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幫助孩子在學習中成長!家長與教師需要多溝通交流,有時候成績并不意味著一切,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是家長與教師的目標之一!那么,家園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善待孩子的“膽小””,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善待孩子的“膽小”編導語:孩子上小學了,從老師得來的反饋和平時我們所聽到的人們孩子的評價
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膽小"。
孩子上小學了,從老師得來的反饋和平時我們所聽到的人們孩子的評價
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膽小"。cnsjbj.cn
很長一段時間,我似乎很為此傷心。孩子似乎無法和陌生的小朋友溝通,每
每有陌生人在場,孩子總是顯得特別膽小,自己一個獨自去玩了。
于是,我給孩子做了項特殊的要求,每天給我在學校里認識一個新的朋友。
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孩子在班上只認識了幾個人。
有時,看到孩子見到陌生人的那份不自然,特別是有人在孩子面前嫌棄他的
膽小時,我本來也想訓訓自己的孩子怎么如此膽小,但我忍住了。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也是生性內(nèi)斂的人,我沒有教會孩子如何
和人溝通。小的時候,孩子見到陌生人,我并沒有示意孩子要和人熱情地打招呼
。平時,我也很少帶孩子去走親訪友。常此以往,孩子似乎不懂得和人交往,變
得漸漸膽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意識到問題的所在之后。我嘗試著引導孩子去小朋友溝通,帶孩子去公園玩
。以往見到陌生人我都很少搭訕。但為了幫助孩子克服膽小,我主動過去和小朋
友搭訕,先和小朋友聊開了,然后,再慢慢讓自己的孩子試著和小朋友聊天。剛
開始,我只是讓孩子簡單地搭話,讓孩子有個適應(yīng)的時期。
我?guī)秃⒆右]認識后,讓孩子漸漸獨立和陌生人溝通、聊天。經(jīng)過一段時間
的訓練,我發(fā)現(xiàn)孩子其實不象我和他人眼中的那樣膽小。很多時候,只是我們沒
有引導孩子去和人交往而已。
如今,我無需再去抱怨自己孩子的膽小了。但是,和其他小朋友相比。我的
孩子在人際交往似乎確實比較被動、積極性不夠,而這點我也是如此。也許是遺
傳的因素,也許是自己觀念的改變。我不再苛責孩子改變,因為我明白了其實這
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膽大。
膽量無法復制,性格無法復制,認識了這一簡單的道理后,我漸漸接納了我
的那個曾經(jīng)膽小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們心中那五花八門的“秘密”,是一片童話般的自由王國,是一方“非請莫入”的心靈圣地。面對孩子的“秘密”,家長們應(yīng)該怎么做呢?
秘密從哪里來
0~3歲:沒有秘密。
3歲之前,孩子一直活在與父母等撫養(yǎng)者依賴、共生的世界里,總是把自己與別人的想法、體驗混在一起。他們尚未建立“自我”,因而也沒有秘密可言。
3~4歲:秘密萌芽。
在3歲左右,孩子開始明確意識到自我和客觀世界的分離,逐漸學會用“我”來稱呼自己。他能意識到有些事情自己很清楚,而其他人卻并不知情,“這是只屬于我的東西”,于是秘密出現(xiàn)了,這是一個全新的天地,是他的內(nèi)心世界。當然,這時的孩子對于要保守秘密還是公開秘密毫無意識。
4~5歲:感受秘密。
這個時候,孩子開始隱約感覺到秘密的含義,但依然不了解它真正的內(nèi)涵和本質(zhì),所以,只能說孩子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僅此而已。如果問一個5歲的孩子什么叫做秘密,他可能回答,“我已經(jīng)告訴別人好多秘密了?!笨梢姡€根本沒有辦法保密。
