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家園共育講究的是快樂專遞,開心學習!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jīng)常進行溝通與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良情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關于孩子用手機,你是怎樣教育的”,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該不該給孩子配手機”的問題,曾讓很多家長頭疼。
但有些家長,已經(jīng)在后悔太早給孩子配備了手機。
浙江一位杜先生發(fā)現(xiàn)10歲女兒最近特別喜歡拍小視頻上傳到網(wǎng)上,起初他也覺得很有趣。
但沒過多久,他發(fā)現(xiàn)女兒常常和一名陌生男性打電話,兩人的微信聊天記錄也有一些露骨的字眼。
男子網(wǎng)上認識10歲女孩讓其叫“爸爸”,聊天內容不堪
這些話語讓杜先生認為,這名男性對女兒的行為充斥著猥褻企圖。
而自己的女兒卻是毫無警惕,還給對方備注成“未來男朋友”。
這件事,應當承擔責任的除了那名男性和平臺方,更有杜先生自己:“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很重要,不應將該承擔的責任,全都推給社會”。
對于還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來說,要讓他們自己認識清楚所要堅守的底線在哪里。
現(xiàn)在很多家長在解決是不是要給孩子買手機有所疑問,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于“買與不買”,而是在于“如何正確地使用手機”,在買手機前必須和孩子溝通清楚這幾件事。
界定手機的具體用途
如果孩子很想要手機,父母應該和孩子溝通清楚,他們想用手機來做什么。通常孩子用手機有3種用途:
01寫作業(yè)、查資料
現(xiàn)在很多老師都在手機上布置作業(yè),有些作業(yè)是要求在網(wǎng)上收集相關資料的,對于這類情況,家長不得不支持,對嗎?
02社交需求
孩子越大,越容易受同齡人的影響,尤其在進入到小學高年段和初中后,孩子對于同伴歸屬感的需要會越來越強烈,當同學們都在用手機交流時,手機便不知不覺地演化成為同齡人社交圈層的敲門磚,沒有手機可能被大家排斥,孩子會在同伴交往中失去話語權,逐漸產生心理落差。
當家長看到了孩子內心的這份需求,孩子會有被理解的感受,然后雙方一起商定使用手機聊QQ、微信的具體規(guī)則,會比較有效。
03娛樂需要
和我們的童年相比,現(xiàn)在的孩子們的活動圈和真的小了很多,偶爾看到一群孩子在小區(qū)里玩耍都是一幅難得的畫面,孩子的娛樂活動除了游樂場、公園,更多的場景轉移到了線上游戲,既不受天氣、場地影響,又不怕家長沒時間爽約,還能得到比平時更多的獎勵、肯定和樂趣。
談到這些,不是幫孩子站臺,而是讓家長們看到玩游戲背后的心理成因,畢竟靠怕、靠堵,不是長久之計。
共同商定使用規(guī)則
在使用手機前,家長和孩子需要共同制定規(guī)則,以免“野馬脫韁”。制定規(guī)則的原則是越具體越易行,例如:
01什么情況下可以用手機
在老師要求的作業(yè)中,有上網(wǎng)查閱資料,可以使用,但在學習期間禁止玩游戲。
02什么時候可以玩手機
開辟一個自主時段,例如晚上20:00—20:30,在作業(yè)按要求完成后,可以跟同學聊聊天,或玩半小時游戲。
03什么時候不能用手機
上課時不能玩手機,寫作業(yè)時不能玩手機,吃飯時不能玩手機等等。
04手機該如何保管
比如晚上20:30點可以拿手機,21點過后,手機要交給父母保管。
05什么情況下手機會被沒收
在上課時玩手機,或玩手機已經(jīng)影響到了學習和休息。
界定可以下載哪些程序
網(wǎng)絡世界的信息太豐富,當然會伴有很多風險,因此父母需要為孩子建立清晰的邊界,規(guī)定手機上可以裝什么程序,能夠瀏覽哪些信息。
如果孩子用手機玩游戲,父母需要確定是什么游戲,每天或每周能玩多長時間,這款游戲是否需要付費。
不要將你的銀行卡或者信用卡綁在孩子的微信、QQ和游戲上,如果需要付費,必須征得父母同意。
如果孩子違反了規(guī)定,該給予具體的懲罰是什么。
買什么檔次的手機
如果孩子年齡較小,只是為了日常通話方便,買個老人機即可。
如果為了上網(wǎng)查資料或QQ和微信,可以把你淘汰下來的手機給孩子用。
如果還需要滿足更多的功能,高性價比的國產品牌可以滿足日常應用。
請家長們切記,不可一味滿足孩子的“名牌虛榮心”,手機的功能須在合理的使用范圍內,價格要在您的承受范圍內。
曾在某大品牌專柜前,看到一個學生妹,身后跟著一個踩著布鞋的媽媽,手里緊緊抓著一個陳年的手提布袋,當孩子冷冷地追問“你到底買不買?”,媽媽顫抖著從牙縫里擠出一個字——“買”……
各種滋味,五味雜陳……
對父母來說,主動保護孩子的隱私信息,同樣重要。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底線教育
這個社會,對孩子“虎視眈眈”的人從來不在少數(shù),這些人,自然有法律制裁。
但沒有一位父母會愿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為新聞中被傷害的某某,而要保護孩子不受到這樣的侵犯,父母必須在孩子心中,劃一條明確的底線。
一個還不滿10歲的小女孩,對自己的身體保護意識薄弱實屬正常,成年人看做是“侵犯、猥褻”的語言,也許她并不明白其中含義。
單單指望孩子自己就能無師自通地學會去堅守所謂底線,未免有些太理想主義。
底線教育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既然惡魔沒有底線,那至少要讓孩子們明確什么事情絕對不可以做。
父母常常用“孩子還小”來拒絕教他們一些并不那么美好、陽光的事情,可是,這并不能阻止一些惡意的事情時刻都在發(fā)生。
而好的教育,是既要讓孩子保有陽光健康的心理,也要讓他們明白,人生在世,需要有自己的原則。
給孩子最好的保護是不暴露他們的隱私
教會孩子自尊自重很重要,而家長自己也應當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明確自己的底線。
曬孩子是許多中國家長的共同“愛好”。
曾經(jīng)家長們炫耀孩子的方式在于鄰里閑談,年節(jié)聚會時的熱切交流。
而如今,只需要朋友圈一條動態(tài),孩子的一顰一笑就能被幾十上百人看到。而如果發(fā)在微博等受眾更加廣泛的平臺,觀看者的數(shù)字往往還能更多。
還有很多父母喜歡用孩子照片當做自己頭像,他們沒有重視的是,這些信息會暴露什么,看到這些信息的陌生人會想些什么。
南京一位刑警曾提醒父母們不要過度“曬孩子”,但現(xiàn)實中太多父母忽略了這一點。
新聞里,杜先生說,自己孩子很喜歡發(fā)自己唱歌跳舞的視頻在網(wǎng)上。自己也覺得很有趣,就沒有阻止。
可是,正是這種“與他人分享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和任由孩子毫無顧忌地曝光自己生活的行為,給孩子成長埋下了隱患。
有網(wǎng)友翻閱自己一位“曬娃狂魔”朋友的微博,發(fā)現(xiàn)跟孩子相關的700多條微博里,可以找到的信息包括:居住小區(qū)、門牌號、孩子姓名生日、丈夫每天回家時間、夫妻二人工作單位、經(jīng)常帶孩子去玩的地方……
孩子的生活暴露得越多,窺伺者能夠掌握的信息自然越多。
保護孩子是要預防危害
每一次事情發(fā)生后的指責、量刑,都是亡羊補牢,想要孩子永遠不受這些傷害所擾,重要的是事前預防。
讓孩子享受世界美好、陽光一面的同時,也讓他們了解,什么事情“我不能做”以及“我為什么不能做”。
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需要為自己劃一條底線,這條線如果缺失,可能要用未來某一天更為慘痛的教訓才能補上。
大人們不愿提及的東西,可能會毀了孩子的未來。
家長們只顧自己的“分享欲”而忽視孩子隱私也可能給孩子成長埋下“不定時炸彈”。
孩子的教育,沒有任何一環(huán)可以掉以輕心。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01
我們?yōu)槭裁磳逃@么焦慮?
