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的教育途徑無非就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家長配合學校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質(zhì)量最大化!教師與家長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陪伴,有時候陪伴才是最有意義的教育!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9歲孩子“陷害”媽媽的原因”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9歲的子軒是個聰明可愛的孩子,但是最近很苦惱,他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我的媽媽偷看我日記,她這樣做對嗎?”
我就問他:“你怎么知道媽媽偷看你的日記了?”
子軒說:“我一直就知道媽媽偷看我的日記啊,害得我不敢在日記本里寫秘密?!苯又v了這樣一件事情:
那天,他特地寫了一篇日記:“媽媽,今天早上我看到您有白頭發(fā)了,您這是為我累的呀!媽媽,您一定要愛護自己呀!為了表達我對您的愛,我把您的白頭發(fā)珍藏在日記本里?!?/p>
當天晚上,媽媽又去“偷看”兒子的日記,非常感動。等看到最后一句“我把您的白頭發(fā)珍藏在日記本里”,她找了半天也沒看到白頭發(fā),以為是自己弄丟了,就從頭上拔了一根白發(fā),夾在兒子的日記本里。
第二天,子軒打開日記本,看到了白頭發(fā),就對媽媽說:“媽媽,你又偷看我的日記了!”
媽媽說:“我沒看,那根白頭發(fā)不是好好的在里面夾著嗎?”
子軒說:“我根本就沒擱白頭發(fā),這根白頭發(fā)是你自己擱的。”終于,子軒找到理由把日記本鎖了起來,媽媽也不好意思再看。
我聽了子軒的故事,覺得這男孩兒很可愛,他的媽媽更可愛。
媽媽的可愛背后,是對孩子成長過程的擔心,擔心出現(xiàn)問題,擔心出現(xiàn)了問題孩子沒有辦法解決,而擔心背后,卻是對孩子的不信任!這樣的情況如果任由它發(fā)展下去,等孩子漸漸有了不想讓父母知道的秘密,這么可愛的媽媽,就要變成“可恨”的媽媽了。
當孩子有了獨立意識后,他們就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準則,開始嘗試獨立,這首先表現(xiàn)為在思想上逐漸掙脫父母的束縛,擁有獨立的自我空間。
父母習慣性地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父母就要知曉孩子的一切。但是,孩子之所以把他們的隱私藏在心里或者日記本中,就是不希望有別的人來分享他的秘密。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父母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而不是孩子私人空間的“入侵者”。家長偷看孩子的隱私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失信于孩子,這樣家長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就變得更困難了。所以,為了保護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隱私,這才是聰明的家長應當采用的辦法。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的秘密
1、給孩子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
青青每次回到自己的房間里都要把門關(guān)上,媽媽對此很有異議,覺得孩子一定有什么事瞞著自己,或者是不好好做功課,于是總找借口走進女兒的房間或把門打開。直到有一天,青青在自己的房門上貼上了一個小小的紙條:進來之前請敲門。
這個年齡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準則,開始嘗試獨立,在行為上表現(xiàn)為需要有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空間。讓孩子有一定的自由,脫離開父母片刻不停的注視,會讓他們感到心理上放松許多。
2、保持傾聽的好習慣
孩子上學了,有些家長變得只關(guān)心孩子的學習,和孩子的談話常常只限于打聽有關(guān)學業(yè)的事。
飯桌上,佳佳正興致勃勃地對爸爸說著自己航模快做好了,媽媽插話道:“你這孩子,怎么就知道玩,明天就要數(shù)學測驗了,你復習了嗎?”佳佳咕噥了兩句,停了一會兒,又說起了今天班里開的小小辯論會,同學們辯論時出的各種小笑話。剛說了幾句,媽媽又忍不住了:“你都說什么了,老師給你打了幾分?”佳佳這會兒卻什么也不肯說了,只顧埋頭吃飯。飯桌上的氣氛一下子沉悶了許多。
聽孩子說話很重要,這既是尊重孩子,也是跟孩子拉近關(guān)系的重要渠道。你不聽孩子的說話,孩子有什么秘密也都不想跟你說了。
3、和孩子一起分享秘密
如果你想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在生活中正經(jīng)歷著什么,不妨先說說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先和孩子分享你的秘密,孩子也會禮尚往來,和你分享他的秘密。
對于很多孩子喜歡的事,如電子游戲、卡通漫畫、童話書等,也許你不會像孩子一樣感興趣,但你一定要去了解、去體會,這將為你和孩子的談話提供充實的內(nèi)容。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社會環(huán)境
造成孩子怕生
寶寶認識了父母后,對父母有了依賴感,也開始怕見生人了。山東大眾華澳雙語幼兒園的楊春梅園長認為,造成孩子怕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與遺傳有關(guān);另一方面,與后天的環(huán)境有關(guān),而環(huán)境起主要作用。
濟南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學前教育中心的喬蓮蓉主任也說,社會環(huán)境造成了孩子怕生。有些家長怕孩子出去“被人欺負”,就限制孩子的交往,使得孩子的活動空間只有學校和家里兩個地方,缺少和陌生人接觸的機會,孩子一旦見到生人,就很茫然很害怕。
走出去
給予孩子自信
楊園長說,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應該有意識地加以培養(yǎng),讓他多接觸陌生事物。社會是個鍛煉人的大課堂,多讓孩子走出去,和社會接觸,與不同的人“碰撞”,利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場景和對象,有意識為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勇敢和自信,學會與人交往。比如帶孩子出去吃飯,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告訴服務員想吃什么菜;帶孩子乘車,教孩子去向售票員買票或者問路;在公共場所游玩,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和散步的老人、玩耍的孩子主動搭話。
通過參與社會生活,讓孩子在不斷和人接觸的過程中體驗和感悟,從而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為了鍛煉自己的孩子,楊園長曾經(jīng)在孩子9歲的時候讓他自己去銀行存了4000元錢,這對孩子的膽量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楊園長說,當時為了鼓勵孩子完成這項工作,她繪聲繪色地為孩子講了小馬過河的故事,慢慢引導孩子,讓孩子終于鼓起勇氣,自己去銀行存上了款。
請進來
鍛煉孩子膽量
客人來訪也是鍛煉孩子的好機會,可以趁著有客人的時候教孩子怎樣做,告訴寶寶主動和客人打招呼、讓座、倒水等,孩子做了這些事一定要表揚他們,在小事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寶寶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應該讓他主動和好朋友打電話,約好朋友到家里來玩,還應該讓孩子自己到幼兒園或者學校打電話請假,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交際能力,又鍛煉了孩子的膽量。
理解孩子
消除其疑慮
即使寶寶真地怕生,家長也要理解孩子,多和他談心,了解孩子不安和擔心的原因,努力消除孩子心中的疑惑和恐懼。同時要尊重孩子,如果孩子真地不愿意叫陌生人“叔叔”“阿姨”,或者不肯在陌生人面前表演節(jié)目,家長也不要勉強孩子,以免適得其反。
家長可以事先跟孩子溝通一下,介紹一下陌生人的簡單情況以及自己對孩子的希望。比如可以這樣跟孩子說:“今天媽媽要帶你見一些你以前不認識的人,他們都是媽媽的同事,和媽媽是好朋友。他們都很喜歡小孩,見到你一定會喜歡的。如果媽媽讓和他們打招呼,你能問叔叔阿姨好嗎?”
