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說課稿裸一片落葉。
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家庭與學校合作,可以實現(xiàn)教育的質量最大化!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jīng)常進行溝通與交流,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個家長與教師的責任與使命!那么,有哪些積極正確的教學觀念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育兒觀念:開學如何應對一片哭聲,這份止哭秘籍太管用了!”,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開學了,幼兒園老師很快就要開始忙活起來了。新生入園,有一個事想必是很多老師都怕遇到的,那就是孩子們的哭鬧。面對孩子的哭鬧,老師們也會感覺到到非常的焦急,害怕處理不當會讓孩子哭鬧的更加厲害!
其實家長入園哭鬧不僅老師怕遇到,家長也會怕,如果孩子一直哭鬧家長也不安心,一天都在想著孩子的情況,自己的事情也分心了。
處理孩子的哭鬧有什么妙招呢?老師們、家長們別急,面對孩子的哭鬧辦法有的是,不過得要“對癥下藥”要分清孩子是什么原因哭鬧的。
接下來為大家分享一份幼兒園止哭秘籍,希望對各位家長、老師都有所幫助。
入園就哭鬧不停型
在沒有進入入幼兒園時,孩子都處在家人的陪伴中,一路上都是開開心心的,可是當真正踏入幼兒園,當看著父母要離開時,就大聲哭鬧,吵鬧著不肯進去幼兒園。老師、家長怎么哄都不聽。
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主要是因為孩子的心中意識到要自己在幼兒園生活了,沒有了家長的陪伴,少了依賴,缺少了安全感,內(nèi)心感到害怕。
教師的做法:
1.面對這個情況,教師可以采用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可以給孩子一些玩具,給孩子介紹下幼兒園好玩的事情,介紹一些新朋友。
2.在動作上可以對孩子表現(xiàn)的親密一些,可以抱抱孩子,讓孩子感覺到有媽媽的感覺。
3.千萬不要采取強制止哭的辦法,這樣會讓孩子更加害怕。可以先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讓他慢慢觀察其他孩子參加活動,過一段時間他自己也會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影響去參加活動的。
家長的做法:
1.如果是新生在入園前,家長應該告訴孩子要去幼兒園的事情,讓孩子心里有所準備,在開學的前幾天可以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參觀,多給孩子說說幼兒園好玩有趣的事情。這樣可以消除孩子對幼兒園的陌生感。
2.如果是老生,家長也應該在開學前就讓孩子做好上學的準備,可以多問一些幼兒園的事情,激發(fā)孩子入園的興趣,問班級的老師啊,同班的小朋的情況啊等輕松有趣的問題。
3.家長要做好應對這個情況的準備,不要過分緊張,要理解這個是孩子的正常的反應,也不要過分苛責。
4.白天孩子哭鬧久了,體力會消耗。晚上回去要給他喝些淡鹽水補充體力,晚上督促孩子睡早點,保持足夠的睡眠。
一直憋著不哭型
這類孩子,入園時就一直表現(xiàn)的非常的平靜,不哭也不鬧,老師說什么也都會聽著。但是就是有時候會偷偷一個人走開,默默的在一旁,問他的時候,說話時表現(xiàn)出很委屈的樣子。
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對幼兒園不適應,對同伴、老師缺少安全感,但是呢,孩子自制能力又很強,所以會表現(xiàn)出很正常。
老師怎么做:
1.老師對這孩子要給多一些關懷,多陪孩子聊聊天,盡快讓孩子信任,讓孩子從心里打消對幼兒園的不適應感。
2.在肢體動作上,可以抱抱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親近。也可以鼓勵孩子與其他孩子玩玩游戲,讓孩子消除恐懼感。
家長怎么做:
回到家里了,家長可以多提及老師與同伴事情,慢慢消除孩子的對老師與同伴的陌生感。在接送孩子時也可以多跟老師交流,也可以問問同伴的其他小朋友,幫助孩子對同伴、老師盡快建立感情。
過幾天才哭型
這類孩子去幼兒園時表現(xiàn)的非常的積極,好幾天也不哭不鬧,在幼兒園也表現(xiàn)的很好,可是過了幾天后,就都不在狀態(tài)了,就一直吵著鬧著要回家。
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這類孩子好奇心比較強,喜歡新鮮事物,性格也比較活潑開朗,但是在幼兒園呆了幾天后,已經(jīng)沒有了新鮮感了,所以表現(xiàn)出不想去幼兒園的想法。
老師該怎么做:
1.老師面對這種情況,可以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可以多介紹幼兒園的其他好玩的事情,讓孩子產(chǎn)生興趣。
2.可以帶孩子逛逛其他的班級,看看其他小朋友做游戲,讓孩子消除厭煩的心理。
家長該怎么做:
家長要充分肯定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可以告訴孩子老師對他的夸獎,多鼓勵孩子與老師,同學交流,讓孩子盡快對幼兒園產(chǎn)生感情。
