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觀后感。
關(guān)于“末代皇帝觀后感”,我們找到了一些相關(guān)信息??赐暌徊坑耙曌髌泛?,我們的思維也隨著劇情的發(fā)展而改變。為了記住那些深深觸動我們的點點滴滴,我們需要用心寫下自己的觀后感。觀后感有助于更好地表達我們的情感和想法。你是否擔(dān)心寫作品名的觀后感?
歷史長河里波瀾不驚的一朵水花,在風(fēng)雨欲來的昏暗天光里,搖曳出一片巨浪。
愛新覺羅·溥儀的一生,恍若南柯一夢,夢里時空交匯,撕扯著他的靈魂游離在一個被牛鬼蛇神占據(jù)著的光怪陸離的世界。
從無到有,從有到無。
看過太多的觀后感,都是在分析《末代皇帝》這部傳記電影和歷史映射出來的社會背景的關(guān)系,
我本身不是一個深通歷史的人,所以我僅僅想說一說溥儀本身的故事。
看完影片后我最感嘆的,莫過于溥儀豐富而充沛的一生。
是的,我愿意將這兩個向上的形容詞,用在他的身上。
我知道很多人在為溥儀悲哀的一生而感嘆,大概是用了“悲哀”這個詞吧,我忘記了,總歸是略顯悲劇的一生,一生都在拼命逃離,一生都在被迫接受,一生都在求而不得的境遇里徘徊游蕩,最終歸于平寂。這樣看來,也確實難以逃得過“悲哀”二字吧。
我從悲哀中,重新賦予了他兩個詞。
豐富。充沛。
就像我之前看到過的一句評論:“他的人生光是憑我貧瘠的想象都可以預(yù)見的跌宕起伏”。誰也不能否認(rèn),時光和歷史賦予他的印記,是我們所有人都無法通過親身經(jīng)歷而獲得的。
從封建時代,殖民時代,到日本侵略,最后到新中國覺醒的社會主義時代,時代在變遷,而他所處的地位,決定了他的一生注定要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充滿豐富的變化,當(dāng)然這種豐富變化的好壞自是另當(dāng)別論了。
在時代變革的操控下,不管是為了成為真正的皇帝,亦或是能夠獲得心靈的自由,他都在人們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角落里,默默盤算著,像一只困獸般,將蓄謀已久的充沛精力,都用在時時為了沖破牢籠而躍躍欲試上面。
從最初懵懂無知的孩童,到最后遲暮白發(fā)的花農(nóng),從被迫接受到試圖改變,在我讀過太多的人物傳記里,沒有比他更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了。
懵懂無知時成為時代的掌權(quán)者,禁錮在紫禁城中成為那個時代中看似權(quán)力最大但是卻被束縛最緊的人,接受西方新式教育后想要獲得自由想要變革卻無力沖破紫禁城的渺小無力,偽滿洲國時內(nèi)心放大的野心推動著他最終成為傀儡皇帝,在接受改造的時候選擇在廁所自殺時內(nèi)心的惶恐和不適,__時期看到幫助過自己的監(jiān)獄長被批而惶恐不安,最終買了一張票,回了自己家的平靜。
他所有的精力和力量,都化作時代的潤滑劑,時代推著他踽踽前行,而他也在不斷掙扎中,推著時代向前發(fā)展。
或許仍然是悲哀的一生,但是始終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豐富和充沛,吸引著無數(shù)人為他的經(jīng)歷而感嘆,這大概就是末代皇帝最后的榮耀吧。
我用小四的一段話來結(jié)束這篇雜亂的小記。
“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漂浮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塵,我們是比這些還要渺小的存在。
你并不知道生活在什么時候突然改變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濃稠的黑暗里去。你被失望拖進深淵,你被疾病拉近墳?zāi)梗惚淮煺圹`踏的體無完膚,你被嘲笑、被諷刺、被討厭、被怨恨、被放棄。
