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家庭有家庭的好處,學校有學校的妙處,兩者結合,可以讓教育更有意義!教師與家長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幫助孩子們走出一條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園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對付孩子霸道行為的措施》,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很多父母都為孩子的霸道行為而大傷腦筋,這里介紹一些具體的措施,以對付孩子的霸道。
第一,不予理睬。如果婉言相勸仍然無效,父母不妨對孩子來個不理不睬,在不會使孩子太難堪的情形下,堅決采取這個行動。
第二,引發(fā)孩子良好的行為。從行為治療的觀點來看,如果孩子某方面的行為不好,父母則要設法引發(fā)他另一方面的良好行為。當孩子的良好行為出現(xiàn)時,則要鼓勵他,稱贊他,以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說得具體一點,就是當霸道的孩子表現(xiàn)出禮讓溫和的行為時,要不失時機地給予他獎賞和鼓勵。
第三,設法使孩子發(fā)泄過剩的精力。平時要多讓孩子從事體力方面的活動,并給予適當的輔導,使孩子過盛的精力得以發(fā)泄,同時還可藉圖書、音樂熏陶孩子的性情,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第四,讓孩子飼養(yǎng)小動物。孩子在喂食、撫摸小動物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起愛憐弱小之心,霸道之氣會逐漸減少。
第五,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霸道的孩子認為霸道是一種獲得滿足的方式,這樣的孩子在孤單的環(huán)境里霸道行為顯得更為強烈,因此,不妨多帶孩子參加孩子間的社交活動,如生日聚會等,讓孩子在歡愉的氛圍中產生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欲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整理了行為習慣:如何對付愛打人的寶寶,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的行為問題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爸爸媽媽一定要多關注孩子這方面的問題,只有從小培養(yǎng)地好,才能夠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品格。有時候稍不注意,讓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問題的話就會造成孩子的性格方面出現(xiàn)一些問題,對于孩子以后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兩三歲的孩子慢慢地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識,在會控制自己的身體以后,逐漸明白自己的小拳頭是一件非常厲害的法寶,慢慢地就會開始學會“打人”這種攻擊人的行為。
如果在寶寶出現(xiàn)打人行為以后,爸爸媽媽能采用正確的方法來教育他的話,過了一段時間后,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會逐漸明白用自己的小拳頭打人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就不會打人了。
可是有的爸爸媽媽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對于孩子打人的行為,爸爸媽媽束手無策,那么,爸爸媽媽要怎么樣應對孩子打人呢?接下來就跟大家來講講。
1.分析打人的原因
小孩打人一般有三種情況:打大人、打小朋友和打自己。小孩子動手打大人,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自己不開心,就想著打爸爸媽媽。第二個原因是想讓爸爸媽媽注意到自己。
打小朋友是因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小朋友之間沒有溝通好,對于別人的話產生了誤會?;蛘邉e的小朋友沒有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打自己的行為是通過自虐達到目的,要是爸爸媽媽沒有及時處理,讓孩子形成了習慣,對孩子以后的發(fā)展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2.爸爸媽媽首要鎮(zhèn)定
要是孩子一打人爸爸媽媽就很緊張,就像遇到了大事,不管不顧,全盤答應孩子全部要求的話,那么孩子會覺得,我打人的時候大家都會怕我,打人是很有用的,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孩子的這個行為愈演愈烈。
有的爸爸媽媽看到孩子打人的時候會很生氣,可能會直接打孩子,這些都是不對的。如此一來,孩子可能會覺得打人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爸爸媽媽處理打人行為的模式,孩子也會無意識地開始模仿。
當孩子打人之后,爸爸媽媽最好是能夠溫和堅定地否認這種行為:打人是不可取的,打人是不對的。爸爸媽媽首先要控制住孩子的小拳頭,然后用堅定的眼神看著他,一次,兩次,每當孩子要打人的時候都這樣,反復的多次的具體講解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明白這個行為是錯誤的,然后不再犯。
3.說出自己的打人動機
除去表面的這些原因,可能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還會存在著其它一些原因,比方說是孩子做某件事受到了挫折,有時候孩子會因為不會畫畫,不會壘積木而動手打人,或是別人沒有聽自己的話,或者是別人闖進了自己的私人領域之類的。
爸爸媽媽在看到孩子打人的時候,要讓孩子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還能夠鍛煉了孩子的語言。
4.發(fā)泄了剩余的精力
爸爸媽媽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和能力,要讓孩子知道,一件事情的成功不僅僅是依靠打人,還可以有其它的解決辦法,孩子明白了之后便會尋找另外的方法而放棄打人。但是這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在慢慢的成長,爸爸媽媽要細心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進步,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孩子打人是不對的,爸爸媽媽如果看到孩子打人一定要及時制止,同時耐心勸導,幫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胡康康是這個學期新來的小朋友,今年四歲了.是一個聰明孩子.開學時他的媽媽向老師抱怨,說孩子淘氣任性,不聽話.想要的東西哭鬧著要,不到手不罷休;經常和大人“鬧獨立”,總是力圖擺脫大人的約束,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抗拒、不服從大人管教,你讓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讓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或者表面上答應、內心不服,當大人不在旁邊時,就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家長擔心,孩子如此任性,將會嚴重影響其個人健康成長。可是不知采取什么方法,來引導他,讓他改掉身上的壞毛病..
