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教案。
教師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應當是積極的,而不是選擇壓抑孩子!教師與家長都需要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思想,以教師為主體,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fā)展!那么,家園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小孩磨蹭的理由是什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十個孩子倒有9個讓家長抱怨磨蹭的,孩子為什么總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家長該不該幫孩子改掉這樣的“壞習慣”呢?
No.1缺少時間概念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盡快做完之后會有什么更好的結果,他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比如吃飯,成人都會知道,不快點吃飯就涼了,吃完飯還有其他什么事,而孩子不會明白這許多,當然他也不知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么不好。再如,大人們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兒園都不能遲到,而孩子則不然,爸爸媽媽上班和自己去幼兒園晚了,對他來講都是無所謂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決定的。
No.2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兒明顯的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強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于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正所謂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家長首先必須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然后再想辦法慢慢改變。
No.3注意力易轉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旁邊有什么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正在吃飯時,窗前有小鳥飛過,孩子就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本來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發(fā)現(xiàn)有一池水,孩子就開始玩起來了,刷牙當然就放在一邊了;正畫圖的時候,忽然聽到電視里的聲音,孩子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去看個究竟。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就出現(xiàn)了邊干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
No.4不感興趣
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就動作慢吞吞,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媽媽非讓他把玩具收拾整齊,孩子心里不高興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會磨起洋工來;吃飯的時間到了,可孩子在飯前喝了許多飲料、吃了許多零食,他一點饑餓感都沒有,對吃飯不感興趣,當然就會磨蹭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低落,每天都是硬著頭皮在應付家長,你讓他讀書、寫作業(yè),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No.5動作不熟練
有時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作不熟練、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維能力和身體協(xié)調能力尚處在發(fā)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時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順序,如何以較少的時間來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沒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較“手笨”;還可能在做作業(yè)時對知識掌握得不牢,許多題目做起來很困難。
No.6比較膽小
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小,與生人在一起相處會有不安全的感覺,因此這類孩子總是希望與自己的親人,尤其是爸爸媽媽多呆一些時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孩子也會慢吞吞的。比如,有的孩子不愿與學校或幼兒園的老師和同學相處,而希望和爸爸媽媽更多地呆在一起,在上學的路上,他的動作就會變得特別慢,以此來延長與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yjS21.cOm
No.7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時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他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所以做起事情來也是瞻前顧后、畏畏縮縮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擔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動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這時候再在一旁不斷地責備、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會受到影響,他的動作不僅快不起來,反而會更慢了。
No.8父母的榜樣
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來經常拖拖拉拉、不講效率,本來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長的時間,本來應當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長這種做事慢吞吞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時間長了,孩子也會養(yǎng)成辦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習慣。
No.9家長包辦
一些家長對孩子的包辦,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飯慢,媽媽就把飯碗拿過來喂孩子;嫌孩子洗臉耽誤時間,媽媽就幫孩子洗;嫌孩子書包整理的工夫太長,媽媽就天天幫孩子整理。殊不知,這樣時間長了以后,孩子會漸漸養(yǎng)成更加磨蹭的習慣,他的惰性也會越來越強,他的依賴性也會越來越大,因為孩子知道,吃飯、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無論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媽媽會來幫他的。
No.10與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樣
成人做事是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結果,因此成人一般都會自覺地抓緊時間盡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但孩子則不一樣,孩子做事在很多時候是為了享受做事的過程,是為了體驗做事的過程,他們做事的主要動力是“好玩”,他們更感興趣的往往是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所以他們花在做事的過程中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于是,在大人看來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卻遲遲不能完成。
No.11與家長消極對抗
現(xiàn)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很少給孩子空閑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一件任務完成了,家長另一件任務又布置出來了,家庭作業(yè)做完了還有額外的作業(yè),額外的作業(yè)做完了還要練琴、畫畫,反正不能閑、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數(shù),做事情還不如慢點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務也就越多。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1、不要老說孩子“磨蹭”。
孩子被貼上標簽后,會自我認同“我是個磨蹭的人”,這會使她“磨蹭” 得更心安理得。瞪大眼睛發(fā)現(xiàn)孩子做事快的時候,并及時加以鼓勵。
2、改善目標各個擊破。
孩子的磨蹭通常反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穿衣、吃飯、收拾書包文具、洗衣物、做作業(yè)等。家長可以先將自己孩子的磨蹭毛病一一列出來,然后再讓孩子一個毛病一個毛病地改。其先后順序是:先從簡單的、容易的事情做起,逐漸向比較困難的任務進發(fā)。
3、落實在表格或文字上。
在確定好了要讓孩子改掉的某一個磨蹭毛病后,家長可以幫孩子設計一張自己與自己“比賽”的成績表。首先記錄下孩子做這件事的最初時間,然后每天記錄實際完成這件事的時間,過幾天總結一次,如果孩子做的比以前有進步,就給予其表揚和獎勵,如果孩子沒有進步反而有退步,就要和孩子一起尋找原因,加以改進。
4、用計時、比賽等具體的方法來訓練速度。
面對磨蹭的孩子,通常簡單的責怪和批評、要求都沒有多大作用。要使孩子有所改變,在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責任感等的同時,還可采用符一些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方法訓練速度,如計時、比賽、代幣獎勵等。比賽方式較多,和自己比賽、和家長比賽,和別的孩子比賽等。 [點擊查看源網頁]
5、創(chuàng)設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
給孩子一個做的專門空間,不要太大,旁邊不要放玩具、小玩藝之類導致分心的物品。
6、和孩子討論“磨蹭”的弊端。
最好通過繪本或故事、事例讓孩子認識到“磨蹭”的消極影響。
家長在按上述的方法幫助孩子克服磨蹭毛病時一定要有耐心,要認識到習慣的改變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xiàn)的,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同時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一般較差,有時出現(xiàn)反復是正常的情況,決不能因為孩子有所反復就枉下定論。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一件小事,都要做很久,我在旁邊看得都快急死了?!?/p>
“我家孩子上課總是走神,寫字還慢,筆記都記不全,怎么學得好啊?!?/p>
“我女兒一寫作業(yè)就各種找東西,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yè),非要拖上1個小時,批評了很多次,就是改不掉?!?/p>
......
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些情況,那家長到底要怎么辦?
孩子做事磨蹭,怎么糾正都沒用?這是因為各位家長你沒有找到孩子磨蹭的真實原因。
今天,我們就以孩子寫作業(yè)磨蹭問題為例,針對孩子寫作業(yè)慢的7個原因,給出解決方法,快來看看你家孩子屬于哪一種?
