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課件。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我們都有會準備一寫需要用到資料。資料主要是指生活學習工作中需要的材料。參考資料會讓未來的學習或者工作做得更好!只不過,你是否知道有哪些幼師資料種類呢?有請駐留一會,閱讀小編為你整理的古詩課件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字卡、詞卡、小黑板、收集其它的古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描寫深秋美麗景色的古詩。
二、學習第一首古詩
1、釋題:
⑴讀古詩題目。
(注意重點字音:贈。)
⑵師簡介詩人“蘇軾”。
2、看圖說話:
看圖,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初讀感知,了解古詩大意:
⑴自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⑵找出詩中生字,注意讀音易錯字:
擎殘橙劉
⑶自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⑷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三、學習第一首古詩中的生字
1、找出古詩(一)中要求寫的生字:
首枝記劉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記字音字形,然后找小伙伴交流是否認識了。
3、指導寫字,教師示范寫,學生在課堂上寫前三個字,教師注意巡視。
四、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討論交流,師點撥。
3、自由組合,與學習伙伴體會讀,讀完后交流自己的體會,交流后再讀。
五、啟發(fā)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師描述詩意,激發(fā)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六、想想、議議
你認為一年最好的時節(jié)是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
(秋天,收獲的季節(jié)。)
七、作業(yè)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一、復習
1、認讀古詩(一)中的生字。
2、背誦古詩。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
1、釋題:
⑴讀題。
⑵簡介詩人“杜牧”。
2、識記生字字音:
找出詩中要認的生字,認讀,解決字音。
3、小組合作,討論學習:
⑴根據《贈劉景文》的學習經驗,討論確定本組的學習方案。
⑵按自己組的方案自學。
4、師生合作,解決疑難:
每組提出學習中的疑難處,老師和其他組的同學與他們一起討論解決。
5、啟發(fā)想象,感情朗讀:
⑴師范讀,生邊聽邊想象。
⑵生練讀,一邊想一邊讀。
6、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⑴生自由讀,借助插圖感悟詩意。
⑵找伙伴,練背誦。
三、學習詩中生字
1、字音、字形、字義。
2、指導書寫。
四、實踐活動
把自己課外學的古詩背給同組同學聽,還可以教同組同學背一首自己課外學的古詩。
五、作業(yè)
課后“我會填”。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的內容,想象詩所描繪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
教學重點:讀議結合,理解詩句的意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感悟詩境,指導朗讀。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想聽嗎?(播放)。
剛才聽到的是李叔同的《送別》。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因為送別而憂傷落淚,并揮筆寫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請同學們看屏幕上的圖畫,猜一猜這是哪一首詩的內容?出示:《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送別詩,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李白去學習他的另一首送別詩。板書課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齊讀課題)
二、分析詩題,梳理信息
1.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指導認識三個生字,學生講識記方法。指導書寫:孟。在田字格里范寫,指出下面皿子底寫時要內收,學生再練寫一遍。
2.借助注釋“之”,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的意思。
三、初讀古詩,讀出古韻
學習自讀;指名讀,指出停頓;范讀,聲斷氣不斷,讀出古詩的韻味;學生練讀。
四、展開想象,體會情感
1.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誰能通過讀詩中的句子告訴我。(前兩句)
(1)板畫地理方位圖,了解黃鶴樓、揚州的方位。
(2)借助注釋,說說是怎么回事?(出示后兩個注釋)借助注釋是理解詩意的好方法。識記“辭”
(3)古詩中用“煙”來描述花草的頗為常見。請看:(出示詩句,以便積累,讓學生讀)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高鼎《村居》
煙花山際重,舟楫(jí)浪前輕。 ——杜甫《泛江送客》
2.說起“故人”,你知道他們之間的故事嗎?(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之間友情的故事)。借助資料能幫助我們更為深入地理解古詩。
3.送故人遠行,這該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出示后兩句)自由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學生匯報,教師在學生基礎上作以下點撥——
(1)點紅“孤帆”。自古長江就是交通要道,江上來來往往的船只有許多,為什么詩人只看到了一只船呢?( 因為詩人把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的身上了。)激情:老朋友正離我而去,我的眼里心里只有老朋友,就這么一直看啊,看啊!讀出我的不舍吧!(指名讀第三句,男生讀,女生讀,讓學生讀的時候,看著遠方的那條孤帆?。?/p>
(2)詩人一直看了有多久?說說你的理由。學生匯報后,點紅“唯見”。是啊,最后只看見滔滔的江水,卻看不見——(引說,讓幾位學生接著說)只看見滔滔的江水,卻看不見——
(3)出示文中插圖:詩人就這么一直望向天的盡頭,他的心里在訴說著什么?