肯定鼓勵中
讓孩子成長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孩子有進步后,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使孩子的努力得到回應,滿足孩子心理上的期待,促使他努力有更大的進步??隙ㄅc表揚要注意適時適度,表揚要具體,以便讓孩子明白自己究竟進步在哪里。要幫助孩子從一點一滴做起,不要指望一下子解決,也不要因為收效不明顯而輕易放棄,幫助孩子改變一種行為需要時間和方法,需要循序漸進。
寶寶可以先與比他年齡小的孩子一起玩開始,在他逐漸適應了與比他小的孩子玩的時候,可以過渡到與他同齡的孩子,然后逐漸過渡到比他大的孩子,最后過渡到成人,不停地給他鼓勵和支持,讓孩子一步一步走出去。幼兒園也可以組織孩子參與演出、講故事比賽等小活動,從孩子的潛意識里增強孩子的自信。同時,也要掌握一定的分寸,要教育孩子不要任意和陌生人說話,注意自身的安全也很重要。
讓孩子學習第二語言,掌握一門外語已成為越來越多家長們的愿望與期待,英語作為世界第一大語言,無疑被各位家長列為了首要之選。同時,家長們也愈發(fā)意識到讓孩子盡早學會英語的諸多好處,不僅可以讓英語成為孩子未來學習中的優(yōu)勢科目,而且也可以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提早騰出時間,在面對小升初、中、高考時更有余力。
但是何時讓孩子開始學習英語才合適?究竟多早開始讓孩子接觸英語才算得上是盡早學習?對于那些想讓孩子學好英語、將英語真正作為第二語言的家長朋友們,不妨看一下LILY英語是如何建議的。
抓好語言學習的黃金期很重要
第二語言學習的最好時期是孩子的四至十二歲,也被稱之為“學習黃金期”,最早可從四歲接觸,最遲可從八九歲開始,過早過晚都會讓學習效果減弱。而對于四歲的孩子學習英語學什么最重要,您又真的知道嗎?
四歲的孩子,年齡相對小,如果及時通過系統(tǒng)有效的教學體系培養(yǎng),最終學成的狀態(tài)會更接近母語(漢語)水平,他們要比五六歲以后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更有優(yōu)勢。但是在這個年齡段的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年齡過小,學習英語僅僅是培養(yǎng)興趣即可,完全沒有必要去系統(tǒng)學習,所以會選擇線上外教或者一對一外教這種形式,既能保證英語的純正性,又可以讓孩子加大興趣,何樂而不為呢?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
三、四歲的孩子正是”專注力”培養(yǎng)的絕佳時期?!睂W⒘Α迸囵B(yǎng)好了,會讓他們掌握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受益。但是外教的教學是在與孩子的游戲中學習,它在過程中不斷地引起孩子注意,引導孩子進行不同的配合。表面看生動活潑,實質(zhì)上分散了孩子專注于某一個事物的能力,長此以往,孩子的”專注力”會受到影響,會造成學習一段時間就會走神的情況,很難集中精力,這并不利于他以后的學習成長。
5歲幼兒有意說謊的原因與對策
從幼兒認知和心理理論能力發(fā)展的特點來看,3歲幼兒已有說謊的經(jīng)驗,4歲幼兒開始出現(xiàn)策略性說謊,但這一時期幼兒的說謊行為基本上都是無意識的、不自覺的,屬于無意說謊,常表現(xiàn)為滿足愿望的心理、理解性心理錯覺和自信心的萌動等?!幸庹f謊在幼兒5歲時開始萌芽,如果這時成人不注意教育或引導,有意說謊就會發(fā)展成嚴重的欺騙行為,從而影響幼兒的道德發(fā)展。
一、5歲幼兒有意說謊的界定
從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來看,說謊屬于社會交往中的一種問題行為(或策略),反映了幼兒在人際交往中互動與反饋的信息:從幼兒的心理發(fā)展來分析,說謊屬于一種認知活動,反映了幼兒心理理論能力的發(fā)展進程。有意說謊是指說謊者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有意編織謊言,并做出相應的行為。有意說謊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欺騙,但欺騙一定帶有有意性,并伴有個性化特征,剛剛萌芽的有意說謊與欺騙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
5歲幼兒正好處在思維和智力從無意性、不穩(wěn)定性向有意性、穩(wěn)定性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也開始萌芽,此時幼兒心理所發(fā)生的質(zhì)變主要體現(xiàn)在認知活動的概括性和行為的有意性開始發(fā)展。由此可知,5歲幼兒的說謊行為開始帶有有意性,但還處于萌芽階段,其目的是為了滿足某種愿望或避免責罵等,并常伴有緊張不安、恐懼內(nèi)疚等情緒體驗。
5歲幼兒的有意說謊在時間上具有過渡性或轉(zhuǎn)折性,在心理上具有“動機性”和“矛盾心理體驗性”的特點。5歲幼兒有意說謊的表現(xiàn)類型包括:混淆想象和真實的“幻想性”說謊(或“補償性”說謊):為了維護自尊和人格的“保護性”說謊;模仿同伴或成人的言行,因而出現(xiàn)的“模仿性”說謊。
二、影響5歲幼兒有意說謊行為的因素分析
特定的年齡特點存在特定的心理特點.5歲幼兒有意說謊的行為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jié)果,其中既有來自主觀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來自客觀因素方面的影響。
(一)主觀因素
1.逃脫懲罰的恐懼心理
