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老師還沒有寫的話現(xiàn)在也來的及。?詳細的教學教案能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下的內(nèi)容“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是我們特意為您準備的,相信您能從本文找到幫助!
一、【教材概述】
二、【教學設想】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置身詩境,充分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力,深入鑒賞詩的意境。
2、緣景入情,引導學生結合詩境,體味詩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課前布置充分預習:讀準字音、疏通全詩、提出疑難。
2、誦讀吟詠,整體感知詩歌,品味詩歌蘊含的情感。
3、自主賞析,引導學生再現(xiàn)、鑒賞詩中意境。
4、探究思考,理解夢境對于詩歌主題的表達作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以歷史的眼光正確評價詩人,學習詩人蔑視權貴、追求個性自由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
①鑒賞詩中“夢境”,提高聯(lián)想想象與語言表達能力。
②體味詩人蔑視權貴、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想感情。
2、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夢游天姥”與詩歌主題之間的聯(lián)系,深刻把握詩歌的主題。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
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經(jīng)驗,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反復誦讀,感知詩歌;通過繪聲繪色的場面再現(xiàn),體會、把握詩歌意境;通過比較討論,層層推進,完成與教材的零距離觸,并達到知識鞏固與遷移的目的。
2、教學手段:
借助多媒體,激發(fā)學生興趣,并綜合運用誦讀、自主賞析、探究思考等方法,讓學生真正融入詩歌美的意境中,產(chǎn)生感情的共鳴,進而獲得獨特的審美感受,把握詩歌的主題,從而有效地落實本課教學目標。
五、【教學過程】:(詳見教案)
(一)、導入
(二)、解題
1、“吟”:強調讀音yín,是一種歌行體。
2、“夢游天姥”:詩歌的內(nèi)容。
3、“留別”:寫詩的動機。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全班朗讀課文:學生質疑,教師正音、釋疑。
2、“夢游”本詩的主體,那么,這個夢從哪里開始又從哪里結束呢?
3、這是一首留別詩,詩人向東魯諸公表明什么心跡呢?
(四)、賞析夢境
1、詩人因越人傳說天姥險峻綺麗,而起游興,還未啟程,已先夢游。第二段便集中寫詩人夢游的過程,這也是詩歌最精彩的部分。
思考:詩人遨游于夢境之中,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賞析第二部分
(1)月夜渡湖(剡溪)——溫情清幽(詩人的心情、月的形象)
(2)著屐登山(山中)——壯觀絢麗、險怪神奇(迷、倚、忽、殷、栗、驚)
(3)仙人盛會(洞內(nèi))——驚心動魄、金碧輝煌、自由和睦(仙人的形象、生活)
3、對于這個燦爛輝煌,自由極樂的神仙世界,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對這個夢境充滿著一種什么情感追求?
4、解決夢游與言志的問題:詩人為什么選擇夢游詩呢?夢游與詩人所言之志有何聯(lián)系呢?
夢游(曲折)
言志
夢醒(直接)
(五)、探究思考
人生如夢——縱情山水——寧折不彎
(六)、總結:
李白就是李白,他總是在失望中希望,在失落中追求,在困厄中超越,現(xiàn)實是丑惡的,他就在心靈里翱翔。
(七)、課后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此詩。
2讀李白的這首詩,總能被深深地感染,我相信,每個人心中從此都有了一個你自己的李白。我們可嘗試著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想。請寫一篇隨筆《我讀》。
附:板書設計
一、入夢之由
二、夢中奇景
1、月夜渡湖(剡溪)——溫情清幽(詩人的心情、月的形象)
2、著屐登山(山中)——壯觀絢麗、險怪神奇(迷、倚、忽、殷、栗、驚)
3、仙人盛會(洞內(nèi))——驚心動魄、金碧輝煌、自由和睦(仙人的形象、生活)
三、驚夢慨嘆
五:【教學:反思】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又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都是極有道理的,形象地說明了讀的重要性。語言這個東西單靠老師講和分析是不能學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讓學生讀、背,所以我們才收獲了兩千多年無比燦爛的文學碩果。當然現(xiàn)在不可能這樣去做。
因此,我就將《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的教學設計為美讀來帶動講解?!八^美讀,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感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保ā度~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用美讀法來體味詩歌的“三美”、即音樂美、意境美和語言美。音樂美是詩歌區(qū)別于其他文學體裁的特質,在緩歌慢唱、密詠恬吟中把握詩的用韻,節(jié)拍,停頓,把握聲調的輕重緩急,字音的響沉強弱,語流的疾徐曲折,這就是詩歌的音樂美。在朗朗讀書聲中,來體味“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鷗”的凄涼之意,“悠然見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瑯瑯讀書聲中,來揣摩蘇軾、李白的豪放,杜甫、辛棄疾的雄渾,柳詠、李清照的婉約
因此,我將朗誦技巧合為5個字“暢”“澀”“重”“長”“短”,具體而形象地將眾多朗誦技巧融會在一起,在課堂上利用教師范讀,學生體會,學生試讀,鞏固提高等環(huán)節(jié),教會學生怎樣美讀,并且在讀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分析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再結合對詩歌主旨的理解,提高了朗讀效果
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2.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基本特點。
教學難點:
認識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現(xiàn)了他不事權貴的傲岸性格,也是他對黑暗現(xiàn)實消極反抗的表示。
主要教法:誦讀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2課時
一、作者及背景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李白是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安世濟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公元472年,經(jīng)友人推薦,被唐玄宗征召進京。他興高采烈,認為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但到了長安,任了個侍御閑職。當時的最高封建統(tǒng)治集團昏庸腐敗,李白不甘趨炎附勢,招致了權貴的讒毀,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賜金還鄉(xiāng)”為名,把他趕出了長安。天寶四年秋(公元745年),他南下準備再游吳越時寫下這首詩留給友人,借以排遺內(nèi)心的悲憤,對世俗權貴的蔑視,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二、解題:
“吟”本指吟詠,即作詩。以后作為一種詩體的名稱?!傲魟e”是臨行前留下這首詩向朋友話別的意思。另名《別東魯諸公》或《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三、課文分析:
()航海歸來的人談到海中仙山瀛洲,(大海)煙波浩渺(瀛洲)實在難以尋求;越地人談到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有時能夠目睹。
分析: 一難求,一可見,夢游有現(xiàn)實基礎。
()天姥山直插云霄遮斷天空,山勢高過五岳,遮蔽了赤城。那高達一萬八千丈的天臺山,對它象要拜倒,向東南方傾斜。
分析: 以附近極高的天臺山相比,更見天姥山的氣勢不凡。
第一自然段: 寫天姥山的位置和地勢。
()我想依據(jù)越人的介紹,夢游吳越,一夜之間就飛過灑滿月光的鏡湖。
分析: 開始夢游。
()湖光月色照著我的身影,送我到美麗的剡溪。謝靈運 住過的地方現(xiàn)今還在,清清的溪水蕩漾,猿猴的啼聲凄清。
分析: 山間水,山中猿。
()腳上穿著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半山腰就看到從海上升起的太陽 ,還聽到空中天雞的鳴啼。
分析: 半山見聞。
()山巖重疊,不知道拐了多少彎,我迷戀著花,依倚著石,不覺天色已經(jīng)晚了。
分析: 山花迷人。
()熊在怒吼,龍在長吟,像雷鳴般的聲音,震響在巖石和泉水中間。使深林戰(zhàn)栗,使層巔震驚。
分析: 巨獸怒吼。
()黑云沉沉啊將要下雨,水波搖動啊升起煙霧。
分析: 水天情景。
四、作業(yè):誦讀課文
《夢游天姥吟留別》課時計劃 第2課時(總第26課時)
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2.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基本特點。
教學難點:
認識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對黑暗現(xiàn)實消極反抗的表示。
主要教法:誦讀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2課時
一、課文分析:
()電內(nèi)雷鳴,山巒崩塌。
分析: 雷電逞威。
()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分析: 別有洞天。
()青色的天空廣大無邊望不見底,日月照耀著金銀筑成的宮闕。
分析: 山中樓臺。
()穿著彩虹做的衣裳乘著風,云中的神仙啊紛紛降下。
分析: 天空降下仙人。
()老虎鼓瑟啊鸞鳥駕車,排列的仙人啊象麻一樣難以數(shù)清。
分析: 仙人眾多。
()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動,恍然站起身來,又長嘆不已。
分析: 夢醒驚嘆。
()醒來時身邊只有睡過的枕席,剛才所見的煙霞消失了。
分析: 醒來時一切消失。
第二自然段: 詳寫所游夢境。
()人世間行歡作樂也象這樣虛幻,自古以來許多事情(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分析: 慨嘆人生如夢。
()告別你們離去了什么時候回來? 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想要行走的時候就騎上它去訪問名山。
分析: 要過神仙日子,去訪名山。
()哪能低頭彎腰去伺候權貴,使我不能夠開心開顏。
分析: 游名山勝境,其意在此。
第三自然段: 夢醒后的感想。
二、藝術特點:
1、想象豐富。通過夢境的描繪,借助仙界的出現(xiàn),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詩中所寫的,是夢游而不是真游,卻又以現(xiàn)實為基礎。以神奇的夢境與丑惡的現(xiàn)實比,以光明與黑暗比對比。
2、構思新奇。歌頌洞天之美麗,以鞭撻唐王朝的丑惡;為惜別而賦詩,卻寫游訪名山,以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戰(zhàn)斗意志,別開生面。
3、消極因素。流露的“古來萬事東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間”之類的情緒,是清高的士大夫共有的思想,表現(xiàn)出消極的一面。
三、中心思想:
全詩通過夢游的描繪,寫出了作者憎惡封建現(xiàn)實,追求自由樂土的理想,表達了蔑視權貴的反抗精神。
四、作業(yè):背誦全詩。課后作業(yè)二、三。
一.檢查背誦
指名背誦《夢游天姥吟留別》
二.文本鑒賞
1.研習第一節(jié)(入夢緣由)
⑴齊讀第一節(jié)
⑵思考:既然題為“夢游天姥”,為何開篇要“談瀛洲”?
