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教案例。
家庭與學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載體,家長與教師互相配合可以揚長避短,更好激發(fā)孩子潛能!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jīng)常進行溝通與交流,以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成長的天空里展翅高飛。那么,教師除了教學,還有哪些責任與義務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家教案例:一個需要父愛和母愛的孩子”,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教案例:一個需要父愛和母愛的孩子
一、個案生活背景
孩子:小芙(化名),
性別:男,
民族:漢族,
父親:經(jīng)常不回家,見過一兩次
母親:和父親離婚后很少看望小芙
爺爺奶奶:照顧小芙的生活起居和教育.
外公外婆:從未見過
二、個案主要問題
小芙的行為習慣差,有攻擊性行為,經(jīng)常喜歡打人、吐口水,有時還會拿其他小朋友的東西,班級中的小朋友都很排斥他,不愿意和他交朋友,每天還會制造一些”小麻煩”。讓老師也經(jīng)常覺得頭痛不已。小芙的學習習慣很差,注意力短暫,不集中,還會影響別人,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中班時老師耐心教育或批評他,他會接受,但轉身就會忘繼續(xù)重蹈覆轍,教育效果很低,往往起不到作用。到了大班,老師的批評更沒效果。
小芙因為是早產(chǎn)兒,身體很差,而且還有腎結石。常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一星期總有幾天不上幼兒園。他的視力也是弱視經(jīng)常要在家理療,所以中班時只是上午來幼兒園,下午吃完午飯就要回家。造成了養(yǎng)成他想不想上幼兒園都由他自己說了算。這樣一來,到了大班在幼兒園的作息制度他都不習慣,午睡成了大問題,時常會影響別人。小芙自卑,缺乏自信:小芙看見其他的同學討論和父母帶出去旅游,心里非常羨慕。而他想得到父母的關心,關愛。和其他同學一樣周末和父母出去玩,晚上有媽媽講故事陪他睡覺。時間一長自卑心理油然而生。
三、個案分析
案例一:
一次在美術活動“畫媽媽”時,小朋友們都拿著自己媽媽的照片拿起蠟筆開始畫媽媽,看到小芙一個人在桌子前趴在那沒有畫。一會兒,我就聽到昊昊邊哭叫到“老師,小芙他在我的紙上亂畫!”我過去一看,小芙的畫紙上也是一團亂麻,而昊昊的“媽媽”臉上多了很多“傷疤”我問怎么回事?!八唤o我看,我要看看他的媽媽,”小芙不削一顧地接著說“他媽媽長得真丑?!标魂贿吙捱吇卮鸬溃骸拔也辉敢饨o他看,小芙還罵我媽媽!”
案例二:
有一次,在上“認識我自己時”大伙討論很激烈,他也舉手來說說自己,當他說到自己長得象爸爸還是媽媽時,他卻不知道,孩子們都笑他。他二話不說,站起來走到笑他的同學面前一拳頭打了過去。
我把今天發(fā)生的事情告訴了奶奶,第二天一早奶奶就和我說:“倪老師,要多管管我們家的小芙,嚴厲一點,昨天晚上我批評教育了他,他還還手打我,這小子不得了了,我是管不了了?!?/p>
分析:
小芙因為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很排斥這一類的活動,有自卑感。而且產(chǎn)生了嫉妒的行為。父母的離異,讓他缺少了愛,沒有安全感;爺爺奶奶的過分溺愛讓他養(yǎng)成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習慣。
1、缺乏父愛
小芙的爸爸長期在外工作,很少關心他。對他的成長不聞不問。
美國心理學家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那些沒有得到足夠父愛的孩子情感障礙十分突出,出現(xiàn)焦慮、孤獨、任性、多動、依賴、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攻擊性強等行為缺陷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甚至與成年后的不良生活習慣都有一定關系。心理學家據(jù)此提出了“缺乏父愛綜合癥”這一概念。渴望父愛,這是男孩最深沉和迫切的心理需求。他渴望一位強健而富于幽默感、粗獷而溫和、自信而關愛、智慧而謙遜的男人在他身邊,向他注入真正的“男人氣”。男孩需要與父親呆在一起,幫助他建立起對周圍世界的安全感與自信心,從父親那里學會做一個男人。
2、缺乏母愛
小芙的媽媽自從和他爸爸離婚后,就離開了小芙。很少來看望他。母愛對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作用無可替代。其實,稍有一些閱歷的人多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幼年時期曾得到充分母愛的人成年以后,人格往往比較健全;相反,其人格則或多或少地會有缺陷,如固執(zhí)任性、自私內向、悲觀失望、敵視他人、心胸狹隘、易于嫉妒、脾氣暴躁等等。這些怪異的人格特征更造成了他們人際關系緊張,以至有的人雖然在事業(yè)上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生活上也很富足,卻總是郁郁寡歡。
3、隔代的溺愛
就因為小芙?jīng)]有了爸爸媽媽的愛,爺爺奶奶就加倍的寵愛,無原則的溺愛。爺爺奶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對小芙的教育也是無可奈何,一切順從他。我們發(fā)現(xiàn)隔代教育孩子的措施都是:遷就多,要求少;表揚多,批評少;關心吃、穿、玩、用多,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少……對孩子的教育往往帶有主觀性、盲目性和隨意性
