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數學說課稿。
適當的學習數學可以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動力,通過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能夠激發(fā)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并在日后的學習中更有動力。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幼兒園數學說課稿”,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數學課說課人員。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幼兒園數學課程的一節(jié)課。本節(jié)課的主題是“認識數字0-5”。
一、學情分析
針對幼兒園小朋友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我們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幼兒正確理解和書寫數字0-5,并能夠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認識不同數量的物品。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數字0-5的含義和書寫;
難點:通過具體操作活動,理解不同數量的物品與對應數字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老師拿出五種不同的水果并將它們放在桌子上,然后請學生數出這些水果的數量。
2.?復習數字0-5:老師把數字0-5的卡片出示給學生,讓學生一起大聲讀出數字。然后,讓學生根據數字的大小依次排列數字卡片。
3.?認識數字0:老師拿出一個空的圓圈,告訴學生這是數字0,它的意思是“一個也沒有”。然后,讓學生在空白紙上自由涂抹,形成一個零形狀。
4.?認識數字1:老師拿出一個棍子,告訴學生這是數字1,它的意思是“一個”。然后,讓學生試著用紙張折疊或描繪一個數字1。
5.?認識數字2-5:老師用一些具體的物品,比如豆子、糖果等,讓學生拿出相應數量的物品,然后分別用數字卡片表示數字2-5。最后,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理解不同數量的物品與數字2-5的關系。
6.?鞏固練習:老師出示一些物品的數量,并讓學生根據數量選擇正確的數字卡片,并進行一些簡單的計數和比較活動。
7.?結束活動:老師總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并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繼續(xù)觀察和認識數字。
四、板書設計
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主要是數字0-5的書寫和示意圖。
五、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對數字0-5的認識和書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過具體操作活動,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不同數量的物品與對應數字的關系。同時,通過反復的復習和練習,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一、教學內容:認識數字0-5
二、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數字0-5并能正確書寫。
2.通過游戲和練習提高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數字卡片:0-5。
2.黑板和粉筆。
四、教學步驟:
1.導入新課:讓幼兒觀察教室中的物品,詢問其中有多少個物品。例如問:“教室中有幾個桌子?”,“有幾個椅子?”等。
2.呈現數字卡片:向幼兒展示數字卡片0-5,并引導幼兒重復讀出。
3.讓幼兒辨認數字:將數字卡片0-5隨機地展示給幼兒,讓幼兒分辨出并告訴老師所展示的數字。
4.識寫數字:教師在黑板上書寫各個數字,然后讓幼兒模仿書寫。
5.游戲活動:讓幼兒參與數字游戲。例如,教師說出一個數字,幼兒要快速找到相應的數字卡片。
六、課堂總結:回顧和鞏固所學內容,詢問幼兒是否掌握了0-5數字的認識和書寫。
七、教學反思: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鼓勵和肯定,并記錄每個幼兒的學習進度,以便及時跟進幼兒個體差異化的教學需求。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數學的加法概念。通過幼兒園的學生們常見的日常生活中的加法實例,引導幼兒們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及加法的運算。通過課堂上的游戲、故事和實踐等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幼兒們對加法的直觀認識,并起到抽象化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加法符號“+”,了解加法運算的含義。
2.掌握1-5的加法口訣。
3.能夠應用加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加法概念的引入及理解。
2.難點:加法的運算方法的學習。
四、教學內容及過程
Step?1?引入(5分鐘)
教師通過簡單的游戲和問題導入加法的概念。例如:教師拿著蘋果,問:“小朋友,我手里有2個蘋果,再給我一個蘋果,我手里會有幾個蘋果?”引導幼兒們說出正確答案“3個蘋果”。
Step?2?講解概念(10分鐘)
教師拿出圖表,上面標有加法運算符號“+”,并用具體實例幫助幼兒們理解加法運算的概念。例如:“小朋友,1只玩具熊加上1只玩具狗,等于幾只動物?”引導幼兒們齊聲回答“2只動物”。然后繼續(xù)提問:“2只球加上1只球,等于幾只球?”教師引導幼兒們說出正確答案“3只球”。通過多個實例的幫助,讓幼兒們逐漸理解加法運算的含義。
Step?3?加法口訣(10分鐘)
教師帶領幼兒們一起模仿唱加法口訣:“1+1等于2,1+2等于3,1+3等于4,1+4等于5,1+5等于6,1+6等于7,1+7等于8,1+8等于9,1+9等于10?!弊層變簜兺ㄟ^口訣的學習掌握1-5的基本加法結果。
Step?4?實踐運算(15分鐘)
教師出示具體實物,例如圖紙上有兩只小鳥,桌子上有三只小鳥,教師問,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鳥?教師引導幼兒們用加法運算求解,回答正確答案“5只小鳥”。通過實踐運算的練習,鍛煉幼兒們的加法計算能力。
Step?5?游戲鞏固(10分鐘)
教師設計游戲“捉迷藏”,將情景搭建成動物園或水果園,教師扮演園長,幼兒們分別扮演各種動物或水果,其中一位幼兒成為“迷藏者”,其他幼兒根據所學的加法概念,通過計算等運算手段找到“迷藏者”。這樣既鍛煉了幼兒的加法計算能力,也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到加法運算的實際應用。
五、教學評價
本節(jié)課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幼兒們了解加法的概念及運算,同時運用實際問題和游戲等活動鞏固鞏固所學知識。適當的激發(fā)幼兒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們積極參與,及時評價和鼓勵幼兒們的表現,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們的學習情況,進行個別評價和指導。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數學是什么,并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2.?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3.?學習簡單的數學概念,如數字、數量和大小的比較。
4.?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分類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教學準備:
1.?數學相關的圖片和卡片。
2.?數字卡片和數量卡片。
3.?游戲道具:積木、糖果、水果等。
4.?畫紙和彩色筆。
三、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通過觀察幼兒周圍的事物,引導幼兒思考數學的應用。比如,詢問幼兒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會出現,如數數汽車、計算糖果數量等。
2.?導入活動(10分鐘):
使用數字卡片和數量卡片,讓幼兒通過觀察和比較來認識數字和數量的關系。老師可以出示一張數字卡片(如數字3),然后幼兒需要找到相應的數量卡片(如3顆糖果)。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理解數字和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
3.?講解數學概念(10分鐘):
通過數學相關的圖片和卡片,向幼兒講解一些數學概念,如數字、數量、大小的比較等。老師可以利用舉例的方式來講解,比如在圖片中找到相應的數量和數字,并和其他圖片進行比較。
4.?游戲活動(15分鐘):
利用游戲道具進行數學游戲,如使用積木進行數量的比較和排序。幼兒可以將積木按照大小從大到小排列或從小到大排列,并進行比較??梢怨膭钣變河谜Z言描述自己的排序方法。
5.?制作數學表達作品(10分鐘):
提供畫紙和彩色筆,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想法,畫出一個與數學相關的作品。比如畫一副數字和數量相對應的圖畫,或者畫一幅描述數字大小關系的圖畫。幼兒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單描述一下自己畫的內容和意義。
6.?小結(5分鐘):
老師對今天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并讓幼兒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鞏固他們對數學概念的理解。鼓勵幼兒給自己的表現打分,欣賞他們的努力。