學齡期:為秘密困惑。
大部分6歲的孩子會為該不該把秘密說出去而發(fā)愁。尤其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愿望和成人的要求相抵觸的時候,他學會了“陽奉陰違”,由此產(chǎn)生了“見不得光”的想法或做法。一方面他希望追求獨立,通過保留自己的秘密而獲得獨立自主的感受;另一方面,他又會為自己保留了秘密而內(nèi)疚。
青春期:守衛(wèi)秘密。
進入青春期后,隨著獨立自主的意識迅速提升,孩子心靈的空間仿佛一下子被打開似的,秘密的內(nèi)容發(fā)生了變化而且范圍逐漸擴大。他們要更廣更多地接觸社會和人生,于是開始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來隱藏屬于個人的秘密。比如不少孩子開始轉(zhuǎn)向記日記,在日記中傾吐自己的“秘密”。同時,他們已經(jīng)意識到要為他人保守秘密,這表明他已經(jīng)逐漸具備責任感。
孩子為何隱瞞秘密
孩子有了“秘密”,卻總是瞞著家長。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且聽他們道來——
暫時保密,給大人驚喜
安安(5歲,男):每次我用在故事或電視里學來的方法,故意不把“心里話”告訴爸爸媽媽。等到過一陣子才說,有時看到他們開心和驚訝的樣子,我就覺得很好玩。
點評:孩子的這類行為其實是為了給家長一個驚喜而暫時保密,并且想以成人的驚訝換取心理的愉悅,具有良好動機。家長應(yīng)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不可煩躁惱怒。
不顧阻撓,暗地行事
娜娜(7歲,女):父母總對我說很多事情不要做,可是我覺得自己是真的喜歡做那些事情的。所以,我只好偷偷地嘗試,不想讓他們知道。
點評:這體現(xiàn)了孩子的獨立性,家長發(fā)現(xiàn)后,應(yīng)以民主的態(tài)度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給她一定的活動自由。
害怕批評和嘲笑
凱凱(6歲,男):放學回家后,我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不斷練習體操動作。因為我想順利通過篩選,成為六一兒童節(jié)體操比賽的隊員。不過,爸爸媽媽對我很沒信心,所以我不想讓他們知道。雖然他們很好奇我每天在搞什么名堂,但我總說:“什么都沒干?!?/p>
點評:這說明孩子不愿暴露缺點,而在維護“自尊”。家長應(yīng)多肯定孩子的進步,耐心幫助他,不要對孩子提過高要求,更不要諷刺挖苦他。
隱瞞過錯,保護自我
肖嘯(5歲,男):昨天我玩爸爸的牙刷,不小心掉到馬桶里了,我不敢告訴爸爸,用水把牙刷沖了一下后放好了。哈哈,他沒有發(fā)現(xiàn)。
點評:為了逃避懲罰,孩子通常會隱瞞一些事實。原因多是家長過分嚴厲。家長平時對孩子應(yīng)理解、寬容,心平氣和,耐心說服,教育孩子勇于認錯。
性格內(nèi)向,少言寡語
覃芹(8歲,女):盡管我總覺得有很多話想說,可是我不知道該怎么說。有時老師或父母怪我“不坦誠”。這樣我就更加不知道如何說了,只好把那些話藏在心里當作我的秘密。
點評:內(nèi)向的孩子往往少言寡語,似乎“心事重重”,這主要與靦腆、羞怯、被動的個性有關(guān)。家長應(yīng)耐心疏導,培養(yǎng)其活潑開朗、樂于交往的良好性格。
我的秘密我做主
閔亮(12歲,男):我已經(jīng)3天沒有和媽媽說話。因為她偷看了我的日記,我很生氣。雖然她說那是為我好,可是日記里面有我的秘密,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
點評:父母負有監(jiān)護孩子的責任,但應(yīng)以尊重為前提,不偷看孩子的日記和信件,不偷聽孩子的電話,不強迫孩子說出不想公開的秘密,并且通過科學的教育使孩子能夠獨立面對秘密并從容、恰當?shù)靥幹谩?/p>
秘密是成長的養(yǎng)料
近30%的中小學生的日記和信件,被家長偷看過。有些家長甚至理直氣壯:“我們是孩子的監(jiān)護人,看看他的日記和信件算什么?”這表明很多家長包括老師并不希望孩子有秘密,而希望孩子的一切行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事實上,很多家長忽視了秘密就是孩子成長的養(yǎng)料。
