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啦丨国产丨蚪窝人妻首页,国产一区不卡,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西西人体444WwW高清大胆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秋興八首》教案十二篇

發(fā)布時間:2024-08-14

在這里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為您準備了一篇令您滿意的“《秋興八首》教案”,感謝您的喜歡和支持希望您能多多瀏覽我們的網(wǎng)站。老師每一堂課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學課件,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反應調整教案。

《秋興八首》教案(篇1)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教學目標]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

2、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

3、理解詩歌意象中所蘊含的情感。

4、感受詩歌中的羈旅之愁和家國之悲。

5、學習詩人借景抒情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教學重、難點] 賞析詩歌、體會感情 [教學方法] 朗讀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怎樣讀懂一首詩?首先必須要知人論世。所謂的知人論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時代背景。其次,必須要了解詩歌的特殊性。詩歌是用最簡練的語言來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的。王國維先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我們還得知道作者在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這些意象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于河南鞏縣。因遠祖杜預為京兆杜陵(今陜西長安縣東北)人,故自稱“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創(chuàng)作從不同的側面真實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變遷和社會面貌,因而被譽為“詩史”。他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諸體兼擅,無體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為“詩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學傳統(tǒng)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后可分4個時期。

(一)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至天寶四年(745),杜甫過著“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吳越和齊趙一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年,在洛陽與李白結為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期詩作現(xiàn)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寶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貴,以求仕進,但均無結果。直到天寶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才得到小小的參軍之職。仕途的失意困頓和生活的饑寒交迫使他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統(tǒng)治者的腐敗和人民的苦難,使他逐漸成為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創(chuàng)作發(fā)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斗钯涰f左丞丈二十二韻》《麗人行》、《兵車行》、《出塞》(憂國憂民)

(三)肅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chuàng)作成就很大。長安陷落后,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但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后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受左拾遺。不久因直諫忤旨,幾近一死。長安收復后,回京任原職。758年5月,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759年,對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辭官,于年底到達成都。組詩“三吏”、“三別”(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達到高峰)

(四)、肅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歷五年(770)11年內,杜甫在蜀中八年,荊、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斷續(xù)住了五年。765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開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間”的生活,時間多在船上度過。770年冬,杜甫死于長沙至岳陽的船上,年58歲。《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村》、《登岳陽樓》(思想更深邃、詩風更沉郁)

三、時代背景

《秋興八首》是大歷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時所作。唐寶應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亂,杜甫流亡于梓州、閬州一帶。正欲乘舟東下,因好友嚴武重來鎮(zhèn)守四川,杜甫不僅打消了出蜀的念頭,而且被嚴武薦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不久,嚴武病逝,杜甫便攜家小乘舟東下,滯留夔州,一住近兩年?!肚锱d八首》就是大歷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時所作的。

四、鑒賞詩歌

(一)解題:

題目意思是借秋天之景抒發(fā)內心的情感。

(二)詩中的意象以及其含義:

1、玉露凋傷楓樹林: 秋天的“楓樹林”:火紅艷麗,暗指曾經輝煌的盛唐?!暗騻币庵赴彩分畞y后,唐朝的衰敗。

2、巫山巫峽氣蕭森:

“氣蕭森”:蕭瑟陰森。指唐朝安史之亂后的衰敗的氣象。

3、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江,山。暗指國家)

江上波濤滾滾,不平靜。塞上風云變幻,也是不平靜。整個天地都處于不平靜當中。意指唐朝整個江山都陷入了戰(zhàn)亂,戰(zhàn)爭風起云涌,國家不平靜。

4、叢菊兩開他日淚:

兩開:開了兩次,回家的事情等了兩年,兩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園心:

“孤”形單影只,思念故園,更令人覺得哀傷?!耙弧币恢彼寄罴覉@,然而國家戰(zhàn)亂,故園還會安好嗎?悲涼由此產生。

6、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處都在趕著作冬衣,白帝城傳來急促的搗衣聲。又是一年將盡時,同時又是一天的結束時,在這樣特殊時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園。然而國亂如此,家還會存在嗎?詩歌到這里。雖然詩中沒有一個“愁”字,那種濃濃的愁,那種國破家亡的悲涼感油然而生。

(三)層次結構

這是一首七律,兩句一聯(lián),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首聯(lián)以秋風起興,以楓葉凋零、秋氣蕭森,寄寓老大傷悲、凄苦落寞的情懷。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巫山巫峽氣蕭森”語意,進而描繪望中的巫峽景象和殷森氣憤:駭浪滔天,似暗寓了時局的動蕩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陰云匝地,又象征著國家命運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陰沉郁悶。頸聯(lián)傾訴思鄉(xiāng)衷曲,以“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現(xiàn)出思鄉(xiāng)之情的深沉濃烈和欲歸不得的無奈與凄傷。章法上,“叢菊”暗承首聯(lián)“玉露凋傷楓樹林”所隱示的季節(jié)特征,“孤舟一系”則由頷聯(lián)“江間波浪兼天涌”生發(fā)二處(因波濤險惡,不能順流東下回歸長安),呼應巧妙而針線綿密。尾聯(lián)把關注的焦點轉移到生活中來,風霜凄緊,嚴冬將至,千家萬戶的“刀尺聲”和“搗衣聲”急切響起。游子無家可歸之惆悵凄涼,緊承上文之“故園心”,又暗扣題目,綰結全詩。

此詩以描繪秋景為外在的行文線索,以抒發(fā)悲愁之情作為連通各聯(lián)的內在聯(lián)絡,以情感的起伏流轉,貫穿次第展開的各組景物,形神兼?zhèn)?,渾然一體。

(四)詩歌大意:

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楓樹葉,巫山巫峽上景象蕭瑟陰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濃云垂地。又見菊花開了,淚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處都在趕著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傳來急促的搗衣聲。

五、藝術特色

杜甫曾說“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詩賦動江關?!逼鋵?,此言移來評論他晚年所作的律詩,倒真恰如其分。

1、章法謹嚴

本詩單篇之章法結構,前文“層次結構”中已論及。故此從略。

2、情景無間

粗略看來,本詩的首聯(lián)、頷聯(lián)、尾聯(lián)寫景,頸聯(lián)抒情。其實,全詩自始至終,情景互為依托、互相生發(fā),融會一體,密不可分。如首聯(lián),楓樹為秋露侵蝕傷殘的景象,感發(fā)或者說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風苦雨吹打得老大傷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峽的蕭森秋氣,則似乎是充溢于詩人心頭的郁悶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頷聯(lián)描繪江間波浪、塞上風云,作者既生動的表現(xiàn)出他們“兼天涌”,“接地陰”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強調了其動蕩不安和陰晦不明,及詩人自身的驚魂不定和憂思不散。再如頸聯(lián)書寫思鄉(xiāng)之情,同樣是藉托“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來生動的顯現(xiàn)令人唏噓悱惻的“故園心”。即便是最后兩句,貌似純粹寫景,實則蒼涼的暮色秋聲,使人隱約感受到仿佛就是詩人陰沉蒼涼的心情。整首詩既因物感興,使情思有所附麗;又因即景寄懷,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語言練達

杜甫十分注重詩歌語言的錘煉,曾表示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寫的一些詩作,往往詞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語法奇異而內蘊豐厚,語言精純圓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這首詩來說,頷聯(lián)中的“兼”“接”二字,即極為練達而傳神。尾聯(lián)在“白帝城高”之后綴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卻有著含蘊無窮的深長余韻。最為杰出的是頸聯(lián)之遣詞造句。上句之“兩開”,既前應“叢菊”,表明客居夔州已兩度春秋;有下啟“淚”字,暗示兩年之中時時都向東歸故園,然而新院始終無法實現(xiàn),每見菊花開綻就潸然落淚。如將“他日”解作“將來”,則更有歸鄉(xiāng)后痛定思痛,為今日之流離失所傷心再三的意味。與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旨歸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樣語意雙關。此二字既上承故園的思念之心一直牽系于此岸邊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揚帆啟航,順流東下。不僅如此,上、下兩句還互文見義:“叢菊兩開”謂花開有時,“孤舟一系”傷歸鄉(xiāng)無期;“兩開”見出時光流走,“一系”見出人跡淹留;“他日淚”是果,“故園心”是因??兩句詩詞語平易而涵蘊豐厚,句法奇異而旨意錯綜。對偶工穩(wěn)而文氣流蕩,筆墨老成,爐火純青。

附錄

《秋興八首》是大歷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時所作一組七言律詩,因秋而感發(fā)詩興,故曰《秋興》。這一組詩歷來被公認為杜甫抒情詩中藝術性最高的詩。杜甫自肅宗乾元二年(759)棄官,至今已歷七載,戰(zhàn)亂頻仍,國無寧日,人無定所,當此秋風蕭颯之時,不免觸景生情。八首詩是一個完整的樂章,主題是'故國之思',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華',第四首中'故國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綱領。詩中所寫個人的悲哀也關乎國難。

