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的故事。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那家庭就起了中間作用,安慰并鼓勵孩子!教師要同家長多交流溝通,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態(tài),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圖解夫妻和親子關系中的十大殺手”,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愛情里沒有誰都誰錯,婚姻里更沒有。家是講感情的地方,不是論是非之地!
親子關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對的,如果你不想要一個叛逆或者沒主見的孩子,就不要跟孩子爭誰是誰非!
“我還不是為你好”,這是親子關系和夫妻關系最大的殺手。也許對方想要的根本不是你所認為的,而你卻自以為是地堅持“付出”,回報你的將是對方的逃避和壓力,甚至憎恨!
夫妻之間不是上下級,親子之間更不是,先談感情,再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下問題,就沒有那么多的”你應該“了。
世間沒有為你量身訂做的孩子和婚姻,不然也就不會有所謂的接納和磨合。
婚姻里有太多沒心理斷奶的夫妻,更有太多自己還是孩子的父母。
無論是夫妻,還是父母與孩子,都需要共同成長!
不要拿愛人跟別人家的老公或老婆比較,那是誅心的節(jié)奏。
也不要讓你的孩子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指責對方前,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到那個層次。
“你是不是有了別的女人””你愛媽媽還是愛奶奶?“這樣的發(fā)問只會讓對方很煩,甚至把他推給別人。
偶爾的善意謊言無傷大雅,但若是演變成欺騙,那你會變得很累,因為要不停地遮掩或者圓謊。
期望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如何待人,這是親密關系里永恒不變的法則。
老公,妻子,孩子,他們首先是他自己,然后才是與你相關的社會角色。
試問若他真的變成你所想象的樣子,那還是曾經(jīng)你喜歡的他嗎?
同樣,就算孩子是你生的,他也是個獨立的個體,你無權改變!更不要把他折騰成你想要的樣子。因為這根本是不可能的,這根本是令人痛苦不已的!
控制感強的人,都源于安全感太弱!
你越想攥的很緊,結果會讓對方逃的越遠!
心理學研究表明,愛嘮叨的人都是因為口欲期沒有過渡好。
因此,這是個毛??!千萬不要把自己搞成《大話西游》里的唐僧,孫悟空的痛苦你都懂,唐僧嘮叨時,他都想把師傅給殺了。
任何人都不會因你的嘮叨而改變,任何事都不會因你的嘮叨而如意!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一)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
?●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
改變自己,孩子才會有可能作出相應的改變。
?●一個人不能推動另外一個人。每個家長或孩子都只可以自己推動自己。
?●一個人不能“教導”另外一個人。所以,沒有“教”,只有“學”。因此,“教”孩子不重要,使孩子“學”到了才是重要。
?●一個人不能要求別人放棄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guī)條,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孩子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明白他的一套,從他的角度看,最有機會使他接受你的意思。
?●好的動機只是一個人去做某一件事的推動力,但是不能給他控制別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意愿地發(fā)生的權利。你認為那是為孩子好便一定要他跟隨你的意旨去做,往往適得其反。
(二)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沒有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絕對一致,所以孩子的看法與你的不同,沒有什么奇怪。
?●每個人之間的不同,建造了這個世界的奇妙可貴。孩子一定會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有的優(yōu)點長處,孩子不會全部擁有。
?●每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及規(guī)條都有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孩子有完全與你一樣的性格。
?●每個人都是他本人多年建立起來的信念、價值觀及規(guī)條的產(chǎn)品。你走過的歲月,與孩子將要走的不會相同,對你正確的不一定對他也正確。
?●尊重別人的不同之處,別人才會尊重自己獨特的地方。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處,他才會接受你對他的看法。