我們根據家長的敘述,和觀察他的行為表現(xiàn),根據所掌握的心理學知識,分析了一下康康任性性格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為在一定條件下,是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不當,對孩子過分寬容的嬌縱的結果,
康康任性性格是在父母的寬容、嬌縱下慢慢形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想怎么著就怎么著,在個性品質、行為習慣、社會適應性等方面對孩子沒有要求,不注意孩子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不適度的愛和放松教育,無節(jié)制地滿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無一定的生活常規(guī)和行為準則,則是孩子產生任性的溫床。
2、由于康康自身年幼,自制力差,情緒不穩(wěn)定,易沖動,父母用訓斥、打罵等粗暴方法壓制孩子的正當需要和意見或對待孩子的缺點.其實這不僅無益于問題的解決,還造成康康的逆反心理,使康康進一步用任性的行為來與父母抗爭,以執(zhí)拗來抗粗暴,發(fā)泄不滿.
3、當康康不聽話,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難以實現(xiàn),父母感到無奈,束手無策,于是對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導致任性的形成。
經過和家長的交流探討,我們分析了康康任性的心理原因,并和家長達成共識,要正確冷靜地對待康康的任性行為.當康康提出不合理、過分的要求時,家長應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給孩子把道理講清楚:這樣做不對,為什么不對,怎樣做才是對的,幫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觀念正是在學習處理各種具體事情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可以采取轉移、冷處理、適當懲罰等方法把難題巧妙化解。
(1)轉移注意
康康注意力易分散,易為新鮮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轉移后,很快會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場里,康康一定要買一個上百元的奧特曼,而家里已有不少類似的玩具,這時不要直接回答買還是不買,可以引導孩子:“前面還有喜羊羊和灰太狼,我們趕緊去看看。”孩子一般會相信商店里還有更好的東西,這樣家長可以帶著孩子邊走邊看邊講解,孩子很容易會將剛才的事情忘掉。
(2)明確要求,預防在先。平時對康康的行為提出明確的要求,制定一些簡單、明確的規(guī)則,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康康任性的發(fā)作。規(guī)則一旦制定,就要堅決執(zhí)行,以此來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如待人接物的禮貌要求,作息時間的安排等。這些規(guī)則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并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應該受到一定的約束。如:每次帶孩子上街,經過小商店總是哭鬧著要買雪糕吃,應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說好:“今天上街經過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帶你出去?!?/p>
(3)采用“負強化”的方法,對孩子任性進行冷處理
當康康由于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任性發(fā)脾氣或打滾撒潑時,不要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刹扇〔粍裾f、不解釋、不爭吵的方法,對待孩子的任性,暫時不予理睬,給孩子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huán)境,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作出讓步。事后,當康康鬧夠了,從地上爬起來時,父母要簡單而認真地說明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父母可以說:“我們知道你不開心,但你現(xiàn)在不鬧了,真是一個好孩子?!辈⒈硎境龈吲d、滿意和關心,跟他講道理,分析他剛才的行為對不對。
(4)激將法