間斷式哭鬧型
很多孩子明明在玩游戲,在老師的教課時也表現(xiàn)的很好,玩的開開心心的,一臉的開心樣子,可是一到午睡、午飯時間就一直在哭鬧,怎么哄都不聽。
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在與其他小朋友玩時,情緒比較高漲,整個人都注意到游戲上面了,而在吃飯和午睡時,基本處于一個人的活動,少了同伴與大人的依賴,感到不適應。
老師怎么辦:
1.看到這種情況,老師要走過去給孩子幫助,要在身邊督促孩子把飯吃完,慢慢的教導孩子,讓孩子心里可以自然的適應一個人吃飯、午睡。
2.平時可以給孩子一些鼓勵,當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時,適當?shù)慕o孩子言語上的鼓勵如“你真棒”“你真厲害”等。
家長怎么辦:
在家庭中,家長要去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少一點溺愛,多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做,不要什么都幫孩子做。
受影響而哭鬧型
有些小朋友本來自己表現(xiàn)的好好的,游戲也做的挺開心的,可是一看到同伴小朋友哭,眼淚嘩嘩的流下了。
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受到到了其他小朋友的影響,情緒不穩(wěn)定,看見別人哭,自己也哭。
老師怎么做:
1.老師要把哭鬧不停的孩子隔離開,安排他們到其他的活動區(qū),讓他們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再參加活動
2.帶情緒容易受影響的孩子去操場散散心,玩玩其他游戲,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慢慢轉移不開心的情緒。
家長該怎么做:
家長要對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要鼓勵,多跟孩子說說幼兒園的事情,讓孩子盡快適應。
結語:
開學前幾天,孩子會哭鬧,這其實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老師與家長不要過分擔心。老師要分析孩子哭鬧的原因,耐心的引導孩子。
老師也要保持與跟家長溝通,及時告訴家長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情況。雙方好好配合起來,耐心的對孩子進行教導,讓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觀念:父母如何應對孩子亂丟東西的行為
回應孩子的一言一行,是父母與孩子(零歲左右的孩子)溝通重要途徑,不回應等于拒絕和孩子溝通,不溝通的原因是認為孩子什么都不懂,事實上是我們不懂得和不會語言的零歲左右孩子溝通。不知道孩子要找的感覺是什么?例如:半歲左右的孩子沒有人教都會亂丟東西,亂丟是孩子要的感覺,也是父母在遺傳基因里留給孩子的先天記憶內(nèi)容。父母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應該如何回應呢?說教孩子聽不懂肯定不行,多數(shù)的父母采取不回應的態(tài)度。
不回應父母就喪失了一次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孩子少了一次被引導后增加新的記憶內(nèi)容的機會。那么我們怎樣去回應孩子這樣的行為呢?父母向孩子傳遞的信息是不要亂丟東西,我們要改變的是亂,而不是丟,我們在孩子面前擺一個桶或盒子,我們把小球球投進桶里或盒子里。這是我們針對亂丟東西向孩子傳遞的信息。孩子能的接受這個信息的理由是沒有改變丟的行為形態(tài),反而,將東西丟進固定的地方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加上孩子天生的模仿能力,孩子很快就會學著將東西丟進固定的地方,父母不斷地鼓勵,孩子會學得更快的原因是孩子天生對鼓勵地掌聲,語言都能找到感覺。
只要我們找到與孩子溝通,回應的途徑和相應的方法,孩子再小都是可以接收我們的信息,并改善其行為
人的習慣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個人最初的活動場所。家庭中的各種習慣是孩子最初接觸到的行為規(guī)范,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家長如何正確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習慣呢?我認為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端正教育觀念。
幼兒階段是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過渡期。偉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