羅素說過,幼兒的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jié)果。5歲幼兒已有了“自我防御”的意識,當他們因做錯事而將要受到懲罰時,他們會產(chǎn)生恐懼和逃避的心理。當成人對幼兒的要求和規(guī)范目益嚴格,為幼兒的行為設定了各種“限制”時,這些來自成人的“權(quán)威壓力”使幼兒害怕成人的批評與糾正,但又不得不迎合成人對他們的期盼,從而導致有意說謊。由于恐懼心理作祟,幼兒有意說謊的外顯表現(xiàn)相對較少,而更多的是隱蔽說謊,即幼兒內(nèi)心深處潛藏著有意說謊的動機,尤其是當幼兒初嘗有意說謊的“甜頭”后,勢必形成一種習慣,相應地也會擴散到幼兒的社會行為中。
2.取悅他人的虛榮心理
虛榮心是一種想要獲得他人注意、贊賞、羨慕的動機和情感,這既是一種情感需要,也是希望得到別人注意的心理歸屬的需要。但受虛榮心支配的幼兒不能獨立地估計自己的行動實質(zhì),僅對他人注意的外在效度感興趣,為了博得他人的贊賞、夸獎以及取悅他人,在實力難以達到的情況下,便出現(xiàn)了有意說謊。
幼兒往往會對事實加以粉飾、扭曲、掩飾或夸大,要么把他人的“成功”歸于自己的功勞,要么將自己的“失敗”推諉給他人。通常,在道德兩難的情境下,當幼兒面臨選擇說謊還是說真話的道德行為時,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他們趨向于選擇說真話,但5歲的幼兒則更傾向于折中的選擇。如剛滿5歲的貝貝,對于媽媽提出的兩難問題“想媽媽還是想爸爸”,他回答“都想”,媽媽聽了之后非常高興。這樣的信息反饋在幼兒內(nèi)心形成了一種說話要討好別人的“謊言”定勢,謊言給對方帶來的愉快體驗強化了幼兒有意說謊的動機和行為。
3.意義障礙期的反抗心理
意義障礙是幼兒表現(xiàn)出的品德心理阻抗現(xiàn)象,它阻礙了幼兒對品德要求的完全接受和正確理解,從而對教師和家長的教育要求產(chǎn)生消極的反抗心理。5歲幼兒正處在這樣一個意義障礙期,有意說謊成為反抗心理的表現(xiàn)之一,嚴重者還伴有報復行為發(fā)生。如在幼兒園中,幼兒之間為了爭搶玩具會發(fā)生矛盾,并會產(chǎn)生諸如嫉妒、不滿甚至仇恨心理。特別是那些在爭搶過程中處境不利的幼兒,較容易為了報復他人而有意說謊。
4.惰性心理
幼兒希望達到某種目的或滿足自己的愿望,卻不愿付出勞動和努力,因此有意夸大、歪曲或編造事實以躲避責任或獲取利益。對于想“不勞而獲”的幼兒來說,有意說謊似乎是一種最輕松、便捷的“手段”。5歲幼兒有強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和賞識,當這些需要通過正常渠道無法實現(xiàn)時,他們就可能選擇有意說謊這種方式實現(xiàn)目的,以便在惰性與自尊之間尋找一種“融合”,即既想實現(xiàn)愿望,又不想通過努力來獲得。
(二)客觀因素
1.“模仿”的強化
“模仿”是幼兒從他人身上獲取某些信息的重要途徑,在幼兒自我發(fā)展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幼兒的年齡特征、個性特點以及相似性程度等因素決定了幼兒有很強的模仿行為:5歲幼兒具有明顯的“鏡子行為”.成人不經(jīng)意的謊言、隨口的承諾會讓幼兒誤認為說謊是有趣的事,從而進行模仿。在幼兒的社會生活中,有許多來自成人特別是父母的“社會性參照”!當幼兒猶豫、徘徊于該不該這樣或那樣做時,他們會趨向于向成人尋找答案。如果來自成人的參照是“無所謂”,或視而不見、閉口不說!幼兒可能會自以為是地加以模仿.下次遇到同樣情境,他們甚至不再參考成人的意見。此外,幼兒之間相互模仿說謊也會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有意說謊的動機和行為。
2.“異化”的教育方法
成人“異化”的教育方法所帶來的消極的“榜樣作用”是造成幼兒有意說謊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好孩子”和“壞孩子”之別。5歲幼兒的思維方式與成人不同,他們的思維形象直觀,很難從多角度考慮問題。如果成人認為“好孩子”不能做錯事.做了錯事就是“壞孩子”,在這種價值觀的影響下.幼兒容易通過有意說謊使自己成為成人眼中的“好孩子”。
第二,“承認”的懲罰。幼兒做了錯事后,成人先是承諾只要誠實就不懲罰,可是當幼兒誠實地承認錯誤后,成人不但不原諒他們,反而加倍懲罰,幼兒就會產(chǎn)生“誠實還不如說謊”的想法。
第三,成人的“錯愛”。由于教師的“偏愛”和家長的,“溺愛”,他們常以優(yōu)厚的物質(zhì)獎勵來鼓勵幼兒良好的社會行為,但評價指標卻模糊而缺乏客觀標準,使幼兒常常通過有意說謊來獲得獎勵。
第四,對有意說謊的“庇護”。成人發(fā)現(xiàn)幼兒有意說謊后,沒及時進行制止,而是隱瞞或庇護。
3.群體壓力下的“從眾”行為群體壓力這一社會性因素會導致從眾心理。迫于從眾心理的壓力,幼兒可能會產(chǎn)生有意說謊的行為。有意說謊是一種情境化的行為,社會互動中的情境因素也為幼兒的有意說謊提供了廣闊的大環(huán)境,幼兒往往會根據(jù)情境壓力的變化而相應地調(diào)整其社會性行為。
4.社會媒體帶來的不良影響當前,幼兒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但是一些社會媒體公布的虛假信息不僅具有欺騙性,還帶有誤導性。有些社會媒體對一些欺騙行為不但不予以批判,甚至還從積極的角度加以宣傳。受到這些社會媒體所帶來的不良影響,處于發(fā)展轉(zhuǎn)折階段的5歲幼兒很容易混淆真實和想象,因而他們可能會把獲取到的各種不良經(jīng)驗編織、整合在一起,使有意說謊得以發(fā)展。
三、教育對策的思考與建議
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5歲幼兒如果養(yǎng)成習慣性有意說謊的不良品質(zhì),無疑將影響其一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和家長必須在有意說謊發(fā)展的萌芽階段就采取相應的有效對策,對其進行積極的教育和引導。
