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誠實的故事。
學校與家庭分工合作,一個教育孩子日常生活習慣,一個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師在一定情況下要進行家訪,了解情況,有時候成績并不意味著一切,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是家長與教師的目標之一!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觀念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內(nèi)向的孩子也能成功”,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很多人說:“性格決定成敗”,所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都希望通過各種努力,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完美,以求能最大限度地獲得成功。家長的美好愿望無可厚非,但這里我們要弄清楚幾個問題。
首先,什么是“性格”。事實上,生活中我們所說的“性格”,基本上包括了心理學上的“氣質(zhì)”和“性格”兩個概念。氣質(zhì)是指個體不以活動目的和內(nèi)容為轉(zhuǎn)移的典型的、穩(wěn)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性,是一個人心理活動在發(fā)生速度、靈活性、強度和指向性等方面特征的綜合。它決定于生物學因素,也就是說,它來自遺傳,是穩(wěn)定的,不易改變。氣質(zhì)分為多血質(zhì)、膽汁質(zhì)、黏液質(zhì)和抑郁質(zhì)四個典型類型。
我們常說的活潑好動、思維靈活的外向性格多是指多血質(zhì)和膽汁質(zhì),而安靜沉穩(wěn),不善交往的內(nèi)向性格多是指黏液質(zhì)和抑郁質(zhì)。心理學意義上的“性格”指的是一個人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態(tài)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中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特征,比如勤奮、慷慨、誠實、禮貌、遵守時間和規(guī)則等,它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是人社會化的結(jié)果,是人的社會屬性。所以,人的性格尤其是小孩子的性格,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進行適當改善的。不過,我們所說的內(nèi)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它受遺傳影響,不易改變。
其次,性格有優(yōu)劣之分嗎?很多人認為,“性格決定成敗”,認為這個“性格”有—個固定的模式,只要是符合這個模式的性格,都可以獲得成功。事實不是這樣的。不同的行業(yè)對從業(yè)人員有不同的要求,并不是只有外向的人才能擁有一份好工作,內(nèi)向的人擁有同樣的機會。比如做教師,要求善于溝通;科研工作者,就要求性格沉穩(wěn),能沉下心去?!靶愿駴Q定成敗”說的是能否在了解自身的基礎上,找到適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那么,家長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一,我認為家長需要搞清楚“成功”的定義。從早期的“哈佛女孩”開始,到書店里隨處可見的成功學書籍,成功的熱潮激蕩著家長的心,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在帶著孩子往那個叫做“成功”的路上奔跑。追求成功并沒有錯,錯在這些人篡改了成功的定義。期盼孩子各個方面都優(yōu)秀,當然不錯,可是現(xiàn)實中,總要有成績排名靠后的學生,每個人總有自己不擅長的方面。筆者認為,在保證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基礎上,尋找一條適合他的路努力行走,未必不是一種成功的生活。
第二,一定要遵循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幫助孩子客觀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價值和優(yōu)勢。一個六年級的孩子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是他認識自我、確認自我價值、形成自信的時期,他需要鼓勵和肯定。如果在這個期間里,孩子總是被否定、批評、呵斥,對自己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他的自我評價會很低,可能導致他的情緒和自信心下降。在這樣的低自我評價中成長,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勢必要受到影響。
第三,給孩子一定的機會,但不是定目標。針對內(nèi)向、木訥的孩子,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適當?shù)母纳?,但切勿給他太大的壓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傍晚帶著3歲半的女兒在樓下玩耍,她和兩個好朋友盡情的奔跑玩鬧,任憑你吼破喉嚨也閑不下來,無奈之下只好隨著她去,我也落個清閑開始與旁邊的鄰居聊天。聊著聊著突然發(fā)現(xiàn)看不見孩子奔跑的身影也聽不見她們打鬧的聲音了,我感到很納悶,邊喊邊找。結(jié)果在花壇旁邊找到了,只見三個小家伙蹲在地上,鄰居的小男孩手里似乎拿著什么?!皨寢?,康康手里有個小跑跑”女兒見我走來馬上報告?!澳阍诟墒裁?,怎么什么也拿?!边€沒等我說什么,身邊傳來鄰居的怒斥聲,緊接著“啪?。 编従佑檬钟执虻袅耸稚系臇|西,我順勢一看,原來是只小蜘蛛。鄰居突如其來的舉動把所有的孩子都嚇住了。
“哇……”一向膽小的女兒哭著撲向了我的懷里,其他的兩個小家伙也跟著哭了起來。任憑家長們怎樣哄還是止不住孩子們的哭泣?!翱炜?,小蟲子跑走了!”我故作驚訝的說。這招果然見效,小家伙們不哭了邊抹眼淚邊張望,于是我用旁邊的一個塑料盒盛住了蜘蛛,自言自語假裝和小蜘蛛對話來吸引他們。果然這三個小家伙圍了上來蹲在我的面前觀察,我覺得正好趁此機會來讓他們了解眼前的這個小蟲子?!澳銈兛催@個小蟲子長得胖嘟嘟的多可愛呀,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蜘蛛?!薄爸┲??”小家伙們小聲的嘀咕了一句。“對,你們看小蜘蛛有幾條腿呀,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好嗎?”“1、2、3、4、5、6、7、8”小家伙在我的帶領下一個個認真仔細的用手點數(shù)著?!霸倏纯葱≈┲氲念^和身體像什么呢?”我有意識的引導?!跋駜蓚€圓形,一個大一個小”女兒搶著回答。“它怎么跑這里了?”旁邊的軒軒又發(fā)問了?!八?,是看到你們在玩所以也想來跟你們一起玩呀,不過小蜘蛛長大而了它不喜歡小朋友用手拿著它,它想自己跑。”“嗯,知道了。我們和他比賽看看誰跑的快”康康高興地說著。我把小蜘蛛放了出來在地上到處跑,孩子們興奮地拍著手。
玩了一會兒都要回家吃飯了,可孩子們依然沒有玩夠圍著小蜘蛛戀戀不舍,女兒甚至提出來要帶小蜘蛛一起回家。于是接著這個機會我又講了一些關于小蜘蛛的簡單生活方式:蜘蛛有個最大的本來就是織網(wǎng),網(wǎng)織好以后就會把亂飛的蒼蠅蚊子黏住。小蜘蛛也要吃飯,不過它和我們吃的不一樣,它最喜歡吃蒼蠅蚊子。再說了等會它的媽媽也會找它回家吃飯的,我們明天再玩好嗎?三個小家伙痛痛快快的答應了。
