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兒一日活動方案。
幼兒園,是孩子快樂的家園;家庭則是孩子理想的起點。家長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及時注意孩子學習情況,幫助孩子在學習的樂趣中不斷成長!那么,家園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愛動,不一定就是多動癥”,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孩子愛動不一定就是多動癥家里有個活躍的寶寶,總是好動,即使看動畫片時也是手腳不停;一會兒沒看住,就上了窗臺。這讓許多父母感到頭疼:寶寶是不是患了“兒童多動癥”?北京安定醫(yī)院的鄭毅教授提醒父母注意,兒童多動與多動癥是有區(qū)別的?!安粍印钡亩鄤影Y常被父母忽略鄭教授說,有的孩子“不動”也是多動癥。最新觀點認為,多動癥的核心問題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是次要的,即使沒有身體多動的外在表現,只要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長期而明顯,也應注意是否有多動癥的可能。這種“不動”的多動癥特別具有隱蔽性,往往不被父母們發(fā)現。據鄭毅教授估計,在中國14歲以下的3億兒童中多動癥患兒約有1000萬
,得到及時和正確診治者不到10%。如果寶寶患有多動癥卻又沒有得到正確診斷和合理治療,將來孩子還會產生厭學等問題,所以需要早期識別與防治。多動癥患兒:男孩多于女孩多動癥是指兒童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稱的、明顯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任性沖動和學習困難等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是頗常見的兒童行為問題。由于病因尚不清楚,所以臨床表現多樣。多動癥一般在6歲前起病,患病者男孩多于女孩,診斷主要依據老師及父母提供的病史、臨床表現形式和心理測驗結果。鄭教授說,我們可以把人的大腦的額葉皮質比喻為大腦的首席執(zhí)行官,負責篩選、調節(jié)各種輸入的感覺信息。正常情況下,這個“總分類機”吸收信息后,將它們進行綜合,然后發(fā)送到合適的中心。這一切在一瞬間就可完成。而多動癥患兒的這個首席執(zhí)行官不夠活躍,因此,他的大腦就缺乏正常恒定的排序、分類、抑制、聚焦的能力。因
為成堆的感覺信息沒有被分類,這個人就好像被一股奔涌的洪水所控制。兩大標準區(qū)分寶寶是淘氣還是生病怎么才能找出多動癥與這些偶然的癥狀之間的不同呢?這要根據強度與時間。許多兒童,尤其是男孩都表現出沖動的行為,如冒險、尋找刺激等,但多動癥患兒所表現出的沖動行為強度要比正常兒童大得多,以至于他們沒有時間來反省或改變自己的行為。另外便是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許多父母和老師不知道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有多長,誤認為課時規(guī)定為“45分鐘”,孩子就應該能集中注意力至少“45分鐘”,然而,科學的研究證實,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很短,而且極易受影響。一般情況下有效注意時間:5—7歲,15分鐘;7—10歲,20分鐘;10—12歲,25分鐘;大于12歲可達30分鐘以上。但年齡、發(fā)育狀況、軀體因素、教育方式和刺激物新奇性均可影響孩子的注意力。五大原因造成兒童多動癥鄭教授分析,引起多動癥的原因很多,目前仍無定論,概括起來主要有五個:1.精神發(fā)育受損或成熟延遲。此類兒童行為較幼稚,動作笨拙,協(xié)調性差。孩子的母親在孕期或圍產期時并發(fā)癥較多。2.遺傳、素質因素。許多多動癥兒童的父母小時候也多動;不少母親反映患兒在胎兒期就好動,出生后好哭,入睡困難,進食不好,難以照顧。3.生物化學及代謝因素。經大量研究證實,多動癥兒童中樞單胺類受體(一種神經介質,起傳遞大腦信息的作用,是與精神活動密切相關的化學物質)更新較慢;也有研究發(fā)現,維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劑或色素所致的代謝紊亂與兒童多動行為有關。yjs21.cOm