(一)重視“第一次說謊”,防微杜漸
第一,抓住幼兒說謊時的矛盾心理。幼兒說謊的實質(zhì)是幼兒出于恐懼心理所采取的一種“自我防御”的措施。幼兒第一次說謊時內(nèi)心其實很矛盾,想認錯但又害怕失去信任,缺乏認錯的勇氣。此時,成人應消除幼兒說謊的心理刺激動因,抓住幼兒第一次說謊時的矛盾心理,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第二,善于“察言觀色”。與其他認知任務一樣,有意說謊會占據(jù)個人有限的認知資源,從而導致對問題反應的潛在時間延長,幼兒有意說謊時所出現(xiàn)的認知與情緒表現(xiàn)會泄露說謊的線索,從而出現(xiàn)更多的停頓和言語錯誤或表現(xiàn)。如果任其說謊,以后幼兒的說謊水平會逐漸提高。因此,成人應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說謊的行為。
第三,不輕易定位“說謊”。5歲幼兒正處于心理成長期,武斷的言語和行為等處理方式很容易導致幼兒的心理創(chuàng)傷,因此不能輕易將幼兒的某些不誠實的行為或不真實的陳述定位為“說謊”,不要貿(mào)然作出判斷,否則會給幼兒帶來道德上的壓力。
第四,給予幼兒“愛”的撫慰,緩解心理壓力。幼兒有過失時最怕失去愛,所以矯正幼兒的有意說謊行為,成人首先要有寬容的心態(tài),允許其犯錯,并通過一些動作向幼兒傳遞“愛”的信息與暗示,以緩解幼兒的情緒和較大的心理壓力。
(二)榜樣主之.教海輔之
幼兒的許多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由模仿他人的言行而習得的,觀察他人作出行為選擇時所獲得的關(guān)于榜樣的行為、行為情境以及行為結(jié)果的知識,能使幼兒獲得替代性強化,影響其自身的行為選擇。然而,現(xiàn)實中有些家長常常有意無意地“指示”幼兒說謊,如“來電話時說我不在”“鄰居來借東西說沒有”,這無異于訓練幼兒有意說謊,成人所表現(xiàn)出的這種不誠實行為對幼兒進行了負誘導,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類似成人的說謊行為模式,并在幼兒的心里埋下了說謊的種子,隨時可能生根、發(fā)芽。
家長、教師首先要做到誠實、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響幼兒,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幼兒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分析其說謊動機,用其能理解的語言耐心解釋說謊的危害性。
(三)信任幼兒,防止說謊
德國教育家克雷奇默認為,
孩子還小,沒有什么人生經(jīng)驗,因此孩子的心理也會比較脆弱。如果一疏忽,寶寶就有可能受到傷害。因此,爸爸媽媽要多培養(yǎng)孩子的心理抗壓能力,讓孩子的心理變得堅強一些。那么,如果孩子有一顆玻璃心,爸爸媽媽要怎么做呢?
一、孩子心理脆弱的原因
1.過分賞識
對孩子的適當賞識,能夠讓孩子變得自信。但如果沒有把握好度的話,孩子的自信就會變成自負,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孩子總會遇到比自己更厲害的人。這樣一來,孩子有可能就會感覺到自卑,所以心理慢慢變得脆弱。
2.過分溺愛
如今很多的爸爸媽媽都很溺愛孩子。不管什么時候,爸爸媽媽都對孩子格外保護和照顧,所以,孩子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性格也很霸道。但是,孩子終究是要進入社會的,離開了爸爸媽媽的保護,孩子可能會處處碰壁。
3.過分照顧
孩子在一歲的時候,動手能力就會開始發(fā)展。所以,爸爸媽媽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好,這樣會導致孩子缺少獨立能力。過分照顧孩子,孩子會過分依賴爸爸媽媽,以后離開了父母就會不習慣,心里也會有很大的落差。
4.過分要求
許多的爸爸媽媽對于孩子有著很大的期望,甚至只許孩子贏不許孩子輸。這樣孩子以后一旦遇到失敗和挫折,心理就會越來越脆弱。
二、孩子心理脆弱怎么辦
1.增強孩子的抗壓能力
孩子心理脆弱的話,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增強孩子的抗壓能力。不要因為一點點的失敗就覺得很失望,遇到失敗要讓孩子懂得如何重新振作起來。
2.適當讓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孩子的心理脆弱,不妨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進行一些挫折教育,讓孩子在挫折中成長,這樣就能夠讓孩子的心理漸漸變得強大。
生活中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時,拖拉散漫,粗心大意,他們有很多小動作,
比如:扭動身體、摳鼻抓癢、不斷的尋找橡皮等就放在眼前的文具;
總是要起身喝水、上廁所……
家長和老師為了讓孩子不開小差,親自督陣看著孩子做作業(yè),可是孩子仍然不能在正常的時間范圍內(nèi)完成作業(yè)。
更讓家長和老師難以接受的是,孩子的作業(yè)質(zhì)量:涂改痕跡到處可見,有些文字、符號照抄都會出錯。
在我們的家長和老師付出了大量的耐心和精力以后,孩子還是改變不大
于是,家長和老師很容易給孩子下結(jié)論:
這個孩子沒有上進心,學習主動性不高,呵斥、體罰便接踵而來。
那么,“保持”作業(yè)散漫拖拉,錯誤百出,真的是孩子主觀故意嗎?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真的不是主觀故意的,只是“孩子做不到”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么說有一部分孩子是真的做不到!