利用康康的好勝心理,激發(fā)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康康在每餐吃東西后都習慣不擦嘴巴,還任性地說:“我不喜歡擦。”父母可以說:“你不是說你喜羊羊的嗎?我看喜羊羊就比你干凈。”
(5)適當懲罰
康康年齡還小,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康康任性不吃早飯,既不要責罵,也不要威脅,只需飯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來。孩子餓時,告訴他肚子餓是早晨不吃飯的結果,孩子嘗到餓的滋味以后就會按時吃飯了。
老師詳細的詢問了康康的表現(xiàn),認真的觀察的在園行為,仔細分析他的行為存在的心理因素,及時和家長溝通,采取有效措施,糾正行為偏差.家長和老師形成這樣的共識,孩子的任性行為一旦出現(xiàn),也不必太緊張,正確的做法是: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關注幼兒的反抗心理的同時,對孩子的合理行為與要求,既要滿足且要鼓勵;對幼兒的不合理要求則要采用適當方式加以引導,避免采用強硬手段。切不可時而抓緊教育,時而放松教導,憑大人的情緒決定教育態(tài)度。對孩子的任性行為切勿姑息,不允許的行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長給孩子提出的要求應讓孩子有信心可以達到、易于被孩子接受。這種明確的是非觀念,會使孩子確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態(tài)度堅決。孩子那種“我獨占”、“我為主”、“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將隨著良好環(huán)境與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經過康康父母和幼兒園老師的共同努力,康康的讓人頭痛的任性壞毛病漸漸消失了.他成為了一個活潑聰明,文明禮貌,人見人愛的好孩子.大家都夸:康康你真棒!
劉先生對5歲的兒子明明管教嚴格,生氣時甚至還動過幾次手。明明覺得自己很委屈,因為爸爸不聽他解釋,他剛要說話,就已經被罵了,但他又不敢發(fā)牢騷。所以,漸漸對爸爸有點兒敵意。
后來,明明的爺爺奶奶搬過來一起住,明明上下幼兒園就都由奶奶接送。爺爺那奶十分寵愛明明,明明也開始變得調皮、貪玩。每次劉先生想教訓明明時,明明就往爺爺身上一躲,爺爺立刻"挺身而出",劉先生一點辦法也沒有。
一個周末,劉先生帶明明去公園玩。公共汽車上,明明在兩個坐位上玩得不亦樂乎,劉先生讓他安靜下來,不要影響其他人,并威脅說:"你要是再不聽話,我就不帶你去公園了。"明明卻完全不把劉先生的話當回事,依舊在兩個位置上蹦來蹦去,劉先生一氣之下,上前就給他屁股兩巴掌,"你聽不聽話?不聽話我們就下車?"明明不哭也不說話,劉先生又問:"你是不是做錯了?"明明依舊沉默,周圍的人看不過去,紛紛勸解,劉先生說:"今天我必須得問明白,你到底聽不聽話?不讓你跳你聽見沒?"明明眼睛看著腳尖,沒有任何反應。劉先生生氣不過,又給他巴掌,車到下一站時,劉先生拖著明明下了車,不帶他去公園了。
劉先生把明明帶回家。屋門關上的一剎那,劉先生就吼了起來:"剛才人多,我不好教訓你,現(xiàn)在我就是不信治不了你這勁兒!"爺爺奶奶立刻出來"護駕"。飯后,憋了一肚子氣的劉先生借口帶明明出去散步,出了門,躲開爺爺奶奶,劉先生立刻在樓梯口把明明"收拾"了一頓。從那以后,明明象和劉先生結了仇。劉先生找他,他立刻就跑到爺爺奶奶身邊去了……
分析:
孩子不喜歡被威脅
"不聽話就不去公園了",這種論調會讓孩子產生抵觸的情緒。通常情況下,孩子不喜歡家長拿自己喜愛的事物談條件,這和家長不喜歡做不愿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家長要講誠信
答應孩子的事情就要做到,這對他以后養(yǎng)成良好的處世方式也有很大幫助。既然答應孩子去公園,就不能中途生硬地將此一筆勾銷。獎勵和懲罰不應該相沖突,要分開來看。
尊重孩子
在眾人面前要記得給孩子留面子。家長生氣時,都會執(zhí)拗地想"我就是不信治不了你這勁兒",結果孩子被打了,問題卻依舊存在。所以家長遇到問題先給自己潑盆冷水,讓自己冷靜下來,事情才能更好地解決。
重結果不重過程
出現(xiàn)問題拉出來去打一頓,家長似乎解氣了,可是卻弄得孩子莫名其妙。孩子對家長退避三舍不只是因冷戰(zhàn),也有"自我保護"的情緒在其中。要知道,家長解氣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孩子,所以要放下手中的棍棒,另求他途。
拆招:
主動講和
孩子出現(xiàn)冷戰(zhàn)情緒,家長要主動講和。講和方式可以對孩子的一些努力進行夸獎,比如說:爸爸發(fā)現(xiàn)你最近越來越愛干活了,或者,老師表揚你近來發(fā)言很踴躍等,讓孩子覺得自己仍然被重視,從而有了新動力。
轉移注意力
當您感覺到孩子開始浮躁不安,或者不愿意與您說話時,要懂得調動他的興奮點,譬如:"爸爸今天聽到一個好聽的故事,快點過來,爸爸講給你聽!"