?●發(fā)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事情,不能假定發(fā)生在另一個人身上也會有一樣的結果。所以你的經(jīng)驗是孩子的參考資料,但并不一定保證是正確或可行的法則。
(三)溝通的意義決定于對方的回應
?●自己說什么不重要,對方聽到什么才是重要。老是強調自己說得怎樣正確沒有用,孩子收到的訊息對他來說是什么意思才重要。
?●話有很多種方法說出來,使聽者完全領會講者意圖便是最好的方法。用孩子聽得明白、能夠接受的語言對他說話會有最大的效果。
?●沒有兩個人對同樣的訊息有同樣的反應。一個孩子對你說話的反應,不代表另一個孩子也一定會有同樣的反應。
?●說話有沒有效果由講者控制,由聽者決定。孩子的反應告訴你說了的話有沒有效果,而你可以改變說話的文字和方式去控制效果。
?●改變說的方法,才有機會改變聽的效果。沒有效果的說法,越說孩子會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四)孩子的學習來自家長的行為和情緒,而不是家長的指令
?●家長處理一件事的行為模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會跟著做。
?●孩子看到家長面對一個情況時產(chǎn)生的情緒反應,便會認定那是正確的,并且在自己面對同樣情況時會作出同樣的情緒反應。
?●言語或文字本身不能在孩子身體和腦子里產(chǎn)生有學習效果的行為模式或情緒反應。所以教條式的訓導效果不大。
?●家長的指令,若用孩子不懂的語言模式發(fā)出,會使孩子難以跟隨。不要只為自己想說什么而說,先想一想這樣說孩子會不會不明白,修正了才開口。
(五)所有行為必有其正面動機
?●每一個人都為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一些需要而做事。
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有其意識不到的意義,也就是說是有意義的,但他不懂得也不能說出來。
?●每一個人的行為,對他來說,都是當時環(huán)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孩子的潛意識有很多程式,去確保在每一種情況中選擇給他最多最好的做法,雖然潛意識有時會欠缺周詳。
?●家長需要把孩子的行為與動機分開。我們可以不接受一個人的行為,但接受背后的動機。孩子行為的本質有錯或者效果不好,我們應該加以否定,但孩子總是不斷地企圖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我們必須肯定他這樣的動機。
?●接受一個人行事的動機,便能接受這個人,因而可以引導他改變行為。找出孩子行為背后的正面動機,加以肯定,再引導孩子去另找更有效的做法,這是最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徑。
?●情緒和動機都沒有錯,只是所選用的做法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情緒給孩子力量或方向,動機維持孩子想提升的心,幫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是家長的責任。
(六)有更好的方法,每個人定會追隨
?●每一個人都選擇能給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
孩子不懂得解釋,其實他亦一樣。
?●人拒絕改變是因為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必須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果的方法,他才會接受,因而改變。
?●讓一個人認識到另一個方法能使他得到更多,而付出的代價更少,這個人自然采用那個方法。孩子,同每一個人一樣,不斷地在這點上努力。
?●提供更好的方法是幫助,即是給對方更多的選擇:指定必須用某個方法,卻是企圖操縱對方。所有人都歡迎幫助,抗拒操縱。你的孩子歡迎你的幫助,但會抗拒你的操縱。
(七)凡事總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至今不成功,只是說至今用過的方法尚未得到預期的效果。對孩子必須堅持效果,而不是堅持方法。
?●沒有辦法,只能說已知的辦法行不通。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現(xiàn),對孩子的方法也可以有不同。
?●世界上尚有很多我們過去沒有想過,或者尚未認識到的方法。教導孩子是數(shù)年以至數(shù)十年的事,這么長的時間里,總可以有新的方法想出來,就是怕你停步不肯去想。
?●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會有機會找到它和使事情改變。相信沒有辦法對你沒有好處,只會使你停在無力無助的境況;相信有辦法可以使事情有轉變的可能,才會愿意開始真的去想想。
?●無論什么事情,我們總有至少三個選擇的權利。只有一個或者兩個選擇的情況便是陷入困境;有第三個選擇想出來,便會有第四個、第五個及更好的選擇出現(xiàn)。
(八)成長過程是一個學習過程
?●孩子所做的或遭遇的每一件事,都對他的將來有所影響。
?●孩子從發(fā)生的事情中學習,從而懂得處理將來遇到的同樣事情。
?●孩子嘗試各種不同的做法,是想去找出其中最好的一個。
?●孩子要不斷嘗試新的方法,才能知道哪一個是最好的。
?●孩子的生活中充滿好奇,正是為了學習如何掌握得更多。
(九)“愛”不可以作為籌碼
?●家長對孩子的愛超越一切事物,應該是孩子在世界上永不會失去的東西。
因此,家長不應隨便地用它作出要挾或作為交換的籌碼。