(4)說不盡的不舍與留戀,讓滔滔的江水傳達情意吧!(我們一起讀后兩句)
4.結課:你瞧,后兩句沒有出現留戀、不舍等字眼,卻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情意,這就是通過寫景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在學習第二首詩時,你一定會有類似的發(fā)現,期待著你們的表現!
板書: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板畫) 揚州
西辭 } 敘事
黃鶴樓
孤帆 (畫畫:孤帆到碧空盡)
} 寫景抒情
唯見 (畫畫:長江流向天際)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上冊。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明確學法
1.揭題。古詩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在我國古詩寶庫中,尤以唐代的古詩最著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首唐詩。
2.回顧。過去,大家都學了不少古詩了,怎樣來讀古詩呢?(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3.小結。(可以根據注釋、查工具書、查資料、請教等)
【設計意圖】
開課伊始,通過“怎樣來讀古詩”一問,引發(fā)學生思考;再通過師生間的相互啟發(fā),明確閱讀古詩的基本方法,有助于順學而導。
二、合作學習,弄清詩意
1.自由閱讀兩首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個別抽讀,齊讀。(師生共同糾正錯誤讀音)
3.自學古詩。(用小結的方法弄清詩句的意思,先個人自學,再小組內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4.檢查學生對這兩首詩內容的理解。
⑴《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①說說題目的意思,哪個字是“到、去”的意思。②說說整首詩的意思。③齊讀。
⑵《送元二使安西》。①說說這首詩的意思。②齊讀。
【設計意圖】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圍繞一個“讀”字進行:一是讀準,二是讀通,三是讀懂。在讀的過程中,采取了合作學習的方法。為了讓合作學習更為有效,注意了以下三點:第一,先自學再合作,使合作學習的根基牢固;第二,合作學習有任務,有分工;第三,合作學習的效果有檢測,這樣的學習能落到實處。
三、想象畫面,深入玩味
1.創(chuàng)設情境。伴隨著古典樂曲,教師描述每一首詩的具體背景,聲情并茂地范讀這兩首古詩。讓學生閉目想象畫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2.小組合作學習。探討:這兩首古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處。
3.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捕捉閱讀深入點“送”,因為“送”是兩首詩共同的理解點。可在學生多元、零散思索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思考:同樣寫“送別”,有什么不同點和相同點?指導學生抓住詩篇中的關鍵字詞去品味。
不同點:送別的地點不同;送別時天氣、情景不同;送別時心情不同……
相同點:同是寫送朋友;同是寫朋友離別時的依依難舍之情……
(結合學生體會,啟發(fā)、指導學生對比著入情入境地朗讀,在理解中反復詠嘆這兩首詩)
【設計意圖】
樂曲聲由開始第一首時的明快、激越,轉為第二首時的舒緩、低沉和悲涼,再加上教師富有感染力的朗讀,這樣便可很快讓學生入情入境。與此同時,把兩首古詩放在一起朗讀,在相互對比、相互映襯中形成了一種閱讀磁場,有利于學生去品味、去研讀。雖然兩首詩有那么多不同的地方,但友情是相同的。讓學生在不同中求相同,啟發(fā)學生比較、研討,在比較中發(fā)表真切感悟,反復咀嚼,品嘗詩“味”,并通過學生的想象、朗讀以及對字詞的品味,來豐富學生內心的詩意世界,層層深入,讀出情味!
四、切己體察,余音繞梁
1.背誦。播放古典樂曲,學生自由背誦。
2.寫話。李白和王維的這兩首詩表達了朋友之間依依不舍之情,讓我們感受到一份濃濃的友情。聯(lián)系個人經歷,說說自己對友情的感觸,或親身經歷的難忘友情,再寫下來。
3.引入。這兩首古詩僅僅是我國古代詩歌寶庫中兩粒很小很小的“沙子”,在中國古代還有許多情真意切的古詩名句,請看: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山中送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請大家課外去找找,去讀讀,再背一背。
【設計意圖】
閱讀,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是讀文本,而是讀自己。因此,讀書要切己體察,讓學生聯(lián)系個人經驗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課文結束前,補充課外資源,讓學生充實自己的文化底蘊,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熱情,可謂回“味”無窮。
教學目標:
1、學會偶鬢衰三個生字,了解古詩大意。
2、理解領悟詩意,學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想象古詩所表現的情景,體會作者憂傷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據題質疑
1、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過一首古詩叫《詠柳》,你還能背下來嗎?(指名背再齊背)(課件)
2、介紹背景:(出示課件)
你們還記得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對,他是詩人賀知章,他以寫七絕為見長。他一生仕途順利,直到八十六歲才告老還鄉(xiāng),在離開京城時,文武百官都來送行,直到城門外,唐玄宗還親自寫詩送行,真夠風光榮耀。當他以一個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闊別了五十年的故鄉(xiāng)時,又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呢?
