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
學校與家庭分工合作,一個教育孩子日常生活習慣,一個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并使其積極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資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為什么說“小時候輸不起的孩子,在將來也贏不了”?”,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開始有了輸贏的概念。他們會覺得“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是“輸”就會很沒面子。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就出現了一個共性——“輸不起”。
六歲的彤彤和小朋友玩石頭、剪子、布游戲。只要贏,就會繼續(xù)玩下去。但要是輸了,就會吵著說"不算數"、阻止別人贏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興了,紛紛跑開,不愿再和她玩。
見大家不理她了,彤彤跑到媽媽身邊,忍不住大哭說:"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剛才彤彤和小朋友吵架的那一幕媽媽都看在眼里,明知理虧又霸道的是自己女兒,但看到孩子傷心難過的樣子,卻又很心疼,媽媽真不知道怎么辦了?
孩子沒有錯,不想輸,是人的天性,何況一個孩子。關鍵在于,父母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從容面對輸贏。
現在輸不起的孩子,將來也贏不了
很多孩子都這樣,在游戲或比賽中輸了,就大哭大鬧,特別失落,甚至會拒絕參加其他活動!
競爭意識,本身并非壞事。尤其在積極心態(tài)下,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激發(fā)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和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能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勇氣、自信心、意志力。
但是孩子因為年齡小,各方面都不成熟,如果因“想贏”而無法接受輸,甚至對別人的成功抱有深深的嫉妒和敵意,這就成了“輸不起”了。
這類“輸不起”的孩子,耐挫折能力太差,將來經受不住風雨。
想贏,是成功者的特質;而輸不起,則是失敗者的通病。這樣輸不起的孩子,未來也贏不了!
為什么這么說?
1. 輸不起的孩子,脾氣往往很差
一旦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就會抵賴、哭鬧、撒潑,甚至還會耍賴心懷嫉妒、敵意,比如踢倒別人搭的積木,這樣的孩子人緣也會變差,人緣差了,做事情也不會得不到大家的擁護。
2. 輸不起的孩子,更易產生心理問題
輸不起的孩子每次失敗后,都會陷入深深的自責中,時間長了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抑郁,甚至輕生。
3. 輸不起的孩子,人格、品行會受到不良影響
如果太過于看重輸贏,孩子的價值觀就會出現扭曲,就會為了贏而不擇手段。
為什么孩子輸不起?
1.不想輸,是人的天性,因為勝者才能享受更多的東西
玩游戲贏,能在同伴間樹立威望;考試總是第一,就能收獲父母的贊揚和同學的崇拜。
2.家長的心理暗示
有的家長很喜歡把自己孩子跟別人家孩子作對比:“人家又考了第一名,而你.....”這就無形中給孩子暗示:“只有別人強,才能得到父母的認可。
還有些家長總把”輸贏觀“帶給孩子,只要孩子表現稍好,就豎起大拇指:“兒子真棒!太聰明了!”結果,一味的夸贊讓孩子沉浸于“我最棒”的思想中,無法接受失敗帶來的心里反差。
3.過度溺愛或完全忽略的教養(yǎng)方式阻礙了孩子“抗挫力”的發(fā)展
父母或養(yǎng)育者過分溺愛孩子,太快地幫助孩子,急于為孩子掃除“障礙”,使得孩子沒有面對挫折的機會,抗挫力得不到鍛煉,同時父母日常行為中又較為看中輸贏結果的,也是造成孩子輸不起的重要原因。
如何讓孩子正視輸贏?