四、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課的教學,幼兒對于數學的認知得到了提升。他們學會了數字和數量的對應關系,了解了數字的大小比較,并通過游戲和創(chuàng)作活動培養(yǎng)了觀察力和分類能力。接下來,教師可以通過更多的實例和活動來深化幼兒對數學的理解,并逐步引導他們進行簡單的數學運算和解決實際問題。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認識幾何圖形中的圓形、三角形和矩形,并了解它們的形狀特點。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比較和分類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和解決能力。
二、教學重點:
1.?認識圓形、三角形和矩形的特點。
2.?提升幼兒對圖形的觀察和辨認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和解決能力。
三、教學內容與過程:
1.?導入(5分鐘)
通過展示一些圖形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和猜測這些圖形的形狀名稱,并簡單介紹一下幾何圖形的概念。
2.?演示與講解(10分鐘)
a.?圓形:給幼兒展示圓形的貼紙,并讓他們觸摸和感受貼紙的形狀。然后通過展示一些圓形的物體,讓幼兒辨認并說出物體的形狀是圓形。
b.?三角形:給幼兒展示三角形的貼紙,并讓他們觸摸和感受貼紙的形狀。然后通過展示一些三角形的物體,讓幼兒辨認并說出物體的形狀是三角形。
c.?矩形:給幼兒展示矩形的貼紙,并讓他們觸摸和感受貼紙的形狀。然后通過展示一些矩形的物體,讓幼兒辨認并說出物體的形狀是矩形。
3.?操作與實踐(15分鐘)
在幼兒面前擺放一堆由紙片剪出的圖形,讓幼兒根據形狀特點對圖形進行分類,將圓形、三角形和矩形分開放置成三組。老師輔助幼兒進行分類,并給予肯定和鼓勵。
4.?鞏固與拓展(15分鐘)
給幼兒分發(fā)一些彩紙和剪刀,讓幼兒自由發(fā)揮,用彩紙剪出自己喜歡的圓形、三角形和矩形圖形。鼓勵幼兒將剪出的圖形貼在紙上,并用彩筆給圖形進行標記。
5.?結束與評價(5分鐘)
請幼兒向全班展示自己制作的圖形,并大家一起評價圖形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形狀特點。鼓勵幼兒相互交流和表達自己的觀點。
四、教學資源:
1.?圓形、三角形和矩形的貼紙或圖片。
2.?紙片、彩紙、剪刀和彩筆。
3.?圖形分類的筐子或盒子。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操作、實踐和觀察的方式,引導幼兒認識和學習幾個常見的幾何圖形,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分類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幼兒面前擺放圖形進行分類活動時,我會更注重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提高他們的主動參與度。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加法和減法符號,并掌握加法和減法的基本概念。
2.?能根據題意完成簡單的加法和減法運算。
3.?培養(yǎng)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計算能力。
二、教學重點:
1.?加法和減法的符號及基本概念的認識。
2.?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
3.?利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三、教學準備:
1.?教學畫板、白紙和彩色筆。
2.?教學卡片,包括數字卡片和運算符號卡片。
四、教學步驟:
第一步:引入新知識(5分鐘)
1.?教師出示一個加號和減號,并解釋它們的意義。加號表示兩個或多個數相加,減號表示一個數減去另一個數。
2.?讓學生自由探索并討論加法和減法的概念,教師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
第二步:加法的認識與計算(15分鐘)
1.?教師出示數字卡片,例如2和3,并使用加號表示2+3。讓學生計算并回答結果。
2.?繼續(xù)出示其他數字卡片,讓學生進行加法計算,并逐步增加難度。
3.?引導學生總結加法的計算規(guī)律和運算法則。
第三步:減法的認識與計算(15分鐘)
1.?教師出示數字卡片,例如5和2,并使用減號表示5-2。讓學生計算并回答結果。
2.?繼續(xù)出示其他數字卡片,讓學生進行減法計算,并逐步增加難度。
3.?引導學生總結減法的計算規(guī)律和運算法則。
第四步:綜合運用和鞏固(15分鐘)
1.?教師出示應用問題,例如:小明有3個蘋果,他給了小紅2個,問小明還剩幾個蘋果?讓學生利用減法計算并回答。
2.?繼續(xù)出示其他應用問題,讓學生運用加法和減法計算并回答。
3.?結合實際教學材料,例如珠算棋盤、數字積木等,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并進行加法和減法的練習。
五、課堂小結(5分鐘)
1.?教師進行課堂小結,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回顧。
2.?向學生強調加法和減法的重要性,并激勵學生繼續(xù)努力掌握這些技能。
六、作業(yè)布置(5分鐘)
1.?布置練習作業(yè),例如:課后完成加法和減法的計算題。
2.?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復習加法和減法,并進行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引入加法和減法的符號和概念,讓幼兒初步認識并掌握了加法和減法的基本操作。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如講解、演示和練習,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數學計算能力。同時,課堂中引入實際應用問題,幫助幼兒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加深了他們對加法和減法的理解。整體來說,本節(jié)課的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標題:認識數字1-10
教學內容:
1.?數字1-10的認識和識別
2.?數字順序的掌握
3.?數量的概念介紹
教學目標:
1.?能夠準確認識和識別數字1-10
2.?能夠按照正確的順序說出數字1-10
3.?能夠準確理解和表達1-10的數量概念
教學重點:
1.?數字1-10的認識和識別
2.?數字順序的掌握
教學準備:
1.?數字1-10的卡片或圖片
2.?數量概念相關的物品(如顏色瓶子、小球等)
3.?數字1-10的表格或海報
教學過程:
Step?1:?導入(5分鐘)
1.?與幼兒互動,詢問幼兒對數字的了解程度,提問幼兒是否認識數字1-10。
2.?出示數字1-10的卡片或圖片,引導幼兒跟隨我們念出數字。
Step?2:?數字認識和識別(15分鐘)
1.?出示數字1,在黑板上寫出“1”,讓幼兒模仿說出數字1。
2.?依次展示數字2-10的卡片或圖片,與幼兒一起念出數字,并提示幼兒同時指著對應數量的手指。
3.?讓幼兒分別用手指指出教室里相應數量的物品(如有10個小球就讓幼兒用手指數10下)。
Step?3:?數字順序的學習(15分鐘)
1.?出示數字1-10的卡片或圖片,詢問幼兒數字的順序。
2.?教師指導幼兒跟隨自己的指令說出數字的順序,如“念出數字5和3之間的數字”,“從8開始往前念出3個數字”等。
3.?制作一個數字表格或海報,讓幼兒按照正確的順序粘貼數字1-10。
Step?4:?數量概念的引入(15分鐘)
1.?出示不同數量的物品,如顏色瓶子或小球,讓幼兒估計每組物品的數量。
2.?將估計的數量與實際數量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理解和表達數量的概念,如“多”、“少”、“相等”等。
3.?分組讓幼兒互相對比各自組的物品數量,鼓勵幼兒用數字表達數量。
Step?5:?小結和延伸(5分鐘)
1.?回顧今天學習的內容,詢問幼兒對數字1-10以及數量概念的理解。
2.?提示幼兒在家練習數數以及用數字表達不同物品的數量。
3.?鼓勵幼兒與家長一起玩數字游戲,鞏固今天的學習內容。
教學反思:
通過本堂課,幼兒能夠準確認識和識別數字1-10,并能夠按照正確的順序說出這些數字。同時,他們還能夠理解和表達1-10的數量概念。教學過程中,老師積極運用互動式教學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鞏固和拓展,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以更好地鞏固他們對數字的認識和理解。
主題:認識數字1-10及簡單計數
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數字1-10,并正確書寫;
2.能夠掌握與數字1-10相對應的數量概念;
3.能夠簡單進行計數,從1數到10;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
教學準備:
1.數字卡片1-10;
2.計數卡片1-10;
3.填數字練習冊子;
4.幼兒園課桌椅。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1.組織幼兒們進行熱身活動,放一些與數學相關的歌曲和音樂,引發(fā)幼兒們對數學的興趣。
2.用數字卡片掛在黑板上,呈現數字1-10,引導幼兒們認識和讀出每個數字。
二、講解(10分鐘)
1.師問幼兒:“你認識這些數字嗎?”請幼兒輪流指著數字卡片回答。
2.師生共同讀出數字1-10,強調每個數字的名稱和順序。
3.師用計數卡片1-10示范從1數到10,引導幼兒們一起模仿。
三、練習(15分鐘)
1.師將數字卡片1-10按順序發(fā)給每個幼兒,要求幼兒將數字卡片正確放在黑板上相應的位置。
2.引導幼兒們用紙和筆在練習冊子上正確書寫數字1-10。
3.師提問:“班里有多少個孩子?”引導幼兒們用計數卡片從1數到班級總人數。
4.師分發(fā)一些小物品給幼兒,讓幼兒們用計數卡片將物品進行計數,并回答每組有多少個。
四、鞏固(10分鐘)
1.師出示填數字的練習題目,讓幼兒將數字卡片放在相應的位置,完成填數字的練習。
2.隨機出示數字卡片1-10,要求幼兒迅速說出對應的數字,并進行記憶檢測。
五、結課(5分鐘)
1.師和幼兒一起進行數學游戲,例如:“我是誰?”師用手指示一個數字,幼兒說出對應的數字名稱。
2.師與幼兒共同總結課堂內容,激勵幼兒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并鼓勵幼兒繼續(xù)參與數學學習。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主要教授幼兒認識數字1-10,并進行簡單的計數。通過引導幼兒進行練習和游戲,激發(fā)了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并提高了幼兒對數字的識別能力。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實踐操作,同時要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和鞏固。
Yjs21.Com更多幼兒園說課稿擴展閱讀
網站小編為你編輯《幼兒園大班數學說課稿》一文,希望為你人工作帶來幫助!
