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的讀書筆記。
家庭與學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載體,家長與教師互相配合可以揚長避短,更好激發(fā)孩子潛能!教師與家長都需要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思想,以教師為主體,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fā)展!那么,有哪些積極正確的教學觀念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您了解幼兒學前教育的4大陷阱嗎?”,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記者最近走訪了一些小學以及一年級新生家長,了解到,哪怕是最普通的公辦小學,在二期課改后,在新生入學的家長會上都會或多或少地要求孩子具備一定的識字量,拼音也要有一定的基礎。家長們注重孩子的學前教育也已是趨勢。但很多家長,只有孩子到了高年級,回頭看,才會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當時所做的學前教育努力,陷入了不同的陷阱。但就算是意識到了,往往也很難再有機會來糾偏,因為年輕父母大多現(xiàn)在都是一個孩子。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陷阱,從而可以避免在先:
1.現(xiàn)在,大部分媽媽給孩子選擇學前班,如識字班、拼音班、英語班等等。價格昂貴不說,有時還不在家附近。花在路上及堵車的時間,累計起來,非常的驚人。且還不論很多父母全程陪同,等在教室外所耗費的時間。
2.學齡前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一對十幾甚至幾十個小孩的學習方式,很難確保孩子的持續(xù)集中注意力。孩子們更多的是喜歡一些老師親和的教學方法或者有很多同齡的玩伴。至于學習效果好壞,就無從考察了。
3.授課式的學前教育最大的缺陷在于可能會破壞孩子的學習胃口,認為學習就是一種任務,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對孩子升上小學后都起到長遠的影響。
4.最關鍵的是,沒有培養(yǎng)起孩子的自我學習能力。這一點,對大一點孩子的家長來說,都深有體會。因為隨著小學,初中,高中,孩子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和其是否具備自我學習能力及習慣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
其實,學前教育沒有對錯,關鍵看家長采取什么方式。對于幼兒來說,寓教于樂是根本的學習方式,應該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而且是可以自己主動學習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教育主要有兩大看點:
一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意味著要超越部門本位,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深市場化大背景下,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針對性措施探究是今后發(fā)展的重要方向。
二是緊抓社會重大關切,教育被放在了民生部分的第一個重點,當下義務教育的普及已經深入人心,“學前教育”成為一個新的令人關注的焦點?!叭雸@難”、“入園貴”、“小學化”等問題突出。
一,學前教育市場蘊育投資機會,提早布局方能贏得先發(fā)優(yōu)勢。
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國內外教育培訓行業(yè)的融資案例多達67起,位于23個行業(yè)中的第八位,成績裴然。其中,基礎教育領域融資案例10起,包括學前教育、K12(12年基礎教育)。
無論是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還是行業(yè)自身日益壯大的市場需求,教育產業(yè)展現(xiàn)出褶褶生輝的光明前景。前瞻產業(yè)研究院發(fā)布的《2013-2017年中國學前教育行業(yè)市場前瞻與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顯示,中產階級的消費開支第一項為基本生活保障的食品,第二項大開支即是教育消費,占到整個家庭消費總額的15%-18%。
2013年3-6學前幼兒毛入園率為67%,還是接近33%的孩子沒有入園,也就是有1868萬幼兒沒有入園,還需建設10萬所幼兒園才能解決所有孩子入園的問題。如果人口微調或放開二胎的話,入園的幼兒可能還會更多。需要的幼兒園將會更多。其中占據(jù)我國學前教育產業(yè)六成以上市場份額的民辦教育無疑是其中的主力軍。
國家對學前教育投入的不足,導致公辦幼兒園難以承擔起3-6歲全體幼兒的教育,更何況還有3歲以下全體幼兒的教育。市場的空缺為民營學前教育提供了發(fā)展機遇。學前教育作為整個教育產業(yè)必不可分的組成部分,意欲在教育產業(yè)謀求發(fā)展企業(yè)誰能更早抓住機會布局,誰就能夠贏得先發(fā)優(yōu)勢。
二,聯(lián)優(yōu),分享,互助,整合發(fā)展是學前教育必走之路!
學前教育在市場化大背景下發(fā)展,利弊明顯,而如何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全國幼教聯(lián)盟提出的聯(lián)優(yōu),分享,互助,整合共贏無疑是今后學前教育發(fā)展的必要途徑。
優(yōu)質區(qū)域資源整合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前教育行業(yè)已經走進歷史的轉折點。行業(yè)的集中度越來越高,全國或區(qū)域龍頭會嶄露頭角。全國幼教聯(lián)盟就是在內外雙重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他們正在探索實踐著我們學前教育行業(yè)喊了很多年的想法,為千千萬萬區(qū)域中小機構點亮希望之燈。幼教行業(yè)需要抱團發(fā)展,需要增加抗風險能力,需要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需要為基層員工提供一個更美好的愿景,整合是恰如其分,也是生逢其時。
三、拒絕被同質,尋求特色發(fā)展之路迫在眉睫。
未來,單憑質量求生存是很難的,因為現(xiàn)在幼兒園越來越多,同質化嚴重,所以無論是公辦園還是民辦園一定要“以特色求生存”,辦出其它園沒有的,與自己的特色相匹配的質量園,體現(xiàn)自己幼兒園特色的質量,這樣的幼兒園才會更有前景。
全國幼教聯(lián)盟強調,抓住機遇,回歸教育本質,堅持特色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全國幼教聯(lián)盟共同出力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幼教年會的主題就是:新常態(tài)、新格局背景下學前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四、幼兒園品牌營銷、宣傳意識很重要
未來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無論公辦民辦都無法回避的突出問題是:今后倘若大量幼兒園市場化,家長有了更多的選擇權,一所幼兒園能否得到家長的認同成了能否生存的關鍵。
而從現(xiàn)今中小學名校熱現(xiàn)象,可以斷定幼兒園無論公辦還是民辦必將面臨同樣的趨勢——在幼教領域:我們知道有誰?