四、現(xiàn)代家庭教育個案指導
1、電話與小芙的父母溝通,多陪伴,多教育,不能不管不問。
在對孩子的撫養(yǎng)方面,夫妻離異時應切實抱著對孩子負責人的態(tài)度,做出合情合理的約定和安排,父母雙方都應與孩子保持親子之間的關系和感情。小芙爸爸是撫養(yǎng)一方更不能將小芙丟給爺爺奶奶不管不問。
我們也電話與小芙媽媽溝通讓她多來探望小芙,雖然媽媽是不直接撫養(yǎng)孩子的一方,對孩子仍應盡為人母的教育和愛的責任,應該定期地與孩子見面,多給孩子關心、教育直到孩子長大成人。多與幼兒園教師溝通避免由隔代家長與教師間的二次語言失真。陪孩子游戲、玩耍、學習,與孩子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盡到父母應盡之責,加強親子感情。
2、父母要多于爺爺奶奶多溝通育兒方面的知識
兩代人互相溝通。對扮演子女與父母雙重角色的年輕父母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與老人溝通,千萬不要放棄自已職責,只要你重視,時間總能擠出來。要做到尊重老人,經(jīng)常和老人聊聊天,講講科學養(yǎng)育的新經(jīng)驗,,虛心接受老人的指點,買一些科學讀物與老人交流體會,幫助老人接受新事物,注意溝通時的語言應盡可能地簡化語言,適時改變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和習慣,以對方能理解的方式表達,盡可能減少溝通障礙。
3、與爺爺奶奶溝通,不要一味的遷就小芙,溺愛他。有原則性的教育他。
由于小芙多以爺爺奶奶撫養(yǎng),很多的教育問題都出在了祖輩的教育觀念上。
讓爺爺奶奶不要輕易滿足小芙的要求,不能孩子要什么給什么,這種孩子必然養(yǎng)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并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要讓他明辨是非,培養(yǎng)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打罵爺爺奶奶的孩子會變成無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不要過分的注意他,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過年過節(jié),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有時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一再歡迎孩子表演節(jié)目,掌聲不斷。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確實變成“小太陽”了。家里人都要圍著他轉,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極其分散,“人來瘋”也特別嚴重,甚至客人來了鬧得沒法談話。
五、個案指導成果
經(jīng)過一學期的指導,關注和家長的及時溝通,這個學期開學以來,小芙能堅持上學,和奶奶溝通建議中午的視力理療奶奶安排到了晚上進行。這樣小芙就能上全天的幼兒園了。保證了每天的午睡時間。小芙的行為習慣好了很多,有時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與同學之間的矛盾也慢慢減少,能夠與同伴用語言溝通。
聽小芙說爸爸每周能回來幾次,有時還開車帶他出去玩。媽媽這學期也經(jīng)常來接小芙了,也能積極地和老師溝通,探討如何教育培養(yǎng)的一些知識和經(jīng)驗。暑假里爺爺奶奶還有爸爸還一起去旅游了。小芙的性格變得開朗了很多也陽光了很多。很愿意與同伴和老師說說假期里發(fā)生的一些事情。
六、結論與反思
父母的離異不應該影響到孩子的教育,學齡前的兒童是性格培養(yǎng)的關鍵期,極大的可塑性,而在兒童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父母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終身的。父愛和母愛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給予,也不可能取代的。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師,父母能夠心理相容、和睦相處,并給孩子以更多的關心,愛護和幫助,就容易使兒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質。而父母離異,通常是由于感情不和,心理不容,矛盾無法解決所導致的。離婚本身并不是什么壞事,但離婚的后果往往會禍及子女,使孩子的性格發(fā)生變化,甚至出現(xiàn)許多不良的性格特點。
在本案例中,小芙的父母和奶奶意識到了事態(tài)嚴重性及時來彌補,也使得小芙的性格有了明顯的好轉,讓孩子相信他的父母是還是愛他的,是可以依賴的;因此,我們要對那些不得不分道揚鑣的父母們說,當你們不得不選擇離婚這條路時,一定要善待對方,善待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事實上,愛孩子并非像老母雞護小雞那般簡單,也并不是想像中那樣深不可測,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懂愛、會愛。
從某種意義上講,家教的藝術也是愛的藝術。
說起愛孩子,有的家長不屑一顧:愛孩子,這是連老母雞都會的事兒啊,還需要什么學問?也有些父母困惑茫然:我的愛為什么不能打動孩子?