在心理學上,注意的定義是——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在外界的一定的事物上。
一個人把“注意”集中指向外界事物的能力,我們就叫它注意力。
每個人都知道學習時需要把“注意”集中在學習上,可是把“注意集中”的能力卻是因人而異。
注意(能)力包含了4個品質(zhì):
1、注意力的廣度——在一瞬間人們能看到多少物體、數(shù)字、符號。
在相同的年齡段,如果注意力廣度好的孩子一眼可以看到9個左右的符號、數(shù)字,而注意力廣度不好的孩子可能只能看到4個左右,
那么,在抄書,看書,看題目時,注意力廣度不好的孩子就要比注意力廣度好的孩子慢
孩子在找東西的時候,由于注意力廣度不好,擺在眼前的幾樣東西,他不能全部看到,所以就會出現(xiàn)到處找不到橡皮等物品的現(xiàn)象;
注意力廣度好的孩子掃視題目一氣呵成,理解連貫。
廣度不好的孩子掃視題目,斷斷續(xù)續(xù),理解自然也不順暢,
在審題,思考都不順暢的情況下,速度自然是慢的,解題的正確率也自然會大打折扣
2、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是指人們在一定時間內(nèi)把注意集中指向一定事項或活動的能力。
在相同年齡段中,注意力穩(wěn)定性好的孩子把注意集中在學習上的時間比注意力穩(wěn)定性差的孩子時間長。
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穩(wěn)定性差的孩子就會比同齡人“愛動”!不光是身體愛動,思想也愛“動”;
任何一點聲響都會讓孩子分心,如果是在老師講解題目時分心,聽到的知識就不完整,作業(yè)的正確率當然就不會高。
3、注意力的分配性-----指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內(nèi),把注意同時指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項或活動的能力。
孩子們學習時,一定是邊聽邊看,邊看邊寫,邊寫邊想,邊想邊寫的狀態(tài)。
如果孩子的注意分配能力不夠,不能在同一時間同時做好這些事,
就會出現(xiàn)聽到了卻不能及時記錄下來,想到了卻不能同時書寫下來,
或是寫錯、漏寫,作業(yè)的正確率也就不高了。
態(tài)度認真的孩子為了做對題目,再三核對,時間拖長了,錯誤有時仍然不能避免。
四、注意力的轉(zhuǎn)移性——指人們能主動的、有目的的、及時地把注意從一個事項或活動轉(zhuǎn)移到另一個事項或活動上來的能力。
注意力轉(zhuǎn)移性差的孩子,身體坐下來后,注意還停留在寫作業(yè)之前的游戲或電視上,這樣作業(yè)的正確率就不高;
或者做完數(shù)學后,不能及時的把注意轉(zhuǎn)移到語文上來,那語文作業(yè)的錯誤就會比數(shù)學作業(yè)的錯誤多
所以,有些孩子做作業(yè)拖拉散漫,粗心大意真的不是孩子有意為之,是因為他們的注意能力不夠。
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應該要認識到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拖拉、散漫、粗心大意,可能是由于孩子的注意能力不足造成的,幫孩子找到原因,想辦法從提高“注意能力”的方面去幫助孩子,一定要理解他們,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訓斥和體罰!
01
學習沒條理性,不知道先做什么
小白的爸媽為了能讓他安心學習,每天都把他的生活安排得面面俱到??裳笱髮懽鳂I(yè)總是慢慢騰騰,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什么作業(yè)。老師在批改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他的作業(yè)亂無章法,有些題經(jīng)常會做錯或漏做。
媽媽也很苦惱,因為小白在家做作業(yè)之前準備文具也是很混亂。每次等到寫錯了,才發(fā)現(xiàn)沒有準備橡皮;鉛筆折斷了,才發(fā)現(xiàn)沒有準備削筆刀,一會兒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這中間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時間。
這是一個寫作業(yè)條理性比較差的典型案例。寫作業(yè)時不知道有什么作業(yè),文具準備不齊全,對各科作業(yè)的先后順序沒有條理……這樣寫作業(yè)當然慢了!
☆對策:
對于小白的情況,父母要教會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讓孩子自己動手安排自己的事務,甚至可以讓孩子幫忙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慢慢學會規(guī)劃和條理。
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100%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論,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被父母剝奪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02
過度完美主義
歡歡作業(yè)工整,成績優(yōu)秀,缺點就是寫作業(yè)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干凈的地方,她就馬上擦掉重寫,所以花的時間就長了。歡歡是天生的“完美主義者”。
但是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慢卻是父母們訓練出來的,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樣樣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比如作業(yè):即使有一丁點兒不好的地方,父母都嚴格要求孩子改好寫工整,這樣要求的最終結(jié)果,不是孩子寫作業(yè)慢就是對學習害怕。
☆對策:
對于這種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xiàn)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癥”。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患有橡皮綜合癥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
孩子做作業(yè)時盡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yè)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nèi)迅速準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03
對學習沒有興趣
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基礎差,作業(yè)不會做,寫作業(yè)自然而然的就慢了。還有的孩子,對學習沒有樂趣,即使會做也不想去做。如果你的孩子屬于這種類型,那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么去彌補孩子的缺陷,怎么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對策:
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怎么辦?