全國幼教聯(lián)盟強調,品牌化應是幼教發(fā)展的必由之路,習慣做而不說的幼教人需要影響力保駕護航。同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幼教中國·影響力產品大型公益評選和表彰”這份名利雙收的平臺不容錯過。
五、學前教育+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很重要。
很多人還沒真正理解互聯(lián)網(wǎng)+的深刻含義,就輕易將學前教育發(fā)展歸納為互聯(lián)網(wǎng)+學前教育,小編認為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錯誤理念。
互聯(lián)網(wǎng)+是馬化騰在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發(fā)展趨勢中提出的互聯(lián)網(wǎng)生活化概念,而放到我們學前教育行業(yè),應該是專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
萬變不離其宗,學前教育的專業(yè)內容是行業(yè)生存的一大命脈,當然在信息化的大趨勢下,未來大量幼教機構將走向獨立,其生存狀態(tài)也將從依附依靠當?shù)亟逃块T或者幼教集團轉向專業(yè)化平臺,同時,也將會有更多機會構建自身品牌。各幼教機構應抓住這一機會,提升自身品牌競爭力。
六、學前教育缺錢,但投資思維也很重要!
學前教育行業(yè)雖然是熱門產業(yè),但是誰都不能規(guī)避的現(xiàn)實是他存有大量的資金缺口。這也是很多風投瞄準學前教育行業(yè)的關鍵因素。
幼教行業(yè)的龐大市場和高額利潤必將催生一個高速發(fā)展的教育集團。據(jù)投資中國數(shù)據(jù)分析,2006年-2011年期間教育培訓細分行業(yè)融資數(shù)量最多是學前教育行業(yè),占總比例的21%。但在目前上市的幾家教育培訓機構中,僅有諾亞舟的主營業(yè)務為學前教育(上市后轉型進入學前教育行業(yè))。預計未來3年之內,資本在學前教育領域的出口問題將會成為行業(yè)命題。
全國幼教聯(lián)盟強調,要做資源配置者,需要進行投行思維訓練。
七、幼兒園與教師地位正發(fā)生變化,由組織強勢轉變?yōu)槠降然セ莨糙A。
合伙人模式的興起,正在弱化雇傭、聘用這個概念,快速通過合伙方式組建團隊,將會席卷幼教領域,特別是民辦園,成為新型的組織模式。幼兒園不能簡單以自己的視角和雇主的姿態(tài)去招聘與使用人才,必須學會俯下身來,去理解人才,更好為人才發(fā)揮價值創(chuàng)造空間,才能更好打贏未來的戰(zhàn)爭。
全國幼教聯(lián)盟就是在這種思維的指導下成立的,他強調聯(lián)盟成員以非常少量的付出,多種方式參與,成為中國最具潛力、最具專業(yè)、最純正的學前教育機構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之一。
八、優(yōu)質資源獲取成本降低。
現(xiàn)在手機終端被普遍使用,微信朋友圈、各種APP已經成為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幼兒園可以通過自己的客戶終端實現(xiàn)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有效交流和信息分享,實現(xiàn)教師與家長的適時溝通互動??梢詳喽ǎ磥?,幼教領域優(yōu)質資源獲取成本會降低,甚至會實現(xiàn)免費共享。
全國幼教聯(lián)盟強調,聯(lián)合幼教優(yōu)秀資源,分享優(yōu)秀經驗或資源,相互幫助發(fā)展為成立宗旨。
九、幼兒教師角色再造,高素質幼師緊缺。
未來,教師將不再是傳統(tǒng)的單一教師形象,教師群體將會更加多元化,其中有主講教師,有輔導教師,有助教,甚至還有“導演(教學設計專家)”、“舞美(課件設計專家)”和“道具(教學資源專家)”等,而其中每一個人因為只從事自己最擅長的工作,所以也才能更加專業(yè)化或職業(yè)化。
為什么第一次接觸知識的學習過程特別重要?其實核心的問題在于,第一次的學習過程對是否“學懂”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價值。在我們對孩子的觀察中,有三件事情我們經常認為是同一件事情,但是正是這三件事情,讓孩子的學習產生了不同的變化,那就是“學過”,“學會”和“學懂”。
我在課間的時候,經常聽家長問孩子一個問題:老師上課講的這個你以前學過嗎?往往那些上課比較活躍的孩子會說“學過”,我曾經在xx地方看過。這就是“學過”的含義。學過,更多強調的是一個印象,有沒有曾經見到過。而孩子對于“學過”的理解,也是“是否有印象”,這種印象,是一個“模糊匹配”的概念。比如說行程問題有若干類型,如果你問孩子“你有學過行程問題嗎?”大部分孩子都會說“學過”,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孩子是在自己的腦子里匹配“行程”兩個字——這也是為什么一般來說無論你問什么知識,孩子的回答往往都是“學過”。
其實我們都知道“學過”是沒用的,于是就出現(xiàn)了“學會”的概念。由于家長都不是專業(yè)老師(即使家長是數(shù)學老師,但是不是語文老師啊……),所以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學會”,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有一個方法,就是看考試成績,考試成績好為學會,考試成績不好,就是沒學會。這種方法簡單粗暴,雖然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判斷是否學會,但是缺點也很明顯。考試是一個綜合的考察過程,除了是否學會之外,身體狀況和心情也會對考試結果有比較大的影響。“學會”也包括學會知識和學會考試。就像我大學上新東方,老師告訴我們如何在讀不懂一篇文章的情況下可以做出閱讀理解題。于是我做閱讀理解的正確率提高了,這叫“學會考試”。