事實上,愛孩子并非像老母雞護小雞那般簡單,也并不是想像中那樣深不可測,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懂愛、會愛。
把愛藏起一半把愛藏起一半
把愛藏起一半把愛藏起一半,是一位母親意味深長的話,精彩極了!對孩子“把愛藏起一半”,意即要求家長學會節(jié)制地愛,理智地愛。如果什么事兒都包辦代替,什么時候都不敢松手放開,一旦孩子大了,離開了我們,那我們的愛將會顯得鞭長莫及,最后受害的還是孩子。那位母親還講了這樣一個事例——
一個隆冬的周末,我在家里做家務,忙得團團轉。兒子在外邊打雪仗滾雪球堆雪人玩了整整一天,回到家里還撒嬌,疲憊的我有點氣惱地把他拽住,強迫他和我一起掃院子里的雪。兒子一邊掃雪一邊哭,我看著他那凍得通紅的小手和那副委屈的樣子,不禁心疼起來:孩子畢竟還小!但我很快克制住了自己,讓他跟我一起繼續(xù)掃雪,同時和他聊我小時候幫大人干活的往事,我講得繪聲繪色,小兒子也聽得十分入迷……從那以后,我有意識地安排他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漸漸地他養(yǎng)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
這位“硬”起心腸“整”子有術的母親,可謂走了一步家教的“高棋”!
將愛寓于無聲
在與孩子情感交流時,親吻、握手、撫摸、擁抱以及目光接觸等都是溝通的方式。這些動作看起來似乎不值一提,但對那些需要慰藉和鼓勵的孩子來說彌足珍貴。生活中,做父母的應學會并善于運用這種“無聲勝有聲”的愛的語言,讓它們取代令孩子們頭疼的嘮叨和訓斥。
作家莫小米在一篇《于無聲處》中講述了一位“苦心”母親的故事——苦于與她那上小學的兒子不能溝通。她苦口婆心地與他談、談、談,卻總是沒有效果。有一天,兒子在學校又惹了事,母親卻突然因患喉炎失了音。當她拉著孩子的手面對面坐下時,她急啊、氣啊,可不能說一句話,只是緊緊地將孩子的手握在手心很久很久……第二天,兒子對母親說:媽媽,你昨天什么都沒說,但我全明白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令這位“苦心”的母親熱淚盈眶……
有時,一個微小的動作卻勝過一大堆苦口婆心的話語。
讓愛走進心靈
“只要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自己再苦再累也值!”一位家長這樣說。可遺憾的是,他的良苦用心卻未能感動孩子,孩子在日記里寫道:“我的書包已經(jīng)夠重的了,我不愿再背上‘精神的包袱’,可他們根本就不體諒我的苦楚,我有時真恨他們!”
那么,應如何讓孩子真正懂得我們的這份“情”,并主動愉快地接受我們的這份“愛”呢?我的建議是,讓愛走進孩子的心靈!
仔細回憶一下我們孩童時的情景和心理吧,想想我們小時候喜歡父母當著眾人的面兒羞辱訓斥自己嗎?喜歡父母態(tài)度蠻橫地駁斥自己的申辯嗎?樂意父母事無巨細的包辦和沒完沒了的嘮叨嗎?盡管今天的我們已明白那是一種愛,可那樣的愛,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子能消受得了嗎?
其實,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如果能時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我相信,愛一定會走進孩子們的心靈。
家教案例:愛哭的孩子
早晨來園時間,教室外又傳來了東東的哭聲。這不是小班新生剛入園,而已是下學期。我出門迎接,看到東東奶奶抱著東東,奶奶來到我跟前說:“東東說想媽媽了,讓今天我們早點來接……”這是接連幾天早上都要上演的一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東東抱進教室,他的哭聲,使我們正常的活動也無法進行。而這一幕同樣也經(jīng)常發(fā)生在一日活動中,例如沒有玩具了、書被小朋友拿走了、本領不會了……
東東是一個性格開朗,活潑可愛的孩子,和小朋友相處得很好,小朋友都很喜歡跟他玩。但就是比較愛哭,在園內很多時候都顯得信心不足。不論做什么事情,總是先說:“老師,我不會。”一不如意就會哇哇大哭。
通過與東東媽媽的交談,我們了解到,東東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爺爺奶奶對孩子非常寵愛,有求必應。從而導致孩子大了以后,稍微不如他的意,他就開始哭鬧,而爺爺奶奶看孩子哭就心軟了。孩子用這種方法征服了家長,逐漸成了一種習慣,家長對此又頭痛又心痛,越怕他哭他越哭,拿他沒辦法。在幼兒園里,東東也不會與人相處,與別人發(fā)生沖突后也不會想辦法解決,唯有大聲哭泣。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認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在其家庭教育的方式上,祖輩過于溺愛孩子,導致孩子在各方面都表現(xiàn)為“以自我為中心”。他的哭鬧已不是單純的傷心、害怕,而是作為自己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為了改變東東愛哭的習慣,我們與家長進行了溝通。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不恰當做法,造成了孩子不會用正確的方法表達自己。