吃完晚飯我陪女兒一起玩,突然她拿著畫板對我說“媽媽你看,我畫的小蜘蛛?!蔽乙豢矗划嫲迳嫌幸粋€不太像模樣的畫,我很驚奇問:“你是怎樣畫出來的?”“你在外面不是說一個小圓圈一個大圓圈,旁邊8條腿嗎”女兒用她的話解釋給我聽。
雖然畫的很不成比例,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真的是一只畫的很不錯的小蜘蛛。由此讓我想到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小事都有教育的價值。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做錯的時候不要一味的指責大吼大叫,甚至動手解決,而是應當根據(jù)他們年齡特點選用適當?shù)姆椒▉斫逃?。有的時候你無意中的引導教育會帶動孩子以后思維發(fā)展和良好習慣形成和激發(fā)起他們探索的欲望。
內(nèi)向的孩子也可以成為人生贏家,家長做到這三點很重要
瑪莎·平托一直是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六年級時,瑪莎的新班主任想讓她變得更加外向,總是在公共場合點名讓她發(fā)言,這令她十分尷尬、無所適從。
課后瑪莎向班主任訴苦,求班主任不要再喊自己發(fā)言了,可是班主任卻告訴她,如果她不能克服自己內(nèi)向的性格,她永遠不會進步。
瑪莎知道新班主任可能是出于好意,但她更傾向于一個人安靜地看書、學習,享受屬于自己一個人的校園生活。
老師對瑪莎的關心反而引起了其他同學的妒忌,一些人甚至嘲笑她"古怪",更加排擠她。
當瑪莎把自己受欺負的事情告訴班主任時,班主任卻說她過于懦弱,不會為自己辯護,如果不改變內(nèi)向的性格,以后到了社會上還是會受人欺負。
最后,瑪莎只能向心理老師求助,心理老師很好地安撫了她,告訴她并不"古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沒有必要逼著自己去改變。
琳達·西爾弗曼是丹佛市兒童發(fā)展中心主任,她說:
外向的孩子可以從別人的關心中獲得能量,但內(nèi)向的孩子可能會因外界的關注而倍感壓力,所以內(nèi)向的孩子并不需要太多來自他人的關心。
如果強迫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去參加活動,強迫他在公眾場合大聲說話,會讓內(nèi)向的孩子覺得自己缺乏什么東西,反而影響他的信心。
所以內(nèi)向孩子的父母無需對孩子的性格擔憂,只要加以引導內(nèi)向的孩子也能快樂健康地長大,沒必要通過后天的訓練改變孩子的天性。
蘇珊·凱恩著有《內(nèi)向者》一書,她在書中說:"內(nèi)向的人在行動前先思考,在徹底消化了信息后再開始工作,所以他們堅持的時間更長,更不容易放棄,工作更有效率。"
在書的最后,蘇珊還列出了一些建議,有助于父母明白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內(nèi)向的孩子。
1、提供練習。
也許你擔心孩子過于內(nèi)向,是害怕他們不知道如何與陌生人交談,別擔心,找一個孩子熟悉的地方,比如說每個周末全家人一起去的家庭餐廳,引導孩子學會開口。
讓孩子試著去向服務員點單,或者嘗試把錢包給孩子,讓孩子去找收銀員付款,在孩子感到舒適的地方慢慢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
2、幫助孩子找到合適他們的愛好。
培養(yǎng)一項愛好可以幫助孩子走進一個廣闊的世界,如果孩子是內(nèi)向的,不必帶他們?nèi)W習唱歌或是表演,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練習書法,或者帶孩子體驗一對一的鋼琴課程,或者僅僅就是讓孩子在自己的房間中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孩子總能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3、專業(yè)和職業(yè)選擇建議。
當孩子要步入大學需要選擇攻讀的專業(yè),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在他們興趣的基礎上選擇。
對于內(nèi)向的孩子而言,文學、語言學可能好過市場營銷和管理。而在職業(yè)選擇上,內(nèi)向的孩子在幕后當一名作家好過在臺前當一名演員。
自由對一個人的生命成長有多重要?
猴子是階層性的社會,猴王可以任意毆打小猴子,使小猴子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動輒得咎。實驗者把剛出生的小猴子與猴王關在一起才六個月,跟控制組比起來,它的神經(jīng)就顯著地萎縮了。后來用老鼠來做實驗,這些老鼠比猴子幸運,它們不曾被打罵,只是一天六小時,給它們套上網(wǎng)袋,限制它們身體的活動,但是頭露在外面,吃喝隨意,只是不準動,跟控制組比起來,神經(jīng)的突觸及樹狀突都萎縮了很多。
這些研究發(fā)現(xiàn):強大的壓力會永久性地改變青少年的大腦結(jié)構,影響這些孩子以后的學習和記憶,而且青少年時期受到的壓力傷害比童年時期的更嚴重。心靈上不自由的感覺可以影響神經(jīng)元的發(fā)育,連心智不是這么發(fā)達的老鼠都如此,更不要說人類了。
很多大人都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才要花力氣去管教他,但是不當?shù)墓芙?,如威脅孩子“不聽我的話,我就不愛你”,開口閉口都是“不準……”,這樣會使反面效果更大。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圍就是壓力,父母不要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投射到孩子身上,造成他的壓力;也不要遷怒孩子,把孩子當出氣筒。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xù),應該疼惜他、愛護他。
在火車上,一個媽媽不停地罵她的小孩,好像是參加什么比賽落選了,因為我聽到她說“連這個也不會,笨死了”“你永遠成不了大器”“你為什么不能多像弟弟一點”。當賣便當?shù)淖哌^來時,孩子怯怯地問:“可不可以買便當?”母親大聲地說:“考那么爛還敢吃便當?”孩子立刻低下頭去,不敢再多說,我看了很不忍心。
在實驗上,我們看到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神經(jīng)的連接,影響大腦的發(fā)展和功能。哈佛大學醫(yī)學院精神科教授MartinTeicher比較了51名受虐兒和97名正常兒童的大腦,他發(fā)現(xiàn),語言暴力的受虐兒,其小腦蚓部不正常。小腦蚓部是維持情緒平衡的地方,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比基因來得大,它的異常會影響情緒的正常發(fā)展。
我們看到小時候被冷落、被忽略,或被語言暴力嘲笑或辱罵的孩子,長大后多半焦慮不安、有暴力傾向、自尊心很低,而且沒有同情心,對別人的痛苦無動于衷。這種個性不會受別人喜歡,而被排斥的挫折感更加深他的憤世嫉俗,最后就成了反社會人格。
后天的經(jīng)驗會與大腦交互作用,改變神經(jīng)回路的連接,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觀。一個悲觀的人的人生是灰色的、痛苦的,因此,父母教導孩子的方式不可偏激,更不可冷嘲熱諷。語言暴力的傷害比肉體直接受到傷害更長久,身上的疤痕都褪去了,心頭的傷口還在淌血。心理學家用“烙印”這個詞真是很對,父母師長的辱罵會烙在孩子心頭一輩子。孩子小的時候,不適合用激將法。父母以為逼學習成績是為了他好,其實這反而是在害他。
科學的證據(jù)已經(jīng)告訴我們,惡性打罵會使得孩子心智不健全。父母不妨想一想,一個心智不健全的孩子,就是考了一百分,對他的將來又有什么用呢?
在你否定他、罵他“連石頭都比你聰明”前,請先停下來想一下,他真的有這么糟嗎?如果他會幫你的忙,很乖巧,能替你分憂解悶,就請你不要罵他!