4.金屬元素中毒。鉛中毒是比較流行的理論,但并非同一種情況的孩子都多動,所以這一因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5.社會、家庭、心理因素。不良的社會環(huán)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導致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九種表現可判斷兒童多動癥鄭教授列出九種兒童多動癥的臨床表現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壞事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爭吵、持拳相斗、扭成一團,是常見的事,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從吵到好的過程中,孩子開始正確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能力、體力、智力,切身體驗自己和集體的關系,學會申辯自己的主張,逐漸掌握相互合作、互相忍讓、控制自己和幫助別人的能力,從而不斷克服困難,積累經驗,拙壯成長。
獨身子女吵架,從這個角度來看是一件好事。因家中常以孩子為中心,生活環(huán)境單一,使孩子養(yǎng)成不會處理復雜局面,凡事都依賴父母的習慣。而孩子在玩耍中的吵架,互相爭奪和幫助的“外交”活動中,在家中是無法學到的。
常見孩子吵架,家長表現不同。有的狠訓孩子“別跟他玩!”“快回家”這樣會導致孩子離群獨處;有的卻說:“誰打你,你就打誰打壞了有爸有媽!”這會使孩子產生報復心理;有的訓斥別人孩子,助自己孩子的威風,混淆是非界限,這樣助長了孩子的依賴性。這些都無助于孩子的獨立能力、頑強精神的培養(yǎng),并可能使孩子們喪失言歸于好的良機。
從這個意義上說,孩子吵架家長不要做過多干預,只要沒什么危險就可以。等事情過后家長心平氣和地問請孩子吵架的緣由,讓孩子從中分辨對與錯,家長再從中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從吵架中明白是非曲直,懂得更多道理。
育兒心得:孩子不一定要“聽話”
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聽大人說:"小孩子要聽大人話,這樣才是好孩子,長會有出息!"因此,我們會很聽話,至于有沒有出息,事實證明一切。但是我們依然很聽話地對自己的孩子說:"你要聽話哦!這樣才是乖寶寶!"我們已經習慣了這句話,并且已經形成了這樣
的一個固定模式了。當然,也就很自然地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然而,當老師讓我讀這篇文章時,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老師,你沒搞錯吧!孩子要是不聽話了,那不得翻天了!不得爬到老子頭上來了!那不得把房子給拆了呀!這現在是啥教育理念呀!”
可是連續(xù)讀了數遍之后,我發(fā)現我的心在哭泣!
我有兩個女兒,老大8歲,今年三年級;老二4歲,今年中班。我對她們就是兩種教育手段,也讓我看到兩種結果。
老大,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所以我們非常的痛愛,她
也很可愛,很聰明,很靈巧,就是那種人見人愛的小孩子。
可我還是覺得不夠完美,因為我太愛她了!所以我總是要求她要“聽話”,事事都要聽我的話。漸漸地我發(fā)現,孩子的笑容變少了,笑聲沒有了。可我還是要她聽話,只要聽話就是好孩子。慢慢地孩子進入到小學,問題就開始暴露:孩子常被同學打哭也不敢和老師說。作業(yè)不會寫時,就等著給答案。一開始很愛學英語,但爸爸卻說:“英語不用學,將來都是外國人學中文,沒人學英語了!”孩子非常聽話,再也不好好學英語了!現在三年級了,英語考試不及格,她開始傷心了,想要好好學英語了!
老二,早產將近一個月,出生時很小,差點進暖房,所以我們對她沒有任何要求,只希望她能開心快樂的長大,所以我們對她就是放手自然教育,給她空間,讓她自己去經歷,去探索,很少對她說:“你要聽話!"這類的話。反而讓我看到她獨立、自信、又有愛心?,F在每天放學回來,都要學姐姐寫作業(yè)的樣子,自己給自己布置功課,一做就是一、二個小時,非常省心。
因此,作為家長不是一味地要孩子“聽話”!而是應該引導孩運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多動腦便會多辦法、多突破,明白事情應該怎樣做,更應該因為事情能夠給他足夠的價值而主動地做。若孩子總是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那么就不會再有“聽話”的需要了。
現在學習了家庭教育課程,知道了:家長的責任是幫助孩子成長,也就是發(fā)展出孩子的自主能力,這才是家長的使命,這才是真正愛孩子!