一、課本闡發(fā)
人是一個能動的個別,進修是進修者自動建構的歷程。社會的生長也猛烈須要生長幼兒的自動性和締造性。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色和紀律,親密接洽幼兒的生存,要連系幼兒的生存現實和常識履歷來計劃數學運動。在“二次分類”這個數學運動中,我盼望供給給幼兒充實的操縱質料,再加以引誘,一步一步深刻,使幼兒真正在操縱歷程中去發(fā)明、歸納“圖形的二次分類”的特性。由于幼兒數學觀點的形成不是經由過程聽先生講、看先生演示所能辦理得了的,必需經由過程幼兒本身自動運動的歷程。
二、幼兒環(huán)境闡發(fā)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縱、邏輯頭腦本領在不停進步;同時,他們不但僅滿意于先生所報告的、所教授的,經常會提出“這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等題目,他們更盼望經由過程本身的本領加以證明。是以,他們對操縱比力感愛好。現在,大班幼兒已經根基能零丁舉行圖形、事物的一級分類,然則不克不及對事物圖形舉行二次分類。并且因為幼兒各方面的生長還不成熟,他們對某一事物大概明確,卻無法從詳細轉化為本身內涵抽象的觀點,以是通度日動我盼望他們能把本身對事物的外部特性的熟悉轉為內涵的、幼兒園教案有紀律的思索。
三、說目的
新《綱領》指出:科學教誨的代價趨勢不再是注意靜態(tài)常識的通報,而是注意兒童的情緒立場和兒童探討辦理題目的本領。幼兒是教誨運動的努力到場者而非被動擔當者,運動內容必需與幼兒愛好、須要、及擔當本領相符合,引誘幼兒向近來目的生長區(qū)生長。大班的孩子喜好摸索,喜好實驗,對付動動,做做,異常感愛好,于是我開導他們在操縱落后行交換和評論辯論,積聚履歷,引誘他們發(fā)明“圖形二次分類”的紀律特性。是以,憑據《綱領》中數學范疇的目的以及幼兒的現實環(huán)境,我將本次運動的目的定位于:
1、通度日動使幼兒能從生存、游戲中感覺事物的干系,并體驗到發(fā)明的興趣
2、經由過程幼兒的操縱、摸索,造就幼兒發(fā)明、不雅察比力、歸納事物特性的邏輯頭腦本領;
3、導幼兒說出圖形兩個條理的特性,體驗包羅干系,進修二次分類。
這三個目的中蘊涵了數學本領的造就、幼兒手工制作自動摸索的履歷得到和對事物歸納總結的本領的進步,體驗了目的的綜合性和條理性。我將本次運動的重點放在“造就幼兒發(fā)明、不雅察比力、歸納事物的本領”,于是,在一開端,我就將題目拋出來,“怎樣將這么多混在一路的圖形分出來,你們以為可以用什么要領?”從第一、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漸漸加深,到末了按物體的兩個外部特性分類,將重點逐步消化吸??;接著,便是怎樣將履歷內化為本身的常識體驗;那么,難點是“怎樣讓幼兒明白包羅干系”。我決議從以下幾點來沖破:
1、幼兒本身先想措施分類;詳細操縱;
2、樹模引誘,資助幼兒相識二次分類的根基特性:按某一特性分類后,接著按另一特性對已經分好的兩類圖形,再做一次分類。這里,我預備用積木演示,起首,我將紅、黃兩種差別的三角形、圓柱形、長方形的積木混在一路,接著請小朋儕幫我分成兩類(那么,色彩只有兩種,而圖形卻有三種,小朋儕就會按色彩先分為兩組)然后,我再請小朋儕對此中的一組再分一次(很天然,小朋儕就會按圖形來分類了)
3、幼兒再次操縱
4、履歷遷徙:舉例請幼兒做二次分類
“請各人將小朋儕舉行二次分類”(小朋儕一樣平常會先分男女,接著就會按高矮、衣服、頭發(fā)等來舉行第二層的分類)
四、運動預備
1、赤色、黃色、藍色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多少;2、種種積木
五、講授要領
為實現本次運動目的,我接納了以下幾種要領:實驗操縱法、說話評論辯論法和游戲法
1、實驗操縱法:在數學講授中必需夸大讓幼兒親手操縱質料,幼兒園教育隨筆在現實的操縱中摸索和進修,得到有關數學觀點的感性履歷。幼兒只有在“做”的歷程中,在與質料互相感化的歷程中,才大概對某一數學觀點屬性或紀律有所體驗,才大概得到直接的履歷。在這個運動中,我給孩子們投放富足富厚的操縱質料:種種赤色、黃色、藍色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多少,讓幼兒經由過程本身著手擺弄后,實驗找到分類的要領,并舉行履歷歸納。
2、說話評論辯論法:在數學教誨中,評論辯論是一種常用的要領,然則,評論辯論的機遇選擇在操縱的差別時候,就會對幼兒的詳細操縱及頭腦運動起差別的感化。是以,在運動開端時,我就引誘幼兒先評論辯論用什么要領分類,操縱后再一次請幼兒評論辯論“你是用什么要領”,如許,經由過程不停的交換評論辯論,加上的資助歸納,使幼兒在本身的腦筋中形成二次分類的觀點。
3、游戲法:經由過程“看誰舉得快”的游戲,進一步使幼兒經由過程競爭性的游戲,到達在玩中學的目標,在游戲中生長幼兒的頭腦,變被動為自動,既使常識獲得了牢固和深化,又使幼兒的闡發(fā)、比力、歸納綜合本領獲得進步。
同時,在幼兒進修歷程中,做到面向全部,留意個體差別,讓每個幼兒在各自差別程度上有所進步。我憑據幼兒的本領差別,引誘本領強的幼兒先不雅察,再實驗找出最好的分類要領,引誘能力衰的幼兒在逐個實驗后,得出二次分類的特性。
六、講授流程:憑據大班幼兒的年事特色及本運動的目的請求,我計劃了以下幾方面的環(huán)節(jié):
1、經由過程游戲,引發(fā)幼兒運動努力性;
2、開導引誘,在自由操縱中控制常識,生長本領:先引誘幼兒不雅察圖形的差別點(色彩、外形、巨細),然后勉勵幼兒自由的操縱,漸漸深刻,在自由摸索中發(fā)明分類的要領;
3、履歷論述,交換各自差別的要領:注意幼兒之間履歷的交換與分享,勉勵幼兒憑據本身的操縱效果分享本身的發(fā)明,體驗發(fā)明的快活。然后在每一個操縱環(huán)節(jié)都有和幼兒的配合小結,注意履歷的牢固和歸納。
4、幼兒再次操縱;
5、游戲運動,擴大思緒加深印象
運動歷程:
1、進修按物體的兩個外部特性分類。(這個環(huán)節(jié)主如果引發(fā)幼兒運動的努力性。)
(1)游戲:“看誰舉得快”說出指令,如:請把X色的XX形舉起來;或是請將大的X形舉起來。幼兒聽到旌旗燈號后應敏捷地憑據這兩個特性將圖形舉起來,看誰舉得快。
2、進修對圖形作二次分類。
(1)出示紅、藍兩色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多少,請幼兒上來將多少圖形按色彩分為兩類,然后再請兩名幼兒上來將紅、藍圖形按外形差別各分為三類(即赤色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及藍色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開端進修對圖形做二次分類。
(2)發(fā)放操縱質料,幼兒操縱。每人一套大、小兩種規(guī)格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起首將大、小圖形離開,然后將大的圖形按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分為三類;再將小的圖形按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分為三類,請求有次序地操縱。
(3)小結,幼兒再次操縱,舉行二次分類。
3、履歷遷徙:
舉例請幼兒做二次分類“請各人將小朋儕舉行二次分類”
4、運動小結,對幼兒分類運動中涌現的題目,闡發(fā)、辦理,資助幼兒得到分類履歷。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大班數學說課稿》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作為幼兒大班的學習內容——排序。排序這部分知識已經安排學習過大小、粗細的教學內容,在這基礎上再繼續(xù)學習按顏色、形狀等規(guī)律特征進行排序,教材要求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進行自主發(fā)現其規(guī)律特征。
2、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對教材要求的了解,我擬定了這節(jié)課的活動目標為:1)過操作活動,學習按顏色、形狀等規(guī)律、特征進行繼續(xù)排序。2)提高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及動手能力,感受活動的快樂。