3、揭示題目:
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回鄉(xiāng)偶書》。(師板書課題)
4、據題質疑:
⑴ 理解“偶書”,這里的“偶”“書”各是什么意思?
⑵ 看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師根據學生所提問題,進行副板書,并梳理歸納)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師:自由讀詩,邊讀邊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或者你讀懂了什么?
1、生自學,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
2、檢查反饋:(課件)
⑴ 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師生糾正。
齊讀生字新詞。
⑵ 指名讀詩、范讀(出示課件)、生畫節(jié)奏。
分組讀詩。
齊讀古詩。
三、細讀品味,感悟理解
1、學習第一句:(課件)(出示第一二行)
⑴ 指名讀。
⑵ 點擊重點詞語:少小、老大、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引導學生邊觀察插圖邊說意思(板書:少小、老大、音無改、鬢毛衰)
⑶ 這兩行詩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試講,再講給同桌聽,最后全班交流)
⑷ 師歸納,生質疑。
⑸ 師:看來同學們不僅會讀,還會思考。那么你們能“從鄉(xiāng)音無改”與“鬢毛衰”這兩個詞中體會到什么?
⑹ 指導朗讀: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闊別多年后又返回到養(yǎng)育了自己的家鄉(xiāng)與故鄉(xiāng)的人們團聚,想到家鄉(xiāng)人民的熱烈歡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時一定會興奮不已?,F在誰能用讀出作者此時的喜悅心情?(指名讀、齊讀)
⑺ 總結學法: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剛才學習的方法。(生試講,師概括:抓住重點字詞,聯(lián)系上下文或觀察插圖,理解詩意。)現在請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來自學第三四行詩句。
2、學習第二句:(課件出示第三四行)
⑴ 出示句子,指名讀、齊讀。
⑵ 學生運用自學,再集體交流。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兩行詩的?
師:你能想像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無奈、憂傷)
誰能通過朗讀來表達這種感情?
⑶ 指導朗讀古詩。
3、串講詩意,體會情感:
⑴ 誰能用自己的話把全詩的意思講一講?
(指名講,同桌互講,全班交流)
⑵ 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什么?(板書:思鄉(xiāng))
⑶ 小結:是啊,“月是故鄉(xiāng)明,人是故鄉(xiāng)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xiāng),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xiāng),離開家鄉(xiāng)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xiāng)音無改”,這無改的鄉(xiāng)音里流露出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么我們就帶著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懷著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⑷ 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齊讀、試背。)
4、挖掘課程,欣賞佳作:
同學們,賀知章回到故鄉(xiāng)后,面對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寫了兩首《回鄉(xiāng)偶書》。剛才我們學習的是第一首,現在請同學習們欣賞第二首,一起與作者體會回到家鄉(xiāng)的那種感受。
(出示課件,師誦讀: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
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
春風不改舊時波。)
四、表演想象,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學得真起勁,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詩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想象,試著將《回鄉(xiāng)偶書》編成故事,再與同伴合作演一演。(提示:如果你是賀知章,離開家鄉(xiāng)幾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你當時的心情會怎樣?你當時看到的、聽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樣嗎?)
1、分角色試練表演:
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師模仿“記者”,采訪“賀知章”。
師:同學今天學的真不錯,那么其他同學學了這首古詩后還有什么收獲?(生談)
2、齊背古詩,并邊背邊想象情景。
五、示范指導,培養(yǎng)習慣
1、讓生找出本詩的生字,并看看要怎么正確書寫。
2、出示課件中的生字書寫順序,師邊講解。
3、學生試寫(每個生字各寫2個),師巡視,生寫后互檢。
六、自主選擇,培養(yǎng)能力(任選一題)
師:同學們,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我們都完成了,現在我們到作業(yè)超市去逛逛,然后你們選拔自己喜歡的題目作為課后的練習題。
1、背誦并默寫古詩。
2、為《回鄉(xiāng)偶書》完成一幅詩配畫。
3、自編故事,再與伙伴交流。
1.古詩兩首
教學要求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重難點、關鍵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 會認6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具準備
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出示蘇東坡畫像
2. 出示寫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月餅盒
3. 了解蘇東坡
4. 出示教學掛圖
5. 導語:蘇東坡是怎樣用詩描繪這秋景的呢?請自由朗讀詩歌:贈劉景文
二、 學習生字
1. 自由讀詩,找出生字
2. 組詞、讀準字音
3. 注意平舌音:贈 殘
4. 指導寫字
枝 記 劉
注意字的結構
三、 學習詩歌
1. 自由讀詩,讀準字音
2. 聽錄音,畫出朗讀節(jié)奏
3. 自由讀,齊讀后找出疑難之處
4. 學生分組討論后教師點撥
(1) 出示荷葉田田圖解詩句1
(2) 出示菊花盛開與衰敗圖解詩句2
(3) 導語:荷盡菊殘的時候還有什么呢?(看圖)
橙黃橘綠。對,這才是秋天最美的時候,齊讀3、4句詩: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5. 朗讀詩歌
(1) 這么優(yōu)美、這么豐富的秋天給人帶來什么?