整理了行為習慣:寶寶不一定都要睡午覺,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很多幼兒園的小孩子午睡時間就是不肯睡覺,反倒會搗亂,或者玩耍。大家以為孩子是調皮,其實是因為到了4歲后,孩子不一定需要睡午覺了,如果被迫睡覺,他可能會變得焦慮、煩躁。
有些孩子中午不乖乖睡午覺,還可能被家長或者老師訓斥,結果發(fā)現被訓斥的孩子會抗拒上幼兒園。所以有些人提議讓愿意睡覺的小朋友午睡,而不想睡覺的就在活動區(qū)玩耍。
雖然說孩子累了,中午補充一下睡眠還是很有好處的,但是現在很多幼兒園對于睡覺是強制性的,甚至遇到不友好的老師會指責、批評、訓斥小孩子。
還有老師規(guī)定如果不睡覺就乖乖躺在床上不許亂動,試想一下?lián)Q做你在不允許動的情況下躺床上一兩個小時受得了么?事實上小孩子睡覺都有規(guī)律可循。
0-3個月
不滿一百天的寶寶睡眠是非常好的,除了吃就是睡,每天要睡十幾個小時。當孩子出生后,慢慢有了白晝的意識后,孩子白天睡覺的時間會慢慢變少,然后會形成睡眠規(guī)律。
4-8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白天要睡三覺,早上、中午、傍晚。一般來說,早上和傍晚睡覺的時間會比較短一點,因人而異,幾十分鐘到一個小時都是有可能的,不過到了中午,孩子睡覺的時間就會長一點了,有的孩子可能會睡兩個小時左右。
8-12個月
這個年齡的寶寶每天白天只要睡兩次就好了,上午和下午都會小睡一下,一般來說,一個多小時到兩個小時的睡眠就能保證精力充沛一整天了。
13-15個月
當寶寶超過一歲以后,白天的時候只要睡一覺就可以了。爸爸媽媽不妨把寶寶上午的覺慢慢延后到接近中午,然后下午要睡覺的寶寶可以把睡覺時間延遲到傍晚的時候,慢慢地,寶寶就可以演變成午睡加夜間早睡了。
16-21個月
這個年齡的寶寶每天可以進行一個正常的,長達2個小時左右的午睡。晚上睡眠充足,加一個午睡就可以讓寶寶一天都充滿精神。
22-36個月
很多的寶寶還是會堅持睡兩個小時午覺,而有些小孩子已經根本不愿意也不需要睡午覺了,每天身體有用不完的力氣一樣。
36-48個月
依舊是大部分孩子要在中午睡一兩個小時,而有些孩子只要在比較疲勞的時候睡一會兒就行,根本不需要再睡午覺。如果家長強迫他們睡午覺就會產生抗拒心理,甚至影響寶寶心情。
通常情況下,午睡時間是在正午時分,大約在12:30-13:00開始睡,然后睡一兩個小時就足夠了。在睡午覺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早睡早起,這樣才能夠讓睡眠間隔差不多,不能讓孩子到了晚上已經困得不行或者到了睡覺的點依舊非常有活力。
很多陷入親子關系的怨恨、沖突、苦惱、折磨的人,都曾對自己堅持的“對”和權威父母堅持的“對”產生過強烈的言語沖突,爭執(zhí)誰是誰非的過程中,蒙蔽了雙方理性的思考。
對與錯的劃分從來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一切憑自己的感覺判斷,感覺好了,錯的也可以是對的;感覺不好,沒錯也是有錯。
親子關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對的,如果你不想要一個叛逆或者沒主見的孩子,就不要跟孩子爭誰是誰非。
當我們說“我的心是好的”,多半是我們做了傷害對方的事。
“我還不是為你好”這是親子關系最大的殺手。也許對方想要的根本不是你所認為的,而你卻自以為是地堅持“付出”,回報你的將是對方的逃避和壓力,甚至憎恨。
“我媽說,女孩子找工作得圖個穩(wěn)定,這樣才能找個好對象......”
“我爸說,女孩子必須要嫁個家境好的人家,這樣會少吃苦?!?/p>
當我們說“你應該這樣想、你必須、這樣做”時,就是把自己當成了老師、法官或者是老板......