3、教學重難點分析
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我認為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懂得發(fā)現按顏色、形狀等規(guī)律特征進行排序。而教學難點是讓幼兒會畫出按顏色、形狀等規(guī)律特征進行排序。
二、說教法和學法
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準備。遵循新課程所倡導的基本理念,本節(jié)課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學法:
1、情景引入法:課堂上通過生動的談話、演小品等情境,使幼兒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觀察法:活動中通過安排幼兒觀察兩種范例圖,引導幼兒發(fā)現兩種簡單的排序規(guī)律,建構知識系統(tǒng)。
3、自主探索法: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提供學習材料,讓幼兒進行動手操作,體驗和探究按顏色、形狀等規(guī)律特征進行排序的士制作過程。
三、說教學流程
(一)、整體思路意圖
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是在幼兒學習按大小、精細的規(guī)律特征排序的教學內容基礎上展開的教學。整節(jié)課教學設計努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情境為主線、活動為梳心”的原則,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小品表演”、“觀察圖形”、“動手畫圖”、“制作頭飾”等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為幼兒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幼兒的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保護幼兒的意見,開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鼓勵幼兒善于發(fā)現與眾不同的現象。
(二)、教學方案
1、以淡話的形式引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小品表演)
2、學習發(fā)現有規(guī)律的排序。(1)引導幼兒學習兩種簡單的排序規(guī)律。出示范例圖: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圖案的排序規(guī)律。(2)完成的排序掛圖,與幼兒一起尋找掛圖中的排序規(guī)律。(3)幼兒動手操作,按順序有規(guī)律進行繼續(xù)排序,教師觀察、指導。
3、制作頭飾(1)提供材料,讓幼兒為自己設計一個頭飾,要求幼兒要按一定順序有規(guī)律的排序。(2)幼兒動手操作,鼓勵幼兒和別人做的不一樣。
4、活動延伸,讓幼兒用實物,按一定的順序有規(guī)律的排序。
四、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jié)課利用小品表演形式導入,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一定會十分活躍。而且我根據;幼兒的學習的現實起點,直接了出示兩種簡單的排序規(guī)律的掛圖,然后讓幼兒觀察尋找圖中的規(guī)律,順著幼兒的“學”來“導”,在“導”中讓幼兒探究,完成未排完的圖形,建立知識表象使幼兒得到啟迪,悟到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相信課堂能夠真正成為幼兒學習的舞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幼兒在玩中感知的知識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課中我設計“制作頭飾”,讓幼兒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體驗和鞏固,一定會加深幼兒對排序的認識,又培養(yǎng)了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幼兒的思維,內化了所學的知識,還會培養(yǎng)了幼兒創(chuàng)新的能力。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队變簣@中班數學說課稿》!
一、說課本
拼圖運動是幼兒園常常舉行的運動,也是孩子們異常感愛好的一項運動。以往的拼圖運動比力注意拼圖的造型計劃和制造,對拼圖運動自己所儲藏的數學內在發(fā)掘不敷。實在,拼圖運動也是資助幼兒相識團體與部門干系、控制數觀點的一個很好的載體,并且也切合新《綱領》“引誘幼兒對四周情況中的數、量、形、時候和空間等征象孕育發(fā)生愛好,建構開端的數觀點,并學慣用簡樸的數學要領辦理生存和游戲中某些簡樸的題目”這一精力。
二、說幼兒
中班幼兒的頭腦仍帶有直覺舉措性,重要依附行動舉行,須要切身體驗,在操縱摸索中發(fā)明事物的特性。他們對付物體團體與部門干系的明白,必需借助于對詳細物象的感知,拼圖運動恰恰為資助幼兒感知數目的幾多、團體與部門的干系供給了直不雅形象的支撐。在一樣平常的運動中,孩子們已經積聚了肯定的圓形拼圖的造型履歷,為本運動的開展奠基了精良的根本。
三、說目的
頭腦的機動性、多樣性和締造性是數學運動目的始終貫徹的一個原則,相識幼兒的頭腦歷程、幼兒園教案頭腦生長水品和本性特色,創(chuàng)設更相宜的前提和情況資助幼兒生長頭腦本領則是我們肯定數學運動目的、計劃數學運動歷程的根基準則。由此,本運動的目的開端肯定為以下兩個方面:
1、經由過程拼圖運動,加深幼兒對圓形造型轉變的熟悉,開端相識團體與部門的干系。
2、開端學慣用統(tǒng)計的要領舉行記載。
從中班幼兒已有的履歷水溫和頭腦特色動身,資助幼兒明白物體團體與部門的干系是本運動的重點,因為中班幼兒初次打仗統(tǒng)計的要領,引誘幼兒學慣用統(tǒng)計的要領記載就成為本次運動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在幼兒數觀點形成的歷程中,幼兒起首學慣用一種準確的次序說出數詞,對數序的感知從“連串”程度生長到“雙向數鏈”程度,然后才氣在詳細的什物和抽象的數觀點之間創(chuàng)建接洽。在這個歷程中,幼兒漸漸創(chuàng)建起團體與部門、數群與聚集等觀點。而在講授的實行歷程中必需存眷幼兒已有的履歷水溫和頭腦特色。于是,本運動接納“樹模解說”、“提問”、“不雅察”的講授要領,“樹模解說”可以資助幼兒接洽已有履歷思索拼圖中的一些數學干系;“開放性的提問”可以開導幼兒的頭腦,使他們努力自動地去發(fā)明;“不雅察”則讓先生在運動歷程中相識每一個孩子的頭腦歷程,幼兒手工制作從而憑據個別的差別供給合時、恰當的資助和引導。
2、學法
幼兒只有在與質料互相感化的歷程中,才大概對某一數學干系有所體驗并得到感性履歷,由此,本運動接納的最根基的學法便是“操縱法”,這也是幼兒進修數學的根基要領,孩子們帶著題目去操縱、思索、摸索,經由過程一個個運動環(huán)節(jié)感知物體團體與部門的干系,幼兒頭腦的練習與進修習性的造就將使幼兒畢生受益。別的,本運動接納“評論辯論交換”的要領,使幼兒在師幼互動、搭檔互動的歷程平分享進修履歷,更好地控制統(tǒng)計記載的要領。
五、說運動法式
1、運動預備
巨細、色彩差別的圓形、2種圖案紙、多少份記載紙、數字標簽、一些幫助圖形
2、運動歷程
(1)師幼配合拼出樹?;ǖ膱D案
出示圖案紙:請小朋儕憑據圖案用圓形拼出花的造型。
引誘幼兒回想拼圖履歷:你另有其他的要領拼出花的造型嗎?(變更圓形的巨細、色彩、數目拼出多蒔花的造型)
(2)借助統(tǒng)計,使幼兒學會記載要領
提問:小朋儕們有許多種拼花的要領,先生想知道你們都用了哪些紛歧樣的圓形,該怎么辦呢?想知道每種圓形用了幾個又該怎么辦呢?
