微生物在密閉條件下分解(廢棄)有機物,產生沼氣,沼氣具有很高的熱值,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空氣,不危害農作物和人畜健康。生成沼氣的原料本身就是各種廢棄物,生產過程可以減少(有機物)垃圾的數量。
在農村到處可以看到許多生物質的廢棄物,如人畜糞便、秸稈、雜草和不能食用的果蔬,等等。將這些廢棄物收集起來,經過細菌發(fā)酵可以產生沼氣,用沼氣做燃料和照明,也可以發(fā)電。
5、太陽能:太陽能是一種可廣泛利用的清潔能源。我們目前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兩種——
一是將陽光聚焦,將光能轉化為熱能(傳說阿基米德就曾經利用聚光鏡反射陽光,燒毀了來犯的敵艦)。在日照充分的地方,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已大量使用太陽灶、干燥器和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的構造要簡單的多。因為不需要它產生太高的溫度。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將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器制成箱式、蛇型管式、直管式、平板式或枕式,通過管道與水源和儲水箱相連。太陽能熱水器在我國北方比較常見)。
二是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再用化學能發(fā)電。比較常見的光電池是硅電池(它能將13%-20%的日光能轉化為電能)。許多電子計算器和其他小型電子儀器現在已經采用太陽能電池供電,人造衛(wèi)星和宇宙飛船更是主要依靠太陽能電池來提供電力。
但是陽光在達到地面以前要經過大氣的反射、散射和吸收,能量損失較大,加上陰天、晝夜變化和雨雪等降水過程的影響,目前地面上利用日光發(fā)電受到一定限制。
無論是生物質能、風能,還是水力、溫差和潮汐能,歸根結底都是太陽能的轉化形式。即使礦物燃料,也是通過生物的化石形式保存下來的億萬年以前的太陽能。
6、地熱能:用地熱采暖、將地熱用于農業(yè)、水產養(yǎng)殖業(yè)、工業(yè)生產等,在全世界范圍內受到關注。(從直接利用地熱的規(guī)模來說,最常用的是地熱水淋浴,占總利用量的1/3以上,其次是地熱水養(yǎng)殖和種植約占20%,地熱采暖約占13%,地熱能工業(yè)利用約占2%)。
利用地熱能,占地很少,無廢渣、粉塵污染,用后的棄(尾)水既可綜合利用,又可回注到地下儲層,達到增加壓力、保護儲層、保護地熱資源的雙重目的。*據美國地熱資源委員會(GRC) 1990年的調查,世界上18個國家有地熱發(fā)電,總裝機容量5827.55兆瓦,裝機容量在100兆瓦以上的國家有美國、菲律賓、墨西哥、意大利、新西蘭、日本和印尼。我國的地熱資 源也很豐富,但開發(fā)利用程度很低。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河北等省區(qū)。除以上利用外,從熱水中還可提取鹽類、有益化學組分和硫磺等。
7、核能:鈾在自然界中有三種放射性同位素:U235、U238、U234 ,在衰變過程中放出熱量。在軍事上鈾主要用來制造核武器和核動力燃料。鈾的和平用途十分廣泛,其中最主要的是用作核電反應堆的燃料。
由于核電具有發(fā)電成本低、對環(huán)境污染小和安全等優(yōu)點,世界各國,尤其是工業(yè)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都大力發(fā)展核電,估計到20xx年核電將達到世界總發(fā)電量的25%左右。我國已建成秦山、大亞灣核電站,目前還有多處正在籌建。
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綠色能源儲量豐富,只要我們科學開發(fā),合理利用,必將對人類做出前所未有的貢獻。
一、教材分析
歐姆定律是電學中的基本定律,是進一步學習電學知識和分析電路的基礎,是本章的重點。本次課的邏輯性、理論性很強,重點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實驗得出歐姆定律,最關鍵的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實驗方法,另一個就是歐姆定律。歐姆定律的含義主要是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逐漸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簡單,所以是重點而不是難點。學生對實驗方法的掌握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這個實驗難度比較大,主要在實驗的設計、數據的記錄以及數據的分析方面。由于實驗的難度比較大,學生出現錯誤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所以實驗的評估和交流也比較重要。這些方面都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協(xié)助,所以這次課采用啟發(fā)式綜合教學法。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②通過實驗認識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③會觀察、收集實驗中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
過程與方法
①根據已有的知識猜測未知的知識。
②經歷歐姆定律的發(fā)現過程并掌握實驗的思路、方法。
③能對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評估,找到成功和失敗的原因。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讓學生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待周圍的事物并能設計實驗方案證實自己的猜測。
②培養(yǎng)學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形成嚴謹的科學精神。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實驗方法;理解歐姆定律。
難點:設計實驗過程;實驗數據的分析;實驗結果的評估。
四、學情分析
在技能方面是練習用電壓表測電壓,在知識方面是研究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壓關系。這是一節(jié)探索性實驗課,讓學生自主實驗、觀察記錄,自行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學生對探索性實驗有濃厚的興趣,這種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有利于提高認知能力和實驗能力,但由于學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夠成熟,引導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綜合教學法。
六、課前準備
教具:投影儀、投影片。
學具:電源、開關、導線、定值電阻(5、10)、滑動變阻器、電壓表和電流表。
七、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說明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①我們學過的電學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
②他們之間有聯(lián)系嗎?
③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越高,通過它的電流如何變化?當導體的電阻越大,通過它的電流如何變化?學生以舉手的形式回答問題,并將自己的想法寫在學案上。
這部分問題學生以前已經有了感性的認識,大部分學生回答得很正確,即使有少數同學回答錯誤也沒有關系,學生之間會進行糾正。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標
提問:電壓增大,電流也隨著增大,但是你知道電流增大了多少嗎?
讓學生猜測電流I、電壓U、電阻R之間的關系式。學生大膽猜想。
不論對錯,教師都應認真對待,但應該注意:猜想不是瞎猜、亂猜,不是公式越多越好,應該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有根據,符合邏輯進行猜想。同時可將所有學生的猜想寫在黑板上,這對其他的同學有啟發(fā)作用。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播
一、設計實驗
讓學生闡述自己進行實驗的初步構想。
①器材。
②電路。
③操作。
對學生的實驗方法提出異議,促使學生思索實驗的改進。
鎖定實驗方案,板書合理的器材選擇、電路圖、數據記錄方法、操作過程。學生按照學案的過程,補充實驗器材,畫電路圖,并且簡單陳述自己的實驗操作過程。
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異議,討論實驗的改進方案,并修正器材、電路圖、操作方法。設計實驗部分是一個難點,教師要進行引導,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想法,在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讓學生自我發(fā)現問題。
二、進行實驗
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困難學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
實驗數據之間的關系非常明顯,要讓學生從分析數據的過程中感受歐姆定律發(fā)現的邏輯過程,傳授學生控制變量法。
三、分析論證
傳授學生觀察數據的方法,投影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數據找到問題的答案,最終得到結論。學生根據教師投影出的問題觀察數據,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規(guī)律。
四、評估交流
讓學生討論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解決辦法,教師引領回答幾個大家普遍遇到的問題。學生小組內討論。
使學生意識到共同討論可以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借鑒別人的經驗。
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擴展記錄表格,讓學生補充。
投影一道與生活有關的題目。學生補充表格。
學生在作業(yè)本上完成。這個練習很簡單,但能使學生沿著前面的思維慣性走下去,強化學生對歐姆定律的認識。
這一道練習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歐姆定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堂小結
讓學生歸納這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回顧實驗的設計和操作過程,既強化了知識又鍛煉了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學生歸納。
讓學生意識到課堂回顧的重要性,并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五、教學反思
學生對實驗方法的掌握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這個實驗難度比較大,主要在實驗的設計、數據的記錄以及數據的分析方面。由于實驗的難度比較大,學生出現錯誤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所以實驗的評估和交流也比較重要。這些方面都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協(xié)助,所以這次課采用啟發(fā)式綜合的教學方法。
初中物理新課程強調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轉變學生學習中這種被動的學習態(tài)度,提倡和發(fā)展多樣化學習方式,特別是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得到發(fā)展,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敢于“放”,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主動積極的學,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而是科學的引導學生自覺的完成探究活動。當學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予以指導。當學生的探究方向偏離探究目標時,教師也要予以指導。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如何緊跟時代的步伐,做新課程改革的領跑人呢?這對物理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傳統(tǒng)的教學觀、教師觀提出了挑戰(zhàn),迫切呼喚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師角色的再定位。
二,注重學法指導。
中學階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現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guī)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出來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應努力成為一個善于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觀念就必須加強學生在教學這一師生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參與。
三、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科技的發(fā)展,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臺,為“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新形勢下,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和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特別是加強一些常用教學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模型法等。學生如果對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將對物理知識領會的更加深刻,同時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了學習物理的能力。
思考。
一、教學目標
1、能在實驗的基礎上引出焦耳定律,會用焦耳定律進行計算。
2、通過對焦耳定律的探究,提高交流分析、計算的能力。
3、通過本節(jié)課的探究,提高學習物理、探究物理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探究、應用焦耳定律。
難點:
焦耳定律的得出過程及使用。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復習導入:提問學生上節(jié)課實驗所得到的結果,產生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學生經過回顧,能發(fā)現與時間和電流大小、電阻大小有關。
教師進一步提問:具體是怎么樣的關系,有什么聯(lián)系?引發(fā)學生思考,導入新課。
(二)新課講授
1、焦耳定律的概念及公式
給出焦耳定律的定義,同時說明焦耳的事跡:他用一生致力于實驗研究,用了40年時間做了400多次實驗,從而得出了電流通過電阻放出熱量的規(guī)律,提出了焦耳定律,從而焦耳定律名稱的由來。
多媒體展示相關數據表格,請學生結合定義分析數據,熱量和電流、時間、電阻的定量關系是怎么樣的。之后設置小組討論。
學生小組討論后總結:得出焦耳定律的公式。
教師給出第二個問題,在純電阻電路中。做功和熱量有什么樣的關系。提醒學生將歐姆定律與做功的表達式結合進行考慮,從而得出,在純電阻電路中,消耗呢電能產生的熱量等于電流所做的'功。同時結合歐姆定律,說明焦耳定律其他形式。
2、焦耳定律的應用
1、給出導線、電爐絲的具體阻值,請學生結合分析電爐工作時導線無明顯變化,電爐絲發(fā)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明確焦耳定律的使用方法: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學生經過思考能夠得到需要求出時間,電流等物理量再進行求解。
出示課本練習題,請學生結合例題進行計算,計算完畢老師集體進行講解,同時明確計算式需要保持單位的一致。
(三)鞏固提高
給出題目:額定電壓相同的燈泡,額定功率越大,電阻越小,正常工作時單位時間內產生的熱量越多??墒前凑战苟?,電阻越大,單位時間內產生的熱量越多。二者似乎有矛盾,這是怎么回事?