《秋興八首》的結構,從全詩來說,可分兩部,而以第四首為過渡。前三首詳夔州而略長安,后五首詳長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長安,后五首則由思長安而歸結到夔州;前三首由現(xiàn)實引發(fā)回憶,后五首則由回憶回到現(xiàn)實。至于各首之間,則亦首尾相銜,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秋興八首》為杜甫慘淡經營之作,或即景含情,或借古喻今,或直斥無隱,或欲說還休,必須細心體會,方能領略詩的妙處。

《秋興八首》教案(篇2)


《秋興八首》是唐代大詩人王勃所創(chuàng)作的一組詩篇,共有八首。王勃以生動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表達了他對秋天的獨特感悟和情感體驗。本教案旨在通過分析《秋興八首》的內容和藝術手法,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技巧。


一、背景介紹:


我們需要對王勃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簡要介紹。王勃是唐代初年的文學家,同時也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作品主題廣泛,風格獨特,對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總體分析:


我們首先來總體分析一下《秋興八首》的主題和結構。《秋興八首》以描繪秋天的景色和氛圍為主線,通過八首詩的描寫,展示了秋天的變幻和豐富多樣的景觀。整體結構以層層遞進的方式,使得詩集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流暢有序的感覺。


三、分析各首詩:


1.第一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此首詩以秋夜為背景,描繪了作者思考人生的片刻。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夜晚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思考。


2.第二首《早秋》


這首詩以秋天的早晨為背景,描述了早晨的景色,以及人們在秋天早起工作的情景。通過描繪清晨的寂靜、田野的遼闊和農民辛勤的勞動,展示了秋天的勤勞和豐收的希望。


3.第三首《九日》


這首詩以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為背景,描繪了重陽節(jié)的喜慶氛圍和人們慶祝的場景。通過對重陽節(jié)習俗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節(jié)日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


4.第四首《山澤》


這首詩以山水為背景,描繪了秋天山澤的景色和氛圍。通過對山澤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寂靜之美。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考。


5.第五首《秋思》


這首詩以夜晚的月光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親人離別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月光、秋天和離別的聯(lián)想和意象,展示了作者的傷感和對親情的珍視。


6.第六首《登池州城樓》


這首詩以池州城樓為背景,描繪了城市的繁忙和景色的美麗。通過對城市的描寫,展示了城市生活的喧囂和多彩。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代文明帶來繁榮的思考。


7.第七首《秋波》


這首詩以秋天晚上月色明亮的河流為背景,描述了作者和友人交談時的情景。通過對友人的描寫和友情的表達,展示了王勃對友誼的理解和對人際關系的渴望。


8.第八首《秋興》


這首詩以秋天的豐收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秋天豐收和人們滿足的思考。通過對秋天的喜慶和生命的蓬勃展示,展示了作者對世界的樂觀和對人生的肯定。


四、詩歌鑒賞:


我們來進行一下對《秋興八首》的整體鑒賞。王勃通過對秋天的描寫和思考,展示了他對人生、自然和社會的觀察和思考。他用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將秋天的景色與人生的哲理相結合,使得詩集既充滿了情感表達,又蘊含了深刻的思想。


通過對《秋興八首》的詳細分析和鑒賞,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組詩篇的內涵和藝術價值,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技巧。通過學習和感受王勃的創(chuàng)作,我們可以更好地欣賞和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博大精深之美。

《秋興八首》教案(篇3)

1、導入,播放歌曲《春天里》,由學生感興趣的歌曲導入杜甫寫的一首“秋天里”——《秋興八首》(其一)。

2、指導學生初讀詩歌,并掌握理解詩歌的基本方法----四讀法,讀題目、讀作者、讀內容、讀注釋。

3、指導學生誦讀詩歌,掌握詩歌誦讀的方法技巧。

4、賞析詩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努力提高審美能力。

5、遷移擴展。古詩和現(xiàn)代的歌詞,有很多的相似點,好的歌詞就是一首好詩,方文山作詞的歌曲《菊花臺》很好地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鑒《秋興八首》(其一)和《菊花臺》中的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引導學生寫幾句情景交融的歌詞。

6、小結課堂。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所掌握的方法、所產生的感悟進行及時的反思小結。

《秋興八首》教案(篇4)

《杜甫詩三首》教案

一、導入

二、作者;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鞏縣,好似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

生平:

詩內容:

名句:

詩:

三、背誦

四、背景:《秋興八首》寫于大歷元年秋天。當時,安史之亂雖然結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臨北方軍閥重新割據(jù)的危險;另外,唐朝與吐蕃在劍南川西的戰(zhàn)爭也接連不斷?!肚锱d八首》就是在這樣國家仍然動蕩不安、會死人依舊客居他鄉(xiāng)的社會背景下寫成的。八首詩各自獨立而又互相勾連,一脈相通,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創(chuàng)新方面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

解文:本文選讀的是第一首,從命意上看,有領起的作用,可以說給全組是個定下了一個基調,那就是抒羈旅之愁,悲國家之事。

題目,秋興,從字面上說就是因秋感興之意。

首聯(lián),從秋景寫起,“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寫出夔州露冷楓丹、萬物蕭森的景象,格調頗為勁健。而言“氣蕭森”,則非但指草木搖落,亦且涵蓋江山萬象,為第二聯(lián)蓄勢。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呈上展開:江間,寫巫峽;塞上,寫巫山。波浪在地,卻說兼天而涌;風云在天,卻言接地二陰。詩人縱目馳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動的寫出了巫山巫峽的蕭森氣象。

第三聯(lián)開始,轉而由景生情,抒發(fā)感慨?!皡簿諆砷_”,指離屬經歷了兩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飄零。而“他日淚”則生悲情于從前,“故園心”則托相思于萬里。

最后一聯(lián),詩人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生活中來。風霜凄緊,嚴冬將至,那千家萬戶的“刀尺聲”和“搗衣聲”急切響起,怎能不泛起歲暮日晚、羈旅無依的傷感!而凄苦之情,思鄉(xiāng)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詩就此結束,余意綿綿。問題1:題目是什么意思?

明確:“興”就是《詩經》中“賦比興”的“興”,即借秋天之景抒發(fā)內心的情感。

問題2:詩句的字面意思

明確: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楓樹葉,巫山巫峽上景象蕭瑟陰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濃云垂地。又見菊花開了,淚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故園情懷。到處都在趕著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傳來急促的搗衣聲。

問題3:找出詩歌意象,并說說這些意象有什么特點。

明確:意象有: 玉露,楓樹林,巫山,巫峽,江波,塞上秋風,陰云,菊花,孤舟,淚,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等,特點:凄涼,蕭瑟,陰沉,蕭條、殘敗等。問題4:挖掘意象的深刻內涵(結合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明確:

(1)玉露凋傷楓樹林:秋天的“楓樹林”:火紅艷麗,暗指曾經輝煌的盛唐。“凋傷”意指安史之亂后,唐朝的衰敗。

(2)巫山巫峽氣蕭森:“氣蕭森”:蕭瑟陰森。指唐朝安史之亂后的衰敗的氣象

(3)江間波浪間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江,山。暗指國家)江上波濤滾滾,不平靜。塞上風云變幻,也是不平靜。整個天地都處于不平靜當中。意指唐朝整個江山都陷入了戰(zhàn)亂,戰(zhàn)爭風起云涌,國家不平靜。

(4)叢菊兩開他日淚:兩開:開了兩次,回家的事情等了兩年,兩年了想回家都未果。(5)孤舟一系故園心:

“孤”形單影只,思念故園,更令人覺得哀傷?!耙弧币恢彼寄罴覉@,然而國家戰(zhàn)亂,故園還會安好嗎?悲涼由此產生(6)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處都在趕著作冬衣,白帝城傳來急促的搗衣聲。又是一年將盡時,同時又是一天的結束時,在這樣特殊時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園。然而國亂如此,家還會存在嗎?詩歌到這里。雖然詩中沒有一個“愁”字,那種濃濃的愁,那種國破家亡的悲涼感油然而生。問題5: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抒發(fā)了詩人家國之悲,羈旅之愁,思鄉(xiāng)之情。問題6:詩歌應用到了哪些藝術手法? 明確(1)對偶 頷聯(lián) 頸聯(lián)。

[江間]對[塞上],[波浪]對[風云] [叢菊]對[孤舟];[兩開]對[一系](2)借景抒情

這首詩歌通過描寫巫山巫峽的蕭森秋景,抒發(fā)了自己的家國之悲,羈旅之愁。

5、齊讀或背誦。

四、作業(yè):

1、閱讀杜甫的《江漢》,完成第(1)小題。

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1)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lián)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明確:第二聯(lián)中的“片云”“孤月”既為實景,也有寓意。“片云”在空中飄蕩,就像自己漂泊他鄉(xiāng);漫漫長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獨寂寞;第三聯(lián)“落日”比喻自己黃昏暮年,“秋風”則是眼前實景,與上句“落日”相對,虛實結合。兩聯(lián)情景結合,營造了一個天高地遠、孤月獨照的冷清意境。

2、背誦

《秋興八首》教案(篇5)

(上課。)

師:杜甫老人于775年離開成都草堂,乘舟順江東下,暫居夔州時寫下了許多詩篇,今天所學就是寫于這個時候,題目里興怎么讀?