1
學習沒方法,不知道先做什么
洋洋的爸爸媽媽為了能讓他安心學習,每天都把他的生活安排得面面俱到??裳笱髮懽鳂I(yè)總是慢慢騰騰,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什么作業(yè)。老師在批改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他的作業(yè)亂無章法,有些題經常會做錯或漏做。
媽媽也很苦惱,因為洋洋在家做作業(yè)之前準備文具也是很混亂。每次等到寫錯了,才發(fā)現(xiàn)沒有準備橡皮;鉛筆折斷了,才發(fā)現(xiàn)沒有準備削筆刀,一會兒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這中間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時間。
這是一個寫作業(yè)條理性比較差的典型案例。寫作業(yè)時不知道有什么作業(yè),文具準備不齊全,對各科作業(yè)的先后順序沒有條理……這樣寫作業(yè)當然慢了!
對策:
對于洋洋的情況,父母要教會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讓孩子自己動手安排自己的事務,甚至可以讓孩子幫忙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慢慢學會規(guī)劃和條理。
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100%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論,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被父母剝奪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2
追求完美,害怕出錯
蒙蒙作業(yè)工整,成績優(yōu)秀,缺點就是寫作業(yè)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干凈的地方,她就馬上擦掉重寫,所以花的時間就長了。蒙蒙是天生的“完美主義者”。
但是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慢卻是父母們訓練出來的,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樣樣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比如作業(yè):即使有一丁點兒不好的地方,父母都嚴格要求孩子改好寫工整,這樣要求的最終結果,不是孩子寫作業(yè)慢就是對學習害怕。
對策:
對于這種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xiàn)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癥”。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患有橡皮綜合癥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
孩子做作業(yè)時盡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yè)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準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3
對學習沒有興趣
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基礎差,作業(yè)不會做,寫作業(yè)自然而然的就慢了。還有的孩子,對學習沒有樂趣,即使會做也不想去做。如果你的孩子屬于這種類型,那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么去彌補孩子的缺陷,怎么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對策:
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怎么辦?
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就拿去問父母,問完之后接著寫作業(yè),剛坐下沒多久又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又拿去問。這樣來來回回折騰,時間就耽誤了!
這樣做一方面會打斷做作業(yè)時的安靜氛圍和專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會打斷孩子做題和寫作業(yè)的思維。
建議父母最好能教孩子如何調換順序做題。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題目,最后再做不會的題目,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時間,也不會打斷孩子的思路。
對于孩子不懂的題目,父母給孩子補習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問題所在,對癥下藥。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全部一古腦兒講給孩子聽,而應是啟發(fā)孩子,最后還是要靠孩子自己領悟。孩子知識儲備夠了,速度自然就快了。
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
人們都是這樣,對于喜歡有趣的事都樂意去做,而對于枯燥乏味的事,則是能拖則拖。
所以,對于不喜歡寫作業(yè)的孩子,父母要盡量調動孩子寫作業(yè)的興趣,比如:通過游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yè)。比如:可以用計時的方式完成某一項作業(yè),規(guī)定時間完成了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
4
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這是一種被動的磨蹭,被父母逼出來的磨蹭。許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在做完學校的作業(yè)后再做些題目。所以,每天加了許多“媽媽作業(yè)”。
聽聽一個孩子的說法吧:“快點寫作業(yè)?我為什么要快呀?寫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yè),我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yè),寫完媽媽布置的作業(yè),爸爸的作業(yè)又來了,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沒想到“磨蹭”還成了孩子的一條對策。若是爸爸媽媽總給孩子加“父母作業(yè)”,孩子會開始有意識的慢,久而久之,漸漸地養(yǎng)成習慣,就真得變成磨蹭的壞習慣了。
對策:
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一個大概的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
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孩子在一個半小時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5
時間觀念差,不會管理時間
孩子如果沒有時間的概念,寫作業(yè)、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許多家長總是什么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該寫作業(yè)了?!薄暗骄毲贂r間了,別看電視了!”“該洗澡了!”常常能聽到家長這樣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長總是替孩子安排好了時間,孩子當然不用操心怎么安排時間了,也就很難有時間觀念了。
因此,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你就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對策:
善用小鬧鐘
用鬧鐘督促孩子做作業(yè),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業(yè)。鬧鐘是他最好的催促。同時,孩子在自己定鬧鐘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斷體驗到了成就感,不再把作業(yè)當作幫父母完成任務,學習更加自覺。
把作業(yè)當成考試
按考試的要求做完今天的作業(yè),其余時間就可以讓孩子們自由安排。設定好考試的時間,讓孩子在做作業(yè)有一種緊迫感。久而久之,孩子做作業(yè)的速度也就快了,準確率也會慢慢提高。
生活中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一個時間觀念不強的孩子,不僅做作業(yè)慢,在任何事情上都會磨磨蹭蹭。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就需要要父母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凡事要多提醒,讓孩子知道時間的緊迫性,循循善誘。
一分鐘專項訓練,讓孩子感受一分鐘可以做多少事
(1)每天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年級不同,難度不同)。
(2)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shù)纳帧?/p>
(3)一分鐘寫數(shù)字訓練。每天讓孩子練習一分鐘寫“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
通過以上的訓練能夠讓孩子了解到時間的寶貴,一分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速度。訓練時以1分鐘為一組,每天練二到三組,還要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并進行對比。
與老師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里有家長督促的情況下,速度會變快。但是到了學校,沒有了外人的督促,孩子又會慢下來了。所以,如果有老師的佩合,在學校也督促孩子,這樣孩子的矯正速度就會變快了。
6
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
小健活潑、可愛,但是小健的父母卻一直揪心著他的學習。因為小健寫作業(yè)時總是東看西看,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一會兒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寫法怎么能快起來?