大多數(shù)家長,對孩子、對教育,缺乏一個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識到,趕緊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開始憂慮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業(yè)……
而這個憂慮本身,就會毀掉孩子的未來。
家長之所以憂慮,是因為一直在間歇性地關注孩子。
對孩子的教育,缺乏一個宏觀的掌控,對于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做得夠不夠,自己心里也沒底。
因此,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確信。不確信,就會慌張。
那么,為什么許多父母沒有確信與篤定呢?
許多家長,結束了讀書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達到了一種表面上的“圓滿”,便放棄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則”,看上去悠然自在,輕松灑脫,生活穩(wěn)定,令人羨慕。其實,很多人生議題并沒有完成,而是擱置在那里。
打個比方,這很像“成長的斷崖”。很多父母自認為選擇了一條安逸的路,結果卻被動地陷入煩惱的泥沼。到頭來,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02
“四十歲死,八十歲埋”?
我有很多年長我十歲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會說到她們同齡人的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四十歲左右年齡的人,特別容易往兩個方向走,要么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魅力;要么視野越來越窄,與外在世界非常疏離。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歲死,八十歲埋”來描述這種狀態(tài),讀來讓人倍感凄涼。
當然,選擇最安逸的生活狀態(tài),也不是錯誤。不過,人生的議題并不會因為我們的回避而遠離。
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
我們對現(xiàn)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借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妥協(xié)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樣到達那里;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有的人過了青春期,就放棄了繪制地圖。大多數(shù)人過了中年,就自認為地圖完美無缺,世界觀沒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為神圣不可侵犯,對于新的信息和資訊,他們也沒有多少興趣,似已疲憊不堪。只有極少數(shù)幸運者能繼續(xù)努力,他們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于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
我們的人生地圖,至少要通過三組關系來定位,分別是與自己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與世界的關系。如果我們不想再繪制“人生地圖”,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辦法。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退縮,并保持現(xiàn)狀。
許多人不接納自己,常常會自我否定和自我攻擊,卻放棄了內在探索,而選擇忍耐和逃避。
面對人際關系中存在的障礙,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際關系簡化,有的索性只剩下親人關系。
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為之,也會獲得包容。對世界的看法,則保持不變,不再對世界產生好奇。
許多媽媽埋頭于柴米油鹽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這三組關系。派克的另一句話,說得言簡意賅:規(guī)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03
親子關系不是完全對等的人際關系
如果說,大部分情況,我們都可以逃避的話,那么,孩子的到來,則讓媽媽們無處可逃。親人和朋友會包容我們,但孩子只是憑天性和直覺生活,親子關系不是完全對等的人際關系。我們的情緒和成熟程度,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態(tài)度,我們處理親密關系的能力,被這個小生命映照得一覽無余。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是父母的老師,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督促父母把從前忽略的課程補上,不斷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圖。如果我們處理不了與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怎能處理好與孩子的關系?如果我們對這個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媽媽感慨:我現(xiàn)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這句話,如果不是養(yǎng)育他遇到困難,我不會去探索,不會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長歷程和思維模式?,F(xiàn)在,我的生命在走向開闊,這是孩子帶來的改變。
如果我們抗拒成長,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們不能接納自己,對自己不滿意,就格外需要一個令人滿意的孩子。如果我們不能處理好親子關系,心中就會有一個“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動符合我們的期待。
于是,幾乎和孩子綁定在一起,共進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師夸獎了,這一天就非常愉悅;孩子考試考砸了,心情頓時灰暗下來。
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變成人生最大的“創(chuàng)可貼”。一個孩子,很難擔負兩個人的成長任務,這樣的狀態(tài),注定會出問題。
選擇與孩子一起成長,意味著我們要重新審視三組最基本的關系,要面對人生的問題,尋求答案,完善自我。
我們并非過了18歲,便是真正意義上的成人,在某些時刻,我們只是大號的孩子。
我們成長中積累了很多暗傷,許多成長任務并沒有完成,與孩子相處,這些問題再次浮出水面,這也是很好的線索。
當我們感到困頓、力不從心的時刻,不妨停下來,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礙了我們。
04
孩子的教養(yǎng),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當我們不再逃避,勇敢面對問題,也意味著離開心理舒適區(qū),進入不確定的狀態(tài)。世間最美的花朵都開在最艱辛的枝頭,成長就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
成長意味冒險,也伴隨著苦痛,這也是我們回避成長的最主要的原因。
這個過程,會有煎熬,也會迷茫和焦慮,但只要我們堅持思考,終究會找到解決的途徑。面對困惑的時候,閱讀會打開一扇窗,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慶幸的是,現(xiàn)在通俗心理學著作的質量越來越高。我們會發(fā)現(xiàn),每個問題解決之后,我們的人生都變得更通透,更順暢,不會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
每個困境背后,都隱藏著人生的禮物。
我始終覺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tài)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說,父母的整個人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
從目前的現(xiàn)狀來看,媽媽承擔的教育責任更重一點。所以,我總是勸媽媽,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寬才好。低到塵埃里,洗手做羹湯,本來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僅僅懂得柴米油鹽,會離孩子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遠。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zhí)著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狀態(tài)——孩子懂的,我們懂;孩子不懂的,我們也懂,至少,我們要與孩子有交集。這個漫長的求索過程,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孩子。孩子的起點,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說來,孩子永遠不會有相同的起跑線。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奮好學、不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
說起對孩子的教育,可能很多家長總是會吧這個和孩子的成績之類的聯(lián)系在一起。其實,家長有這樣的觀念是不好的。因為這對于孩子的“三觀”是一會有影響的。
說起來,孩子的教育影響的因素主要就是家庭、社會、和學校。可想而知,家庭對于咱們孩子的成長是有多么的重要。
而且,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咱們的家長一定要做好家庭教育這一塊。那么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有哪些方式呢?