針對東東的情況,我們給了東東家長一些建議。例如在家觀察孩子“愛哭”出現(xiàn)的頻率和原因,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多和孩子談話,讓孩子了解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看到幼兒好的行為時,多多鼓勵和表揚孩子,給孩子一些正面的暗示,幫助其進步。購買一些相關的故事書,讓孩子聽聽講講,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家里開展一些游戲,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些合作和協(xié)商的機會,掌握一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而更重要的是要多和老師交流,學習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的方法。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日積月累。東東雖然現(xiàn)在還是偶爾哭鬧,但我相信,只要家園配合,共同努力,東東一定會越來越好。
今天的讀書會上,我讓孩子們說說近段時間自己的課外閱讀情況,并向同學們推薦一些書籍。孩子們都爭先恐后,都愿意把好書奉獻給同學們。與大家分享,才是最快樂的。
葉宇豪說,這段時間他在研究葉圣陶先生的散文,他爸爸媽媽開始看書了,正在看孫云曉的〈好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這是在實驗小學家庭節(jié)的活動上買的。葉宇豪是個非常優(yōu)秀的男孩子,當我在課堂上介紹葉圣陶后,他就去買了這本書,他不是一般地閱讀,正如他所說的,“研究”,書上時不時來一些批注,他的散文處女作也問世了,洋洋灑灑幾千字,你絕對看不出這是四年級的孩子寫的。今天,我要表揚的不僅是他自己看書鉆研,更是他能夠去影響他的父母加入到讀書的行列中。他的父母工作都很辛苦,每天忙于生計,逐漸地,在孩子的影響下,在勞累了一天之后,能夠捧起書來,真是不容易。構建學習型的社會是需要一個個學習型的家庭做支撐的。
王貝嘉舉手了,說他奶奶拿著放大鏡看書,以前奶奶住在農(nóng)村,每天都忙,根本不看書的,現(xiàn)在搬到城里,跟他們住在一起,他經(jīng)常會講一些書里的有趣的東西給奶奶聽,奶奶也開始喜歡書了。因為奶奶年紀大了,拿著放大鏡看。我把大拇指送給王貝嘉,“你太有才了!能夠讓奶奶喜歡上書?!?/p>
家長會上,我經(jīng)常跟家長說,要讓孩子愛看書,家長首先要拿起書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今天我看到,我們的孩子長大了,他們可以去影響身邊的人學習,連奶奶也可以拿起書來,還有什么事情可以難倒我們呢?
相信,下一次交流的時候,一定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家庭開始學習。
A
前幾天有一個機會陪朋友(以下簡稱媽媽)去接小孩。
在幼兒園門口,媽媽介紹,這是孟遷。坐進童車的女兒看了一眼,只是看了一眼。我問,我可以推你嗎?女兒用純正的童聲說,不行。(后來知道這是自己缺乏經(jīng)驗,推一個孩子對孩子來講需要很大的安全感,等于她的整個身體交付你,和讓你抱差不多。)
上路。媽媽推著車。我走在一側,安靜地聽母女聊天。
目的地是一個兒童游樂場所(我不知道怎么稱呼),在商場的四樓。女兒去用塑料做成的水池里撈魚,我和媽媽坐在一旁。我去問女兒:可以看你的繪本么?女兒繼續(xù)用純正的童聲簡潔作答:不行。
女兒玩了一會兒,轉戰(zhàn)另一個場所(還是不知道怎么稱呼),里面有可以鉆來跑去的房子,有可以買賣東西的角落,還有可以旋轉能騎上去的大氣球什么的。
女兒堅持要媽媽進去。我便一個人坐在四方形的圈起來的場外沙發(fā)上。沒感到無聊,只是在那里,在這不熟悉的氛圍里把自己熟悉的寫作、咨詢、追求生命真相、發(fā)博客等放在一邊,小遷像一首手機里的音樂在此獲得了暫停,愣愣地在那里看著大家、看著自己。
B