老師也反應小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經常調皮搗亂,一會兒拽別人的頭發(fā),一會兒拉別人的衣服。
這個屬于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這些孩子的注意力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如果讓他們連續(xù)做作業(yè)超過20分鐘,他就會走神,如果寫一個字走神5分鐘,作業(yè)當然就拖拖拉拉了。
對策:
作業(yè)分段
你先了解孩子當天的作業(yè)量,然后規(guī)定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給予獎勵。
如果作業(yè)太多,可以把作業(yè)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如第一次規(guī)定做15分鐘,完后休息一會,然后再規(guī)定一個15分鐘,再休息。當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后,往后所定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等養(yǎng)成高度集中學習的好習慣時就不用再分割時間了。
要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
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整齊,尤其是書桌,準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但不要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孩子學習的環(huán)境還要安靜,不要在孩子學習時,中途為了關心孩子,又為孩子送水果,倒水,這其實也是在干擾孩子。
訓練注意力本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的特點。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這是由于孩子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夠完善,還處在發(fā)育當中。
因此,對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進行一定的訓練,以提高注意力?,F(xiàn)舉幾個具體操作方法給大家作參考。
玩撲克游戲,可鍛煉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
取三張不同的牌,隨意排列于桌上,讓他盯住某一張牌,然后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后,讓他報出那張牌的位置。若她猜對了,就勝。
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shù)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shù)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這種方法能使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而游戲又是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玩起來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每天堅持玩一陣,注意力會有所提高。
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后合上書讓她報出來等等。
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后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做對給紅五星獎勵或打分。
訓練聽力注意力
每天給孩子讀一篇文章,讀完后要他回答書中的問題,長期堅持就會提高孩子的聽力注意力?;蛘哂杉议L給孩子念一組數(shù)字,或一組詞語,讓孩子正背或者倒背出來,逐漸增加數(shù)字和詞語的長度,這個游戲不僅能訓練注意力,還訓練了孩子的記憶力。
還可以每天回來追問一下每天上課的內容,讓孩子把每天每節(jié)課的內容復述給家長們聽,這樣也能無形中養(yǎng)成孩子上課認真聽課的習慣。
7
協(xié)調性差
孩子磨蹭的原因還可能是孩子生理方面的。當今中國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家庭,家長都視孩子為掌上明珠,兒童應有的摸、爬、滾、打、蹦跳等行為,在發(fā)育的自然歷程中被人為破壞。
兒童該爬的時候沒爬,日后可能出現(xiàn)協(xié)調性、平衡感差、該哭的時候不讓哭,口腔肌肉缺乏鍛煉,心肺功能弱,甚至語言表達差。獨生子女出現(xiàn)感覺統(tǒng)合障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運動、缺乏游戲、缺乏大自然的熏陶。
現(xiàn)舉兩個因為感統(tǒng)方面的原因影響了作業(yè)速度的例子:
(1)思維和手不能同步
陽陽十分聰明,就是有一些內向,不愛說話。媽媽反映陽陽做作業(yè)時太慢了,每次寫完作業(yè)時,由于他思維比較快但是表達和書寫太慢,所以就會經常寫錯、漏寫、跳字甚至串行。
這個案例表明了有些孩子思維和手不能同步進行,盡管思維比較快,但是表達和書寫都比較慢。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孩子普遍不太善于交流,有時還會出現(xiàn)說話吞吞吐吐,甚至輕度口吃的現(xiàn)象。家長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多鼓勵他跟別人交流,要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和讀寫能力。
(2)手眼不協(xié)調
晨晨寫作業(yè)時總是慢慢騰騰、歪歪扭扭,而且經常是寫在橫格線下面的,還愛橫跨兩格。晨晨經常就是看著“慣”卻寫成“貫”,看著“朋友”寫成“明友”。在學校問題更加嚴重了,寫字速度慢,經常在考試時答不完題,而且做題時還經常出錯,成績特別差。
這種孩子就屬于手眼不協(xié)調,經常會寫字出線、出格、還會出錯。由于不協(xié)調所以寫作業(yè)就會很費勁、很慢,這樣總會挨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慢慢的就會很討厭甚至恐懼寫作業(yè)。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和家長要相互配合,采取正確的方法指導孩子,而不要一味埋怨批評,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由此可見,孩子寫作業(yè)磨蹭,這個看起來很平常的小問題,卻往往包含著很多原因,更別說學習和生活上的各種磨蹭了。但在生活中,家長很少注意這些細節(jié),總是覺得孩子磨蹭是因為懶、不努力,并且一味責備孩子。
這樣的做法不僅不能幫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反而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信心。說到底,做父母的應該多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所以,孩子的心,你懂嗎?
第一種是沒有興趣型。這種孩子是沒有從學習中找到樂趣,所以一讓他寫作業(yè),他就頭疼,一個人干著令自己頭疼的事,他當然不會主動情愿,而是能拖則拖。
第二種是注意力不集中型。這種情況在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中比較多,這些孩子由于年齡較小,他們的注意力時間比較短,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如果讓他們連續(xù)做作業(yè)超過20分鐘,他就會坐不住,寫一個字走神5分鐘,當然作業(yè)就拖拖拉拉了。
第三種是沒有方法型。這些孩子做作業(yè)不知道該怎么做,缺乏一些必要的方法,所以做起來就很慢。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媽媽說他寫作業(yè)很慢,一頁習題要做一個小時。經過觀察,我看見他一會在第一題中寫上幾小題,一會又跑到第五大題,一會又在第二大題中寫了兩個字。他這樣“跑來跑去”,不但耽誤了很多時間,而且還漏掉了不少作業(yè)。
如何改變磨蹭壞習慣
對策1:孩子動作慢,可以通過游戲來加以改變。父母可以經常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游戲,使孩子在游戲中提高自己動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賽看誰吃飯快,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等,這些游戲能激發(fā)孩子進取心。孩子喜歡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會覺得沒趣,這時,要給予適當?shù)莫剟顏砉膭詈⒆拥摹皠倮薄?/p>
對策2:孩子可以與自己比賽。孩子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為他們還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要及時對孩子指出磨蹭帶來的后果,與孩子一起制定生活日程表,加強時間觀念。所以父母可以嘗試幫孩子設計一張“比賽”成績表,記下最初的時間,然后,每天記錄實際完成的時間,如果比以前有進步,就給予獎勵,如果沒有進步,保持原狀,或者退步,就不給予獎勵。父母可以讓孩子先從簡單容易的做起,逐漸向比較困難的任務進發(fā),一直到達合適的時間為止。這種方法,目的在于縮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是克服動作慢的直接辦法。在此期間,父母要對孩子進行解釋分數(shù)的意義,激發(fā)孩子進步的渴望。