(2) 這么快樂、這么幸福的秋天該怎樣讀?
(3) 齊讀詩歌
注意重讀以下詞語:
擎天蓋 傲霜枝 君須記 正是
6. 背誦詩歌
四、 拓展學習(再被一、二首寫秋天的詩)
作業(yè)設計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會認4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 背誦其他寫秋的古詩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 背誦《贈劉景文》
2. 導語:豐收的秋天令人欣喜,秋天的山林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3. 出示教學掛圖
4. 講楓林美(要求用上學過的詞匯)
5. 詩人是怎樣描繪這美景的呢?
6. 自由讀詩《山行》
7. 找出生字
二、 學習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 組詞認讀
3. 摘蘋果游戲
4. 指導書寫:于 首 楓
三、 學習詩歌
1. 自由讀,注意讀準字音
2. 聽錄音,畫出節(jié)奏
3. 自由讀詩,齊讀后找出疑難之處
4. 略知詩意
(1) 課件演示山路彎彎曲曲伸向深山的情況
(2) 提問:秋天的山里有什么呢?(看圖)
(3) 詩人登上寒冷的山坐在石頭上是為了看什么?
(4) 引導:能否讀出詩人愛看楓林的詩句:
(5) 出示春花與楓葉比較圖
(6) 了解“二月”之意:二月即春天
(7) 教師在學生講后歸納總結
(8) 出示平時的楓葉與經霜的楓葉進行對比。認識霜葉紅的原因
5. 朗讀詩歌
(1) 這時候的楓林像什么?
(2) 這么美的楓林該怎么讀?
6. 齊誦詩歌
7. 背誦詩歌
四、 拓展學習
背誦課外搜集的寫秋的詩
五、 作業(yè)
背誦古詩
板書設計
荷盡
菊殘
贈劉景文 好景
橙黃
橘綠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理解事歌意思。
4.積累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詞,從中感悟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贊美自然之情
領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過程與方法:
通過工具書、反復朗讀、質疑理解詩歌意思,體會作者情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贊美自然之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讀懂詩詞大意,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具:
錄音機、幻燈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
教學流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古詩兩首》的第一首,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讀通
1.學生試讀,誦讀。
2.聽錄音,學生邊聽邊想象:古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從哪知道的?
三、學法“引路”,自學古詩
1.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我們應該怎樣來學習古詩?
2.歸納如下學習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理詩句―入詩境―悟詩情
四、“知詩人,解詩題,理詩句”
1.指名簡介蘇軾。說說詩題怎樣讀?給了我們哪些信息?
2.指名朗讀詩句,注意咬音準確。
五、“明詩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利用工具書理解詩意。同桌交流、討論。
六、“入詩境,悟詩情”
1.通過學習這首古詩,你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從詩句中體會到的?匯報、交流。
2.誦讀詩句,體會情感,感受意境。
七、領悟作者巧用修辭,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1.詩中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描寫西湖景美的?
2.品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八、拓展延伸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板書課題
二、復習上節(jié)課的學法。
三、交流資料,了解詩人
四、自查釋疑,讀懂詩意
1.學生試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2.學生試講,逐句理解。
3.觀察圖片,感受畫面之美。
五、討論探索,感受詩境
1.結合詩題,引導質疑:詩人遙望洞庭湖,望見了什么?