?●這份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泉源。因此,孩子必須對這份愛沒有任何的懷疑。
?●這份愛若在家長的語言中表現(xiàn)出帶有條件的話,孩子會對親子關系的崇高程度有所懷疑。因為這份愛,正是親子關系的基礎和支柱。
?●這份愛若因為孩子做的某些事失去的話,孩子漸漸會變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這份親子關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抖出來做條件。
?●家長若對孩子開出條件,把這份愛作為籌碼,孩子他日也會把對家長的愛作為籌碼。今天的社會中,很多親子關系完全破碎,便是這個原因。
(十)應該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長
?●代孩子做孩子該做的事便是企圖替代孩子成長。
?●任何替代孩子成長的企圖,最終都會在孩子的身上產(chǎn)生負面效應。孩子學不到,會依賴和缺乏自信。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不到該學的東西,長大后要付出很大的痛苦代價。
?●家長代孩子做孩子該做的事,不會得到孩子的尊敬。愛依賴的孩子只會對父母抱怨及挑剔。
?●鼓勵和引導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是最有效幫助孩子成長的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夠成長得有能力和可以照顧自己。
?●孩子的自發(fā)性、積極態(tài)度、自律,都與這點有關,因為這些都需要從“自己做自己事”中培養(yǎng)出來。
你的最愛是丈夫還是孩子?
親子重要還是夫妻重要?
圣經(jīng)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lián)合, 二人成為一體。
愛與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恒的主題。健康的家庭,充盈著愛,也懂得分離。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yǎng)大,不是為了自己分享這一結果,不是為了永遠與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將他推出家門,推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讓他去過獨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他,則勢必會找一個伴侶,也會有自己的孩子。
等他的孩子長大后,他也會向父母學習,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寬廣的世界。
愛,就在這樣的循環(huán)中不斷地傳遞,從我們的原生家庭傳遞到我們的新生家庭。
——孩子,不該是你的最愛
家庭是傳遞愛的載體,從父母傳給孩子,再由孩子向下傳遞。不過,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應是親子關系,而是夫妻關系。夫妻關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關系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fā)言權,那么這個家庭就會穩(wěn)如磐石。
相反,如果親子關系(包括公婆與丈夫、丈夫與孩子、妻子與孩子)凌駕于夫妻關系之上,就會產(chǎn)生最常見的兩個問題:
1.糟糕的婆媳關系;
2.嚴重的戀子情結。
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其實,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個糟糕的婆媳關系,那么一般可以推斷,在婆婆以前的那個"新家庭"中,也曾有一個糟糕的婆媳關系。而那個糟糕的婆媳關系,讓婆婆與其兒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系。對這個婆婆而言,兒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親密的人,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
于是,當兒子要分離,去找一個愛人,并建立一個自己的新家庭時,作為婆婆,她會是多么難過。她會覺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會有意無意地阻止兒子與媳婦建立最密切的關系。
而兒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親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對于母親而言,他比爸爸還要重要。以前,他為此而自得,現(xiàn)在,他要"回報"母親。于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親而與妻子建立最親密的關系。
這是很多婆媳關系難以相處的心理秘密。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兒子,那么兒子的分離,就不是那么難受。相反,她會欣喜地看到,兒子找到了他最愛的人,他可以擁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了。這時,這個婆婆會祝福媳婦,祝福媳婦和兒子即將走上她和丈夫曾經(jīng)走過的幸福之路。