(四)小結作業(yè)
1、小結:學生總結。
2、作業(yè):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電流的熱效應,哪些是增加熱量、哪些是減少熱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點
從前后聯(lián)系來看,有利于鞏固學生對……的認識。在理論推導過程中的……有利于強化學生對……的認識。在講解例題時,對推理方法、思維起點的分析,為今后……打下了必要的埋伏。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材的安排的目的:教材的這種結構能較好地突出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使學生明白物理規(guī)律既可以直接從實驗得出,也可以用已知規(guī)律從理論上導出。
2、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學習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物理與現代生活、社會生產、科學技術等的密切聯(lián)系和重要應用。
在本節(jié)課之前,學生已有了……的初步知識和實驗基礎,學生一般能較熟練地掌
握……,這就從理論上和實驗上為學生理解….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因而本節(jié)課的一個目標是:……。
通過運用……解決……問題,使學生初步領會…….的基本思想,規(guī)范學生……良好習慣。
能力、方法目標: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綜合應用能力;訓練科學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個性和特長。
通過計算機模擬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及想象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在討論歸納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設計能力:師生共同活動,應用……知識,設計出……;
實驗操作能力: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學會使用……,并總結出……的方法和規(guī)律,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等效替代法的基本思想。樹立等效觀點,建立等效思想
不斷發(fā)現矛盾,激發(fā)動機,提出問題,進行思考、實踐、修正、提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方法。
有利于培養(yǎng)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
這節(jié)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理解問題的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目標:激發(fā)學習興趣;關心環(huán)境、能源、衛(wèi)生、健康;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以及勤奮、堅毅、合作等仗品德。
可以實現實事求是、堅持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作畫法求合力要規(guī)范,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作風。
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蘊含物理知識,物理就在身邊,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堅持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引起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3、教學重點
成功的演示實驗能使學生獲得豐富正確的感性認識,嚴密的理論推導能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理性認識,正確深入理解……概念和決定……的因素能使學生定性地認識……的緣故。以上措施能使學生從不同角度深入理解…….的關系。
正確深入理解……的特點和……的關系。正確確定思維入手點,是分析……問題的兩
個關鍵。
4、教學難點
抽象思維尚處于起步階段
二、 說教法:
情景激學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目標導學法(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學有方向,有的放矢,促使學生積極探索、發(fā)現);演示實驗法(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推理驗證物質性質);比較法(啟發(fā)學生認識獲得新知);討論法;歸納法;閱讀法;自學指導與自我總結相結合;“問題、探究、交流、歸納、閱讀、講解”
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 本節(jié)課采用了演示法和講授法相結合的啟發(fā)式綜合教學方法。教師邊演示邊讓學生分折解題思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本節(jié)教學采用實驗研究的方法。
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世界,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是發(fā)展學生智力的前提條件,是檢驗物理知識真理性的標準。在“摩擦力”教學中,要“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為突破口,有機地融合各種教法于一體。做到步步有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前后呼應,不斷引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才能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課是運用演示實驗、融合多種教學的講授課。
三、 說學法:觀察法;歸納法;閱讀法;聯(lián)想法;推理法
1、教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實驗的方法
為了適應高一學生的認識和思維發(fā)展水平,注意根據所講授的每項知識,確定其演示觀察的重點,有序地引導學生逐項觀察,逐項分析,再綜合觀察,再綜合分析,使學生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完成認識上的飛躍。
2、教學生用較簡單的器材做實驗,以發(fā)揮實驗效益,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
如在引入新課時,引導學生根據課本做實驗,可以增強感性認識,復習相關知識,克服錯誤定勢,激發(fā)學生的觀察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為進行新課做好知識上和情感上的準備。
3、通過設疑,啟發(fā)學生思考
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通過練習強化有意注意,根據練習情況及時評價鼓勵學生,重在讓學生弄清楚建立物理概念的過程,而不是死記硬背一個結論。
四、 教學程序:
導入;新課;練習鞏固;作業(yè);研究性課題提出。
引入新課
將課首問題稍作加工(和生活實際稍作聯(lián)系)后,向學生提問,使學生在思索中對新課產生強烈的興趣,教師再順勢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通過演示使學生對波有直觀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練習能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有利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規(guī)律的應用
一、教學任務分析
電磁感應現象是在初中學過的電磁現象和高中學過的電場、磁場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電與磁的關系,也為后面學習電磁波打下基礎。
以實驗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引入學習電磁感應現象,通過學生實驗探究,找出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用現代技術手段“DIS實驗”來測定微弱的地磁場磁通量變化產生的感應電流,使學生感受現代技術的重要作用。
通過“歷史回眸”,介紹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的過程,領略科學家的獻身精神,懂得學習、繼承、創(chuàng)新是科學發(fā)展的動力。
在探究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時,使學生感受猜想、假設、實驗、比較、歸納等科學方法,經歷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在學習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的過程時,體驗科學家在探究真理過程中的獻身精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磁感應現象及其產生的條件。
(2)理解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3)學會用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解釋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有關電磁感應的探究實驗,感受猜想、假設、實驗、比較、歸納等科學方法在得出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實驗,體驗樂于科學探究的情感。
(2)通過介紹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的過程,領略科學家在探究真理過程中的獻身精神。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和難點: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
四、教學資源
1、器材
(1)演示實驗:
①電源、導線、小磁針、投影儀。
②10米左右長的電線、導線、小磁針、投影儀。
(2)學生實驗:
①條形磁鐵、靈敏電流計、線圈。
②靈敏電流計、原線圈、副線圈、電鍵、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
③DIS實驗:微電流傳感器、數據采集器、環(huán)形實驗線圈。
2、課件:電磁感應現象flash課件。
五、教學設計思路
本設計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電磁感應現象;二是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三是應用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解釋簡單的實際問題。
本設計的基本思路是:以實驗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引入學習電磁感應現象和感應電流的概念。通過學生探究實驗,得出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通過“歷史回眸”、“大家談”,介紹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的過程,領略科學家在探究真理過程中的獻身精神。
本設計要突出的重點和要突破難點是: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方法是:以實驗和分析為基礎,根據學生在初中和前階段學習時已經掌握的知識,應用實驗和動畫演示對實驗進行分析,理解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從而突出重點,并突破難點。
本設計強調問題討論、交流討論、實驗研究、教師指導等多種教學策略的應用,重視概念、規(guī)律的形成過程以及伴隨這一過程的科學方法的教育。通過學生主動參與,培養(yǎng)其分析推理、比較判斷、歸納概括的能力,使之感受猜想、假設、實驗、比較、歸納等科學方法的重要作用;感悟科學家的探究精神,提高學習的興趣。
完成本設計的內容約需1課時。
六、教學流程
1、教學流程圖
2、流程圖說明
情景演示實驗1奧斯特實驗。
演示實驗2搖繩發(fā)電
問題:為什么導線中有電流產生?