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就拿去問父母,問完之后接著寫作業(yè),剛坐下沒多久又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又拿去問。這樣來來回回折騰,時間就耽誤了!
這樣做一方面會打斷做作業(yè)時的安靜氛圍和專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會打斷孩子做題和寫作業(yè)的思維。
建議父母最好能引導孩子如何調(diào)換順序做題。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題目,最后再做不會的題目,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時間,也不會打斷孩子的思路。
在輔導孩子不會的題時,重思維引導,不是全部一古腦兒講給孩子聽。逐步的引導啟發(fā)孩子,最后讓孩子自己領悟。孩子知識儲備夠了,速度自然就快了。
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
人們都是這樣,對于喜歡有趣的事都樂意去做,而對于枯燥乏味的事,則是能拖則拖。
所以,對于不喜歡寫作業(yè)的孩子,父母要盡量調(diào)動孩子寫作業(yè)的興趣,比如:通過游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yè)。比如:可以用計時的方式完成某一項作業(yè),規(guī)定時間完成了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
04
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這是一種被動的磨蹭,被父母逼出來的磨蹭。許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在做完學校的作業(yè)后再做些題目。所以,每天加了許多“媽媽作業(yè)”。
聽聽一個孩子的說法吧:“快點寫作業(yè)?我為什么要快呀?寫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yè),我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yè),寫完媽媽布置的作業(yè),爸爸的作業(yè)又來了,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沒想到“磨蹭”還成了孩子的一條對策。若是爸爸媽媽總給孩子加“父母作業(yè)”,孩子會開始有意識的慢,久而久之,漸漸地養(yǎng)成習慣,就真得變成磨蹭的壞習慣了。
☆對策:
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一個大概的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
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孩子在一個半小時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05
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
小寶活潑、可愛,但是小健的父母卻一直揪心著他的學習。因為小健寫作業(yè)時總是東看西看,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一會兒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寫法怎么能快起來?
老師也反應小寶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經(jīng)常調(diào)皮搗亂,一會兒拽別人的頭發(fā),一會兒拉別人的衣服。
這個屬于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這些孩子的注意力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如果讓他們連續(xù)做作業(yè)超過20分鐘,他就會走神,如果寫一個字走神5分鐘,作業(yè)當然就拖拖拉拉了。
☆對策:
作業(yè)分段
你先了解孩子當天的作業(yè)量,然后規(guī)定在一定時間內(nèi)必須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給予獎勵。
如果作業(yè)太多,可以把作業(yè)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如第一次規(guī)定做15分鐘,完后休息一會,然后再規(guī)定一個15分鐘,再休息。當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后,往后所定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等養(yǎng)成高度集中學習的好習慣時就不用再分割時間了。
要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
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整齊,尤其是書桌,準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但不要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孩子學習的環(huán)境還要安靜,不要在孩子學習時,中途為了關(guān)心孩子,又為孩子送水果,倒水,這其實也是在干擾孩子。
訓練注意力本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的特點。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這是由于孩子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夠完善,還處在發(fā)育當中。(?提升孩子注意力)
你看,單孩子寫作業(yè)磨蹭,這個看起來很平常的問題,都包含這么多原因,更別說學習和生活上的各種磨蹭了。生活中,家長需要多注意這些細節(jié),對孩子多一些耐心,為作出正確積極的引導,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
孩子為什么作業(yè)拖拉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苦惱?別家孩子很快就能完成作業(yè),而自家孩子卻一直磨磨蹭蹭在做作業(yè),甚至有時大人不陪在孩子身邊監(jiān)督他做作業(yè),他就會兩三個小時也做不好?
孩子作業(yè)磨蹭、拖拉,是最讓大人鬧心和上火的事。罵也不是,打也不是,甚至你越打越罵,情況越糟糕。怎么辦?
首先得找對孩子為什么作業(yè)拖拉,致使他作業(yè)速度慢的原因是什么?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慢慢矯正孩子作業(yè)拖拉的毛病。
歸結(jié)起來,孩子作業(yè)拖拉通常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不會做
有部分孩子確實是作業(yè)不會做,在每一題上耗費時間都長,整個作業(yè)時間就更長。
孩子作業(yè)不會做的原因,一般來說是所學內(nèi)容掌握不牢固,外在的表現(xiàn)就是學習成績不夠好。同樣的作業(yè),這類孩子會覺得很難,因而無法順利完成,延長了作業(yè)時間。
而成績不好的孩子,有的是因為學習習慣不好,有的是因為學習能力不強,還有的是因為學習方法不恰當。
家長只有找到孩子不會做作業(yè)的真正原因,才能找到幫助改進的途徑,讓孩子由“不會”到“會”,提高作業(yè)效率。
二 、不想做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屬于這一類。他不是不會做,但也不是成績特別好,介于兩者之間。他完全可以盡可能麻利地完成作業(yè),但就是不想做作業(yè),造成作業(yè)拖拉。
這部分孩子為什么不想做作業(yè)呢?
有的是因為學習興趣不高,學習信心不足。一般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于學校學習枯燥乏味、只看成績不看人造成的,使孩子喪失了學習的動力;另一方面是家庭引導不到位,一味看重孩子學習,對孩子的全面成長關(guān)注不夠造成的,使孩子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這樣的孩子當然不想做作業(yè),作業(yè)拖拉磨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有的是因為孩子自由支配時間少,時間一長,造成孩子不想做作業(yè)。比如學校布置作業(yè)太多,過多擠占了孩子的休息和玩樂時間,使孩子覺得玩樂無望;比如家長給孩子額外添置了作業(yè),或者限定每天必須達到規(guī)定的作業(yè)時間,使得孩子自由支配時間過少。孩子即使做完作業(yè)也沒什么自由支配的指望,就容易作業(yè)拖拉。
三、做不快
還有的家長會說,孩子很聰明,學習成績也還好,可就是做不快。這是怎么回事呢?