我們可以看到,在功利的模式下,如果家長對老師的要求是“速成”和“提高成績”,最終一定會選擇到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我的觀察中,這樣的老師并不在少數(shù)。如何讓孩子“學會”?方法是很多的。比如說,“把這句話記下來,然后背下來”。我在高中數(shù)學圓錐曲線一章,研究了一些簡化計算的方法,我分享給其他數(shù)學老師后,許多老師覺得我給出的幾個結論非常好用,上課就讓學生背下來——算判別式,可以直接默寫。這樣做的好處特別明顯,學生計算速度一下子就上去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學會”了。
那什么是“學懂”,結合昨天談到的“第一次”的話題,這也是為什么我如此關注接觸知識的第一次的原因。我們先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學懂”的感覺——一種恍然大悟甚至是醍醐灌頂然后就覺得自己前面若干年都被騙了的感覺,如果用時髦的話說,就是那種“毀三觀”的感覺。在這一點上,不可否認,國外的很多科普節(jié)目做的很好。我算個思維比較變態(tài)的人,我經常琢磨,這飛機在天上飛著,要是突然掉下來了怎么辦……后來看了一些國外的紀錄片,我突然就明白了,一個飛機在天上飛的好好的,是不會掉下來的,如果掉下來,一定是由于“升力”不夠,而“升力”不夠,則是因為翅膀不夠大或者速度不夠快。什么叫翅膀不夠大?比如說傾斜太厲害,或者是機頭太高或者太低,都是相當于減少了翅膀的面積;而飛機迎風面過大,則可能導致速度變慢,速度變慢升力不足,也會出現(xiàn)掉下來的情況。你看,我剛才的解釋中沒有用到什么“伯努利原理”或者“流體力學”這種話,而且我寫不出任何一個物理公式,但是我可以把“飛機為什么飛的好好的會掉下來”這件事情解釋明白了。
那么,學懂是否需要非常專業(yè)的知識呢?我作為一個大學非理工專業(yè)的學生,基本沒學過物理,但是我相信一點——任何知識都是從已知到未知的過程,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總是可以用一個合適的路徑理解那些復雜的知識點。我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張圖告訴你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什么”——這就是讓人真正“學懂”的東西。我們學懂一件事情,是知道這件事情的本源、本質或者是內部邏輯,而對于一些細節(jié),則還是需要深入學習的。所以,學懂反而不建立在必須有非常深厚的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而建立在我們的邏輯思維是否縝密,是否能夠按照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認識問題。
我來說一個我覺得最失敗的教育,就是駕校??梢哉f,在駕校,沒有人學懂了怎么開車。我記得我學的時候,在學移庫的時候,教練直接寫了幾句話,什么情況下往右打滿,然后到哪里停。所以一旦中間出現(xiàn)任何意外,我們根本不知道怎么調整,而教練這個時候只是大喊“你少打半圈輪就好了啊”——我連原理都不知道,怎么能知道“少打半圈輪”。這就是典型的“學會”但是“沒學懂”的案例。后來我自己琢磨,看別人各種崩潰的狀態(tài),終于領悟(我確實是自己領悟的……)了在倒車過程中方向盤和車行進路線之間的關系,于是后來就完全沒有理會教練的那些“口訣”——事實上我后來也教過一些人怎么倒車,我發(fā)現(xiàn)只要講清楚原理了,大家都會自己調整了。于是他們都說我應該去駕校當老師……我只能說,讓學生“學懂”真的比“學會”要重要太多?!皩W懂”之后,大家自己的思考能力就會被釋放。
在學生這里,道理也是一樣的。一個學生可以“學會”,學會之后就能做題,但是到了考試就會忘記掉。和學車的道理一樣,過幾天就忘記了“在哪里要打輪來著”。而如果“學懂”了,即使忘記了具體的知識,也可以去想,去思考。有些同學有這樣的問題:一道題,第一眼看到會,就是會;第一眼看到不會,多半就想不出來了。這也是“學會”和“學懂”的區(qū)別。很多老師提到的“孩子給家長講題”,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證明“學懂”的方法。
英語教育絕對是超前,一般家長在英語上的投資一年大約在5000~1W之間,EF,夏恩等外資大牌培訓中心比比皆是,1節(jié)課的收費在100元左右,小班上課(5~6個孩子)。
幾乎所有的知識課程在幼兒園都是選修課,例如拼音,識字,思維訓練,繪畫,算術,琴棋等,需要單獨收費。
幾乎所有幼兒園都是1餐兩點,下午4點放學。一般沒有早餐,如有也要另外收費,一個月大約100元左右。晚托班一般到7點,一般無晚餐,有的話還要單獨收費,因此晚托班價格一般在120~250之間。雖說晚托到7點,可是常常6點多就沒人了,我到家時間在6點40分左右,因此兒子常常一個人和門衛(wèi)大爺混在一起。在上海如果家里沒有老人,最好有保姆,住家保姆價格大約1500~2000左右。
沒有學前班,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會開設幼小銜接教育,但作為興趣班單獨收費。
好的幼兒園非常注重電腦教育,打字,繪畫,學做PPT。小學一般要求家里配備電腦,打印機,因為作業(yè)通常在網(wǎng)上布置。
有條件的父母對于孩子培養(yǎng)非常愿意花錢,我兒子幼兒園班里26個小孩,周末基本可以在琴行及英語中心碰面。
在上海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成本要遠遠高于中國其他城市!