溫馨提醒:
不健康的家庭關系模式
模式1.煩丈夫,愛兒子
模式2."沒"丈夫,愛兒子
模式3.太愚孝,輕妻子
——勢必要分離的,不是最愛
要想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tǒng),必須將夫妻關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但是,不管你多么敬愛父母,你終究要離開他們,去過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愛兒女,他們也終究要離開你,去過他們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才是那個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并且,為了父母的健康,我們不要太戀父母的某一方,認為自己與他(她)的關系勝于他們的關系。為了兒女的健康,我們也不要太戀他們,認為自己愛他們勝于愛配偶。因為,最愛的我們都必然是最難割舍。所以,勢必要割舍的,不要讓它成為最愛。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要把最多的資源留給配偶。相反,當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時,我們必須要把更多的資源給他們。但是,我們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們一生的伴侶,才是我們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如果是兒子,就要對自己說,爸爸才是媽媽最愛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兒,就要對自己說,媽媽才是爸爸最愛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親,就要對女兒說,我愛你,但媽媽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親,就要對兒子說,我愛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
經(jīng)常看到一些心理學家、家庭心理醫(yī)生、公號號主,宣揚一個理論——夫妻關系應該在親子關系之上。
大意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是夫妻關系,只有夫妻關系良好,愛才能在家庭中流動,這樣的家庭才能培養(yǎng)出人格健全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最佳關系應該是等腰三角形,而如果等腰三角形成了斜三角形,家庭關系中的平衡就會被打破,給家庭成員帶來傷害。
這一點我認同,但是我做不到。
在我們的家庭關系里,已經(jīng)不是說把親子關系放在夫妻關系之上了,如果沒有親子關系,夫妻關系可能早就沒有了。
有些東西說起來全是理,但與人的天性相悖。勤快時我會去搏斗一下,斗一斗發(fā)現(xiàn)人定輸天,果斷放棄。
我娃六歲了現(xiàn)在會認很多字,會用拼音給我寫信(很簡單但也挺有邏輯),英語講得呱呱叫,我每天一看到她我就眉開眼笑,一股慈祥的暖流由內(nèi)而外洗滌我靈魂,整個人溫軟喜悅得像一朵大棉花糖。看到老公有這效果嗎?不可能的我給你講,不嫌棄就不錯了。
我娃送給我的禮物,哪怕是一張不知所云的畫,我都欣喜若狂視若珍寶,我男人送我禮物我一向無動于衷,有時還內(nèi)心咆哮,這特么是什么審美,我怎么嫁給了一個總是能買到最丑禮物的男人?到底是我瞎還是他瞎?
娃生病了我恨不得代她去疼,男人生病了我通常都是:“你別回來啊,你就在你媽那兒住啊,別傳染給我娃了?!?/p>
我男人跟我吵架時他不止一次說,踏馬的,要不是因為我娃,你以為我還會跟你過。
我的那一點點愧疚頓時煙消云散,生出一種英雄所想略同的盟友感。
有一次我說,我們這樣不行啊,我們必須表現(xiàn)出恩愛,要不然孩子還以為天下的夫妻都像咱這樣只會一天到晚抬杠呢。于是那天晚上我們說著話,我男人忽然親了我一下。我娃驚呆了,生氣地看著我說:“那是我爸爸!”
我倆笑到岔氣。那一點點虛情假意的甜蜜遠遠敵不過孩子吃醋的可愛勁兒。于是我們那幾天變得格外友好,我和我男人一提到這事就心花怒放,維持了好幾天都沒吵架。看到?jīng)],親子的力量太無窮,強大到可以將兩個看對方極不順眼的人又搓到一團去,這力量反正我是斗不過的。
夫妻關系高于親子關系的家庭有沒有呢。我在前幾年當記者的時候見過一對兒。男人再婚,帶著和前妻的兒子,找了一個比他年輕的現(xiàn)任,又生了個兒子。一家四口很窮,男人在外面做工,女人在農(nóng)村家里帶繼子和自己的兒子。有一天因為一點小事兒,女人忽然對繼子大發(fā)雷霆,順手操起旁邊的剪刀扎繼子的背,戳出好幾個血窟窿。然后她還騎電瓶車送繼子去上學……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背上有血,趕緊送去縫針,并報了警。女人被拘留15天。
我通過熟人進拘留所見了那女人。其實我當時特別生氣但是我不能說“你怎么這么惡毒你不怕遭報應嗎”這種話,這不是記者說的話。我問她當時的情況,她說家里窮心情壓抑,孩子又不聽話,她當時在氣頭上,巴拉巴拉,然后說她對繼子挺好的,買衣服都是一個孩子一套,吃東西也絕對平均。
但是不管她怎么辯解,我還是覺得她完蛋了,她出來要被她老公打到半死吧。沒想到她告訴我,她老公還給她送餃子!怕她在拘留所吃得不好!