虐待除了惡性打罵還包括忽略、不理睬、排斥、不照顧、限制行動自由等損害行為。做父母、做老師的應反觀一下自己,是否在無意識中,是否在“為孩子將來好”的“美好”意愿中,如此對待孩子,既毀了孩子的現(xiàn)在,也讓孩子沒有了“將來”。
精神健康基金會曾在臺北的青少年育樂中心舉辦“腦與情緒”的巡回展,我去做導覽時才知道臺灣有這么多不快樂的人,有的人已經(jīng)從抑郁癥中走出來了,有的人還在掙扎中。大多數(shù)抑郁癥患者,病根都在童年受到的精神虐待上。
最近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初中以上的人,五個中有一個曾經(jīng)想過自殺?,F(xiàn)在很多孩子不快樂,因為他的興趣、長處不符合主流的趨勢,而被強壓抑了下來。很多時候他是忙著補習,玩父母要他玩的東西,念父母要他念的書,被動地在過日子,沒有時間去了解自己的長處在哪里。學習是個習慣,當孩子養(yǎng)成被動學習的習慣后,再好的天賦、再大的腦力也就無用武之地了。
大孩子入全托增強主動性
兒童人格的發(fā)展形成需要經(jīng)過幾個順序不變的階段,每一階段都有與之相應的發(fā)展任務。多項調(diào)查顯示,全托的孩子往往比同齡人更加獨立自主,也更加懂事和成熟。
孩子進了全托幼兒園,接受的第一個思想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被父母包辦的吃飯、穿衣等,都會在老師的指導下,一一學會并嘗試去做,因此比同齡人更早地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另外,孩子離開父母的庇護,和同齡人一起吃,一起睡,一起學習,一起玩耍,遇到困難自己解決,發(fā)生爭執(zhí)自己和解,這能夠鍛煉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使他們較早地融入社會。
內(nèi)向的孩子不宜入全托
但是,如果孩子小于三歲半,階段任務就不是培養(yǎng)主動性,而是讓他們感受關愛,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就不適合入全托。很多家長都以為,把孩子送全托,可以讓他們接受專業(yè)的生活護理、心理保健和基本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同時自己周末也會把他們接回來好好“補償”,不會因此影響和孩子的關系??蓪嶋H上,再專業(yè)、再敬業(yè)的老師也無法滿足每個孩子個性化的心理需要和對親情的渴望,家長的這種做法,說嚴重了,是對孩子的情感剝奪。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語言滯后,很難表達出自己的需要,但情感已經(jīng)發(fā)展完全,對父母有強烈的依戀,如果一連五天見不到親人,他們會產(chǎn)生不安全感,萬一再受到委屈找不到合適的傾訴對象,對其身心發(fā)展更是不利。
另外,和性格外向的孩子相比,內(nèi)向的孩子不宜入全托。實際上,天性害羞、膽怯的孩子因為不善于表達自己,經(jīng)常會潛意識地壓抑自己的需要,受了委屈、遇到不開心的事都會藏在心里。而幼兒園的老師又不可能只把注意力放在某一個孩子身上,所以他們的心結(jié)很難被及時發(fā)現(xiàn),長此以往,孩子會更壓抑,不利于將來個性的發(fā)展。
補償孩子得注意方式
不管家長是出于工作的壓力,無奈地選擇了全托,還是出于培養(yǎng)孩子的考慮,對全托寄予厚望,都得首先了解,全托幼兒園并不能替代家長的關愛和教育。尤其是兩三歲的孩子正處于心理第一反抗期,喜歡和父母對著干,不好管教,這時父母千萬不能有“孩子太調(diào)皮,干脆送幼兒園算了”的想法,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耐心的教育和引導。
此外,父母必須在雙休日多花時間和精力關注孩子,補償對他們感情上的虧欠。不過,一些家長因為送孩子全托,覺得內(nèi)疚,所以一到周末就想方設法地滿足孩子,甚至縱容他們發(fā)脾氣、耍性子,這種做法也不可取。補償主要應針對情感,注意和孩子的溝通、交流,培育他們開朗的性格,幫他們建立起心理的安全網(wǎng),而不應為了求得自己的心理安慰,把補償變成溺愛。
你會覺得孩子內(nèi)向不好嗎?你會因為孩子內(nèi)向而焦慮嗎?你會想辦法讓你內(nèi)向的孩子變得外向嗎?老實告訴你,你所做的可能全是錯的。
小沐媽媽是我見過的最外向的媽媽,但她有個內(nèi)向的兒子小沐,每個去過她家的人都會覺得小沐這孩子內(nèi)向、安靜、禮貌。別的小朋友在嘰嘰喳喳地一起玩耍,唯獨他喜歡坐在一旁看漫畫書、擺弄著手中的小玩具。小沐媽媽很著急孩子的性格,認為孩子不合群,不利于孩子以后的交往。所以每當周末、節(jié)假日,小沐媽媽就會帶著小沐拜訪朋友,讓小沐跟其他小朋友爬山、做游戲,甚至逼著小沐在眾人面前表演、唱歌。
但小沐的舉動把媽媽氣瘋了,小沐要么干脆不開口,要么站著不動,甚至經(jīng)常躲在廁所不出來。折騰了一番后,小沐不僅沒有變得外向,還變得自卑了。因為所有大人都希望他變外向,但他每次故意想讓自己活潑一點就會很別扭。以至于每當別人說他內(nèi)向時都會低下頭,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不能變得像別的小朋友那樣活潑。
經(jīng)常有爸媽說,他們家的孩子內(nèi)向,詢問該如何改變孩子內(nèi)向的性格。從字里行間看得出,他們的價值觀認為內(nèi)向是不好的,其實是社會對內(nèi)向人格特點的偏見。
內(nèi)向是天生的氣質(zhì)
上帝在把天使送往人間的時候,他把孩子分成了兩類,一種是外向型的,給世界帶來歡樂;一種是內(nèi)向型的,給世界帶來恬靜。也就是說,內(nèi)向是一種“從娘胎里帶來的”人格氣質(zhì),并且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本性。當然不排除嚴重精神挫折后的自我封閉,這種內(nèi)向一般在孩子中少見。
哈佛大學神經(jīng)科教授卡爾·施瓦茲教授認為,那些在2歲時表現(xiàn)出靦腆內(nèi)向的孩子,即使在他們長大到18歲,他們的性格還是內(nèi)向的。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也發(fā)現(xiàn),外向型性格的孩子和內(nèi)向型性格的孩子存在生物學上的差異。內(nèi)向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皮質(zhì)的蘇醒水平更加高,即內(nèi)向的孩子對外界刺激會做出更加敏感的反應,他們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就能讓大腦處于高度運作。
強扭內(nèi)向的孩子變外向的后果
內(nèi)向是一種人格特征,無所謂好壞,我們在日常中也常見不少內(nèi)向型的人,但他們的性格很好。內(nèi)向型的孩子天生會獨處、懂得遵守規(guī)則、更在乎他人的感受、愛傾聽、值得依賴、有豐富的內(nèi)心生活、耐心、細心、認真負責……但如果父母逆孩子的內(nèi)向性,通過逼迫孩子到處交際活動企圖扭轉(zhuǎn)孩子的人格,不僅會導致他們緊張不安,還會讓孩子對自己的內(nèi)向性格感到自卑,嚴重的會引起孩子的心理障礙,比如社交恐懼癥、焦慮癥,甚至因此導致這個世界少了許多天才。
內(nèi)向孩子是上帝送給你的禮物
美國科羅拉多英才中心的琳達·西爾弗曼經(jīng)過30年對社會英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內(nèi)向型性格的英才是外向型性格英才的3倍;IQ越高的人,內(nèi)向型的傾向就越強烈。無獨有偶,韓國學者對專門培養(yǎng)科學精英的首爾科學高中的學生與其他普通學校的學生對比研究后,得出的也是同樣的結(jié)論。
這些內(nèi)向型的英才,在大千世界中不乏他們的身影:拿破侖、愛因斯坦、凡高、畢加索、卓別林、托爾斯泰、塞特、黑格爾、希特勒、甘地、達爾文、奧黛麗赫本、巴菲特、邁克爾戴爾、比爾蓋茨、杰奎琳肯尼迪、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周星馳、梁朝偉、周杰倫……你還會認為內(nèi)向的孩子不好嗎?內(nèi)向的孩子,其實是上帝送給你的禮物。
內(nèi)向并不等同于自我封閉,也不等同于孤僻
內(nèi)向的孩子可以面帶微笑地看著別的小朋友在玩耍,也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思考,忽略周圍的喧鬧。正如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相比起通過跟人打交道獲取能量的外向型的孩子,內(nèi)向的孩子需要獨處來恢復能量,因為人多的時候,內(nèi)向的孩子消耗的能量會更多,他們更容易在熱鬧的環(huán)境里感到疲憊,所以他們可能會在別人玩耍時,在自己的內(nèi)心里靜靜地吸收能量。