生:讀第一聲。

師:怎么這么肯定?

生:《詩經》表現(xiàn)手法里有一種因物起興。

師:很好,那能具體說說興的含義嗎?

生:不就是抒情嗎?

師:如何抒情?

生:借物抒情。

師:這首詩歌的物是

生:秋,借助秋天的景色來抒情。

師:你真細心,注意了詩題,詩題在有些詩歌里就是詩眼哦,讀詩一定不要忘了詩題呀!這首那些是寫景的句子?

生:玉露凋傷楓樹林。

生:巫山巫峽氣蕭森。

生:寒衣處處催刀尺。

師:這是秋景嗎?(故意拖長秋景。)

生:不是,這不是秋景,還有頷聯(lián)的江間波濤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生:還有叢菊兩開他日淚一句。

師:能詳細說說這寫秋景的句子嗎?

生:杜甫在夔州第二次看到菊花開,不由自主地想起昔日傷心事。

師:理解很正確,但你剛才卻說是寫秋景的句子,這種表述有問題嗎?

(生笑了。)

生:有景物,又有抒情。

師:這在詩篇里本句起什么作用?

生:過渡。

師:非常好,看來同學們知道了詩歌的結構情況。詩歌結構一般是起、承、轉、合,叢菊兩開他日淚正起著轉的功能。這句由秋景菊花過渡到傷心淚的抒情,我們還是回到寫景的句子,你們說說杜甫這里寫的景是歡快的,還是

生:陰沉。

師:怎么會有陰沉感呢?能說說嗎?

生:江間波濤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天地渾為一體,天地不分,夏天狂風暴雨來臨的時候,會有這種感覺。

師:你感覺很準,你還會有那些感覺?

生:驚駭,風卷云涌,波濤洶涌,能不害怕嗎?

師:這種感覺僅僅是你的感覺嗎,有誰會和你的感覺相同?

生:(全班同學一齊答)杜甫。

師:大家都感覺到了杜甫在秋景里感受到心情,我想你們還有沒感覺到杜甫已感覺到味道,有嗎?

生:肅殺景象。

師:你很有感覺哦,具體給同學說說?

生:凋傷,氣蕭森。

生:氣蕭森指巫山巫峽這個大地域范圍天氣令人感到蕭瑟陰森。

師:氣蕭森,大地域范圍天氣感受,這樣的寫法應是很籠統(tǒng)的,詩人有沒有具體去寫這種感受?

生:江間波濤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兩句就是具體寫這感受的。

師:老師剛才講詩歌結構時的第二個字叫承,這頷聯(lián)就是承接上句氣蕭森而來。那凋傷又怎么說呢?

生:凋傷用在玉露和楓樹林中間,覺得有些不和諧。

生:我覺得不是有些不和諧,而是大剎風景,玉露楓樹林能帶給人美好想象的景物,全讓凋傷破壞了。

師:看你樣子,知道你生氣了,杜甫呆在這里會生氣嗎?

生:杜甫沒有生氣,但他老人家傷心了,呆在肅殺陰沉蕭森駭人環(huán)境里想起以前傷心事,幾乎都哭了。

師:哭了?男兒有淚不輕彈,難道杜甫不是男兒?

生:真心男子傷到心坎里也會落淚的,何況杜甫寄居夔州已經兩年了。

師:寄居兩年了,詩歌是如何委婉表達的?

生:孤舟一系,寄居此處,兩年來孤舟系岸未能出行。

師:孤舟,言舟為孤,實則卻說杜甫身孤,寄居夔州身處飄零,要是你在此地此時,最先會想到什么?

生:家鄉(xiāng)。

生:故園。

師:家鄉(xiāng)與故園說的一個意思,但韻味一樣嗎?

生:不同,李白說家鄉(xiāng)為月是故鄉(xiāng)明,沒有說月是家鄉(xiāng)明。

生:還有李白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師:這種表達能說明什么問題?

生:

師:故能讓人聯(lián)想到

生:故人。

師:故人是

生:相識的人。

師:故園?

生:相識的家園,帶有了主觀情感。

師:其實,故園它凝結了古人豐富的情感,成了固定意象,讀著故園會有一種悠遠深沉的情感。故園心,是顆向往故園之心,一種強烈的

生:思鄉(xiāng)感情。

師:在抑郁肅殺之秋,老人孤獨地旅居夔州,眼看又是一年將過,那份思鄉(xiāng)之情也就更濃烈了。在霜風凄冷,嚴冬將至時詩人又聽到了什么?

生:催刀尺和急暮砧。

師:詩人聽到這些會想些什么?

生:家家戶戶都再做御寒的衣物了,準備取暖過冬,享受家的溫馨,可詩人仍漂泊在異鄉(xiāng),心里深感寒冷。

師:寒冷,我覺得有些不準確,換成那個詞更妥?

生:凄冷,由外而內的冷。

師:杜甫心想歸家,可是暮色已至,仍然無法歸家,他心里多苦啊,你們體會到了嗎?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歌,一起來體會!

(師生一起讀。)

師:杜甫在這首詩里抒發(fā)了何種情懷?

生: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

生:抒發(fā)了羈旅情思。

生:凄苦的思鄉(xiāng)之情。

生:還融進了杜甫老人的身世之感。

師:從同學們積極作答,說明大家都讀懂了這首詩,還深刻的理解了杜甫老人的深沉的思鄉(xiāng)情懷。

(下課。)

《秋興八首》教案(篇6)

一、教材

《秋興八首》(其一)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單元第六課的第一首詩,是高中語文教材選上杜甫的三首詩之一,緊接在第五課李白《蜀道難》之后。該單元以詩歌為主,共有七篇,杜甫就有三篇,而且都是在詩人流寓夔州所做,都有著相似的心境和創(chuàng)作背景,學好這首詩,對于領會感悟其它幾首詩也有啟發(fā)作用。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鑒賞詩歌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3、引導學生感受杜甫詩歌的藝術魅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二)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誦讀詩歌,進入詩境體會詩歌的.藝術魅力。誦讀就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jié)奏地讀,反復地讀,熟練到脫口而出,自然成誦。突出詩歌誦讀的意義,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體會詩歌的語言和韻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學生吟誦詩歌,抑揚頓挫,韻味無窮,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不僅可以感受到漢語言音律的美,詩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還可以積累語言,受到熏陶和感染。與朗讀相比,誦讀更強調個人體驗,更強調內化。誦讀應該是古代詩歌教學的貫穿始終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2、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杜甫詩歌的藝術魅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在我國許多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中,情和景是不可分的。那些流傳千古的名詩、名詞、名句,情和景確實是“妙合無垠”的。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發(fā)展史上的巔峰,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在杜甫詩歌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秋興八首就是其中典范的代表之作。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情景交融的藝術氛圍,我設計了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畫面素描,用細膩的語言再現(xiàn)情景;第二,情景交融,體會作者是如何把感情融入景物描寫之中的。

3,教學方法:

誦讀------鑒賞-------寫作

4,教學用具:

多媒體投影儀。

5,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播放歌曲《春天里》,由學生感興趣的歌曲導入杜甫寫的一首“秋天里”——《秋興八首》(其一)。

2、指導學生初讀詩歌,并掌握理解詩歌的基本方法----四讀法,讀題目、讀作者、讀內容、讀注釋。

3、指導學生誦讀詩歌,掌握詩歌誦讀的方法技巧。

4、賞析詩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努力提高審美能力。

5、遷移擴展。古詩和現(xiàn)代的歌詞,有很多的相似點,好的歌詞就是一首好詩,方文山作詞的歌曲《菊花臺》很好地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鑒《秋興八首》(其一)和《菊花臺》中的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引導學生寫幾句情景交融的歌詞。

6、小結課堂。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所掌握的方法、所產生的感悟進行及時的反思小結。

《秋興八首》教案(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把握詩歌中奠定了怎樣的基調。

2、學會抓住意象解讀古詩的技巧。

過程與方法:

3、學會如何賞析一首古詩。

4、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情感與態(tài)度:

5、詩歌意象中所蘊含的情感,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國之思。

教學重點:目標1、2、5。

教學難點:目標3、4。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陜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jié)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于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肚锱d》既是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詩,共有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是其中的第一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一起走進他對國家命運與民生疾苦的關注之中。

二、教師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詩歌,然后完成:

1、從詩體上說,這是一首什么詩?(律詩,并回顧唐詩體裁特點)

2、這首詩的韻腳是哪幾個字?(林、森、陰、心、砧)

3、用筆畫出詩中的意象。

三、鑒賞詩歌

接下來,我們鑒賞這首古典詩歌。那么,如何鑒賞一首古詩呢?