日常的鋪墊
用游戲的方式引導孩子,無論是在學習或行為矯正上,常會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善用孩子的語言或喜歡的卡通人物作適當的引導工具,讓您和孩子之間的對話更具趣味性與游戲性,以化解孩子的冷戰(zhàn)情緒。
遠離"行刑"現(xiàn)場
其他家長的干預越多,孩子的冷戰(zhàn)情緒可能越強烈。當孩子在鬧情緒時,有時是帶點試探的性質,家長表現(xiàn)得越在乎,他可能越過分。所以,在不影響到其他人的情況下,試著帶他出門--比如帶他去買菜,等他安靜下來后,再去化解。
溫情提示:
教育孩子前先約束自己的言行
有些冷戰(zhàn)的孩子并非不服管,而是他認為家長沒有資格管他。"我爸喜歡泡吧,我媽總愛在網上聊天",這樣的家長在孩子心中哪有權威可言?
避免使用權威的語氣教訓孩子
孩子出現(xiàn)倔強、反抗的行為時,家長應避免使用權威的語氣或方式來教訓孩子,而應拿出一點"辦法"來。首先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情緒,然后試著和他講道理。
遇到事情時,不要直接追問孩子
"你到底聽不聽話?"這樣的話很難被孩子理解,"我怎么不聽話了?"家長最好進行"雙評"政策--問孩子:你這樣做對嗎?給他自我評價的機會,然后再問他:你想聽聽媽媽對你的評價嗎?打下很好的交流基礎,以后孩子出現(xiàn)問題,您不問他,他也會主動和您說。
適當使用隔離法
孩子變得不可理喻時,可以把他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告訴他:"你覺得不生氣了,再過來和大家一起玩。"但必須注意隔離處的安全性,且不能是會讓孩子感到恐懼的地方,例如:黑暗的小房間或不熟悉的角落。
尊重孩子的意見
對于倔強的孩子,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場看事情,不管做什么事,盡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見,不過分干涉。有時明知道可能做不好,也應讓他體驗一下。此外,在他做不好的時候,可以正確示范一遍給他看。
面對面溝通
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或某種現(xiàn)象,就和孩子談談,讓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說得對,家長就夸獎他,說得不全面,他完善,這可以讓他對事情有多方位的認識。
沖動后的解釋
家長沖動時,一定要盡力克制,不可動手。如果實在克制不了,事后一定要加以解釋,比如說:我恨鐵不成鋼,打你我也心疼……在讓孩子懂得緣故的同時安撫他的心。
教育方式有多種,但耐心是前提,只要找出適合您也適合孩子的方法,"冷戰(zhàn)"將無從產生。[!--empirenews.page--]
對待處在逆反期的寶寶不能采取硬碰硬的方式,這樣只能讓他的逆反心理更加強烈。父母過分激烈的反應會給他一個錯誤的感覺,即當他說不的時候,他能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因此,他會更多地使用這種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
逆反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過程,要應付逆反的寶寶,父母需要一些策略。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