明確:
⑶除了瀛洲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
2.研習第二節(jié)(夢游幻境)
老師語: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讓作者魂牽夢繞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奇妙夢境。
⑴學生齊讀第二節(jié)
⑵前后桌四人交流: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指出本段共描繪了幾幅圖景,并用l-2個詞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⑶學生齊讀“洞中仙樂”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描繪。
⑷自由熟讀“夢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誦。
3.研習第三節(jié)(抒情表態(tài))
⑴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眽艟惩蝗坏叵Я?,面對現(xiàn)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作者感嘆了些什么呢”
明確:
進步性:
⑵鑒賞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三.詩歌小結
1.作者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
明確:
2.你從這首詩中的哪些詩句,讀出了李白詩歌的豪放飄逸?
明確:
3.藝術特色
⑴構思奇特。全詩以游仙為構思的出發(fā)點,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關傳說,虛構出一個與黑暗的`現(xiàn)實社會形成鮮明對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達詩人對自由、光明的渴望與追求,同時也寫出他不滿現(xiàn)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貴的反抗精神。
⑵想象豐富。神話傳說和對自然山川的真實體驗融合在一起,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大膽夸張,充分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⑶語言靈活。形式錯落,富有節(jié)奏感,兼用長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縛。
四.作業(yè)布置
閱讀文本中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寫一篇400字左右的鑒賞。(小作)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把握詩作者的情感和浪漫主義風格;
能力目標背誦全詩;
情感目標感悟作者在詩歌中抒發(fā)的情懷。
教學重點:
把握詩的第三段夢境的內(nèi)涵,理解詩歌的主旨。
教法學法:
誦讀法、點撥法
教學難點:
認知詩歌中景與情的關系,理解詩歌主旨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中國古代詩歌浩如煙海,尤其說起“話別詩”,我們很容易會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這首送別詩中有深情的勸慰,卻不因遠別而悲傷,表現(xiàn)了詩人真摯的友情和曠達的胸懷。今天我們來學習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首話別詩《夢游天姥吟留別》。
二、整體感知
(一)析題
夢游天姥吟留別
1:內(nèi)容:夢游天姥(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網(wǎng))
2:形式:吟(詩體名,歌行體當中的一種。內(nèi)容多有悲愁感嘆之意,形式比較靈活,如同散文中的隨筆,可不拘一格。如《游子吟》)
3:內(nèi)容:別東魯諸公
點撥:歌抒情、文載道、詩言志。這是一首和曲而唱的歌行體詩——他抒情;這是一篇形式自由的文——他載道;這是一首表達理想的詩——他言志。
(二)朗讀課文品味語言、感知內(nèi)涵
1、朗讀詩歌:
學生齊讀全詩
糾正字音,并結合注釋強調讀音及意義
2、學生朗讀第一段(節(jié)奏輕快雄渾有力)
思考:
①詩人描寫天姥山的神奇和高大的四個句子是哪四個?
②找出幾個生動傳神的動詞。
③體會夸張、對照的寫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①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②連---橫拔---掩倒----傾
③神往充滿神秘色彩、明知理想難以實現(xiàn)但還要知難而進。 )
3、集體朗讀第2段(感情充沛語調適合)
思考:①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詩人在第二段開頭用了一個“之”字代哪些內(nèi)容而引出了他神往的夢境。
②大膽想象,試述“夢”的過程。
③找出表現(xiàn)詩人夢游時興奮不已的詞及夢醒后的情感。
( ①代第一段內(nèi)容。②夢前+夢中+夢后③飛豐富的想象大膽夸張。理想之夢:A浪漫:邀明月為伴、著謝公之木屐、登青云之梯----追求。B:神奇:天馬行空、日月同輝、霓為衣、風為馬、虎鼓瑟、鸞回車、仙如麻——理想。夢后---失落。)
4、集體朗讀第三段
點撥:“夢游天姥”,詩人極盡想象,直到眼前煙消云散,詩人才又回到了現(xiàn)實之中。夢后的詩人有何感嘆?讓我們一起來讀詩文的最后一部分。
思考:①你們是如何理解反映詩歌主旨的這飽蘊詩情的兩行詩句的?這一切在你的心目中看出了詩人怎樣的藝術形象?
長安是帝王之都,是李白一生的向往,在這里感覺官場生活亦不過如此,外戚專權,同僚爭權,詩人無意留戀,詩人寧愿選擇自己的生存空間,選擇放鹿青崖,踏尋名山,釋放浪漫與率直,還要尋找“安社稷、濟蒼生”理想。(有儒家風范道家風骨)
這一切在我們的心目體現(xiàn)出了一位傲視權貴卻又才華橫溢的詩人形象,詩人氣質不俗,瀟灑浪漫,富于幻想,對自由充滿向往。
②那么從哪里我們又讀出了詩人是在與人“留別”?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三、主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四、藝術探究(詳見板書)
1、詩風浪漫想像豐富夸張大膽
2、借景抒情夢由、夢境為結尾抒情張本
3、虛實相生夢境的虛現(xiàn)實的實
五、布置作業(yè)
1 、背誦課文
2 、思考練習四
教學目標
領會詩歌內(nèi)容,了解詩人思緒發(fā)展和感情基調 通讀全詩,把握寫景特點,注意節(jié)奏變化
感悟詩人在詩中所明之智,如何看待“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教學步驟】
一、文本導入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素有“詩仙”之稱,在中國文學史上是最具浪漫主義氣息的詩人。他感情熱烈,性格豪爽,想象豐富,語言清新自然,較多地運用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借助非現(xiàn)實的幻想來表現(xiàn)激情。臺灣詩人余光中對李白的評價:“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p>
二、題目解析
1“夢游”指明所寫內(nèi)容虛構
2、“天姥山”所夢到的內(nèi)容
3、“吟留別”說明為何而寫
三、朗讀感知
四、全詩賞析
(一)1、詩人緣何夢起?找出詩句
??驼勫蓿瓕Υ擞箹|南傾。
2、在引出天姥山之前,為什么要先從瀛洲談起,還談到五岳,赤城和天臺山?
瀛洲是東海三座仙山之一,談瀛洲是為了陪襯天姥山,為天姥山蒙上一層神秘面紗。五岳,赤城,和天臺山都是名山,可以看出天姥山也是非同凡響,進一步加強詩人夢游天姥山的強烈愿望。
3、天姥山的神秘,巍峨雄峻令詩人心馳神往,于是詩人“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奇妙夢境。
“一夜飛度鏡湖月”詩人飛一般到鏡湖月,問什么他非得“飛”不可呢?