活動I自主活動學生實驗1
設問:如何使閉合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
活動II學生實驗2探究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
活動III歷史回眸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的過程。
課件演示電磁感應現象。
活動ⅣDIS學生實驗微弱磁通量變化時的感應電流。
大家談
3、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本設計可分為三個主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觀察與討論,得出電磁感應現象與感應電流。
第二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探究實驗,得出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通過“歷史回眸”、“大家談”,了解法拉第的研究過程,領略科學家的探究精神。
第三環(huán)節(jié),通過DIS實驗,了解電磁感應現象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一、單元教學內容
(1)算法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基本結構:順序、條件、循環(huán)結構
(3)算法的基本語句:輸入、輸出、賦值、條件、循環(huán)語句
二、單元教學內容分析
算法是數學及其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計算科學的重要基礎。隨著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算法在科學技術、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經成為現代人應具備的一種數學素養(yǎng)。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國古代數學中蘊涵了豐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塊中,學生將在中學教育階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對具體數學實例的分析,體驗程序框圖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通過模仿、操作、探索,學習設計程序框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發(fā)展有條理的思考與表達的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三、單元教學課時安排:
1、算法的基本概念3課時
2、程序框圖與算法的基本結構5課時
3、算法的基本語句2課時
四、單元教學目標分析
1、通過對解決具體問題過程與步驟的分析體會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義
2、通過模仿、操作、探索,經歷通過設計程序框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理解程序框圖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條件、循環(huán)結構。
3、經歷將具體問題的程序框圖轉化為程序語句的過程,理解幾種基本算法語句:輸入、輸出、斌值、條件、循環(huán)語句,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
4、通過閱讀中國古代數學中的算法案例,體會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數學發(fā)展的貢獻。
五、單元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1、重點
(1)理解算法的含義(2)掌握算法的基本結構(3)會用算法語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難點
(1)程序框圖(2)變量與賦值(3)循環(huán)結構(4)算法設計
六、單元總體教學方法
本章教學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輔以觀察法、發(fā)現法、練習法、講解法。采用這些方法的原因是學生的邏輯能力不是很強,只能通過對實例的認真領會及一定的練習才能掌握本節(jié)知識。
七、單元展開方式與特點
1、展開方式
自然語言→程序框圖→算法語句
2、特點
(1)螺旋上升分層遞進(2)整合滲透前呼后應(3)三線合一橫向貫通(4)彈性處理多樣選擇
八、單元教學過程分析
1.算法基本概念教學過程分析
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對解決具體問題過程與步驟的分析(喝茶,如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問題),體會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義,能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
2.算法的流程圖教學過程分析
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模仿、操作、探索,經歷通過設計流程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語言的區(qū)別;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理解流程圖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條件分支、循環(huán),會用流程圖表示算法。
3.基本算法語句教學過程分析
經歷將具體生活中問題的流程圖轉化為程序語言的過程,理解表示的幾種基本算法語句:賦值語句、輸入語句、輸出語句、條件語句、循環(huán)語句,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能用自然語言、流程圖和基本算法語句表達算法,
4.通過閱讀中國古代數學中的算法案例,體會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數學發(fā)展的貢獻。
九、單元評價設想
1.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關注學生在數學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是否對用集合語言描述數學和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充滿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能否體會集合語言準確、簡潔的特征;是否能積極、主動地發(fā)展自己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2.正確評價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關注學生在本章(節(jié))及今后學習中,讓學生集中學習算法的初步知識,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結構、基本語句、基本思想等。算法思想將貫穿高中數學課程的相關部分,在其他相關部分還將進一步學習算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的含義。了解物質的量、物質的粒子數、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之間的關系。
2.了解提出摩爾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邏輯推理和運用化學知識進行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物質的量及其單位。
2.摩爾質量的概念和有關摩爾質量的概念計算。
●教學難點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第二課時:摩爾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具準備]投影儀、供練習用的膠片
[引言]我們在初中時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粒子,可以構成客觀存在的、具有一定質量的物質。這說明,在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粒子與物質的質量之間,必定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那么,聯(lián)系他們的橋梁是什么呢?科學上,我們用“物質的量”這個物理量把一定數目的原子、分子、或離子等微觀粒子與可稱量的物質聯(lián)系起來。欲想知道究竟,請認真學好本章內容。
[板書]第三章物質的量
[過渡]什么是物質的量呢?它就是本節(jié)課我們所要認識的對象。
[板書]第一節(jié)物質的量
[講解]就像長度可用來表示物體的長短,溫度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一樣,物質的量可用來表示物質所含粒子數目的多少,其符號為n,它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四個字不能分開。長度、溫度的單位分別是米和開爾文,物質的量的單位是摩爾,符號mol,簡稱摩。
[板書]一、物質的量
1.是一個物理量,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
[講解]課本上列出了國際單位制中的7個基本物理量,供大家參考。
[稍頓]既然物質的量是用來表示物質所含粒子數目的多少的,那么,物質的量的1個單位即1mol表示的數目是多少呢?
指導學生閱讀,分析書上有關內容,并得出結論。
[板書]2.1mol粒子的數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目,約為6.02×1023個。
3.1mol粒子的數目又叫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為NA,單位mol-1。
[講解]阿伏加德羅是意大利物理學家,他對6.02×1023這個數據的得出,有著很大的貢獻,用其名字來表示該常數,以示紀念。
[投影練習]填空
1.1molH2所含氫氣分子的個數。
2.2mol氫分子含個氫原子。
3.1molSO是個硫酸根離子。
[講解]物質的量只限制了所含粒子個數的多少,并沒限制粒子種類,所以,使用摩爾時應注明所指粒子是哪種。
[投影練習]
判斷正誤,說明理由。
A.1mol氫×沒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離子
B.1molCO2√
C.1mol小米×小米不是微觀粒子
[評價上題,得出結論]
[板書]4.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粒子的種類,可以是分子、原子、離子、電子等。
[投影]根據摩爾的有關知識,進行計算。
1.1.204×1024個H,合多少mol?
2.5mol的O2中有多少個氧氣分子?
3.N個水分子的物質的量是多少?(已知,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得出:粒子總個數、阿伏加德羅常數、物質的量三者的關系為:
[板書]5.
[講解]摩爾是一個巨大數量粒子集合體,可以有0.5molO2,0.01molH2SO4等,而分子、原子等,就不能說0.5個或0.01個。
[投影練習]
1.0.5mol水中含有個水分子。
2.2mol水中含有個水分子,個氫原子。
3.1molH2SO4中含有個H2SO4分子,個硫酸根離子。
4.1molHCl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質粒子是什么?它們的物質的量各是多少?
5.1個水分子中有個電子,1molH2O中呢?
[小結]物質的量是一個基本物理量,單位為摩爾,它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的粒子集體,1mol物質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個粒子。
[板書設計]第三章物質的量
第一節(jié)物質的量
一、物質的量
1.是一個物理量,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
2.1mol粒子的數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目,約為6.02×1023個。
3.1mol粒子的數目又叫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為NA,單位為mol-1。
4.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粒子(分子、原子、離子、質子、電子等)的種類。
[教學說明]物質的量是整個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教師應按教學內容的要求,深入淺出地講清物質的量的概念,不要希望一節(jié)課就能解決概念的全部問題,也不要認為講明白了學生就應該會了。實際上,學生在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或計算中出現錯誤是很正常的。只有在本章教學和后續(xù)的各章教學中,幫助學生反復理解概念、運用概念,不斷地糾正出現的錯誤,才能使學生較深刻地理解,較靈活地運用這一概念。
★第二課時
[教學用具]投影儀、膠片、一杯水
[復習提問]1.1mol物質所含粒子的個數是以什么為標準得出來的?
2.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粒子總個數三者之間的關系?
[新課引入]教師取一杯水,對同學說:
“老師這兒有一杯水,老師想知道這杯水里有多少個水分子,現在讓你們來數,能數得清嗎?”
回憶初中有關水分子的知識:
10億人數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需要3萬多年才能數清。
很顯然,靠我們在座的大家一個一個來數,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是完不成任務的。那么,能否有其他的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只要稱一下這杯水的質量,就可以很輕易地知道!
連接水分子這種粒子與水的質量之間的橋梁,就是我們上節(jié)課學過的——物質的量。
“下面,就讓我們來導出它們之間的關系?!?/p>
[推導并板書]
[板書]
微觀一個C原子一個O原子一個Fe原子
↓擴大6.02×1023↓擴大6.02×102↓擴大6.02×1023
1molC原子1molO原子1molFe原子
↓↓↓
質量0.012kg=12gxgyg
相對原子質量121656
[講解]因為任何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若以12C的1/12為標準所得的比值。所以,1mol任何原子的質量比,就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比。由此我們可求出x值和y值。
[學生計算]得出x=16y=56
[問]要是1molNa原子或1molH原子的質量呢?
[學生討論,得出
結論]1mol任何原子的質量,若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等于其相對原子質量的數值。
[設問]那么,對于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其1mol的質量是多少呢?離子呢?