第一步,抓住題目。題目即詩眼,解讀了題目,詩歌就理解了一半。

第二步,解讀詩句的意思。

第三步,找出詩中的意象,然后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看這首詩歌有什么樣的內涵,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要求學生根據(jù)上述基本鑒賞規(guī)律,安排學生活動:自讀、討論

課堂活動過程:

提問1:題目是什么意思?

提問2:詩句的字面意思

提問3:詩中出現(xiàn)的意象。

提問4:這些意象有什么內涵?

提問5: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提問6:詩歌應用到了哪些藝術技巧?

1、學生發(fā)表討論后得出的意見,教師隨機給予恰當點評;

2、教師明確:

題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發(fā)內心的情感。

詩句意思: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楓樹葉,巫山巫峽上景象蕭瑟陰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濃云垂地。又見菊花開了,淚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處都在趕著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傳來急促的搗衣聲。

詩中的意象以及其含義:

1)、玉露凋傷楓樹林:秋天的“楓樹林”:火紅艷麗,暗指曾經輝煌的盛唐?!暗騻币庵赴彩分畞y后,唐朝的衰敗。

2)、巫山巫峽氣蕭森:“氣蕭森”:蕭瑟陰森。指唐朝安史之亂后的衰敗的氣象

3)、江間波浪間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江,山。暗指國家)

江上波濤滾滾,不平靜。塞上風云變幻,也是不平靜。整個天地都處于不平靜當中。意指唐朝整個江山都陷入了戰(zhàn)亂,戰(zhàn)爭風起云涌,國家不平靜。

4)、叢菊兩開他日淚:兩開:開了兩次,回家的事情等了兩年,兩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園心:“孤”形單影只,思念故園,更令人覺得哀傷。“一”一直思念家園,然而國家戰(zhàn)亂,故園還會安好嗎?悲涼由此產生。

6)、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處都在趕著作冬衣,白帝城傳來急促的搗衣聲。又是一年將盡時,同時又是一天的結束時,在這樣特殊時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園。然而國亂如此,家還會存在嗎?詩歌到這里。雖然詩中沒有一個“愁”字,那種濃濃的愁,那種國破家亡的悲涼感油然而生。

藝術技巧:

1)、對偶,頷聯(lián),頸聯(lián)。具體:[江間]對[塞上],[波浪]對[風云]、[叢菊]對[孤舟];[兩開]對[一系]

2)、結合上述鑒賞,總結一下這首詩情景交融的特點。

全詩自始至終,情景兩首互為依托、互相生發(fā),融會一體,密不可分。如首聯(lián),楓樹為秋露侵蝕傷殘的景象,感發(fā)或者說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風苦雨吹打得老大傷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峽的蕭森秋氣,則似乎是充溢于詩人心頭的郁悶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頷聯(lián)描繪江間波浪、塞上風云,作者既生動的表現(xiàn)出他們“兼天涌”,“接地陰”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強調了其動蕩不安和陰晦不明,及詩人自身的驚魂不定和憂思不散。再如頸聯(lián)書寫思鄉(xiāng)之情,同樣是藉托“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來生動的顯現(xiàn)令人唏噓悱惻的“故園心”。即便是最后兩句,貌似純粹寫景,實則蒼涼的暮色秋聲,使人隱約感受到仿佛就是詩人陰沉蒼涼的心情。整首詩既因物感興,使情思有所附麗;又因即景寄懷,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小結主題

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fā)情懷,書寫了因戰(zhàn)亂而常年流落他鄉(xiāng)、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嘆“悲哉!秋之為氣也”以來,悲秋成為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主旨,劉禹錫詩韻“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詩,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著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含意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為深厚。

《秋興八首》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賞析品味作品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2.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領會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難點

把握詩歌意象和詩歌情感的有機聯(lián)系,品味作品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詩人簡介yJS21.cOM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稱杜工部,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人有“詩圣”之譽,其詩有“詩史”之稱。

在內容主旨上,杜甫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統(tǒng)治者的罪惡作了較深的批判,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題材,反映出當時政治的腐敗,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民的愿望。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出唐代由開元、天寶盛世轉向分裂衰微的歷史過程,故被稱為“詩史”。

在藝術上,杜甫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練,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和發(fā)展《詩經》以來的優(yōu)良文學傳統(tǒng),成為我國古代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高峰,起著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侗囆小贰ⅰ蹲跃└胺钕瓤h詠懷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秋興》等詩,皆為人傳誦。但有些作品也存在著較濃厚的“忠君”思想。

2.作品

杜甫一生寫了許多詩,現(xiàn)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人行》、《兵車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秋興》《登岳陽樓》等。

二、關于《秋興》組詩

1.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陜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jié)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于是伴同家族,離開成都,乘舟沿江東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后轉徙于湘鄂之間。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長沙到岳陽的一條破船上。

2.題解

在寓居夔州兩個年頭里,杜甫時年五十五歲,已處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壯志難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當此秋風蕭瑟之時,不免觸景生情,感發(fā)詩興,故曰《秋興》。

《秋興》是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詩,共有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興》第一首,是組詩領起之作,八詩之綱領。(《讀杜心解》云:“首章,八詩之綱領也。明寫秋景,虛含興意;實拈夔府,暗提京華?!保┰娙擞娩佁焐w地的秋色將渭原秦川與巴山蜀水聯(lián)結起來,寄托自己的故國之思;又用滔滔不盡的大江把今昔異代聯(lián)系起來,寄寓自己撫今追昔之感。詩中那無所不在的秋色,籠罩了無限的宇宙空間;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無言地昭示著自然的歲華搖落,宇宙的時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賞析課文

1.理解詞語

①玉露:白露。

②凋傷:使草木凋零衰敗。

③蕭森:蕭瑟陰森。

④兼天:連天?!凹妗?,連的意思。

⑤塞上:這里指夔州的山。

⑥兩開:第二次開放。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從離開成都算起,已歷兩秋?!伴_”字雙關,一謂菊花開,又言時光流走。

⑦接地陰:風云蓋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來的艱難歲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趕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黃昏時急促的搗衣聲。這里是搗布,把布搗平整后用來裁剪衣服。砧(zhēn),搗衣石。

2.翻譯全詩

玉露凋傷楓樹林,——白露凋傷了漫山遍野的楓林,

巫山巫峽氣蕭森?!咨轿讔{的氣象滿目蕭瑟陰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峽中的江水波濤滾滾洶涌連天,

塞上風云接地陰?!巷L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陰沉。

叢菊兩開他日淚,——秋菊已開兩度回想他日再流淚,

孤舟一系故園心?!轮劭堪断道K也系著我游子的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深秋季節(jié)處處都在為游子征夫趕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頭傳來急促的捶布聲。

3.詩歌評析

①首聯(lián)短短14個字里,那滿目衰颯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氣,使人的悲涼心緒油然而生,給全文奠定了一個悲涼之基調。這里以秋風起興,以楓葉凋零、秋氣蕭森,寄寓老大傷悲、凄苦落寞的情懷。

②頷聯(lián)用互文手法,緊承首聯(lián)“氣蕭森”語意,描繪望中的巫峽景象和殷森氣憤:駭浪滔天,陰云匝地。這里老杜明寫對江間波浪、塞上風云的感知,實寫老杜對時局的擔憂:駭浪滔天,似暗寓了時局的動蕩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陰云匝地,又象征著國家命運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陰沉郁悶??芍^一石二鳥,巧妙之至。

③頸聯(lián)轉入了對自己身世的感傷,傾訴思鄉(xiāng)衷曲。借一個“淚”字托出焦灼無奈的思鄉(xiāng)之情;用一個“孤”字傳說出漂泊無依的苦況。以“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表現(xiàn)出思鄉(xiāng)之情的深沉濃烈和欲歸不得的無奈與凄傷。