2.討論探究,感受詩境。
“湖光秋月兩相和”(和諧之美)
“潭面無風鏡未磨”(朦朧之美)
“白銀盤里一青螺”(藝術之美)
六、反復誦讀,體會詩境
1.輕聲自讀,想象詩所描繪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七、領悟作者巧妙的表達方法
八、拓展延伸
一、 教材分析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边@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意境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我們的教材安排的古詩內容的學習,數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
本課《鋤禾》和《憫農》兩首古詩,都是唐代詩人李紳所作。每首詩都是五言絕句。兩者相比,《鋤禾》難度較之《憫農》稍大些。我準備按順序先教學《鋤禾》,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基本學習古詩的方法,接著再學《憫農》。然后再以一首帶多首,放手讓學生學習補充的兩首詩歌《詠鵝》、《春曉》。當然,這兩首古詩是經過精心挑選的,難易適中,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又是對古詩的積累。所以,學好古詩《鋤禾》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根據教材的難易和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我分兩教時進行教學。
第一教時:
把《鋤禾》作為范例進行教學,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學習過程;
第二課時:
引導學生學《憫農》,補充學習《詠鵝》、《春曉》。
這樣安排簡潔、緊湊而又有所側重。下面我重點來分析一下《鋤禾》這首古詩。(出示課件畫面并板書:鋤禾)
《鋤禾》是學生在小學課本中學到的第三首古詩。在這之前所學的《畫》和《古郎月行》兩首古詩,意思淺顯易懂,而《鋤禾》這首古詩也比較簡單,但在理解意思時必須適當調換詞語的順序。那么,正確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也就是本課教學難點之一。從內容上看,《鋤禾》的前兩句描寫農民在烈日下?lián)]汗鋤禾的.勞動場面;后兩句通過反問告訴人們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重點是什么呢?我認為是使學生能夠自主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對勞動者的贊美和同情。
根據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通過對教材的分析,結合課后的練習題,同時針對我校一年級小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第一課時的五個教學目標:
1、 掌握5個生字:禾、午、粒、辛、苦,著重理解“鋤禾”“當”、“皆”“辛苦”這些字詞的意思。
2、 能說出這首古詩的意思。
3、 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熟練背誦古詩。
4、 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5、 懂得農民勞動的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教育學生尊重農民的勞動,愛惜糧食。
二、 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充分運用嘗試教學法,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運用“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誦詩句”這四個步驟來學習。
2、學法
分學習小組,讓學生學會共享知識,在交流中得到知識。
三、 基本教學過程
大家都知道,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是實際教學中能成功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所在。低年級孩子,對于學古詩感到枯燥、深奧。因此,我把教學過程分為這樣四個步驟(出示投影)。
下面我有側重地作個解說。
1、解詩題
首先出示鋤禾的畫面,引導學生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自行弄懂“鋤禾”的意思。教師在過程中適當提問點撥,同時進行生字“禾”的教學以及檢查學生借助拼音認讀詩文是否正確連貫。在這里,教師可以滲透一點,如果碰到題目意思不懂的古詩,一般先理解詩題,舉例說,學《憫農》這首古詩時,一般先弄懂“憫農”的意思。
2、知詩人
接著,向學生介紹本課兩首古詩原題就叫《憫農》?!朵z禾》原為第二首。都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同時強調李紳是我們無錫人,他的詩很有名氣。
3、明詩意
我先請學生回憶一下已經學了哪些古詩以及在課外已經掌握了哪些古詩。再回憶學習古詩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因為實驗班的孩子對于古詩的積累比普通班的孩子要多得多,所以,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激活了學生記憶倉庫中的信息為今天的學習所用。接下來,我就請學生自由讀詩句,嘗試理解字義。在自學基礎上,請他們討論學懂了哪些,還有哪些字詞不懂?估計學生對“當、皆、粒粒、鋤禾日當午”這些字句的理解有一定困難,需要在教師點撥的基礎上討論解決?!包c撥”在什么地方呢?“點”在學法上,“撥”在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上。比如,我可以請他們說說學習中遇到困難怎么辦?學生可能會說“查字典、請教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等。學生查閱字典,聯(lián)系詩句,知道“皆”的意思是“都”,而對于“當”的教學可以滲透在“鋤禾日當午”這一句的教學中:問“鋤禾”已明白,看圖,這是什么時候?(中午)從哪里看出是中午?2。出示“日當午”,講“當”,請學生用“當”找朋友(當時,正當)。3。看看圖,讀讀句,說說“日當午”的意思。4。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句的意思。(在這里,要告訴學生:為了使句子說得清楚、明白,可以顛倒古詩中詞語的順序,并且引導學生按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干什么的順序將第一句說完整)。剩下的詩句也以此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先通過自學以及教師點撥解決字義,然后嘗試串講詩句的意思,這是教學的重點。(課件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逐步展示,生字的教學也穿插在其中)我告訴學生串講詩句可以變換次序,也可以添加字詞,我對于串講只要求意思基本到位,句子通順連貫。在此過程中,學生先逐句串講,講后先讓他們自己評議,最后我再糾正。這樣通過生與生、生與師之間的交流,比較正確理解整首詩的意思,從而落實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4、誦詩句
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朗讀起來瑯瑯上口。為了使學生讀出味兒來,讀出感覺來,我分4步進行教學:
1、教師示范朗讀,確定基調:嚴肅、較沉重。(教師范讀)
2、采用嘗試法,讓學生自己標上停頓、重音記號,有感情地朗讀。
3、教師進行適當的技巧指導:比如:讀“誰之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句,我要求學生重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減慢速度進行朗讀。(教師范讀)
4、反復練讀,采用個別讀,小組讀,男女讀,競賽讀等多種形式,直至熟讀成誦。最后,教師向學生進行歸納式提問:通過學習《鋤禾》,你懂得了什么?學生可能會給教師不同層次的答案。有的是對內容的掌握,有的是對中心思想的理解,還有的會是學習古詩的方法等。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向深層次思考。當然,要求不能很高,能夠大概說出意思就行了。因為畢竟才一年級,還是學習古詩的起步階段,在今后漫長的求學道路上,他們會慢慢感悟的。
四、 作業(yè)設計
根據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和設計作業(yè)時的“基礎性、靈活性、延伸性“這幾個特點,我適量地設計了這些作業(yè):
1、 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冊中的題目,鞏固基礎知識。
2、 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xù)積累一些古詩詞,準備進行古詩朗誦大賽。
板書:
鋤禾
解詩題:鋤禾
知詩人:李紳(唐)
明詩意:當、皆、粒粒皆辛苦
誦詩句:嚴肅、較沉重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兩首古詩,使學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艱辛,懂得勞動果實來之不易。從而教育學生熱愛人民,尊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2、認識本課11個字,一個多音字“沒mo”,會正確書寫8個字。
3、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詩文,背誦詩文,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會認字和會寫字。
2、理解古詩內容,會背誦兩首詩。
三、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的意境韻律的同時,感受勞動人民的辛苦。
同時,培養(yǎng)學生喜歡古詩、愛學古詩的興趣。
四、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電腦課件或圖片、課前查找有關資料。
五、教學時數
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圖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吃的糧食是怎么來的嗎?
(農民伯伯辛勤耕種出來的)請大家到田間看看他們是怎么種田的。(課件演示或出示圖片)
2、指導學生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時間?誰在做什么?
再仔細觀察農民伯伯的動作、表情,說一說你有什么感覺。
3、有位詩人看到這種情景,心里有很多感慨,他就寫下了一首詩。你們知不知道這位詩人是誰?寫的是什么詩?(板書課題)憫:當同情講。憫農是同情農民的意思。
4、學生介紹課前查找到的資料,了解唐代詩人李紳。
5、這首詩大家并不陌生,會背的同學請站起來背給大家聽。
(二)在朗讀中理解詩句。
1、對照拼音,自讀古詩。
2、同桌互讀,讀準字音:餐can、皆jie。
想一想,你讀明白了什么?
3、小組里互相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4、再次用課件演示農民耕作畫面。
邊讀邊看圖,理解第一句。
(1)結合插圖讀一讀第一句,說一說什么意思。
(2)再看插圖,想象當時的情景。
(一位上了歲數的老人頭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間鋤草。中午的太陽掛在空中,天氣十分炎熱,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農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5、指導朗讀。這句詩應該怎樣讀?自己練,在班里讀。(飽含辛酸的語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范讀、領讀、指名讀)
6、學習第二句,領悟其義。
(1)個人讀句,小組討論,說說讀懂了什么。
(2)理解詞語的意思是:“盤”指吃飯的碗,“餐”指飯,“皆”是都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誰知道碗里的飯,每粒都是農民用辛苦勞動的汗水換來的)
(4)指導朗讀,體會詩句表達的情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吟誦全詩,聯(lián)系實際。
1、大聲誦讀,練習背誦。(采用詩句、單人背、互背等方式)
2、學習這首古詩后,你想對農民伯伯說些什么?你想對浪費糧食的人說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望天門山》是義務教育課標版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首古詩。這首古詩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學習這首古詩,要讀懂詞句,理解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而古詩的語言非常簡練形象,更重要的是它的意境優(yōu)美,情感真摯,而三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古詩,由于閱歷和生活積累的局限,很難進入文本所描寫的境界中去,而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詩句的理解,給學生帶來直觀形象的感受,更有利于學生進入情景,深刻地領悟詩歌所描寫的意境,真正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秀麗。
一、交流資料,感受意境。
1、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李白及天門山的資料。
2、教師展示資料(出示課件:天門山兩山對峙,長江洶涌奔騰,一輪紅日掛在天邊,小帆船由遠而近順流而下。)
(師生共同欣賞。)
3、師:同學們,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充分地交流。)
[評:播放課件,讓學生觀看美景,能給學生帶來直觀形象的感受,使學生一開課,就能進入文本所描寫的情景中,從而初步感受意境。]
二、自主合作,體驗意境。
1、師:請同學們讀讀《望天門山》這首詩,看詩人是怎樣用詩句描寫這一壯觀景象的。讀后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然后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學生大聲誦讀,在小組內熱烈地交流。)
2、全班交流。
3、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梳理出理解上的難點,即對“至此回”與“相對出”的理解。(師相機板書:“至些回”?“相對出”?)