確實有很多這樣的孩子。這類孩子的形成一般有這樣幾個原因。
一是孩子從小就沒有學會管理時間,在時間分配上過于自由,做事缺乏效率意識,總是做到哪里是哪里,從而造成習慣性拖拉。這樣的孩子上了小學以后,做事拖拉的毛病就會反應在作業(yè)上,做作業(yè)也快不起來,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二是孩子從小專注力培養(yǎng)不到位(可參看往期文章《專注力,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yè)時,心思很難集中在作業(yè)上,因而小動作太多,中斷了做題思路,影響了作業(yè)速度。
三是有的孩子作業(yè)過于追求工整美觀,或者寫字速度太慢,造成作業(yè)整體速度變慢。
那么,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作業(yè)拖拉的孩子,先對照著看一看,他屬于哪一種?找準了原因,有機會我們再來交流相應的對策。
我們的孩子遇到問題為什么會退縮?其實,孩子自卑多源自于父母的“軟”暴力!我們總習慣于對屢教不改的孩子大動肝火。家長用相對“暴力”的言語、表情、態(tài)度等方式責備孩子,這樣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往往比打孩子更大。自卑是孩子存在的一種常見心理障礙,當孩子的心被我們傷害了,當孩子的心靈深處有了“深深的智不如人感“,會形成造成怎樣的后果呢?
比如,在人的一生,生命匱乏感通常都在兒童時期形成!正是由于家長不經(jīng)意間把自己的匱乏意識埋進了孩子幼小的心靈深處,于是,孩子總認為要得到某些渴望的東西是很困難,比如男孩想要小伙伴的電動玩具車,女孩則渴望著櫥窗里的漂亮新衣服等等,如果家長沒有滿足你,倒也罷,真正糟糕的是他們說了什么,這才是傷害,他們可能常常報怨商品太貴,抱怨經(jīng)濟拮據(jù),這一切都在暗示你:孩子,你的家庭很貧賤,你不配得到這么好的東西!
家長這樣的對待,好似埋在孩子信心方面的“原子彈“:你想得一分禮物是非常困難的,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是犧牲的。于是,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今天有年輕人賣腎買蘋果手機了,你也能理解有姑娘在相親節(jié)目里說出那句名言“我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這是多么匱乏的生命啊,這就是童年烙下的匱乏意識帶來的惡果,這樣的人一生都很難找到幸福感。關(guān)于生命,有這樣一個鐵則。一個人如果在童年欠下的債將在成年后即使用十倍百倍也難償還,填不平的是心靈的黑洞。
童年有一件漂亮衣服得不到,長大后可能就會是購物狂,你得有個巨大的衣櫥;如果童年欠下的是尊重和關(guān)注,長大了就會為追求功成名就不擇手段,掌聲鮮花,萬人矚目,其實,填的還是那個黑洞。
從生命角度看,我們認為,你在孩子的童年做對了什么說對了什么很重要,記住一句話:請把你的孩子當做王子和公主殿下看待,我們說的富養(yǎng),并不是在金錢方面的放任,不是說他要什么就給他買什么,而是指人格上的尊重,愛的連接,盡可能的尊重他們,尤其不去打擊他們,不灌輸生活很艱難,賺錢有多難,你不值得擁有之類的負面信念。
據(jù)了解,當今中國富豪支撐了全世界的奢侈品市場的半壁江山,其實,這也是國人在填補匱乏意識的巨大黑洞,如果你的內(nèi)心富足了,你眼中根本就沒有什么所謂的奢侈品了,僅僅是用品而已,你不再渴望通過他們來提高自己的存在感了,你覺得自己才是最高貴的奢侈品!
其實,孩子的未來到底是輕松富足還是艱難打拼全在他內(nèi)心的信念,幸福與不幸福也在這一念,宇宙只是忠實地回應他的信念而已。
家長,請不要把自己心中的匱乏感再給下一代,你的孩子是可以輕松富足的,而對社會而言,你貢獻了更多安定和詣的靈魂。
終于找到導致孩子自卑的原因了!祈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善待”,有一個健康自尊的童年,早日踏上人生正規(guī),遠離匱乏,享受富足。
突發(fā)性磨蹭 ?
磨蹭是小孩子的通病,這是因為小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分散。比如出門時,說穿上鞋子,孩子蹲下穿鞋,看見旁邊一個玩具,就開始玩玩具。又或者想起要跟媽媽說一句話,就抬起頭來說話,鞋子也不穿了,哇啦哇啦說半天。
對此類磨蹭,可稱之為“突發(fā)性磨蹭”。對于這種磨蹭,家長只需發(fā)出簡單、明確、溫和的指示或提醒即可。如:“鞋子穿好了嗎?”或是“你先穿好鞋子,我們走在路上,你再和媽媽慢慢地說這件事好嗎?這樣就不會遲到了?!?/p>
提醒切忌嘮叨,比如有的媽媽會開始借題發(fā)揮:“不是讓你穿鞋嗎?你怎么又開始玩玩具了?你就是磨蹭!上次就如何如何……你看看你……你再看看人家某某……”
本來提醒一兩句就行了,媽媽卻說上一車話。有用的信息淹沒在嘮叨里,不僅會讓孩子對媽媽的聲音選擇性屏蔽掉,還讓孩子產(chǎn)生對抗情緒。而且,即便孩子不說出來,心里肯定也想:“你說這么半天,就不影響出門的速度了嗎?”
逃避型磨蹭 ?