幼兒自由評論辯論,資助幼兒提煉多種要領,并比力得出統(tǒng)計記載的要領。
出示記載紙:
圖形數目
資助幼兒提煉統(tǒng)計記載的要領:在圖形一欄中貼上拼花所利用的差別的圓形,在數字一欄頂用數字標簽記載所利用圓形的數目。
幼兒園教育隨筆開端感知團體與部門的干系:一朵大的花的圖案是由6個小的圓形拼出來的。
感知數目:差別色彩、巨細的圓形分離有幾個。
(3)借助現實操縱,進一步感知部門與團體的干系
①、你能用圓形拼出差別的花的圖案嗎?
②、你能用圓形拼出其他差別的圖案嗎?(勉勵幼兒以圓形為根本利用幫助圖形拼出更多的圖案造型)
(兩種差別的操縱請求為幼兒供給了兩種差別的條理請求,滿意了差別本領程度幼兒的須要。)
請小朋儕在拼圖運動的根本上記載本身的拼圖要領。
(4)團體分享作品,梳理并提拔幼兒履歷
幼兒交換:用幾個小的圓形拼出了一個大的圖案。(為幼兒供給了向搭檔進修的時機,進一步明白拼圖中團體和部門的干系,同時在交換的歷程中也使幼兒的說話表達本領獲得生長。)
出示第二張圖案紙(船),提問:你能用其他的小的圖形拼出這個大的圖案嗎?你有幾種拼法?請小朋儕在一樣平常拼圖運動的時間試一試,用統(tǒng)計的要領記載下來,比力一下“統(tǒng)一個圖案,可以有幾種差別的要領拼出來”,更進一步地輿解團體與部門的干系。
在一樣平常的拼圖運動中可以繼承延長這一運動,引誘幼兒在生存中感覺和明白團體與部門的干系,并進一步學慣用統(tǒng)計的要領記載在生存中發(fā)明的一些數學干系,使數學講授既泉源于幼兒生存又回歸幼兒的生存,真正表現“教誨生存化”的理念。
關于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的精彩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容!
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梯形
我說課的活動是中班的數學《梯形》
一、設計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的特征。我把本活動的目標定為: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3、誘發(fā)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
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難點:認識不同的梯形。
二、說準備
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我做出以下準備: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
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兒學具:包含有梯形的的圖畫若干張(沒涂色)。
三、說教學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薪處熞闹杏心繕?,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得主體。因此我采用了操作法,情景法,互動法,并設計游戲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充分發(fā)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
四、說程序設計
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tǒng)地規(guī)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fā)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
復習整理基礎上,滲透新知識點——新授活動——鞏固活動——生活化延伸
1、通過尋找、涂色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讓幼兒找出圖中不是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并涂上顏色。
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兒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動設計我就不從概念入手,而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反復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
2、觀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你們看,它上面的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這個圖形像什么?
(2)小結:這個像滑梯的圖形,名叫——梯形。
(3)不過,梯形寶寶可調皮呢,它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睡著放,它們都是梯形。)
(4)分別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讓幼兒了解它們也是梯形。
提問: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幼兒認識梯形的另外一個難點是梯形的多樣性。幼兒認識的特點是先入為主,容易形成定勢。所以活動開始時就要讓幼兒接觸各種梯形,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種各樣的。
3、通過再一次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來了一些小客人,他們說肚子餓了,想吃梯形餅干,小朋友能幫助他們嗎?
(2)先請小朋友們從各種形狀的餅干中挑選出1塊梯形餅干,舉起來給老師檢驗。
(3)再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小客人,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教師在旁注意檢驗)
此環(huán)節(jié)是我在教學中有意設置的一個難點,給小客人喂梯形餅干幼兒得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小客人,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這里必須選擇不同的梯形餅干,對一部分幼兒來說,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讓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跨越過去才能從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心底里得到滿足。
4、通過尋找生活中常見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對梯形特征的認識。
(1)讓幼兒在活動室周圍張貼的圖片中,尋找梯形寶寶,先請一名幼兒找找、說說。
(2)鼓勵全體幼兒尋找梯形,跟同伴和客人老師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在整個指導過程中哦注重“三最”:即最大的觀察(努力觀察每位幼兒,避免籠統(tǒng)評價);最小的干預(教師角色進行退位,不干預替代);最多的鼓勵(鼓勵幼兒的點滴進步)。
另外,努力把握“玩數學”的度。不在游戲中刻意地“教”,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發(fā)泄情感,感受愉悅。
這節(jié)課,我通過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guī)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指導幼兒觀察、游戲,操作,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和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導讀:此活動選材于生活,報紙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幼兒比較熟悉和喜歡,他們用舊報紙做手工,做紙球鍛煉身體,還可以撕成碎片做紙漿等。
一、說教材
此活動選材于生活,報紙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幼兒比較熟悉和喜歡,他們用舊報紙做手工,做紙球鍛煉身體,還可以撕成碎片做紙漿等。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廢舊報紙卻成了孩子的寶貝。因此,我開始有目的地觀察孩子的反應,發(fā)現孩子們對于報紙非常感興趣。新《綱要》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為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fā)展區(qū)。而近階段我們在學習5的組成和分類的知識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如何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發(fā)展,由此產生了大班計算活動——《看報學數》。
二、說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我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通過看報紙,玩報紙,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數數、學分類及組成。
2、初步學習統(tǒng)計,能正確地記錄。
以上制定的活動目標貫徹了新綱要的精神:為幼兒的發(fā)展打好基礎,倡導自主的學習,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全面的發(fā)展。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統(tǒng)計報紙上文章數、廣告數、圖片數,并學習正確記錄。通過孩子自己的嘗試、操作和集體評價,使幼兒的分類經驗,統(tǒng)計經驗得到整理。
三、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被顒又袘η蟆靶纬珊献魈骄渴健钡膸熒?。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利用報紙這樣輔助材料,更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后第一次統(tǒng)計、分類并記錄,主要是看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的知識。第二次是讓幼兒互相檢查,集體評價,讓幼兒的統(tǒng)計,分類經驗得到提高。
2、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chuàng)造性。本次活動的第二個大環(huán)節(jié)中,我就讓幼兒拿報紙搭小橋,蹦蹦跳跳過小橋。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不僅進一步理解了5的組成,而且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
此外,我還適時采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對數數,分類,表格記錄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tǒng)一。
四、說活動過程
1、通過交流已有的經驗,初步區(qū)分文章、圖片和廣告?;顒右婚_始教師就出示一張報紙,讓幼兒說說報紙上有什么?引起幼兒的觀察興趣。接下來,再說說什么是文章、圖片、廣告,找找有幾篇文章,幾幅圖,幾個廣告,并做分類記錄。
2、互相檢查,集體評價。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安排孩子互相檢查,發(fā)現問題后大家討論解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將孩子獲得的零碎的經驗進行加工整理,通過集體講評的方式對幼兒獲得的經驗作一概括。
3、修改記錄。幼兒的分類往往根據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因此在幼兒嘗試過后要求幼兒說一說。同時幼兒還不具備多維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故要求不是十分嚴格標準,允許他們產生錯誤和爭論,引導幼兒在反復嘗試中積極思考,自己修正,學習到科學的態(tài)度和精神。