但是我們卻總在內(nèi)心里保留著希望保留著不甘心放棄跳動的心。
我們依然在大大的絕望里小小的努力著。
這種不想放棄的心情,它們變成無邊黑暗的小小星辰。
我們都是小小的星辰。”cnsjbj.cn
看過很久的一部電影,一直都執(zhí)著于一句話。
哪怕人生是一場悲劇,也要活得熱烈而豐富。
于是有了溥儀悲哀而又豐富充沛的一生。
也有幾分“好風(fēng)光不如夢一場”的意思吧。
電影的第一幕,是溥儀在候車站割腕的情景。
畫面切到晚清時期,慈禧太后臨近駕崩時,年幼的溥儀被從家中帶至皇宮。至此,他便被封為皇帝,萬歷皇帝。他走到父親身邊:“阿瑪,回家吧?!笨伤赣H只是對他重重地磕了個頭。
登基儀式上,紫禁城內(nèi)滿是大臣、太監(jiān)和宮女。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而他只聽到了蟈蟈的叫聲,他穿越人群,循聲來到一個太監(jiān)面前。太監(jiān)滿臉諂媚,遞過裝了蟈蟈的罐子:“若皇上喜歡,這就是皇上的了。”這時,他三歲,眼中只有一只蟈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個不明所以的名詞。
六歲,與皇弟練字時,皇弟不小心說出口:“你已經(jīng)不是皇帝了?!痹阡邇x的追問下,皇弟帶他爬上皇城的屋頂,只見一群衛(wèi)兵護送著辛亥革命成功后的民國大總統(tǒng)登上城階?!拔疫€是皇上嗎?我不明白,我一點兒也不明白?!鄙倌?,聽到城外學(xué)生因割讓土地而起義的呼聲。學(xué)生們很氣憤,他也很氣憤,可他不被允許踏出城墻外一步,即使是他親生母親過世也不能過去。
青年,立志于改革朝廷,沒想到第二天就被太監(jiān)燒了賬本。
之后,他以為自己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卻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解放后,他坐上了從俄國回來的火車,猜測自己難逃一死,便躲在狹小的衛(wèi)生間里割脈自殺??尚Φ氖牵麤]有死在火車上,還有更多的屈辱等待著他。
所有他愛的人他都追不上,所有的門都對他緊閉。
兒時的乳娘被送走,他苦苦追趕,未果,只得落寞:“她不是我的乳娘,她是我的蝴蝶?!蹦赣H去世,他騎自行車想出城探望卻被哨兵攔在城門。他氣憤,卻又無可奈何。婉容皇后離開,他起身追去,卻只看得轎車的背影漸漸遠去,大門慢慢閉上。不論友情、親情或是愛情,剛嘗到擁有的滋味,便很快被剝奪。他寂寞,他實在是太寂寞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電影結(jié)尾時,故宮管理員的孩子問:“你是誰?”“我是中國的皇帝?!焙⒆訜o邪:“如何證明?”年近花甲的他慢慢地越過欄桿,從皇座下摸索出一個竹罐,像孩子一樣笑著遞給了小童。小童詫異,打開破舊的竹罐,竟有蟈蟈從里頭爬出,唱著當(dāng)年一般的歡快的歌?;仡^溥儀早已不見人影。
魔幻現(xiàn)實的手法,把時間拉回他三歲時,從太監(jiān)手中接過竹罐的那一刻??蛇@之間,不知已經(jīng)過了多少韶光,好像這一切都如一場幻夢。那是他與那個王朝的小秘密,人生短短十幾年,也不過如螻蟻。
他就是這竹罐里的蟈蟈,從他登基那一刻起,就永久地被囚禁在了這皇宮之內(nèi)。最后蟈蟈爬出,獲得自由的那一刻,也是他生命終結(jié)的那一刻。
縱然貴如天子,他也只得像浮萍一般順著歷史的江流而游,在命運面前顯得那么無力:他什么也不能改變。看完這部電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回家都需要買門票的人,如何不讓人感慨。