1、暗示對孩子的重要作用
很多家長總是錯誤地理解成,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應該是“有話就大聲說出來”的好。卻不知道日常生活之中,除了父母對孩子的愛需要大聲說出來之外,其他的都可以用“暗示”的方式向孩子傳遞。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更希望得到鼓勵和肯定,因而暗示對孩子就顯得很重要了,無論是行為上的暗示,還是心理上的暗示,或是語言上的暗示,都能對孩子起來鼓勵和肯定的作用。從而讓孩子更加自信和陽光,成長成一 個優(yōu)秀的好孩子。
2、對孩子進行言語上的暗示
有一類孩子,她們可能行為習慣差一點,這是因為日常家庭教育的原因所導致,當父母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之后 ,就可以直接用語言方面的暗示。
比如孩子進出門不跟父母打招呼,父母就可以這樣子說:“我今天回家 的路上遇到一個很有禮貌的孩子,她會主動和人打招呼。”如果孩子當時沒有跟父母打招呼,他們會覺得 很不好意思,也就會在父母的語言提醒之下馬上打招呼。
這樣子的暗示,已然是明顯了,孩子自然是能聽 懂的,他們也就在父母的暗示之下馬上改正了自己的不良習慣。
3、對孩子進行行為上的暗示
當孩子出現(xiàn)不良習慣時,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就成了對他們最好和地為暗示,父母平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言行,爭取一舉一動都做孩子的好榜樣。
比如孩子到了個公共場合玩,看到地上有幾個礦泉水瓶子,孩子隨手一丟把自己手上的也扔了下去。
此時父親卻彎下腰來看所有的水瓶子一個個撿起來放進附近的垃圾桶之中。孩子會不會覺得羞愧臉紅呢?父母用自己的行為給孩子要愛護環(huán)境,養(yǎng)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 慣的暗示。父母不是采用的批評孩子亂扔垃圾的教育方式,即給孩子留了面子,又讓他們上了很深刻的一 課一舉多得。
4、對孩子進行環(huán)境上的暗示
在中國有一句很通俗的諺語:“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意思很容易懂,就是你播種什么就收獲什么。如果父母給孩子營造的是一個健康溫馨感恩的家庭環(huán)境,那父母就能收獲一個陽光健康懂得感恩的孩子。
相反,父母可能就不會那么幸運地收獲一個這樣的好孩子了。因此,對孩子進行環(huán)境上的暗示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忽略這一環(huán)節(jié)。
聰明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兩個絕招
一、幫助孩子建立好習慣
有很多家長,一生努力打拼,只為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護其一生無憂。但卻沒想到,錢財這種有量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被孩子們揮霍殆盡。
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了每日大手大腳的孩子,一旦高品質生活被打亂,到時留給他們的只有墮落和無盡的悔恨。
所以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孩子們百萬財富不如給他們幾個好習慣。好習慣可以拓寬孩子未來的人生格局,對他們的人生成長及其重要。
閱讀的習慣
閱讀對于孩子的成長很關鍵,對學習和人生閱歷都作用極大。
孩子有閱讀的習慣,不僅在寫作上的詞匯會大幅增加,而且對于見識、知識的拓展也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吃苦的習慣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給予孩子優(yōu)渥的物質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時,孩子們往往不會珍惜,肆意揮霍。
這樣的孩子除了自私自大、不能體恤父母的辛勞之外,也沒有一顆感恩、孝順的心。
所以,家長們請給孩子們吃苦的機會,讓他們知道生活的不易,這樣才能理解生存的艱難。
二、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
在教育學里,與其苦口婆心勸孩子好好學習,不如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如果一個家庭的氣氛是和諧有愛的,那對于孩子的教育,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與孩子的關系融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緊張,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關鍵在于身份定位。
不當“領導”,學做“教練”
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總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為孩子鋪路,告訴他們學什么特長好,看什么書籍有用……
雖說出發(fā)點是為孩子好,卻絲毫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想法,沒有征求他們的意見。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畏懼你,遠離你,不會和你談心,自然對你的話也是左耳進右耳出。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會出現(xiàn)很多難題。這時他們需要有人給他們建議,幫他們指出問題所在,然后一起攻克難關。比起一個要求聽話和服從命令的上級領導,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貼心教練。
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運動場上的裁判,眼睛時刻盯著運動員,一旦發(fā)現(xiàn)有犯規(guī)行為,立馬給予警告和退場,處理起來毫不心軟。而啦啦隊則時刻充滿活力,為隊員們加油鼓氣和吶喊助威,給運動員帶來自信和動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拿筷子、第一次騎車……可能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摔倒很多次,也會不斷重復錯誤。這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點緩沖的機會,不要開口就是“你怎么這么笨,都幾遍了還學不會”。
俗語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家長對孩子的批評除了會讓孩子心里難受外,也會讓父母和孩子的距離拉遠,對親子雙方?jīng)]有任何好處。
沒有誰天生就有做某事的能力,大人都免不了犯錯,更何況孩子呢?當孩子事情完成的不夠好,我們要多給他們鼓勵,保護他們的自尊,幫助他們更正錯誤。
教育沒有想象中的難,不過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庭的焦點。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怎么科學地在家庭教育中,實現(xiàn)這些美好的愿望?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勢在必行。
教育中的七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家長愛孩子,最擅長以己度人
孩子渴了,想喝礦泉水,而家長認為鮑魚營養(yǎng)豐富,孩子偏偏不喜歡。
家長給孩子買高級的玩具,而孩子偏偏喜歡擺弄一些不值錢的小玩意兒。
您處心積慮地花費很多,孩子還不開心,原因是,這些不是孩子需要的。不需要的東西,就體現(xiàn)不出它的價值。
誤區(qū)二:上了補習班,成績一定能提高
現(xiàn)在的補習班,名目繁多,如雨后春筍般,將孩子們層層包圍。家長花費了金錢,好像心里就得到安慰,會不會想到,孩子的辛勞與壓抑。孩子平時的課業(yè)負擔,還不夠繁重?沉重的書包,已令他們壓彎了腰。
從科學角度講,大腦皮層不是用來思考的,而是受身體和情緒的控制。人在疲勞狀態(tài)下,有情緒困擾時,他的記憶、分析、判斷能力消失。會產生憤怒、生氣、害怕等情緒。不僅健康受到影響,還會表現(xiàn)為厭學,學習拖沓,封閉自我,不和人交流。甚至會有猝死或自殺等極端現(xiàn)象的發(fā)生。
誤區(qū)三:行有不得,總找外因
有一些家長,理解孩子的辛苦,和孩子一樣,經(jīng)常對當前的中國教育品頭論足。弄得孩子也怨聲載道。遇事抱怨,不是積極解決問題的方法。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各有其利弊??陀^上講,應該取長補短?;仡櫄v史,每個時代,都有其局限性。抱怨社會、體制,于事無補。家長該有這樣的理念與遠見:立足于自己與孩子,讓孩子有發(fā)展的空間。任何一個環(huán)境,都可以幫助孩子成就夢想。
給孩子這樣的人生定位:所有的變化都是機遇,讓你自己痛苦的人,都是天使。自己才是主人,主宰自己的命運。
誤區(qū)四:成績不好的孩子,一定不聰明
孩子的智能分很多種,有聽覺、視覺、語言、體驗、邏輯、社交等很多方面。
學校教育,重視應試,主要考核孩子語言文字與數(shù)理邏輯的智能。而其他技能均不在應試的范疇。這就造成家長嚴重的誤區(qū),以為孩子成績不理想,就不會成才。
如果達爾文、愛因斯坦的媽媽,也聽了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就放棄對孩子的培養(yǎng),或一味要求他們像其他孩子一樣,那么,科學會停滯多少年?