我馬上聯(lián)系到他老公,他真的講得出“哪有大人不打孩子的呢”這種話,他說等她拘留期滿了他就去接她,還是要好好跟她過日子。出事后他前妻把兒子接走了,感覺他長吁了一口氣。
我和另一個老記者坐車回城的路上我真的是被雷死了,噼里啪啦罵了一路。老記者說:“他有什么辦法呢?!?/p>
說來很可悲,這是我見過的唯一一例夫妻感情高于親子感情的家庭,而他們是被生活壓榨得不得不如此。因為娶妻成本太高(性的成本對這個男人來說也高),因為還有一個孩子,必須把日子過下去。所以他的選擇很明確:女人最重要。
官員、商人、學者、大咖,各行各業(yè)我都少許認識一點,也會聊私人話題,從來沒有、是的從來沒有聽過一句“我愛我老婆超過愛我孩子?!狈旁谄叫械奈恢靡呀?jīng)很難得了,更多的回答是“沒有什么可比性,現(xiàn)在肯定是孩子更重要,可能孩子自立以后夫妻關系會回歸到第一位吧?!?/p>
我覺得這才是理性而自然的回答。孩子年幼的時候,必須親子關系第一位啊。所以現(xiàn)在去強調“夫妻關系重于親子關系”干嘛,就算知道是真理你能做到嗎,又不是我想健身我就去擼鐵、我想戒煙我就天天嚼口香糖這么簡單。感情的事情強求不得,偽裝吧,自己雞皮疙瘩掉一地,退讓吧,對方得寸進尺賊能嘚瑟,還不如倆人坦誠相見,大人爽快,孩子看著也覺得真實。
而且共同(注意是共同)把親子關系放到第一位很棒的。都說婚姻是愛情轉化為親情,是怎么轉化的呢,是過著過著就懶得過了但是忽然來了一個小天使,你每天跟伴侶說,哎呀今天娃學會了一個詞兒,哎呀你看娃這張相片簡直小明星,喲喲喲我的娃怎么這么能耐,伴侶在旁邊配合著大呼小叫,感情同步得天衣無縫,這樣才轉化過來的呀。你沒事兒到別人面前去顯擺娃試試,兩天就把別人煩死了。
共同把親子關系放到第一位,就相當于你們把夫妻跟孩子關系的那個銳角等腰三角形,變成了鈍角等腰三角形,家庭關系頓時穩(wěn)如泰山。
在婚姻越發(fā)朝不保夕的今天,我覺得兩口子能齊心協(xié)力愛自己的娃,已經(jīng)可以打90分了。我要為我以前老覺得不完美的婚姻鼓一下掌。
對孩子表示肯定的語言
改變說話的方式,會讓聽者的心情大大改變。
“吃完飯刷牙很清爽啊?!?/p>
“早點準備好明天上學要用的東西,這樣玩起來才暢快??!”
“好好做自己的事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p>
“擺好脫下來的鞋子,心情不是更好嗎?”
多多使用表示肯定的語言,聽者的心情就會好很多。
這些肯定的語言,會讓聽者感到自己得到了肯定。
而且,肯定的語言能幫助別人產(chǎn)生積極的聯(lián)想。
聽者能夠更加積極地修正自己的做法。
有時需要簡單的命令型
有時候,也不能一味地使用肯定句式。
這是我的肺腑之言。
有時候可以用用簡單的命令式。
這與表示否定的句式、傷害人格的語言不同。簡單的命令式也很有效。
“吃完飯去刷牙?!?/p>
“早點準備好明天上學用的東西?!?/p>
“好好做自己的事?!?/p>
“脫下的鞋子要擺好?!?/p>
家長的語言決定了親子關系
像上面說的,家長的語言給予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僅僅是注意每天的語言,就能有效改善親子關系。
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實施良好教育的必要條件。
同時,每天得到家長的肯定,孩子也會越來越自信。
這種自信,會讓孩子更加積極樂觀,在生活中具有更多的參與意識。
孩子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興趣。
不但關系到學習,還能很好地領會家長的教導教育。
否則,孩子會自暴自棄,不管家長怎樣教育,總是不能領會。
從最簡單的事做起
“早上好!”