“學前教育”是一個“含糊其辭的概念”。作者辨析“學前教育”之“學”的內涵,認為其無論是指“學?!边€是“學制”,“學前教育”概念都難以成立:如果是指學校,幼兒園已是學校,如何可稱學“前”;如果是指學制,很多國家已將幼兒園納入學制體系之內,其也并非學“前”。因此,該文的結論是:“學前教育”作為學制中的一個階段、人才培養(yǎng)中的一個專業(yè)以及科學研究中的一個學科,均名不副實,宜代之以“幼兒教育”。
“學前教育”的“學”是指“學齡”
實際上,“學前教育”之“學”不是指學?;驅W制,而是指“學齡”,“學前教育”的本義是“學齡前教育”。
“學齡”和“學齡前”都是歷史概念,在近代以前并不存在。歐美國家資本主義大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對社會民眾的受教育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的重要規(guī)定之一是兒童達到一定年齡即應當進入小學接受學校教育,這就出現(xiàn)了“學齡”概念。至于“學齡”從幾歲起,各國規(guī)定不一,但通常是在5—7歲之間,而以6歲為多。之后,隨著教育實踐的不斷發(fā)展,人們認識到教育過程是一個整體,對人所施加的教育影響不應滿足于從“學齡”起或在“學齡”中,而應前推至“學齡”前,甚至出生時。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母親離開家庭外出工作,社會上出現(xiàn)了照管和教育幼小兒童的機構。以往以家庭為主要場所的兒童早期教育,逐漸被社會化的幼兒教育機構所取代,因此逐漸形成了“學齡前”和“學齡前教育”概念和實施規(guī)則。
幼兒園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學校
杜威認為,學制體系中各個階段、各種類別的教育機構各有宗旨,如幼兒園的旨趣是“道德的培養(yǎng)”,而小學是“實際的功用”。同時,杜威批評這些教育機構之間缺乏整體性和連接性。但是,這些教育機構至今仍保留著當年的一些功能和目標定位。例如,針對當前我國常見的將小學低年級的一些教學內容(如識字、寫字以及計數(shù)、算術等)下放至幼兒園實施的狀況,政府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嚴加禁止,以防過早增加幼兒課業(yè)負擔,妨害其身心健康發(fā)展??梢?,作為學校教育最初階段的小學,與幼兒園在教育宗旨方面完全不同,將幼兒園也稱作“學?!辈⒉煌桩敗?傊?,幼兒園是一種教育機構(嚴格地說,是保育和教養(yǎng)機構),但并非學校。
幼兒園因是“學”之前階而被列入學制
既然幼兒園不是學校,為何被列入學制系統(tǒng)?從邏輯上說,寫進學制的所有部分,都應當是“學”(學校)。學制是國家制定的、具有法律效應的辦學規(guī)定和依據(jù),各級各類學校都應當在學制系統(tǒng)中得以體現(xiàn)。幼兒園進入學制系統(tǒng),體現(xiàn)了人們對“學齡前教育”作用和意義的充分認識。然而,幼兒園又是個特殊的教育機構,其目標主要是保育,而不是教育。因此,幼兒園向來與大、中、小學校有所區(qū)別:幼兒園階段并未進入義務教育范疇;幼兒園不像大、中、小學那樣歸屬于教育行政部門,而是可以歸屬于教育局、婦聯(lián)、民政部門甚至地區(qū)街道;幼兒園也從未像中小學校那樣劃分為年級,學校的年級序列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尤為重要的是,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像中小學校那樣以掌握知識和技能為目的,而是通過游戲發(fā)展兒童的身體和心智,為之后的教育奠定基礎。因此,幼兒園之所以被列入學制,并非因為其是“學”,而是因為其是“學”之前階。
“學前教育”與“幼兒教育”不能相互取代
“學前教育”與“幼兒教育”內涵存在某些重合,但差異也很明顯?!坝變航逃备嗟厥菑娜说淖匀话l(fā)展過程對兒童特定發(fā)展階段的教育作出界定,其主要依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而“學前教育”更多地是從學校教育的立場對兒童的教育階段作出界定。“幼兒教育”更為古老,人類早期對幼小兒童所施行的教育影響即為“幼兒教育”;“學前教育”在近代出現(xiàn)“學齡”概念后才逐漸產生。“幼兒教育”和“學前教育”關注的都是幼小兒童的教育問題(3—6歲甚或0—6歲),但“學前教育”是從當下的幼兒教育是未來學校教育的前一階段、是從有利于幼兒未來接受學校教育的立場考慮幼兒教育??梢?,兩個概念存在區(qū)別,所指有所側重,無法相互替代。比較而言,“學前教育”內涵更為豐富,蘊涵如下理念——對兒童的教育——“學齡前”與進入學齡后應整體地、有差別地予以考慮。因此,不能用“幼兒教育”概念取代“學前教育”。事實上,二者也無法相互取代。
我們應當嚴謹、明晰地使用“學前教育”與“幼兒教育”這兩個概念。筆者曾看到名為《中國學前教育史》的著作,如果該書僅反映中國近代產生幼兒園以來的教育歷史,可謂名副其實;如果該書是從中國古代說起,那就是以今鑄古,因為“學前”一詞始出于近代,而以《中國幼兒教育史》作為書名,不僅更貼切,而且可以涵蓋古今。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如“中國古代的高等教育”說法就不妥當,中國古代的教育系統(tǒng)并沒有相應的“高等教育”,而只有“大學”與“小學”之分。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我給他吃得好,買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經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點委屈,這些難道不夠嗎?”面對關于“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問題,一些家長顯得迷惑。長春市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兒科教授莫秀芬認為,這些家長的看法不完全正確,孩子成長過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要……“我給他吃得好,買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經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點委屈,這些難道不夠嗎?”