對策3:父母還可以采用記數(shù)法來督促孩子抓緊時間完成某件事情。記數(shù)法很簡單,隨時可用,父母可以與孩子事先講明白,看數(shù)到第幾聲的時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后父母讓孩子準備好,說聲“開始”,就開始計時了。“1、2、3、4、5……”,一邊數(shù),一邊看孩子,孩子為了完成任務,就會盡量抓緊時間將事情做完。如果在計數(shù)開始的時候,孩子動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數(shù)快一點,讓孩子感覺到時間就快要到了。如果在快要結尾的時候,孩子還差得較遠,就放慢記數(shù)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快一點做事,就數(shù)慢一點,讓孩子有盡快完成的希望。如果父母總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聲的時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獲得成功的感覺,孩子完成了任務,就表揚孩子“真不錯”、“又長大了”等。
如何讓寶寶管理好時間
1、父母以身作則
有的孩子早晨起床晚,磨磨蹭蹭地等父母為他們穿衣服、準備早飯、送他們上學,其實這是在助長孩子的磨蹭心理。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這些事情,并在一旁告訴孩子,再不抓緊時間就要遲到了。孩子遲到后肯定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挨了老師的批評,就會主動樹立時間觀念了。
2、榜樣法
父母還可以通過講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讓孩子認識到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只有珍惜才能讓它發(fā)揮最大的作用。還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貼上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提醒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3、制定作息時間表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最好是具體到細節(jié),比如什么時間起床,洗漱需要多長時間,吃飯需要多長時間,放學后做作業(yè)和看電視多長時間,幾點休息等,都要嚴格制定,這樣會對孩子起到約束和監(jiān)管的作用。對時間管理越嚴越細,效率越高。在寶寶做一件事之前上個鬧鐘,到點時鬧鐘鈴聲大作,提醒他時間夠久了,不能再磨蹭了。小鬧鐘嘀嘀答答地響,對寶寶就是一個督促,容易產生緊迫感。孩子將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才能明確地認識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良好的作息習慣還有助于幫助孩子學會守秩序。
4、正面強化
當一向對時間缺乏概念的孩子做出了按時作息的事情時,父母不要吝嗇獎勵,因為贊賞和表揚可以激發(fā)起孩子更大的積極性。
5、讓孩子安排好學習和玩的時間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做作業(yè)時間長,是因為孩子把時間都用在了玩上,不能專心地做作業(yè),于是就不停地埋怨孩子、催促孩子,甚至以給孩子增加作業(yè)量的方式來懲罰孩子。
清晨,從提速開始
提高自理能力:自己系扣子、刷牙、洗臉、系鞋帶……
提高注意力,專心做事:比賽穿衣、規(guī)定時間刷牙……
加強時間觀念:認識時間、計數(shù)搶時間……
提前準備:前一晚準備好書包、衣服……
父母如何幫助寶寶克服磨蹭
一、排除無關誘因,讓孩子專心做事
一個小女孩在上學前做事總是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無關的事物所吸引。比如,正在吃飯,窗前有只小鳥飛過,她就會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正在畫圖畫時,忽然聽到電視里的聲音,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去看一眼電視,留下半拉子圖畫磨蹭著不肯馬上畫好,其他的事也雷同。所以,女兒做事往往“戰(zhàn)線”拉得很長,效果還不一定好。針對她這種壞習慣,家長就商量好,她做事時,盡量保持安靜的環(huán)境,排除與當時事件無關的因素,使孩子能專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加快速度也保證質量,慢慢就養(yǎng)成了利索的好習慣。
二、加強時間觀念,培養(yǎng)孩子把握時間的能力
孩子磨磨蹭蹭,與他們沒有時間觀念有關。一個家長的女兒就是俗話說的那種“老虎緊追到腳跟,還要回頭辨雌雄”的人,是個典型的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由于磨蹭,上學經常遲到,被老師批評是家常便飯。對此,家長非常苦惱,下決心幫她改正。首先,應該幫她認識磨蹭給她自己和父母都帶來不好的后果,她接受意見并表示愿意改正。接著,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互相監(jiān)督的計劃,讓她監(jiān)督媽媽有沒有磨蹭現(xiàn)象,爸爸做裁判,記錄結果并及時報告。與父母一起制訂了生活日程表,記錄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飯等所用的時間,一段時間后看有沒有進步,女孩開始為自己的進步而高興,主動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時間觀念也加強了?,F(xiàn)在她會根據時間來調節(jié)做事速度,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時間的能力,遲到的現(xiàn)象幾乎絕跡。
三、啟發(fā)孩子的競爭心理,提高靈敏度,改變磨磨蹭蹭的現(xiàn)狀
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但對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接觸社會的經歷,自然感受不到緊張氣息。但是,孩子要長大,一個作風拖拉的人是無法在競爭社會立足的。對此,從小訓練孩子主動把握現(xiàn)實的能力和智慧是根本。具體做法是:適當增加生活的緊張氣息,啟發(fā)誘導孩子的競爭心理,提高他們的靈敏度,改變磨磨蹭蹭的現(xiàn)狀。
一個男孩的父親從兒子上幼兒園起,就有意識誘導他的競爭心理,讓他經常和小伙伴展開競賽: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細等等,讓孩子在競爭中逐步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養(yǎng)成敏銳捕捉信息并做出反應的思考力和行動力。在家,也常開展有益的親子競賽,通過勝負交替,鍛煉了孩子的心智,也提高了靈敏度?,F(xiàn)在,南海適應了這種節(jié)奏和習慣,很少有磨磨蹭蹭的情況。
四、管放結合,讓孩子經受必要的鍛煉
在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小女孩從小享受“全程服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養(yǎng)成了對成人的過分依賴。一旦要她自己做事時,她就四肢沒力,手腳不靈了,凡事磨蹭著,等著你們“伸出援助的雙手”。家長也曾嘗試從培養(yǎng)自理能力入手讓她改變磨蹭的習慣,但都不了了之。比如:冬天穿衣,怕她受涼,奶奶趕緊去幫忙;吃飯?zhí)?,爺爺怕餓著她,又破例喂她。這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變成了一句空話。上學后,問題馬上暴露了出來:在學校,她什么事情都比同學慢,吃飯慢、做作業(yè)慢,連考試、測驗都無法按時完成。這才使我痛下決心,該她自己做的事絕不代勞過多,此為“放”的過程,讓她在做的過程中,鍛煉才干。同時,家長也下決心“管”,規(guī)定時間內不吃完飯,就堅決收拾掉餐桌,使得她下次進餐時必須抓緊時間。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難,也不急著幫忙,只做必要的指導。父母還做通了爺爺、奶奶的思想工作,管放結合,讓孩子經受必要的鍛煉,早日擺脫磨磨蹭蹭的陰影。
五、“反話正說”,讓孩子樹立信心,積極進取
孩子很重視父母的評價,表揚鼓勵總是能激勵和打動孩子?!胺丛捳f”也是一個好辦法。比如,孩子每天晚上上床睡覺前總是磨磨蹭蹭的,到很遲才入睡,睡得晚就影響第二天的早起……媽媽急得每天罵他一頓也沒用。于是,媽媽想到兒子很愛聽好話,就試著反話正說:“曉明大了1歲,懂事不少!用不著媽媽提醒,就上床睡覺了?!痹捯粑绰?,兒子立馬上床鉆進被窩。第二天,又是表揚將他“催”上床。在其他事情上,這種辦法效果都不錯,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買小玩具和自制的獎狀,孩子當然會非常驚喜和自豪,磨磨蹭蹭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做什么事情都會信心十足。
六、用自然教育法,讓孩子嘗到磨蹭的后果
“自然教育法”倡導:一個人應當承受他的行為引起的后果,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也許是老年人行動相對遲緩的緣故,他們對孫子沒有什么動作敏捷、做事爽利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磨磨蹭蹭的習慣。現(xiàn)在每天上學前最緊張的時候,他也快不起來。家長與老師取得聯(lián)系后,可以讓他品嘗磨蹭的后果。早晨,不再像往常一樣催促他,由著他慢吞吞地整書包、擦皮鞋,還“忙里偷閑”地看“奧特曼”圖書……結果當然是遲到挨批評。回家后他肯定很難過,家長這是可以告訴他:“平時不遲到是因為有爸爸、媽媽在替你著急,催著你加油?,F(xiàn)在,你長大了,要學會做事加快節(jié)奏,安排好時間,如果磨蹭習慣不改,還會造成更嚴重后果?!焙⒆映粤丝囝^,也嘗到了抓緊時間的甜頭,做事快多了。
行為方式決定行為能力,孩子磨磨蹭蹭一旦形成習慣,補救非常困難。并且,生活上磨磨蹭蹭的壞習慣會遷延到學習、交往等多方面,引起一系列后果。父母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從點滴小事做起,教育孩子提高做事效率,就能幫助孩子克服磨蹭的壞習慣。
聽說你家孩子早上也愛賴床?