1.爸媽改變心態(tài)
當孩子遇到失敗時,有的父母會告訴孩子要堅強、要勇敢,卻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情緒。
小朋友的挫折和失敗,從已經有幾十年生命經驗的大人眼光看來的確微不足道。但在這些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失敗對小孩而言是“滅頂之災”,尤其六、七歲的孩子仍在唯我獨尊階段,他們會把“失敗”和“我不好”連結在一起。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不在乎你能取得怎樣的名次,你只要努力過,盡力了就行。“當然,這樣的表達一定要是發(fā)自內心的,真正去欣賞孩子做出的努力。否則,你明明很在乎結果,卻說不在乎,孩子一定會靈敏地感覺到你的真實想法,而這時,無論你怎么寬慰孩子”媽媽不在乎,你也不要在意“,那都是無效的。
2.陪伴度過情緒騷動
孩子在一場比賽失敗后,很容易產生情緒波動,情緒失控的小孩都正處在情緒騷動的階段。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孩子,因為所能使用的語言還不足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因此更容易有這樣的騷動。
面對大哭大鬧的孩子,此時此刻,爸媽說什么都聽不進去,爸媽此刻若也用吼的回應,只會造成更糟糕的反效果。
這時父母應該在孩子看得到的范圍內,“微笑,或至少是不生氣”的陪伴和等待,你可以告訴孩子:你的表現非常棒,你可以和那么優(yōu)秀的小伙伴一起比賽,說明你也很出色啊,失敗并不可怕,只要你努力了,真正的享受了這場比賽,并學到了東西,這就是最重要的。
若是比較小的小孩,爸媽可以緊緊抱住他,讓他安靜下來。等到孩子靜下來后,該堅持的原則不能棄守,比方說要孩子打翻了棋盤,就要他去跟對方道歉、把棋和棋盤收好等。
不需要急著和他談剛剛發(fā)生的事情,只需讓他知道你一直在身邊,而且透過這種方式,也不能改變爸媽的心意。
3.陪孩子從輸贏中學習
不要嘗試在孩子情緒糟糕的時候跟他分析:“你為什么沒有贏?下次應該怎么做?”這樣不僅會讓孩子排斥你的話,也會不利于孩子情緒的穩(wěn)定。
等到孩子的情緒穩(wěn)定以后,并且不再排斥談論這件事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細心地和孩子分析失敗的緣由,并且?guī)椭⒆涌偨Y比賽中的收獲。談話中,應該更加的突出收獲。
平時在和小孩下棋或進行其他比賽游戲時,沒有必要每次放水,讓孩子誤判自己的能力,對自己過度自信。但對比較小的孩子,可以適度的讓他,維持輸贏次數在四六比之間。
贏的經驗讓他有成就,有輸有贏是難得的親子溝通。重點是要仔細的觀察孩子的進步和成長,鼓勵他哪一步棋下得好,這一次和上一次比有哪些地方進步了?下錯了哪一步棋導致今天的慘敗,從失敗中學習。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現在的寶寶玩得都挺斯文,玩具是帶有科技含量的,游戲是專家推薦的益智游戲??粗鴰讉€斯文小孩在一起玩的時候,我們是否會想起從前自己玩的哪些游戲呢?
玩水、猜動作、打彈珠這是我們小時最愛玩的幾種游戲,不過得說一下的是,這些游戲當年并不為父母所接受,甚至被他們當作野蠻游戲明令禁止。但是,當時我們很少能抵抗得住這些游戲的誘惑,回憶當年爬在泥地上打彈珠、在荒場上打水仗的情形,還是津津有味。
教寶寶也玩我們以前玩的游戲?許多父母可能想都不想便予以否決。
可是,我們把老游戲稍微改進一下,把它變得更文明些呢?許多父母又會想:這些游戲對孩子又沒有幫助,還不如玩拼板呢?