面對關于“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問題,一些家長顯得迷惑。長春市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兒科教授莫秀芬認為,這些家長的看法不完全正確,孩子成長過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要。一是需要被愛與價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愛,被愛使孩子有安全感與價值感。父母對子女示愛時,除了使孩子體驗到被愛的滿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愛,從而學到是非觀念。二是需要安全感。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是無法信任別人的,對他人不信任則無法和人建立友誼,可能會使其成為剛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會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圍環(huán)境,學習新的事物,他的情緒和智能發(fā)展也會受到不良影響。三是需要規(guī)則。規(guī)則對孩子來說就像是一棟房子的墻壁,它給生活一個界限及廣度。只有當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會覺得舒適自在。所以規(guī)則是安全感的來源,規(guī)則的建立可以給孩子提供自由成長的順序感。四是新的學習經驗?,F(xiàn)代兒童發(fā)展理論認為兒童是成長中的個體,其心智能力的發(fā)展是其生理學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學習經驗而形成的。從出生起,兒童必須有切合其能力的學習機會以學習新的經驗,才能發(fā)展出正常的智能、語言、人際關系技巧、情緒感受、表達能力和人格。莫秀芬認為,兒童成長過程中還需要鼓勵和責任。在兒童的教養(yǎng)過程中,鼓勵的重要性大過其他方面。每一個小孩子都需要持續(xù)給予鼓勵,就如同種子需要水一樣。她說,認同的楷模和尊重對兒童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而且要注意言傳身教的影響,使自己的言行對子女產生正向認同的作用。父母還必須尊重孩子和他的權利。尊重孩子就是讓孩子和大人平等做決策,這可以使孩子了解到每一個人在家庭中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每一個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權利。
認為幼兒園階段不必學外語,迷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日前,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簡稱“外研社”)在京舉行的《新標準幼兒英語》新書發(fā)布會,吸引了近百名幼兒園教師和家長的參與。與會的英語和教育行業(yè)的專家學者,就目前國內學前外語教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無論從此次研討會會上專家們的聲音,還是業(yè)內其他專家都紛紛表示,目前國內學前外語教育領域還存在著幾大認識上的大誤區(qū),需要引起注意。
誤區(qū)一:認為幼兒園階段孩子不必學外語,擔心孩子學了就忘
“孩子3歲多一點,如果現(xiàn)在開始學英語的話,是否可以記得住?對今后的學習興趣有沒有影響?”一位家長表示了自己的憂慮。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培訓中心試驗幼兒園園長楊靜宜表示,“出生28周至36周以后的孩子,可以延續(xù)語言敏感期,是培養(yǎng)英語基本語感和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時期,但應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p>
“目前幼兒園階段有部分家長確實存在著這樣的困惑?!北本┒皇兰o實驗幼兒園園長朱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幼兒時期學習英語,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歲為兒童語言發(fā)育敏感期,此時大腦極具可塑性,處于英語學習生理積極期,學習語言自然輕松;而6歲以前兒童的右腦控制發(fā)音器官的能力較強,聲帶、舌唇等運動神經調節(jié)也具有很大可塑性,更容易掌握發(fā)音技巧。”
紅黃藍學樂英語教育總監(jiān) Nancy女士也指出,美國有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3歲孩子可掌握300個口語詞匯,4歲孩子可掌握1500個口語詞匯,而5歲孩子可掌握2500個口語詞匯。3歲是兒童第二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第二語言的學習能力會逐漸減弱。
“從出生到6歲,是孩子語言學習的關鍵年齡”,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家梁志燊老師認為,“這個時期語言學得好、學得正,將會永久地儲存在人的記憶中。因此,在具備語言環(huán)境的條件下,應為孩子提供語言學習的機會?!?/p>
誤區(qū)二:認為幼兒學外語,還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北京市建設部幼兒園張穎穎老師認為,不可輕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張老師坦言:“市場上各類國外教材版本繁多,家長看好國外教材無可厚非,國外教材也可以吸引家長,但國外教材不一定適合中國孩子,我們也不可以全盤吸納。”
紅黃藍學樂英語教育總監(jiān) Nancy女士表示:“首先,遴選教材時,應選擇國際著名出版集團的教材。這類教材經過嚴格的開發(fā)和試驗程序,而很多國外小出版公司,可能剪切粘貼了大公司教材,但對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教材內涵的設置缺乏了解。其次,并非所有外國人會講英語。即便母語為英語,也并不意味著他就是一位優(yōu)秀的英語老師。所以,選擇老師應該注重其教育背景、授課能力、與孩子的互動技巧等?!?/p>