詩人是“飛”到剡溪的,一個“飛”字,夸張地表現(xiàn)出了詩人游天姥山的急切心情。
(二)來到了天姥山,詩人先后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致呢?我們根據(jù)時間地點的變換來探究到底詩人夢中看到了什么。
1、“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痹娙藟粢娮约涸诤庠律恼找?,一夜之間飛過鏡湖,又飛到剡溪??吹街x公投宿過的地方淥水蕩漾,猿聲清遠,景色十分幽雅?!懊髟隆薄扒逶程洹泵枥L出了一幅凄清幽靜的剡溪圖景。
2、“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钡巧咸炖焉缴现鄙显葡龅氖A,站在高山之巔,看到東海的紅日在半山腰涌出,聽見天雞在空中啼叫。表現(xiàn)出了天姥山高峻、壯觀、雄奇的特點。
3、“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眲t是展現(xiàn)了天姥山黃昏之時幽深恐怖的一面。
4、突然間,景象又起了變化?!傲腥迸Z,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贝藭r,霹靂閃電大作,山巒崩裂,“轟”的一聲,神仙洞府的大門開了。從之前的昏暗恍惚到驚天動地,前者烘托后者,形成了一個由低沉到高昂的波瀾。接著,神仙出場?!澳逓橐沦怙L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鄙裣杉娂姵鰣隽?,穿著彩虹做的衣裳,乘著長風如騎著駿馬,老虎在奏樂,鸞鳳來拉車。詩人的想象天馬行空,無拘無束,展現(xiàn)了一派金碧輝煌、熱鬧非凡的神仙世界。此時夢境達到了最高點。
5、可惜,好景不再,好夢不長啊!“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毙捏@夢醒,一聲長嘆,枕席依舊,剛才燦爛奪目的神仙世界已經(jīng)不再。詩歌在夢境的最高點戛然而止,直轉而下。
6、詩人為什么要著力塑造一個光怪陸離的夢境?
背景: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奉詔來到京城長安。他本想能夠施展才能,有所作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詞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京城權貴,受到排擠,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就此破滅。離開長安后,與杜甫、高適游山東,在兗(Yǎn)州話別,臨行作本詩。
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襯托現(xiàn)實世界的丑惡,用詩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翱翔襯托他在現(xiàn)實世界的失意和碰壁。
雖然是在寫夢境,但詩人依然是著眼于現(xiàn)實,為了一吐在長安之時積累的怨憤之氣。
(三)夢醒長嘆
1、夢醒了,夢碎了,詩人發(fā)出了什么樣的感慨?
(1)古來萬事東流水,世事虛幻無常,人生如夢。(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2、人生既會有燦爛的陽光,也可能有凄冷的風雨。面對人生的沉浮,李白發(fā)出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憤慨。(主旨句)
【知識與能力目標】
學習把握欣賞詩歌運用對比烘托、借景抒情、擬人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提高詩歌自主鑒賞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誦讀全詩,討論交流,結合背景與意象氣氛,欣賞藝術特色*與作者情感,學會獨立鑒賞、概括、表述。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渲染烘托神秘氣氛,突出贊美太姥山高大峻拔氣勢非凡,表達向往之情。
【教學方法】品味欣賞、歸納實踐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誦讀全詩,感受意象氣氛與情感
二、琢磨詞句
信語或 拔(出類拔萃) 因 殷 驚列缺雨煙鼓且須
三、簡述分析,能力養(yǎng)成
1、首段背誦賞析
表現(xiàn)手法:對比烘托、借景抒情、擬人夸張
作用與感情:渲染烘托神秘氣氛,突出贊美太姥山高大峻拔氣勢非凡,表達向往之情。
2、二段背誦鑒賞
時間線索推進夢境描寫:夜渡、到達、登山、半壁海日、空中天雞、
空間轉換寫景抒情:巖路、花石、熊咆龍吟、巖泉、深林、層巔——太姥山勝景
青云、水煙、霹靂、洞天、日月、霓衣風馬(云之君)、虎鸞(仙之人)——仙境降臨
過渡句及感情:夢境美好終歸短暫,現(xiàn)實殘酷無可回避,唯有坦然面對
3、末段背誦欣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是否消極?】
所有快樂的事情總是稍縱即逝的,自古以來,功名利祿總如流水般不可長留。
表面上看是對人生的悲觀厭世,實際上這是李白對世事的看破與對現(xiàn)實的不滿的憤懣之語,也有自我寬慰的意思。
【且放白鹿青崖間】
“且”字有姑且之意,應是作者對慰留的.友人的回答,也是自己心聲的真實流露。作者不愿阿諛侍奉權貴以換取功名,所以只能暫時游歷山水以派遣懷才不遇愁緒,姑且以此等待時機。
【全詩主旨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放浪不羈、蔑視權貴、淡泊功名、追求自一由
四、遷移拓展
1、李白面對逆境的態(tài)度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2、李白為什么要夢游天姥山仙境,又很快醒來,轉而游歷山水?寫一篇短文,表達你的欣賞與理解。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所表現(xiàn)出的詩人情懷,領會李白詩歌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2、學習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從而領會詩歌美質。
3、增強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詩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義特征是教學的重點。
2、在理解詩歌的抒情結構的基礎上背誦課文是重點。
教學設計 計劃用兩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我們祖國燦爛的文明史中,唐詩是顆璀璨的明星。唐朝詩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不僅記錄了那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情狀,而且為那個時代保留了異常生動的情緒和心理記憶。唐詩的意象,成了我們民族詩歌最具的象征;唐詩精神成了我們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 而這方面,李白的貢獻是最大的。在詩中作者描繪了天姥山的雄偉壯麗和神秘莫測,下面讓我們一同走進作者所描繪的神奇的大自然中,領會作者的情懷。
二、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著名詩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動,大體上是在唐玄宗開元、天寶這四十多年中。歷史上稱這個時期為開元盛世,是唐代社會最繁榮的時期。他懷著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為。天寶二年,因朋友吳筠推薦,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長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學侍從官)。這時他已四十二歲了,滿以為可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聲色,在宦官權貴的讒言中傷下,次年李白被排擠出長安。政治上的失敗使他心情非??鄲?,也使他清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擠出長安的第二年,即天寶四年(745)年,李白準備由東魯(今山東)南游吳越(今江蘇南部,行前寫了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詩。吟,是古文體的一種,也稱引。夢游,夢中游歷。留別,臨別留下的贈言。
李白一直是以詩仙的形象活在人們的心目中的。他渴酒天子呼來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龍巾拭吐,御史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他五岳尋仙,浪跡山水,就連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色彩。傳說他的母親夢長庚星而誕,又說他的死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在人們心里李白并沒有死去,只是去追趕他所喜歡的月亮了。李白詩自然雋永,雄奇飄逸,充滿著超塵脫俗的浪漫主義情調。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李白并非人們所想象的那般風流倜儻。他有濟蒼生,安黎民的遠大抱負,但每每受挫。李白詩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現(xiàn)實的苦悶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長安受到權貴排擠出京的第二年,借夢游表示自己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反抗。
三、播放錄像,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指導朗讀。
這首詩形式錯落,屈伸自如,語言富有自然節(jié)奏感,朗讀時應有意識地注意語感流動,把握語言的節(jié)奏、音調、情態(tài)和詩人感情的巧妙配合。如天姥連天向天橫,一句用三個天字,很能加強氣勢。主體是七言,夾用幾句五言,就足以使詩的節(jié)律靈活多變,足以顯示那種輕快、歡愉的心情,如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腳著謝公屐,身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等。在詩的情景、節(jié)奏到了緊張、急迫時,就改用 四言。如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無不聲情一致,情隨聲出。寫洞天之中幻景,形象既取材于《楚辭 九歌》,語言也就出現(xiàn)以兮字為特征的騷體句法。詩通常多為兩句配合,雙句押韻。本詩基本如此,但結尾時卻出現(xiàn)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三句全押以單數(shù)配合的特殊情況。這種形式上的不平衡,也正好用以顯示詩人內(nèi)心情緒的激動不平。全詩有兩句用九字句:一是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恰好借長句表現(xiàn)神仙紛至沓來的景象,句中用了之兮而等虛詞,又使節(jié)奏舒緩;另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用以表達詩人毅然不顧的昂揚態(tài)勢。
四、詩歌的結構:全詩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入夢之由。
1、齊讀①段并思考:既然題為夢游天姥(在夢游天姥 四字下標示雙橫線),為何開篇要談瀛洲?