珍視你家內(nèi)向的孩子
如果你家的孩子內(nèi)向,請再也不要強迫他們變得外向了。請珍視你有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給他們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告訴他們,你欣賞他們的內(nèi)向,因為內(nèi)向不僅是一筆財富,更是他們與眾不同的特質(zhì),是值得尊重與理解的品質(zhì)。內(nèi)向不僅是他們挖掘內(nèi)心潛能的優(yōu)勢,更是他們排除干擾的最好屏障。內(nèi)向也可以跟人交往、也可以有自己的社交和圈子,有自己的知己朋友,有自己的舞臺和天地。他們可以踏著自己的節(jié)奏,去追逐生命中的無數(shù)燦爛,也可以有他們自己的小空間,只要時間的沉積,便能綻放自己。
兼有溫柔、細致等氣質(zhì)的男孩,兼有剛強、勇敢等氣質(zhì)的女孩,大多智力、體力和性格發(fā)展全面,文理科成績均較好,往往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據(jù)美國心理學家對兩千余名兒童作過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有趣的現(xiàn)象:過于男性化的男孩和過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體力和性格的發(fā)展一般較為片面,智商、情商均較低,具體表現(xiàn)為:綜合學習成績不理想(特別是偏科現(xiàn)象嚴重),缺乏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遇到問題時要么缺少主見,要么固執(zhí)己見,同時難以靈活自如地應付環(huán)境。
相反,那些兼有溫柔、細致等氣質(zhì)的男孩,兼有剛強、勇敢等氣質(zhì)的女孩,卻大多智力、體力和性格發(fā)展全面,文理科成績均較好,往往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成年后,兼有“兩性之長”的男女在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里,更能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
這個發(fā)現(xiàn)印證了今日美國的一個嶄新的教育思路——雙性化教育?!半p性化教育”是一種家庭教育新理念。
研究者認為,在教育幼兒時,過于嚴格、絕對的性別定型(即男孩只培養(yǎng)其粗獷、剛強等男性氣質(zhì),女孩只培養(yǎng)其溫柔、細致等女性特點),只會限制他們智力、個性健康全面的發(fā)展,進而可能令男孩過于粗獷、勇猛而缺少平和、細膩氣質(zhì),無法學會關心體貼他人及擁有細膩的情感世界;令女孩過于柔弱、內(nèi)斂而缺少勇氣、自立精神,缺乏競爭心及剛強的心理素質(zhì),最終在社會適應、情緒調(diào)控、壓力化解以及處理包括家庭在內(nèi)的各種人際關系上,都劣于那些“雙性化”的男女。
女孩可能因此缺乏獨立性和上進心,放棄對事業(yè)的追求和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最終難以成材;男孩可能變得剛愎自用、難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僅在事業(yè)上難有競爭優(yōu)勢,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歡迎。
如何開展“雙性化教育”,美國專家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鼓勵孩子向異性學習。
二、增加男女孩子接觸的機會。
三、不宜將性別特征區(qū)分過清。
四、順其自然,切忌威逼強迫。
五、避免走極端。
我之所以能夠在這談談家庭教育的心得,確實是因為我接觸的孩子太多了。從我在北大開始教書,一直到后來辦新東方,到現(xiàn)在從新東方走出去的700多萬學生。我看到過很多幸福的學生,也看到了很多被耽誤的學生;看到了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成功感到無比的幸福,也看到了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不成功而痛不欲生;我看到很多貧困家庭最后因為孩子有出息而生活的滿心幸福;我也看到很多億萬富翁的家庭,最后因為孩子問題父母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癥。
好多父母都和我說:“俞老師,我把我所有的錢都捐給你,只要你能把我的孩子變成正常的、幸福的孩子?!蔽页3λ麄冋f:“現(xiàn)在你們說這個已經(jīng)太晚了,因為孩子是從一出生開始到18歲就基本定型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在18歲以前做完?!?/p>
中國有句古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F(xiàn)在中國社會處于巨大的轉(zhuǎn)型期中,從農(nóng)業(yè)社會一下進入了商業(yè)社會。而現(xiàn)在的中國對商業(yè)道德和商業(yè)倫理本身的認識又不完整。很多小企業(yè)都陷入這樣一個慌亂中間,而在這樣一個慌亂中我們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比如說我們教育孩子誠懇,但孩子誠懇后又在外面受別人欺負;我們教育孩子善良,結(jié)果我們發(fā)現(xiàn)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會的認可。我們就會反思,是不是該教孩子投機取巧一點,是不是該教孩子更加兇悍一點。
我們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時候會不知不覺給孩子展示了不好的東西,對孩子本身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帶來重大影響。因此,我們教育孩子的方針出了問題。
家庭教育的頭等大事-人品教育
現(xiàn)在進入了對家庭教育非常復雜的時代,社會里面有標準,家庭里面有標準,而且,這些標準還有可能是錯誤的標準。比如說,我們的標準是要求孩子在班里進前5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華就算成功,到哈佛、耶魯就更加成功。這雖然是標準,但在我看來,都是錯誤的標準。
為什么錯誤?因為它最后變成了家庭的惟一標準。而孩子的成長有很多標準,比如說人品是否高潔是一個標準,個性是否健康是一個標準,做事是否有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是一個標準,有沒有吃苦精神、有沒有勤奮精神是一個標準,有沒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來的精神也是一個標準。
現(xiàn)在的社會,把成功限定在一個特別狹小的范圍之內(nèi),對孩子們來說考高分,成績好就是標準;孩子五六歲會彈鋼琴,就會得到獎賞。我們的成人世界里從不以一個人擁有多少真心朋友作為成功的一個標準,我們成人世界里的標準就是這個人有錢,有地位,有財富。
我自己深深地陷入到這樣的痛苦之中,許多人見到我后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俞老師,你現(xiàn)在也進入中國富豪榜了!”沒有人會說:“俞老師,你的人品不錯?!钡诙涫牵骸澳阕鳛樾聳|方的掌門人,新東方很賺錢啊?!奔偃缯f有一天新東方倒閉了,我一分錢都沒有了,還有人認為我是一個成功者嗎?如果我成了一個身無分文,必須要靠自己的力氣賺錢的人時,還會有人過來告訴我:“俞老師,你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那時候我才覺得這個人是我真正的朋友,真正認可了我的成功。
我本人認為自己是一個成功者,不是因為我有新東方,我賺了錢,而是我有一個做人的基本準則,我始終認為我是一個善良的人,我是一個心中沒有邪惡念頭的人,從小到大,我沒有做過一件傷害別人的事情。當然有時候話語上一不小心說了一句傷害別人的話,這是有可能的。有些話脫口而出,別人會覺得不舒服,我可以向他表示道歉,但是傷天害理的事情我肯定沒有做過。