4、游戲體驗。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經過分類記錄后,在游戲的過程中,按照報紙的橫豎排列方式列出分合式,復習5的組成。讓幼兒有更深的印象,在輕松的游戲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一、說教材
此活動選材于生活,報紙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幼兒比較熟悉和喜歡,他們用舊報紙做手工,做紙球鍛煉身體,還可以撕成碎片做紙漿等。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廢舊報紙卻成了孩子的寶貝。因此,我開始有目的地觀察孩子的反應,發(fā)現孩子們對于報紙非常感興趣。新《綱要》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為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fā)展區(qū)。而近階段我們在學習5的組成和分類的知識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如何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發(fā)展,由此產生了大班計算活動——《看報學數》。
二、說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我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通過看報紙,玩報紙,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數數、學分類及組成。
2、初步學習統(tǒng)計,能正確地記錄。
以上制定的活動目標貫徹了新綱要的精神:為幼兒的發(fā)展打好基礎,倡導自主的學習,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全面的發(fā)展。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統(tǒng)計報紙上文章數、廣告數、圖片數,并學習正確記錄。通過孩子自己的嘗試、操作和集體評價,使幼兒的分類經驗,統(tǒng)計經驗得到整理。
三、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利用報紙這樣輔助材料,更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后第一次統(tǒng)計、分類并記錄,主要是看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的知識。第二次是讓幼兒互相檢查,集體評價,讓幼兒的統(tǒng)計,分類經驗得到提高。
2、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chuàng)造性。本次活動的第二個大環(huán)節(jié)中,我就讓幼兒拿報紙搭小橋,蹦蹦跳跳過小橋。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不僅進一步理解了5的組成,而且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
此外,我還適時采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對數數,分類,表格記錄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tǒng)一。
四、說活動過程
1、通過交流已有的經驗,初步區(qū)分文章、圖片和廣告。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出示一張報紙,讓幼兒說說報紙上有什么?引起幼兒的觀察興趣。接下來,再說說什么是文章、圖片、廣告,找找有幾篇文章,幾幅圖,幾個廣告,并做分類記錄。
2、互相檢查,集體評價。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安排孩子互相檢查,發(fā)現問題后大家討論解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將孩子獲得的零碎的經驗進行加工整理,通過集體講評的方式對幼兒獲得的經驗作一概括。
3、修改記錄。幼兒的分類往往根據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因此在幼兒嘗試過后要求幼兒說一說。同時幼兒還不具備多維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故要求不是十分嚴格標準,允許他們產生錯誤和爭論,引導幼兒在反復嘗試中積極思考,自己修正,學習到科學的態(tài)度和精神。
4、游戲體驗。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經過分類記錄后,在游戲的過程中,按照報紙的橫豎排列方式列出分合式,復習5的組成。讓幼兒有更深的印象,在輕松的游戲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幼兒數學說課稿是編輯為您準備的一些與您需要相關的內容。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教師應當在上課前編寫一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系統(tǒng)的掌握知識。希望以下網頁內容能給你幫助!
活動目標:感知10以內數與量的對應關系,復習1~20的數數,了解各數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數字1~10卡片人手一套。1~20數字卡片一套。
2、小型玩具。
活動過程:
1、數量對應:
幼兒將1~10數字卡依次排好。
幼兒在數字卡片下面排出對應量的玩具。引導幼兒發(fā)現1~10數量按順序排放的遞增(遞減)關系。
教師隨意取幾張數字卡片,請幼兒按照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列。
2、游戲“大了、小了”:
玩法:請一名幼兒離開教室,教師出示一張數字卡片,給在場的幼兒看,然后將卡片合上。請離開的幼兒,猜猜這個數字是幾。如果他說的數字比卡片上的數字大,其他幼兒立刻說“大了”,反之,則說“小了”。以此類推,臉續(xù)猜3~5次為宜。
(1)幼兒分成兩組,以小組的形式做游戲“大了、小了”。
(2)以競賽的方法,比比哪組得勝。
(3)指導在游戲中有困難的幼兒,幫助幼兒逐步建立1~20之間數的順序。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一、說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嘗試打破傳統(tǒng)集體教學的模式,把幼兒數學活動與游戲活動進行了整合。根據《綱要》中“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對數學活動的要求,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設了一個有準備的環(huán)境,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成有趣的游戲活動,使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主動的去探索學習。
針對本班幼兒對數量認識水平,特確定以下活動目標:復習1—10數字的認識,知道數字能表示相應物體的數量,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能愉快地參加游戲活動的習慣。此次活動也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中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友愛、互助的快樂,在一個有和諧的環(huán)境中,使幼兒能夠主動學習,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認識數字1—10,知道數字能表示相應物體的數量。
三、說活動分析:
重點:知道數字能表示相應的物體的數量。
難點: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清楚數與物體之間的'關系。
四、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游戲法、操作法等
教學方法,特別是游戲法,是孩子最喜愛的,游戲能增強幼兒的參與興趣。
五、說學法:
整個過程,我遵循由淺到深的教學原則,層層遞進,,幼兒將運用操作法、游戲法等學習方法。
六、說設計思路:
在本次活動中,我依據本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①.導入活動。②.基本活動。③.結束活動。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導入活動中,教師出示數字卡片,讓幼兒認識數字,本環(huán)節(jié)中,主要是回憶起數字。
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基本活動,在認識了數字的基礎上,根據實物匹配相應的數字,感知數字能表示相應的實物,通過提問法,啟發(fā)幼兒在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可以也用數字來表示呢。然后根據數字拍手游戲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數,然后通過找朋友的游戲讓幼兒感知數物相對應的關系,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最后通過幼兒動手操作給實物找朋友,小圓點找朋友的連線活動得以鞏固。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比5少的數量,理解5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引導幼兒積極的與材料互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學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數量的食物紙條一份、1-6數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數字卡、5只小白兔的動物瓶、1-5的動物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字卡、動物卡和幼兒進行問答游戲。師: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隨機出示5以內的數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車點開。師: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隨機出示5以內的動物卡)。幼:嘿嘿,來了位小客人。以次來引起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師:火車開到了動物瓶城。(出示動物瓶)看到漂亮的動物瓶,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共有幾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幼兒答數,教師操作)。
小結:5只小白兔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2、請小朋友一起來制作動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動物少的動物瓶。幼兒操作后講述動物瓶上有幾只小動物。小結:比5只小動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3.現在請小朋友為自己的動物瓶粘貼上門牌號,要求門牌號的數字是與動物瓶上的小動物一樣多。幼兒操作好講述門牌號是幾,為什么?小結:比5少的數有4、3、2、1。
4.小朋友們制作的動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寶寶也想住進去,現在請小朋友送花生寶寶進家,要求數量是與動物瓶上的動物一樣多。
5.小朋友老師還要請你們幫個忙,這里有一些不同數量的水果,請大家分別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兒操作,教師講評。
6.游戲:開火車請幼兒拿比5少的數字做車票排隊上車。(請幼兒說說車票上的數字是幾,為什么可以上車?)
