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問題。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那家庭就起了中間作用,安慰并鼓勵孩子!家長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實現(xiàn)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那么,家園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童年恐慌癥:教育不可忽視的問題”,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在一次講座中,我問臺下的小同學:“父母要求你們考前幾名的,請舉手。”臺下300多個孩子百分之八九十都舉了手。我又問坐在前排的一個小男孩:“我看你剛才沒舉手,爸爸、媽媽要求你考多少名呢?”小男孩站起來說:“我爸爸、媽媽說考前10名怎么能行,他們給我定的目標是第一名!”
一位小網(wǎng)友給我留言:“每次考試父母總要我考前幾名,太煩了!難道考前幾名真的那么重要嗎?”
面對孩子的質問,父母們是否感覺到他們身上承受的學習壓力?
因此“焦慮”“恐懼”成為當今的“童年病”,也成為當下教育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別讓孩子患上“童年恐慌”癥
什么是童年恐慌?童年恐慌是指兒童因面臨巨大壓力而不能理解不能承受,所導致的較長久較強烈的焦慮心態(tài)。童年恐慌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孩子的情緒急切不安,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然而,孩子的這些心理變化卻沒有引起父母們的足夠重視。
一位初三男生在我的博客留言,表達了他的內心困惑:
我爸媽都是醫(yī)生,他們都是北京某醫(yī)科大學的高材生,上學時就品學兼優(yōu),各方面都很拔尖。而我卻完全不同,我從小就不喜歡上學,成績經(jīng)常是班上中下游。每次開家長會回來,父母總是沒有笑臉,盯著我看半天,“當時生你的時候是不是抱錯了?怎么一點兒都不像我們呢?”但他們還是要求我考前10名。不斷在我面前如數(shù)家珍似的說他們當年讀書時的驕人成績,我聽了就想吐。讓我害怕的是,過年過節(jié)家里一來客人,讓我“驕傲”的父母就自嘲:“你們看,我們倆都是醫(yī)生,養(yǎng)個兒子比難民還瘦。我們倆都是碩士學位,可兒子現(xiàn)在考試第10名都困難。”在我聽來是一種挖苦,還好我的臉皮厚。后來,只要家里一來客人,我就干脆躲出去。有時我想,獨生子女真倒霉,如果我有個兄弟姐妹什么的,讓他去出國讀博士,讓父母驕傲,我就不用擔驚受怕了。
我喜歡做飯,準確地說是烹調。連飯店里的松鼠鱖魚都會做,而且味道絕不比飯店的差。但父母堅決不讓我考技校。我很苦惱,考不了前10名、喜歡烹調的我,不是我父母的驕傲,是誰的驕傲呢?
這個男孩的苦惱,正是“童年恐慌”的表現(xiàn)。
聽到孩子的追問“我是誰的驕傲”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孩子內心的無奈與焦慮。
可以說,父母對孩子的成績、名次方面的要求決定了孩子的幸福與苦惱。學業(yè)上的成功往往是他們快樂的源頭,學業(yè)上的壓力又往往成為他們煩惱的源頭。然而,一個致命的難題在于,父母對學歷和成績的高期望、高要求,是絕大多數(shù)孩子絕對無法實現(xiàn)的。在這樣的重壓之下,絕望和無奈就成為很多孩子的主要情緒狀態(tài)。
二、撩開“前10名”的虛榮面紗
其實,沒有一個孩子不想學習好,也沒有一個孩子不想考第一名。但是,為什么絕大多數(shù)孩子與第一名無緣呢?孩子們認為是自己笨或倒霉,父母們對此困惑不解,“別人的孩子行,我的孩子為什么就不行?”