“早上好?!?/p>
在一日之初能聽到這樣的問候,無論是誰都會心情愉悅。盡量高興地、大聲地和家人互問“早上好”吧。父母問候孩子,孩子問候父母,誰先問都沒關系,重要的是被問候的一方,必須認真地回答:“早上好!”
當然,最好先由孩子來問候“早上好”,然后父母回答“早上好”。但最初需要家長先用愉快的聲音問候孩子“早上好”,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養(yǎng)成問候的習慣。
如果,一方問候“早上好”,而另一方?jīng)]有任何回應的話,誰都會非常失望、心情郁悶。因為問候表示對另一方的認可、尊重,表明想和對方建立友好關系,如果問候被無視任誰都會非常傷心。因此請一定養(yǎng)成愉快地回答問候的習慣。
問候不僅僅局限于家庭內(nèi)部。出門散步、扔垃圾、上班、上學的時候,碰到了熟悉的鄰居或者同一公司、同一學校的人,都應該主動問候“早上好”。家長以身作則問候他人的姿態(tài),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榜樣。
過了早上10點之后,“早上好”就換成了“你好”。日常生活中需要根據(jù)時段的不同將問候語分為“你好”、“晚上好”等。
我曾經(jīng)聽說有的孩子不知道“你好”與“晚上好”是什么意思,而家長也難以解答。其實“你好”與“晚上好”的語源分別是“今天你好嗎”和“今晚打擾了”。如今分別用兩個省略的形式表達問候的意思,單就詞匯本身并無其他含義。
問候,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表達了想和對方建立友好關系的愿望。
另外,像“我走了”、“您走好”、“我回來了”、“您回來了”等等在出門和回家時候的問候也非常重要。有不少家庭當家人外出的時候,都會在大門口送行,但如果大家工作都很忙不能親自送別,至少要互相大聲問候一聲。
出入家門時的問候,蘊涵著“請小心出行”、“請安全回來”的關切,是家人之間表達感情的一個重要機會?;丶液螅f一聲“我回來了”,也能確認是否有人在家;有事回家晚了,若看到愛人為此不高興,就可以壓低聲音怯怯地說“我回來了”,這樣,通過聲音就能向對方傳遞出你略帶歉意的心情。讓我們高高興興地送迎家人吧。否則,早晨因為吵架而沒有問候你的家人,他們又萬一突然遇到什么意外情況或事故的話,你一定會后悔的。
家人之間如果能養(yǎng)成這種相互問候的習慣,就能自然而然地問候鄰居,問候熟人,問候門衛(wèi)了。
有些女性認為有了孩子就無法繼續(xù)過自由的生活,工作和生活無法兼顧,所以選擇了不要孩子。
的確,因為孩子,自己的行動自由會受限,花銷會增加,各種各樣的負擔也會隨之而來。但是,擁有孩子、養(yǎng)育孩子的喜悅是無可替代的,所以我認為主動放棄擁有如此美妙經(jīng)歷的機會實在可惜。當然,會有一些特殊原因使得有些女性選擇不要孩子,我們不能強迫所有人都一樣,但是真心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生養(yǎng)孩子,并從中獲得無限樂趣。其實,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成長的過程。
孩子促進父母的成長
有些女性覺得現(xiàn)在太忙了,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希望等各方面條件都成熟后再當媽媽。我想說的是,所有條件都完全具備的時刻根本不會到來。不必等待條件完全成熟的那一刻,先邁出第一步,路總會有的。孩子會在你的悉心照料下不知不覺地長大,你也會發(fā)現(xiàn)蘊藏在自己身體里驚人的能量。而且,“車到山前必有路”,在你辛苦育兒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延續(xù)人類生命的紐帶,就是這樣靠無數(shù)忘我的父母代代傳承至今的。
在自然界中,動物,不,甚至是植物,都希望繁衍更多的子孫后代,都想借此讓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xù)。父母充滿慈愛地養(yǎng)育子孫后代也許出于一種本能。換個角度來看,那些不能很好地繁衍和養(yǎng)育后代的種群最終都無法逃脫滅絕的命運。