[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因為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所以,1mol任何分子的質量在數值上就等于該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對于離子來講,由于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所以1mol離子的質量在數值上就等于該離子的式量。
[板書]1mol任何物質的質量,是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就等于該物質的原子(分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
[投影練習]
1molH2O的質量是g
1molNaCl的質量是g
1molNa+的質量是g
1molS的質量是g
[講解]由以上我們的分析討論可知,1mol任何粒子或物質的質量是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都與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相等,我們將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也就是說,物質的摩爾質量是該物質的質量與該物質的物質的量的比。
[板書]摩爾質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符號:M單位:g·mol-1或kg·mol-1
表達式:M=
[講解]依據此式,我們可以把物質的質量與構成物質的粒子集體聯(lián)系起來。
[投影練習]1.Na的摩爾質量
2.NaCl的摩爾質量
3.SO的摩爾質量
(注意單位)
[教師]下面,讓我們根據摩爾質量的概念進行計算。
[投影]例1.24.5克H2SO4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分析]由式子M=可得n=,我們可以通過H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得出M(H2SO4)=98g·
mol-1,題中給出了H2SO4的質量m(H2SO4)=24.5g
解:H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8,摩爾質量為98g·mol-1。
n(H2SO4)==0.25mol
答:24.5gH2SO4的物質的量是0.25mol。
[練習]1.1.5molH2SO4的質量是,其中含有molO,molH,其質量分別為和。
2.0.01mol某物質的質量為1.08g,此物質的摩爾質量為。
例2.71gNa2SO4中含有Na+和SO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分析]因Na2SO4是由Na+和SO構成的,1molNa2SO4中含2molNa+和1molSO,只要我們知道了Na2SO4的物質的量,即可求出n(Na+)和n(SO)。
解:Na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2,摩爾質量為142g·mol-1。
n(Na2SO4)==0.5mol
則Na+的物質的量為1mol,SO的物質的量為0.5mol。
[思考]
[教師拿起一上課時的那杯水]問:已知,我手里拿的這杯水的質量是54克,大家能算出里面所含的水分子的個數嗎?
[n(H2O)==0.3mol
N(H2O)=nNA=3×6.02×1023=1.806×1024個]
[小結]1mol不同物質中,所含的分子、原子或離子的數目雖然相同,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質量不同,因此,1mol不同物質的質量也不相同,以g為單位時,其數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分子)
[布置作業(yè)]略
[板書設計]
微觀1個C1個O1個Fe
↓擴大6.02×1023倍↓擴大6.02×1023倍↓擴大6.02×1023倍
1molC1molO1molFe
質量0.012kg=12gxy
相對原子質量121656
因為元素原子的質量比=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比
所以x=16y=56
[結論]1mol任何物質的質量,是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等于該物質的原子的(分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
摩爾質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符號:M
單位:g·mol-1kg·mol-1
表達式:M=m/n
[教學說明]此課時最常出現的問題是有關物質的量和質量之間關系的推導。這往往是由于初中學習時,對相對原子質量的涵義不甚明了所致。因此,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先復習有關相對原子質量的知識。另外,有關摩爾質量的單位也是學生容易忽略的。
第二節(jié)氣體摩爾體積
●教學目標
1.在學生了解氣體的體積與溫度和壓強有密切關系的基礎上,理解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2.通過氣體摩爾體積和有關計算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學重點
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教學難點
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教學用具
投影儀。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第二課時: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言]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1mol任何物質的粒子個數都相等,約為6.02×1023個,1mol任何物質的質量都是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等于構成該物質的粒子的相對原子(分子)質量。那么,1mol任何物質的體積(即摩爾體積)又該如何確定呢?
[教師]1mol任何物質的質量,我們都可以用摩爾質量做橋梁把它計算出來。若想要通過質量求體積,還須怎樣才能達到目的呢?
[學生]還需知道物質的密度!
[教師]請寫出質量(m)體積(V)密度(ρ)三者之間的關系,下面,我們根據已有的知識,來填寫下表。
注:質量與體積欄內的數值由學生填寫。
[投影]溫度0°C、壓強101kPa請同學們根據計算結果,并參照課本上的1mol幾種物質的體積示意圖,分析物質存在的狀態(tài)跟體積的關系。
[學生討論]
[結論]1.1mol不同的固態(tài)或液態(tài)的物質,體積不同。
2.在相同狀態(tài)下,1mol氣體的體積基本相同。
3.同樣是1mol的物質,氣體和固體的體積相差很大。
[指導學生參看課本上1mol水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插圖和有關數據,來體會1mol同樣物質,當狀態(tài)不同時,其體積的差異]
[教師]請大家參考課本內容和自己計算所得數據,分析和討論以下問題:
[投影]1.物質體積的大小取決于哪些微觀因素?
2.當粒子數一定時,固、液、氣態(tài)物質的體積主要取決于什么因素?
3.為什么相同外界條件下,1mol固、液態(tài)物質所具有的體積不同,而1mol氣態(tài)物質所具有的體積卻基本相同?
4.為什么比較一定量氣體的體積,要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進行?
[學生活動,回答]
[老師總結]1.物質體積的大小取決于物質粒子數的多少、粒子本身的大小和粒子之間的距離三個因素。
2.當粒子數一定時,固、液態(tài)的體積主要決定于粒子本身的大小,而氣態(tài)物質的體積主要決定于粒子間的距離。
3.在固態(tài)和液態(tài)中,粒子本身的大小不同決定了其體積的不同,而不同氣體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分子之間的距離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所以,粒子數相同的氣體有著近似相同的體積。
4.氣體的體積受溫度、壓強的影響很大,因此,說到氣體的體積時,必須指明外界條件。
[講述]對于氣體來說,我們用得更多的是氣體的體積,而不是質量,且外界條件相同時,物質的量相同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的體積,這給我們測定氣體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為此,我們專門引出了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這也是我們本節(jié)課所學的重點。
[板書]一、氣體摩爾體積
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
[講解]即氣體的體積與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符號為Vm,表達式為Vm=。
[板書]符號:Vm
表達式:Vm=
單位:L·mol-1
[講解并板書]
在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是22.4L。(或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摩爾體積約是22.4L)
[講解]1.為了研究的方便,科學上把溫度為0°C、壓強為101kPa規(guī)定為標準狀態(tài),用S·T·P表示。
2.氣體摩爾體積僅僅是針對氣體而言。
3.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只與氣體的分子數目有關,而與氣體分子的種類無關。
[投影練習]判斷正誤
1.標況下,1mol任何物質的體積都約為22.4L。(×,物質應是氣體)
2.1mol氣體的體積約為22.4L。(×,未指明條件——標況)
3.標況下,1molO2和N2混合氣(任意比)的體積約為22.4L。(√,氣體體積與分子種類無關)
4.22.4L氣體所含分子數一定大于11.2L氣體所含的分子數。(×,未指明氣體體積是否在相同條件下測定)
5.任何條件下,氣體的摩爾體積都是22.4L。(×,只在標況下)
6.只有在標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才能是22.4L。(×,不一定)
思考:同溫同壓下,如果氣體的體積相同則氣體的物質的量是否也相同呢?所含的分子數呢?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師總結]因為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隨著溫度、壓強的變化而改變,各種氣體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是相等的。所以,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氣體的物質的量相等。所含的分子個數也相等。這一結論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發(fā)現的,并被許多的科學實驗所證實,成為定律,叫阿伏加德羅定律。
[板書]阿伏加德羅定律: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
[講解]由上述定律我們可以推出如下推論:
[板書]同溫同壓下:
[小結]影響物質的體積的因素有多種,對于氣體,相同條件下,物質的量相同的氣體含有相同的體積。為此,引入了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的數值約為22.4L·
mol-1。只要同學們正確掌握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和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涵義,就很容易做氣體的質量和體積之間的相互換算。
[布置作業(yè)]略
[板書設計]第二節(jié)氣體摩爾體積
一、氣體摩爾體積
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
表達式:Vm=
單位:L·mol-1
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Vm=22.4L·mol-1
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
[教學說明]本課題立足于師生共同探究和討論,要求教師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要注意,學生在課堂上雖然很好地理解了氣體摩爾體積,但在課下對有關條件特別容易忽略。因此,教師在講授時要注重強調外界條件對氣體的影響。
★第二課時
[復習練習]
[投影]1.在標準狀況下,2molCO2的體積是多少?44.8LH2的物質的量是多少?它們所含的分子數是否相同?
2.在標準狀況下,若兩種氣體所占體積不同,其原因是()
A.氣體性質不同B.氣體分子的大小不同
C.氣體分子間平均距離不同D.氣體的物質的量不同
[引言]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物質的量與質量及粒子個數的關系,上節(jié)課我們又學了氣體摩爾體積和阿伏加德羅定律,大家能否找出這些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呢?
[學生活動][教師指導并最后歸納]
[講解]我們知道物質的量是聯(lián)系質量和粒子集體的橋梁,也是與氣體的體積密切相關的物理理,以此為中心,我們可得出以下關系:
[板書]
[講解]根據我們上節(jié)課講過的內容,大家想想在m與V,M與Vm之間又有著什么樣的關系呢?
[大家討論]
[結論]Vm·ρ=MVρ=m
[把上列關系補充在上面所寫的關系網中]
[過渡]下面我們就在熟悉以上各量之間關系的基礎上,重點學習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板書]二、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投影]例1.標準狀況下,2.2gCO2的體積是多少?