一個美國人揭開了這個謎。
哈佛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身上至少有8種智能,它們分別是語言智能、數(shù)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自省智能、人際交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等。他認為,有些人熱衷于寫作,有些人擅長演奏動人心弦的樂曲,有些人對數(shù)字特別敏感,有些人能夠創(chuàng)作視覺藝術作品,有些人能夠輕松優(yōu)雅地完成體育動作,有些人具有領導才能……以上這些人其實都是人才,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但是我們不能說上述的人誰最聰明,因為他們在不同的方面表現(xiàn)出各自的聰明才智。
反觀現(xiàn)實,我們在教育中往往偏重于孩子語言能力和數(shù)理邏輯能力的發(fā)展,卻忽視了兒童在其他方面發(fā)展的潛能。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在目前的教育教學體系中,是以語言能力和數(shù)理邏輯能力的發(fā)展為中心的。也就是說,所謂學生的考試名次,主要是考核語言能力和數(shù)理邏輯能力的結果。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父母都重視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主科”,而對品德、體育、音樂、勞技等“副科”不重視。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8個智能是平等的,憑什么前兩個就可以主宰命運而另外6個就被打入另冊?盡管教育改革尚未到位,對人的評價尚欠公平,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潛能和特質是有差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在孩子最有特質的方面培養(yǎng)他,這是父母們首先要注意的問題。
說來有趣,當人們熱衷于孩子考前幾名的時候,杭州市一位小學特級教師周武,卻經(jīng)過多年研究發(fā)現(xiàn)了“第10名現(xiàn)象”。周老師在對許多畢業(yè)生的跟蹤中看到,那些當年經(jīng)??记皫酌膶W生發(fā)展平平,而考試成績總在第10名左右的學生,反而發(fā)展得更優(yōu)秀一些。可能的原因是,兩者的差異在于,后者的壓力遠遠小于前者,因而有更多發(fā)展綜合素質的空間。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問題一:愛與關注
女孩常常會這樣想:“我是爸爸媽媽的女兒。”當接觸了一些童話后,她又會這樣想:“我是爸爸媽媽的小公主?!边@意味著什么呢?這意味著她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愛與關注。女孩天性就傾向于關系式的生活方式。她需要父母的愛,她如何才能感受到父母對她的愛呢?男孩靠行動來表達自己,但女孩不同,她靠語言來表達自己,同時,她也是在與父母的交流與溝通中來獲取父母對她的愛,通過與父母交流來獲得關心、理解、尊重、體貼和安慰。
給父母的建議:
1.給女兒一個有安全感的環(huán)境,尤其是穩(wěn)定的家庭環(huán)境。
2.讓女兒感受到你的愛,如上文所述,給她“理智的愛”。
問題二:多變的情緒
當寶貝女兒告訴父母她遇到的問題,或遇到的困難時,父母常常會馬上就告訴她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父母還會為自己的做法而洋洋得意,然而這些小女孩卻常常不領情,有時還會大發(fā)脾氣。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事實上,對于正在不斷成長的女兒來說,她不僅有很多情緒需要向父母傾訴,更多的時候,她還需要父母認同、肯定并接納她的情緒。做父母的應當盡量讓她傾訴自己的感覺和想法,對此不做任何評價,當她基本平靜下來之后,再告訴她自己的想法以及建議的辦法。
給父母的建議:
1.肯定女兒的情感,使她感覺到被認可、被重視。
2.接納女兒的情緒,并對她的情緒表示同情。
問題三:人際關系
女孩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每接觸一個新的領域,女孩最關注的是這些問題:
我們之間有關系嗎?
我們之間關系的本質是什么?
在這種關系中,我處于何種地位?
要維持關系內的這種聯(lián)系,我應該做些什么?