親子之間不是上下級,世間也沒有為你量身訂做的孩子,不然也就不會有所謂的接納和磨合。
先談感情,再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下問題,就沒有那么多的“你應該”了。
人們總是默認作為成年人的父母會比孩子更成熟,但是有些家庭里的小孩,他們可能會比自己的父母更像個成年人。
在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中長大,是一段令人感到孤獨的經歷。
這些父母表面上看起來沒什么問題:他們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給孩子提供食物和安全,他們外貌正常,舉止也正常。但實際上,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缺乏和孩子的情感聯(lián)結。
父母與孩子,都需要共同成長!
“你看XXX,比你學習好,比你會來事兒!”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問:“為什么你要將孩子互相比較?”
曰:“為了互相激勵對方,彌補孩子的不足?!?/p>
但是,有多少被“比較”的孩子是感覺被父母激勵的?
更多的孩子是被激怒,帶著憤怒的情緒去面對這種行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里嗎?
一看到孩子和異性交往,就認定孩子正在早戀;一聽到有人給孩子發(fā)短信,就懷疑是“葷”段子,非要自己先檢查一下才安心。
孩子長大后,也需要一些隱私,行動做事也不再像小孩子那樣,什么都向父母主動匯報,尤其是高中生。父母無法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于是就開始敏感起來。有些父母甚至發(fā)現孩子換了一個發(fā)型,就認為孩子可能在早戀。
父母的這種敏感的心態(tài),已經成為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誘因。與其猜疑、不信任孩子,不如開誠布公和他聊一聊,從尊重孩子的角度出發(fā),正面引導。
關系的基石是誠信,欺騙破壞的是基石,所以破壞力最大。
偶爾的善意謊言無傷大雅,但若是演變成欺騙,那你會變得很累,因為接下來,你需要不停地遮掩或者圓謊。
期望他人如何待你,你就應該如何待人,這是親密關系里永恒不變的法則。
很少有人真正為愛改變本性,試圖改變和感化對方,是一個幻夢。
孩子也是個獨立的個體,你無權改變,更不要把他折騰成你想要的樣子,因為這樣到最后,孩子不快樂,你也會因為孩子悶悶不樂而苦惱。
“當你想把對方攥在手里時,攥得越緊,跑得越快,就像手里的沙子一樣”。
控制感強的人,很多時候都是源于自身安全感缺失;你越想攥得很緊,結果會讓對方逃得越遠。
心理學研究表明,愛嘮叨的人都是因為口欲期沒有過渡好。因此,這是個需要改正的毛病。
千萬不要把自己搞成《大話西游》里的唐僧,當唐僧開始“嘮叨”時,孫悟空的痛苦,我想你都懂。
任何人都不會因你的嘮叨而改變,任何事都不會因你的嘮叨而如意。
談起育兒的心得體會,作為家長,我感覺有點慚愧。在雨嘉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很多事情我沒有刻意的去教她怎樣做,只是在有些時候事情發(fā)生了,會適當給予孩子一定的建議,更多時候是比較放手的。下面我就舉兩個例子,和大家共同來分享。
有愛心、同情心
我希望雨嘉寶寶長大后是一個富有愛心、同情心的人。有一次,雨嘉手里拿個小熊玩具,說這是她的寶寶,然后用手打了一下玩具,對我說:“媽媽,她不乖,所以我打她了?!边@時候,我就會抓住契機,適時對她進行教育。我說:“寶寶,你平時表現不乖的時候,媽媽有沒有舍得打你呢?沒有吧,她不乖,你可以問問她為什么不乖,為什么不聽媽媽的話,但是不可以打,她會疼的?!薄八峭婢哐?,媽媽,她不會疼的?!薄半m然她是玩具,不知道疼,但是你要學會愛惜玩具,不要把東西損壞。如果玩具換做是小朋友,和你一起玩,你也要和小朋友好好相處,不能打架,有好的東西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碰到比你小的小孩子,你要有大姐姐的樣子,要讓著他?!庇浀糜幸淮?,我剛剛給寶寶買回來幾張貼紙,寶寶很喜歡(寶寶平時在家表現好的時候,作為鼓勵會給她貼),可是,在我家里玩的一個小孩子也很喜歡,臨走的時候一定要將全部貼紙拿回家,雨嘉寶寶就很大方的說:“你喜歡,那你就拿回去吧,我再讓媽媽買?!?/p>
有耐心、自信心
我從不奢望雨嘉寶寶將來長大會取得多大的成就,但是,希望她做事情要有耐心,恒心、自信心。記得寶寶第一次接觸拼圖是我給她買的一個木質的中國地圖。最初毫無方向,手里拿著一小塊拼圖,不知道該往哪里放,拼的很慢,很著急,甚至生氣到把拼圖放在一邊或扔在地上不玩了。這時候,我就坐下來和寶寶一起拼圖。并且對她說:“不要急,慢慢來,看一下,這里缺少的一塊拼圖形狀是怎樣的?!边@時候,寶寶會仔細觀察,找相似的形狀,然后開心地拼上。我會繼續(xù)對寶寶說:“寶寶,拼圖的時候不要急,只要有耐心,多觀察,媽媽相信我的寶貝是最聰明的,一定能拼的很好,很快?!爆F在,這幅中國地圖的拼圖,雨嘉寶寶已經玩的非常熟練了,隨便拿起一塊,就知道應該放在哪,拼圖的速度已經超過了媽媽。而且,她也比較喜歡拼圖,每次接觸到新的拼圖,她會自己學會找規(guī)律,慢慢拼。