看到一個胖爸爸給兒子買了條褲子試來試去覺得不好看,孩子只是停止了玩配合毫無意見;看到身邊那位美女媽媽長得像《父母世界》的主編,和漂亮女兒在那“哼哼”地撒嬌;看到一個白領狀的小姨找姐夫要一個電話,姐夫不愿意給;看到操著口音的爺爺捂著胃在身邊走來走去……遠處有一個文雅的中年男子很安靜。
這時候,一個大學生狀的年輕人像電影里的群眾演員一樣穿梭著賣蛋撻。太像群眾演員了,行頭不突出,臺詞也很少,默默的走來走去,偶爾說一句:您買蛋撻么,我們自己做的。
C
第一次碰到他的時候,我說,不,謝謝。因為我沒有這種習慣。第二次遇到的時候,我請他過來打開盒子看了看,說,不,但我不知道下次你過來的時候我會不會買。第三次遇到他的時候,我說,好,來一盒。
一盒六個,二十塊。自己吃了一個,給已做回身邊的媽媽一個,問她還要么,聽到“不了”之后,突發(fā)奇想,要實行一下自己剛接受的“無條件地自然給出和接受”,一方面:如果我被幫助了,我會感謝但不覺欠情,我給出時接受感謝但不覺得付出;一方面:無條件,我對你好不是因為你是我的誰或者你為我做了什么,而只是因為我遇到了你,你需要就是我給我的理由;同樣我需要就是我要求的理由,像我的給出沒有條件一樣,我的要求也不需要資格(當然我會尊重你滿足我)?,F(xiàn)在這樣公共場合,大家都是陌生人,太符合實行的條件了,于是,我決定把剩余的四個送給一同在場外陪看孩子的父母們。
身邊的美女媽媽是第一個,很順利,笑了一下就接了。
我對身邊的媽媽說,我送了一個美女,你旁邊有三個男士,你去送給他們好不好?媽媽身子后仰了一下說,哦,我沒準備好。我說,好吧,我來。
我站起來,心里也顫顫的。我發(fā)現(xiàn)從自己過去習慣的模式中,原來給和要都不那么自由,不僅是“要”需要理由,“給”也需要理由。我假想人家會猜測我想干什么,我為什么要平白無故給人家送蛋撻,不認不識的。
然而,既然站起來了,就不愿再坐下去。
給孩子買褲子的爸爸拒絕了,說不想吃;
操口音的爺爺站起來走到另一邊去了;
安靜的中年男士帶著小詫異說:我可一分錢都沒帶。我說:不要錢,您收下我就高興。他說,那好,謝謝啊。
回來時,媽媽問:成功了么?我說,送出了一塊。
然后去追操口音的爺爺,爺爺說,不,不,謝謝,我牙疼。我有點受挫了,因為場邊的人并不多,而我只送出了一塊蛋撻。忽然爺爺說:你可以送給看場子的兩個小姑娘,她們很辛苦,可能還沒吃飯。我聞之大喜,說,謝謝。
兩個小姑娘不好意思要,我說:我不想帶回家,自己也不需要吃了,如果你收下,我會很開心。小姑娘很開心的收下了。
哇,成功!
D
在媽媽身邊坐下后,內心有點不平靜,因為這件事是我從來沒做過的,它有觸動自己過去的習慣模式,那種新的體驗在我內心還挺激烈,嗯,得離開一會兒平靜一下。
對一個吸煙的人來講,這通常就是吸煙的時候。但是困難有兩個,一個是場所一個是沒帶打火機。
場所呢,洗手間和安全通道能將就用,打火機得找人要。找誰要呢?看到一個白襯衣很干凈的小兄弟在餃子館吃餃子,就走進去問,有帶打火機么?小兄弟說,沒有。又想去廚房問,服務員姐妹過來說,我們這沒有打火機,廚房也不用打火機,而且這里不允許吸煙。聽完,遂決定離開。
誰知剛轉身欲走,忽然那個小兄弟過來說,你等下,我去幫你找一個。
我注意到餃子館左側門口外是一家KTV,我猜小兄弟是那里的工作人員。果然,很快,小兄弟拿來了一個打火機,并說:你可以那邊的等候區(qū)坐在沙發(fā)上吸,那里還有煙灰缸。
哇,真是太好了……
E
等我回到場邊,意外發(fā)生了,女兒開始接納我,她讓媽媽去超市買餅干,居然讓我照看她!
女兒和我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想要紙。她剛吃完東西,想擦擦手繼續(xù)去玩。她對我說:我想要紙。我說好,然后去找了紙給她。稍后,女兒看到我?guī)椭男』锇轵T氣球,她似乎更加信任我,雖然沒有和我說更多話。
插一句,父母們通常覺得孩子需要自己,其實父母更深深需要被孩子需要。當父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的時候,自己也是很大的滿足,那種連接是很享受的。這一刻我也是。
就這樣又過了不知多久,時間到了,大家開始回家。我和推著女兒的媽媽一起去找電梯,發(fā)現(xiàn)需要上一層樓才有直梯。這時候媽媽說,不行,閨女,你得下來,我把車收起來,到了直梯那就可以了。但是女兒不愿意,我看了一下樓梯說,應該可以。媽媽試了試,確實可以,但有點吃力,說,有點危險。我說,沒什么危險,我在后面。
當我們克服困難把車通過臺階推上去的時候,母女倆都很開心,媽媽甚至比女兒還開心,甚至稱贊女兒的車是越野車。
來到樓下時,外面下起了雨,我義不容辭的出去勘察雨情,回來向母女報告,不大,沒事兒。媽媽說,我給女兒找件衣服蓋上。我說,先問孩子冷不冷吧。經(jīng)確認女兒不冷。三人上路。
等走到轉彎處,媽媽說:你是繼續(xù)送我們,還是右轉回家。我正猶豫,這時候女兒說話了:我要孟遷送我們回家,我要孟遷去我們家睡。
我聽了好驚訝呀,內心瞬間閃過的黑色幽默是:你真大方,爸爸出差了,請我去你們家睡覺,當然這是小浮云,呵呵。我俯下身子對女兒說:我今天不想去你們家,但是聽到你的邀請我特開心,謝謝你!