明確:煙濤微茫的瀛洲與云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 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
2、思考:除了瀛洲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 還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臺,從而襯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進一 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強烈愿望。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這里用瀛洲陪襯天姥,句中一信一或,使人油然而生神游天姥之念。下面直接寫天姥山的山勢,用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兩句說明其高大無比。再以天臺作陪襯,說天臺之高一萬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卻顯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腳下。這樣高大雄偉的天姥山,這樣美麗的大自然,怎能不引起詩人夢游之念呢?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寫夢中奇景。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這兩句是過渡句,承上啟下。
夢字點題,既交代了夢的所由,也申述了夢之所向。誦讀并分析②段
1、思考: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讓作者魂牽夢繞呢,于是便有了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奇妙夢境。請同學們聽老師誦讀②段,并思考: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指出本段共描繪了幾幅圖景,并用1-2個詞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2、邊分析邊板書
月夜--剡溪清幽 白晝--山中壯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樂
3、品味重點字詞:飛、送、殷、栗、驚等。
明確:飛送兩字先后運用了夸張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了 詩人夢游路上那種急切、興奮、輕快、神往的心情。
殷栗驚分別活用為動詞、使動、使動。
4、請學生齊讀洞中仙樂部分,然后請學生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 描繪。
參考: 電閃雷鳴,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門,訇地一聲從中間打開了。仙 府的天空浩瀚無邊,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砌成的宮闕,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輕 風 為駿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連三地下來。老虎彈著琴瑟啊鸞鳥駕著車,仙人多得像麻一樣數(shù) 也數(shù)不清,多么其樂融融的場面啊。(同學們描繪了一幅多么美妙神奇的圖畫,這樣美的自然,需要我們用雙手去創(chuàng)造,希望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寫驚夢長嘆。
世間兩句,是作者在當時的社會矛盾里無可奈何的自我解脫。別君句點題。且放二句,表達了詩人的放達情懷,并為結尾兩句作鋪墊。最后兩句是詩眼,提示主題,顯示了詩人對封建社會現(xiàn)實的憎恨,對自由樂土的理想的追求,表現(xiàn)詩人蔑視權貴的反抗精神。
當然,古來萬事東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間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態(tài)度。
五、鑒賞要點
1、從表面看,這是一首游仙詩,它的主體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是關于神仙世界的描寫;但詩人的游仙之念決不同于那種完全軒置身于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這個世界,是因為他厭惡眼前的黑暗的現(xiàn)實世界。這一點,詩人在詩尾有明確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才是全詩的主旨。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追求個性解放和蔑視權貴的精神。
李白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在這首詩里也表現(xiàn)得很明顯。一是豐富的想象。詩人的想象有來源于民間傳說,例如關于仙境的種種細節(jié)描寫;也有出于詩人的人性愛好的,例如明月送我于剡溪,這跟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一樣,是詩人把月看成最親密的朋友。二是大膽的夸張。這種夸張不是簡單的放大事物,而是融合著詩人美好的感情,如詩的開頭寫天姥山橫空出世的雄姿,其中蘊含著詩人對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說李白飄然思不群,于此可見一斑。
2、寫得淋漓酣暢、引人遐想的是述夢部分。
一入夢,便有不食人間煙火味--詩人竟然在鏡湖上飛行,又值月夜,月光身影投在清澈的湖水中;飛過鏡湖,月兒依舊伴著他,直送他到登山的起點--謝公宿處。接著寫登山。本來是險峻的山路,但詩人卻毫不費力,他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如同飛一樣到了山巔。這時已是黎明,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雄奇的畫面:東方的海中涌出一輪紅日,四周是蒼茫的群山。他又聽到了桃都山頂天雞的啼叫。這當然學不能說是仙鏡,但已經(jīng)是接近仙境了,或者說它意味著仙境即將出現(xiàn)。
果然,在詩人迷花倚石之際,暮色驟然降臨,熊在咆哮,龍在吟嘯,巨大的聲音震動巖石、泉水、深林、峰巒。至此,仙境已民是呼之欲出了,但詩人卻忽然將視線轉向天上的云、山間的流水及水上的煙霧,出現(xiàn)了瞬間的寧靜。這是為下文蓄勢。接著便是雷電大作,地裂山崩,只聽轟隆一聲,神仙洞府的石門打開,青色的天空一望無際,日、月、金臺、銀臺交互輝映,是真正的仙境。這一段寫夢境的進一步展開,時徐時疾,波瀾橫生,使讀者目不暇接,恍若身入仙境。
夢境的高潮是仙人盛會。因為仙人們是從空而降了,所以先寫他們的衣裳和坐騎。云之君即楚辭中的云中君,由于來者甚多,只拿他作代表。他們都聚集到那金銀臺上來做什么呢?詩人只寫了虎鼓瑟這樣一個細節(jié),其余一切讓讀者自己去想--讀者一定會想到,這是一次幸福歡樂的盛會,這樣美麗的環(huán)境,所有的與會者都來那里親切地交談,興高采烈地舉杯痛飲,像人世間的朋友們歡聚在一起。
這樣夢游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五、小結:夢(因)
夢游天姥吟留別 夢(境) 游歷 (山景)
(括號中的文字讓學生寫) 夢(感) 幻入 (仙境)
全文緊扣夢游二字,渾然一體。
六、詩人描繪夢游圖景,并非是為了追求虛空的幻想。
夢中游歷,正折射出詩人現(xiàn)實生活中的苦悶,古來萬事東流水,包含了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與深沉感慨,浪跡山水,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尋仙問道,是為了心靈的撫慰。當然,這首詩的意味遠非苦悶二字可以概括,詩篇最后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恍若天外飛來之筆,痛快淋漓地一吐對權貴的憎恨和蔑視,詩人豪放不羈的形象如立紙上。主題被點亮了,意境拓展示升華了。英國詩人柯爾律治說:詩的各個部分都是相互支撐相互解釋的。讀至此,再體會1、2兩段,我們心里豁然開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體現(xiàn)了詩人所羨慕的人格形象嗎?富麗堂皇,超脫塵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詩人對世俗生活的超越,對美好人生的追求嗎?抒情主人公最后發(fā)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為夢中圖景心旌激蕩的結果嗎?我們知道了,詩人對壯麗奇?zhèn)サ某绺呙赖南蛲?,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嗎?正是因為人生征和的激情的驅動,雖然有苦悶,但洋溢著熱情!詩歌也由此氣勢流注,奔放飄逸,形成了內(nèi)在強大的精神力量。