我覺得我成功的第二點,在于我非常愿意去幫助別人。其實一個人無論在什么地位都是可以幫助別人的。我現(xiàn)在有條件可以向甘肅的地震災區(qū)捐款300萬元,可以為甘南建造一所新東方希望小學,我很樂意去幫助他們。當我們什么都沒有的時候,你也可以幫助別人。大家都認為做事情需要自己有才能,但還有另外一種辦法,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我從小就特別熱愛勞動,我干農(nóng)活,干家務活,我在14歲的時候,就獲得了我們縣里的插秧冠軍,17歲時,我是縣里優(yōu)秀的手扶拖拉機手,我父母的勤勞帶動我的勤勞。我這個人成績一直不好也不壞,老師根本就不關心我。但我想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所以我從小學一年級起就一直打掃教室衛(wèi)生。
到了北大以后我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天為宿舍打掃衛(wèi)生,這一打掃就干了四年。所以我們宿舍從來沒排過衛(wèi)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著宿舍的水壺去給同學打水,把它當作一種體育鍛煉。大家看我打水習慣了,最后還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有的時候我忘了打水,同學就說:“俞敏洪怎么還不去打水?”但是我并不覺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虧的事情,因為大家都是同學,互相幫助是理所當然的。
有人說我傻,有人問我這樣打水有什么好處。我相信好處是會有的,你做一件善事,它的回報今年可能會出現(xiàn),也有可能是10年后出現(xiàn)。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當天就要求回報,那你一定是個勢利眼,也是個心胸狹窄的人。你不要求回報,回報也會來。當你有困難的時候,周圍的人都覺得你是好人,他們能不伸手幫你嗎?
當然,我打水的時候并沒有想到我有困難時他們會來幫我。但是10年后的1995年,新東方已經(jīng)做到了一定規(guī)模,我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了美國和加拿大去尋找我的那些同學。那我為了誘惑他們回來特意換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國非常大方地花錢,想讓他們知道在中國也能賺錢,我想大概這樣就能讓他們回來。
后來他們回來了,但是給了我一個十分意外的理由。他們說:“俞敏洪,我們回來是沖著你過去為我們掃了4年的地,打了4年水。”他們說:“我們知道,你有這樣的一種精神,所以你有飯吃肯定不會給我們粥喝?!边@些人的加入奠定了新東方發(fā)展的基礎,新東方才會不斷地做大,做成美國的上市公司,做成了今天的規(guī)模。
從我的經(jīng)歷我想告訴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沒有教育好,在外惹是生非,別人指責你的孩子時就會說:“這個孩子家教不好!”他們不會說老師沒教好,新東方外語沒教好,叔叔阿姨沒教好,人家會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
你的孩子沒出息,問題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孩子長大后出問題,一定是父母種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與否,與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確息息相關。我們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輩子成功與否的關鍵。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的一輩子就會活得特別順利。父母親可以想一下,你們是想做一個倍受歡迎的人,還是一個處處被防范的人?
好多家長無形中都在教孩子小家子氣,教孩子占便宜,教孩子怎樣想辦法超過別人,把別人踩在腳下,最后的結(jié)果是,孩子不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怎樣生存。你給孩子什么東西,孩子未來就是什么樣的人。
我女兒學習水平現(xiàn)在處于中等,但我從來不以此作為女兒是否要努力的標準。我和我老婆的教育理念相反。我老婆是女兒不進前5名就會生氣,而我剛剛相反,我女兒第15名我很高興,我每次都會對女兒說:“你看你們班40個同學,你15名,后面還有25個人,你多厲害!”從孩子一輩子的角度來說,你的孩子分數(shù)是好是壞,進北大還是進普通大學,沒有任何的本質(zhì)區(qū)別。真正能把孩子一輩子距離拉大的,是與他為人處事有關系的人品問題。
人品的樹立來自于榜樣的力量,父母作為孩子的榜樣是不能逃避的。我們要求孩子的東西沒有效果,是因為父母沒有做到。比如說,家長一邊打麻將,一邊呵斥孩子去學習,孩子當然不愿意學習。當父親說:“老子沒出息,你也想跟老子一樣沒出息嗎?”孩子就會想,你說你沒出息,那打麻將時我看你也挺開心,你沒上大學也挺開心,為什么非要我上大學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但是我在樹立榜樣方面遇到很多問題,我的工作是要用電腦的,但是我打開電腦,我女兒就會以為我在做其他的事情。雖然我對女兒講我是在工作,但是我女兒不相信。沒辦法,后來只要我女兒學習,我就拿一本書在我女兒旁邊看,這樣一來,就有一個規(guī)矩感在里面,榜樣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父母對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的父母是不認字的,但是父母身上的優(yōu)點我耳濡目染,成為我做人的準則。我以我父親為例。我父親是個木工,是架大梁的,他是我們那方圓15里的專家。我父親是一個一高興就可以不要工錢的人,因為架大梁家的人都要請喝酒,我父親一喝高興就不要錢了。
因為往家拿不回錢,我母親就跟我父親打架,我父親長得很壯,我母親很瘦小,結(jié)果每次都是我母親打我父親,父親從來不還手。我從父親那里學到,不管別人說什么,他都特別的無所謂,任何時候都不傷害我的母親。我母親屬于個性特別剛強的人,有時候說的話我聽著都挺難受,但我父親從來沒有還過嘴。所以呢,我老婆怎么訓我,我都是不回嘴的,我覺得我應該向父親學習。父親的大度變成了我身上的一個優(yōu)點。
我母親帶給我的東西更多,有兩樣東西是我從小就學會的。第一,要勤勞勇敢。城市里的家長讓孩子勤勞勇敢是家庭教育最核心的東西。好多人會說,我們孩子連學習功課都忙不過來,怎么勤勞勇敢???家務我都幫他做完了,他怎么勤勞勇敢啊?雖然我現(xiàn)在條件很優(yōu)越,但我還是想辦法讓子女們勤勞勇敢。不像我那個時候,你不勞動的話,就餓死了,農(nóng)村的環(huán)境注定不需要我父母說我就會去做。
我母親帶給我的第二點,要樂于助人。我母親是一個特別喜歡幫助別人的人,小時候有兩件事給我印象最深。第一件事情,有一次下大暴雨,我當時八、九歲,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容易受父母影響。當時,家家戶戶都曬著玉米,我母親帶著我姐姐,我,我父親,我們一家四口人一起把鄰居家的稻谷全都收回去了,等到要收我們家的稻谷時發(fā)現(xiàn)那些稻谷已經(jīng)被淋濕了。
當時我很不理解,母親就給我講了兩點,首先,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就要去幫助人家,他們家里沒有人,如果我們不幫他們收,他們家一年的糧食就會淋濕。其次,如果鄰居之間相處得不好,是不可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助的。我母親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
第二件事情,有一年糧食欠收,我們家就剩下不到20斤的糧食,母親居然分出一半的糧食送到鄰居家,當時我很不愿意,而母親卻說:“沒事,我們家人少,還可以用菜摻著米吃,鄰居家人多又沒有米,不分給他們米會有人被餓死的?!睆拇四菓羧思液臀覀兊年P系就特別好,經(jīng)常主動幫我們收割,因為他們認為我們是好人。到現(xiàn)在,我母親都是我們村最受尊敬的人。
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都要想一想,我有沒有傷害別人。比如說,我們大人有的時候喜歡在背后說鄰居和同事的壞話,而且說的時候不回避孩子。我跟我老婆就出現(xiàn)過這樣的情況,我們議論東家長西家短,哪個人人品好,哪個人人品不好,哪個人小氣,哪個人不小氣。結(jié)果有一次我女兒從學?;貋?,跟我講她們班哪個同學好,哪個同學不好,哪個同學小氣,哪個同學勢利眼。