[分析]要知道C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必須用到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這需要氣體的物質的量做橋梁。根據我們上面對各量關系的討論,可進行如下計算:
解:n(CO2)==0.05mol
因為在標準狀況下Vm=22.4L·mol-1
所以0.05molC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V(CO2)=n(CO2)Vm=0.05mol×22.4L·mol-1=1.12L
答:在標準狀況下,2.2gCO2的體積為1.12L。
例2.在標準狀況下,測得1.92克某氣體的體積為672mL。計算此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
[學生先思考并計算,教師巡看,然后視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總結]
[分析]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與該物質的摩爾質量在數值上是相等的。因此,要求某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首先應計算出該物質的摩爾質量。據M=ρVm可以求出:據M=也可以求出結果。
[解法一]解:在標準狀況下,該氣體的密度為:
ρ==2.86g·L-1
標準狀況下Vm=22.4L·mol-1
則該氣體的摩爾質量為:
M=ρVm=2.86g·L-1×22.4L·mol-1=64g·mol-1
即該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4。
[解法二]解:標準狀況下,該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n===0.03mol
摩爾質量為:
M===64g·mol-1
即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4。
答:此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4。
[請大家下去以后考慮該題是否還有其他解法]
[投影]
[補充思考]現有3.4gH2S和0.1molHBr氣體。
(1)不同條件下,哪個分子數較多?
(2)相同條件下,哪個該用較大的容器裝?
(3)不同條件下,哪個質量大?大多少?
(4)哪個所含H原子的物質的量多?多多少?
(5)其中含S和Br各多少克?
[解答](1)條件不同時,例如改變壓強或溫度,只能改變氣體的體積,改變不了分子的數目,因為兩者均為0.1mol,所以兩者分子數目相等。
(2)相同條件下,物質的量相同的氣體體積相同,所以應用一樣的容器裝。
(3)不同條件下,只改變聚集狀態(tài)不改變其質量。0.1molHBr的質量=0.1mol×81g·mol-1=8.1g,比H2S多4.7克。
(4)H2S含的H比HBr多0.1mol。
(5)S為3.2g,Br為8g。
[小結]有關物質的量之間的換算,必須熟悉各量之間的關系,對氣體進行的計算,尤其要注意外界條件,對于同一個問題,可通過不同途徑進行解決。
[板書設計]
二、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教學說明]涉及物質的量的計算,概念較多,而概念的清晰與否,直接影響到解題的質量,所以,采取邊學邊練習、邊比較的方法可以增強學生掌握知識的牢固程度。
★第二課時
[復習鞏固]
[投影]1.已知某1LH2SO4溶液中含有250mL濃H2SO4,可以算出這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嗎?(不能)
2.已知每100克H2SO4溶液中含有37克H2SO4,可以算出這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嗎?(不能)
[設問]那么,要算出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必須從哪方面著手呢?
[結論]必須設法找出溶液的體積和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
[教師]請大家根據剛才的分析,做如下練習。
[投影]3.將質量為m,相對分子質量為Mr的物質溶解于水,得到體積為V的溶液,此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
[引言]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及其與質量分數的區(qū)別,本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物質的量濃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之間的聯(lián)系及有關溶液稀釋的計算。[板書]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與物質的量濃度的換算
[投影]例1.已知37%的H2SO4溶液的密度為1.28g·cm-3,求其物質的量濃度。
[分析]從上節(jié)課的知識我們知道,溶質的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都可用來表示溶液的組成。因此,二者之間必定可以通過一定的關系進行換算。根據我們剛才的討論分析可知,要算出物質的量濃度,必須設法找出所取溶液的體積及其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由于濃度是與所取溶液的多少無關的物理量,所以,我們既可取一定質量的溶液來計算,也可取一定體積的溶液來計算,為此,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解法一:
取100g溶液來計算
m(H2SO4)=100g×37%=37g
n(H2SO4)==0.37mol
V(液)==78.12mL=0.078L
c(H2SO4)==4.8mol·L-1
答:37%的H2SO4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4.8mol·L-1。
解法二:
取1L溶液來計算
V(液)=1L
m(H2SO4)=V[H2SO4(aq)]·ρ·w=1000mL×1.28g·cm-3×37%=473.6g
n(H2SO4)==4.8mol
c(H2SO4)==4.8mol·L-1
答:37%的H2SO4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4.8mol·L-1。
[思考題]對于溶質質量分數為w,密度為ρ的某溶質的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的表示式為:()。
[同學們思考后]
[板書]c=
[練習]市售濃H2SO4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98%,密度為1.84g·cm-3。計算市售濃H2SO4中,H2SO4的物質的量濃度。(c==18.4mol·L-1)
[設問過渡]如果已知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c及溶液的密度ρ,又怎樣求其質量分數呢?
[同學們對上式推導后得出]
[板書]w=
[投影]例2.已知75mL2mol·L-1NaOH溶液的質量為80克,計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分析]在已知溶液質量的情況下,要求溶質的質量分數還須算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依題意,
我們可進行如下計算:
解:75mL2mol·L-1NaOH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為:
n=c(NaOH)·V[NaOH·(aq)]=2mol·L-1×0.075L=0.15mol
m(NaOH)=n(NaOH)·M(NaOH)=0.15mol×40g·mol-1=6g
w(NaOH)=×100%=×100%=7.5%
答: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7.5%。
[教師]根據以上的計算,請同學們找出下列各量之間的關系。
[板書]
溶質的質量溶質的物質的量
溶液的質量溶液的體積
[學生們完成上述關系后]
[過渡]在實際生產中,對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濃溶液,還往往需要稀釋后才能使用。如噴灑農藥時,須把市售農藥稀釋到一定濃度才能施用,實驗室所用一定濃度的稀H2SO4也均由濃H2SO4稀釋而來,這就需要我們掌握有關溶液稀釋的計算。
[板書]三、有關溶液稀釋的計算
[設問]溶液在稀釋前后,遵循什么樣的規(guī)律呢?請同學們根據初中學過的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稀釋時所遵循的規(guī)則來分析稀釋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所遵循的規(guī)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演示實驗認識加速度與質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關系;
(2)會用準確的文字敘述牛頓第二定律并掌握其數學表達式;
(3)通過加速度與質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關系,深刻理解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這一規(guī)律;
(4)認識加速度方向與合外力方向間的矢量關系,認識加速度與和外力間的瞬時對應關系;
(5)能初步運用運動學和牛頓第二定律的知識解決有關動力學問題.
能力目標
通過演示實驗及數據處理,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實際問題的處理,培養(yǎng)良好的書面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嚴謹、有序的思維習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通過演示實驗,利用控制變量的方法研究力、質量和加速度三者間的關系:在質量不變的前題下,討論力和加速度的關系;在力不變的前題下,討論質量和加速度的關系.
2、利用實驗結論總結出牛頓第二定律:規(guī)定了合適的力的單位后,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從比例式變?yōu)榈仁剑?/p>
3、進一步討論牛頓第二定律的確切含義:公式中的表示的是物體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某一個或某幾個力;公式中的和均為矢量,且二者方向始終相同,所以牛頓第二定律具有矢量性;物體在某時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決定,加速度將隨著合外力的變化而變化,這就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
教法建議
1、要確保做好演示實驗,在實驗中要注意交代清楚兩件事:只有在砝碼質量遠遠小于小車質量的前題下,小車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認為等于砝碼的重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證明);實驗中使用了替代法,即通過比較小車的位移來反映小車加速度的大?。?/p>
2、通過典型例題讓學生理解牛頓第二定律的確切含義.
3、讓學生利用學過的重力加速度和牛頓第二定律,讓學生重新認識出中所給公式.
教學重點:牛頓第二定律
教學難點: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示例:
一、加速度、力和質量的關系
介紹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先研究在質量不變的前題下,討論力和加速度的關系;再研究在力不變的前題下,討論質量和加速度的關系.介紹實驗裝置及實驗條件的保證:在砝碼質量遠遠小于小車質量的條件下,小車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認為等于砝碼的重力.介紹數據處理方法(替代法):根據公式可知,在相同時間內,物體產生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
以上內容可根據學生情況,讓學生充分參與討論.本節(jié)書涉及到的演示實驗也可利用氣墊導軌和計算機,變?yōu)槎繉嶒灒?/p>
1、加速度和力的關系
做演示實驗并得出結論:小車質量相同時,小車產生的加速度與作用在小車上的力成正比,即,且方向與方向相同.
2、加速度和質量的關系
做演示實驗并得出結論:在相同的力F的作用下,小車產生的加速度與小車的質量成正比,即.
二、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加速度定律)
1、實驗結論:物體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這個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即,或.
2、力的單位的規(guī)定:若規(guī)定:使質量為1kg的物體產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則公式中的=1.(這一點學生不易理解)
3、牛頓第二定律:
物體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這個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教學目標:
1.理解流程圖的選擇結構這種基本邏輯結構.
2.能識別和理解簡單的框圖的功能.
3. 能運用三種基本邏輯結構設計流程圖以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方法:
1. 通過模仿、操作、探索,經歷設計流程圖表達求解問題的過程,加深對流程圖的感知.
2. 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圖的畫法和流程圖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情境:
某鐵路客運部門規(guī)定甲、乙兩地之間旅客托運行李的費用為
其中(單位:)為行李的重量.
試給出計算費用(單位:元)的一個算法,并畫出流程圖.
二、學生活動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表達.
解 算法為:
輸入行李的重量;
如果,那么,
否則;
輸出行李的重量和運費.
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圖表示為:
教師邊講解邊畫出第10頁圖1-2-6.
在上述計費過程中,第二步進行了判斷.
三、建構數學
1.選擇結構的概念:
先根據條件作出判斷,再決定執(zhí)行哪一種
操作的結構稱為選擇結構.