但并不是說,只要父母愛護自己的孩子,把他養(yǎng)育成人就可以了。對孩子過度保護、過度溺愛和嬌慣是毫無益處的。日本現(xiàn)在不僅面臨“少子化”②,即下一代人口減少的問題,下一代人的素質退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孩子軟弱、以自我為中心的品格無論對本人還是對社會的發(fā)展都是不利的。
我自己作為家長,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我認為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社會上出現(xiàn)更多品格高尚的人,就必須首先由家長在家庭中開展品格教育。父母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會不斷體現(xiàn)、滲透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
父母希望孩子擁有一個怎樣的人生
家長對孩子有各種各樣殷切的期望,不過,最多的可能還是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社會人,希望孩子在結婚后能擁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希望孩子將來也有自己的孩子,體驗幸福的生活。
此外,在老齡化現(xiàn)象日趨嚴重的日本,父母該如何與成人后的孩子相處,孩子該如何同衰老多病、需要特別看護的父母相處,已經(jīng)成為當代的新課題。讓我們一起來思考親子關系,以及在親子關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些東西吧!
做父母可以說是世上最難的一種“職業(yè)”,家長們常常為教育子女問題發(fā)愁。其實,只要每天拿出10個“1分鐘”,就能獲得難以想象的育兒效果。
1.一分鐘肢體接觸。心理學研究表明,肢體接觸能增進親子感情,讓孩子心理發(fā)育更穩(wěn)定。下班回家,不妨抽出1分鐘拉拉孩子的手,摸摸孩子的頭、肩膀,傳遞親情、愛和力量。
2.一分鐘示愛。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父母不愿表達愛。家長應該通過語言讓孩子了解:你是父母最愛的人。可以在睡前、晚飯后等時間段,抽出一分鐘抱著孩子,告訴他這些話。
3.一分鐘傾聽。中國家長喜歡向孩子單方面灌輸命令、思維等。其實,傾聽孩子的聲音,最能增進信任與情感。在傾聽孩子說話時,一定要集中精力、態(tài)度和藹,不要表露出沒興趣,更不可隨意打斷。
4.一分鐘游戲。做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有句話說得好:笨孩子在游戲中找樂,聰明孩子在游戲中增智。游戲還能增進親子情感。家長帶孩子做游戲,要健康積極、有趣味,如猜謎等。
5.一分鐘矯正。孩子都會犯錯,但家長有時因為累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ㄒ环昼娒鞔_指出他們的錯,并告知什么是正確的,非常重要。矯正錯誤要注意場合,當著外人的面最好別太過嚴厲,嚴肅指出就好。
6.一分鐘懲戒。出現(xiàn)逃學、欺負小朋友等嚴重過失,家長首先要表明態(tài)度,隨后明確指出錯誤,責令其改正,并適度懲罰。懲罰不是動手打孩子,可以剝奪他的一些非生理需要,比如一周不準看動畫片、取消邀請小伙伴來家聚會的計劃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已經(jīng)開始自責,家長可以適度調整態(tài)度。
7.一分鐘激勵。孩子犯了錯,一定要矯正,但同時,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多給孩子一些鼓勵,激勵他前進,引導他反思,以情動人。家長要有耐心,要毫不吝惜地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斗志、自信心。
8.一分鐘贊美。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父母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不吝惜及時贊美。比如孩子撿起面前的一張紙,就可以摸摸他的頭,給予表揚。但語調要平和,不要顯得很夸張,以免讓孩子驕傲。