我直起身后對媽媽說,就沖這句話,得送到家呀,呵呵。
路上我們的話多起來,全不似來時那個境況。孩子的世界是詩意的,下雨很快被當做沖冷水澡,而風則是一切,既是浴簾,又是墻壁,她還給汽車一個很意外的比喻,但我的頭腦太理性了,忘了是什么。
女兒開始不時叫我的名字,讓我猜她把路上的東西看成什么。我們甚至開了不少的玩笑,其中有一個玩笑是關于“拜托”。
那天晚上的高潮是我們三個人穿過廣場時遇到一片二三十平米的水洼。先是我們三個人中某個人扮演起火車,另外兩個人用赤腳撩水當做下雨,輪流交換;后來我們就成為一輛火車,在水里轉來轉去,不斷跳躍性的報站名,如同神游全世界。
我們三個人在水洼里玩得很嗨,不時有路人側目或駐足,他們大概不太常見大人和孩子這么玩。我想肯定有人認為我們三個是一家人,但我心里覺得,我們大家何嘗不是一家人呢?
當我們從水洼里結束旅行走上岸后,我彎腰粘涼鞋的帶子,女兒問:孟遷,你在干嘛?我說,我在給我的涼鞋系腰帶。母女倆爆發(fā)式的大笑起來,我現(xiàn)在還不明白怎么會這么可笑。但看到她們笑,我也很開心。
走出廣場離朋友的家就很近了,我們說笑著很快就到了。當我們在小區(qū)門口揮手道別的時候,我的內心很充實很溫暖,有一種《菊次郎的夏天》片尾的親切感。
F
這樣近距離和孩子接觸的機會并不是很多,半年前有一次,今天這次更讓我體會到一件事,和孩子連接,不必急,重要的是你內心準備好隨時愛她和她連接,但是讓她來決定,決定要不要和你連接,什么時候、什么方式和你連接,以及和你連接到什么程度。不需要努力地熱情示好或創(chuàng)造機會,不需要去顯示或者證明什么,那個內心的潛臺詞是:你怎樣都行,我對你的愛已準備好,你來決定吧。
背景:剛來到大五班的鑫鑫是個語言表達能力一般的孩子,于是細心的鑫鑫爸爸主動和我們溝通提升語言表達的方法,于是我們嘗試以有趣的故事為切入點,因為故事是幼兒喜歡并易于接受的,也是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鑫鑫爸爸和老師、伙伴們的共同努力下,鑫鑫從默默無聞的靦腆女孩成為了小青蛙故事比賽二等獎得主,鑫鑫的成長過程給予了我們許多的感悟,鑫鑫爸爸的持之以恒的輔導態(tài)度和科學的育兒經(jīng)驗也值得我們借鑒。
片段一:故事《小紅帽》
爸爸:“故事中說一件什么事情?”
幼:大灰狼要吃小紅帽。
爸爸:“故事里還有哪些人物呢?
幼:小紅帽、媽媽、大灰狼……
爸爸:小紅帽首先遇到了誰?他是怎么幫助小紅帽的?”
幼:有一個叔叔……
爸爸:“他說了些什么?”
幼:……
鑫鑫爸爸的反思:
在回憶故事內容,嘗試復述故事人物簡單對話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回答非常簡短和零散,她的現(xiàn)有能力水平還只能關注要故事中最表面的人物:小紅帽、媽媽、砍柴的叔叔、大灰狼,對圍繞這些人物而展開的故事也只能以片段的形式回憶,對人物間的對話也很難完整復述。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原先預設的整個目標:讓孩子完整講述故事,挑戰(zhàn)難度是比較大的。
他知道挑戰(zhàn)是需要的,但是也要將挑戰(zhàn)的難度控制在幼兒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范圍內,即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難度過大只會令孩子產(chǎn)生過大的挫敗感,不愿意表達。于是,他在下一次挑選故事的時候引用了比較簡單的故事:三只羊。
片段二:故事表演《三只羊》
爸爸:(小羊首先走上山吃草)
爸爸:誰在那里滴答滴答地走路呢?
媽媽:我是小羊
爸爸:你到山上來干什么?