如圖:虛線框內是一個選擇結構,它包含一個判斷框,當條件成立(或稱條件為“真”)時執(zhí)行,否則執(zhí)行.
2.說明:(1)有些問題需要按給定的條件進行分析、比較和判斷,并按判
斷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操作,這類問題的實現就要用到選擇結構的設計;
(2)選擇結構也稱為分支結構或選取結構,它要先根據指定的條件進行判斷,再由判斷的結果決定執(zhí)行兩條分支路徑中的某一條;
(3)在上圖的選擇結構中,只能執(zhí)行和之一,不可能既執(zhí)行,又執(zhí)
行,但或兩個框中可以有一個是空的,即不執(zhí)行任何操作;
(4)流程圖圖框的形狀要規(guī)范,判斷框必須畫成菱形,它有一個進入點和
兩個退出點.
3.思考:教材第7頁圖所示的算法中,哪一步進行了判斷?
一、知識與技能:
初步了解焦耳定律,并能進行有關計算
課前預習學案
二、預習內容
1.電流做功的多少等于 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數量;所謂電流做功,實質上是導體中的恒定電場對 的 力在做功,電荷的 減小,其他形式的能在增加;公式:W= ,P= 。
2.電流通過用電器時把 能全部轉化為 能,這樣的電路叫做純電阻電路。
三、提出疑惑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理解電流熱效應的本質
2.掌握焦耳定律,并能進行有關計算
3.理解電功和電熱的關系,能區(qū)分純電阻電路和非純電阻電路中的電功和電熱
二、學習過程
1.電功和電功率
(1)電功是電流通過一段電路時,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電場能、機械能、化學能或內能等)的量度。
(2)W= qU=UIt是電功的普適式, P= UI是電功率的普適式,適用于任何電路。
2.焦耳定律和熱功率
(1)電熱則是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轉化為內能的量度.
(2)Q=I2Rt是電熱的計算式,可以計算任何電路中電流I 通過電阻R時在t時間內產生的熱量(電熱);P=I2R是熱功率的計算式,
3.電功和電熱
(1)在純電阻電路中:電流通過用電器以發(fā)熱為目的,例如電爐、電熨斗、電飯鍋,電烙鐵、白熾燈泡等這時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電功等于電熱,即W=UIt=I2Rt= .同理P=UI=I2R= .
(2)在非純電阻電路中:電流通過用電器是以轉化為內能以外的形式的能為目的,發(fā)熱不是目的,而是難以避免的內能損失。例如電動機、電解槽、給蓄電池充電、日光燈等.?這時電路消耗的電能,即W=UIt分為兩部分,一大部分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例如電流通過電動機,電動機轉動,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另一小部分不可避免地轉化為電熱Q=I2R t(電樞的電阻生熱).這里W=UIt不再等于Q=I2Rt,應該是W=E其他+Q.?
(3)電功和電熱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只有在純電阻電路中,電功才等于電熱,W=Q=UIt=I 2R t= ;在非純電阻電路中,電功大于 電熱,W>Q,這時電功只能用W=UIt計算,電熱只能用Q=I2Rt計算,兩式不能通用。
例1 一臺電風扇,內阻為20 Ω,接上220 V電壓后,消耗功率66 W,問:?
(1)電風扇正常工作時通過電動機的電流是多少??
(2)電風扇正常工作時轉化為機械能的功率是多少?轉化為內能的功率是多少?電動機的效率是多少??
(3)如果接上電源 后 ,電風扇的'風葉被卡住,不能轉動,這時通過電動機的電流, 以及電動機消耗的電功率和發(fā)熱功率是多少??
三、當堂檢測
1. 用電器兩端電壓22 0V,這意味著()
A.1A電流通過用電器時,消耗的電能為220J
B.1C正電荷通過用電器時,產生220J的熱量
C.1A電流通過用電器時,電流的發(fā)熱功率為220W
D.1C正電荷從電勢高端移到電勢低端時,電場力做功220J
2. 一燈泡標有“220V,100W”字樣將其接到110V的電源上(不考慮燈泡電阻的變化),則有()
A.燈泡的實際功率為50W
B.燈泡的實際功率為25W
C.通過燈泡的電流為額定電流的
D.通過燈泡的電流為額定電流的
3.下圖電路中,電燈L1、L2都標有“220V,100W”;電燈L3、L4都標 有“220V,40W”.將A、B兩端接入電源,最暗的燈是 ( )
A.L1 B.L2 C.L3 D.L4
4.把兩個相 同的電燈分別接在圖中甲、乙兩個電路里,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兩燈都正
常發(fā)光,兩電路中消耗的總功率分別為 和 ,可以斷定()
A. 〉 B. 〈 C. = D.無法確定
5. 輸電線總電阻為r,輸送的電功率是P,送電電壓為U,則用戶得到的功率為()
A.P B. C. D.
6.一個直流電動機所加電壓為U,電流為 I,線圈內阻為 R,當它工作時,下述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U2/R
B.電動機的發(fā)熱功率為I2R
C.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I U-I2R
D.電動機的功率可寫作IU=I2R=U2/R
7.有一個直流電動機,把它接入0.2V電壓的 電路時,電動機不轉,測得流過電動機的電流是0.4A,若把它接入2V電壓的電路中,電動機 正常工作,工作電流是1A。求:
(1)電動機正常工作時的輸出功率 ;
(2)如在正常工作時,轉子突然被卡住,此時電動機的發(fā)熱功率多大?(提示:電動機在電路中轉子不轉動時為純電阻用電器)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使學生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讓學生會運用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進行簡單的計算并學會配制物質的量濃度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養(yǎng)目標
從概念的應用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學思想目標
通過對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學習和溶液的配制,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習自然科學的思想。
科學品質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嚴謹求實的學習態(tài)度。YJS21.COM
科學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發(fā)現問題的本質以及獨立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重點,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教具準備:
容量瓶、天平、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試劑瓶、藥匙、小黑板、氯化鈉
教學方法:
設疑、啟發(fā)、實驗、講解等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初中化學課中我們已經學過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指溶液中溶質質量占溶液質量的百分數,我們都知道,它不涉及溶液的體積。但是,化工生產和科學實驗中往往是量取溶液的體積,而很少稱量溶液的質量。此外,在進行有關化學反應計算時,利用前幾節(jié)課所學的物質的量計算很方便。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引入一種新的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只要我們量取一定體積的溶液,就可知道所取溶液中含有多少摩爾的物質。根據這個設想,人們就找到了“物質的量濃度”這種新的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這種方法可用單位體積溶液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所以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量濃度。
[講述]
首先,我想和大家一起完成課本23頁的活動探究小實驗。課本中給出的是配制0.5L,0.2molNaCl溶液,在做實驗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種新的儀器。大家看,我手里拿的是容量瓶,先介紹它的構造:容量瓶是細頸、梨行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容量瓶上標有溫度和容積,瓶頸處標有刻度線,表示在所指溫度下,瓶內液體的凹液面與容量瓶頸部的刻度線相切時,溶液體積恰好與瓶上標注的體積相等
容量瓶的規(guī)格實驗室里常用的容量瓶有100ml,200ml,500ml,1000ml
容量瓶突出的特點:
1常用于配制一定體積的濃度準確的溶液
2是一種精確量器
3不能用于溶解或稀釋,也不能用于保存溶液,即配制好的溶液要立即轉移到細口試劑瓶中。
為了避免溶質在溶解或稀釋時因吸熱、放熱而影響容量瓶的容積,溶質應該首先在燒杯中溶解或稀釋,待溶液溫度達到室溫后,再將其轉移至容量瓶中。
介紹完了儀器后,我們再回到實驗中。
[設問]同學們想一想,配制溶液的第一步應該做什么?
[學生]計算所需溶質的量
[板書] 1計算
[講述]好,我們來一起計算一下所需NaCl的質量,由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0。2molNaCl的質量為0。2molx58.5g/mol=11。7g我們已經算出NaCl的質量為11.7g,那么我們用什么來稱取NaCl的質量呢?
[學生]托盤天平
[板書] 2稱量
[講述]對,因此第2步就應是用托盤天平稱取NaCl11.7g
[講述]我們在初中已經學會了它的使用,今天我請一位同學來稱量一下,看看同學們對托盤天平的使用是否掌握。
請一位同學上講臺稱量(在同學稱量時老師邊說托盤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項)大家再想想,如果溶質是液體,它用什么來量?。?/p>
[學生]量筒。
[講述]對,如果所取的溶質為液體時我們應用量筒來量取。稱量好之后,我們將它倒入燒杯中加蒸餾水溶解(大家注意一下,因為我們今天所配制的溶液為500ml,所以所加水不能超過500ml
[板書] 3溶解
[演示]溶解過程
[設問]溶質溶解后能否馬上轉入容量瓶中呢?
[講述]是的,不能。因為我剛才給大家介紹了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項,容量瓶上標有溫度,為了避免溶質在溶解或稀釋時因吸熱,放熱而影響容量瓶的'容積,應待恢復室溫后轉移至容量瓶。
[板書] 4轉移
[講述]把小燒杯里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轉移時應注意,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較細,為了避免溶液灑出,應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小燒杯里的溶液沿玻璃棒轉移至容量瓶中
[設問]大家再想一想,現在這個燒杯和玻璃棒是否需要處理?