大概所有媽媽都曾經夢想:每天早上溫柔地呼喚孩子起床,給孩子一個輕輕的親吻,接著孩子快樂地從被窩里起來……一切溫馨而快樂。
但現(xiàn)實是,媽媽喊了一次,孩子只“嗯”了一聲;媽媽回頭從廚房出來,發(fā)現(xiàn)房間沒動靜了,拿著鍋鏟氣沖沖地跑進房間,一把掀起了孩子的被子,一副拍蒼蠅的姿勢吼叫后,孩子才慢吞吞地從床上爬起來;走進洗手間的孩子也不會讓人省心,老半天還不見出來,媽媽忍不住走進洗手間一看,孩子竟然還站在洗嗽盆前發(fā)呆,“快點快點!”媽媽心想“誰在拖拉孩子面前沉默,誰一定就已經是心如死灰……”當媽媽以為孩子已經穿好鞋襪背好書包,一回頭孩子不見了,大喊后才發(fā)現(xiàn),孩子臨出門“粑粑君”突然降臨……終于趕到校車點,卻沮喪地眼睜睜看著校車遠離;媽媽只好立即趕回家,把孩子甩上自行車的尾巴,急匆匆地在熙攘的車流中追逐……一邊踩單車一邊勸:“你明天能不能早點起床?。空娴臍鈺灹恕焙⒆訜o辜地回應:“媽媽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兇啦?狂風暴雨對小樹苗的成長不好……”
多少家庭的泣血寫照???不是爸媽太兇,而是孩子真的太“拖”了!
孩子拖拉的真正原因:對時間無概念,缺乏時間管理能力
我們設想一下,在原始森林里,原始人總是長時間地躺著或坐著,因為食物缺乏,他們要保持體力。只有當肚子饑餓時,生理驅動才讓原始人從草堆床上爬起來走出山洞尋找食物,他們不太理會天上的太陽已經在哪里,也沒必要理會。因為原始人的活動除了打獵、睡覺就是生孩子,這是他們生存和繁衍的三項基本技能。所以我們現(xiàn)在的人,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多多少少還保留著拖拉磨蹭的特征,在自制力弱的小孩身上更為明顯。
日本行動科學專家石田淳也說,孩子的拖拉是因為他們缺乏時間管理的能力,和個性無關。意思是說,所有年幼孩子都普遍地有拖拉磨蹭的表現(xiàn)。孩子缺乏時間管理能力,其實與年幼孩子對時間無概念有關。
我們看看孩子有關“時間概念”的發(fā)展就不難發(fā)現(xiàn):
3歲前,孩子對“時間”毫無概念,“時間亂套”現(xiàn)象嚴重:“我剛剛上廁所花了3天啊”,“媽媽后天已經送給我一個玩具”;
4歲,開始有接近正確的、但會跟具體事情相關的時間概念:“下午就是哥哥放學時”,“晚上就是月亮出來的時候”;
5歲,對日歷和時鐘開始感興趣,有時會問“今天星期幾啊?”,“現(xiàn)在幾點?”;
6歲,基本能分清今天、明天和后天;上午和下午的區(qū)別;能初步懂得看時間。
時間,看不見摸不著,對孩子來說過于抽象,所以便決定了年幼孩子對時間無概念、缺乏時間管理的能力。
在美國,有一種叫baby shower的儀式,baby shower就是親戚朋友為了慶祝新媽媽成為母親而給寶寶洗澡的儀式。在寶寶的baby shower當天,很多人會給新媽媽送各種造型的可愛小鬧鐘,放置在家里的不同地方,寶寶臥室、洗手間、客廳等寶寶經常停留的地方。小嬰兒不會看鬧鐘呀,為什么送鬧鐘呢?原來,不少美國父母認為鬧鐘是給寶寶從小培養(yǎng)時間觀念最好的工具。因為嬰兒的大腦會關注身邊那些會動、會響的東西,當鬧鐘響時,小嬰兒會尋找聲源。美國的父母常常會這樣做:出門前或給寶寶泡奶粉前會調鬧鐘,當鬧鐘“?!币宦曧憰r會告訴寶寶:“鬧鐘響了,我們還有5分鐘就要喝配方奶了哦!”父母通過這種鬧鐘的響聲、父母的提醒以及行為的關聯(lián),讓寶寶慢慢接觸“時間”。難怪西方人的時間觀念非常強。
孩子們拖拉不愿起床,其實是跟父母從小沒有對孩子培養(yǎng)時間概念有關。相比之下,我們身邊一些即使已經上小學的孩子,對時間常常還是“懵”的,他們當然也不懂得守時和時間管理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甚至學齡期,有拖拉嚴重、毫無時間概念的現(xiàn)象,那么就要耐心給孩子建立“時間概念”做起。
即當父母面對拖拖拉拉不愿起床的孩子,可以這樣做:
1、送給孩子一個鬧鐘
平時跟孩子約定每天起床的時間和出門時間,讓孩子調好鬧鐘。一開始時,你別奢望孩子一聽到鬧鐘就能起床,因為來自原始社會的基因力量不是“紙糊”的。這時父母可以學習美國媽媽對小嬰兒的做法,提醒孩子:“起床鬧鐘響了哦,我們還有20分鐘就要出門了。”鑒于年幼孩子缺乏抽象思維,父母可以用形象圖像標示的鬧鐘替代只有時針分針和黑點的鬧鐘,或者當鬧鐘響時,鬧鐘上會有跳動的卡通模型等。另外,父母還可以在孩子從起床到洗嗽再到穿衣服鞋襪,分階段地提醒時間,比如“現(xiàn)在已經過了多少時間,刷牙你用了多少時間,你還有多少分鐘就要出門……”
2、把責任歸還孩子
我們很多孩子常常不能起床的其中的一些原因,是因為父母“包攬過多”導致。為什么呢?“我不起床媽媽很緊張,她總能在最后時刻把我叫醒”,“我起床是爸爸的事情,我不用著急”……所以適當把責任歸還給孩子吧。
有位媽媽是這樣做的,她讓女兒每晚睡前調好鬧鐘,跟孩子定好出門時間點,并且常常明確地告訴女兒:“我7:30分就必須出門,你如果不能跟上我的步伐,那么我就只能把你鎖在家里。”孩子同意了這樣的約定。但是孩子有一次還是違反了跟媽媽的約定,當小女話還在床上像小兔子那樣蜷縮著時,這位媽媽就“咚”一聲反鎖了房子的門……孩子被嚇醒了,從次再也沒違反過起床約定。
有些父母會通過讓孩子為自己的拖拉承擔后果的方式教育孩子。有一位爸爸提前跟老師約定,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下,給予拖拉孩子適當?shù)膽土P。在跟老師約定好之后,第二天早上,這位爸爸像往常那樣給孩子提醒了時間,但孩子還是很磨蹭,回到學校時已經遲到了半小時。老師取消了孩子作為當天早操小老師的資格,還公開批評。后來孩子在起床上變的自覺。
孩子的行為驅動有兩種,一種是“恐懼型”驅動,另一種是“快樂型”驅動。上面兩個父母的故事都是“恐懼型”驅動。同樣地,我們一些拖拉的成年人,常常也是因為怕遲到被上司批評而在最后一刻從床上起來的?!翱鞓沸汀彬寗?,就是憧憬接下來的美好而起床,比如周末孩子要去動物園,因為想象著動物園的美好而自覺起床了。但是到了孩子起床上學,更多的是采用“恐懼型”驅動。建議父母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類型。
除此之外,父母還要在孩子的大腦養(yǎng)成這種觀念:“如果我拖拉不起床而遲到,我便……”而不是“如果我起床遲到,媽媽會……”,把起床的操心交還給孩子。