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傾向態(tài)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yǎng)成功?!睋Q言之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離不開家庭的重視。很多家長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在學習上生活上對子女關懷備至,將良好行為的培養(yǎng)卻置之一邊不顧,對孩子聽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長認為: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只要讓他多學點東西,其它方面無所謂。家長的這些錯誤觀念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對幼兒良好行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間接折射到孩子的心靈中,變成孩子的觀念。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笨梢娏晳T對人的一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要求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在抓學習的同時,也別忘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
1、在實踐中鍛造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行為形成來自實踐,習慣的養(yǎng)成更有賴于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是幼兒良好行為形成的關鍵。由于觀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對四五歲(甚至更大)的孩子仍采用嬰兒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給學齡兒童穿衣,洗臉,喂飯,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這種包辦代替行為不僅剝奪了孩子的多種鍛煉權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賴心理越加頑固。長此下去,將會造成兒童的懶怠,驕橫甚至無能。良好行為習慣又談何實現(xiàn)。
2、培養(yǎng)應該持之以恒。還有一些家長雖然思想上比較重視幼兒良好行為的培養(yǎng),但沒有足夠的耐心去培養(yǎng)、教導孩子,這與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試著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際、同伴、集體中,學會獨立飲食、睡眠、盥洗、人際交往等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獲得“該如何做”的認識,形成一系列的行為方式,并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練習強化,使之成為一種自然的習慣。這就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去教導孩子,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講明道理。講道理是提高認識的一種方法。幼兒時期,對是非的辨別能力較差,做錯事是難免的,生硬的教訓、批評可能會令家長和孩子的關系鬧僵。這時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細致地跟他講道理,通過簡潔的語言使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同時在與孩子的談話過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準”“不許”,要多從正面引導,對他的不良行為避免批評引導,而應該直接告訴他:你應該……比如家長在發(fā)現(xiàn)孩子搶別人玩具時,應該告訴他搶別人玩具是不對的,如果想玩可以向別人借,或者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讓他明白朋友之間要友好相處,爭搶吵鬧是不對的道理。作為孩子自身來講,道理聽多了,良好的行為準則自然而然在心中就有了定位。