李安的數(shù)學成績,是負分,絲毫沒影響他成為一名大導演。
海藍老師講了個動物學校的故事,發(fā)人深?。?/p>
兔子跑的快,偏讓它去游泳、飛翔,結果淹死了、摔死了。
對于孩子,令他擅長的地方發(fā)揮到極致,就會成功。
為了取得滿意的成績,以損害孩子的身心作為代價,以破壞親子關系作為代價,猶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啊。
誤區(qū)五:嚴格的教育,是對孩子負責
古語有:一日不打,上房揭瓦??看蛄R的方式,教育孩子,是教育的最低層次。指責、批評、命令、說教,僅次之。
這些方法,看似嚴格,而造成的負面影響,甚至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問題發(fā)生了,家長應該認真分析,這個問題,是孩子的問題、自己的問題,還是環(huán)境的問題?
如果是孩子的問題,要學會接受和傾聽。了解孩子需要什么。
如果是自己的問題,要客觀描述,不批評、指責,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如難過、擔心,以及對自己的影響,最后提出希望。這樣的交流,孩子對家長的想法,會得到明確的判斷和理解,得到有效的溝通。
最智慧的父母,在家庭中,主動營造溫馨的氛圍,注重自己的個人成長,身體力行地做孩子的榜樣,影響孩子。這才是家長中的九段高手。
嚴格的教育,本來的出發(fā)點,是對孩子負責。這是沒有錯的。而家長往往以對孩子好的名義,傷害了孩子,破壞了親子關系。
如果可以心平氣和、語重心長地和孩子交流,以合理的方式幫孩子解決問題,何必怒發(fā)沖冠、求全責備呢?
誤區(qū)六:不尊重孩子,愛潑冷水
一個人行為改變的過程依次是:知而未動、知而心動、知而行動、動而堅持、修成正果。這是個漸進的過程。
很多時候,因為家長的粗心、疏忽、武斷,導致前功盡棄。
對于孩子而言,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情的難度,大過成人。而家長習慣于孩子做事的萌芽階段,以責怪的口吻打壓孩子。諸如,孩子學習剛有點進步,或培養(yǎng)某種好習慣的初期,家長會說,“才考這么點分,就驕傲。離------遠著呢!”或者在孩子意識到問題,努力改變的過程中,不及時發(fā)現(xiàn),給予肯定和鼓勵。孩子的學習熱情一下子消失,星星之火,被一盆冷水澆滅了。自信心也受到了打擊。
家長需要具備一雙慧眼,即時發(fā)現(xiàn)孩子知而心動、知而行動的苗頭,鼓勵孩子再接再厲。
誤區(qū)七:把自己的目標當做孩子的目標
很多家長,在孩子身上充滿了期待。而這份期待,孩子卻不以為然,依舊我行我素。
沒有人會為了其他人的目標而努力,有很多方法幫助孩子實現(xiàn)他的愿望,同時實現(xiàn)我們家長的愿望。
家長希望孩子成績提高,孩子期待一份向往已久的禮物。在成績與禮物之間,就有一個結合點??梢园堰@個禮物的樣子,讓孩子畫在一張紙上,分割為若干天,去完成。每天完成幾分之一,日久天長,孩子看到他的愿望一天天地臨近,會主動地做好該做的事情。在達成愿望的那一刻,孩子的成績提高了,他的獎勵也得到了。豈不皆大歡喜!在這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孩子自我規(guī)劃、自我管理的能力,自律性、抗挫力。
在幫助孩子實現(xiàn)目標的同時,把自己的目標放進去,才是明智的做法。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所為,有所不為。愿天下父母,用您的愛心與耐心,以正確的理念與方法,培養(yǎng)孩子,使他們的夢想成為現(xiàn)實,也使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
一、幫助孩子建立好習慣
有很多家長,一生努力打拼,只為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護其一生無憂。但卻沒想到,錢財這種有量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被孩子們揮霍殆盡。
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了每日大手大腳的孩子,一旦高品質生活被打亂,到時留給他們的只有墮落和無盡的悔恨。
所以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孩子們百萬財富不如給他們幾個好習慣。好習慣可以拓寬孩子未來的人生格局,對他們的人生成長及其重要。
閱讀的習慣
閱讀對于孩子的成長很關鍵,對學習和人生閱歷都作用極大。
孩子有閱讀的習慣,不僅在寫作上的詞匯會大幅增加,而且對于見識、知識的拓展也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吃苦的習慣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給予孩子優(yōu)渥的物質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時,孩子們往往不會珍惜,肆意揮霍。
這樣的孩子除了自私自大、不能體恤父母的辛勞之外,也沒有一顆感恩、孝順的心。
所以,家長們請給孩子們吃苦的機會,讓他們知道生活的不易,這樣才能理解生存的艱難。
二、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
在教育學里,與其苦口婆心勸孩子好好學習,不如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如果一個家庭的氣氛是和諧有愛的,那對于孩子的教育,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與孩子的關系融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緊張,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關鍵在于身份定位。
不當“領導”,學做“教練”
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總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為孩子鋪路,告訴他們學什么特長好,看什么書籍有用……