4、合作探究不懂的詞語。
(1)理解“至此回”。
(師再次出示課件,指導學生觀看水流撞擊到山石上,激起回旋,形成洶涌的波濤的情景。“碧水東流——至此回”,師一邊讀一邊用動作演示。)
①再次啟發(fā)學生說自己又讀懂了什么。(主要是解決了哪個“?”)
②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小結:洶涌的長江水好像是從中間推開了天門山,碧綠的江水一路奔流向前,至此撞擊到巖石上,激起回旋,更顯得洶涌澎湃。大家能通過誦讀的方式來表現這一壯觀的景象嗎?
(學生自由誦讀,然后出示配樂動畫,指名配音朗讀。)
[評: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整理出難以理解的詞語,這些詞語如何理解?播放課件再現情景來幫助學生理解是最好的辦法。學生在教師的巧妙引導與課件的形象直觀感受下,理解到了詩意,突破了難點,再加之教師播放配樂動畫,學生在這種美的情景的熏陶下,大聲地配音朗讀,從而讓學生真正地體驗到了古詩的意境。]
(2)理解“相對出”。
①師:記得在《望廬山瀑布》一詩中,也有兩句詩寫得很有氣勢,是哪兩句呢?
(生齊誦:“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②師:很對!作者所望見的兩處景象都是驚心動魄,極其壯觀。不過,《望天門山》和《望廬山瀑布》的“望”卻又有些不同,大家知道不同在哪兒嗎?
③師再次出示課件,(指示學生看順流而下的小船,站在船頭的詩人。)想一想,作者分別站在什么地方望的?
(引導學生比較:《望廬山瀑布》是李白站在瀑布前面,遠遠地望,《望天門山》是他乘著小船,從遠處駛過來時望見的。而從遠處看天門山和在近處所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遠處看山很模糊,到近處就變大變清楚了。而“兩岸青山相對出”寫的就是作者的這種感受。)
④再次請學生說出這句詩所描寫的意境。
⑤再次地播放配樂動畫,讓學生大聲地誦讀這兩句詩。
三、創(chuàng)設情景,想象意境。
1、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在頭腦中畫畫,說說,你能看到什么樣的畫面?
(師配樂誦讀詩句,生想象)
2、學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意境。
3、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師點撥:眼前這番壯麗而又秀美的景象,怎能不讓人詩興大發(fā)呢?讓我們也像詩人一樣,來吟一吟這首詩吧!
(播放多媒體課件,激情誦讀)
[評:古詩的魅力不僅僅在于語言的簡練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優(yōu)美的意境,深摯的情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又創(chuàng)設了一系列的情景,有利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領會意境與情感,從中獲得美的享受和陶冶,并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
四、合作朗讀,升華情感。
1、師:浩浩的長江水啊,咆哮著奔騰向前,像一頭猛獸一樣撞開了天門山,洶涌澎湃的江水撞擊在巖石上,形成了巨大的回旋。(男生齊誦: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2、師:一只輕快的小帆船從遠處的紅日之下順流而來,它越駛越近,巨人一樣挺立的天門山也越來越清晰地撲進我的眼簾。(女生齊誦: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3、師:眼前壯麗的山河不禁激發(fā)了詩人報效祖國、建攻立業(yè)的雄心壯志。他滿懷希望,滿懷激情地吟誦著:(指名讀詩)
4、師:想象一下,此時的你也和詩人一起站在順流而下的小船上,眼前的景色怎不讓你激動,你也情不自禁地吟誦著——(生齊誦: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案例評析:
有人說,詩歌是無譜的音樂,欣賞音樂要用“心”聆聽,因此,古詩“言盡而意無窮”的魅力是無法講出來的。況且小學生剛剛接觸古詩,由于閱歷和生活積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訓,句索其旨”。如果不顧及學生的年齡特點而去精講細究,咬文嚼字,必然使學生食而不化,泯滅了學習的興趣,倒了學生的味口。所以此案例設計中,教師摒棄了以往單純地理解詩句意思的教學,而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一次次地感受意境。尤其是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給學生營造了一片詩意的天空,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借助具體的情景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對古詩的內容形成整體感受,并幫助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體驗來突破難點,感受、體驗并想象意境,從而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首、眠”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多、知、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之情。
【重點與難點】
1、重點:認識字詞、背誦古詩。
2、難點:理解意境。
【課前準備】
有關春天的圖片和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通過這一單元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許多有關春天的知識。誰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意在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激活學生對春天的感受,為進一步理解春天作鋪墊。