一、秘密意味著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對于孩子來說,秘密意味著他自我意識的成長。作為家長,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應(yīng)該感到高興,這意味著孩子誕生了內(nèi)心世界,他想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珍視一顆童心的成長,最好的方法莫過于讓他擁有一份獨自擔承的內(nèi)心秘密。
二、秘密是孩子內(nèi)心的一種珍貴體驗。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雖然孩子越來越不滿于凡事受父母控制、擺布的局面,但是成人世界的強大力量又令他們心生忌憚,于是秘密成為孩子作為弱者的一種自我保護形式。這種對自己內(nèi)心世界獨享的體驗,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個體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三、秘密幫助孩子走向獨立和成熟。孩子總有一天要走向獨立,而擁有個人秘密并能恰當處置是走向獨立的要素。對個人來說,秘密往往與責任緊密相連,并且要獨立承擔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講,擁有秘密是孩子邁向獨立和成熟的必經(jīng)之路,而沒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遠長不大的,有遠見的父母與教師應(yīng)當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寶寶膽小,不少媽媽總是鼓勵寶寶更勇敢些,其實,以下這些情況如果用肢體動作,效果會更好??靵硪黄鹂纯窗桑?/p>
怕天黑:拽拽被角
解析:寶寶在兩三歲左右容易怕黑,此時寶寶神經(jīng)發(fā)育不完善,黑夜又會使視線更加模糊,寶寶以豐富的想象力來補償視覺的缺失,想象出各種妖魔鬼怪嚇唬自己。
提示:臨睡前,當孩子怕黑時,和寶寶手拉著手睡覺,并不時地緊握一下。對獨睡一室的孩子,媽媽可以偶爾進入他的房間給他拽拽被角,讓孩子感覺父母就在自己身邊,從而確定自己處在真實的世界中而不再害怕虛幻的場景。
怕打針:捏他的小鼻子
解析:幼小的寶寶觸覺神經(jīng)非常敏感,銀針扎入皮膚的痛覺印象強烈,小寶寶自我緩解的辦法就是大哭。這和成人一樣,在情緒壓抑時,會產(chǎn)生某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zhì),眼淚會將這些毒物帶走。所以,媽媽不必害怕寶寶哭。
提示:打針之前,媽媽輕輕捏一下寶寶的小鼻子,再輕拍一下寶寶的臉蛋,讓寶寶感受稍稍的隨意和放松。要知道,寶寶的肌肉越是繃緊,打針也就越疼。
怕生人:撫摸寶寶后背
解析:這類寶寶通常比較敏感,安全意識比較強,他們往往不會做出格的事情給自己惹麻煩。
提示:在寶寶害怕時,媽媽不妨拍拍他的后背,讓他感到媽媽的手撫摸所帶來的撫慰,并拉著寶寶的手一起進行游戲,寶寶在媽媽的熱情感染,并有來自媽媽肢體觸碰的支持,內(nèi)心就會安定下來。
怕動物:緊握寶寶肩膀
解析:如果媽媽表現(xiàn)得膽子小,沒有給孩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也會加深孩子的膽小。所以怕小動物的寶寶往往有怕小動物媽媽。即使有的父母不怕小動物,但是如果在這種場合過度地保護寶寶,也會使寶寶感到恐懼。
提示:媽媽最好不要讓寶寶躲到自己背后,而是讓寶寶站在自己腿前,雙手扶住寶寶的肩膀,緊緊握一下寶寶的肩膀以給孩子力量;媽媽也可以蹲下身來,把自己的臉和孩子的臉并列在一起看小動物,這樣可以增強孩子戰(zhàn)勝恐懼心理的信心。如果是只溫順的小動物,還可以拉著寶寶的小手一起摸摸小動物。
教孩子學會“善待”批評
教育孩子不必對他人的批評大驚小怪