雖說出發(fā)點是為孩子好,卻絲毫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想法,沒有征求他們的意見。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畏懼你,遠離你,不會和你談心,自然對你的話也是左耳進右耳出。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會出現(xiàn)很多難題。這時他們需要有人給他們建議,幫他們指出問題所在,然后一起攻克難關。比起一個要求聽話和服從命令的上級領導,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貼心教練。
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運動場上的裁判,眼睛時刻盯著運動員,一旦發(fā)現(xiàn)有犯規(guī)行為,立馬給予警告和退場,處理起來毫不心軟。而啦啦隊則時刻充滿活力,為隊員們加油鼓氣和吶喊助威,給運動員帶來自信和動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拿筷子、第一次騎車……可能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摔倒很多次,也會不斷重復錯誤。這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點緩沖的機會,不要開口就是“你怎么這么笨,都幾遍了還學不會”。
俗語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家長對孩子的批評除了會讓孩子心里難受外,也會讓父母和孩子的距離拉遠,對親子雙方?jīng)]有任何好處。
沒有誰天生就有做某事的能力,大人都免不了犯錯,更何況孩子呢?當孩子事情完成的不夠好,我們要多給他們鼓勵,保護他們的自尊,幫助他們更正錯誤。
教育沒有想象中的難,不過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庭的焦點。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怎么科學地在家庭教育中,實現(xiàn)這些美好的愿望?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勢在必行。
教育中的七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家長愛孩子,最擅長以己度人
孩子渴了,想喝礦泉水,而家長認為鮑魚營養(yǎng)豐富,孩子偏偏不喜歡。
家長給孩子買高級的玩具,而孩子偏偏喜歡擺弄一些不值錢的小玩意兒。
您處心積慮地花費很多,孩子還不開心,原因是,這些不是孩子需要的。不需要的東西,就體現(xiàn)不出它的價值。
誤區(qū)二:上了補習班,成績一定能提高
現(xiàn)在的補習班,名目繁多,如雨后春筍般,將孩子們層層包圍。家長花費了金錢,好像心里就得到安慰,會不會想到,孩子的辛勞與壓抑。孩子平時的課業(yè)負擔,還不夠繁重?沉重的書包,已令他們壓彎了腰。
從科學角度講,大腦皮層不是用來思考的,而是受身體和情緒的控制。人在疲勞狀態(tài)下,有情緒困擾時,他的記憶、分析、判斷能力消失。會產生憤怒、生氣、害怕等情緒。不僅健康受到影響,還會表現(xiàn)為厭學,學習拖沓,封閉自我,不和人交流。甚至會有猝死或自殺等極端現(xiàn)象的發(fā)生。
誤區(qū)三:行有不得,總找外因
有一些家長,理解孩子的辛苦,和孩子一樣,經(jīng)常對當前的中國教育品頭論足。弄得孩子也怨聲載道。遇事抱怨,不是積極解決問題的方法。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各有其利弊??陀^上講,應該取長補短?;仡櫄v史,每個時代,都有其局限性。抱怨社會、體制,于事無補。家長該有這樣的理念與遠見:立足于自己與孩子,讓孩子有發(fā)展的空間。任何一個環(huán)境,都可以幫助孩子成就夢想。
給孩子這樣的人生定位:所有的變化都是機遇,讓你自己痛苦的人,都是天使。自己才是主人,主宰自己的命運。
誤區(qū)四:成績不好的孩子,一定不聰明
孩子的智能分很多種,有聽覺、視覺、語言、體驗、邏輯、社交等很多方面。
學校教育,重視應試,主要考核孩子語言文字與數(shù)理邏輯的智能。而其他技能均不在應試的范疇。這就造成家長嚴重的誤區(qū),以為孩子成績不理想,就不會成才。
如果達爾文、愛因斯坦的媽媽,也聽了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就放棄對孩子的培養(yǎng),或一味要求他們像其他孩子一樣,那么,科學會停滯多少年?
李安的數(shù)學成績,是負分,絲毫沒影響他成為一名大導演。
海藍老師講了個動物學校的故事,發(fā)人深省:
兔子跑的快,偏讓它去游泳、飛翔,結果淹死了、摔死了。
對于孩子,令他擅長的地方發(fā)揮到極致,就會成功。
為了取得滿意的成績,以損害孩子的身心作為代價,以破壞親子關系作為代價,猶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啊。
誤區(qū)五:嚴格的教育,是對孩子負責
古語有:一日不打,上房揭瓦??看蛄R的方式,教育孩子,是教育的最低層次。指責、批評、命令、說教,僅次之。
這些方法,看似嚴格,而造成的負面影響,甚至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問題發(fā)生了,家長應該認真分析,這個問題,是孩子的問題、自己的問題,還是環(huán)境的問題?
如果是孩子的問題,要學會接受和傾聽。了解孩子需要什么。
如果是自己的問題,要客觀描述,不批評、指責,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如難過、擔心,以及對自己的影響,最后提出希望。這樣的交流,孩子對家長的想法,會得到明確的判斷和理解,得到有效的溝通。
最智慧的父母,在家庭中,主動營造溫馨的氛圍,注重自己的個人成長,身體力行地做孩子的榜樣,影響孩子。這才是家長中的九段高手。
嚴格的教育,本來的出發(fā)點,是對孩子負責。這是沒有錯的。而家長往往以對孩子好的名義,傷害了孩子,破壞了親子關系。
如果可以心平氣和、語重心長地和孩子交流,以合理的方式幫孩子解決問題,何必怒發(fā)沖冠、求全責備呢?