④尾聯(lián)寫戶戶搗布聲,家家催刀尺,趕制棉衣已成必然。對國事的擔憂,對家人家鄉(xiāng)的思念。古時候每到秋天,家人要為遠方的游子或戌邊的將士制作寒衣,因此搗衣(這里是搗布,把布搗平整后用來裁剪衣服)聲是人間的秋聲,往往會增添客子的愁緒。這里表現(xiàn)了詩人對國事的擔憂,對家人家鄉(xiāng)的思念。

四、總結全詩

此詩以描繪秋景為外在的行文線索,以抒發(fā)悲愁之情作為連通各聯(lián)的內在聯(lián)絡,以情感的起伏流轉,貫穿次第展開的各組景物,形神交匯,渾然一體。

1.主旨意境

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著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fā)情懷,抒寫了因戰(zhàn)亂而常年流落他鄉(xiāng)、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

2.藝術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匯無間,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來,本詩的首聯(lián)、頷聯(lián)、尾聯(lián)寫景,頸聯(lián)抒情。其實,全詩自始至終,情和景互為依托、互相生發(fā),融會一體,密不可分。全詩,首聯(lián)寫秋色秋氣,頷頸兩聯(lián)托秋起興,感世傷己,尾聯(lián)綰合景色人事,縫合之細密,結構之謹嚴,無以復加。

②語言練達,句法奇異,對偶工穩(wěn),文氣流蕩。

杜甫十分注重詩歌語言的錘煉,曾表示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愿。該詩更是如此,如:

頷聯(lián)中的“兼”“接”二字,即極為練達而傳神。

尾聯(lián)在“白帝城高”之后綴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卻有著含蘊無窮的深長余韻。

最為突出的是頸聯(lián)之遣詞造句?!皡簿諆砷_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上句之“兩開”,既前應“叢菊”,表明客居夔州已兩度春秋;又下啟“淚”字,暗示兩年之中時時都盼東歸故園,然而心愿始終無法實現(xiàn),每見菊花開綻就潸然落淚。不僅如此,上、下兩句還一語雙關:“叢菊兩開”既謂花開有時,又見出時光流走;“一系”既傷歸鄉(xiāng)無期;又見出人跡滯留;“他日淚”是果,“故園心”是因。兩句詩詞語平易而涵蘊豐厚,句法奇異而旨意錯綜。對偶工穩(wěn)而文氣流蕩,筆墨老成,爐火純青。

全詩感世傷己,感情悲涼,透出的是“沉郁”;聲韻鏗鏘低回,似水流冰下,凸顯的是“頓挫”。

五、背誦全詩。

《秋興八首》教案(篇9)

教材分析:

《秋興八首》是必修3第二單元(唐詩單元)的第二篇《杜甫詩三首》的第一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時寫下來的以想望長安為主題的一組七言律詩,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此之前已介紹過唐詩的有關知識,以及古詩鑒賞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本課可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積累,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之中,在合作探究中理解知識、把握知識、運用知識。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對詩的了解還比較膚淺,往往只滿足于背誦、記憶,并不專注于詩歌本身的意象、意境與情感,因此,要加強對學生古詩詞誦讀的訓練,讓他們學會品味詩歌的意境,進而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使學生受到詩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審美興趣,培養(yǎng)其潛心涵泳的鑒賞習慣。

教法設想:

本課設計,意在以杜甫的《秋興八首》為例,講解賞析詩詞的方法,幫助學生賞析古詩詞作一點有益嘗試。賞析古代詩歌,要注重平時積累,從題目和關鍵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顧表達技巧,努力進行整體賞析。具體地說,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①注重平時積累和把握已提供的信息;②從標題入手,體會詩歌的情感;③從詩歌意象賞析,悟出詩情;④從詩眼入手,抓詩歌中的關鍵詞句;⑤兼顧表現(xiàn)手法,體會多姿多彩的詩歌技巧。

學法指導:

⒈吟誦法。根據(jù)詩詩歌講究韻律節(jié)奏,通過反復的聲情并茂的吟誦,能使學生感受古典詩歌的格律美、音韻美。同時通過反復吟誦,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激發(fā)他們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的情境.

⒉朗讀和默讀相結合的方法。詩歌貴在吟誦,通過反復的朗讀,學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國著名學者皮爾斯曾經說過后現(xiàn)代時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體會和領悟詩歌的音樂美。針對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可進行默讀,發(fā)揮自己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體會和把握詩歌的深層意蘊。

⒊粗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段辶壬鷤鳌氛f:“好讀書,不求甚解?!逼鋵嵕褪遣扇〈肿x的方法,整體感知。但《登高》意蘊極深,還應通過仔細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讀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⒈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

⒉賞析品味作品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過程與方法:把握詩歌意象和情感的有機聯(lián)系,品味作品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領會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核心任務:鑒賞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重點:通過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作品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使學生受到詩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發(fā)審美興趣,提高鑒賞能力。

媒體:多媒體課件音頻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走進古典詩歌,就是走進了一個神奇的境界。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們的前人會從一張張薄薄的書頁中立起,踏著秦磚漢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飄飄地沿著字里行間向我們走來。今天,向我們走來的這位詩人我們并不陌生,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人被稱為“詩圣”,是我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同情人民疾苦,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層艱苦生活的詩篇。聞一多先生認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莊嚴、最瑰麗、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就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

現(xiàn)在,讓我們通過《秋興八首(其一)》,走近這“四千年文化中最莊嚴、最瑰麗、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二、背景介紹

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陜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jié)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于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肚锱d》既是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詩,共有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個時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與熏陶,是他對國家命運與民生疾苦非常關注。他曾多次在詩中表示過“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之類的心跡。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時刻關心著國家形勢,盼望“安史之亂”早日平息,國家與百姓能夠重歸安寧??墒?,事與愿違,“安史之亂”雖與763年被平定,但國家的形勢卻仍不穩(wěn)定,回紇、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強馬壯,不時侵略唐境,吐蕃還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長安;而唐朝內部在平定“安史之亂”戰(zhàn)爭中作大的軍閥也擁兵割據(jù),對朝廷構成了威脅。國運威迫,猶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為此而深感憂慮。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歷經流離,備嘗艱辛,身心憔悴不堪?!安槐欢嗄昀渌畦F”(《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過懶從衣結,頻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齒半落左耳聾”(《復陰》)、“緩步仍須竹杖扶”(《寒雨朝行視園樹》)、“窮愁但有骨”(《王閬州筵酬十一舅》)等詩句,即是他在此期間處境窮困和心境凄慘的真實寫照。他日夜想回歸故鄉(xiāng),卻始終無法實現(xiàn)愿望。寫此《秋興》時,他已五十五歲,已處在人生之秋,眼看來日無多,葉落歸根之想更為迫切。正是在此種悲人生之秋和國運之秋的心境下,他寫下了《秋興》這首詩。

三、吟誦感知

(1)教師范讀。聽清讀音,把握停頓、重音。

師:注意這節(jié)課是鑒賞課,所以你們是主人,所以希望大家踴躍發(fā)言,因為古人說“詩無達詁”。首先,由我來朗誦,這是我對這首詩的理解與感悟。

同學自己帶著感情,帶著你對這首詩的初步感受,自由地朗誦一下本詩。朗誦的同時請你結合注釋,去思考一下自己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或者說你有哪些感受。接下來大家開始自由地朗誦。

(2)自由朗讀。

(3)指生朗讀。校正讀音,明確節(jié)奏。

(4)齊讀全詩。

(5)合作譯詩。結合注釋,疏通詩意;提出疑問,討論解決。

秋霜傷害楓樹凋謝了木葉叢林,

巫山巫峽的氣象滿目蕭瑟陰森。

峽中的江水波濤翻滾洶涌連天,

塞上的風云漫卷密布大地陰沉。

從菊已開兩次回想他日要落淚,

孤舟永遠系住游子的歸鄉(xiāng)之心。

寒冷季節(jié)處處都在催趕制冬衣,

傍晚白帝城頭傳來捶衣的聲音。

四、涵詠賞析

提問:接下來就請同學來談談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或者你在朗誦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明確:秋的蕭殺,人的憂傷與孤獨、凄涼、悲傷、凄苦等等。這些情感可以從玉露、楓樹林、波浪、風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景物中體現(xiàn)出來。

提問:也就是說,這些景物都帶上了情感?!扒楦小奔由稀熬拔铩本统闪嗽姼璧囊粋€要素,是什么呢?

明確:意象。

過渡:所以說,我們在讀詩歌時一定要把握住意象。接下來,讓我們齊聲誦讀一下這首詩,讀完以后,選取意象進行思考、交流,這些意象帶給你怎樣的聯(lián)想?接下來就一起朗讀一下。

提問:請發(fā)表看法與見解。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做補充。

㈠玉露凋傷楓樹林

⒈提問:“玉露”用在這里合適么?