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家梁志燊老師認為,外籍教師和國內老師一樣,都有優(yōu)秀和一般之分,最為關鍵的是發(fā)音標準與否,是否了解孩子的心理、貼近生活、在游戲中教授。另外,這個階段的發(fā)音特別重要,因此一定要選擇適合孩子的教材。
北京二十一世紀實驗幼兒園園長朱敏指出,利的一面是,首先,外教的母語是英語,語音、語調可為幼兒營造純正的語言環(huán)境;但由于外教自身中文功底較差,與幼兒交流時只能使用英語,這樣大大增加了幼兒使用英語的幾率。其次,國外大出版社具備多年研發(fā)雙語教材的基礎,可以彌補國內英語教學的不足。但也有一定劣勢,一是外教缺乏了解中國兒童的學習特點,教學的有效性難以滿足家長需要。二是原版國外教材在內容選擇上有些脫離中國兒童的生活和成長特點,偏難或偏易。
具有美國和中國幼兒園多年教學經驗的幼兒英語專家、《新標準幼兒英語》中方主編孫瑞玲表示,愛孩子、懂教育的外教一定會帶來豐富的課堂內容,但外教也缺乏連續(xù)性。談到選用教材,孫瑞玲建議,應權衡考慮教材的權威性,選擇致力于英語教育的大型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比如《新標準幼兒英語》、《劍橋國際兒童英語》等教材都經過了嚴格的審核?!芭c國外教材不同的是,《新標準幼兒英語》采用的是‘中西合璧’的編寫方式。”據(jù)悉,該套教材所有英語配音均在英國倫敦錄音制作,配音人員也全為具有純正口音的英國人。
誤區(qū)三:認為用什么教材無所謂,主要靠老師引導
紅黃藍學樂英語教育總監(jiān) Nancy女士認為,優(yōu)質教材能帶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步培養(yǎng)其舉一反三的諸多能力,以及完善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而簡單教幾個單詞、幾個句子,就如同在松軟的沙灘上修筑城堡一樣,經不起風浪的沖擊?!八裕滩氖呛⒆佑⑽膶W習的基石。”Nancy女士建議,家長應幫助孩子慎重遴選。
“目前有部分家長認為‘只要自己交了學費,孩子的英語學習就是幼兒園老師的事’、‘幼兒學英語有教材就可以,至于怎么學、怎么教不必在意’”,北京二十一世紀實驗幼兒園園長朱敏指出,“幼兒學習英語需要持續(xù)的語言環(huán)境。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園里有提供足夠的英語活動時間讓幼兒充分的學習和練習英語,加上回到家里繼續(xù)學習,如聽英語故事、英文歌曲、看英文動畫片,孩子的學習效果比單純在園里學習的效果要顯著得多?!?/p>
《新標準幼兒英語》中方主編孫瑞玲也表示:“老師引導和教材幫助之外,家長應當每天營造20分鐘的親子讀書時間,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習慣。另外,由外研社和英國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共同研發(fā)的《新標準幼兒英語》教材注重了幼兒園至小學的銜接,與現(xiàn)行中小學《英語》(新標準)一脈相承,并注重培養(yǎng)幼兒聽、說能力,幼兒用書、教學卡片和掛圖都具有‘可點讀’功能,這種以聽、說為主的教學方法可以保護并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本能?!?/p>
誤區(qū)四:認為老師需要很長時間適應新教材
據(jù)了解,目前中小學和大學使用的《英語》(新標準)、《新標準大學英語》已得到讀者的認可。出版方外研社表示,《新標準幼兒英語》教師用書采用同一課程兩種教案的編寫模式,以適應不同需求的幼兒英語教師參考使用。而母語教案則由中國具有多年一線幼兒英語教學經驗的專家和教師編寫,最為適合中國本土化的幼兒園英語教學;全英教案由在一線從事英語教學的外國教師編寫,并經過麥克米倫出版公司的語言審核以及中方主編的內容審核,確保了《新標準幼兒英語》課堂教學的專業(yè)水準。外研社將提供優(yōu)質的外語教育服務。包括常年為教師提供免費的課程培訓,定期組織幼兒英語教師參加技能培訓與教學理論研討班等服務。
“優(yōu)質的英文教材在做標準化教學法的培訓時,應保障教師必須滿足基本教學要求、保障使用教材的科學性”,紅黃藍學樂英語教育總監(jiān) Nancy女士表示。
北京二十一世紀實驗幼兒園園長朱敏指出,幼兒學習有自己的特點,如果一個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的老師不了解幼兒學習的規(guī)律,英語教學的效果也不會顯著;另外,英語學習需要長期、循序漸進,小學的英語學習要與幼兒園的學習銜接、持續(xù)深入,不能半途而廢。
語文的發(fā)展
在字匯、句子的長度和復雜難度上,都比以前更為進步。句子中所使用的助詞、副詞、介詞、連接詞、感嘆詞及量詞等用語有增加的趨勢。
語言上的進展,使得幼兒在控制行為、接納他人的指示、自我表達和與他人溝通等能力上也大大擴展。
能記住自己家的住址。
能接電話,并傳達簡單的訊息。
喜歡聽故事、有韻律的兒歌,開始能意會一些簡單的幽默及笑話。會創(chuàng)造新故事或替舊故事編一個不同的結尾。
邊做邊說的現(xiàn)象在四歲半、五歲之后有降低的趨勢。有些心理學家認為人們以語言,思想控制行動的能力是由外頭(邊做邊說)而內穩(wěn)(邊做邊在心里盤算)逐漸發(fā)展而成的。例如常見的團體游戲「老師說」:「老師」可以給任何指令,如「用手摸你的鼻子」、「把左手放在頭上」等,但只有在附加上「老師說」時,才可以做這個動作。如果沒加上「老師說」而照做的話就算錯。四歲以下的幼兒玩這個游戲時,往往很容易犯錯,他們的行動很容易受聲音本身影響。四到六歲之間,這種辨別、控制能力有相當大的進展。這種能力會影響到幼兒其它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及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設計、執(zhí)行計劃的能力。
認知的發(fā)展
1.分類能力
四歲的幼兒能夠按照物體的屬性作簡單的分類。例如給他們三張圖片:各為一只貓、一只狗和一輛火車,四、五歲的幼兒已經能選出火車為三張中的異類,而貓和狗可以歸為同類。但是若要求他們對選出的貓和狗的圖片給予一個名稱時,就很少能答出來。
2.數(shù)概念