這下父母們還是顯露出自己的目的了吧!告訴大家,不要小看我們小時玩的野蠻游戲,它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身體,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何況,這些游戲都是我們打小最拿手的,和孩子一起游戲,會喚起我們的童心,增進親子關系。
玩水
游戲說明:
玩水是孩子最喜歡的游戲之一。在水中投入任何可以放入水中的物品,通過玩水,孩子可以獲得有關大小、多少、沉浮等科學經驗,又能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幾種玩法:
1、用手拍打水面,啪啪濺起的水花會讓孩子得到一種快樂的體驗。
2、兩手交握,把水貯存在手中,噗地用力一擠,就成了一把手指頭水槍啦。
3、把舊的洗澡海綿用油性筆畫上臉的樣子,用力擠壓就可以變出各種各樣奇怪的表情,保證會讓孩子哈哈大笑。
4、在塑料袋上戳幾個小洞,裝滿水后,往高處一掛就變成好玩的蓮蓬了。
5、洗澡的時候,可以在浴缸里放些盛水的容器,讓孩子自己發(fā)揮玩舀水或倒水的游戲。
注意事項:
水溫不能太低,提醒孩子不能喝水,不要把水搞到鼻子里,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大膽、開心地玩。
猜動作
游戲說明:
這個游戲屬于角色游戲,孩子能在游戲中學會分配角色,扮演不同角色,并鍛煉了口語表達的能力。
游戲過程:
1、爸爸媽媽和孩子玩石頭、剪子、布,定出一人當盆。
2、當盆的人把手心向上伸出來,其它人把食指伸向盆的手心,由盆發(fā)出預備口令并念:青豆、黃豆、嘎叭兒一溜,青沙黃沙,大把一抓!說出抓字,誰的食指被抓住,誰就要表演動作。
3、表演動作的人做各種動作,其他人則猜他表演的動作,例如老虎跑過去了,推車的人走過去了誰猜中了誰就當盆,游戲繼續(xù)玩下去。
注意事項:
表演的動作可根據所學的兒歌故事,來扮演角色。
棒冰棍
游戲說明:
小棍小棒在孩子手中是最好的玩具,我們把吃過的棒冰棍收集起來,所玩的游戲,既可鍛煉手指肌肉,又可培養(yǎng)建構能力。
幾種玩法:
把吃過的棒冰棍洗干凈后收集起來。
1、把小棍放在凳子上,露出一截,用力打擊,小棍就飛出去,誰的小棍飛得遠,誰就算贏了。
2、收集一把小棍,豎著拿,手松開后,小棍自由散落。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取一個小棍去挑起其它小棍,要求不能碰動其它小棍,誰挑起的多誰就贏了。這個玩法有點像玩九彩棒。
3、把小棍涂上顏色,像拼七巧板似的,讓孩子拼出各種美麗的圖形。
注意事項:
棒冰棍要洗干凈,在玩的過程中,不要拿著小棍子跑來跑去,避免受傷。
降落傘
游戲說明:
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孩子拋接物體的技能,并讓孩子學習自己制作玩具。
游戲過程:
1、讓孩子自己動手,在一塊手絹的四個角上拴上四根等長的線,然后把這四根等長的線綁在小石頭上。
2、讓孩子舉起手中的降落傘,把它往下放,降落傘在空中張開,慢慢落下來,孩子再用手接住。
3、讓孩子調節(jié)四根線的長度,看看降落傘在降落的時候會有什么變化?
注意事項:
制作降落傘的材料還可以用塑料袋,但要注意,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頭。
打彈珠
游戲說明:
這個游戲讓孩子學會瞄準,鍛煉了手部動作。在游戲過程中,孩子還學會了選擇,培養(yǎng)了觀察力。
游戲過程:
以前的孩子是在一塊平地上,挖幾個小洞,將玻璃彈珠排成一行,手持一個玻璃彈珠瞄準其中的一個,用大拇指將玻璃彈珠彈出,盡量擊中另一個,最終將它打入小洞中。誰的彈珠進洞多,誰就勝了。現在的孩子經??吹酱笕舜蚺_球或打保齡球,其實也可以用玻璃彈珠來玩這類游戲。
1、把小凳子的兩個腳當大門,在大門前放一排玻璃彈珠。
2、用一個彈珠去打大門前的彈珠,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比賽,誰把彈珠打進了大門,誰就贏了。
注意事項:
不要把玻璃彈珠放入口中,提醒孩子找容易擊中的珠子。
在我們這些大人的童年時代,我們玩粘知了、打彈弓、打水漂、打雪仗、扇洋畫、抓石子等等有趣的游戲,而現在的孩子,電子游戲機、電腦、電動玩具各種各樣的玩具應有盡有。但是,現在的孩子也似乎缺少了從前的一份協(xié)作,缺少了人與人的真情交流。引導孩子們玩玩老游戲,玩出新花樣,就看您和他的合作了!