情感對女孩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對女孩來說,她的自我意識的提升,從根本上來自情感的滿足以及人際關系的質量。因此:女孩子是容易受傷的,一旦她心中理想的關系遭到破壞。女孩子是容易妥協(xié)和軟弱的,為了維護關系,常常會放棄自己的正當利益。
給父母的建議:
1.降低女孩的敏感程度,幫助她放寬眼界,不再深陷于自己的小世界里。
2.讓女孩學會愛自己,讓她懂得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
兒子今年五歲了,很可愛,但有時也很調皮,不過我覺得調皮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家里兒子是小小“男子漢”。有一次,我要在學校值周,他也和我一起到學校去。晚上,其他的同事都到外面玩去了,我一個人在屋里看電視,他也很想到外面去玩,就跟著跑出去了,忽然他又跑回來了,對我說:“媽媽,你一個人在屋里怕不怕呀?”我當時聽到,心里真的很高興,更多的是感動。我覺得兒子這么小就懂得關心人了,真的是一個小小“男子漢”了。
現(xiàn)在各方面的條件比原來都好了,只要孩子要什么,家長就會給他買什么??墒沁@樣不僅不是愛孩子,有時反而是害了孩子。做家長的要適時的控制和引導才行。一次兒子和我一起去超市買菜,他看見了一個玩具,吵著要買,我說家里已經(jīng)有很多的玩具了,就不買了吧。他看我不買就哭了,我蹲下來給他說:“像這樣的玩具家里已經(jīng)有了,就不買同樣的,以后如果要買就自己存錢,等存夠了錢再買,行嗎?”他點點頭算是同意了吧!
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確,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無形的榜樣。兒子最喜歡的玩具是奧特曼,家里到處都是他的奧特曼,一次,我在收拾屋子的時候對他說:“兒子,你每次玩了之后要把你的玩具撿到盒子里,不能亂放?!彼^也不抬就說:“媽媽,我跟爸爸學的,他都沒收拾呀!”我一下子愣住了,他爸爸是個大大咧咧的人,有時拿了東西也不記得放回原地。沒想到大人一些不經(jīng)意的行為,卻對孩子產(chǎn)生這么大的影響。老公回來后,我向他說了這事,他不好意思的說:“以后我會記住,在孩子面前注意形象?!?/p>
我們喜歡帶孩子到外面去玩耍,現(xiàn)在的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帶孩子出去和同齡人一起玩耍,讓他學會與人交流、還可以鍛煉他與人相處。上次放假,帶他到同事家里去玩,正好我的同事在洗衣服,正在往外面放水,他看見了,就說:“咦,怎么有那么多水往外面流呢?快把水關上,不能浪費?!蓖纶s快解釋說,那不是浪費,是在放洗衣服的臟水。可見孩子隨時都在關注大人們的行為。
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和父母有關,如果做父母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哪怕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舉動都會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
新華網(wǎng)浙江頻道6月4日電一份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疾患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1.5%上升到去年的6%。日前,市紅會醫(yī)院兒科副主任醫(yī)師邵征陽也告訴記者,小孩的心理問題同樣不能忽視。
樂樂才一歲半,平時都跟著爺爺奶奶住。不過,最近樂樂的行為讓媽媽有些疑惑,不僅脾氣擰了起來,而且只要大人一說“樂樂不聽話”,他就跑到自己的小床上抱起睡覺用的“毯毯”。上星期天,樂樂媽的手指不小心割破流血,樂樂見了更是哭著跑去小床上抱起毯子一個勁地喊:“媽媽‘毯毯’”。
邵醫(yī)生認為,樂樂過分依賴毯子,說明大人給予孩子的關注不夠,使得辨別能力差的孩子把每天陪他睡覺的“毯毯”錯當成一種親人的安撫,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不再愿意與大人溝通,甚至產(chǎn)生孤獨的感覺?!皟和趮雰浩诘那榫w發(fā)展是否健康,將決定著孩子早期智力的萌發(fā),并影響其人格特性的形成乃至成人后的行為。”