七、完成練習 補充閱讀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夢游天老吟留別》教學札記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收入高中語文課本已有多年,現(xiàn)又收入人教社編寫的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有關教學參考書上一般都把李白所描寫的夢境說成是景物壯麗非凡的仙境,光明一片,不見一絲陰暗,還說神仙們濟濟一堂,呈現(xiàn)出一種相敬相愛、雍雍穆穆的極樂世界,而至于古來萬事東流水這種消極情緒,則是當時比較清高的封建士大夫所共有的思想。既然夢境是一片光明,神仙們相敬相愛,雍雍穆穆,為什么詩人會魂悸以魄動?他驚起而長嗟難道是因為推動了美好的夢境而感到惋惜嗎?如果這樣理解,那么這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主題又有什么內(nèi)存聯(lián)系呢?還有,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難道是游離在作品之外的一種普遍心態(tài)嗎?這種消極的虛無主義的出世思想和積極的憤世嫉俗、決心抗爭的精神統(tǒng)一在同一個詩人身上,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孟子曾說過要以意逆志,這的確是讀書的正確方法。讀書人要懂得知人論世評文這個道理,作品的內(nèi)涵和作者的思想是某一歷史時期有客觀存在,讀者不能去改變這種存在,只能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論的方法去考察這種存在,弄清寫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當時的境遇,用自己的意去理解作者的志,只有這樣,才能打開一座座文學迷宮的大門。
李白是一位積極用世的詩人,具有盛唐時期知識分子的那種進取精神。年輕時雖曾有一段隱居學道的生活,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是尺蠖之屈、龍蛇之蟄。天寶元年,由于道士吳筠的儲藏,李白被唐庇玄宗征召進宮,做了個翰林供奉的閑官,成為皇帝的高級文學侍從,便是,他那種傲岸不羈的狂放性格,實在是委不適合于做這種工作的。在那幾年當中,他得罪了一些權貴佞臣,終于被玄宗賜金放還,離開長安,來到山東,這是李白政治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打擊。長安古年,他親眼見到了封建官場的黑暗和宮廷生活的糜爛,這使他原來具有的對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一下子化為泡影。他產(chǎn)生一種消極避世的情緒,又從心底發(fā)出堅定的誓言:安能摧眉拆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一聲大徹大悟者的呼喊,這是一個從舊營壘里出來的判逆者的心聲。這兩種情緒,看似對立,其實是完全一致的。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雖然詩人好像從裕間和時間兩個方面否定了人間的一切,但實際上是他對十年來宮廷生活的否定。詩人把這十年比作是一場院夢,--這不是什么光明一片,不見一絲黑暗的美夢,而是一場令人魂悸以魄動的惡夢。我們不僅可以從上述史實中找出這個答案,而且可以從作品本身中找到有力的證明。
這首詩從入夢之由寫到夢醒后的感嘆,共有三年大段。第一大段到對此欲倒東南傾,借越人之口,描述天姥山的雄奇峻拔,這不禁使詩人心馳神往,為入夢作鋪墊。第二大段到惟黨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這一段描寫了夢游天姥山的整個過程,詩人用賦而比也的表現(xiàn)手法,既描述了光怪陸離的夢境,又寫出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一段重要歷程。這一大段又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到空中聞天雞。詩人因越人之語而夢吳越,清風為伴,明月相隨,鏡湖飛度,來到剡溪,又著屐登山,一路上貪圖了自然風光之美,湖月如鏡,綠水蕩漾,清猿啼嘯,海日東升,天雞長鳴,從容不迫一形態(tài)、聲音、色彩諸方面極寫所見景物之美,從而表態(tài)了詩人的無限欣喜之情,我們也可以由此體會到詩人初入宮廷時的那種心情--眼前的確是一片光明!第二層到水淡淡兮生煙。這時詩人所見的景物由光明美好的世界一下子變成了昏暗的使人迷惑和恐懼的世界。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或已螟,道路迷失,天色昏暗,耳邊震響著熊咆龍吟般的瀑布,這可怕的聲音連林木山石都為之發(fā)抖。到處煙云迷漫,什么都看不清楚。詩人正在驚疑不定的時候,夢境中出現(xiàn)了更為可怕的景象。第三層,到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一道電光,一聲霹靂,山巒崩塌,石壁中開,簡直是天崩地裂!這時的詩人哪里有什么喜悅,他在萬分恐懼之中,看到洞天中是這樣一番景象:雖然日月照耀,金璧交輝,霓裳風馬,神仙如麻,但是青冥浩蕩不見底,在這富麗堂皇、雍容華貴的背后,究竟隱藏著些什么?在這些云之君、仙之人的面前,詩人可能在想:這里有我應該有的一席之地?這進詩人心情,絕不是教參上說的我心中的憂憤啊全都忘卻,這美妙的仙境就是我理想的境界,而是幾年來宮廷生活中遭受排擠打擊而積淀下的全部憂憤一下子被喚起了。這不是什么美妙的仙境,這是現(xiàn)實生活在夢中的反映;這不是什么理想的境界,而正是作者所憎惡鄙棄的世間行樂的生活。
詩人從這惡夢中醒來,驚起一詞是承上說,告訴讀者當時他自己的心境:拍拍心口--恐怕已經(jīng)是渾身冷汗了。長嗟一詞是啟下說,使詩的內(nèi)賓轉入第三段。從世間行樂亦如此到使我不得開心顏,都是長嗟的內(nèi)容。
世間行樂是泛指,但也可以理解為指幾年來的宮廷生活:滿懷著美好的希望入宮,卻受忌才害能的小人排擠打擊,還差一點兒使龍顏大怒,雖然最后賜金放還了,給了一點面子,但實際上是被趕出宮門的。宮廷中的丑惡、卑鄙和黑暗,終于使詩人覺悟了--醒了,有了這樣的覺悟,于是就鄙視了一切。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為了維護自己心靈的純潔,詩人決心從此騎白鹿,訪名山,再也不摧眉折腰事權貴了。這首詩的最后一句點明了主題,可謂卒章見志。但是讀者往往只注意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于是,在理解這首詩,探求作者志的時候,就陷入了主觀臆斷的泥坑。
這首詩的原題是《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吟是古代詩體的一種,相當于歌行。夢游天姥是詩的內(nèi)容,留別是詩的作用,原題對這個作用說得很清楚,說明這是一首贈別詩。李白的贈別詩很多,但記夢贈別的只有這一首。詩人為什么要敘述一個夢境去留別東魯諸公呢?現(xiàn)在我們可以知道,這是托夢言志。詩人離開長安,來到山東,又準備南游淮泗,寄情山水,借助美好的大自然去排遣他內(nèi)心的憂憤,去尋找光明與自由的生活,于是是就寫下了這首詩,向東魯諸公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一個追求美好理想又不愿為權貴所屈的詩人表現(xiàn)出的這種視名利為糞土的反抗精神,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應該是一種積極的世界觀,難能可貴的,是值得肯定的
教學目標:
1了解古體詩的一些特點,在此基礎上把課文熟讀成誦,了解李白及其詩作的相關背景。
2賞析詩歌的巧妙構思,理解詩作的主題思想。
3認識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對黑暗現(xiàn)實的消極反抗,表現(xiàn)了他不事權貴的性格。
教學重難點:
鑒賞“夢游”的意境,初步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基本特點。
教學方法:
誦讀法
鑒賞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鴛鴦蝴蝶夢》歌曲:“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熟悉的旋律響起,學生興趣調起,教師借機發(fā)問,歌詞化用了哪位詩人的詩?學生答,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學生齊背,“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p>
…”
這首詩作為古體詩的特點非常清晰,教師引導學生注意這首詩的特點,由此明確古體詩的特點。
二古體詩的特點: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多數(shù)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為主而雜有長短句的;平仄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體現(xiàn)自由的抑揚韻律;用韻比較自由,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篇幅一般較長,容量也較大。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的一首古體詩《夢游天姥吟留別》。
三簡介李白及寫作背景。
由以下幾句李白的詩串接介紹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十五好劍術”“五步殺一人,千里不留人”
“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素有“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之志,盼望有一天能由“布衣”而“卿相”。
長安三年,占盡了風光,終被賜金放還。此次辭別東魯諸君,準備南游吳越,本文為離別前夢游,也就是真正“南游吳越”之前的夢游。
四誦讀課文
1播放錄音或教師朗誦
強調字音、語調、情感。
2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誦讀提示)
3學生齊讀課文(字音正確,有氣勢就行)
五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指正讀法,同時理清思路,弄清詩歌大意。
問:1題目中說是“夢游”,詩中寫夢游的部分是第幾段,夢游的高潮又在哪里?
2“夢游”之外的內(nèi)容又是寫什么的?