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多是門外漢,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教育別人的孩子行,卻唯獨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于是我們只有習慣了抱怨,抱怨社會,抱怨學校,抱怨孩子,但從不思考怎樣去改變自己。
早期教育很重要,但決不是注意了早期教育,以后就可以坐享其成了。家庭教育也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不要希望一兩次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中醫(yī)治病講究對癥下藥,可為什么我們做家長的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卻總是習慣用別人的方子呢?中藥就那幾種,高明的醫(yī)生能夠根據病人的病情“搭配”不同的藥方。教育方法也是這樣的,不外乎就是軟、硬兩手,關鍵是我們怎樣因時因地因事地為孩子“搭配”,這就是學問。
學問,就得學和問。學和問之后結合自己的情況去消化,去實踐,在實踐中及時地改進、完善才是教育之道。別人的經驗不一定適合我們的孩子,孩子不同,適應的教育方法也不相同,教育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但是我們大多數的家長卻總是寄希望于某個老師或某位專家。
著名母親教育專家王東華先生說過:“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可我們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多是門外漢,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教育別人的孩子行,卻唯獨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于是我們只有習慣了抱怨,抱怨社會,抱怨學校,抱怨孩子,但卻從不思考怎樣去改變自己。
我們應該認真地想一想,在網絡時代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好家長?我們做家長的和老師總是批評孩子不聽話,不好溝通,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極少與孩子溝通,不了解孩子的內心在想什么,不知道孩子的興趣在哪里,只有當他犯了“錯”,我們才來批評他,責罰他。孩子除了害怕,除了想方設法地逃避責難,是不會也不敢把真話告訴我們的。只有當孩子能發(fā)自內心地相信我們,像患者在醫(yī)生面前那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們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他們的內心。也只有真正了解了他們的內心,知道了“病灶”在哪里,我們做家長的才能夠“對癥下藥”啊。
還有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聽之任之,寄希望于“樹大自然直”,可是多數的小“樹”長大之后沒有盡如人意地“直”,卻無可挽回地“歪”了。家長的“長”字另一個讀音是“cháng”,就是說教育孩子是一生的事情,不只是孩子的一生,也是家長的一生。我們總說“孩子在父母眼里永遠只是個孩子”,實際上是指孩子的一生都需要家長的教育和點撥。
當然,家長也需要孩子的提醒和幫助,這種共同成長貫穿著親子關系的始終。家長,好比是接力賽的第一棒選手,我們比孩子早跑了幾圈,教育的任務我們先當主角。然后他追上來了,兩者并駕齊驅,再后來主角就變成他了,他又開始了教育下一代的責任。人的一生就是一個接受教育和教育別人的過程。
對于孩子來說,每個時期都需要有不同的教育內容。我曾不無感慨地向親朋好友談過自己做母親的擔心:1~4歲時,最怕兒子生??;4~8歲時,怕他被人拐賣;8~14歲時,怕他和人打架;學會騎車了,怕他和人撞車,出危險;上了中學,怕他早戀,影響學習……我的怕,就是擔心。如果我們擔心,就要告訴孩子怎樣趨利避害,這就是教育。做家長的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特別期待孩子快快長大。這種體會固然是對希望的期盼,但是有沒有隱含一些自己對責任的推卸呢?
現在的孩子對成長的艱難估計不足,一遇到困難就選擇逃避,甚至會用非常極端的方式來面對挫折。包括以后要做父母這樣的人生大事,他們顯然也思想準備不足,以為有個孩子是件很好玩的事。當從別人身上或影視作品中得知那并不僅僅是好玩,還有很沉重的責任時,他們往往變得不知所措,于是就盛行“丁克家庭”。這時就需要上一輩的家長告訴他們,人生不僅僅是享樂,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
這種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不斷指點和提醒就是教育。孩子不一樣,孩子成長的過程不同,需要提醒和指點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您有幫孩子報過興趣班么?您是否覺得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于是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呢?那么,對于被逼著上興趣班的小朋友長大后是什么樣的心態(tài)呢?我們快來看一看吧!