有時候孩子磨蹭,是因為心里不想做這件事。對此稱之為“逃避型磨蹭”。有個小朋友小麗,她家長跟我抱怨,只要一說彈鋼琴,小麗就會想出很多拖延的辦法,首先連上廁所的動作都特別慢,然后又要喝水,也慢慢地喝,喝完了又說衣服冷了熱了,換衣服……總之最好一直磨蹭到什么都干不成,能把彈琴磨蹭過去就最好不過。
這種情況就比較復雜啦,雖然成因不是孩子愛磨蹭,但長此以往,卻很容易真的養(yǎng)成做事拖拖拉拉的習慣。解決問題還是應該治本,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為什么這么不喜歡做這件事,然后適當?shù)貙Υ诉M行調(diào)整。
多數(shù)孩子的厭學情緒其實都是家長造成的,當孩子興沖沖帶著天然的熱情開始學習時,很多家長特別擅長像個監(jiān)工一樣在一邊指手畫腳,打斷孩子自己的摸索與嘗試:“你這里做得不好,你那里做得不對,來媽媽告訴你,這樣做才更好……”
當孩子遇到障礙時,他們又不會幫孩子渡過難關(guān),只會要求孩子“再練幾次!你就是練得不夠!”“別人都會!你為什么不會!”“你肯定是沒有好好聽講!”
又比如吃早飯,很多家長認為:吃早飯必須營養(yǎng)全面,然后再考慮到自己的做飯時間,做出了自認為最科學合理又方便易行的早餐(比如牛奶+煮雞蛋),并要求孩子全部吃掉。但實際上這科學合理的早餐孩子可能并不喜歡吃,而且也吃不完,于是吃早飯就成了負擔,孩子就會本能地逃避和磨蹭。
每次和這種家長溝通我就特別頭大,當他們抱怨孩子不愛吃煮雞蛋時,我問:“那換點別的行嗎?比如吃個水果?吃兩片餅干?吃個小點心?”他們就會斬釘截鐵地一口回絕:“那可不行!這種東西沒有營養(yǎng)!一上午怎么扛得?。縝lablabla……”
總之,他們的邏輯就是:孩子必須吃我規(guī)定的早餐,還得心情愉快地吃。否則就是孩子不對。然后孩子不愛吃了,磨蹭了,就到處說他們的孩子不省心。接下來哭訴自己是如何不容易地把孩子拉扯大……
習慣性磨蹭 ?
很多孩子年紀不大,磨蹭的習慣已經(jīng)很根深蒂固,對于家長的提醒產(chǎn)生了選擇性失聰。這種我稱之為“習慣性磨蹭”。習慣性磨蹭的標準“癥狀”之一就是家長說:“咱們該出發(fā)了!”孩子卻像耳朵聾了一樣置若罔聞,或是討價還價“再玩一會兒,一分鐘”。
然后親子雙方就開始討價還價:“好吧,一分鐘哦?!被蛘摺安恍?,馬上走?!敝钡郊议L勃然大怒,孩子才同意出發(fā),此時已經(jīng)很長時間過去了。
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就是讓孩子自己承擔磨蹭的后果。比如這一次因為你磨蹭不愉快或是延誤了行程,下一次我就不帶你出門。今天去小朋友家哭鬧著不肯回家,下次你別去了。很多父母嘴上也這樣威脅,但第二天卻主動心疼起孩子來,心想孩子肯定已經(jīng)忘了,就假裝自己也忘了,照樣帶孩子去玩。實際上孩子不會忘,只是會樂得不提醒父母實行懲罰,并且在心里想:“看來磨蹭沒事,下次還可以這樣鬧一鬧,就可以多玩一小會?!?/p>
混亂型磨蹭 ?
這一種嚴格說來也不算磨蹭,乃家長做事無條理,分不清輕重緩急所致。很多教育學家都提倡,當孩子上學后,如果有作業(yè),一定要養(yǎng)成先寫作業(yè)的習慣。
這個做法背后的意義是:你要想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做完,之后就可以輕松愉快地玩耍了。
北京市小學三年級以前不留家庭作業(yè),但老師也會有一些建議的做法,或者至少也要整理明天上學需要的課本。這些事情我都會讓小秧先回家做完,處理完就可以隨意玩耍,去院子里,或者找別的小伙伴。這樣孩子很快就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習慣于每天把任務完成,之后獲得放松而且是整段的快樂時光。
因為孩子的“小烏龜”個性,相信你們很多人都經(jīng)歷過這種"皇帝不急急死太監(jiān)"的"熟可忍熟不可忍"時期,有時候不耐煩忍不住大發(fā)雷霆。其實很多媽媽都意識到,不是孩子愛磨蹭,而是自己性子急躁。老催孩子,很容易打亂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孩子會出現(xiàn)早熟、煩躁、耐性差等特征,另外,另外,對于孩子磨蹭的行為過于縱容,孩子將會出現(xiàn)反應遲鈍、過分依賴等情況,所以要把握好二者的平衡哦。
作家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寫道:“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5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相信《9歲孩子“陷害”媽媽的原因》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社會環(huán)境 造成孩子怕生 寶寶認識了父母后,對父母有了依賴感,也開始怕見生人了。山東大眾華澳雙語幼兒園的楊春梅園長認為,造成孩子怕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與遺傳有關(guān);另一方面,與后天的環(huán)境有關(guān),而環(huán)境...
讓孩子學習第二語言,掌握一門外語已成為越來越多家長們的愿望與期待,英語作為世界第一大語言,無疑被各位家長列為了首要之選。同時,家長們也愈發(fā)意識到讓孩子盡早學會英語的諸多好處,不僅可以讓英語成為孩子未來...
5歲幼兒有意說謊的原因與對策 從幼兒認知和心理理論能力發(fā)展的特點來看,3歲幼兒已有說謊的經(jīng)驗,4歲幼兒開始出現(xiàn)策略性說謊,但這一時期幼兒的說謊行為基本上都是無意識的、不自覺的,屬于無意說謊,常表現(xiàn)為滿...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