給幼兒二十塊積木(其中紅色三角形、藍色三角形、紅色正方形、藍色正方形各五塊),要他們把相同的放在一起。更年幼的幼兒們往往會把一紅一藍配在一起,或把一塊三角形放在一塊正方形上面做成一個房子。大部分四歲的幼兒都能按照顏色或開頭來分類。有些經過嘗方式,能成功地同時考慮顏色及形狀而分為四堆,可是若問他們:「我們能不能把紅色三角形及紅色正方形混為一堆?」「它們?yōu)槭裁粗幸苑旁谝黄??」他們雖然在操作上能夠區(qū)分這些都是紅色,但是卻未必能回答以上的問題。若問:「紅色的積木多還是紅色三角形多?」很多幼兒會回答「一樣多」。因為他們很可能只把「紅色三角形」與「所有的紅色三角開」與「紅色正方形」來比較,而不是把「紅色三角形」與「所有的紅色積木」比較。這表示:這個年齡的幼兒在操作上可以作單項或多重分類,但是對于類別之間的層層關系還不能完全掌握。
給四、五歲的幼兒一堆長短不一的竹棒,要他們像樓梯一樣從最短的排到最長的數(shù)目少的時候還可以,一超過四、五根就可能有困難。五、六歲的幼兒一再嘗試以后,有些或能成功,但如進一步要求他取出第三短或第三長的就未必能順利執(zhí)行。
這些現(xiàn)象也表示:雖然很多四、五歲的幼兒都能數(shù)數(shù)到十,甚至到一百,但是對于數(shù)的概念仍在發(fā)展中。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給他們五朵花分別插在五個花瓶中,問他們:「花和花瓶是否一樣多?」他們都會說「一樣多」,如果把花瓶中的花拿出來放成一堆,再問:「現(xiàn)在花和花瓶是不是一樣多?」,大部分四歲的幼兒可能都會認為「現(xiàn)在花變少了」。因為這個年齡的幼兒判斷多少很容易受長度的影響。部分五歲的幼兒在數(shù)過之后,雖能會發(fā)現(xiàn)仍然一樣多。更大的幼兒就會覺得「這個總是真是荒謬,不用數(shù)就知道,剛才一樣多,現(xiàn)在當然還是一樣多」。
3.空間概念
在空間觀念上,如果要四歲的幼兒造一個與模型等高的塔(此模型放在一張矮椅子上),他們懂得用手或木棒幫忙測量,而不會像年幼的幼兒用猜的,但是他們往往會忽略起點高低上的差異,一心想造一個從地面算起與模型等高的塔。五歲的幼兒較能超越這一點,但在測量時,則往往忽略了他所用的測量單位(如手的伸展)必須保持一致。
幼兒的空間觀念也表現(xiàn)在他們的繪畫上。如果四歲左右的幼兒畫一座山,山上的樹木、房子、人物通常畫成與山坡的斜度在直角,而不是垂直于地面。五歲左右的幼兒在玩沙的時候,知道要把電線桿(木棒)插成與地面垂直,但是在他們的繪畫當中,仍免不了受山坡斜度的影響。
4.時間概念
在時間概念上,他們還不能把年齡與體形大小的關系完全分開。他們認為大的東西必然也老些;停止生長的東西在年齡上就不再增加。譬如讓幼兒看兩張不同種類的樹的圖片,而其中一棵較為高大,然后征求幼兒的意見,看看他是否能根據(jù)圖片來判斷哪一棵樹的年紀比較大。四、五歲的幼兒可能很快會說大的那棵比較老。更大的幼兒則認為:不知道兩棵樹是什么時候種的,根本無法作答。
以上種種描述都表示,這個階段的幼兒對于時間、空間、數(shù)、物體的類別等重要概念,都已具有某種程度的直觀上的了解,但是他們的判斷仍然受眼前的知覺現(xiàn)象主宰,而不是根據(jù)推理,往往只注意到一個個分離的最后結果。而忘了把前后轉變的過程也考慮進去。例如:給他兩排糖,各八顆,在他面前由其中一排拿掉一顆,他一定馬上知道哪一排少了;如果再放回兩顆,他知道多了;但如果部:「現(xiàn)在這一排比另一排多幾顆?」很多幼兒會答:「多兩顆?!?/p>
5.因果概念
這個階段的幼兒都很喜歡童話故事。童話中的萬物都是有生命、有感覺、富有人性的。對這些幼兒而言,他們本身的世界觀和因果概念,就跟童話世界有許多類似之處。
例如:「太陽知不知道什么時候是白天?什么時候是晚上?」
「知道,要不然太陽怎么都是在白天出現(xiàn)泥!」
「天上的云是活的?」
「是,因為它會遮太陽?!够颉冈扑皇菚h到東,又飄到西嗎?」
「河里的水是不是活的?」
「是活的,因為會流動。不流動時是在睡覺。」
「天上的云,河里的水知不知道它們要飄(流)到那里去?」
「不知道,因為它沒有眼睛?!?/p>
現(xiàn)在的幼兒多半比較是就具有相當現(xiàn)實性的常識,這可能是由于父母、老師的傳授。但如果不斷的追問,就會發(fā)現(xiàn)在他們真實的了解層次中,多少混有類似以上所描述的傾向。這個階段的幼兒,非常渴望了解他們不懂的事,常常問問題,而許多重要的概念及對世界的認識,都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形成。
社會化過程的發(fā)展
1.自我概念
幼兒在一歲半、兩歲左右,開始有模糊的自我概念出現(xiàn)。這種自我認識隨著其它認知上的進步繼續(xù)發(fā)展,到了四、五歲,自我概念仍不夠成熟,無法達到內省的地步。這一點我們不難從四、五歲的幼兒常常互相自我吹噓、炫耀中看出來。這種要贏得別人的感情和贊美的自我肯定的需要會促使社會給過程更容易進行。例如:四、五歲的幼兒為了贏得別人稱贊他是「好哥哥」、「好姐姐」,領略扮演哥哥、姐姐的驕傲,他會慢慢地減低對家中新生兒的妒忌,進一步去接納小弟弟、小妹妹。
2.溝通能力
懂得輪流,能夠有某種程度的相互協(xié)調,能夠和其它小朋友作真正互動的游戲。但是在與他人溝通,掌握他人的觀點、思想、感覺等方面,仍有不足。
有個實驗是這樣的:兩位小朋友一組,每人各有一套不規(guī)則開頭的積木,兩中間用屏風隔開,甲方小朋友選出一塊積木,然后描述給乙小朋友聽,讓乙猜出甲選的是哪一塊積木。結果發(fā)現(xiàn),這些幼兒還不能有效地把訊息傳給對方。因為他們常常使用一些只有自己聽得懂的線索,并不考慮對方是否聽得懂。
類似的情形是,要求幼兒把他聽過的故事復述出來,結果他們往往隨興所至地編說,甚至忘記交代重點,使聽的人不容易完全聽懂。
3.人際關系與道德發(fā)展
按照心理學家佛洛依德的說法,四、五歲正是產生戀母情結,進而認同父母,將父母的道德規(guī)范內化成為自己的「超我」的時期。對幼兒來說,絕大部份的道德規(guī)范是外來的,是由父母、老師等成人給他們的,而不是他們從自己與別人相處的經驗得來的。為什么幼兒們會服從、接受,甚至認同這些規(guī)范泥?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主要是來自幼兒對這些訂定規(guī)范者的尊敬感,這種尊敬感是由感情和畏懼交織而成的。幼兒由于本身能力和經驗不足,再加上對成人有著「不可或缺」的依賴心理,他們與成人的關系很容易會混合著愛與畏懼的情素,這種情素正是產生認同的原動力。
在這時期,還不能了解許多道德規(guī)范的真義。例如:他們知道說謊或偷竊是不對的。但為什么不對?大部分的幼兒只能說「因為那是壞行為」、「會變成小偷」、「會被警察抓抓去」。我們曾作過一項小研究:給幼兒們看一組圖片,內容是描繪「小明經過食品店時,看見里面有許多可口的糖果,就偷了一包逃走」的情景。我們要小朋友試想小明當時的感覺和可能采取的行動,結果有不少小朋友表示小明會很高興,因為他偷到了一包糖,而且他會在到家以前快快地把糖吃掉;大部分小朋友則表示小明會害怕,怕被別人發(fā)現(xiàn);只有少數(shù)的小朋友表示小明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對,偷偷地把糖放回去。