媽媽:我來吃草
爸爸:你來吃草,我來吃掉你。
小羊飛快地逃下山,遇到了中羊,中羊依然要上山吃草。
爸爸:誰在那里滴答滴答地走路呢?
幼:我是中羊
爸爸:你到山上來干什么?
幼:我來吃草
爸爸:你來吃草,我來吃掉你。
中羊飛快地逃下山,遇到了大羊,大羊依然要上山吃草。
幼:誰在那里滴答滴答地走路呢?
爸爸:我是大羊
幼:你到山上來干什么?
爸爸:我來吃草
幼:你來吃草,我來吃掉你。
大羊飛快地逃下山并找到了中羊和小羊,一起想辦法對付大灰狼。
鑫鑫爸爸的反思:
爸爸媽媽的示范表演、團結協(xié)作意境、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分別遇到大灰狼到合作對付大灰狼),重復的句式對話,簡單的詞語替換,就這樣通過幼兒完整、分段欣賞故事,鑫鑫在和爸爸媽媽互動的過程中,已經(jīng)能完整復述故事中大羊、中羊、小羊和山洞中大灰狼的對白,于是他及時引導鑫鑫嘗試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故事表演對鑫鑫也是一個挑戰(zhàn),因此剛開始的時候她的語言表達和動作表情總顯得有點拘束,于是他及時參與了孩子的表演活動,通過全家互動的形式,我們愉快地完成了第一次的故事表演,臺下的觀眾(爺爺奶奶)也對我們的表演抱以熱烈的掌聲。鑫鑫的表演熱情也越來越高了
興趣是兒童學習的動力,給孩子們一個合適的起點,激發(fā)他們參與的熱情,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蛻變。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耍中獲得成功,獲得滿足,同時也獲得經(jīng)驗,即便失敗了還可以重新再來。我們做父親的,不妨甩掉長者的尊嚴、架子,做個“貪玩的人”,和孩子一起玩起來,樂起來,“瘋”起來。因為親密和諧的親子關系,輕松自然的游戲環(huán)境,更有利于發(fā)揮孩子活動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有一次,在海濱公園的兒童活動區(qū)里,孩子特別喜歡蹲在沙地里挖沙坑。我裝著“貪玩者”的神態(tài),也饒有興趣地玩起沙來。孩子見我和他一起玩沙,更增添了興致。我們一起挖地道、埋地雷、筑城堡,玩起了軍事游戲;我們還一起修公路、建機場、蓋樓房,當上了建筑師……在玩沙中,我驚嘆孩子的想象力,同時,我嘗到了暫時“做貪玩的人”的樂趣?!盀槿烁浮闭叩摹柏澩妗保谴龠M孩子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催化劑。
有一項對三歲孩子的調查研究——《父親與孩子的接觸方式和孩子成長的關系》,其結果表明:能夠經(jīng)常和爸爸一起愉快地玩的孩子,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性。但是,如果爸爸是在無奈地帶孩子,沒有樂趣可言,那么這些孩子和那些不跟爸爸玩的孩子之間并沒有什么差別??梢姡赣H能否和孩子一起愉快地玩,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社會適應性的高低。而社會適應能力又直接關系到人際交往、適應環(huán)境、應付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所以,可不要小看親子間愉快開心的玩?!?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做一個和孩子一起“貪玩的人”吧!
小水瓶:混血女孩Kay的媽媽。85年生人,水瓶座,故名小水瓶。丈夫瓶子B同為85年生人,水瓶座美國人。這是一場關于儉以養(yǎng)德的戰(zhàn)爭,我與小人爹的每次交鋒都發(fā)生在為孩子消費這件事上;這也是一場持之以恒的戰(zhàn)爭,始于小人Kay不到半歲時……第一回合此時Kay才4個月,貌似剛會坐,都不會直立。小人爹某天突然神靈附體般決定去寶寶店給小人買衣服,一進門:“啊呀,看!這條dress好漂亮!好可愛!好可愛!”(注:dress一般代指出席正式場合,如婚禮等的昂貴連身裙。在民風樸素、審美單一的加州,放眼全街都是灰帽衫+牛仔褲的行頭,無論男女,無論老少,一年四季如此。)我很冷靜地看著小人爹:“Kay都不會站,完全用不著穿dress?。 毙∪说萌糌杪劊骸鞍⊙?,那個也很好看!我告訴你,這些商家真是太會賺父母的錢了。這樣,我們定一個預算,你一定要提醒我,不要買超過100刀好不好?”“100刀?!有沒有搞錯?Kay的衣服已經(jīng)夠穿了,買什么dress?浪費!30刀就可以了!”我第一時間否決?!拔覀兙瓦@么一個孩子,連條裙子都不給買,你太小氣了!”我諄諄善誘:“什么小氣?!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這是千年檢驗的真理!