《末代皇帝》是于1988年拍攝的電影,我看這部電影是在20xx年,但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畫質(zhì)、質(zhì)量不亞于當(dāng)今的任何一部大作,我在想,中國八十年代就能拍出這么優(yōu)秀的電影著實不易,可當(dāng)我看到從編劇到導(dǎo)演都是英文字母組成的名字時,我陷入了沉思。
看完這部電影我是悲哀的,我的悲哀不是表現(xiàn)在我對溥儀的憐憫,而是我對中國電影的憐憫。我悲哀的原因不是因為這部電影多么糟糕,而是因為它拍的實在是太好了。一部人物傳記類的電影,肯定要了解這個人的一生,要想了解這個人的一生就要了解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按理來說中國的`歷史劇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應(yīng)該拍的很好,但卻讓老外占盡了風(fēng)頭,這就好比中國人去英國編排戲劇《莎士比亞》贏得了巨大成功一樣,這對于英國人來說肯定是恥辱的,同樣,外國人編排的《末代皇帝》取得成功同樣也需要每個中國人的深思。
在看近幾年中國人拍攝的歷史劇,每部劇商業(yè)價值氣息濃厚,完全違背了真正的歷史,更可悲的是,越是歪曲歷史,越是滑稽慌謬的歷史劇越受中國觀眾的喜愛,大家看電影完全沒有帶著學(xué)習(xí)的思想,而只帶著娛樂的心情。這無異于對民族文化的侮辱和民族歷史的踐踏。
我只能期盼中國有一天能真正拍出屬于自己的,揚名海外的歷史題材電影,以張揚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源遠流長的歷史。
在北京故宮參觀的時候,腦海里不斷回放起電影《末代皇帝》中的經(jīng)典畫面——年少的溥儀在一眼望不到頭的長廊內(nèi)飛奔,長廊兩邊則是高達數(shù)米的紅墻。他在不停地奔跑,只為了追上被強行送走的阿嬤(奶媽)。最后,他來到了偌大的太和殿廣場上,廣場上空無一人,只剩下斜陽投下的影子,以及幾聲烏鴉的啼叫。
終其一生,末代皇帝溥儀的命運都像這場追逐戲一樣,無奈且徒勞。他不但無力追逐自己想要的東西,更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同時也無法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人。當(dāng)他年少時,他以為作為皇帝,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讓其它人做什么,其它人就會做什么。但是,當(dāng)阿嬤被送走時,他無法與她見上最后一面;當(dāng)他的生母去世時,他被禁止離開紫禁城前去吊唁;當(dāng)他想要清算紫禁城內(nèi)太監(jiān)官僚的貪污情況時,他們則聯(lián)合起來把庫房付之一炬;他三歲登基之后的第一次離開紫禁城,也是在軍閥的槍炮逼迫下成行的;他以為日本人會幫助他建立一個獨立平等的滿洲國,沒想到自己成為了日本侵華的傀儡與工具;當(dāng)他反日的皇后(妻子)被日本人強行送走時,他能做的也只是不停地奔跑,然后面對緊閉的宮門與守衛(wèi)的士兵。在奔跑的時候,他一定會想起幾十年前,他正是像這樣想要追上被送走的阿嬤;當(dāng)面對緊閉的宮門時,他也一定會想起幾十年前,他正是像這樣被攔在紫禁城的宮門內(nèi),無法前去吊唁剛剛離世的母親。
我非常喜歡像《末代皇帝》這種史詩般的電影,類似的電影還有《阿甘正傳》《霸王別姬》《活著》等。在我看來,《末代皇帝》的結(jié)尾讓人有一種時空交錯的魔幻感,這讓電影主題得到了升華。尤其是電影的最后,年老的溥儀在刑滿釋放后,自己購買門票進入紫禁城。他在太和殿中自己曾經(jīng)坐過的龍椅后面,找到了一個舊時的小盒子。當(dāng)盒子打開時,一只在他年幼登基時玩弄過的蛐蛐鉆了出來。在我看來,這只蛐蛐正是溥儀的象征——他從登基時候開始,便被禁錮在「盒子」內(nèi);直到老年經(jīng)過解放和改造之后,他才完成作為個人的「解放」。