[講述]目的是為保證溶質盡可能的全部轉移至容量瓶中,我們應用蒸餾水洗滌玻璃棒和小燒杯2——3次。將洗滌后的溶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
[板書] 5洗滌(目的是盡可能將溶質全部轉移到容量瓶)
[講述]當往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距刻度線1——2CM處應停止,為避免加水的體積過多,應改用膠頭滴管加至刻度線,這個操作叫做定容。
[板書] 6定容(目的是確保向容量瓶中加水不超過瓶頸上的刻度線)
[演示]定容
[設問]定容時如果不小心水加多了,能否用膠頭滴管取出多余的溶液呢?
[講述]不能,因為此時溶液中溶劑便多,溶液濃度低于所要配制的溶液的濃度,所以,定容失敗了,只好重來。在定容時還要注意凹液面下緣和刻度線相切,眼睛視線與刻度線呈水平,切忌俯視或仰視。
[演示]定容完后,應把容量瓶瓶塞塞上,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復反轉,使溶液混合均勻,這一過程叫搖勻
[板書] 7搖勻
[演示]最后,我們將已配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貼上標簽
[板書] 8貼標簽
[設問]定容時俯視或仰視刻度線,對溶液的濃度有何影響?
[講述]俯視刻度偏小濃度偏大
仰視刻度偏大濃度偏小
[講述]配制完溶液后,我們再回到課前我給大家所提出的新的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物質的量濃度,它是用單位體積溶液所含的溶質的物質的量表示,例如,上述實驗所配制的溶液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為,也就是說,1L這樣的溶液里含有0.4molNaCl,所以溶液的組成可表示為0.4mol/l。像這樣,以單位體積溶液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濃度。用表示,常用的單位為由定義可知,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中,溶質B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之間存在以下關系
[板書]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
[講述]大家注意一下,這里分母上是溶液體積,而不是溶劑體積。分子上是用物質的量表示,而不是摩爾質量。為了鞏固一下概念,我們來做道練習題。
[小黑板]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濃度為________mol/l,取5ml該溶液,其濃度_______mol/l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知道電流的熱效應,理解焦耳定律的內容、公式及其運用,知道電熱器的原理及構造。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要求學生能從感知事物→提出問題→自己設計→動手動腦探究科學規(guī)律中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學會科學探究、知識遷移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研究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的思想和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精神,滲透實事求是和科學獻身教育,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如何使學生在科學探究中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yǎng)科學研究的能力。
三、教法與學法
將學生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師引導下的科學探究,加強組內同學間的合作、討論和交流,加強師生間相互反饋,以問題和小組交流貫穿教學的始終,不斷提出新問題,不斷解決新問題。開學時就將學生4人一組分組,分組時男女生分開后,自由組合,便于討論與交流,隨著學習的深入,可適當調整小組成員,每個組至少有一個好的同學能起到小老師的作用,帶領小組同學開展自主式學習。
四、教具與學具
學生用:鐵架臺、學生電源、大號試管和溫度計各三支、導線若干、量筒、煤油、電阻絲(5、10、10歐各一根,教師課前用電爐絲截取并焊好導線)。每小組一套。
教師用:與學生的基本相同,溫度計改用數字的,另加各種電熱器(電爐、電飯鍋、白熾燈、電風扇等)、多媒體課件及教學平臺。
五、探究實驗:
研究通電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電阻和時間的關系。
六、教學活動實錄(部分):
(一)導入新課
師:(教師出示電飯鍋,白熾燈、電風扇)這幾種電器各有什么功能?
生:煮飯、照明、吹風。
師:這些電器雖然功能不同,有沒有共同點?
(學生小組討論,請三位同學上來各拿一個電器,同時通電實驗1分鐘,并請他們觸摸電器和電扇的電動機部分)
(凡教師提出問題,教師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同桌或四人小組討論)
生:它們工作時都會發(fā)熱。
師:對!電流通過任何電器或導體,電器和導體都會發(fā)熱,這種現象叫電流熱效應。(教師
板書:電流熱效應)
師:這種現象中能量是怎樣轉化的?
生:電能轉化為內能。(教師板書:電能轉化為內能)
師:它們產生的熱量有什么不同?
生:(學生討論后)它們產生的熱量有多有少。
(在學生心里自然產生了“產生熱量有多少?”這個問題。)
【點評】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提出問題,建立問題期待,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
(二)科學探究焦耳定律:
師:既然電流通過用電器產生的熱量不同,同學們會想到什么問題?
(學生議論紛紛,舉手發(fā)言,教師引導 )
生: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師:你們覺得與什么因素有關?(引導學生去猜想)
(學生議論紛紛,舉手發(fā)言,教師引導 )
生:可能與電壓、電流、電阻、時間或其它等等因素有關。(學生猜想)
師:同學們討論很熱烈!猜想對不對呢?(引導學生進入實驗研究)
生:我們用實驗來驗證?。ㄍㄟ^平時的教學,學生都明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問題都要由實驗事實來評判)
【點評】各種研究問題和教學活動都是由學生自己提出來的,而不是教師強加的,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充滿興趣和動力去解決自己發(fā)現的問題。
師:好!下面就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方案(學生設計實驗)
(學生小組討論,討論時間可以長一點)
【點評】教師開始不要給任何提示,以免禁錮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放開思維去思考,培養(yǎng)學生開放型思維能力。
師:哪個小組匯報一下你們設計的實驗方案?
(學生七嘴八舌,但真能設計完整方案的不多,此時需要教師的引導)
師:你們說說做這個實驗首先要解決一些什么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實驗設計) 生:熱量的多少如何用實驗展示出來?
生:如何用實驗來驗證熱量與電流、電阻、時間的關系。
生:用什么樣的電路去實驗。
生:
師:大家想想在前面的學習中有沒有可以體現熱量多少的辦法?
生:(學生討論并發(fā)言)有熱脹冷縮比較熱量法,測溫度比較熱量法等等。
師:請××同學談談你們的方法。
生:我們利用熱脹冷縮的辦法:找兩個相同的燒瓶??
師:很好!因為要進行比較,一定要條件相同,所以要用相同的燒瓶??其他小組還有什么方法?
【點評】滲透科學的比較方法:條件相同。
生:可以將上述燒瓶中的空氣膨脹換成液體(水或煤油)
師:也很好!測溫度比較熱量法呢?
生:可以直接用溫度計去測量升高的溫度,質量相等的煤油溫度升高越多,吸熱越多?? 師:××同學說得很好!只是上述前幾種方法是定性討論方法,只能說明多少關系,最后這種方法是從定量的角度去考慮的,我們今天就采用他說的這種實驗方法,好嗎?
【點評】滲透教學民主的觀念。
師:現在再來看看如何用實驗來驗證熱量與電流、電阻、時間的關系。大家想想:在前面的學習中,經常學到某個物理量由幾個物理量決定,當討論它與其中一個量的關系時,要使另外的量相同或不變。這是什么方法?
生:這是控制變量法。
【點評】再次滲透科學的比較方法和控制變量法:條件相同。
師:因此我們可以將上述問題分解成三個問題來研究?分解成哪三個問題?
生:熱量與電流,熱量與電阻,熱量與時間三個關系問題。
師:如何用實驗研究熱量與電阻的關系?
生:將兩個不同的電阻通以相同的電流(可以串聯(lián)),比較兩個電阻在相同的時間里產生的熱量。
師:如何用實驗研究熱量與電流的關系?
生;將兩個相同的電阻通以不同的電流(可以并聯(lián)),比較兩個電阻在相同的時間里產生的熱量。
師:如何用實驗研究熱量與時間的關系?
生:選擇任意一個電阻,不斷通電,觀察溫度是否隨通電時間不斷升高。
師:綜合大家的意見,我們要做三次實驗,花的時間太長。為了節(jié)省實驗時間,能否將上述三次實驗合并為一次實驗?看哪個小組最先設計好實驗電路。
(學生小組討論,畫出初步的實驗電路圖,不一定每個小組都對,教師用投影儀展示某組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并請該組代表講述設計思路)
生:
(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展示探究過程中的問題流程圖,如右圖所示。教師結合該圖,小結一下同學們設計實驗的過程,并統(tǒng)一認識和完善實驗電路)
【點評】通過上述引導和展示圖例,教會學生學會分解問題和合并問題,學會逐步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也提倡了開放性思維、多種解決方案。
師:請同學們按照上述我們設計的實驗方案開始實驗。
說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并記錄有關實驗數據,教師隨時指導實驗。(進行實驗)
實驗記錄:煤油的初溫:T0=____。
煤油的末溫:T1=____,T2=____,T3=____(三個末溫應為同時的溫度)。
(教師巡視各個小組,有選擇地將某個小組的實驗數據用投影儀展示出來,并請該組同學將數據轉換成下表內容)
師:其它小組實驗數據雖然與這不同,但都與這個數據差不多,可以看出其中的規(guī)律。哪個同學說一下,你從這數據中看出了什么?(數據分析,歸納總結)
生:(學生可能說不準確,但大體的意思肯定能說得出來)。
師:××同學發(fā)現了一個規(guī)律,我們不妨把這個規(guī)律稱為××定律。大家鼓掌祝賀他。其實這個定律早在很多年前,物理學家焦耳就是按照剛才大家的研究方法,實驗研究了很多年才得出的,因此這個定律也叫焦耳定律。
(教師用教學平臺投影焦耳定律的內容、公式、單位等)
說明:在現實中學實驗條件下,該實驗能夠得出較準確的數量關系。
【點評】開展成功與激勵教育,另外強調了我們的研究方法與物理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一樣,潛意識地使學生認同科學探究的方法。
師:有的同學會問:我們一節(jié)課就能把這個規(guī)律研究出來,而焦耳要用好多年才能研究出來,是不是他有點問題?這里面有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那時的實驗條件不夠好;
第二、缺少必要的指導老師,因為在他之前沒有任何人研究和知道這個問題;
第三、缺少與其他科學家的合作與交流,基本上是一個人關門在家研究,要走很多彎路。而我們有老師指導和小組交流合作,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
第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驗要精確,實驗數據沒有什么誤差,誤差大了就得重新做,不然就不叫規(guī)律了。焦耳就是在實驗條件簡陋的情況下,重復實驗了幾千次,直至實驗很精確了才得出了焦耳定律。
師:請問你們哪個小組的實驗沒有什么誤差?