【案例1】
前幾天,ki媽和Kiki遇到了許久不見的鄰居,鄰居家的寶貝小時候經常跟Kiki一起玩,今年9月也才上了一年級。
小伙伴們一起玩,媽媽們就聊開了。Kiki的小伙伴原本是個挺結實的小姑娘,個頭也挺高,大半年沒見,似乎瘦了很多。
原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小伙伴就每天堅持放學后抽兩個小時去游泳,對,就是培養(yǎng)了孫楊、傅園慧等一大堆游泳健將的陳經綸體校。每天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周末總該歇一歇了吧。并沒有。周末只有半天的時間是空閑的,剩下的時間是各種興趣班,英語、鋼琴,還有一個書法班。
看著兩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媽媽一起感慨,興趣班,真的是繞不過去的坎兒。
鄰居說,孩子爸爸挺心疼孩子,不想讓女兒這么奔忙,用他的原話就是:“我不希望女兒室外活動的時間都沒有了!”
可是鄰居卻堅持給女兒報了各種興趣班,也堅持著每天去游泳,她覺得學這些并沒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多學一點總是沒有錯的。
說實話,每天堅持游泳兩個小時,大人都很難堅持,更何況一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到的并不僅僅是游泳的技巧,也并不僅僅是鍛煉了身體,更是養(yǎng)成了一種凡事都需要堅持的習慣,這樣吃苦和堅持的習慣,會伴隨他們的一生。
之前,ki媽介紹過一個視頻,美國一些科研人員經過研究發(fā)現,決定孩子未來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堅持。
那么,怎么讓孩子能有著遇事會堅持的特性呢?陪著他一起堅持,也許是最好的示范,也是最好的方法。
孩子選了一個興趣班,但是他又不想學了,或者中途想要放棄了,又該怎么辦?
這是最常見的問題。閨蜜最近糾結于給女兒選一門樂器,可是,她卻遲遲下不了決心,萬一她學著學著不想學了,我該逼著她繼續(xù)學嗎?
還有一位爸爸,一年前給4歲的兒子選擇鋼琴培訓機構,他的想法很簡單,我就想他接觸一下鋼琴,我是一定不會逼著他練鋼琴的,他不想學就不學。
一年之后,鋼琴買回了家,他覺得自己掉進了一個深坑,孩子的興趣越來越小,每天坐在那練琴就像在坐牢一樣,可是他卻不再提當時那句:“我是不會逼他練琴的?!?/p>
他困惑地問ki媽,這鋼琴,直接影響到了我的心情,也影響到我們全家人的心情,你說,我還要繼續(xù)下去嗎?因為工作的原因,ki媽以前采訪過很多年輕的鋼琴家,包括陳薩、張昊辰、王羽佳,也有琵琶名家吳蠻,也有古典吉它手楊雪菲。
跟他們聊小時候練琴的經歷,ki媽發(fā)現,沒有一個人的訓練是不苦的,即便他們極有天分。他們會為了找一個匹配的好的老師,每周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奔波;他們的爸爸媽媽也會看著訓練,有的媽媽辭去了工作陪著他們學鋼琴。
我們當然會說,我們并不希望孩子成為鋼琴家,我們就希望他們能夠享受音樂的樂趣。然而樂器是極具技巧性的,不訓練,不堅持,他就不能夠享受樂器所帶給他們的快樂。
【案例2】
ki媽的一位朋友,小學的時候,被媽媽逼著去學畫畫,她說,當年周末,媽媽帶著她們姐妹倆去少年宮學畫畫,當時的感覺是痛不欲生,看到別人都在外面玩,而她需要學那么枯燥的素描。
即便是她們姐妹倆萬般不愿意,可是媽媽在這件事情上面從來沒有退讓過。
學了幾年,隨著學業(yè)越來越緊張,畫畫也就停止了。
直到她參加工作以后,朋友有了很多空閑時間,流行彩鉛的時候,她用彩鉛畫畫,隨便一曬,朋友圈點贊都點爆了。她給女兒畫畫,隨手一畫,一只大獅子惟妙惟肖。她學ps,做幾張海報不在話下。
她說,現在想想,真的很感謝當時她媽媽的堅持,讓她學了幾年畫畫,所有的繪畫、設計的基礎,都是在那個時候打下的。“小時候不懂,只知道玩,等到大了才知道,那時候做的很多事情,都很有必要。”