總之,這么小的dress用不著!不買!”“這么漂亮啊,Kay穿上一定很好看!不管,爸爸要給Kay買!”然后,當時剛被剃了個光頭的Kay在小人爹的扶助下穿好dress直立了幾秒,小人爹歪著頭看了半天:“這個光頭配裙子是有點奇怪哦!”dress的用途就此終結。當然,聰明智慧的我,第二天就去把那dress換了個2歲的大尺碼。第二回合Kay11個月前基本靠爬,所以我都給她穿一些輕薄的家用褲子和褲襪之類的。小人爹見了,發(fā)問:“Kay怎么沒有褲子穿?”我說:“這不都是褲子嗎?”小人爹指著Kay說:“這是什么奇怪的褲子?是那個萬圣節(jié)鴨子裝扮的褲襪是不是?都不是外穿的!”“她都不走路,要那么多褲子干嗎?夠穿就行了,儉以養(yǎng)德!”小人爹一臉嫌棄:“你真是的,我們就這么一個孩子,褲子都沒有,太小氣了!”我義正言辭道:“就因為是一個孩子,資源都集中了,一定要注意,不能慣壞小人?!毙∪说犃?,說:“買幾條褲子就是慣壞了?!不管,爸爸去給Kay買?!庇谑?,一個小時后小人爹就嘩嘩買回來3條牛仔褲、1條芭蕾舞裙子,開心地給Kay一件件換上:“真漂亮!啊呀,真可愛!看,這個有小鹿,這個有貓貓在屁股上,這個小裙子好可愛是不是……”剩下我很生氣地干瞪眼:“有誰一買就買三條牛仔褲的?!”第三回合某個周末,兒童自行車店。小人爹把Kay放到一個自行車上,推了幾圈,很開心地:“Yeah!看!Kay腳可以夠到,這個挺好!”說完,翻了一下價簽:“嗯,可以買一個。”我上去翻了下價簽:“不是吧?一個大人的車子才不到這個小孩車的一半!”小人爹辯解:“這個牌子很好,是做比賽用車的,我以前都不知道還有小孩子車……”我打斷他:“賽車?小孩子學騎車哪用這么好的?真是浪費!練習經(jīng)常摔,自行車很快就摔壞了,還不如先買一個二手的練好了,然后再買部新的?!毙∪说鶕P聲:“你!我們就這么一個孩子,都不舍得買一個好車給小人?!蔽覈L試跟他理性分析:“這不是一個車子的問題,核心是不能讓她從小習慣什么都用好的?!毙∪说荒樜骸霸趺从心氵@樣的家長?不給孩子買好的東西,我們就這么一個孩子啊!”我少有的耐心對他說:“你目光要放長遠。中國古話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你們美國人為什么旅游最受罪?你那些鄰居為什么一輩子去過歐洲、新西蘭就算旅游了?就因為習慣了開車,所以長大后除了發(fā)達國家外,去世界其他2/3的地方根本不適應。我不希望Kay長大后只能在發(fā)達國家生活,我要她能去更多的地方,積累豐富的經(jīng)歷,也能欣賞到更多的文化!我希望她無論是去發(fā)展中國家,還是發(fā)達國家都能生活得開心,絕對不要她只能住在發(fā)達國家!”過了幾天,我們買了輛二手小自行車,結果發(fā)現(xiàn)Kay對自行車完全沒興趣。就在買回來當晚騎了一次,從此堅決說“不”?,F(xiàn)在,小自行車在樓下閑置,小人爹每每路過經(jīng)常感慨:“嗯,還是老婆說得對??!”老婆說的當然對!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時間,至于吃穿用度嘛,請記住——儉以養(yǎng)德。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家教案例:一個需要父愛和母愛的孩子》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家教案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孩子的需要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傾聽自己的心聲,是孩子們的一種需要。為此,我班創(chuàng)設了動物角,并準備了許多自制玩具和小朋友們聊天,其中有小貓、小狗、小豬等,可不知為什么,卻沒有人光顧這個角 于是,我與孩子們...
九月二日是我們幼兒園新生入園的第一天,盡管我們幼兒園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讓家長帶孩子們早一天熟悉環(huán)境,和老師們交流情感;增派教師到小班照顧孩子,可還是無法完全打消孩子們那家入園的焦慮心情。 這天我到小...
給孩子一個時空,讓他們自己去安排(小小班) 活動內容:區(qū)域活動 觀察對象:揚揚、小雨等七八名幼兒 提供材料:各種區(qū)域材料 案例記錄: 教師:“現(xiàn)在我們到區(qū)域去活動,你們想做什么?揚揚,你想做什么?” ...
最近孩子們在學著寫數(shù)字1-10,我利用離園前的一段時間,讓幼兒練練這幾個數(shù)字。這時家長陸陸續(xù)續(xù)來接孩子,小杰剛要把本子交給我,他媽媽就拉住了他:"給媽媽看看,你寫得怎么樣。"她一翻開本子就吼了起來:"...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