要重視孩子的心理表現(xiàn),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邵醫(yī)生提供了幾個方法:多愛撫孩子,讓孩子每天體會父母的關愛;別給孩子不良心理暗示;對孩子少打罵,多溝通,讓孩子在父母面前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什么是“問題兒童”,有很多得類型,不愛讀書、性格倔強、頂嘴父母、在學校課堂不能很好的遵守紀律、沒有良好的作業(yè)習慣……這些問題讓我們苦惱,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的話變得越來越不管用,大吼大叫、棍棒、呵斥、溫情,甚至苦情都不能改變孩子執(zhí)拗的現(xiàn)狀!要怎么辦?從父母開始改變是唯一的方案,只要我們每天改變一點點呢,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就能更順暢一些。和問題兒童的溝通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但是我們必須直面挑戰(zhàn)的存在,這樣的挑戰(zhàn)讓我們自己更好,孩子更好,最終我們能形成一個新的溝通平衡。嘗試一下12條改變自己的行動策略,看看孩子會不會改變。!改變問題兒童行動建議1:嘗試一整天不對孩子大吼大叫,讓自己平靜。2:邀請孩子一起參與做飯過程,只要我們對做飯保持一定的興趣,開放姿態(tài)邀請孩子參與,這就是我們和孩子之間溝通的很好的時機。3:和孩子一起讀一些有趣的笑話,笑起來的時候大家溝通就容易多了。4:和孩子討論一下他們在學校的生活,保持極大的熱情和關注度,不要忽視他們對學校生活的描述。5:給孩子留一些愛便簽紙在他們的床頭、書桌、書包里。6:帶著孩子去戶外,就算是和孩子一起散散步也極好的,表達我們有多愛她/他。7:和孩子一起組織和舉辦家庭的歌唱會/舞蹈派對,或者任何其他孩子有興趣的派對,請一定一起組織和實施。8:和孩子一起回顧一些家庭照片,讓孩子知道他們的興趣/成長對我們來說多么的重要。9:給孩子擁抱、無數(shù)多的擁抱!10: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些他們有興趣的事,一起的手工卡片、一起閱讀、一起玩電子游戲、一起看電影……11:每天與孩子有一小會單獨相處的時間,和孩子說說話,分享你的工作和心情(切記不要當怨婦,請傳遞正能量)。12:每天和孩子有一小時的角色交換時間,讓孩子成為父母,看看他們會怎么辦?調整和改變讓生活變的更有意思,迎接每天新的挑戰(zhàn),難道我們對待孩子不應該比對待工作伙伴、客戶、甲方更有耐心嗎?做最好的自己,最好的父母,自然就會有最好的孩子!
喜歡《童年恐慌癥:教育不可忽視的問題》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不可忽視的細節(jié)教育”,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最近,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洗手是敷衍了事。有的將手往水龍頭上一伸即好,有的不擦洗手液,有的則胡亂抹些肥皂就馬上沖掉了,還有的沒用毛巾...
隨著中國的發(fā)展趨勢,在只生一個孩子的“國策”中,各個家庭中的孩子,都成了集“萬千寵愛”與一身的“小公主”“小少爺”了。他們理所當然享受大人們給予的一切,有時還變得驕縱跋扈不可理喻起來。而大人們也縱容孩...
問題一:愛與關注 女孩常常會這樣想:“我是爸爸媽媽的女兒。”當接觸了一些童話后,她又會這樣想:“我是爸爸媽媽的小公主?!边@意味著什么呢?這意味著她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愛與關注。女孩天性就傾向于關系式的生...
今天早晨我一一查看“愛心小手冊”,看到“響響”媽媽反映他總喜歡說“對不起,我錯了!”再就是最開心的事就是沒有受到批評。他媽媽就想知道“響響”在幼兒園心情是否好?是否受到壓抑?看了這些我心中不禁一顫——...
最近,我園將舉行全園徒手操比賽活動,各班都在積極準備。我班也在緊張的編排著,小朋友個個精神抖擻,只有欣欣小朋友站在那里一動不動,我上前問她:“你為什么不做?”“很累”“腿很疼”欣欣一臉的不情愿,任憑我...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