最后,拋去故事劇情不談,作為最后一部、也是最知名的一部在故宮內(nèi)取景(包括內(nèi)景與外景)的電影,《末代皇帝》也非常值得向?qū)蕦m建筑、對清宮文化感興趣的朋友推薦。
由意大利導(dǎo)演貝爾托魯齊指導(dǎo),著名攝影師斯托拉羅攝制的影片,在1988年奧斯卡上獲得9項大獎,無疑又是一部驚世之作。
貝爾托魯齊,被人們稱作詩意導(dǎo)演,心理導(dǎo)演。很善于用獨特的影視語言,他的作品帶有強烈的主觀性。他曾說過,中國的這段歷史讓他著迷,他愿意用的的能力來傳達自己的觀點。影片正巧符合他對歷史的看法:人是歷史的人質(zhì)。因此他對浦儀的同情心大于厭惡感,從影片中也不難體會到。
這部電影出彩的地方是影調(diào)的運用,攝影師斯托拉羅也的聲名也提高到新的高度。在浦儀在看守所接受審問時,畫面采用青藍的冷色調(diào),仿佛觀眾也在冰冷的監(jiān)獄一般,起到了親臨感。在浦儀回憶童年時,畫面采用了暖色調(diào),寓意了小皇帝被禁錮于皇宮,和被皇宮所保護。影片還不忘了對光線陰影的處理,在浦儀小時候和被放逐做傀儡時運用了陰影和陽光的不平衡感。使觀眾體會到浦儀的那種掙扎和辛酸。只有在和英國師傅學(xué)習(xí)先進理論時,在看守所自己得到心理解脫時,陽光才回到了浦儀的臉上。從這部電影可以清楚的體會到光線對電影的作用。
本片以門為引子,用門的視覺形象來表現(xiàn)浦儀在前半生中充當(dāng)傀儡被禁錮的歷史悲劇,表達了他人是歷史的人質(zhì)的歷史觀。在回憶與現(xiàn)實轉(zhuǎn)換時也運用了很多精彩的剪輯技巧,比如相似物轉(zhuǎn)場,相似音轉(zhuǎn)場,人物的相關(guān)性等等,如不是采用這種高超的時空轉(zhuǎn)換式,是很難自由轉(zhuǎn)換的。
電影不僅可以還原再現(xiàn)歷史,也可以表達和解釋歷史。因為這就是電影!
我想說,看完這部電影后,最大的感覺就是恍如隔世,我仿佛就像溥儀那樣經(jīng)歷了60余載的人生,從清末登基,到偽滿登基,再到建國后的思想改造,60年仿佛白駒過隙,回顧起來歷歷在目,然而,都像是一場夢。
終其前半生,溥儀都在皇權(quán)籠罩下不得逃脫。小時候被困在紫禁城,長大后被困在新京長春,皇帝這個名號就像是一條麻繩,把他捆綁得緊緊的。
我又想起溥儀小時候,周圍的太監(jiān)都是這么教育他的:你是皇帝,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那是一個皇權(quán)達到頂峰的時代,整個紫禁城都被一片昏黃的封建氣息所禁錮。在這種近乎變態(tài)的教育下,小皇帝自然就會生出一副極度自尊自大的性格。然而,他做了大半輩子的皇帝,卻幾乎沒有掌握到什么實權(quán),終究只是個傀儡,先替清朝背黑鍋,再替日本人背黑鍋。他做著那個主宰者的夢想,卻終究無法企及。
電影中的那個蟈蟈是個喻示,在一開始的時候,它滿身青綠。在電影的最后,溥儀拿出了他曾經(jīng)藏在龍椅下面的小籠子,小紅領(lǐng)巾打開籠子,蟈蟈爬了出來,早已變成了一身枯黃。蟈蟈被關(guān)在籠子里一生,得不到自由,當(dāng)它重見天日的時候,那位曾經(jīng)做了大半生皇帝夢的人,早已化身成蟈蟈了。
溥儀這個人,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爭議,有些人覺得他很無能,有些人覺得他很可憐,也有些人很羨慕他能做皇帝,每個人對他的看法都不一樣。前幾天看了一部有關(guān)溥儀的一部電影《末代皇帝》,讓我對中國封建社會的制度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也讓我對他的人生有了新的看法。
這部電影是外國人所拍攝,當(dāng)我開始看的時候,就很佩服導(dǎo)演能對中國的文化如此的了解。這部電影講述了溥儀的一生,讓我們看見了一個人的大起大落和他的絕望與無奈。溥儀從三歲的時候就當(dāng)選為皇帝,當(dāng)時的他根本不知道皇帝這一次意味著什么,也不懂一個末代皇帝將要面臨的曲折,只有他那份天真和對世間事物的好奇,這讓我一開始就對他懷有同情心。