我跟女兒說不能說同學的壞話,同學天天跟你在一起,她們身上如果有你認為的缺點,你放在心里,更重要的是你要學習同學們的優(yōu)點。我女兒立刻反問一句:“你跟媽媽在一起的時候,不也議論很多叔叔阿姨嗎?我為什么不能說同學的壞話?”一句話讓我無言以對。從此以后我就跟老婆定了一個規(guī)矩,在孩子面前不能議論別人的缺點,一定要說對方的好話。
培養(yǎng)孩子對生命的愛心-心情教育
如上所述,現(xiàn)在家庭教育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教育孩子有良好的人品,第二就是要進行心情教育。我女兒天生就比較內(nèi)向,是一個很文靜的孩子,我兒子就很外向,每天都要爬上爬下好幾次,我女兒做事情慢條斯理,我兒子就比較急躁,這些都是天生的不同。
除此之外,孩子的智商也不同,我目前還沒有看出我女兒和兒子智商上有什么不同之處,因為他們年齡差距比較小。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一個班里,有的孩子永遠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他智商確實高。而我們的孩子不管怎么努力都在中間,甚至后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們應該怎么辦?孩子是有區(qū)別的,但是只要你的孩子沒到白癡水平,只要孩子能正常的走進教室上課,就能夠做出重要的大事來。
我是中國企業(yè)家協(xié)會的副會長,這個協(xié)會有一千多個企業(yè)家,北大清華復旦畢業(yè)的還不到二十個,剩下的全是普通高校畢業(yè)的,甚至還有的是農(nóng)民、工人、大專生、中專生等等,但他們都成為了成功的企業(yè)家。所以教育只能決定人生的一部分,不能決定一切。
我們家長必須有一個本領,在任何情況下,既能督促孩子進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傷害。你要保證孩子得第一名高興,得最后一名也高興,讓孩子覺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養(yǎng)孩子對于生命的熱愛,是家長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里的男主角是美國最有錢的人士之一,但他曾經(jīng)也是窮光蛋,家里貧困,沒上過大學,靠推銷東西為生。有一次他在紐交所門前碰到了一個滿面笑容的人,那個人是個股票經(jīng)紀人,他就以為當股票經(jīng)紀人很幸福,于是他就努力當股票經(jīng)紀人。后來他認識了一個股票經(jīng)紀人培訓班里的人,那個人開始看不起他,后來發(fā)現(xiàn)他玩魔方很厲害,而這個人恰巧也有同樣的愛好,于是被這個人的魔方技巧深深的吸引了,他們兩個也成為了好朋友。這個人因此獲得了機會,變成了美國最有名的股票經(jīng)紀人,實現(xiàn)了億萬富翁的夢想。
這個電影是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的,在影片的最后,這個人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講述他自己的故事。他啟發(fā)我們每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不是別人送來的,而是自己努力爭取來的。而現(xiàn)在的家長對孩子是十分嬌慣的,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比如孩子看上一個玩具,家長不買他就不走,最后家長沒辦法只能給買了。于是孩子就有了這樣的心理,只要他堅持家長就會讓步。
我在給兒子買東西前,會分析他要的東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堅決不買,如果合理也不能輕而易舉的給他買,我是必須讓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才給他買。比如我女兒在國外上學時,班上的孩子每人都有一臺筆記本電腦。我家雖然有臺式電腦,但是用筆記本電腦會比較方便,而且家里也不缺錢,不給她買也不對。
我就告訴她,爸爸一定給你買,但是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白白得來的東西,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個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勞動獲得想要的東西。如果她能背誦下來30篇新東方的英文勵志文章,就給她買。結(jié)果兩個星期不到,她就背得滾瓜爛熟了,我就給她買了筆記本電腦。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學會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也把孩子喜歡的方式變成她做另外一件事的動力。
給予適當鼓勵,激發(fā)無限潛力-鼓勵教育
關于如何鼓勵孩子的問題,我先講一個故事。美國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上初中剛開始學物理的時候,他的物理成績很差,只考了8分。物理老師找他談話,讓他好好學物理。學生說我不喜歡就是學不好,老師特別聰明,他告訴這個學生,別的同學都是60分及格,你下次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學生一想我隨便劃個勾就能及格,很容易,于是就答應了,結(jié)果下次考試考了28分。雖然28分,老師還是沒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因為還是不及格的分數(shù)。
這個老師很聰明,她讓全班同學把上次的考試成績和這次的成績做一個減法,上次考了90,這次還是 90,一減就是0,上次95,這次93,一減就是﹣2,這樣減到最后,就一個同學剩下了20分,就是這個同學。老師把所有同學兩次考試的分數(shù)差寫在黑板上,問了個問題:“哪個同學進步最大?”全班同學異口同聲說某某,這是一個鐵的事實,因為只有他一個人進步了20分。
這種鼓勵方式不但沒有侮辱色彩,而且有很大激勵色彩。這個學生一下就興奮起來,他想無論我考到48、68、88都是全班進步最大的,我有無數(shù)進步的空間。老師做了件聰明的事情,孩子就覺得有廣闊進步的空間,從此這個孩子就喜歡上了物理,并最終成為了全世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老師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但是家長的教育方式更重要,因為孩子更加看重家長的一言一行。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的孩子是全班最后一名,你怎么對待你的孩子呢?大部分家長的反應都是打一頓或者罵一頓。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但是沒有辦法,他就考了0分你怎么辦呢?你還不斷地傷害他,到最后他可能就不學了。
我建議家長朋友們站在長遠的角度上去想一想,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到底有多少差距。難道沒上大學孩子一輩子就沒出息了嗎?絕對不是!就像我剛才說的,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不管做什么都是有出息的。我可以舉自己的例子。在高考的時候,我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沒考上,第三年才考上了。我用了三年的時間和我的同學拼了一年,我在北大畢業(yè)的時候,我們?nèi)?0個同學,我是全班倒數(shù)第五名,但成績并沒有阻礙我做成自己的事業(yè)。
人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絕對不是你在小學、大學所得的分數(shù)決定的。分數(shù)對于孩子來說很重要,但是不能因為孩子分數(shù)低就認為孩子沒出息。請家長一定要改一改判斷成功的標準。孩子分數(shù)高是成功的標準之一,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是必然的標準,更不能當做是惟一的標準。否則你的孩子就會受到無數(shù)的傷害,因為任何一次考試只有一個第一名。如果一個班里有40名學生,難道除了第一名,其余的39個孩子都是笨蛋嗎?都是失敗者嗎?絕對不是!