誤區(qū)六:不尊重孩子,愛潑冷水
一個人行為改變的過程依次是:知而未動、知而心動、知而行動、動而堅持、修成正果。這是個漸進的過程。
很多時候,因為家長的粗心、疏忽、武斷,導致前功盡棄。
對于孩子而言,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情的難度,大過成人。而家長習慣于孩子做事的萌芽階段,以責怪的口吻打壓孩子。諸如,孩子學習剛有點進步,或培養(yǎng)某種好習慣的初期,家長會說,“才考這么點分,就驕傲。離------遠著呢!”或者在孩子意識到問題,努力改變的過程中,不及時發(fā)現(xiàn),給予肯定和鼓勵。孩子的學習熱情一下子消失,星星之火,被一盆冷水澆滅了。自信心也受到了打擊。
家長需要具備一雙慧眼,即時發(fā)現(xiàn)孩子知而心動、知而行動的苗頭,鼓勵孩子再接再厲。
誤區(qū)七:把自己的目標當做孩子的目標
很多家長,在孩子身上充滿了期待。而這份期待,孩子卻不以為然,依舊我行我素。
沒有人會為了其他人的目標而努力,有很多方法幫助孩子實現(xiàn)他的愿望,同時實現(xiàn)我們家長的愿望。
家長希望孩子成績提高,孩子期待一份向往已久的禮物。在成績與禮物之間,就有一個結合點??梢园堰@個禮物的樣子,讓孩子畫在一張紙上,分割為若干天,去完成。每天完成幾分之一,日久天長,孩子看到他的愿望一天天地臨近,會主動地做好該做的事情。在達成愿望的那一刻,孩子的成績提高了,他的獎勵也得到了。豈不皆大歡喜!在這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孩子自我規(guī)劃、自我管理的能力,自律性、抗挫力。
在幫助孩子實現(xiàn)目標的同時,把自己的目標放進去,才是明智的做法。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所為,有所不為。愿天下父母,用您的愛心與耐心,以正確的理念與方法,培養(yǎng)孩子,使他們的夢想成為現(xiàn)實,也使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
她說我現(xiàn)在是不想管他們了,我付房租,生活費就讓他們自己付,懶得管了,結婚生小孩了,還都在家呆著,什么都不做,花錢還大手大腳。我聽了也就安慰她一下。也不做評論,可是另一個就不那么客氣了,說:你兒子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還不是你慣的,是你自己沒有教育好,什么事情都為他做好了,所以他才會是這個樣子??!那個大姐聽了后非常的生氣,不知道是因為惱羞成怒了還是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反正帶著情緒說了幾句,也沒有人跟她搭腔了。
其實我覺得另一個其實說的真的沒錯,如果不是自己從小就慣著孩子也就不會有孩子好吃懶做的今天了。其實很多的父母都是這樣,總覺得孩子還小,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他們聽話或者好好讀書就可以了,家里的事情都可以包辦了,總覺得這樣是愛孩子,讓孩子處處都在呵護當中,不讓他們受到一點的傷害和辛苦,可不知孩子卻只是學會了享受,而不懂得分享父母的艱辛。
很多事情是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讓她能感受的,不光只是享受幸福的生活,也要讓孩子適當?shù)氖艿揭恍┐煺酆推D辛,如果只是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只能是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而且好吃懶做,父母不能照顧孩子一輩子,如果等自己老了后,沒有了勞動力的時候,如果給孩子正常的生活呢?等習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就不好改了,在此奉勸各位父母一下,適當?shù)淖尯⒆幼鲆恍┝λ芗暗氖虑椋尯⒆永斫馍畹母鞣N不容易,讓孩子理解父母的艱辛,讓孩子懂得珍惜,讓孩子懂得感恩,而不是一味的怪父母沒有給他安逸的生活。
所以,如果想要孩子不成為這個大姐的兒子這樣的人,一定要從小就教育好,教育真的很重要,并不是物質就可以換回來的。
小孩子迷上智能手機的原因,好玩又有趣。華麗的屏幕、歡樂的聲音、有趣的觸屏、動畫片和游戲一下子把孩子吸引了,頻繁的使用智能手機,讓當初照看孩子時為了圖省事,給孩子玩手機的媽媽們開始擔心起來了。
最新的一個研究數(shù)據(jù)說明了問題,對1000名0~5歲幼兒父母的調查結果顯示,幼兒的智能手機使用率為80.4%。3歲就開始玩手機的達到32.5%,給孩子看智能手機的主要原因是“讓孩子老實一會兒”的最多,占52.9 %。這個數(shù)據(jù)充分的顯示80后父母陪伴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值得深思。
讓孩子過早使用智能手機危害很大
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缺陷
使用智能手機會讓孩子對一種物品或行為產生散漫的執(zhí)著,這種癥狀會持續(xù)成為兒童、青少年期注意力缺陷多動性障礙,品行障礙、性格障礙等。對社會不適應,分離焦慮障礙、反應性障礙等癥狀的幾率也高。從小就頻繁使用智能手機的孩子,強迫癥、抑郁癥、社交恐懼癥等出現(xiàn)的機率更高。
妨礙大腦發(fā)育2歲以內的孩子大腦發(fā)育迅速。此時,智能手機使用頻繁,會引起左腦發(fā)育不均衡。 在這段時期,雖然大腦已經(jīng)漸漸發(fā)育成熟,但大腦功能還不健全,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節(jié)能力也不強, 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后,會帶來負面情緒的影響,引起焦慮、不安、注意力缺乏等。
容易導致睡眠障礙
可能大家都知道,孩子頻繁使用智能手機會引起視力下降。但更可怕的是會引起睡眠問題。孩子睡覺前看手機,過于明亮的畫面會影響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 導致睡眠障礙。
阻礙身體發(fā)育
已經(jīng)對智能手機玩得非常熟練的孩子,對肢體運動表現(xiàn)出消極的態(tài)度。 這樣會引起身體發(fā)育推遲、運動功能低下,影響身高增長。另外,對手指的影響也很大,手部總是保持一個動作,沒有鍛煉到手指的靈活性,長期會影響手指的發(fā)育。
孩子為了看手機,頭部總會不自覺前傾接近屏幕,脖子或腰長時間的姿勢會引起脊椎變形、脊椎側彎等綜合征,也可能引起頸椎疾病的早期癥狀。孩子們只有通過各種運動,才能刺激骨骼,發(fā)育,促進身體成長。
由于電子產品的普及和“低頭族”的增多,原本是老年人才有的頸椎病,越來越年輕化、娃娃化了,希望引起家長和老師的注意。
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
社交型依賴 手機通訊錄里有200個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種群里面還有4000多好友,這么強大的人脈關系讓孩子難以割舍。
游戲型依賴 手機里面的網(wǎng)絡游戲特別多,在長期的“戰(zhàn)斗”中積累下來的功勛和經(jīng)驗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娛樂型依賴 手機里面好友不多,游戲不多,全部都是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yè)總想摸手機。
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于哪一類,然后再對癥下藥。
怎樣幫孩子戒掉手機癮?