雖然溥儀做了皇帝,有了充裕的物質(zhì)享受,但是也是最孤獨的,他沒有家庭沒有朋友,有點只是紫禁城那華麗的牢籠,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對于國家和天下他也做不了任何決定。當(dāng)他弟弟和他說外面還有個皇帝的時候;當(dāng)他母親去世的時候,他想跑出去卻被攔下的時候;當(dāng)他看到紫禁城外面?zhèn)鱽黻囮嚨暮艚新暤臅r候,他明白了自己只是一個被軟禁的皇帝。電影中溥儀幾次絕望的看著城門,大聲叫著:“Openthedoor!“卻被無情的攔下,。溥儀的一生都被一道門禁錮著,既想掙脫又充滿了依賴。那些牢籠既是束縛他的圍城也是給他保護的外殼,正如他透過宮門看到紫禁城外面的老百姓的真實生活情景,貧民、乞丐、學(xué)生,他自知無法適應(yīng)那種生活,但又想擺脫被那種被囚禁的生活。讓人覺得實在可悲。
溥儀青年的時候給他的老師說過,他想改變這一切,改變這里的規(guī)矩,但是他卻無能為力,成年后的他,另一個牢籠關(guān)住了他,那就是滿洲國。他被日本人所利用著,他也明知自己被利用著,他卻想反利用他們,重新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老年的時候,他被監(jiān)獄所關(guān)押著,關(guān)押了xx,直到最后他才被放出來,但是監(jiān)獄的生活也可以說是他的覺醒期。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島一個被人唾罵的囚犯,讓他經(jīng)歷大起大落,囚犯的生活徹底改變了他,最后他成為了一名花匠,過著平靜的生活。
電影的結(jié)尾是他一個人去了自已以前生活的地方,還告訴了門衛(wèi)的兒子,自己是中國的皇帝,并且從龍椅下拿出他一直藏著的蟈蟈,看到電影的最后,讓人會有種莫名的悲傷,溥儀就像這蟈蟈,本來屬于大自然的,卻被關(guān)在籠子里,蟈蟈是人的玩物,溥儀卻成為歷史的玩物。
兩個月前我看了一部名叫《末代皇帝》的電影。這部電影是一九八七年由意大利的貝爾多魯奇導(dǎo)演,中意聯(lián)合攝制的。放映的時間比較長,三個多小時。拍攝的費用也很高,達五十億美元左右。這是一部在美國很有影響的電影。在第六十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發(fā)儀式上榮獲了九項金獎。
《末代皇帝》寫的是清朝最后一個皇帝博儀的一生,內(nèi)容可以分為三大部分。
1。慈禧太后降旨后,三歲的溥儀成為天子。這部分是描寫他在故宮的生活。
2。他在天津的日子和他同侵略中國的日本軍隊合作的通敵行為。
3。他受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教育而成為一個相信社會主義的普通人。
我對這部電影的觀后感很難說清,有些方面我覺得它很有意思,有些方面我感到它很不好。我認(rèn)為《末代皇帝》不一定是真實地根據(jù)溥儀的生活或歷史事實拍攝的,這就是我最不喜歡的部分。
倒是第一部分雖然也很可能不是根據(jù)事實拍攝的給觀眾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概中國觀眾不這么認(rèn)為,因為他們都去過故宮,但是對于外國人來說。是非常新鮮,很有意思的。而且還使我了解到這點:雖然一個皇帝有那么大的權(quán)力,他已經(jīng)不是人,他在人們的眼里是偉大的夭子,他無論說什么,別人都得照辦。但是實際上他也是當(dāng)時社會的犧牲者。這是因為他沒有什么自由,當(dāng)皇帝就跟在監(jiān)獄里似的。三歲的孩子當(dāng)了皇帝,沒有母親,連一個真正的朋友也沒有。紫禁城高高的紅墻緊緊地圍住了他,他雖然是皇帝,但沒辦法逃離那個地方,很使我同情他,到底他也是人呀。