4、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鼓勵和表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一種精神營養(yǎng),更是一種強化良好行為習慣的好方法。孩子愛聽好話,喜歡被人稱贊,而且在人們對他的評價中認識自己。教育家陳鶴琴教授曾說過:“無論什么人,受激勵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責罰而改過是比較難的?!彼约议L對孩子要以積極鼓勵表揚為主,消極批評只會使孩子灰心喪氣。家長對孩子的鼓勵和表揚要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fā)。三歲以下的孩子就要多鼓勵表揚。例如:媽媽看見孩子摔跤了,不要急著把他扶起來,可以馬上說:“寶寶真勇敢,跌倒了會自己爬起來,也不哭?!北緛砗⒆右苍S會哭,可聽了媽媽對他的鼓勵,也許會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也不會哭鼻子了。對于三歲以上的孩子由于他們的自我意識較強,對成人的評價很敏感,有強烈要求被表揚的愿望,這就要求家長的表揚鼓勵要適當,不能給孩子亂戴“高帽子”,讓孩子對其行為得不到正確的評價,這樣,逐漸他就會認為表揚是應該的,不表揚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會發(fā)生為了表揚而養(yǎng)成做假或討好的行為。表揚主要應該表揚孩子所做的努力,比如改正缺點,克服困難等。對孩子的表揚要具體說出好在哪里,讓他有所遵循和發(fā)揚,適當?shù)谋頁P促使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5、非語言信息的影響。孩子起初都是以父母的行為為榜樣,通過同化作用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由于非語言信息比語言信息更具有真實形象性,所以父母自身行為對孩子有著重要影響。父母對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如:講究衛(wèi)生、舉止文明等,同時家長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起到積極強化的作用,孩子在效仿父母的良好習慣的同時,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所謂“身教重于言教”,道理正在于此。
對于孩子某些不良行為,家長可通過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語言刺激,來減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為的頻率,比如:目光注視(以冷峻的目光較長時間的注視孩子)、距離控制(逼近或遠離孩子)、輕微的懲罰(拿走孩子喜愛的物品),這樣會使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為產(chǎn)生內(nèi)疚和羞愧,從而減少和消除不良行為發(fā)生的次數(shù)。
三、注意環(huán)境的作用。
在孩子生活的早期階段,固有認識和行為習慣比較少,因此要培養(yǎng)孩子建立新的、正確的認識和行為習慣就比較容易。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許多資料都表明:孩子不良行為習慣的產(chǎn)生,或多或少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為的影響。孟母擇鄰而居,歷代被傳為教子佳話。
其次,家長的榜樣作用,對孩子良好行為的形成也有著潛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好模仿,思維具體形象,成人的良好行為習慣是他學習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響著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育兒觀念:孩子想哭,您讓他哭了嗎?
昨天放學后,一切都很正常,照樣在外面興高采烈地和小伙伴們玩了一個鐘頭后回家寫作業(yè)??墒牵驮趯懽鳂I(yè)的過程中,兒子突然對我說:“媽媽,我好想哭呀……”
忙著準備晚飯的我,當時也沒有太在意,隔著客廳問兒子道:“怎么了寶貝兒?哪里不舒服嗎?”兒子說:“沒有哪里不舒服,媽媽,我就是想哭……”我順著他說道:“好吧,如果你真的想哭你就哭吧?!钡任疑缘绕倘ヅP室看他時,發(fā)現(xiàn)他竟然真的趴在書桌上哭了,那淚珠呀還真的就掛在臉上呢。唉喲,還真哭了呀……我以為他是在開玩笑,沒想到竟然是真哭!兒童和我們成人一樣,也有心情不好莫名其妙想哭的時候,今兒個我們就經(jīng)歷了,嘿嘿。
我趕緊走到他身邊,摟著他,輕輕撫著他的后背,柔聲地問道:“寶貝兒,你是寫作業(yè)累了嗎?”
他帶著哭腔回道:“沒有,媽媽!”
我輕聲說:“噢,這樣呀,如果你覺得哭一哭能好受些,你就哭吧。來,到你的小床上躺著休息一會兒,一會兒就好了?!?/p>
兒子順從的上了床,抱著個毛巾被,竟然嗚嗚地大聲哭起來………
我走出房間,想留他單獨呆一會兒。給他點兒時間讓他哭一會兒,等他稍微平靜下來的時候再來撫慰他。
過了幾分鐘后,我又走進臥室,坐到床邊,問他:“好點了嗎,寶貝兒?”
他說:“還沒太好呢,媽媽”
但這樣一直哭下去似乎也不是辦法呢,我說:“那能讓媽媽抱抱你嗎?”兒子便主動坐到我身邊,倒到我的懷里。
我輕撫他的后背,溫柔地問:“寶貝兒,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不開心的事情了然后覺得心里很難受?”
兒子終于嗚咽著說了:“媽媽,我剛才在抄寫課文時,看到植物種子離開了媽媽,我就想到以前我們捐書給的那些可憐孩子了,他們可真可憐呀,都沒有媽媽!”噢,這心情不好是有原因的。
我安慰他道:“媽媽知道你是個善良的孩子,媽媽答應你,等我們有機會時多捐些書和衣服給那些可憐的孩子,好嗎?”