明確:白露(whitedews)——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yǎng)羞?!闭f此節(jié)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梢姲茁秾嶋H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征。

“白露”,八月份的,八月份有中秋節(jié),秋天,因此有想家的感覺。

⒉提問:大家有沒有注意“凋傷”中的這個“傷”字。把“傷”換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這兩個字換一下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出來?

明確:只有人才會感到悲傷,詩人這樣寫就賦予了玉露、楓樹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楓樹林與自己的情感產生了共鳴一樣。詩人自己思念故鄉(xiāng),感到悲傷,好像玉露、楓樹林也是有了同樣的情感。

⒊提問:那我們說這里的楓樹林會不會是杜牧《山行》里的楓樹林呢?這里的“紅”應該是怎樣的一種紅色呢?

明確:暗紅、缺乏生命氣息的紅……

⒋提問:這樣的紅與后面一句“巫山巫峽氣蕭森”結合起來,就形成了怎樣的一種氣氛?

明確:頹廢、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種氣氛。

㈡巫山巫峽氣蕭森

提問:你認為詩中的“氣蕭森”指什么?

明確:蕭瑟陰森。指唐朝安史之亂后的衰敗的氣象。

小結:首聯(lián)短短14個字里,那滿目衰颯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氣,使人的悲涼心緒油然而生,給全文奠定了一個悲涼之基調。這里以秋風起興,以楓葉凋零、秋氣蕭森,寄寓老大傷悲、凄苦落寞的情懷。

㈢江間波浪間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⒈提問:第二聯(lián)是作者歸家途中看到的風景。這風景又反映出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想念故鄉(xiāng)的急切。

⒉提問:這兩聯(lián)中的意象能反映出詩人想念故鄉(xiāng)的急切嗎?朱光潛不是說過: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情感上進行推敲。你從這些意象中能推敲出這樣的思想情感嗎?

明確:波浪很大,也體現(xiàn)了作者心情的起伏不定。

⒊提問:也就說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動。那他的心情為何起伏不定?將這些意象組合起來進行想象,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明確:陰暗、陰涼的氣氛,不是很平靜,山被云霧圍繞,這里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是很悲傷的,也是很沉重的。

⒋提問:結合背景的話,會帶給你什么樣的聯(lián)想?

明確:這首寫于公元766年歸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幾年他都沒有回到家,詩人在外流浪了好幾年。

此刻,秋天蕭森的氣息充塞于巫山巫峽中,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是驚風駭浪,動蕩不安,蕭條隱晦,不見天日,形象表現(xiàn)詩人的極度不安,和胸中的郁悶不平,象征了國勢的危急。

㈣叢菊兩開他日淚

提問:他是不是不能回去啊?要不然為什么在這里發(fā)感慨而不回去?讓我們來看下一聯(lián)。

明確:杜甫的晚年正好處于動蕩的藩鎮(zhèn)割據(jù)的時代,我們學過歷史應該知道。所以說環(huán)境十分的惡劣,阻礙著他回家的路途。這句話,一方面表達了情感,一方面也是對當時環(huán)境的暗示。

提問:接下來我們看第三句,這一句是這首詩里的名句。看看我們同學能從這句詩中體會出什么來。

明確:“淚”的意象,這“淚”應該是“叢菊”掉的眼淚。這讓我們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詩“感時花濺淚”,人在很悲傷時景物帶給人的感受。那實際上不是景物在流淚,而是詩人自己。

提問:詩人為什么不選擇“殘菊”而選“叢菊”呢?我覺得應該把“叢菊”改成“殘菊”,你以為呢?說說看,要講出理由的。

明確:菊花開得這么茂盛,相較于詩人的身世飄零,就顯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感時花濺淚”,花得這么茂盛,在詩人的眼中卻是在掉眼淚的,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更能體現(xiàn)出詩人一種心境。而且白露時節(jié),菊花是開得十分茂盛的。

㈤孤舟一系故園心

提問:哪個字特別能體現(xiàn)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明確:“系”。這里的“系”有雙重含義,雖然這里說“系”的是舟,但實際上這個“系”牽念的是自己的“故園”。也就是說,自己的“心”牽念的是“故園”,而能讓自己回家的舟卻是“系”在岸邊,舟在此,心在故鄉(xiāng),形成了一種反差。

提問:那么“孤舟”是個怎么樣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它處在怎么樣的環(huán)境中?

明確:一只小船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

提問:這一只孤舟處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會帶來什么樣的感受?

明確:凄涼,而且飄零,一條小船在波濤之間起伏,有時甚至有被波濤吞沒的感覺。

小結: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與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濤起伏,又是如此的寬廣,一條孤舟系于岸邊,是不是更能給人一種脆弱、蕭條、殘敗的感覺?大家一定要拓寬想像的思路與空間。

㈥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提問:我們進入下一句。這一句有一點難度,誰來說說?

明確:“暮”即“黃昏”,太陽落山了,雖然當時的社會不安,加上天氣寒冷,但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做衣服,心里還是很溫暖的。這樣子的一種感覺更能和作者那種不能回家的悲涼的心情形成鮮明的對比。

小結:就是說,大家都在為冬天做準備,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個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單薄。這種單薄更能顯示出“凄涼”的心境。

提問:剛才講到秋天,起風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詩人衣著單薄,顯得分外凄涼。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暮砧”啊?我們在《說木葉》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是不是?那么,這個“寒砧”與“暮砧”都帶有什么樣的寓意啊?

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個怎么樣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聲音一聲急過一聲,慢慢地由慢到快,這樣的場景帶給人什么樣的感受?

明確:山城這樣高,但作者能清楚地聽到敲打洗衣石的聲音,四周很安靜,而一聲聲的搗衣聲,在這凄清的夜晚,敲擊在空中也敲擊在詩人的心中。

小結: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fā)情懷,書寫了因戰(zhàn)亂而常年流落他鄉(xiāng)、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嘆“悲哉!秋之為氣也”以來,悲秋成為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主旨,劉禹錫詩韻“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詩,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著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含意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為深厚。

五、反復誦讀,加深體會

指導學生朗讀,在反復吟誦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反復誦讀,加深體會,引導學生在詩歌鑒賞中注重朗讀吟誦。

六、作業(yè)

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是讀《秋興八首(其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點感受,或多或少而已。我們就把“《秋興八首(其一)》有感”當作副標題,請大家給它一個正標題,要求能體現(xiàn)你對整首詩的感悟,或者說是你從這首詩中感覺出來的思想感情。請大家用散文性的語言描繪一下這首詩,字數(shù)不少于200字,同時背誦全詩。

《秋興八首》教案(篇10)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鑒賞詩歌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3、引導學生感受杜甫詩歌的藝術魅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二)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誦讀詩歌,進入詩境體會詩歌的.藝術魅力。誦讀就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jié)奏地讀,反復地讀,熟練到脫口而出,自然成誦。突出詩歌誦讀的意義,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體會詩歌的語言和韻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學生吟誦詩歌,抑揚頓挫,韻味無窮,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不僅可以感受到漢語言音律的美,詩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還可以積累語言,受到熏陶和感染。與朗讀相比,誦讀更強調個人體驗,更強調內化。誦讀應該是古代詩歌教學的貫穿始終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2、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杜甫詩歌的藝術魅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在我國許多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中,情和景是不可分的。那些流傳千古的名詩、名詞、名句,情和景確實是“妙合無垠”的。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發(fā)展史上的巔峰,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在杜甫詩歌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秋興八首就是其中典范的代表之作。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情景交融的藝術氛圍,我設計了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畫面素描,用細膩的語言再現(xiàn)情景;第二,情景交融,體會作者是如何把感情融入景物描寫之中的。

3,教學方法:

誦讀------鑒賞-------寫作

4,教學用具:

多媒體投影儀。

5,教學課時:

一課時。

《秋興八首》教案(篇11)


導語:


《秋興八首》是唐代詩人張養(yǎng)浩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長詩,以描繪秋天景色為主題,以及詩人對秋天的感受和思考。本教案旨在通過對這首詩的學習和分析,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詩歌的意境和語言,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秋興八首》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2.理解和把握《秋興八首》的整體結構、主題和意境。


3.學習分析《秋興八首》的表達手法、修辭手法和藝術特點。


4.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


二、教學內容


1. 了解《秋興八首》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在教學開始前,老師可以向學生簡要介紹唐代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巔峰時期,是文化繁榮和多產的時代。張養(yǎng)浩是唐代文人中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秋興八首》,這首詩通過對秋天景色的描繪和思考,表達了他對秋天的喜愛和對生命的思索。