有一個不太熟悉的工作關系的伙伴,藏在一個微信群里,平時不怎么交流。有一次,大家在討論一個聚會,說是可以展示一下才藝。好多人都默不作聲。她突然說了一句,我可以給大家拉小提琴。
于是,大家都追著她問,她說,她學了十幾年的小提琴,考級考到了十級(最高級別),平時自己在家空閑的時候就會拉,但是她從事的工作跟小提琴完全無關。
ki媽后來單獨問她,小時候練琴苦嗎?她說練琴當然苦啊,怎么會不苦??墒?,到后來也就習慣了,這就是每天的生活,一直到現在,依然是她的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她非常喜歡有小提琴相伴的日子。
【案例3】
另一個例子是一個初中男生,成績并不是特別的好,跟爸爸媽媽的關系也一般。
從小,爸爸媽媽對他的教養(yǎng)方式都是放養(yǎng)的,他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學,課程就是如此,更別提興趣班了。所以,他沒有學樂器,也沒有學其它的技能。
孩子對自己的總體評價并不是很高,他覺得自己學習成績不如別人,其它方面也并沒有拿得出手的地方。
在一次跟父母激烈的爭吵中,他質問父母:你們現在怪我什么都不好,可是你們當時為什么不對我抓緊一點?你們甚至連樂器都沒有給我學一樣!
當然,這是爭吵時的氣話,但是這孩子的爸爸媽媽卻深深的受傷了,一直以來信奉的讓孩子快樂成長,不逼他學樂器,不逼他提高成績,可是到頭來,孩子反而怨恨上了他們。
我們常常會妖魔化了各種興趣班,覺得上興趣班就是剝奪了孩子快樂的童年。
其實,任何學習,不管是運動,還是學科知識,還是棋類,都是需要花費時間和努力的,沒有什么是可以輕輕松松就取得成果的。
看到這里,有人可能會說,ki媽打雞血了吧!也許有那么一點。
ki媽并不贊成把孩子淹沒在興趣班的汪洋大海中,但是也并不贊同純粹的快樂教育,什么都不學,任由孩子自由發(fā)展。
在陪伴孩子上各種興趣班的時候,考驗的不僅僅是堅持,還有大人對時間的掌控能力,這對孩子來說,也是必須在漫長的生活和學習中所必需掌握的技能。
那些被逼著上各種興趣班的孩子,長大了以后,是怎么樣的體驗?
大多數會慶幸自己在小的時候就堅持get了一門技能,而這會讓他們感覺到自豪。
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一天,你會發(fā)現小家伙突然不聽你的“號令”,居然鼓著嘴巴和你頂嘴了。相信這是幾乎所有家長在孩子成長中必經的過程。除了煩惱,我想我們更需要靜下心來認真聽聽孩子是如何看待自己頂嘴這個事的。
1.我認為爸爸媽媽說孩子“頂嘴”絕對不公平,“頂嘴”都是有原因的。有一次,爸爸答應我,作業(yè)做好了,就可以帶我出去玩。等我做好了,他又改口說,最主要的還是要考試考好,考不好,就別想玩。這么點小事都言而無信,我很生氣,當然要“頂嘴”了。
2.我頂嘴主要是因為學習上的事。比如爸爸媽媽老要我看書,我呢,又想玩一下,這個時候就最容易發(fā)生頂嘴的事了。
3.我“頂嘴”都是因為爸爸媽媽老讓我覺得沒面子。其實,有時候爸爸媽媽說得有理,可他們總是用命令的語氣,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讓人覺得十分沒面子。有一次,我練琴時彈錯了,他們就罵人,要求這要求那,我一賭氣,就和他們“頂嘴”了。
4.只有在媽媽冤枉我時,我才會頂嘴。一次,我搞定所有作業(yè)后打開電視,媽媽突然發(fā)現電冰箱的門沒有關緊,就怒氣沖沖地說我:“你看你,又忘記關緊冰箱門!”我隨口回答了一聲“不是我”就接著看我的電視,媽媽看我還在看電視,更加生氣:“不是你,還有誰?誰整天忙著看電視,什么也不顧?”我覺得很委屈,便忍不住跟媽媽爭起來:“你憑什么說是我干的?你看到我沒有關嗎?今天我根本就沒有開過冰箱!我看電視就是沒有關冰箱門嗎?再說,我寫完了作業(yè),看電視也沒有影響誰,你沖我吼什么?”