所以,孩子拖拉是小事,也是大事,父母要做好正確的對待!
作業(yè)真的那么多嗎?還是有別的原因導致作業(yè)拖拉呢?經過和麻麻們深聊,結合教學經驗,小編覺得有以下8大元兇導致孩子作業(yè)拖拉。
元兇1:上課開小差
作業(yè)是校內知識的再度呈現(xiàn)和檢驗,
上課開小差,自然掌握不了知識點。
知識掌握不牢,作業(yè)要么不會,要么做得慢。
元兇2:上課沒聽懂
有些娃,上課認真,但復雜的愣是聽不明白。
當堂未掌握的知識,回家做作業(yè)一樣不會!
元兇3:做作業(yè)時專注力不夠
大部分孩子在家做作業(yè),在家里容易放松。
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一會玩下模型,
一會畫幅小畫,時間就這樣“一會兒”沒掉了。
元兇4:心不在焉,老惦記別的事
有些娃雖然不走動,但心早飛了。
白天球賽意猶未盡,周末和誰去吃必勝客呢?
元兇5:發(fā)呆式死磕“難題”
有些娃遇到不會的“難題”,會死磕,
哪怕發(fā)呆也不繞過去。
結果是一道題有可能半個小時還沒解決掉!
元兇6:家長和孩子自己的“磨蹭”標簽化
許多家長未仔細分析孩子作業(yè)拖拉原因,
總覺得孩子作業(yè)拖拉是磨蹭所致,
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慢是正常的了。
元兇7:睡眠不足
作業(yè)晚,睡眠不足,學校上課自然無精打采,
回家作業(yè)效率低下,如此必然是惡性循環(huán)!
元兇8:沒有做作業(yè)應有的環(huán)境
即使不能給孩子一個獨立的書寫空間,
也要保證安靜的環(huán)境,否則作業(yè)怎會高效?
以上的8大元兇,家長們可以對號入座,其中的許多原因是家長造成的,那有什么辦法可以提高孩子的作業(yè)效率呢?小編姐姐給出以下10條建議:
1、預習和復習
培養(yǎng)孩子預習和復習的習慣,本來作業(yè)就慢哪有時間預習?時間是擠的,平時不行,周末總可以吧。有了開始,會逐步改善的。
2、課堂筆記很重要
要求孩子即使上課沒聽懂,也把要點或相應的解題步驟思路記下來。作業(yè)的目的本來就是鞏固知識點,沒人說要閉卷做。做作業(yè)時最好的參考就是課本和筆記。
3、調整作業(yè)順序,把弱項科目放前面做
把弱項科目放前面做,此時效率最高,狀態(tài)最好。弱的搞定后面就會快些。
4、不要鉆牛角尖,會的先做
不會的難題避免死磕,先把會的搞定,再來收拾殘局,第二遍時說不定有靈感。
5、家長適當?shù)呐惆?/p>
家長適當?shù)呐惆槟芙o孩子安全感和緊迫感,等習慣改了自然可以退出。
6、家長該出手時就出手
孩子肯定會遇到難題,家長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多給孩子打氣,必要時啟發(fā)一下,實在不行才教“解法”。
7、低年級孩子作業(yè)分段做
低年級孩子專注時間有限,可以分段分項完成作業(yè),中途適當休息,效果更佳。
8、給孩子一個獨立或安靜的環(huán)境
避免讓孩子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做作業(yè),同時最好能避免過多家庭成員過度關心作業(yè),會讓孩子有逆反情緒。
9、給孩子設定時間目標和必要的獎勵
給孩子設定完成作業(yè)的時間目標(一口吃不成胖子,每天早一點點),并且給到自由支配時間的權利。孩子能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自然潛能被激發(fā)。
10、保證充足的睡眠和營養(yǎng)
盡量保證充足睡眠,回到家后補充食物,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生理狀態(tài)才是作業(yè)高效的基本保障。
中國人在許多外國人眼里都是勤奮、能吃苦的,可是我們卻??吹胶⒆鱼紤型享车牧晳T,從幼兒園到大學,這些孩子都是被父母和老師趕著往前走,絲毫看不出他們勤奮吃苦的優(yōu)良品質。
主要是孩子們缺少每天勤奮的動力,沒有感興趣的目標吸引他們。
孩子們每天重復的完成老師和父母交待的各種作業(yè)任務,這種日子一天天耗掉了孩子們的熱情和天性。為了做老師和家長眼里的好孩子,孩子們百無聊賴日復一日的撐著。家長們看著著急,天天當孩子的鬧鐘,家長們煩,孩子也煩。
許多家長跟我抱怨,明明事情就擺在眼前,可孩子就是一拖再拖,不愿去做。其實在生活中,拖拉豈止是孩子身上有的?我們身邊許多大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拉癥”。很多人因此而煩惱,因為拖拉讓他們失去機會;因為拖拉讓他們難堪;因為拖拉讓他們自己悔恨,悔恨后又會拖拉,更要命的是很多人不清楚為什么會拖拉。很多成人的拖拉習慣并不是在成人時期才有,早在他們的童年或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存在,所以,我想告訴朋友們,拖拉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影響。
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沒有動力做事情就沒有效率,這就是患有拖拉習慣的根源。
我曾參加過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大學生互訪的交流活動,期間許多大陸學生被臺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所折服,臺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團隊意識、英語能力等都比大陸學生強。
活動期間有一個比賽,組織者給出一個難度很高的Project,誰先完成就會得到一筆獎金和一個知名大公司的崗位,要求在10天內完成。最后是來自大陸的團隊贏得了比賽,大學生們在獲知贏下比賽可以得到的獎品后,展現(xiàn)了驚人的潛能和吃苦能力,他們幾乎都是熬夜戰(zhàn)斗,吃飯都不下火線,從收集資料,到學習、設計、驗證,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么厲害。而臺灣大學生們則按規(guī)律吃飯休息,在獲知中國大學生的瘋狂后,他們被震驚了!