2. 理解和把握《秋興八首》的整體結構、主題和意境。


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a. 學生閱讀《秋興八首》原文,并嘗試理解每首詩的意思。


b. 學生討論每首詩的主題和意境,并總結出全詩的整體結構。


c. 通過學生的討論和總結,老師進行點評和引導,確保學生對全詩的理解準確。


3. 學習分析《秋興八首》的表達手法、修辭手法和藝術特點。


a. 學生閱讀并分析詩歌中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等。


b. 學生分析詩歌中的意象和語言運用,如山水描寫、音韻韻律等。


c. 學生就詩歌的藝術特點和風格進行討論和總結。


d. 老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美學價值。


4. 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


a. 學生閱讀其他秋天題材的名篇名句,并分析其表達手法和藝術特點。


b. 學生進行課堂寫作練習,嘗試借鑒和運用《秋興八首》的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


c. 老師批改和點評學生的寫作,給予指導和建議。


三、教學方法


1. 導入法:通過簡單的導語介紹《秋興八首》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為詩歌學習打下基礎。


2. 討論法:以小組討論的方式,由學生主導討論每首詩的主題、意境和表達手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3. 歸納法:學生通過討論和總結的方式,幫助他們理解全詩的整體結構、意義和藝術特點。


4. 寫作訓練法:通過課堂寫作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活動(5分鐘)


介紹唐代文學的特點和張養(yǎng)浩的身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


2. 學習詩歌(20分鐘)


學生閱讀《秋興八首》原文,并嘗試理解每首詩的意思。


3. 討論分析(30分鐘)


a. 學生分小組討論每首詩的主題和意境,并總結每首詩的特點。


b. 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確定全詩的整體結構和意義。


c. 老師點評學生的討論和總結,澄清學生的理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4. 分析詩歌語言(30分鐘)


a. 學生分析詩歌中的修辭手法和意象,如比喻、夸張、擬人等。


b. 學生分析詩歌中的語言運用,如音韻、韻律、節(jié)奏等。


c. 學生總結詩歌的藝術特點和風格,如樸素、含蓄、典雅等。


5. 寫作訓練(30分鐘)


a. 學生閱讀其他秋天題材的名篇名句,并分析其表達手法和藝術特點。


b. 學生進行課堂寫作練習,嘗試借鑒和運用《秋興八首》的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


c. 老師批改和點評學生的寫作,給予指導和建議。


六、鞏固與拓展


1. 提出問題:老師提出一些相關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討論,鞏固對《秋興八首》的學習成果。


例如:你在詩中找到了哪些描繪秋天的形象和意象?詩中的修辭手法對表達效果有何影響?


2. 作業(yè)布置:要求學生在家完成一篇關于秋天景色的作文,并分析其中的修辭手法和意象。


七、教學反思


《秋興八首》是一首經典的詩作,通過對其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文學視野,提高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辨能力。這個教案的目標明確,內容豐富,設計合理,能很好地引導學生的學習并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以便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秋興八首》教案(篇12)

《秋興八首》(其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點

2、賞析作品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領會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點 【教學難點】

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領會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教學方法】

誦讀法、賞析法、講析法、合作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劉禹錫的詩中說到“自古逢秋悲寂寥”,那么各位同學能否回憶起一些悲秋的詩句?(師生共同回憶)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唐代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他是如何悲秋的?他的悲秋里有著怎么樣的情懷?請大家集合課前的預習,有感情的朗誦這篇詩文。

二、文學常識回顧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世人成為“詩圣”,由于善于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題材,反映出當時政治的腐敗,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民的愿望,因此其詩有“詩史”之稱,有《杜工部集》。

文學常識

古體詩又叫古風,形成于漢魏六朝,在句數(shù)、字數(shù)、平仄、用韻、對仗方面均較自由。近體詩是與之相對的概念,也叫今體詩,唐代詩人在梁陳詩人對詩律研究和創(chuàng)作實踐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律詩和絕句這兩種新詩體。律詩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聯(lián),依次稱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末聯(lián)(或尾聯(lián));每聯(lián)兩句,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每句的平仄都有嚴格規(guī)定,特別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隨意變更;凡偶句都要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中間兩聯(lián)須對仗。近體詩的絕句,也稱律絕,每首兩聯(lián),平仄和押韻同律詩一樣,只是不一定對仗。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家常以意境的高下來衡量作品的成敗。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緒,即詩人主觀的思想感情;境是境況、境界,即詩中所描繪的客觀生活圖景,它是廣義的,不單指景,還指詩人所見所歷之事。意與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著眼于某種物象中的主觀意向,而意境則是由藝術形象所表露出來的整體境界。讀者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進入詩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與作品產生共鳴。

三、詩題解析 秋興者,遇秋而遣興也,故八首寫秋字意少,興字意多。也就是感秋而寄興,這里的“興”也就正如《詩經》里的“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所以,今天將要學習的這首詩文涉及到了秋季和杜甫的感懷。下面就讓我們進一步去看看“秋”何以“興”。(教師范讀)

四、首、頷聯(lián)意象解讀

1、學生朗誦首、頷兩聯(lián)

要求:找出此兩聯(lián)中的意象,并體味這些意象的特點

2、學生找出意象并簡析特點(小組合作討論)

明確:露、楓樹、巫山、巫峽、江間波浪、塞上風云

3、意象特點分析(只明確本詩文創(chuàng)作于安史之亂以后)

①玉露,是白露,是秋天的白露,問:玉露是早上的事物,而且我們學過《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這里應該是很美好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這里?

明確:玉露這里是朝露的意象,朝露生命極短,而作者此時也已50有余,人生之秋也已到來,生命也即將結束;而玉露,是秋天的白露,秋又勾人鄉(xiāng)思,且作者寓居夔州,思鄉(xiāng)之情頓生。

②凋傷表達出一種凋零、傷心、傷感的感覺; ③楓樹林,秋天的楓樹應該是紅紅火火的,杜牧不是說“霜葉紅于二月花”嗎?而且紅葉也是暖色調,那么這里用楓樹林,是否與詩歌的感情基調相悖呢?

明確:不相悖,秋天楓葉的紅是一種暗紅、缺乏生命氣息的紅;再聯(lián)系作者的經歷,他經歷了盛唐的恢宏,轉而又由盛而衰,盛唐走向衰亡,那這種火紅,暗指盛唐曾經的輝煌。“凋傷”意指安史之亂后,唐朝的衰敗。在大家將要學到的《琵琶行》中也有“楓葉荻花秋瑟瑟”。

④巫山巫峽氣蕭森:巫山巫峽,是山是水,也暗指國家;氣蕭森,蕭瑟陰森,也唐朝安史之亂后的衰敗的氣象。

⑤江間波浪間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江上波濤滾滾,不平靜;塞上風云變幻,也是不平靜。整個天地都處于不平靜當中;他雖在寫景,卻實在寫唐朝整個江山都陷入了戰(zhàn)亂,戰(zhàn)爭風起云涌,國家不平靜。怎么能不悲傷不已?因而這句話虛實結合。

所以,首、頷二聯(lián)的這些意象都顯露出一種“悲涼”之感,他們構成的意境也給人以 “悲無盡“的沖擊。這就是“一切境遇皆情語”的寫照。

補充:杜甫深受“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他有著忠君戀闕、仁民愛物的思想。

4、學生朗誦首、頷聯(lián)

五、寫作背景介紹

1、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陜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jié)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于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在此期間,他的另外兩名好友李白和高適也相繼去世。因而杜甫心中為朋友的“離世”感到無限的悲傷,同時也為自己的潦倒和疾病纏身感到無限的悲嘆。這時候的杜甫也已經50有余,可是作為文人的他依然是“壯志未酬” “報國無門”,心中也繼續(xù)了無限的背憤。對于今天我們學習的詩文,在《讀杜心解》中云:“首章,八詩之綱領也。明寫秋景,虛含興意;實拈夔府,暗提京華?!保?/p>

2、提問:作者僅僅難道在悲凄之秋,為了朋友的去世、自身的貧困與報國無門、國家命運的多舛而發(fā)出這樣的“興”,其中作者最想說明的“興”是哪一種?(明確:悲國運衰落)前兩聯(lián)作者在寫景,我們也只是憂意象的除了結論,大家,能否在下面的兩聯(lián)之繼續(xù)找到杜甫“悲國運衰落”的依據(jù)呢?