由此可以明確脈絡:
入夢緣由——夢游歷程——仙境出現(xiàn)——夢醒時分——留別語
六指導誦讀,品味鑒賞
1品析第一段
第一段,交錯使用五七言,長短多變化,強調誦讀節(jié)奏,前四句應輕讀,語氣稍帶夸張,后四句要雄渾有力,氣勢貫通。欣賞表現(xiàn)手法:起興、夸張、烘托,體會其表達效果。
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掌握本段內(nèi)容:入夢緣由。
2品讀第二段
學生齊讀第二段
誦讀指導:開頭兩句應輕讀,“飛”
字可稍重些,以下四句應讀得輕快些,讀出作者的輕松愉悅歡暢之情。“千巖…
…驚層巔”
四句應為一個小高潮,語氣厚重夸張些最好,這也是為了與下一句的“平靜”形成對比,使情感顯出起伏。當然,“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一句的輕、慢、抑,就是為下文“仙境”出現(xiàn)蓄勢,“列缺霹靂”兩句,猶如一石擊起千層浪,極好的烘托了仙境的到來。奇幻、瑰麗的仙境到來,讓人驚嘆自然界的神力,語速應放慢些,盡可能夸張些,以表現(xiàn)詩人的無限驚喜之情。然而,當美夢化為泡影,當理想回歸現(xiàn)實,作者是悵然若失,長嘆不已!最后四句應放慢語速,融入深情以表現(xiàn)夢醒時分的悵惘之情。學生按以上指導,再讀、品第二段。
重點鑒賞仙境
要求:學生依據(jù)詩歌,通過合理想象,用現(xiàn)代散文的語言再現(xiàn)詩中意境。
參考例文:閃電劃過天際,驚雷震響長空。山巒崩塌,大地動搖。仙境的石門轟然一聲從中間打開。放眼望去,青色的高空廣闊無邊,望不到邊際,在日月的光輝照耀下,金銀的亭臺樓閣發(fā)出奪目的光彩。云中的神仙們披著彩霞作為美麗的衣裳,架著長風當作自己的寶馬,紛紛趕來,參加盛大的宴會。你看,那彈琴的是溫柔的老虎,那架車的是嫵媚的鸞鳥。仙人們濟濟一堂,歡歌笑語,其樂融融!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了解詩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義特征。
2、緣景明情,結合詩歌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詩歌的內(nèi)涵。
3、通過誦讀,置身詩境,了解詩人的情感。
4、感悟作者在詩歌中抒發(fā)的情懷,正確對待人生中的挫折。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灣詩人余光中先生在《懷李白》中寫道:“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今天,讓我們再來欣賞他的另一篇詩作——《夢游天姥吟留別》。
二、解題
夢游:說明內(nèi)容的虛實。天姥山:所夢內(nèi)容。
吟:古詩體式,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活潑,不拘一格,主要表現(xiàn)在詩句節(jié)奏的多變。留別:明本詩寫作目的。
三、朗讀感知四、賞析全詩
(一)入夢緣由
1、詩人因何入夢?找出詩句。
??驼勫?,對此欲倒東南傾。
2、為何從瀛洲談起?表現(xiàn)天姥山何特點?又為何談到五岳、赤城和天臺?襯托神秘美妙、高大巍峨
瀛洲是傳說中的三座仙山之一,虛無縹緲。這是以瀛洲陪襯天姥山,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山的念頭。
談到五岳、赤城和天臺,是以這些山來襯托天姥山的雄峻巍峨,進一步地勾起了詩人神
游天姥山的強烈愿望。
在這里,詩人并沒有直接說天姥山怎樣高,卻把那高聳的樣子寫得淋漓盡致,仿佛那高聳挺拔、時隱時現(xiàn)的天姥山就在我們眼前。我們不由得跟著詩人的足跡,一步步向那夢境飛去。
(二)夢游之旅
1、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讓作者魂牽夢繞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奇妙夢境。以時間、地點為序探究夢游之旅,并分析所見之景的'特點。
魂飛剡溪——凄清幽靜著屐登山——高峻雄奇黃昏山景——幽深恐怖
洞天仙境——金碧輝煌、熱鬧非凡魂歸枕席
(1)詩人是怎樣到達天姥山的呢?——“一夜飛度鏡湖月”
詩人是“飛”到剡溪的,一個“飛”字,夸張地表現(xiàn)出了詩人游天姥山的急切心情。
那么,詩人來到天姥山后先后看到了什么樣的景呢?請以時間、地點為序探究一下詩人的夢游之旅,并分析所見之景的特點。
(2)魂飛剡溪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痹娙藟粢娮约涸诤庠律恼找?,一夜之間飛過鏡湖,又飛到剡溪。看到謝公投宿過的地方淥水蕩漾,猿聲清遠,景色十分幽雅。“明月”“清猿啼”描繪出了一幅凄清幽靜的剡溪美景圖。
(3)著屐登山
“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钡巧咸炖焉缴现鄙显葡龅氖A,站在高山之巔,看到東海的紅日在半山腰涌出,聽見天雞在空中啼叫。表現(xiàn)出了天姥山高峻、壯觀、雄奇的特點。
(4)黃昏山景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眲t是展現(xiàn)了天姥山黃昏之時幽深恐怖的一面。
(5)洞天仙境
突然間,景象又起了變化?!傲腥迸Z,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此時,在我們面前,霹靂閃電大作,山巒崩裂,“轟”的一聲,通向神仙洞府的大門開了。從之前的昏暗恍惚到驚天動地,前者烘托后者,形成了一個由低沉到高昂的波瀾。
接著,神仙出場?!澳逓橐沦怙L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神仙紛紛出場了,穿著彩虹做的衣裳,乘著長風如騎著駿馬,老虎在奏樂,鸞鳳來拉車。詩人的想象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任意奔馳,展現(xiàn)了一派金碧輝煌、熱鬧非凡的神仙世界。此時,夢境已經(jīng)達到了最高點。
(6)魂歸枕席
可惜,好景不再,好夢不長啊!“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心驚夢醒,一聲長嘆,枕席依舊,剛才燦爛奪目的神仙世界已經(jīng)不再。詩歌在夢境的最高點戛然而止,直轉而下。
2、詩人為什么要著力塑造一個光怪陸離的夢境?(知人論世)
背景: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奉詔來到京城長安。他本想能夠施展才能,有所作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詞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京城權貴,受到排擠,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
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就此破滅。離開長安后,與杜甫、高適游山東,在兗(Yǎn)州話別,臨行作本詩。(幻燈片呈現(xiàn))
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襯托現(xiàn)實世界的丑惡,用詩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翱翔襯托他在現(xiàn)實世界的失意和碰壁。
雖然是在寫夢境,但詩人依然是著眼于現(xiàn)實,為了一吐在長安之時積累的怨憤之氣。
(三)驚夢長嘆
1、夢醒了,夢碎了,詩人發(fā)出了什么樣的感慨?
(1)古來萬事東流水,世事虛幻無常,人生如夢。(消極)
(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積極)
2、人生既會有燦爛的陽光,也可能有凄冷的風雨。面對逆境厄運的考驗,古今中外人物是如何應對的?
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司馬遷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
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
最美的刺繡,是以明麗的花朵映襯于暗淡的背景,而絕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襯于明麗的背景。人的美德猶如名貴的香料,在烈火焚燒中散發(fā)出最濃郁的芳香。正如惡劣的品質可以在幸運中暴露一樣,最美好的品質也正是在厄運被顯示的。——培根《談厄運》
漁父:“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p>
屈原:“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3、面對人生的沉浮,李白發(fā)出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憤慨。(主旨句)
五、小結:
李白的人生在天寶三年經(jīng)歷了一次沉重的挫折,但經(jīng)歷了挫折后的李白卻走出了與官宦之道不一樣的精彩人生,秀口一吐,就吐出了半個盛唐。人生總會有燦爛的陽光,也會有凄冷的風雨。讓我們從李白人生如夢的感慨中感悟到他積極一面,相信烏云上面有晴空,風雨過后是彩虹。
一、預習
①用8分鐘時間誦讀全詩,注意停頓及字音
②抽3名同學分別誦讀各段
二、解題:
①題目的斷句:夢游天姥/吟留別
②根據(jù)題目明題材:贈別詩
③“吟”本指吟詠,即作詩。以后作為一種詩體的名稱,即樂府詩這的一種體裁?!傲魟e”,是臨行前留下這首詩向朋友話別的意思。所以整個題目的意思就是用夢游天姥的詩向朋友話別。夢游是借“別”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與意向是真。另名《別東魯諸公》或《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舊詩分“古體”和“近體”,始于唐朝。唐人把當時新出現(xiàn)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把產(chǎn)生于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稱為古體詩。后來人們襲用唐人的說法?!秹粲翁炖岩髁魟e》、《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是古體詩。
④夢游天姥和話別友人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三、補充作者及背景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代表作《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早發(fā)白帝城》等。
李白是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安世濟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寶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經(jīng)友人吳筠的推薦,被唐玄宗征召進京。他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長安,認為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但到了長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個侍御閑職,不能施展政治才干。當時的最高封建統(tǒng)治集團昏庸腐敗,李白“糞土王侯”不甘趨炎附勢,招致了權貴的讒毀,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賜金還鄉(xiāng)”為名,把他趕出了長安。冷酷的現(xiàn)實粉碎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李白在極度悲憤惆悵的心情下,離開了京城,重新繼續(xù)他的漫游生活。天寶四年秋(公元745年),他離家南下準備再游吳越時寫下這首詩留贈給友人,借以排遺內(nèi)心的悲憤,表現(xiàn)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對世俗權貴的蔑視,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四、賞析
①請學生找出把夢游與吟別聯(lián)系起來的詩句
明確:世間行樂亦如此
②“如此”指什么呢?
明確:代指第二段的內(nèi)容
③請用兩個字概括
明確:憶夢(夢景、夢醒)
④作者濃墨重彩的描寫了什么?
明確:夢景
⑤自由誦讀,畫出不懂的句子,請談談你讀后的總體感受。
明確:重點詞意(清暝殷栗驚訇然青冥列缺恍嗟);
靜謐優(yōu)美,奇麗壯觀,山路曲折、深林層巔,亦幻亦真,燦爛輝煌、令人目眩。
⑥點撥誦讀方法,示范誦讀,抽點學生誦讀。
⑦找出了把夢游與吟別聯(lián)系起來的詩句,那么通過這句我們能否判斷詩人的真實意圖或者說他的落腳點和重心在哪兒呢?