設計意圖
3~4歲幼兒屬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數概念的獲得要通過大量的具體的操作活動及游戲活動來完成。幼兒喜歡小動物,對動物都賦予了人性化的感情。本次活動在給小動物找家、喂養(yǎng)小動物的游戲活動中,讓幼兒體驗幫助小動物帶來的樂趣,又讓幼兒學習口手一致地點數3以內的物體;復習按物體大小排序。把數學活動與有趣的游戲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激發(fā)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關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 會口手一致點數3以內的物體,并說出總數。
2. 能按物體大小排序。
3.對點數活動有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大型積木;小狗、小豬、小兔標記圖卡;玩具小狗、小豬、小兔各3只(大中小);肉骨頭、魚、蘿卜卡片各3張(大中小)。
過程建議
1.給動物建房子。
小狗、小豬、小兔的家被大水沖垮了,怎么辦?請每位幼兒取一塊積木在空地上為小動物建家,并在建好的房子上貼上小狗、小豬、小兔的圖卡。數一數,有幾座房子?伸出右手從左到右點數,說出總數。
2.送小動物回家。
(1)送小狗回家。數一數,有幾只小狗?點數,說出總數3,把小狗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2)送小豬、小兔回家,方法同上。
3.給小動物送食。
小動物愛吃什么?給每個動物送上相應的食物,點數,并說出總數3。要求:大狗吃大骨頭,小狗吃小骨頭,最小的狗吃最小塊骨頭,其他動物同上。
4.為小動物跳舞。
請小朋友3人一組手拉手跳舞,做游戲。
延伸提示
1.每位幼兒為小動物選3件玩具;
2.找一找,生活周圍有什么物體的數量是3。
一、說教材
這一活動主要要求幼兒辨認平面幾何圖形,中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直覺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于單調、抽象。因此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設計此活動,讓幼兒能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實踐中去。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標是:
1.引導幼兒區(qū)分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2.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欲望。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復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認識;
難點定為:初步感知幾種圖形的組合和轉換關系。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環(huán)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fā)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知識準備:已認識簡單、常見的圖形
物質準備:
1、教具:自制的“石路”上面畫有大小不同圖形“土坑”若干。
2、學具: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卡片若干,幼兒人手一個小塑料筐。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袘η蟆靶纬珊献魇降膸熡谆印?,因此本活動我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還挖掘此活動的活動價值,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顒又形疫\用了:
1、情景創(chuàng)設法:活動導入部分既要讓幼兒發(fā)現問題,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問及探索,又要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置懸念,因而我設計了鋪石頭這一情節(jié),并通過情景表演的方法啟發(fā)幼兒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動的演示是運用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學會區(qū)分異同。
3、觀察法:觀察可豐富幼兒感性經驗,培養(yǎng)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欲。通過組織幼兒觀察石頭的顏色和形狀,達到鞏固和比較各種形狀特征的目標。
4、游戲法:“富教育于游戲之中”是《規(guī)程》的原則體現之一,淡化模式,把教育內容寓在有趣的游戲中,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本次活動中,以“游戲”貫穿活動始終,游戲是本次教學活動的一條主線,讓幼兒在撿石頭——鋪石頭——踩石頭的一系列游戲來達到預設目標
5、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將各領域的知識有機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教學,在“鋪石頭”中滲透了方位詞教學及社會情感教育等等。
(二)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活動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毒V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本活動的操作是幫助小朋友鋪路,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拼一拼來認識幾何圖形。
2、交流法: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chuàng)設了游戲的情景,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并且在游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說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創(chuàng)設撿石頭鋪路的情景一下子抓住幼兒的眼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2、第一次操作——撿“石頭”
帶領幼兒撿“石頭”,引導幼兒觀察“石頭”的形狀,并通過交流發(fā)言,做分類游戲等多種方式來復習鞏固對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的特征以及常見顏色的掌握。
3.第二次操作——鋪“石頭”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置了“鋪石頭”的游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鞏固所學內容?!毒V要》中指出: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真正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讓孩子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來鞏固對圖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掌握。
3.第三次操作——拼“石頭”
在孩子們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難點問題——有些坑找不到相同形狀的“石頭”來填,并及時拋出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互交流幫助,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從而得出結論——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反復感受、反復體驗以突破難點。同時也培養(yǎng)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我一共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動,這三次操作活動每次的藥企業(yè)和難度都不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線條清晰,利于孩子逐步深入的仔細觀察和主動探索。
4、音樂活動——踩“石頭”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活動要動靜交替,切合幼兒年齡特點。中班幼兒的專注時間一般在25——30分鐘左右,在三次操作活動后,我特意安排了這個音樂活動,讓孩子在輕松活潑的音樂中跳一跳,蹦一蹦,搶一搶,放松心情,活躍氣氛,而且也再次鞏固了對圖形的認識和掌握。
5、活動延伸
一次活動的結束不代表這次內容的終結,幼兒的知識要經過多次反復的鞏固和聯系,要不斷的積累和深入。一次活動后,我們的教具和學具也還有大量的再次使用空間,所以我請孩子們把材料轉移到活動區(qū),在那里感興趣的孩子們還可以接著探索形狀的奧秘。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guī)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能認識幾何圖形,能詳細地說出各圖形的區(qū)別,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組合和轉換關系,而且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嘗試用已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動手操作及與同伴交流等方法來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順序,一星期有7天,一個月有30、31天。
2.通過探索活動,了解一年有12個月,會看月歷,能夠正確說出月歷上的日期和星期。
活動準備
1.20xx年臺歷
2.人手臺歷一冊、一支筆。
音樂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臺歷
1.談話引出活動(星期)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是星期幾?
(幼兒自由回答)
你們知道一星期有哪幾天?
2.出示課件:臺歷
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臺歷內容。
(1)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訴幼兒這是今年的臺歷,每一張表示一個月。
這是幾月份呢?這個月有幾天?
教師邊指日期邊帶領幼兒念日期1-30。
(3)認識星期。認讀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兒找一找1日在哪?
并引導幼兒向上看1日是星期幾。
(5)請幼兒說出今天的`日期,再說說是星期幾?
3.初步了解星期與人們的關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個星期這幾天是怎樣排列的?
(2)星期與人們有什么關系?
4.讓幼兒觀察臺歷,通過觀察進一步鞏固對星期的認識。
(1)觀察自己帶來的臺歷,數一數一個星期有幾天,這個月有幾天?
(2)教師任意說出日期。讓幼兒找一找是星期幾?
(3)教師說出具體的位置,讓幼兒圈出日期,再告訴大家。
第一個星期三是幾號?第三個星期五是幾號?
(4)一年有幾個月?
請幼兒翻翻數數再告訴大家。
二、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觀察月歷,
請你給第一個星期日涂上紅色
給第三個星期二涂上黃色
再給第四個星期四畫上一顆五角星。
2.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
請你將同類實物圈在一起,在寫上相應的數字。
三、結束活動
播放音樂:星期
讓幼兒在音樂聲中,找出自己生日的一天,畫上五角星。
一、認識常見的鞋子
我由謎語導入,謎語既可以形象地表述出鞋子的一些特征,又可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當幼兒動腦猜出謎底時又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且以耳語的形式又拉進了幼兒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一舉多得。由謎底自然地過渡到“鞋子”,這時候,我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鞋子商店,讓孩子們倘佯于鞋子的海洋之中。
幼兒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起始就是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讓幼兒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這些鞋子,調動以往的生活經驗來說一說這些鞋子,并幫助他們認識一些特殊的鞋子,豐富他們對于鞋子的認識。認識了這些鞋子后,我用“鞋子是用來干什么的?”自然地過渡到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二、鞋子的用途
在這一部分中,我又分成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鞋子試穿,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心理,在認識了那么多的鞋子以后孩子首要的興趣就是穿一穿這些鞋子,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孩子們還很喜歡穿大人的鞋,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充分滿足幼兒的這一心理,讓他們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鞋子來穿一穿,鼓勵支持他們去探索,大膽地表述自己穿各種各樣的鞋的感受,甚至帶著孩子穿著這些鞋子來跳一段有關于鞋子的舞蹈。
這一環(huán)節(jié)由孩子們自己的活動經驗得出“漂亮的鞋子不一定舒服,合適的鞋子才是最好的”,順其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并讓幼兒說說你穿這雙鞋準備去干什么,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像,并了解不同的鞋子適合不同的場合及情景!