家長教育孩子,當然應(yīng)該堅持表揚為主,但不妨在孩子牙牙學語或?qū)W步時,就有意識地讓他既聽到“正面”的肯定,也聽到“反面”的批評。此時的批評一定要語氣溫和,分析中肯,且以更多的表揚為“前提”。如,“寶寶(學)說‘喝水’很清楚,但(學)說‘吃飯’媽媽還聽不懂—來,跟媽媽再多練習幾遍”;“寶寶昨天學走路一點也不怕累,怎么今天就怕累了?”這樣有意識地早早“引進”批評可以幫助尚未踏上社會的孩子體會到批評和表揚同樣常見!事實上,在幼兒期就能適應(yīng)批評的孩子,長大后往往也較能適應(yīng)社會,包括擁有正確對待來自他人的批評乃至非議的“平和”的心態(tài),以及較強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要求孩子認真傾聽
不論批評有多尖銳、多不中聽,都應(yīng)該要求孩子認真傾聽。因為只有認真傾聽,才會發(fā)現(xiàn)其中也許確實有幾分道理,才能虛心予以接受。同時應(yīng)該讓孩子漸漸明白:對他人的批評認真傾聽,不僅是一種文明的表現(xiàn),而且也是完善自我之必需。
要求孩子冷靜處理
不要對批評者反唇相譏,不要“自衛(wèi)還擊”,不要夸張引申等等,相反,應(yīng)在認真傾聽的基礎(chǔ)上冷靜地分析出盡可能多的合理成分。
不要默不作聲
冷靜處理并不意味著對批評默默無語。家長應(yīng)教育孩子對批評的合理成分虛心予以接受,甚至列出改進的辦法或措施。
允許孩子作出解釋
如果批評不符合事實,那么應(yīng)允許孩子作出解釋,因為讓孩子虛假地表示接受批評但心里大感委屈實際上不僅于事無補,而且可能引發(fā)種種心理弊端。不過與此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解釋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來應(yīng)負的責任,解釋時一定要保持心平氣和、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要求孩子對批評者一視同仁
不少孩子可以做到認真傾聽并虛心接受來自師長的批評,但對同齡人的批評卻拒之門外。這時應(yīng)教育孩子:只要批評得有道理,即便這批評來自小伙伴,也理應(yīng)虛心接受。
建議孩子作出道謝
對那些提出善意批評的人不論是誰,都可建議孩子作出真誠的道謝—這不僅能表達自己的虛心和誠意,而且還能加快彌合雙方的分歧。
讓孩子作對比
不妨在孩子接受批評并作出改進后,有意讓其作一下前后對比——聰明的孩子自會明白接受批評有益。
也讓孩子學會作出批評
通過接受批評,孩子學會了知曉“如何作出批評才能使對方虛心接受”的要點。不妨幫他總結(jié):批評前作好調(diào)查分析,語氣要婉轉(zhuǎn),用詞要文明恰當,態(tài)度不要偏激,要允許對方分辯……
實際上,只要孩子學會“善待”批評,那么批評完全可以如同表揚一樣,成為鼓勵孩子前進的春風。
(1)生活范圍小。有的孩子從出生只在很小的范圍內(nèi)活動,不常與外界接觸,使孩子認生。 (2)教育方法不得當。如當孩子不聽話時,成年人就恐嚇孩子,使孩子產(chǎn)生恐懼感,失去安全感,從而膽小。
(3)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限制過多,如孩子摸摸茶杯,大人就嚷:“別動,看,摔了!”;孩子摸摸掃帚,大人就說:“扎著你,多臟,快放下”等等,造成孩子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取得經(jīng)驗,從而膽小。
膽小的孩子,一般勇敢精神不足,創(chuàng)造性也差。因此,應(yīng)培養(yǎng)教育小兒不該做的事不做,應(yīng)該做的事就要勇于嘗試,不要傷害孩子的探索精神。解決孩子膽小問題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要隨著年齡的增長,擴大孩子的眼界,使之多接觸生人,多認識世界。
(2)讓孩子多和小朋友交往,還可以和稍大一些的小朋友玩,以獲得更多的知識。
(3)鼓勵小兒的探索與嘗試精神。不要一個勁兒地發(fā)布禁令,這也不行,那也不許。
(4)在生活中不要恐嚇孩子。
喜歡《善待孩子的“膽小”》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