所以我有一種自我解嘲說法:其實當?shù)谝幻泊_實不容易,因為他走得很辛苦,往前面一看,一個追趕的人都沒有,往后面一看,全班都在追自己,追的自己半死不活,所以第一名沒有什么好當?shù)?。當最后一名多幸福呀,往前一看,都是被自己追的半死不活的人,往后一看,一個追自己的人都沒有,你想這種生活多瀟灑呀!
當然這種觀點不能和孩子說,你一定要學會怎么鼓勵孩子。這次考倒數(shù)第一,下次我會鼓勵他考倒數(shù)第二,這次他考20分,下次我會鼓勵他考30分。千萬不要說你的孩子,這次考了60分,你告訴他下次不考90分就別進家門。你這么說,有的孩子當然會拼命學,但有的孩子拼了命也到不了90分,那他怎么辦呢?難道真的不讓他進家門么?你肯定讓他進家門,你讓他進家門就意味著你說話不算數(shù),孩子以后就知道了,我爸爸媽媽是說話不算數(shù)的,那我以后就無所謂了,他反正不會不讓我進家門,父母就這么被孩子刺中了。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記清楚,絕對不能讓孩子吃住你,絕對不能要什么給什么。教育孩子和馴養(yǎng)動物是一模一樣的,現(xiàn)在很多做父母的還不如動物園的馴獸員。馴獸員馴動物有兩種方式,第一,鼓勵,絕對的鼓勵;第二,限定,甚至是懲罰。
我曾經(jīng)問一個馴養(yǎng)海豚的馴獸員,為什么他訓的海豚能從水中躍出,并從那么高的圈鉆過去?他說其實海豚開始是不會做的,他先把這個圈放在水里面,被訓的海豚誰鉆過去就給它一條魚吃,沒鉆過去的就不給吃。海豚也不笨,很快明白了吃魚的方法,后來海豚就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
當然動物肯定不能像我們?nèi)艘粯幽敲绰斆鳎热缯f我告訴你,這個圈你鉆過去,我就讓你上北大,你肯定就鉆過去了,因為你知道這個東西對你有利。海豚不會知道利益的關系,但是海豚明白一個道理,只要我鉆過這個圈我就有魚吃,沒鉆過去就會挨餓。
緊接著馴獸員就把這個圈提出水面一半,讓海豚繼續(xù)鉆。海豚發(fā)現(xiàn)圈不在水中了,只能跳過去。逐漸的,圈被不斷提高,大概要提10-20次,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海豚跳圈的訓練就完成了。大家有沒有注意,在看海豚表演的時候,凡是從那個圈跳過去的海豚一定會游到馴養(yǎng)員的身邊去要魚吃,因為它知道每次跳過去都能吃到東西。
從上面海豚的例子中家長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鼓勵和限定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十分重要。比如說孩子得了0分,你要鼓勵孩子下次考到10分,那孩子一想,考到10分還是挺容易的,你就可以加些條件。
比如說這個孩子愛吃麥當勞,你就可以把它當成一種誘惑,答應孩子考到10分,就帶他去吃麥當勞,然后再把孩子的分數(shù)一點一點加上去。比如說你的孩子考了60分,你千萬不要說下回你要考到90 分,或者把孩子臭罵一頓。你要對孩子說,60分已經(jīng)不錯了,下回你能不能考到70分,我不把你跟班里的同學比,我只看你今天要比昨天進步,你明天要比今天進步,這個孩子的分數(shù)在潛移默化中就上去了。他每上去一點,你都要鼓勵他。當分數(shù)考得更低的時候,你要告訴孩子,這次可能是偶然的失誤,爸爸媽媽支持你,千萬不要傷害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在鼓勵的同時,父母也要給孩子定規(guī)矩。我兒子特別喜歡吃冰激凌,我老婆每天就讓他吃很多,把牙齒都吃壞了。我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規(guī)定他一天只能吃一個冰激凌,而且必須吃完晚飯半小時以后才能吃。我兒子那時剛4歲多,不知道半小時是什么概念。我就告訴他,那個長的針走到什么地方就是半個小時。
我兒子一會兒看一下那個鐘,半小時看了100多次??偹惆镜桨胄r了,迫不及待的吃到了冰激凌。第二天時,就變成看十幾次了,到了第三天就變成看兩三次了,到第四天他知道反正一時半會兒也不能吃,就玩去了,等到他想起來吃的時候半小時已經(jīng)過去了。只要是正確的事情,父母都要鼓勵孩子,同時要給孩子定規(guī)矩。立了規(guī)矩以后,父母一定不能隨便更改,更改就會出現(xiàn)問題。
最后我要談家長會犯的另外一種毛病-才能綜合癥
父母特別想讓孩子變成小天才,其實這是父母的虛榮心在作怪。中國父母會犯兩個毛病,第一,凡是自己不會的東西會讓孩子會,希望孩子在某個領域中獲得成就。所以很多家長就強迫孩子從小學這個學那個,沒有任何意義。孩子最重要的是讓他慢慢的成長。
我女兒很喜歡彈鋼琴,從5歲就開始彈,彈著彈著就變味了,一級一級的考上去,每個星期都要上課,每次都坐一個小時不能動,結(jié)果把我女兒彈鋼琴的興趣全部扼殺掉了。我女兒不想學了,而我老婆強迫她學。
我問我老婆,你的孩子在10歲的時候就過了鋼琴十級,請問她10歲以后還學不學彈鋼琴?如果她10歲以后不學,那從她1歲到10歲學鋼琴有什么用?你如果不是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偉大的鋼琴家,那么你讓孩子10歲就通過十級考試是沒有道理的。第二,你讓孩子這么學,讓她對鋼琴失去興趣了,她根本就不愛彈鋼琴了。
我和女兒說,爸爸不強迫你學,也不讓你考級。爸爸這輩子很后悔的事情就是不會演奏樂器,演奏樂器可以排解郁悶。學習鋼琴原則上不是為了讓你考級,而是為了幫你尋找抒發(fā)心情的渠道。未來你一定會進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的時候進行鋼琴伴奏,這樣你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如果你不想學,能不能保持你現(xiàn)在的水平。我女兒其實是很喜歡鋼琴的,作業(yè)做累了,就彈半小時鋼琴。這以后她每個禮拜跟老師學一次,學習鋼琴的興趣也越來越濃了。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其次是心情教育,第三是鼓勵教育。最后一點,家長要讓孩子學會吃苦。
最后我想告訴家長朋友們,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財富、地位全部交給孩子,你的孩子終身都不一定會幸福。你只有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成功的人,教會孩子學會追求自己的目標,學會享受達到目標以后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你的孩子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
1、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
當孩子獲得成功,體驗到快樂時,大腦里會釋放出“腦內(nèi)嗎啡”,這種化學物質(zhì)會驅(qū)使孩子想重復這一經(jīng)驗。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說“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做游戲、玩玩具、做手工、參加競賽及做家務等等活動中,鼓勵孩子大膽嘗試,適當引導,讓孩子可以通過一定努力品嘗到勝利的喜悅。比如,當孩子躍躍欲試想幫媽媽洗碗時,不要嫌麻煩,或是怕他打碎碗而拒絕他,不妨為他搬個高度適中的凳子,為他戴上圍裙、套袖,告訴他怎樣輕拿輕放,怎樣沖洗干凈。當孩子洗好一只碗時,大聲夸贊他干得真棒,孩子會很快樂,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
對小孩子來說,各種探索都是學習的機會,那么,就讓我們“為孩子找一棵矮點的蘋果樹,讓孩子踮起腳,伸手就可以摘到蘋果”。一次次成功的體驗會讓孩子信心百倍,動力十足地向下一個更高的目標邁進。