三、幫鞋子分類
在這一部分中我進一步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達成“幫鞋子分類,養(yǎng)成收拾整理的習慣”這一目標。在家中,我們的孩子往往是“小太陽”,“六大行星繞著轉”,常常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這并不有利于幼兒的發(fā)展,為此,我請幼兒動手動腦去整理這些鞋子,知道原來我也有那樣的本領,以此來幫助幼兒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也設置了讓幼兒去請客人老師幫忙檢查,利用了環(huán)境中的人的資源,發(fā)展了幼兒的交往能力。
在分類過程中我充分給予幼兒自主權,請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類,提高他們的小組合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整理過后共同參觀,說說自己分類的理由,既體驗了成功感,又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以此為出發(fā)點,呼吁孩子來作爸爸媽媽的小幫手,擴展幼兒的活動范圍,進一步形成習慣。
在整個活動中,我從孩子的心理出發(fā),充分尊重幼兒,不僅給幼兒一個豐富的物質環(huán)境也給了幼兒一個寬松愉快的心理環(huán)境,做到動靜結合,做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并進行學科的整合,努力促使幼兒獲得多方面的發(fā)展。
一、設計意圖
本節(jié)課在我們大班年級組進行了一次研討活動,本次的教學活動是在上次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在開始部分我就利用幼兒園老師相同款式的兩輛汽車直接導入,從而讓幼兒想到車牌號碼孩子們比較熟悉的數字組合,讓本次數學活動滲透到我們平時的生活中,讓孩子們對本次活動產生興趣。使數學活動生活化。在最后一部分我以孩子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數字為內容,讓孩子們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字,初步了解它們的不同用途,并且學會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對數字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孩子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tài)度。
二、教學目標
根據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再結合我們班幼兒數學的發(fā)展水平,制定目標如下:
1、了解一些數字排序的知識,學習對給定的3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
2、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3個數字的組合排列的規(guī)律。
難點:運用規(guī)律嘗試又快又全地排列組合。
三、準備教學具
1、教具:車的PPT、自制車牌號碼。
2、學具:作業(yè)紙,筆。
四、活動過程
《有趣的數字》這節(jié)活動我主要分四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我采用圖片導入,在我們幼兒園老師中有兩輛一樣的汽車,于是我把它們的汽車拍了下來,通過提問:這圖片上的汽車,是我們幼兒園里馬老師和許老師的汽車,它們顏色一樣,外形一樣,那她們平時用怎么辦法辨別哪一輛汽車是自己的呢?從而引出本次活動的相關內容車牌號。并且車牌上的數字也有很多不同組合第二部分也是本活動的重點。為了發(fā)揮孩子的主動學習能力,首先我出示3個數字,提出數字組合的要求,讓小朋友來寫一寫可以排列組合成哪些組合,先讓孩子思考。然后教師將幼兒所說的數字組合展示出來,請將小朋友說的所有組合進行整理,并在記錄的過程中用紅筆來特別標注,方便幼兒尋找其中的規(guī)律。
第三部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為了了解孩子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我在這一塊里面設計了一份操作活動,給孩子們3個數字,6輛汽車,讓他們來給汽車制作車牌。
在教師講評部分,因為操作紙比較小,為了使孩子們都能看清楚,因此我將孩子們的操作紙拍成照片的形式放到電腦里進行講評,使每個孩子都能看到清楚。
第四部分,我利用PPT展示了不同的數字組合,在不同的地方出現代表的意思是不一樣的,通過生活的拓展,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結束本次活動。
五、教學反思:
本次教案是“一課三議”后的最后定案,本次活動上下來解決了先前提出的“重點問題”,可是依然存在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活動過程清晰流暢,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但在重點問題:3位數字排列的規(guī)律上我沒有真正的講解清楚,導致后面的4位數字有一大部分孩子沒有真的弄清楚這種規(guī)律和學會排列的方法。數學活動講究讓孩子自己去觀察——發(fā)現——思考——總結,而我恰恰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主體性,一味的主導孩子根據教師的流程來學習,輕視了孩子的“學”,在小結規(guī)律時,我的語言缺少規(guī)范性和嚴謹性和科學性,而這些是數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顒又?,教師只注重集體,忽略了與個別孩子的交流,在很多細小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還不是很恰當,值得在以后的活動中慢慢改進。
導讀: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
我說課的活動是中班的數學《梯形》
一、設計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的特征。我把本活動的目標定為: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3、誘發(fā)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
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難點:認識不同的梯形。
二、說準備
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我做出以下準備: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
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兒學具:包含有梯形的的圖畫若干張(沒涂色)。
三、說教學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得主體。因此我采用了操作法,情景法,互動法,并設計游戲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充分發(fā)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
四、說程序設計
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tǒng)地規(guī)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fā)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
復習整理基礎上,滲透新知識點——新授活動——鞏固活動——生活化延伸
1、通過尋找、涂色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讓幼兒找出圖中不是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并涂上顏色。
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兒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動設計我就不從概念入手,而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反復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
2、觀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你們看,它上面的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這個圖形像什么?
(2)小結:這個像滑梯的圖形,名叫——梯形。
(3)不過,梯形寶寶可調皮呢,它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睡著放,它們都是梯形。)
(4)分別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讓幼兒了解它們也是梯形。
提問: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幼兒認識梯形的另外一個難點是梯形的多樣性。幼兒認識的特點是先入為主,容易形成定勢。所以活動開始時就要讓幼兒接觸各種梯形,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種各樣的。
3、通過再一次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來了一些小客人,他們說肚子餓了,想吃梯形餅干,小朋友能幫助他們嗎?
(2)先請小朋友們從各種形狀的餅干中挑選出1塊梯形餅干,舉起來給老師檢驗。
(3)再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小客人,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教師在旁注意檢驗)
此環(huán)節(jié)是我在教學中有意設置的一個難點,給小客人喂梯形餅干幼兒得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小客人,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這里必須選擇不同的梯形餅干,對一部分幼兒來說,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讓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跨越過去才能從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心底里得到滿足。
4、通過尋找生活中常見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對梯形特征的認識。
(1)讓幼兒在活動室周圍張貼的圖片中,尋找梯形寶寶,先請一名幼兒找找、說說。
(2)鼓勵全體幼兒尋找梯形,跟同伴和客人老師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在整個指導過程中哦注重“三最”:即最大的觀察(努力觀察每位幼兒,避免籠統(tǒng)評價);最小的干預(教師角色進行退位,不干預替代);最多的鼓勵(鼓勵幼兒的點滴進步)。
另外,努力把握“玩數學”的度。不在游戲中刻意地“教”,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發(fā)泄情感,感受愉悅。
這節(jié)課,我通過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guī)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指導幼兒觀察、游戲,操作,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和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相信《幼兒園數學說課稿》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兒園說課稿,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數學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網站小編為你編輯《幼兒園大班數學說課稿》一文,希望為你人工作帶來幫助!一、課本闡發(fā) 人是一個能動的個別,進修是進修者自動建構的歷程。社會的生長也猛烈須要生長幼兒的自動性和締造性。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作為幼兒大班的學習內容——排序。排序這部分知識已經安排學習過大小、粗細的教學內容,在這基礎上再繼續(xù)學習按顏色、形狀等規(guī)律特征進行排序,教材要求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進行自...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队變簣@中班數學說課稿》!一、說課本 拼圖運動是幼兒園常常舉行的運動,也是孩子們異常感愛好的一項運動。以往的拼圖運動比力注意拼圖的造型計劃和制造,對...
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梯形 我說課的活動是中班的數學《梯形》 一、設計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
導讀:此活動選材于生活,報紙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幼兒比較熟悉和喜歡,他們用舊報紙做手工,做紙球鍛煉身體,還可以撕成碎片做紙漿等。 一、說教材 此活動選材于生活,報紙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