建立親子約定
家長要意識到手機可以成為工具但不能成為玩具,可以通過親子約定控制使用手機的內容與時間。另外要幫孩子增強自控能力。
轉移興趣和注意力
一旦孩子已經(jīng)上癮了,那也不要太急,可以慢慢幫孩子戒掉。爸媽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一起家庭閱讀,或者帶孩子外出去散步聊天、讓孩子多交朋友、培養(yǎng)孩子其他興趣等,都是不錯的注意力轉移法。
父母以身作則
留出陪伴時間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后,爸媽們請將手機等放一邊,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戲和玩耍,這是戒掉孩子電子癮的理想途徑。
不要用玩手機當獎勵
這是很多家長會犯的錯誤,比如動不動拿電子產品當獎勵,以“可以讓你多玩X小時手機”作為聽話的交換條件。經(jīng)常這樣,孩子就容易把玩手機作為最大的訴求,而習慣一旦養(yǎng)成是很難改變的。
讓孩子意識到危害性
選擇合適時機,讓孩子自己體會迷戀手機后自己的一些變化。除了視力的下降、頸椎腰椎的酸痛、睡眠不足等身體健康方面,還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效率變低、現(xiàn)實人際互動減少、情緒易煩躁等心理層面的隱患。
教育方式區(qū)別盤點
很多西方國家的教育方式常常呈現(xiàn)出一種開放,包容,平等對話的狀態(tài)。很多學者和教育家也將中西教育法常做對比。那么日常生活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教育方式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美國
美國家長對孩子鼓勵多于保護,他們鼓勵孩子做各種嘗試,既培養(yǎng)能力、興趣,又注重樹立自信心。而且美國人對孩子往往要求全面發(fā)展,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社區(qū)的公益活動,并且家長還會經(jīng)常充當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服務者。
美國的家長對孩子的引導教育多于灌輸,他們習慣于去引導孩子通過實踐甚至是碰壁后,自己取得經(jīng)驗和教訓、得出結論。而且美國人性格外放,他們并不吝嗇用鼓勵的話語去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美國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比較重視責任教育,他們會告訴孩子做人必須要對自己負責,然后實現(xiàn)對家庭、社會及國家的負責。
日本
在日本,日本人以“武士道精神”教育下一代,日本的家長覺得只有讓孩子穿少一點才能增強孩子皮膚溫度的調節(jié)能力,從而達到御寒的能力,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在日本,家長對孩子的身體鍛煉特別重視,因此日本的孩子生病的機率很小。
日本家長還會主張小孩隨媽媽下廚房。有的小娃才三歲就會下廚房陪媽媽燒飯做菜,聽媽媽講燒飯做菜的故事,揀菜、洗菜這些勞動在日本孩子眼里是在做游戲,其實這種方式從小便培養(yǎng)了孩子愛勞動的習慣,日本孩子具有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也是教育的良好體現(xiàn)。而且,日本的學校比較注重孩子合作精神的教導,這也就是為什么日本人給人的感覺都很親和、特別有禮貌的原因。
法國
法國家長比較注重“民主教育”,法國的家庭有時會用“民主投票”制,來決定買什么樣的房子和什么顏色的車子,法國家長會和孩子一起做選擇,這種教育方法的規(guī)則是明確的——告知與分享。當然,對于中國傳統(tǒng)教育方式來說,法國的這種方式的確實是比較新穎。
法國父母在有孩子后會尋找獨處時間,可謂見縫插針,而且家長也會給孩子寬松的環(huán)境和自由的時間。他們不提倡給孩子安排補課或學習,他們認為如此做會讓孩子失去生活的樂趣,體驗到的只是學習的壓力,這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而通常法國孩子的行為看著都十分的得體,而且,法國的小娃們他們更有耐心和自控力,他們聰明、有創(chuàng)造力,有藝術天分,且表達能力強。
韓國
韓國非常重視對孩子的道德品質教育,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一年級都設有德育課、禮節(jié)教育。至今韓國的每個家庭都有教育子女品德、修養(yǎng)的家訓掛于家中的居室。這使得韓國的青少年大多講究禮貌、尊重長輩。韓國是受中國儒家倫理思想影響頗深的一個國家,韓國人周末會經(jīng)常一家子到大自然里游山玩水,韓國人認為一個不懂得尊敬長輩、孝順父母的人,根本就不能愛國。
韓國非常重視幼兒教育,不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幼兒園每學期開學前,幼兒園會把當年的教學計劃送給家長,每周也會把具體的活動內容計劃送給家長。不過最令人稱道的是,韓國幼兒園的教育在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素質的同時講究寓教于樂。
10種良好的教育孩子方法
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教導孩子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能感受得到自己與別人建立連結的意義,更能了解到自身對于別人又怎樣的意義,家長想要發(fā)展孩子這方面的感覺,就可以鼓勵孩子與他人多接觸。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帶孩子一起捐給慈善團體,鼓勵孩子在學校多多參與義工活動,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專家指出,即使很小年齡的幼兒,都能夠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這利于他們養(yǎng)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鼓勵孩子多運動
作為家長要多陪伴孩子,陪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鏈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們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tài)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笑口常開
家長要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笑會讓人養(yǎng)成樂觀的心態(tài),利于孩子身心發(fā)育,而且,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有創(chuàng)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xiàn)很好時,不要只是簡單的說‘很好’一類的詞語,家長的贊美語言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jié),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xiàn)更好。贊美時要注意,不要養(yǎng)成孩子錯誤的期待,因為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關注的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明白,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激發(fā)孩子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活動,是絕對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的。專家發(fā)現(xiàn),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涂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fā)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的認可感增加。
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是傳達內心無限情感與關懷的方式,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fā)現(xiàn),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wěn)定。對于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用心聆聽
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愛。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家長請盡量停下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孩子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jīng)聽過許多遍了,也請不要不耐煩。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教導孩子學會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成長,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fā)現(xiàn)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時,他們就會體驗到快樂與成就感。當孩子遇到阻礙時,家長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孩子:(1)確認孩子遇到的問題。(2)讓孩子描述他想解決的方式。(3)引導孩子進行解決問題的步驟。(4)決定讓孩子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5)確定孩子能獲得需要的協(xié)助。
給孩子表現(xiàn)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xiàn)一下?比如孩子如果喜歡說故事,作為家長可鼓勵孩子說故事給大人聽。如果孩子對數(shù)字很擅長,那么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逛街,讓他幫大人挑選合適的東西做決定。當家長能欣賞孩子的才能,并表現(xiàn)出一定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其實孩子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huán)境,他們需要大人的陪伴,陪著他們去經(jīng)歷他們的成長過程。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最重視的就是學習。所以中國的孩子學習壓力非常大,因為只要考試成績不好,就會受到父母的責備。而且,很多孩子營養(yǎng)充足卻不夠強壯,是因為缺少鍛煉。
中國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獨立方面的確比國外的孩子要差,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不放也可借鑒國外教育孩子的方法,全方面的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明星也是平常人,明星媽媽爸爸對于養(yǎng)育自己的寶寶又有什么絕招和經(jīng)驗呢?想知道嗎?那就快來取經(jīng)吧!