第三部分也很有趣。描寫溥儀怎么從一個沒用的人在新中國成為一個勞動者。很動人的場面是看到他那么愛護他所養(yǎng)的花。這是因為他所愛的人老了或死了,妻子瘋了,他生活很寂寞,所以他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花上。
電影最后的場面也給人留下了很探的印象。一天,博儀信步來到如今已成為旅游勝地的紫禁城,望著那些他很熟悉的宮殿,回廊,感慨萬端。
我已經(jīng)說過,對這部電影,我懷有一種復(fù)雜的感情,有些方面我認(rèn)為它很有意思,因為有許多華麗的場面,但有些方面我又認(rèn)為它并不好,因為不是根據(jù)歷史事實拍的??偟恼f來《末代皇帝》值得看。
帶著一種同情的心態(tài)慢慢看完了《末代皇帝》,從來不知道一個人的命運可以可以曲折成那樣??雌湟簧?,仿佛自己也歷經(jīng)了滄桑,心漸漸染上了一層愁緒。
open the door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這句臺詞是溥儀內(nèi)心深處的呼喊。他向往紫禁城以外的世界,他的心在歐洲,在牛津。溥儀說他要去歐洲,要去牛津大學(xué)??墒撬B紫禁城都走不出去,小小的他,注定要被困在紫禁城一生。
紫禁城那么小,小到永遠是斑駁的紅的墻,輝煌的金鑾殿??墒亲辖怯帜敲创?,大到推開一道門還有一道門。這個地方困住了溥儀一生的美麗,誓言,信仰,追求。
不是每一個末代皇帝都像桀紂那樣暴力,不是每一個末代皇帝都像李煜那樣不理國事花前月下。溥儀,他的抗?fàn)幵跉v史下顯得蒼白無力。即使他只是一個小小的紫禁城內(nèi)的皇帝,他也想把他的紫禁城治理好,他把一千多的太監(jiān)驅(qū)逐出去。他要節(jié)省開支,可是,不久他自己都被趕出去了。可見,他的悲劇卻是已經(jīng)注定了的。這就是歷史,歷史從來不會為誰而改,我們和溥儀一樣,都是歷史軌跡中渺小的一粒塵埃。
三歲被送入皇宮,被推上皇位,從此與親人分離,從此失去了快樂的童年。少年的時候,他想要做個真正的皇帝,卻始終只是一個傀儡,是一個符號象征。外面是一個民國,他卻只是紫禁城里的皇帝,一個連紫禁城都出不去的皇帝!母親死了,他只是平靜的說了一句我母親今天死了吧?然后一個人推著自行車一個個宮門的走,朱紅龐大的門,門外是喧鬧的大街,有衣衫襤褸的乞丐,有玩耍的孩子,他想出去,可是恭敬的侍衛(wèi)關(guān)起了大門。
他絕望的喊著open the door。門外有他的母親,有他的自由,有他的理想啊青年時,他想建立自己的國家,卻被日本利用,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政權(quán),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成為了民族的罪人。當(dāng)染上毒癮的婉容被日本人帶出總督府時,他在雪地上一路狂奔,那是不是他愛的女人已經(jīng)不重要,卻是那個愛他的,唯一的,僅有的,所有的。同樣,朱紅偉岸的門又一次緊閉,open the door他一個人喃喃著。中年之后,他以為自己是一個罪犯,以為難逃一死而割脈,卻又重獲自由,柳暗花明。一次又一次,命運戲弄著溥儀。
從紫禁城到天津,再到滿洲國,再到監(jiān)獄。溥儀的一生,被歷史牽絆著的,就是這個萬年皇帝。CCTV6的主持人在影片結(jié)束后對《末代皇帝》有一段總結(jié)性的話,大概內(nèi)容是這樣的:當(dāng)他想回家時,他被關(guān)在如牢籠的皇宮中;當(dāng)他已習(xí)慣這種生活時,卻被強行逐出;當(dāng)他不懂是非時,他當(dāng)上皇帝,整日無所事事;當(dāng)他想做個好皇帝時,關(guān)東軍卻野蠻粗暴地壓迫他;當(dāng)他渴望外面的世界時,森嚴(yán)戒備的宮門擋住了一顆蓬勃向上的心;當(dāng)他沒有自理能力時,卻要做一個凡人去生活。命運多么會嘲弄人??!