1、來點小幽默,讓氣氛不再那么緊張嚴肅。比如你想要寶寶進澡盆洗澡,但他就是不肯去,如果你強行將他抱入澡盆,或者訓斥他一番,讓他去洗澡,那么事情肯定會變得很糟糕。這時,不妨給寶寶來點小幽默:“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誰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訴你的小屁股,讓他坐進澡盆?!边@樣與平時不同的語言會帶給寶寶一種新鮮感,因此他會樂于接受父母的建議。
2、讓寶寶放松警惕。如果寶寶對什么事情都說不,不妨給他一些特別可笑的選擇,一直引導他不停地說“不”,這時候,他就會放松警惕,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笑的問題上,于是,你就可以順勢找到機會把他拽到你要他去的地方,或者讓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
3、把任務變成有趣的游戲。寶寶都喜歡游戲,如果將任務變成游戲,相信他會比較樂于接受。比如,他總是不想去廁所,并因此總尿濕褲子,父母可以在估計他要上廁所的時候,將他扛起來:“現(xiàn)在我要扛著這把槍,讓他到廁所發(fā)射子彈了?!边@樣的建議,會讓寶寶很快就忘記他的不,乖乖地跟著你走。于是上廁所的任務就變成了一種有趣的游戲,他也就不會說不了。
4、讓寶寶自覺自愿地接受任務。給寶寶準備一些圖書,或者給他編一些有趣的故事,讓他的任務變成他的一種期待?;蛘吒改缸龀鍪痉秳幼?,但是根本就不要求他去做,他會因為好奇而產生模仿的欲望。
5、利用寶寶的逆反心理,當想要寶寶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反著說出要他完成的任務,這時候,他可能就會按照你實際的要求去做了。
6、有時候,寶寶沒有明白父母的真正意圖,他也會毫不猶豫地說不。因此,跟寶寶交代任務的時候要眼睛看著寶寶,十分嚴肅地將任務交給他,這樣他會明白你不是在跟他開玩笑,他就不會隨隨便便說不了。
7、和寶寶輪流來。因為父母也做同樣的事,并且大家都有機會去做這樣的事情,而且必須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來做,這樣他會覺得很有趣,一般都會樂于接受父母的建議。
8、冷落寶寶。如果寶寶不聽從父母的建議,不要理睬他,撤銷父母對他的注意,讓他覺得很無趣,過一段時間他會明白這樣不是吸引父母注意的好方式,于是他會嘗試改變。
9、2歲左右的寶寶一般都喜歡自己來,因此,當寶寶說不的時候,父母可以想辦法鼓勵他利用這個機會來顯示自己的能耐,他就會樂于自己來了。
10、如果家里有小弟弟小妹妹,鼓勵寶寶當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樣,他會嘗試擔當這個角色。當媽媽說:“你能演示給小弟弟看,自己怎么吃飯嗎?”寶寶一定樂于為指導小弟弟自己吃飯做出示范。
11、當想要寶寶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最好給他兩個選擇,一個是你要他做的事情,另一個就是他不喜歡做的事情,通常寶寶都會選擇你要他做的那件事情。
導語:孩子在家發(fā)脾氣和當眾發(fā)脾氣相比,簡直就是小菜一碟,所以如何對付孩子當眾發(fā)脾氣對家長更具有挑戰(zhàn)性,以下5點建議可以教您如何處理。