六、頸、尾聯(lián)分析

1、在我國的古詩文中“首頷頸尾”對應著“起承轉合”(試請學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轉”的)學生帶這問題朗誦頸、尾聯(lián)(小組合作討論)明確:作者在首頷二聯(lián)中描寫了秋天悲涼的景物,在頸聯(lián)中,作者前句寫景“菊”以此想到了自身的往事,由此筆鋒一轉寫到了孤舟靠岸系繩,也系著作者的“故園心”。這樣的過渡,就由寫景轉到了情感的抒發(fā)上。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兩句詩:

①叢菊兩開他日淚:菊花是在秋天盛開,秋也勾人相思。

這“淚”從字面意思上看應該是“叢菊”掉的眼淚。這讓我們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詩“感時花濺淚”,人在很悲傷時景物帶給人的感受。那實際上不是景物在流淚,而是詩人自己。進一步提問:不過花盛開卻也給人一種欣悅之感,在陶淵明的詩句中也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什么用這個意象?會不會與感情基調相悖呢?

明確:不相悖,秋,給人思鄉(xiāng)的愁苦,而且作者是寓居夔州,想經夔州回鄉(xiāng),菊花兩開說明他想回家想了兩年卻不能回家,悲傷之情頓生,以樂景寫哀情。②孤舟一系故園心:孤,說明形單影只;故園,更令人哀傷;作者一直思念家園,然而國家戰(zhàn)亂,因而作者更加思念,故園還好嗎?悲涼由此產生

2、尾聯(lián)分析

寒衣處處催刀尺:寒衣,是冬衣,寒衣處處催刀尺,到處都在趕著作冬衣,白帝城高急暮砧:白帝城傳來急促的搗衣聲。這是一年將盡的時候,同時又是一天將結束的時候,在這樣特殊時刻,在外漂泊已久的作者更加思念故園。然而國亂如此,家還會存在嗎?詩歌到這里,雖然詩中沒有一個“悲”字,那種濃濃的悲,那種國破家亡的悲涼如白帝城傳來的搗衣聲,一陣高過一陣,一陣急過一陣。(課外拓展:白帝城托孤)

3、學生朗誦頸、尾聯(lián)

4、總結:作者當時不僅僅只是在悲凄之秋為了朋友的去世、自身的貧困與報國無門而發(fā)出這樣的“興”,最終,作者要“興”的是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

七、總結全詩(師生帶感情集體朗誦全詩)

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其以描繪秋景為外在的行文線索,以抒發(fā)悲愁之情作為連通各聯(lián)的內在聯(lián)絡,以情感的起伏流轉,貫穿次第展開的各組景物,形神交匯,渾然一體。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著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fā)情懷,抒寫了因戰(zhàn)亂而常年流落他鄉(xiāng)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

八、板書 《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巫山巫峽 江間、塞上

叢菊、孤舟 蕭森

寒衣、暮砧

教學反思: 杜詩《秋興八首(其一)》這首詩已經教學完畢,但覺得的講的太籠統(tǒng)了,分析不夠深刻。我想這一課的教學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唐詩的能力”,可以分解為如下三點:

1、能誦讀和背誦,并讀出詩的韻律美。《秋興八首》(其一)描繪了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烘托出一種陰沉蕭森的環(huán)境氣氛,抒寫留滯他鄉(xiāng)的愁緒,表達了強烈的憂國之情。誦讀要注意作者通過景物、環(huán)境描寫。這首律詩前四句重在寫巫山巫峽的秋色秋聲、長江的滾滾波濤,要讀出“凋傷,氣蕭森”之感情;后四句旨在抒發(fā)思念“故園”之情,要讀出思念之情。通過反復有表情地誦讀,最好能在課堂上完成背誦。

2、把握詩歌意象,仔細品味詩歌意境。秋天和大江是杜詩中最常見的意象,《秋興》八首也以之為主體意象。這里所選的第一首即為領起之作,《讀杜心解》云:“首章,八詩之綱領也。明寫秋景,虛含興意;實拈夔府,暗提京華”。詩人用一派彌天蓋地的秋色將渭原秦川與巴山蜀水聯(lián)結起來,寄托自己的故國之思;又用滔滔不盡的大江把今昔異代聯(lián)系起來,寄寓自己的撫今追昔之感。詩中那無所不在的秋色,籠罩了無限的宇宙空間;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無言地昭示著大自然的歲華搖落,宇宙間的時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那條“波浪兼天”的大江,是永恒的時間紐帶,它牽系著人類的歷史和未來,淘洗著無數(shù)王朝的更替,沖洗著無數(shù)生命的流程。讀杜詩,要首先讀懂他的秋天和大江。此外,詩中還有“玉露”、“波浪”、“叢菊”等幾個意象,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去細細解讀,領略其中隱含的情感因素。

3、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想應該注意啟發(fā)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去解讀一首詩。譬如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提出解讀一首詩的途徑:吟誦、意象、典故、煉字、知人論世、古人評論、比較閱讀(與杜杜甫自己詩歌的縱向比較,與其他詩人的橫向比較)。讓學生在課堂中體會到,原來一首詩可以從很多的角度去解讀,逐漸培養(yǎng)形成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與有所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秋興八首》教案十二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教案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秋興八首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八年級地理教案十二篇 出于您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八年級地理教案”,感謝您光臨本頁請您耐心瀏覽。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但老師也要清楚教案課件不是隨便寫寫就行的。只有具備嚴謹?shù)慕虒W思路和方法才能做出好的教案。...
    2024-03-11 閱讀全文
  • 八年級詩五首教案經典 老師根據(jù)事先準備好的教案課件內容給學生上課,每個老師都需要細心籌備教案課件。只有做好教案才能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應該從什么角度去寫教案課件呢?我們根據(jù)您的需求特意編寫了一篇題為“八年級詩五首教案”的文章,感謝您的鼓勵和支持我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被更多人分享!...
    2024-03-14 閱讀全文
  • 幼兒唐詩必背八十首匯總 孩子啟蒙越早越好,學漢字,背唐詩,算數(shù)等等,甚至有很多走在前沿的寶媽寶爸們已經從胎教開始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幼兒唐詩必背八十首內容,希望會幫助到大家。
    2022-12-21 閱讀全文
  • 五年級語文教案詩二首(精選4篇)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自己抽時間去完成。只有寫出好的教案才能充分展現(xiàn)出教學意圖。下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給大家分享五年級語文教案詩二首,希望本頁內容能幫助到您!...
    2023-03-26 閱讀全文
  • 秋鋼琴教學計劃十二篇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到新的一學期了,教師們要對新學期的工作進行計劃。教學計劃有利于教師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學科教學計劃怎么寫好呢?為了迎合您的需求欄目小編制作了這份精心設計的“秋鋼琴教學計劃”,此資料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2023-09-02 閱讀全文

出于您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八年級地理教案”,感謝您光臨本頁請您耐心瀏覽。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但老師也要清楚教案課件不是隨便寫寫就行的。只有具備嚴謹?shù)慕虒W思路和方法才能做出好的教案。...

2024-03-11 閱讀全文

老師根據(jù)事先準備好的教案課件內容給學生上課,每個老師都需要細心籌備教案課件。只有做好教案才能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應該從什么角度去寫教案課件呢?我們根據(jù)您的需求特意編寫了一篇題為“八年級詩五首教案”的文章,感謝您的鼓勵和支持我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被更多人分享!...

2024-03-14 閱讀全文

孩子啟蒙越早越好,學漢字,背唐詩,算數(shù)等等,甚至有很多走在前沿的寶媽寶爸們已經從胎教開始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幼兒唐詩必背八十首內容,希望會幫助到大家。

2022-12-21 閱讀全文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自己抽時間去完成。只有寫出好的教案才能充分展現(xiàn)出教學意圖。下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編輯給大家分享五年級語文教案詩二首,希望本頁內容能幫助到您!...

2023-03-26 閱讀全文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到新的一學期了,教師們要對新學期的工作進行計劃。教學計劃有利于教師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學科教學計劃怎么寫好呢?為了迎合您的需求欄目小編制作了這份精心設計的“秋鋼琴教學計劃”,此資料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2023-09-02 閱讀全文
亚洲综合大型在线|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日韩一区二区| 蜜臀av中文字幕免费| 日韩A√一区二区| 小辣椒福利视频精品导航| 国产免费135页| 国产免费勾搭| 国内精品bbw国语对白| 欧美噜噜久久久xxx| 年轻的少妇久久| 日韩高潮XXX|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人妻 chrv| 亚洲阿V天堂网2019无码 | 高清免费播放av|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蜜臀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包黑料| 少妇乱子伦| 四虎影院ww| 午夜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在线观看》| 一个人日韩视频WWW| 国产成人综合五月天久久 | 午夜性爱| 久久久噜久噜久久综合| xxxx路69| 五月激情六月丁香激情天堂| 88综合| 大学生无套射白浆| 99xxxx网址|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四虎影院无码在线观看| 小烧逼视频免费看| 日韩欧美美女被c|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一区性色| 一级黄片免费激情| 国内AV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