生:有較大誤差。
【點評】通過對焦耳的故事介紹,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和實事求是精神的教育,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獻身精神,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同時也告訴了學生在科學研究中合作與交流的重要,還為下面的評估作了鋪墊。
師:能不能找一找誤差的原因和改進的辦法?(對實驗探究的評估)
生:(學生討論后發(fā)言)有熱量的散失,試管外面包隔熱材料。
生:有可能這電阻絲的電阻不準確,可換用阻值準確的電阻絲。
生:溫度計讀數不同時,盡量同時讀數。
生:三支試管中的煤油質量有誤差,最好用天平準確測量。
生:溫度計本身不標準,應事先選擇標準的三個溫度計。
生: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從這里也可以告訴我們以后進行科學實驗研究時,不僅要做好誤差分析,更應該在設計實驗和實驗操作中時刻考慮到怎樣才能減小實驗誤差,這樣才能更好地得出規(guī)律出來。
【點評】評估過程也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過程,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評估的重要性。
(三)自學訓練
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上的例題,借此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
【點評】該例題不難,課本上解題過程很清楚,學生自己看得懂。學生自己能學的東西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獲取,沒有必要加進教師這一中間環(huán)節(jié),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己學習的能力。
(四)交流與思考
用投影儀將下面問題投影出來,請同學們互相交流看法。
1、焦耳定律中有這樣一句話:“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小李想:如果要電爐在一定時間里多放出熱量,應當增大電阻絲的電阻。他的想法對嗎?為什么?
2、電風扇通電會發(fā)熱,這些熱量是人們希望得到的嗎?電風扇的能量轉化形式怎樣?能否想點辦法減少電風扇的能量散失?
【點評】第一題是檢查學生對焦耳定律和科學比較方法的理解,第二題是回應開頭,并且讓學生思考電熱與電功的區(qū)別。
(五)小結及布置作業(yè)
用投影儀將教學流程圖投射出來,結合該圖重點小結一下上述科學探究的步驟和方法。
【點評】每節(jié)課都這樣,同學們就逐漸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步驟和方法,潛移默化地學會了科學探究。
布置作業(yè):將上述思考題作為作業(yè),做在作業(yè)本上,待老師閱后保存在自己的學習檔案袋里。
【點評】學生的作業(yè)不能總是算過來算過去,經常給學生布置一些文字型和開放型作業(yè)可以更全面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同時,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用科學知識去解釋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所學知識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理解隨機抽樣的概念,掌握抽簽法、隨機數表法的一般步驟;
2、過程與方法:
(1)能夠從現實生活或其他學科中提出具有一定價值的統(tǒng)計問題;
(2)在解決統(tǒng)計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從總體中抽取樣本。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現實生活和其他學科中統(tǒng)計問題的提出,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及各學科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認識數學的重要性。
4、重點與難點:正確理解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掌握抽簽法及隨機數法的步驟,并能靈活應用相關知識從總體中抽取樣本。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假設你作為一名食品衛(wèi)生工作人員,要對某食品店內的一批小包裝餅干進行衛(wèi)生達標檢驗,你準備怎樣做?顯然,你只能從中抽取一定數量的餅干作為檢驗的樣本。(為什么?)那么,應當怎樣獲取樣本呢?
二、探究新知
1、統(tǒng)計的有關概念:總體:在統(tǒng)計學中,所有考察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個體:每一個考察的對象叫做個體、樣本:從總體中抽取的一部分個體叫做總體的一個樣本、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叫做樣本的容量、統(tǒng)計的基本思想:用樣本去估計總體、
2、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一般地,設一個總體含有N個個體,從中逐個不放回地抽取n個個體作為樣本(n≤N),如果每次抽取時總體內的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都相等,就把這種抽樣方法叫做簡單隨機抽樣,這樣抽取的樣本,叫做簡單隨機樣本。
下列抽樣的方式是否屬于簡單隨機抽樣?為什么?
(1)從無限多個個體中抽取50個個體作為樣本。
(2)箱子里共有100個零件,從中選出10個零件進行質量檢驗,在抽樣操作中,從中任意取出一個零件進行質量檢驗后,再把它放回箱子。
(3)從8臺電腦中,不放回地隨機抽取2臺進行質量檢查(假設8臺電腦已編好號,對編號隨機抽取)
3、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有:
(1)抽簽法的定義。一般地,抽簽法就是把總體中的N個個體編號,把號碼寫在號簽上,將號簽放在一個容器中,攪拌均勻后,每次從中抽取一個號簽,連續(xù)抽取n次,就得到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
思考?你認為抽簽法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當總體中的個體數很多時,用抽簽法方便嗎?例1、若已知高一(6)班總共有57人,現要抽取8位同學出來做游戲,請設計一個抽取的方法,要使得每位同學被抽到的機會相等。
分析:可以把57位同學的學號分別寫在大小,質地都相同的紙片上,折疊或揉成小球,把紙片集中在一起并充分攪拌后,在從中個抽出8張紙片,再選出紙片上的學號對應的同學即可、基本步驟:第一步:將總體的所有N個個體從1至N編號;第二步:準備N個號簽分別標上這些編號,將號簽放在容器中攪拌均勻后每次抽取一個號簽,不放回地連續(xù)取n次;第三步:將取出的n個號簽上的號碼所對應的n個個體作為樣本。
(2)隨機數法的定義:利用隨機數表、隨機數骰子或計算機產生的隨機數進行抽樣,叫隨機數表法,這里僅介紹隨機數表法。怎樣利用隨機數表產生樣本呢?下面通過例子來說明,假設我們要考察某公司生產的500克袋裝牛奶的質量是否達標,現從800袋牛奶中抽取60袋進行檢驗,利用隨機數表抽取樣本時,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第一步,先將800袋牛奶編號,可以編為000,001,799。
第二步,在隨機數表中任選一個數,例如選出第8行第7列的數7(為了便于說明,下面摘取了附表1的第6行至第10行)。 16 22 77 94 39 49 54 43 54 82 17 37 93 23 78 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63 01 63 78 59 16 95 55 67 19 98 10 50 71 75 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57 60 86 32 44 09 47 27 96 54 49 17 46 09 62 87 35 20 96 43 84 26 34 91 64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 90 52 84 77 27 08 02 73 43 28第三步,從選定的數7開始向右讀(讀數的方向也可以是向左、向上、向下等),得到一個三位數785,由于785
繼續(xù)向右讀,得到916,由于916>799,將它去掉,按照這種方法繼續(xù)向右讀,又取出567,199,507,依次下去,直到樣本的60個號碼全部取出,這樣我們就得到一個容量為60的樣本。
三、課堂練習
四、課堂小結
1、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一般地,設一個總體的個體數為N,如果通過逐個抽取的方法從中抽取一個樣本,且每次抽取時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就稱這樣的抽樣為簡單隨機抽樣。
2、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抽簽法隨機數表法
五、課后作業(yè)
P57練習1、2
六、板書設計
1、統(tǒng)計的有關概念
2、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
3、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有:(1)抽簽法(2)隨機數表法
4、課堂練習
幼兒園教案《高中物理人教版優(yōu)秀教案(優(yōu)選十四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兒園教案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高中物理優(yōu)秀教學設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優(yōu)秀教案(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高中物理教學設計優(yōu)秀教案 篇1學生學習情況分析1、學生由于受日常經驗的影響,對物體的下落運動普遍存...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高中語文優(yōu)秀教案完整版 篇1教學目標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2、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1《自由落體運動》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高中物理優(yōu)秀教學設計案例 篇1一、教學內容分析...
學科備課組是學校教研組下設的教研組織,是落實校本研究中“同伴互助”的主要組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精選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高中政治優(yōu)秀教案模板人教版 篇1【教學目標】1、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能理解課文內容大意,并背誦全文。2、在感知語句大意的基礎上,揣摩重點詞...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音樂鑒賞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高中音樂優(yōu)秀教案人教版下冊 篇1教學內容:1、《祖國頌》2、《你是這樣的人》3、《走進新...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