和對付孩子當眾發(fā)脾氣相比,在家發(fā)脾氣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在外面,整個世界都要評判你對不對,就好像你的臉上寫著“我沒有嚴加管教”一樣。整個社會對孩子有一種不言而喻的期望,那就是希望孩子在公共場合言行舉止得當,如果他們做不到,別人通常會認為是父母的錯,父母會聽到各種尖銳的批評。因而父母都不愿意看到孩子在公眾場合哭鬧,以下5點建議教你如何處理。
1. 預先和孩子討論你的計劃。
明確告訴孩子接下來要做什么和你對孩子的期望:“我們要去玩具店,在那里為你的表妹挑選生日禮物,你可以看看玩具,還可以告訴我你喜歡哪一個,但是我只能買一樣,而且是給你表妹的生日禮物,如果你哭鬧,我們就離開玩具店。”
2. 在超市(或者任何商店)大發(fā)脾氣……
別太緊張,這種事有時必然會發(fā)生的。你的孩子非常想買什么,如果你說不可以,孩子就可能當眾發(fā)脾氣,你有以下幾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忍受他發(fā)脾氣,但是不要離開孩子或者威脅要把他獨自留在那里,你可以平靜地站在一邊等著他,跟路人保持禮貌平和的微笑。
第二種:俯下身輕聲跟孩子說:“如果你還想繼續(xù)逛,現(xiàn)在就別哭鬧了,如果你還要哭鬧,我就把你送回家?!?/p>
第三種:把購物籃放到最近的收銀臺,告訴收銀員你很快就回來結賬,請她先保管你的購物籃,和孩子出去講道理,平靜下來再回到超市。
3. 在餐館大發(fā)脾氣……
在餐館發(fā)脾氣要難對付些,因為客人們都在享用美食,如果你的孩子哭鬧,會影響別人的進餐情緒,你得立刻控制住局面,盡量采用一些有效的辦法,讓孩子盡快安靜下來。不過你的期望要現(xiàn)實一些,而且有的孩子可能在某些階段暫時不適合去餐館,他們還太小,不會控制自己。在去餐館之前,你最好預先作些準備:
① 預先告訴孩子外出就餐的計劃和孩子在行為舉止方面應該注意什么,如果做不到你會怎樣處理;
② 帶些小零食或者小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這樣在等餐時不至于煩躁不安;
③ 如果有兩個孩子,你認為其中一個很可能在聚餐時必須先回家,可以開兩輛車去,那樣的話,當孩子需要回家,你自己就可以處理而不必掃其他人的興,另一個孩子則繼續(xù)留在餐廳和另一位家長待在一起。
當孩子出現(xiàn)狀況時,可以把孩子帶到人少的角落,重申你的要求,警告他如果做不到會發(fā)生什么,平靜而清晰地告訴孩子:“在餐館里你不可以大聲喊叫或者大哭,你現(xiàn)在馬上安靜下來,就警告你這么一次,如果你再犯,我們立刻帶你回家?!钡人届o下來再回餐桌。
如果再發(fā)生,堅決地帶他回家!第二天如果你和丈夫還要外出就餐,那么好,請人暫時照顧孩子,告訴他:“爸爸和我要去外面吃飯,但是我們不會帶你去,因為昨晚你沒有遵守約定,在餐館發(fā)脾氣,我必須帶你回家,所以今天你不能和我們一起去,改天再一起吧!”
幾天以后,再帶孩子一起外出就餐,看看有什么效果。這個方法可能會讓你大大超支,但是卻能給孩子機會體驗一下在餐館發(fā)脾氣的后果。
4. 還擊公眾的議論。
在外面管教孩子,常常會有不認識的人對你的教育方式進行評判,一般情況下不必理會,如果必須進行回擊,可以嘗試以下建議:
第一種:對批評你處理方式的人說:“謝謝你的意見?!?/p>
第二種:對那種斥責你的人,你只需要說:“現(xiàn)在你感覺好些了嗎?”
第三種:因為你當時很尷尬,為了讓自己感覺好點兒,你可以說:“你知道3歲孩子多難對付了吧?要知道做媽媽不是那么容易的?!?/p>
5. 牢記這句話:“我不認識這些人,我不會再見到他們?!?/p>
記住這一點:你才是孩子的監(jiān)護人和保護者,孩子從你身上學到正確的行為舉止,他可比其他陌生人要重要,做你應該做的!