在這時期,對「什么才是公平的」已有初步概念。例如和上述同一個研究里的另一個情意描述是:一男一女雙胞胎一起玩過玩具之后,媽媽只要女孩子去收拾,認為男孩可以不必做。結果聽了這個描述后,除了少數(shù)之外,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反應「這是不公平的」。其中,有大半小朋友表示如果他是那個男孩,他會幫女孩收拾玩具;其余則表示他們會因為不必收拾玩具而感到高興。
在這時期,會遵守父母所訂定的規(guī)范。另一個實驗是對小朋友說故事:「小華很喜歡爬樹,有一天被媽媽發(fā)現(xiàn)了媽媽說爬樹很危險,要小華答應以后不再爬樹。可是那天下午,小華心愛的小貓爬上樹后不敢下來在樹上喵喵求救。小華想去救貓,但又想起已經答應媽媽不再爬樹了;小華該自怎么辦?要不要去救貓?」絕大部分喜歡貓的小朋友都表示要去救貓,差別只是在要不要向在人求救或事后才告訴媽媽。其中,表示不要讓媽媽知道的占多數(shù)。那些會告訴媽媽的小朋友都認為只要跟媽媽說是為了救貓,媽媽就不會生氣了。由此可見,幼兒是否能據(jù)實以告,遵守訂定的規(guī)范,可能與父母獎勵懲的標準及執(zhí)行的方式有關。
父母該為幼兒做些什么?
1.擴大學習的定義
并不是只有上課、做作業(yè)才是真正的學習活動,其它的全是與進步無關的游戲。其實,許多發(fā)展之間都是相互有關的,例如:掌握數(shù)的概念與幼兒操作物體的經驗有關;鼓勵幼兒自己說故事,有助于幼兒的表達、邏輯思考和體會他人觀點的能力。父母應該在了解和愛的前提下,為幼兒安排豐富而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擴大他的學習范圍。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所學到的,將會環(huán)境比刻板的、嚴肅的、局限的學習活動來得多且有效。
2.多陪幼兒從事各種活動
在學習過程中,如果能由有經驗者在旁適當?shù)闹笇В敲?,學習成果將會比任其自然發(fā)展、自己去摸索來得快又好。在學前階段,父母正是最好的指導者。只有平常多和幼兒一起參與各種活動,才可能了解哪些活動最適合幼兒、最能引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對幼兒的發(fā)展最有幫助。在共同參與的同時,父母還能察覺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及進步情形,分享幼兒成長的喜悅。
3.配合幼兒的發(fā)展程度去指導學習
現(xiàn)在很流行把幼兒送去學鋼琴、舞蹈、繪畫,甚至教幼兒寫字、學英文,這些是否真對幼兒有幫助呢?與其勉強幼兒學會幾只簡單的舞,不如加強他整體的韻律感,能把音樂節(jié)奏、感情、想象力和身體的動作配合起來。因此,父母在指導幼兒學習時,必須要先經過明智的判斷,選擇能引發(fā)幼兒之學習動機,并能配合幼兒發(fā)展的學習活動。不要揠苗助長,以免反而有礙日后的學習。
4.針對特定的行為來獎懲
避免像「從沒見過像你這么聰明、漂亮的幼兒」或「怎么這么笨,什么事都做不好」這類籠統(tǒng)的、人身式的稱贊或攻擊。因為,太多虛浮不真的評估容易讓幼兒變得虛榮,等日后不再有這類的恭維或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時,會無法適應。負向的攻擊話太多時,也會傷害幼兒的自遵,降低他的自信,他甚至會干脆以「壞幼兒」來贏取注意。因此,父母施以獎懲時,必須指出幼兒當時的特定行為,例如:「你畫得真好看」或「不可以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
5.作好入學前的準備
幼兒入學后是否能與老師、同學和睦相處;是否能跟得上學習的進度?是否喜愛學校的生活……等,往往對他日后一生的方向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在入學前,父母最好要讓幼兒有與他人相處、參與團體的經驗和能力。同時,也要讓幼兒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能集中注意和有自律能力等。以適應小學階段較規(guī)律的課程安排。
家園共育《您了解幼兒學前教育的4大陷阱嗎?》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學前教育的讀書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近些年國家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在快速增加,幼兒園把投入多數(shù)用在了基礎建設上,有些幼兒園有了錢就頻繁裝修,對孩子的成長不負責任。我建議政府應該對幼兒園裝修的次數(shù)、時間間隔以及裝修后多久可以開班作出要求。”...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教育主要有兩大看點: 一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意味著要超越部門本位,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深市場化大背景下,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針對性措施探究...
光陰易逝,這一階段的工作已經暫時告一段落了。此時就可以做個總結,看看自己的收獲。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提高自己。那么一篇優(yōu)秀的工作總結要怎么才能寫好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學前教育實習總結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幼兒園實習已經四個月了,四個月的實習生活除...
為什么第一次接觸知識的學習過程特別重要?其實核心的問題在于,第一次的學習過程對是否“學懂”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價值。在我們對孩子的觀察中,有三件事情我們經常認為是同一件事情,但是正是這三件事情,讓孩子的學...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