2、興趣永遠第一
凌志軍在暢銷書《微軟小子》里講了個故事,朱麗葉的兒子沃倫秉性聰慧,才14歲,就已完成高中學業(yè),可以上大學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shù)中國父母都會很自豪地敘述孩子的成功,朱麗葉卻并不想讓兒子現(xiàn)在就上大學,原因是想讓他更多地享受童年時光,讓他做他喜歡的事情。她與作者有如下的問答:
“作為老師,你覺得“成績、興趣、快樂童年、道德”中什么對學生最重要?”
“興趣永遠是第一。沒有興趣就沒有一切。有了興趣,偉大的成績便隨之而來?!?/p>
“那么,作為母親,你覺得什么對孩子最重要?”
“興趣,還是興趣。我希望他有一個很快樂的童年。不過,興趣還是第一位。有興趣才有快樂?!?/p>
這位母親的信念與一位前蘇聯(lián)的教育家異曲同工。一次,這位教育家給學前班的孩子們上課。他準備了一個“發(fā)言球”,一邊從講臺扔出去,一邊說“2+3=”,哪個孩子接到球,哪個孩子就說出答案,孩子們學得很高興。聽課老師有的就不理解,說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直接提問不就可以了嗎?要什么“發(fā)言球”?他回答說,沒有“發(fā)言球”,當然也可以提問,但是孩子們卻沒有了發(fā)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已成老生常談,卻仍被很多父母熟視無睹。如果你希望孩子越來越聰明、越學越愛學,那就把激發(fā)、呵護、提高孩子對學習活動的興趣放到每日日程上吧。
3.告訴孩子,失敗了沒關系
學習、活動總有勝敗、輸贏,怎么給予孩子評定是一門藝術。因為孩子本身不具備自我評價能力,大多數(shù)是靠他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來進行自我認識。
當孩子為“失敗”而難過時,父母不應以憐憫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聲嘆氣,更甚至劈頭蓋臉地責罵孩子,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明白,失敗、錯誤沒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碰到,勇敢、聰明的人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xù)努力。
允許孩子失敗,也是對孩子能夠成功的一種信任。
最后,讓我們思考對孩子“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斷標準: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終身繼續(xù)學習的動力和基礎”。如果是,這種教育可以說是成功的;否則就是失敗的。
1、永遠也贏不了的游戲
如果我們讓孩子玩一個游戲,這個游戲的難度超出孩子現(xiàn)有的理解能力,但我們又不向他做任何講解,結(jié)果孩子總是不知道該怎么玩,每次嘗試都失敗,那么孩子的感覺會越來越糟糕,不用別人說,他也會覺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贏”的感覺,最終,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看起來笨頭笨腦又畏手畏腳的孩子。
2、過早的知識傳授
一些熱衷于所謂“智力開發(fā)”的父母,積極地對幼小的孩子進行讀寫算訓練。那些學業(yè)知識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孩子雖然也能靠鸚鵡學舌的方式死記硬背下來,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進他們的智力發(fā)展,反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挫傷了自信。
3、大量的負面暗示
有一個充滿寓意的童話故事:有一位美麗的公主,從小就被一位巫婆關在一座高塔上面,每天只能見到巫婆。巫婆每天都對她說:“你的樣子丑極了,見到你的人都會感到害怕?!惫飨嘈帕宋灼诺脑?,怕被別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經(jīng)過塔下,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驚為天人,救出了她。這位公主才對著鏡子意識到自己原來如此的美麗。
想要孩子改變嬌氣、脆弱的性格,培養(yǎng)剛毅、勇敢的男子漢品質(zhì),鷹眼達陣體育是您孩子的不二之選。 鷹眼達陣體育作為濟南美式橄欖球運動的專業(yè)引導者,堅持專業(yè)、用心的美式橄欖球教學活動理念,力爭讓青少年快樂運動,健康成長。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內(nèi)向的孩子也能成功》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誠實的故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育兒心得:內(nèi)向的孩子勿責也勿夸 一些母親為了糾正孩子的這種性格,就心急地再三責罵“你怎么這樣死氣沉沉!”、或是“你就不能活潑一點嗎?”。不然就是以鼓勵的方式對他說“好好加油吧!”。然而,這兩種方式皆難...
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fā)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如果把生活當做激流已經(jīng)涌現(xiàn)到萬丈峭壁,我們只要再前進一步,就會變成壯麗的瀑布。哪些描寫鞭策自己的勵志句子值得一看呢?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告訴自己必須努力才能成功的句子簡短》,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到作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文筆,提高寫作能力。我們平常寫作文要立意準確,不然就會跑題,寫好作文的前提就是要多觀察、多動手寫。那么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究竟該怎么寫呢?以下便是小編收集歸納的“只有努力才能成功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希望有用。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達成心愿,但是該怎么做呢?難道要把心...
許多學生都會被要求寫作文,通過寫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很多人寫作文時總是想到哪寫到哪,一篇好作文是非常吸引人心的。我們怎樣才能讓自己寫好一篇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出來的“只有努力才能成功的作文范文優(yōu)選五篇”,希望您可以借鑒參考!我是一個初三的學生、在這個學校已經(jīng)生活四年了,從六年級開始,我...
文文是個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早上和晚上離園時從不向老師問好,也從不說和老師再見。盡管我們費了很大的勁進行教育,還是沒有好的效果。問她為什么,他從不回答。平時她也很少給老師說話。我就主動接近她,游戲時,要特...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