兒子說:“好的,媽媽?!蔽依^續(xù)說:“寶貝兒,那些可憐的孩子也有人會照顧他們的,即使沒有了媽媽的照顧,一定也會有類似媽媽爸爸一樣的人來照顧他們的,你不用為他們擔心的,好嗎?”兒子這時終于止住了哭聲,說:“噢,這樣呀,我知道了,媽媽!”這時,兒子順手從床上的折紙中撿起一條小船,說:“我今天還答應給同桌折條船來著?!蔽艺f:“噢,那我們現(xiàn)在來折小船,好不好?”兒子馬上就陰轉晴了:“好,我現(xiàn)在就把明天要送給她的小船折好?!庇谑?,擦干眼淚,起床,找紙,開心地折小船去了。
孩兒這由哭到笑的過程變化好快呀,這一切,把下班回家的奇爸給整迷糊了,他在廚房拉著我小聲地問:“這小子咋地了,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把我嚇一跳!”哈哈,看看,還好是我來處理這件事兒,要換成奇爸估計會對兒子的哭很不耐煩,也許會狠狠地把孩兒給嚴厲的教訓一頓。
在孩子想哭的時候,你有讓他痛快地哭出來嗎?孩子和成人一樣,也有心情郁悶的時候,這個時候哭不失為一種釋放壞情緒的一種辦法。也許他能講清楚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或許他自己根本就說不清楚是為什么,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哭出來,讓他釋放出不好的情緒,這樣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所以,當您的孩子想哭的時候,要記得成全孩子,讓他一次哭個夠,哭過了,心情馬上就會燦爛了。
給孩子一片天空
豆豆班支蔡儀家長
我是支蔡儀的媽媽。我來交流下我的育兒經(jīng)。我家寶寶是個文靜的小姑娘,在家喜歡看動畫片;喜歡唱歌跳舞,我就根據(jù)她的性格,去選購了兒童歌曲,每天晚上放1個小時的歌和她一起學,一起唱。有時打掃衛(wèi)生就喊寶寶一起干,喊她掃掃地,擦擦桌子。我洗衣服,她就自己主動跑來要求也要洗衣服,就讓她洗點襪子,不要說,她洗了也蠻干凈的。我喜歡不管做什么事都喊寶寶一起參與,不能老是這你不會弄的,你去看電視,從小就要培養(yǎng)她獨立的一面,不管她做的好不好,都要表揚她干的真榜。小孩的觀察能力蠻強的,我給寶寶買了一條褲子,正面有個小熊,一次她自己穿褲子,穿對了,我就覺的蠻驚奇的,我說:你怎么這么厲害啊,褲子都穿對了。寶寶說:我上次看見這面有個熊,我就把它穿這了。我家也買了很多兒童圖書,以前都是被寶寶撕壞的,現(xiàn)在孩子大點了,知道書是看的了,現(xiàn)在看書的時候就說認識數(shù)字,最簡單的1-10,她知道1-10怎么數(shù),可就是不說,非要你先說,她才肯說。我就說:這次換你先說,你做老師來教教我。把主動權交給寶寶。有時寶寶注意力不集中,也許她不想學了,不要勉強,下次在教。這就是我的一點小小經(jīng)驗,和大家分享下!
育兒觀念:如何與孩子交流
孩子們已經(jīng)進入中班下學期了,也變得越來越懂事了。家長們對孩子的關心也不再僅僅局限于“今天有沒有吃飯?”“有沒有喝水”等問題。他們開始關心起孩子在園的學習情況。
今天離園的時候,金宇鑫的奶奶問我:“老師,今天有沒有作業(yè)?”邊上的張語涵奶奶也湊上來問:“老師,今天孩子學什么知識了?需要輔導嗎?”祺祺媽媽也趕緊過來說:“每天回家我都問他學了什么,可他什么也說不出來?!泵鎸议L的問題,我知道這是一種好現(xiàn)象,說明隨著幼兒的成長,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知識的積累和智力的開發(fā)。而且家長們也會更好的配合老師的工作,有利于家園共同進行一致的教育。
家長們的心理是值得認可的,但同時也反映一個問題。幼兒時期的教育不同于小學,許多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幼兒進行交流,所以也不能真正體會到孩子到底學了什么。與孩子交流溝通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長問孩子學了什么、太籠統(tǒng),孩子不會總結今天我學什么了。因為孩子每天都會接觸很多新的知識和新鮮事物,他很難講清學了什么。
許多父母覺得,跟孩子說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管自己采取怎樣的表達方式,孩子總是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其實當家長對孩子老是提相同的問題或是提一些孩子不感興趣的問題時,是不能引起孩子交談興趣的,家長與孩子的談話自然就難以進行下去了。那么,家長如何使孩子愿意與自己談心呢?建議試試以下方法。