我們總以為我們知道了歷史事實,是我們創(chuàng)造了歷史。其實,歷史背后有那么多的真相識我們所不知道的。沒看《末代皇帝》以前,我也很鄙視溥儀。我認(rèn)為他是一個賣國賊,怕死鬼??墒强戳酥?,我深深的觸動了。溥儀投靠日本人,是因為國民黨背信棄義地掘了滿洲的皇陵,慈禧的尸體被撕成幾塊,脖子上的項鏈做了宋美齡的結(jié)婚禮物。而他的決定背后,是日軍哈爾濱的細菌試驗廠。這是他所不知道的。在監(jiān)獄中的溥儀,看著記錄片,驚愕的緩緩站起。溥儀在滿洲,也是堅決的回絕過日本人的無理要求,他在國會上憤怒的說,滿洲國和日本一樣是平等的,只是沒人聽他,這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所以,我們知道的,永遠只是事實,而不是真相。溥儀只是歷史進步的一個小小的犧牲品而已。如果沒有了溥儀,歷史上也會有另一個溥儀將其代替。從來都是歷史創(chuàng)造了英雄,同樣,也是歷史創(chuàng)造了溥儀。我們同情溥儀的同時,更多的是那個時代的無奈。
在同學(xué)家作客,我在上網(wǎng),朋友則拿著遙控器不停地換著電視頻道。剎那間,我停止了上網(wǎng),回過頭去,叫朋友倒退二個頻道。那肯定是在放電影《末代皇帝》。因為只有這部電影的配樂,讓我能在短短一至二秒種內(nèi)聽出來。它是我個人認(rèn)為的所有電影中最好的配樂。自從《末代皇帝》誕生以來。其配樂的主旋律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西方人心目中標(biāo)準(zhǔn)的中國聲音。至少在近年來的很多描寫中國的西方影視和音樂作品、乃至是電子游戲配樂。都不約而同的使用了相同感覺的音樂。而這種類似的旋律其根源來自于《末代皇帝》。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其實幾年前我已經(jīng)看過這部電影。可是當(dāng)我在電視機里再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的心情仍然是很激動的。因為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電影。不只因為那完美的配樂,還有那真實的場景,真實的人物,以及那一段讓人久久不能平靜的歷史??赡苁且驗殇邇x前半生住的北京的皇宮和東北的“皇宮”我都去看過吧,我似乎更能理解溥儀的命運是一段什么樣的命運。當(dāng)溥儀站在講臺上高呼“滿洲國與日本應(yīng)該是平等的!”的時候,我被感動了。應(yīng)為我也曾經(jīng)坐在那個會議廳的椅子上面對著空空的講臺。我們似乎是一對從未相逢的老朋友,曾經(jīng)擦肩而過。而今天相遇了。
我們總應(yīng)該對歷史抱以一些敬畏,不管那是段什么樣的歷史。很多人我們不應(yīng)該忘記。當(dāng)我們津津樂道的談?wù)摯褥P冠上的珍珠鑲嵌在蔣夫人的鞋子上的時候,我們同樣應(yīng)該知道,正因為如此,溥儀才投靠了日本人。當(dāng)我們談?wù)撲邇x投靠了日本人時候,我們還應(yīng)該知道,他居然有勇氣大聲告訴日本人:滿洲國與日本應(yīng)該是平等的!他是一個人,我們不能把他縮為一個符號。他是一個有著我們一樣的情仇愛恨的普通人。他生存在一個無奈的世界。他和光緒一樣,生來就已經(jīng)注定了自己的命運,拼命想做點什么。卻發(fā)現(xiàn)什么也做不了??蓱z的皇帝!
其實我們遠沒有資格去同情晚清的皇帝。他們承受著常人受不了的壓力和苦難。清庭的腐敗其實和他們個人沒有關(guān)系,他們也是受害者。而同治中興,戊戌變法,也有他們的重要的功勞。他們并不懦弱。他們沒有放棄。他們每天零晨兩點起來批奏章。沒有一天休息。他們熱愛他的國家、他的民族??墒撬麄儫o能為力,真的無能為力。但歷史卻不能給他們一個起碼的坐位。太不公平了!
說些題外話,為什么西方人對我們中國的歷史把握地要比中國人還要深?真的是因為有些人說的“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嗎?不是。在歷史前面,不管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其實都是旁觀者。記得在《戊戌變法史事考》一書中,作者茅海建在前言中感嘆道,中國第一檔案管中有大量的清宮檔案,都是研究清史的好材料。館中條件優(yōu)越,查檔免費,還有空調(diào)。但是在案前埋頭苦讀的都是日本人,西方人。很少有中國人。也許這就能說明問題所在了吧。
相關(guān)推薦
每一個人讀不同的書都會有不同的看法,隨著自己在作者寫的作品中看到了更多的感悟之后,那么這時我們更應(yīng)該寫一篇讀后感,來加深我們對作品主題的理解。對于新人如何更好的寫出讀后感呢?為此,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特意呈上“皇帝新衣優(yōu)秀讀后感”,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讀后感如何寫的獨特?拜讀過作者寫的作品后,我們遲遲不能忘懷其中的情節(jié)和人物。?讀后感是對閱讀內(nèi)容的個人理解和感受,您所尋找的“皇帝的新衣讀后感”已經(jīng)準(zhǔn)備就緒,僅供你在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參考!...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