其實,也有很多時候事情發(fā)生了,我內心卻很模糊,不知道如何去正確引導。希望通過這次機會,能夠向其他小朋友的家長多多學習。
孩子上小學三年級,有一天他要媽媽給他買手槍,媽媽沒有答應,但孩子還是纏著要買。媽媽就勸他說:“媽媽是為了你好才不買的?!焙⒆硬坏宦?,還躺在地上哇哇大叫,對媽媽的勸說充耳不聞。媽媽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會順著孩子:“行了行了,別鬧了,給你買?!?/p>
孩子一撒嬌就順著他,這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如果起初決定不買是為了孩子好,那就應該堅持到最后。
面對孩子的胡鬧,媽媽果斷地把他一個人留在原地就行了在確認周圍環(huán)境安全的情況下才可以這樣做。正因為媽媽在身邊才會撒嬌胡鬧,如果轉身發(fā)現媽媽不在了,孩子會立刻爬起來。
孩子不吃飯.也沒必要抱著飯碗追著他跑,只要把飯菜收拾走,告訴他:“你不吃,就給挨餓的孩子吃吧。”等他餓哭了,認錯了再給他飯吃。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
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在某些是與非的問題上責罵孩子,而是應該對是非有明確的標準和界線,并且父母必須以身作則。錯就是錯,某些問題如果在允許的范圍之內,可以通過和孩子溝通達成一致。
如果孩子的要求被一口否決,經過一番撒嬌后又得到了允許,父母就會變得沒有威信。
經常打孩子也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想,“不就挨頓打嘛,沒什么大不了的”,挨打對于孩子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媽媽若因為生氣了打孩子,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如果孩子犯了特別大的錯,必須挨打時,在打孩子之前也要告訴孩子:“媽媽打你,我自己也心疼??!但如果你繼續(xù)像現在這樣發(fā)展下去,將來就不會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奔词勾虻迷俸?,也還是充滿了愛意。不是因為自己在氣頭上而打孩子,而是出于對孩子的愛,含淚而打。
平時對孩子過于放縱,有時候孩子只是因為無知而犯錯,但父母會自責沒有教育好孩子而惱羞成怒,最后打罵孩子。在孩子看來只是一點小錯誤,但是卻受到了雙倍的懲罰,孩子當然會覺得冤枉。孩子不會認錯,反而只會覺得委屈,對父母產生對抗意識,父母教育也會毫無效果。
但縱容孩子的錯誤,也會導致孩子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很多父母因為嫌管教孩子過于麻煩而放任自流,導致孩子養(yǎng)成了惡習。
責罵孩子要有一定的度,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隨意打罵孩子,那就變成了暴力。
挨打的時候,孩子會感覺到并能區(qū)分是憤怒還是愛。如果是因為憤怒,孩子也會不服,并找到發(fā)泄的窗口。哥哥被媽媽打了之后,會打弟弟,弟弟挨了打就踹小狗,形成一系列連鎖反應。
養(yǎng)育孩子必須堅持一定的準則。要堅持這個準則,達到教育的效果,必須給予孩子溫暖,保持冷靜,同時要有一定的忍耐力,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腳踏實地地引導他去積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質。任何一個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長的夢想里。
1、從小就要讓男孩知道:他是個了不起的男子漢
男孩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他已經知道自己是個小男子漢,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其男子漢的作風:
男孩跌倒了,告訴他:自己爬起來;男孩膽怯了,告訴他:你可以做得更好;男孩犯錯誤了,告訴他:好漢做事好漢當……
值得注意的是,讓男孩從小就具有男子漢意識,父親的作用是巨大的。
無數事實證明,媽媽過多的保護和擔心,會削減男孩的男子漢氣概;而父親更顯嚴格的規(guī)則、更顯寬松的約束,則會賦予男孩無與倫比的堅強與勇氣,進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男子漢。
2、千萬別對男孩來“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他們最怕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支持,以及沒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脅迫,“越打越犟”是他們的長項。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記這樣一個教子箴言:如果你現在不和你的孩子成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會把你當作“敵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實很簡單:
給男孩更多自我選擇的權利;
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樂;
尊重你的男孩,并放棄“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觀念;
時刻讓男孩感受到你不溫不火的關愛,巧妙約束但不強硬控制。
3、別讓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們所說的“富有”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父母太多的溺愛和包辦,一個是錢財的充裕。
有的父母特別寵愛男孩,一切事情都依著男孩;有的父母很有錢,他們給男孩很多零用錢;有的父母很有能力,男孩的大小事情他們都會包辦。
然而,父母這種讓男孩過于“富有”的做法,又會給男孩帶來什么呢?
父母的過度寵愛讓他們變得自私而沒有責任感;太多的金錢讓他們只想用“奢侈消費”的方式去消耗體內過多的睪丸素,從而忘記了自己還要學習;父母的事事包辦則讓他們喪失了勞動的能力、應對困難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從不會讓自己的男孩太過“富有”,他們會把“愛”藏起來一半,他們會尋找和創(chuàng)造機會讓男孩去體驗貧窮!
4、男孩的成功個性需要從小培養(yǎng)
生活中,男孩家長常常會有許多的無奈:
教他勇敢,他做事卻總是唯唯諾諾;教他堅強,他屢次輕易放棄;教他果斷,他還是拖拖拉拉。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男孩的家長總會這樣自我安慰:“等他長大后,他自然會懂得……”可事實卻往往與家長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個一直都輕言放棄的男孩,長到18歲后,忽然一下變得堅強起來,這現實嗎?如果你希望一個一直都畏畏縮縮的小男孩,在20歲之后,忽然像個出色的外交家一樣去交際,這可能嗎?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錢大手大腳的兒子在25歲之后,能像理財專家那樣去理財,這只能是你的一個美好夢想。
任何一個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長的夢想里。
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腳踏實地地引導他去積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質。希望每位男孩的家長,在未來的日子里,都能以自己的兒子為傲、以自己了不起的男孩為榮!
家園共育《愛動,不一定就是多動癥》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中班幼兒一日活動方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毛毛,5歲,幼兒園中班,飽滿的額頭,烏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機靈的樣子??勺罱鼖寢寘s有些擔心毛毛,因為毛毛喜歡上了“孤獨”,經常會一個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狀態(tài)中,好幾次媽媽看到他獨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擺弄什么...
導讀:其實作為爸媽,我們只要試著把所謂的“正確”放在一邊,仔細觀察、思考、探究一下,寶寶這些行為背后的原因,所有煩惱就迎刃而解了。 新生命的降臨,給我們全家?guī)頍o比的歡樂與喜悅!但隨著寶寶一天天的成長...
導讀:孩子從小過于聽話并不一定就是好事。過于聽話的孩子常有兩種情況:一是父母過于專制,喜歡用命令壓制孩子,不許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另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常常過于依賴、順從、壓抑,沒有自己的主見或不敢...
孩子吵架不一定是壞事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爭吵、持拳相斗、扭成一團,是常見的事,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從吵到好的過程中,孩子開始正確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能力、體力、智力,切身體驗自己和集體的關系,學...
育兒心得:孩子不一定要“聽話” 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聽大人說:"小孩子要聽大人話,這樣才是好孩子,長會有出息!"因此,我們會很聽話,至于有沒有出息,事實證明一切。但是我們依然很聽話地對自己的孩子說:"你要...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