1、從興趣入手。家長從幼兒園接回孩子,不要急著問孩子“在幼兒園做了什么”或“學了什么”,可以與孩子談談幼兒園里有趣的事情,可以對孩子說:“告訴我,在幼兒園你最高興的事是什么?最不高興的事是什么?”還可以先與孩子玩一會兒或共同參與某項活動,在活動中與孩子分享快樂時光,等你與孩子交流的最好時機自然來到,孩子有了談話的興趣,他就會興奮地說出一串串他高興的事情來。
2、玩交談游戲。游戲始終是孩子的最愛。家長可以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互動式的談話游戲。比如,可以和孩子玩“你問我答”的游戲,與孩子一問一答或者與孩子交換角色,讓孩子充當老師,家長來做學生,由孩子模仿老師提出問題,家長回答問題。這種交互提問的方式和角色互換的方法既能夠避免孩子的緊張被動,又能夠促使孩子主動思考,是家長與孩子相互了解對方的好辦法。
3、注意交流方法。除了與孩子談他感興趣的事情,還要注意通過談話了解孩子的行為和心理情況,有意識地促進孩子的語言和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但從成人的角度對孩子進行探聽式的自上而下的詢問,是很容易引起孩子逆反心理的,因此與孩子談話尤其要注意方法。比如在輔導孩子折紙、小制作、繪畫時,不要簡單地教會孩子怎樣做,或者直接指責孩子,而應該讓孩子說說可以怎樣制作,需要準備哪些材料,然后巧妙地引導孩子說出心里話或你想要了解的情況。
4、做忠實聽眾。孩子向你敞開心扉的程度取決于成人傾聽孩子談話的態(tài)度。家長與孩子談話時要全身心地投入,將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的地位,對孩子的喜怒哀樂要表示理解,不要將成人的感受強加于孩子,也不要經(jīng)常用提問和評價打斷孩子的談話,如果時間不足,可以和孩子約一個時間,下次再談。要注意通過談話了解孩子、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集體以及孩子的情緒、心理狀態(tài)和內(nèi)心的期待等等,這些是成人通過迫切詢問得不到結果,而對孩子成長又十分重要的東西。
與孩子交流也是一門學問,我們老師和家長們都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
喜歡《育兒觀念:開學如何應對一片哭聲,這份止哭秘籍太管用了!》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說課稿裸一片落葉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幼師應對入園新生止哭秘籍 一、不停哭型 入園前的親子活動,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下玩得都很開心,但是第一天開始上幼兒園,便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了,他們覺得十分害怕、不安全,所以從爸爸媽媽離開幼兒園那一刻起,...
育兒觀念:父母如何應對孩子亂丟東西的行為 回應孩子的一言一行,是父母與孩子(零歲左右的孩子)溝通重要途徑,不回應等于拒絕和孩子溝通,不溝通的原因是認為孩子什么都不懂,事實上是我們不懂得和不會語言的零歲...
人的習慣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個人最初的活動場所。家庭中的各種習慣是孩子最初接觸到的行為規(guī)范,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家長如何正確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習慣呢?我認為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端正教育...
育兒觀念:孩子想哭,您讓他哭了嗎? 昨天放學后,一切都很正常,照樣在外面興高采烈地和小伙伴們玩了一個鐘頭后回家寫作業(yè)??墒?,就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兒子突然對我說:“媽媽,我好想哭呀……” 忙著準備晚飯的...
給孩子一片天空 豆豆班支蔡儀家長 我是支蔡儀的媽媽。我來交流下我的育兒經(jīng)。我家寶寶是個文靜的小姑娘,在家喜歡看動畫片;喜歡唱歌跳舞,我就根據(jù)她的性格,去選購了兒童歌曲,每天晚上放1個小時的歌和她一起學...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