2、師:柳綠花紅、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春天不僅我們喜歡,許多古代的詩人也很喜歡,他們還寫下一首首詩贊美春天美麗的景色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板書課題,齊讀。
學習“古、詩、首”三個字。
二、學習《春曉》
出示整首詩。
1、讀通:
⑴師:這首詩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詩人孟浩然寫的。
(齊讀詩題)
很多同學都會背這首詩,請大家看拼音,認真讀一讀,呆會兒我們來比賽背詩,看誰能把每個字音背準。
教學應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才能較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自主性。
⑵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詩。
⑶指名背誦。
⑷認記漢字:
(指名讀準詞──交流識記加橫線字的方法──組詞,猜字義)
春眠春曉處處聞啼鳥
2、理解感悟:
⑴由理解“春曉”引入,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讀讀第一句。(也可做做動作幫助理解)
⑵請同學們再把這首詩讀一遍,看看這首詩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⑶交流討論學習:
①這首詩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鳥、風雨、花)
②春天,鳥兒怎樣?你從哪兒知道的?
(理解“處處”“聞”“啼”)
播放一段鳥兒鳴叫的錄音。耳聽鳴叫聲,想象鳥兒飛翔的畫面,讀好第二句。
(體會春天所帶給人的美好、愉悅)
③詩中所描寫的花怎樣?
(理解“知多少”,也可畫畫幫助理解)
這花與風雨之間有什么關系?
花落了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
(很可惜、很美)
把你體會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3、吟誦:
通過這首詩的學習,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樣的?
朗讀全詩,背誦。
三、再現生字,指導寫字“古、聲、多、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背誦《春曉》。
3、出示新課課題《村居》,讀題:
學習“村、居”兩字,解題。
二、學習《村居》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
2、識記生字:
醉春煙散學忙兒童
(讀準音──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隨機理解詞義,用“醉、忙”各說一句話)
3、指名讀全詩?!豆旁妰墒住?/p>
4、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先認真地讀古詩,看看圖,想想這首詩中又寫了哪些景物?用“──“劃出來。哪些地方讀不懂的用“?”標出。
兩分鐘后(小組長記時)在小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討論解決解決。
5、全班匯報交流:
⑴學習第一、二句:
通過“長、拂堤、醉、春煙”的理解,感悟草、鶯、楊柳的形象。
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誰能來說一說。
指導朗讀:
用輕緩的語氣讀,感受春天的美景。
⑵學習第三、四句:
同桌兩個互相說一說,你見過的風箏有哪些?風箏是怎樣放的?
喚起放風箏的記憶,體味其中的樂趣。
指導朗讀:
讀出放風箏的快樂之情。
6、吟誦全詩。
三、再現生字。指導寫字“知、忙”
四、拓展閱讀有關春天的詩
相信《古詩課件10篇》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師資料,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古詩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作為人民教師,我們會認真負責對每一堂課做好準備,所以,很多老師會準備好教案方便教學,教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幼兒園教案的內容具體要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今日課件:兒童古詩教案四篇》,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教學目標:1、認識3個生字,會寫3個...
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王維的古詩”。中華文化多姿多彩,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曾誕生過許多杰出的詩人。為了提升我們的心靈品質,我們可以欣賞學習古詩詞,它是古代先賢的智慧結晶,是我國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還請你收藏本頁句子以便后續(xù)閱讀!...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當幼兒園教師的工作遇到難題時,我們經常會用提前準備好的資料進行參考。資料主要是指生活學習工作中需要的材料。資料可以作為參考給我們一些學習工作靈感。既然如此,你知道我們的幼師資料有哪些內容???下面由小編幫大家編輯的《關于古詩課教學設計模板精選10篇》,請...
中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在我國悠久燦爛的人文歷史曾上誕生過很多杰出的詩人,為了提升我們的心靈品質,我們可以欣賞學習古詩詞,它是中華文化的綺麗瑰寶,是古代先賢的智慧結晶。陸游有哪些曾經驚艷到您的古詩詞呢?相信你應該喜歡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整理的古代詩人陸游寫的詩,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