明確:后面才是詩人要表達的內(nèi)容。
⑧請大家齊讀最后一段,那么“世間行樂亦如此”,“行樂”到底所指何事?后文有沒有提示呢,請找出這樣的詩句。
明確:“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p>
⑨“行樂”和夢相同在哪兒呢?
明確:到頭來一切不過是過眼云煙,一場夢一場空!
⑩詩人臨別贈言不是回憶歷歷在目的往昔,而寫自己的夢,其原因何在呢?學生討論回答。
點撥:表述心志,將遠離廟堂、寄意林泉、縱情山水、放浪江湖。
反思往昔,雖汲汲功名、了無所成、青云之志、無奈蕭疏。
勸慰朋友,對世事紛擾、灑脫直面、人生百年、適心任性。
我說的課題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課型為誦讀課,內(nèi)容分為說大綱和課標,說文本和位置,說思路和教法三個部分。
一、 說大綱和課標
20xx年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提出: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及審美情趣,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同時,新課標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體驗,應珍視學生獨特的理解和感受。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學生與文本、教師平等對話的機會,注重學生直接經(jīng)驗和感受,從而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內(nèi)涵,受到感染和啟迪。而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以其想象的瑰麗奇特、夸張的大膽離奇,特別是其追求個性解放的精神深得高中生的喜愛,若能教學得法,將不僅能 很好地貫徹大綱的思想,還能帶領同學們進行獨特的審美感受,從而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
二、 說文本及位置
1、先說寫作背景:李白早年就有濟世安邦的理想,但他不屑由科舉走上仕途,而是希望能由布衣一躍而成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國各地,結交名流,以擴大聲譽。天寶元年,經(jīng)友人推薦,被唐玄宗召入長安,他以為英雄有用武之地了,不禁得意高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自信若此。遺憾的是,此時的唐玄宗只是把他當作御用文人,供己消遣,期望他寫些“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之類的粉飾太平的文字。一身傲骨的李白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只好日日花錢買醉,以至于“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后因醉酒得罪權貴,招致排擠,被唐玄宗以“賜金放還”名義逐出京城。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里,李白親眼目睹了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昏庸腐朽,宮廷斗爭的血腥殘酷,第二年,他借離開東魯之機,寫下這首離別詩,誠摯地向親友們表明了與宮廷生活徹底決裂的態(tài)度。
2、再說抒情特點:
詩歌是抒情的藝術,情感是詩歌的生命。和大多數(shù)寄托感情尋求解脫的詩歌一樣,《夢》的抒情結構大致為“物我相對”——“物我相融”——“物我相對”。所以文中既有直抒胸臆,也有托物言志。作者先站在千里之外的東魯借越人之口,寫出了天姥山的高大神奇,用五岳、赤城、天臺與之相比,烘托其雄偉巍峨,以抒發(fā)其對天姥的無限神往。此為“物我相對”。神奇的天姥強烈地誘惑著他,于是,由多情湖月相伴,一夜飛渡萬水千山,目睹淥水蕩漾,耳聞清猿長鳴;于是乎,登青云,賞山花,倚奇石,既而電閃雷鳴,烏云四合,云氣彌漫,天崩地裂,神仙洞府,盡現(xiàn)眼前:神仙如麻,仙樂陣陣。此時,作者完全融入其中,遠離萬丈紅塵,擺脫世俗的羈絆,“人生在世不稱意”的煩惱,已隨風而散,此時的作者以與天姥融為一體,此為托夢言志、“物我相融”。然而美妙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高潮就意味著結局,魂悸魄動之后,作者重回現(xiàn)實,不禁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此為“直抒胸臆”。通讀全詩,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文章以夢游為線索,借寫游歷天姥來抒寫心志。
3、說位置
《夢》作為第三冊第三單元第一課,編者意在要求學生在前一單元系統(tǒng)學習四言詩、騷體詩、早期五言詩并了解意象的基礎上,感受唐詩的意境,明了表現(xiàn)手法。故而,教學的重點難點在于把握意境,明了手法,結合背景理解夢境與詩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三、 說教學思路和方法
根據(jù)大綱、課標的要求及詩歌教學的特點,我確定采用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誦讀為主,點撥為輔,同時為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具體教學流程為:
1、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應該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將他們帶到特定的氛圍中。為此,我制作了一幅天姥山風景圖片,意在上課伊始,就能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神游天姥的夢幻般的感覺,同時擬就幾句導語,引用學生耳熟能詳?shù)脑娋鋪砑ぐl(fā)他們的詩情。
2、美讀,體會感情:詩歌的語言是形象可感的語言,因而誦讀顯得猶為重要,因為不讀就不能身臨作者所描的境界,不能體會作者的感情,不能品味布局謀篇的'精巧和譴辭造句的妙處??梢哉f誦讀是將讀者過度到詩歌王國的必然之舟。因而我設計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因是美讀,故而講究誦讀方式的多樣。先是個別朗讀,既而集體評議并在此基礎上小結本詩的誦讀要點,再分聲部朗讀,如:以女聲的清麗表現(xiàn)天姥的神奇美麗,以男聲的雄渾來表現(xiàn)天姥的高大巍峨;第三段齊讀,以讀出其與權貴徹底決裂的決心;還有,老師配樂朗讀,以感染學生,激發(fā)起競背的熱情等。這樣,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獲得讀者之心猝然相遇、冥然契合的獨特感受。
3、品讀,揣摩語言。我注意到新課標有這樣的要求:欣賞文學作品應有自己的情感體驗,也就是說欣賞是個人的活動人的說教不能代替?zhèn)€人的感受,不同的學生應有自己體驗,詩歌教學一貫重視學生的個性體驗。因此,,我設計了一個個性化的鑒賞內(nèi)容:找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把它改成散文片段的練習。通過這種方式來品味語言內(nèi)化詩境。這樣,既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又抓住了詩歌鑒賞意境的特點。
4、研讀、明了手法:詩歌是抒情的藝術,情感是詩歌的生命,因而分析詩歌只要能抓住感情,一切問題都可迎刃而解。故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倒嚼甘蔗法”,首先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思考:本文采用什么樣的抒情方式抒發(fā)作者的感情?這樣,他們能很快在文章第三段中找到直抒胸臆的手法表明作者蔑視權貴向往自由的精神。然后,再讓他們思考:既是要表明心志,為何又要描繪夢境?這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抒情方式?同時,為了幫助他們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播放一段李白在長安的音像資料,并引導他們回顧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及蘇軾的《江城子、乙卯記夢》,從而溫故知新,明了本文托夢言志的寫法。最后,再問,既是記夢,中國的名山大川數(shù)不勝數(shù),為何偏要游歷天姥?這樣引導他們歸納文中的對比、襯托的手法。這樣,設計了三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有梯度的問題,讓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讓他們在理解內(nèi)容的同時,達到另一主要學習目標:明了手法。
5、擴讀、比較異同。投影《西上蓮花山》,比較二詩在抒情方式上的異同,設計這一題,目的在于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檢驗他們能否學以致用,及早把握高考的脈搏、鏈接高考。
6、學海導航:正如葉老所說“教,是為了不教”所以在學習中讓同學們自己總結方法是教學中重要的一環(huán),這也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精神,另外,詩歌鑒賞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故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引導他們總結詩歌鑒賞的方法,從而獲舉一反三的效果。
7、探究練習:作業(yè)布置也應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它是鞏固所學的有效的手段,也是拓展教學內(nèi)容的渠道,因此我設計了一個改寫題,選取夢游的一個片段,把它改寫成散文;另外李白作為自屈原之后,我國文史上又一浪漫主義詩人,他的浪漫的詩風是由他的浪漫的個性決定的。但由于時間的關系課堂教學中對這一環(huán)節(jié)涉及較少故安排這一練習以彌補不足。
除上述內(nèi)容外,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重感情投入,以請激情。當代詩人海子曾說:“詩是抒情,抒情是血?!比绻f“情”是詩歌的生命,那么,“情”也是詩歌教學的生命。教學中,我們只有投入真情,設身處地的走進詩人的心靈世界,融入詩人的情感空間,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這樣,才能帶領學生感染學生暢游詩的海洋。
二、語文課應有語文味,詩歌教學猶應如此。在教學實踐中,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是點燃學生詩情的最佳的方法,我認為,這堂課,不僅要書聲朗朗,還要詩意盎然,故應注意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過度。如學習“夢境”的內(nèi)容之后,我們可以這樣小節(jié):仙人如麻,仙樂陣陣,祥風慶云,融融怡怡,可這畢竟只是一個夢,魂悸魄動之后,夢醒了,夢斷了,夢碎了,重回濁世的詩人不禁感慨萬千。再如,結束可以這樣小結:一代詩仙早已作古,但他那如廬山瀑布水一瀉千里的激情,放鹿青崖間、散發(fā)弄扁舟的仙風道骨,乘風破浪、橫渡滄海的自信灑脫將永遠激勵著我們追求人生的大境界,做一個無愧我心的大寫的人!