看到這里,你能說咱們的孩子不聰明么?還說他們不能吃苦不會學習么?這一點全世界都佩服,只要被中國人看上的高科技產品,絕對很短時間就能出來仿造品,其他任何國家做不到。什么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是明確的目標!有了動力自然就不再拖拉。這正是我們父母需要改掉孩子拖拉習慣的入手點。
1、首先認識拖拉習慣的危害性
有拖拉習慣的人都是有惰性的,當一個人有惰性心理時,做事就會遲遲不行動,一拖再拖。包括極端懶散和輕微的憂郁。性格內向的人很容易產生惰性,惰性會因為主觀的原因讓人們退縮、遲疑、松懈、怠慢,而不能如期完成工作或達到預期的目標。
有人曾經說過:懶惰等于將一個人活埋。而懶惰就是拖拉的開始,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所以,對于解決拖拉,就從杜絕懶惰開始。
做事拖拖拉拉,愛找借口,虛度時光而碌碌無為。而人的計劃、理想、抱負就在這拖拉與借口中變成了泡影。一個人一旦貪圖安逸,并積習成性,就會給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2、父母要以身作則
家庭教育中,身教效果遠大于言傳。生活中我最無言以對的場面就是,當我教育孩子某種做法不對時候,孩子反駁說:爸爸或媽媽還這樣呢!是啊,父母做不到怎么要求孩子必須做到呢?即使孩子被迫做了心里也不服氣,也降低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所以父母在家里做某件事情,一定要專注。有的剛上小學的孩子需要家長陪著寫作業(yè),一些父母不適應,讓孩子專心寫作業(yè)自己卻在旁邊玩手機或在Ipad上看電影、玩游戲,這樣的家長能讓孩子專心學習么?孩子同樣會找各種理由離開學習桌,拖拉習慣往往就在這些細節(jié)中養(yǎng)成的,甚至有的父母反過來批評孩子不專心。除了學習,其他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也一樣,孩子行為都是父母的復制品和影子。
3、給孩子改掉拖拉的動力
父母要積極參與到孩子好習慣的養(yǎng)成活動中,而不只是簡單的對孩子要求和命令。
適當?shù)谋頁P
有磨蹭習慣的孩子如果做某件事的速度快一些了,父母就表揚下孩子。如有的孩子寫作業(yè)磨蹭,就給孩子定上比平時多一點的作業(yè)時間,孩子完成后,家長可以作大吃一驚狀:“還不到一分鐘呢!”總之,很夸張的樣子。
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對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揚?!艾F(xiàn)在穿衣服快多了!”“現(xiàn)在收拾書包快多了。”通過表揚,激發(fā)孩子內在快的動力,當然拖沓時也要及時指出來,但避免在孩子受到表揚高興的時候,潑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為。要是批評,就在錯誤正當時,孩子體會到拖沓不好的時候趁熱打鐵。
合適的獎勵
孩子小時候最愛的東西無非兩種:吃和玩。父母要調整好孩子學習和玩的關系。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作業(yè),父母可以獎勵一顆星星,累積到20顆后可以滿足孩子一個愿望。
有的孩子寫作業(yè)快,孩子在提前完成作業(yè)后,父母可以獎勵孩子剩下的時間自由支配,切不可看孩子完成又擅自加量新作業(yè),這會讓孩子覺得作業(yè)沒有盡頭,沒有提前做完的成就感,甚至有可能以后故意拖拉慢點做完。
父母參與其中
以前女兒早上起床穿衣服要20多分鐘,飯做好后,看孩子還在床上把衣服翻過來復過去,心里是直冒火。
后來讓爸爸和孩子之間做穿衣服比賽,看誰更快。在比賽之前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訓練。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快,長期下來就可以不知不覺提高孩子做一件事情的速度。
4、讓孩子拖拉得到教訓
剛上小學時候,女兒早上經常飯沒吃飽就要出發(fā),不是時間不夠而是太磨蹭,我在旁邊提醒還有10分鐘…還有5分鐘…,我成了女兒的鬧鐘。我在想這樣提醒啥時候是個頭啊,于是故意一次沒提醒她,結果遲到了,不但被班主任扣分了,還受到批評,那一次也深深刺激了女兒。從那以后,女兒每天把鬧鐘放在飯桌前,自己看時間,避免遲到。
還有一個家長的孩子寫作業(yè)很磨蹭,到了晚上九點多,孩子的作業(yè)還沒有完成,這位父母沒有讓孩子再寫,要求必須睡覺。作業(yè)沒有完成,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以后,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了。
最后需要說的是,養(yǎng)成任何一個好習慣和糾正一個壞習慣都不容易,父母不要期望一朝一夕就能改變孩子。父母要保持最大的耐心,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靈活多變的引導孩子。習慣培養(yǎng)里有一個“加減法”規(guī)則,即:培養(yǎng)好習慣用加法,改掉壞習慣用減法。你希望孩子有什么好習慣,你就鼓勵他,指導他,讓他把好的行為不斷出現(xiàn),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越多,好習慣越牢固。
美國有位教育學家說,培養(yǎng)好習慣就像纏纜繩,只要你每天纏上一道,用不了多久,好習慣就會變得牢不可破。改掉壞習慣也是,只有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才會一次改掉,更多的情況下需要一個過程,那就是遞減法,家長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孩子逐步改正,讓孩子知道做每一件事的目標,這樣孩子就獲得了動力,拖拉習慣也就慢慢改掉了。