5.我從上幼兒園就開始頂嘴了。那時爸爸老要我練電子琴,想玩他也不讓,于是我就和他頂嘴?,F在仍是如此,當我想玩,而父母又要我學習的時候,我就會和他們頂嘴。
6.爸爸媽媽要求小孩子做的事情,可自己卻沒有做到。天天要我早起床鍛煉,可他們總是睡懶覺;不讓我挑食,可媽媽也不吃魚。我心里有意見,當然就不服氣了。
7.我覺得父母太霸道了。媽媽經常教訓我說:“我是你媽,你就得聽我的?!边@話也叫講理嘛?
8.在我們孩子面前,父母總覺得自己絕對正確,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能。其實,我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觀點,和父母看法不一致的時候,就不免頂嘴。
9.對于同一個問題,當我們與大人出現分歧時,大人經常武斷地表態(tài)“你錯了”、“你這樣不對”。實際上,大人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所以我希望大人不要太固執(zhí)己見,有時也該認真聽我們把話說完。
10.父母也會犯錯誤的,可是他們根本不聽我們的意見,如果不大聲“頂嘴”,根本沒有威力,我們就應該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然總是十分被動。
11.我不算是個很聽話的孩子,我只會選擇性地聽取大人的意見,哪怕公然違背家長的意愿。每次跟父母爭吵完,心里都挺后悔的,后來想想,大多數時候還是父母說得對。不過我已經長大了,很多事情他們不需要管得那么細。
12.父母對我不信任,從來也看不到我的進步,就知道打擊我,而且還總是對我大喊大叫,搞得我心里挺煩的。希望爸爸媽媽不要老夸獎別人的孩子,也不要老是說自己的孩子有多笨,這樣也許我會少頂一些嘴。
整理了行為習慣:寶寶小時候一定要學會的那些事,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家庭條件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決定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環(huán)境,但下面講的這幾件事情,就算是沒有很好的經濟條件,也是能夠教給孩子的,這樣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和優(yōu)秀。那么,到底是哪幾件事情可以讓我們在育兒的路上走得更加順暢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1、良好的睡眠習慣
一些孩子在長大后會出現很多的睡眠問題,例如失眠、早醒。這些問題出現后,其實很難得到解決,而問題的根源可能就是孩子在小時候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一個好的睡眠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另外,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是受益終身的,因此,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要讓孩子養(yǎng)成一個好的睡眠習慣,并督促和監(jiān)管孩子。
2、挫折讓人堅強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條新聞,張柏芝在他的孩子跌倒之后,沒有立馬上去扶起孩子,就算是孩子在哭泣,她也無動于衷,最后,她的孩子自己站了起來。如果是別的爸爸媽媽,在孩子摔倒之后,肯定立馬把孩子扶起來,安慰她。
爸爸媽媽其實可以這樣想一下,孩子只不過是跌倒了,并沒有出現什么大的問題。讓孩子自己爬起來,可以鍛煉孩子,讓孩子以后遇到挫折的時候能夠順利度過。
3、學會專注
一個人如果有專注力的話,那么他肯定能夠成功,而這里的專注,體現在一些小的細節(jié)上,比如說吃飯。如果一個孩子可以做到在吃飯的時候專心致志,那就是專注。如果在吃飯的時候東張西望,不定心的話,在長大以后,他肯定也無法把精力集中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上。
上面提的這幾件事情,跟家庭條件是沒有關系的,是爸爸媽媽都可以做到的事情,關鍵是要看爸爸媽媽有沒有心,肯不肯在孩子小的時候,重點培養(yǎng)孩子。這就跟投資一樣,一開始投入的資金很少,但后來卻受益無窮。
小時候越被嚴格管制,長大后越不幸福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把嚴格管教作成是對孩子的一種關心,并抱著“你將來的就會明白,我這是對你好?!钡男拍?。但實際上父母對孩子過度嚴格的控制不利于孩子未來生活的幸福感。
近日,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發(fā)表在《積極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fā)現,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lián),研究結果發(fā)現家長控制欲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竟然與痛失至親對人們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與生活在較大支持且控制較少的家庭環(huán)境中的孩子相比,被父母管束過多的孩子并不快樂。