楊瀾:只希望孩子快樂
不覺得做神童有什么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須要有特別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yǎng)孩子具有幾種習慣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于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于丹:向孩子學習
于丹認為她身為母親的第一個概念就是向孩子學習,共同成長。千萬不要把小孩子當成一個接受吃的、接受喝的、接受教育的小載體,他有自己的獨立意識,他的想法往往會教育父母。
王海珍:鼓勵淘氣
我跟他一起玩,他現(xiàn)在太小,我沒有管束太多,在地上爬,弄臟點沒關系,只要不磕著碰著就行。我覺得男孩淘氣是好事,能開發(fā)他們的智力,我們應該去鼓勵。
劉儀偉:記錄孩子成長
“什么時候拉臭臭,什么時候吃了1/3個蘋果,這些都要記下來?!弊蛱欤瑒x偉在電話中笑著向記者表示,育嬰記錄是一定要做的,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記了厚厚一本。
李連杰:尊重孩子
女兒早在6歲時就已經(jīng)兩次榮獲全國舞蹈大賽的金牌冠軍。當有人問他如果女兒希望向演藝圈發(fā)展,他是否會支持時,李連杰表示,自己會尊重女兒對自己人生和事業(yè)的選擇。
王艷:與孩子親密相處
為了做好媽媽,王艷學了很多育兒的知識,在教育孩子上也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王艷的理想是,付出時間去和球球相處,與他建立一份親密的感情。跟上他的腳步,和他一起成長,這樣就可以永遠和他做朋友。
一、開場語
首先感謝直播間的爸爸媽媽們能來到直播間視聽,在這里我們大家一起探討和分享學習!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這里收獲快樂!望寶貝們能快樂健康的發(fā)展!同時感謝直播間的年輕的帥氣的未來的爸爸媽媽們能來到本直播間,謝謝你們的視聽,分享的同時希望能給你們的生活帶來一些幫助!謝謝!
二、主題名稱
今天我們探討的主題是“你眼中的幼兒園教育是怎樣的”
三、參與人員
(斗魚)主播:奇跡糖糖樂樂可可
互動的朋友:何去何從980、彤話baby、一位熱心網(wǎng)友、風之飄逸、都喜歡吃糖果、心理教練等。
四、討論的觀點
培玲雨岑和邦曜:幼兒園的教育原則就是要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何去何從980:幼兒園的孩子在游戲的氛圍中學習,讓孩子在操作的材料中獲得相應的游戲經(jīng)驗的螺旋上升。
小魚的御用歌單:幼兒園的教育原則有教師要有一定的素養(yǎng),那樣更好的引導孩子的發(fā)展。
五、分享
(一)個人想法
幼兒園的教育在主播眼里就是唱唱歌、跳跳舞、好的行為習慣,而現(xiàn)在從事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感受的是幼兒園的教育要尊重每一位孩子的發(fā)展,同事愛孩子,讓我們的孩子身心健康的快樂的成長,同時以幼兒為主的教育,尊重孩子的想法(生成性主題和主題游戲等),有好的行為習慣和好的學習品質,有一種熱愛的生活的情感和態(tài)度、情緒。
(二)書上分享
幼兒園的教育工作的原則
1.體智德美教育得相互滲透,有機結合
(1)各育并重。
(2)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充分考慮其中的各種因素,在結合中、滲透中同時完成身體上、智力上、品德行為與情感上、美感上等各方面的教育,或有主有從地實現(xiàn)教育。
(3)避免上述各項教育的片面實施,一致喪失大量的接受全面的機會。
(4)全面發(fā)展教育在實施中的滲透與結合并非人為地、機械形式地面面俱到地結合,應從活動內容中及活動方式中考慮全面教育的因素。
2.既重視幼兒年齡特點,又重視幼兒得個體差異
(1)年齡特點具有普遍性,一般年齡大致相同的幼兒較普遍存在共同的身心反戰(zhàn)特征。
(2)年齡特點不可絕對化,在每一幼兒個性中,不一定具有該年齡幼兒的幼兒所有特征,差異性時明顯存在于幼兒個體中。
(3)幼兒年齡特征與幼兒個體差異均為教師實施教育的依據(jù),對此應有仔細的觀察了解及靈活的施教藝術。
(4)克服施教的一般化、一律化,教育難易程度、教育的方式與方法應從本原則出發(fā),做不同的選擇。
3.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fā)誘導得正面教育
(1)對幼兒充滿愛心,愛全體幼兒,尊重幼兒的人格。
(2)以興趣引導幼兒活動。
(3)運用鼓勵、肯定、表揚、獎勵等積極手段,運用榜樣、正面形象、正面講解引導等方法。
(4)避免對幼兒使用訓斥、諷刺、挖苦、說反語等消極語言;謹慎使用批評和懲罰。
4.寓教育于幼兒一日生活中
(1)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是完成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需要。因而都具有保育和教育的意義。
(3)堅持克服重視某些活動、輕視其他活動的現(xiàn)象,提高每日的教育質量。
(4)一日生活的組織應以活動目標指導各種活動的連接、協(xié)調、溝通、發(fā)揮一日生活整體的教育效應。
5.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得良好得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xiàn)能力的機會和條件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應與教育相適應,加強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目的性。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應有變化,隨階段保教目標或主題活動目標而創(chuàng)設,以發(fā)揮環(huán)境的教育作用。
(3)幼兒參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
(4)幼兒利用環(huán)境做各種活動,因而環(huán)境為兒童提供的活動余地應充分地考慮。如緊縮睡眠室用床占據(jù)的空間,騰出室內面積為幼兒自由游戲提供寬敞的環(huán)境。
6.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于各項活動之中。
(1)游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應從時間、場地、玩具材料及教師的指導等給予保證。
(2)充分利用游戲手段組織各種活動。
(3)游戲除外的其他活動也應給予重視,也是教育幼兒的活動手段。
教育的原則應是選擇教育內容、教材、教育方式、教育活動和教育方法的依據(jù),并貫穿于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
喜歡《關于孩子用手機,你是怎樣教育的》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導讀:出生前后過多暴露在手機使用環(huán)境中的幼兒在情感、行為等方面測試中,得分異常的可能性比其他幼兒高80%。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婦女懷孕和生產后過多使用手機,可能導致幼兒出現(xiàn)行為異常。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
01 我們?yōu)槭裁磳逃@么焦慮? 大多數(shù)家長,對孩子、對教育,缺乏一個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識到,趕緊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開始憂慮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業(yè)……...
說起對孩子的教育,可能很多家長總是會吧這個和孩子的成績之類的聯(lián)系在一起。其實,家長有這樣的觀念是不好的。因為這對于孩子的“三觀”是一會有影響的。 說起來,孩子的教育影響的因素主要就是家庭、社會、和學校...
聰明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兩個絕招 一、幫助孩子建立好習慣 有很多家長,一生努力打拼,只為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護其一生無憂。但卻沒想到,錢財這種有量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被孩子們揮霍殆盡。 可由儉入奢易,由奢...
一、幫助孩子建立好習慣 有很多家長,一生努力打拼,只為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護其一生無憂。但卻沒想到,錢財這種有量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被孩子們揮霍殆盡。 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了每日大手大腳的孩...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