誰都喜歡活潑的孩子,既可愛又可親。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愛活動,甚至調皮,對于孩子都是必要的。但是,事情是要有限度的,過了度,就會走向反面,例如,過度地好動,就是“多動癥”的隱患。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發(fā)生多動行為的孩子,幾乎都在出生后18個月以內,這個階段被稱為感知運動能力發(fā)展期,若這個階段調控失誤,就會造成感知與行動之間的聯(lián)系產生障礙,于是情緒不穩(wěn)定、沖動,難以抑制自己的行為,不停地動來動去,不能持久。
所以,對于那些閑不住的孩子,要適當調一下,而且應該注意這個問題。既要滿足孩子好動的需要,又要有所限制,既要尊重孩子的自由,又要積極引導。為此,提供一些建議:
對于閑不住的孩子,每天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孩子盡興活動,到室外去運動、玩耍,活動到筋疲力盡,讓孩子的精力充分發(fā)泄。盡興活動之后,安排孩子安靜活動,必要時軟、硬兼施穩(wěn)定孩子??傊?,每天必定要有一定的時間段讓孩子安詳下來。
給孩子自由并不意味沒有規(guī)則,該給孩子立點規(guī)矩了(合理的),不能做的,就是不能做,只有在服從規(guī)則的過程中,孩子才能學會什么行為是恰當的,才能學會控制自己盲動的欲望,也只有被強迫保持安詳,他才能從活動中感覺到快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脾氣很乖,但是有的孩子就很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孩子正在興致勃勃地玩一件東西,這時,成人出自某種原因把那件東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鬧幾聲也就作罷了,而有的孩子卻哭鬧不休,大有不把東西拿回誓不罷休的勁頭。
許多父母較喜歡前一種孩子,認為這些孩子“乖”、“聽話”,是好孩子,而覺得后一種孩子太“犟”,不聽話。其實,“犟”的孩子自我意識強,好勝心強,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韌性。如果做家長的善于觀察與利用孩子身上蘊藏著的“閃光點”,及時加以引導,那么孩子這種積極因素便有可能發(fā)展成為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獨立的性格、自信自強的氣質、堅強的毅力等。倘若家長教育方法不妥,以犟制犟,非要把孩子的“棱角”磨平不可,那么“犟”孩子往往為了達到目的,非常任性,以至于糾纏不休,其后果可能是父母痛揍孩子一頓或不耐煩而讓了步,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一旦家長與孩子的感情有了裂痕,造成對立情緒,孩子有可能總是逆著成人的意愿行事。
為此,對待“犟”的孩子,重要的是因勢利導,揚其所長,抑其所短。因為這時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在迅速地發(fā)展變化著,還沒有定型,可塑性很大。
所以,其“犟勁”中不足的一面是可以改變的。關鍵是當孩子發(fā)“犟”脾氣之時,家長需冷靜思考,既不要一個勁地哄勸,也不要大發(fā)其火,可暫時不理他,對他不冷不熱,裝著若無其事,當孩子情緒平靜下來之后,再向他耐心而嚴肅地講道理,使他明白無理要求再鬧也不可能會得到滿足的。
比如,有些孩子總喜歡拆卸玩具,盡管家長批評,他們還是要掰掰這,弄弄那。其實,孩子愛拆卸玩具是因為要解決小腦袋里的“為什么”等疑問。這種渴望探求奧秘、獲取知識的“犟”勁是難能可貴的。如果家長能夠在進行愛護玩具教育的同時,教會孩子一些維修和裝配的技能技巧。這樣,孩子自己經過勞動裝配和修理的玩具,他們會倍加愛護,而且也培養(yǎng)了他們動手動腦習慣。當然有時孩子難免把玩具拆壞,不能再復原了,這時家長要通過事實教育他們吸取教訓,不要過分指責。但也要注意,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以拆毀玩具為樂趣的毛病。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對付孩子霸道行為的措施》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導讀: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霸道的孩子認為霸道是一種獲得滿足的方式,這樣的孩子在孤單的環(huán)境里霸道行為顯得更為強烈,因此,不妨多帶孩子參加孩子間的社交活動,如生日聚會等,讓孩子在歡愉的氛圍中產生建...
導讀: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霸道的孩子認為霸道是一種獲得滿足的方式,這樣的孩子在孤單的環(huán)境里霸道行為顯得更為強烈,因此,不妨多帶孩子參加孩子間的社交活動,如生日聚會等,讓孩子在歡愉的氛圍中產生建...
導讀:小蔣的兒子在洗澡時見墻壁上的水珠便拼命哭喊,這是他在想象中產生驚恐的緣故。大人如果在深夜把哭鬧的小兒推出戶外,會使小兒對外界產生恐懼,形成膽孝畏縮和孤僻等個性特點,嚴重時會變成恐怖癥和反應性精神...
整理了行為習慣:如何對付愛打人的寶寶,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的行為問題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爸爸媽媽一定要多關注孩子這方面的問題,只有從小培養(yǎng)地好,才能夠讓孩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