教材分析
《夢游天姥吟留別》是人教版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中“自主賞析”部分的課文,為了讓學生能夠自主賞析,感受詩境,我選擇了讓學生誦讀、小組探究的學習形式,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詩歌意境,緣景明情,探究理解李白復雜而深沉的情感,并結合李白的生平簡歷深入理解其志未酬而心不已的樂觀積極的情懷,從而激勵學生面對生活困厄依然保持昂揚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在誦讀中感受詩歌,品味意境,把握作者在詩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2、探討詩人復雜深沉的情感,引導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
置身詩境、緣景明情,把握作者在詩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學法指導
誦讀法、討論法
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夢境”這一話題導入新課。
回顧第一課時內(nèi)容,課件展示全詩思路,讓學生熟悉全詩的行文脈絡,對詩歌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接下來讓學生自由朗讀全詩。提示學生,注意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并感受詩歌情感韻味。
根據(jù)詩歌思路讓學生部分朗讀。引導學生置身詩境,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詩歌的畫面,抓住典型意象,把握每一幅畫面的特點,進而理解情感。目的就是讓學生嘗試運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賞析詩歌。(其間采用小組討論及學生誦讀的方法)
吟讀指導:處理好停頓、重音、語速、語調、語氣,力爭吟誦出詩歌中多變的節(jié)奏,多變的情感。
分析寫景部分,各學習小組任選一幅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引導學生抓住典型意象,把握畫面特點,理解蘊含的情感。
引導學生,分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段:入夢緣由
景物:天姥山
特點:高大雄偉
情感:對天姥山的向往之情
描述示例
第1段“越人語山”,通過“瀛洲”“煙霞”等襯托了天姥山的神奇、高大,通過“天”“五岳”“赤城”“天臺山”等進行對比,用“信”“或”“連”“橫”“拔”“掩”“傾”等詞語和極度的夸張手法,描繪了天姥山的高大雄偉,激發(fā)人們的神往之情。
第二段:月夜渡湖
景物:鏡湖、明月、剡溪、淥水等意象
特點:清幽寧靜
情感:急切興奮、輕松愜意
描述示例
月夜渡湖:飛、送
詩人一入夢幻,隨即進入一個神幻空靈境界,一夜之間飛過鏡湖,在湖光月色的照耀下又飛到剡溪,降落在謝靈運當年曾經(jīng)歇宿過的地方,眼見綠水蕩漾,耳聞清猿啼鳴,景色十分幽靜。
山之日景
景物:海日、花石
特點:壯美迷離
情感:陶醉,流連忘返
描述示例
山之日景:著、登、見、聞
黎明時分,詩人穿上了謝靈運當年穿的木屐,登上了他當年曾攀登過的石級——青云梯,就像腳下生風,直向高聳入云的山徑攀登。上到半山腰,但見一輪紅日從海上升起,耳際傳來半空中天雞報曉的叫聲。無數(shù)山巖重疊,道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不覺天色已經(jīng)晚了。
山之夜景
景物:熊咆虎吟、云、水等
特點:驚心動魄、變幻莫測、光怪陸離
情感:驚異
描述示例
山之夜景:咆、吟、栗、驚、云、水
夜幕降臨了,詩人耳畔回響著從山谷傳來的熊的咆叫聲,龍的吟嘯聲。巨大的聲響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巒都在發(fā)抖。此時,天氣也急劇地變化,黑沉沉的云天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上升騰起煙霧。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聲有色,恰似一個光怪陸離的神奇世界。
洞天仙境
景物:建筑陳設、仙人的衣著舉止、鳥獸的吹打駕車
特點:輝煌燦爛、聲勢浩大、熱鬧非凡
情感:驚嘆不已,興奮愉悅
描述示例
洞天仙境
青空寥落,深不見底,金銀臺上,日月照耀,金碧輝煌。神仙排云而出,身著云霞般華美的衣裳,乘清風,紛紛而來?;⑹前佾F之王,在這里鼓瑟,鸞是鳳凰,吉祥之鳥,這里拉車,仙樂陣陣,車聲轔轔。眾仙像麻束一樣列隊立在金銀臺上。詩人神游八極之表。極盡想象,極盡浪漫。
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分析夢醒后的感慨,然后引導學生加以總結。
①“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人生無常的傷感。
②“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尋訪名山,寄情山水,逃避現(xiàn)實。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蔑視權貴,追求個性自由。
李白有儒家的積極用世之心,也有道家放歸自然之情。在現(xiàn)實的惆悵中,他終能找到精神的出口,他選擇了騎鹿遠游,娛情山水,以慰藉心中惆悵。
3.問題探究,深入理解詩人的情感,引導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①作者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課件展示相關背景,小組討論并引導學生回答)
得出結論:
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后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②你覺得李白是真想騎鹿遠游、別君去兮永不還嗎?你怎么看出來的?(小組討論并回答)
得出結論:
“且”,暫且遠游,并不想放棄自己的壯志。實際是含蓄透露了對現(xiàn)實的不滿,不愿侍奉權貴,表達了蔑視權貴、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想。
置身詩境,我們會發(fā)現(xiàn),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體現(xiàn)了詩人所羨慕的人格形象嗎?富麗堂皇,超脫塵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詩人對世俗生活的超越,對美好人生的追求嗎?抒情主人公最后發(fā)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為夢中圖景心旌激蕩的結果嗎?我們知道了,詩人對壯麗奇?zhèn)サ某绺呙赖南蛲?,正是因為人生征途的激情的驅動,雖然有苦悶,但洋溢著熱情!詩歌也由此氣勢流注,奔放飄逸,形成了內(nèi)在強大的精神力量。
4.小結勵志
李白在失望之中希望,在失落之中追求,在困厄之中超越?!疤椎脑妼懺谔焐?,飛翔的生命掛在懸崖?!奔热滑F(xiàn)實是灰暗的,就在心靈的天空飛翔。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塊圣地,安放自己的靈魂;我們需要時刻對生活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因為,這才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目的:一是讓學生對詩歌情感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再就是激勵學生面對生活困厄依然保持昂揚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五、布置作業(yè)
置身詩境,緣景明情,解讀課后李賀詩歌《夢天》,把握詩人思想情感。(目的:通過實踐,讓學生進一步熟悉“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詩歌鑒賞方法,學以致用。)
六、板書設計
夢游天姥吟留別
景物
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特點
情感
積極樂觀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幼兒園教案頻道為您編輯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內(nèi)容,希望能幫到您!同時我們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專題還有需要您想要的內(nèi)容,歡迎您訪問!
相關推薦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游子吟》”。讓幼兒感受媽媽給予的愛,樂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通過觀察畫面,講故事的方法,結合自己的感受欣賞并理解詩歌內(nèi)容...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為你整理了以下的“《劉姥姥進大觀園課件教案》”。教案是老師上課之前需要備好的課件,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自己抽時間去完成。寫好教案課件,可以確保重要內(nèi)容不被遺忘。歡迎你來品鑒本文!...
在美好校園時光中作文非常重要重要,作文提供給我們大膽想象的機會,好的作文是需要長時間的思考和反復琢磨的。你是不是經(jīng)常為寫作文感到棘手?小編特別整理來自網(wǎng)絡的我給姥姥姥爺拜年作文,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設計背景 古詩是我國古代一種非常興盛的文學樣式,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語言精練,意蘊豐富。為進一步滲透經(jīng)典國學誦讀在我園開展,且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應讓幼兒接觸一些淺顯、具有教育意義的古詩,因此制...
目的要求1、知道古詩的大概意思,并樂意背誦古詩。 2、知道要珍惜媽媽愛幼兒的情意和媽媽的勞動成果。 準備安靜的課堂氣氛,整理好幼兒坐姿。 內(nèi)容與指導二、古詩:夜宿山寺1、教師與幼兒談話,出示圖畫書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