每當有人問我們:“父母能為小孩做的最好的事是什么?”我們都毫不猶豫地回答:“父母必須擁有自己的生活!”意思就是,父母應該把彼此放在主要的位置,在孩子之外仍有自己的興趣。
“家庭花園”里的每一個人,包括父母,都應該得到最好的對待和成長的機會。
家庭花園
關系的學習始于“家庭花園”,人在其中建立安全感和不安全感,終其一生都帶著這些感受。
小孩出生時的背景就是父母之間的關系,同一個家庭的不同小孩會因為出生時父母的關系不同,而有非常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父母關系的各個階段會提供不同的環(huán)境,幫助或阻礙小孩的成長,養(yǎng)育小孩的最佳環(huán)境是整合期、承諾期或共同創(chuàng)造期。
大部分小孩出生時,夫妻多半還在努力了解彼此關系的階段,于是把小孩物化,不是不夠關心就是交給別人照顧。出生在浪漫期的小孩則可能學不到現(xiàn)實生活的寶貴功課。最傷害小孩的氛圍就是權力爭奪期的物化,把小孩當成武器或收買的對象。最滋養(yǎng)的環(huán)境就是父母對各自的成長充滿興趣,彼此親密相處。
父母需要自己的生活
在"家庭花園"中,父母如果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子女身上,有可能讓子女產生自己過度重要的感覺。如果父母的意義與快樂的主要來源是子女的生活,對子女反而是一種重擔。
一般說來,把子女當成生活中最重要部分的人,常常為了孩子而留在不快樂的關系中,這種父母認為家庭的重要性遠大于個人的快樂或成長,而犧牲自己。從各個角度來看,這種情形都是危險的,因為會引發(fā)抱怨、怨恨和無力感。
有一天,這些父母可能在清早醒來時,發(fā)現(xiàn)不知道自己是誰,生活毫無意義,多年的光陰耗費在義務的履行上,卻沒有任何收獲可以紓解自己的內疚。這真是極大的悲劇,也是常見的悲??!
父母必須把主要關系放在彼此之間,在兩人的親密中袒露、分享每一件事。當一方把主要關系放在小孩身上時,家庭動力就會出現(xiàn)裂痕,這種情形的危險在于某個小孩會控制全家(這是小孩又想要又害怕的控制)。被父母當成主要的對象,對小孩是過于沉重的負擔。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庭關系出現(xiàn)裂痕后,孩子會發(fā)生各種狀況!轉移注意力,犧牲自己,去做拯救者。
當小孩被視為最重要的人,就無法發(fā)展健康的觀點:會讓小孩產生理所當然的感覺,造成薄弱的意志,他們的學習也缺乏自我引導。他們被放在凸透鏡的映像中,成為被寵壞、縱容的小孩,過度膨脹自己的重要性。
被寵壞的小孩常常是命令父母的小皇帝,這種理所當然的物化情境會造成小孩的自戀,這是不健康的發(fā)展,導致其一生不易有滿足的關系。長大以后,當看見世界并不是圍繞著他旋轉,他們會震驚于伴侶或老板竟然不像父母那樣肯定他們。每當別人以公正、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時,這些人會不知道如何適當評估自己在關系中的表現(xiàn)。
每當有人問我們:"父母能為小孩做的最好的事是什么?"我們都毫不猶豫地回答:"父母必須擁有自己的生活!"。
父母并不完美
小孩終究必須離開原初的"家庭花園",建立自己的"家庭花園"。但愿他們能從原初的家庭學到如何好好經營"家庭花園",也了解什么行為會造成不好的結果,而能培育出更滋養(yǎng)的"關系花園"。
當人創(chuàng)造自己的花園時,最重要的就是能承認和欣賞自己既有的收獲。誠如朱迪絲·維奧斯特在《必要的失落》一書所說的:
有許多事是我們想從父母得到卻沒有得到的,現(xiàn)在該知道我們永遠得不到,并接受這種情形……
既然世界屬于我們這一代,而不是父母的時代,我們認為他們過去的力量多么微弱:希望他們能完美地愛我們,完全了解我們,救我們脫離哀傷、孤獨與死亡,他們卻做不到。我們認為他們的能力多么有限,以至于我們擁有的是多么微不足道,無法建立堅固的橋梁以跨越分離我們的鴻溝。放下我們身為父母、子女、夫妻和朋友的虛幻期待吧,學習為不完美的連接表達感謝。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孩磨蹭的理由是什么》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幸福是什么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1、不要老說孩子“磨蹭”。 孩子被貼上標簽后,會自我認同“我是個磨蹭的人”,這會使她“磨蹭”得更心安理得。瞪大眼睛發(fā)現(xiàn)孩子做事快的時候,并及時加以鼓勵。 2、改善目標各個擊破。 孩子的磨蹭通常反映在生...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一件小事,都要做很久,我在旁邊看得都快急死了?!?“我家孩子上課總是走神,寫字還慢,筆記都記不全,怎么學得好啊?!?“我女兒一寫作業(yè)就各種找東西,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yè),非要拖上1個...
聽說你家孩子早上也愛賴床? 大概所有媽媽都曾經夢想:每天早上溫柔地呼喚孩子起床,給孩子一個輕輕的親吻,接著孩子快樂地從被窩里起來……一切溫馨而快樂。 但現(xiàn)實是,媽媽喊了一次,孩子只“嗯”了一聲;媽媽回...
第一種是沒有興趣型。這種孩子是沒有從學習中找到樂趣,所以一讓他寫作業(yè),他就頭疼,一個人干著令自己頭疼的事,他當然不會主動情愿,而是能拖則拖。 第二種是注意力不集中型。這種情況在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中比較多...
作業(yè)真的那么多嗎?還是有別的原因導致作業(yè)拖拉呢?經過和麻麻們深聊,結合教學經驗,小編覺得有以下8大元兇導致孩子作業(yè)拖拉。 元兇1:上課開小差 作業(yè)是校內知識的再度呈現(xiàn)和檢驗, 上課開小差,自然掌握不了...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