研究人員通過對5000余名1946年生人進行長期的跟蹤調查,發(fā)現那些表示童年時被父母侵犯過隱私或自己的獨立意識被父母打壓的人,在他們青少年時期、30多歲、40多歲甚至60多歲時進行的總體幸福感測試中得分較低。因為兒童時期的經歷對發(fā)育中的大腦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童年不自由,不快樂的經歷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很多時候他們自以為知道什么東西是對孩子最好的,但孩子可能不這樣認為,現實生活中,好多孩子在抱怨,他們必須按照父母規(guī)定的路線走,他們要完成父母未完成的夢想,當父母說出:“我是你媽,你必須聽我的”之類的話時,孩子的內心往往會涌出厭惡感。
父母要把孩子當作擁有獨立生命的個體對待,在日常生活的飲食穿衣等方面,多征求孩子的意見,尊重他們的選擇。很多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這不自覺地把他們當作是自我的延伸,這種意識會潛在地操控孩子的生活,如果孩子做了他真正的自己,很難做到自我的成長,也在將來很難找到自己的快樂。
所以,最后建議父母記住UCL醫(yī)學研究協(xié)會梅?斯塔福德博士的話:“侵犯孩子隱私、不愿意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以及助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等行為,其實都是對孩子心理上的一種控制,這會削弱孩子的自立與自律能力,也是父母需要警惕和避免的。”
就我們國家來說,已專門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聯(lián)合國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這些都是對中小學生最根本性的保護。但是,在了解這些法律條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了解自己的父母,認清自己在解決代際沖突中的責任。
從以上分析,中學生可能會受到鼓舞:到底有人替我們講句公道話了!是的,你們應當非常清楚:父母實行專制主義是錯誤的,是可以反抗的。如《兒童權利公約》序言指出的:“為了充分而和諧地發(fā)展其個性,應讓兒童在家庭環(huán)境里,在幸福、親愛和諒解的氣氛中成長?!?注:《兒童權利公約》的兒童概念系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有了這一信念,父母如果再從肉體或精神上虐待你,你會明白是在承受一種錯誤的折磨。
但是,我仍然要提醒中學生朋友,你們既有反抗父母專制的正當權利,也有理解父母幫助父母的神圣責任——這是一種真正博大的愛,是當代中學生真正值得驕傲的胸懷。
家園共育《為什么說“小時候輸不起的孩子,在將來也贏不了”?》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一、活動目標 (一)學習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初步學習掌握通過查找資料認識事物的方法。 (二)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三)喜歡探索動物的秘密,知道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成長方式。 二、活動準備 (一)知道從圖...
要求:通過觀看和講述嬰兒生活圖片,知道自己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和愛護,加深熱愛父母的感情。 準備: 嬰兒生活圖片一套,第一張圖片是媽媽喂寶寶吃奶,第二張圖片是媽媽替寶寶換尿布,第三張圖片是媽媽哄寶寶睡...
引言:在我的記憶里,童年充滿了對英雄的崇拜,而這些英雄都是身邊大我們幾歲的小伙伴??偸呛薏坏米约阂材芸炜扉L大,能夠去參加一些大行動。 [活動要求] 通過觀看和講述嬰兒生活圖片,知道自己成長離不開父母的...
我小時候—中班心理健康活動 要求:通過觀看和講述嬰兒生活圖片,知道自己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和愛護,加深熱愛父母的感情。準備:嬰兒生活圖片一套,第一張圖片是媽媽喂寶寶吃奶,第二張圖片是媽媽替寶寶...
比爾·蓋茨擁有好多個“世界之最”,例如:他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第一富翁;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靠電腦軟件積累億萬財富的先行者;他是首先開發(fā)利用高科技和高智商,創(chuàng)造巨大財富的典范……那么蓋茨是怎樣的一個...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