9.一分鐘參與。隨著孩子慢慢成長,有了主見,父母就該有意識地尊重他們的意見,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與能力。不妨從孩子自己的事情開始,比如早上穿什么衣服、買哪件玩具等,讓他參與討論。慢慢地,家中其他事,大到買房、買車,小到周末去哪里玩等,都可以問問孩子的意見,盡可能達成共識,而不是認為“小孩子懂什么”。當然,要注意孩子的參與度,將尊重與引導相結合,不能一味順從。
10.一分鐘談期待。人要有期待才能前進,父母也要引導孩子談談自己的期盼。首先,可在恰當?shù)臅r機跟孩子談談自己成長的心路歷程,讓孩子知道,父母不希望他遭遇同樣的挫折;其次,可以引導孩子共同描繪理想;最后,用鼓勵的語言激勵孩子。要注意的是,期待要腳踏實地,不能好高騖遠。
《家有兒女》因其幽默的語言風格和新穎積極的教育特點,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三個個性不同的孩子,給我們帶來了樂趣,也給了我們很多教育的啟迪。不過,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此劇也存在一些教子誤區(qū),給大家一些警示:
1、雙重標準
夏雨:只許姐姐放火,不許弟弟點燈!夏東海:不準亂改成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夏雨:“但咱家只有姐姐沒有州官!”
《家有兒女》中媽媽劉梅更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姐姐夏雪,上面那段對話就是父母偏心所致。一樣的情況,媽媽卻不懲罰姐姐,只罵兩個弟弟,讓孩子們覺得非常的不平衡。
雖然現(xiàn)在的家庭基本都是獨生子女,這種雙重標準不僅僅存在于孩子中間,父母和孩子也一樣。父母要以身作則,切不可只罵孩子,不顧及自己的行為。
2、無視孩子的努力
劉星和小雪都趴在飯桌上睡覺,這時劉梅過來,拽起劉星的胳膊。劉梅:你看看表,這才幾點哪,就睡了。劉星:我昨晚上沒睡好。劉梅:又玩游戲機了吧?劉星:沒有。劉梅:那就是上網(wǎng)玩了吧??劉星:沒有。我想關于考試的事呢。劉梅:考試的事?你考試又沒及格?劉星:還沒考呢!劉梅:那就是想想怎么作弊?劉星:你怎么老把我往那壞處想?。。⒚罚鹤屛彝锰幭肽阋驳媒o我機會呀!
不僅是表揚孩子所取得的成就,孩子是發(fā)展中的人,所以他不可能任何事都做的盡善盡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要看重的是他在做每一件事上付出的努力和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而不要把結果看得很重,當然成功可以強化孩子的自信心,鼓勵他再接再厲,可當結果不理想的話,家長應做及時的心理疏導,讓孩子認識到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其實在過程中體會到的樂趣遠比得到結果有意義。
3、喋喋不休
電視劇經(jīng)常有這樣的鏡頭,從一進門父母就開始嘮叨,孩子關了門去學習,他們還在緊閉的門前喋喋不休。劉梅就是這樣一位頗有點神經(jīng)質的家長。
有的父母習慣于不停地向孩子發(fā)號施令,或是叮嚀再三,或是詳盡安排子女生活的細節(jié),不讓子女有機會為自己的事情做出選擇。不停的重復,發(fā)號施令,并不一定會引起孩子的注意,甚至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4、越俎代庖
當小雨為了報復劉星讓自己多喝了半杯牛奶而尿褲子這件事時,就給劉星的鞋里倒牛奶,劉星回來后,媽媽怕他揍小雨,準備干涉。
很多時候,孩子出現(xiàn)問題,家長都會越俎代庖,想要幫助孩子解決,其實這樣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什么好的事情。首先家長的解決方式不一定是正確的,另外也不能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夏東海在這部電視劇中一直扮演了一位非常睿智的父親,其中有一集是劉星要和爸爸聯(lián)機打游戲,爸爸提出了一個交換條件,為了達成目標,劉星做了許多協(xié)調。在這個過程中,體現(xiàn)了他非常強的溝通能力。
學會等待,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5、威脅嘲笑孩子的過錯
有一段時間劉星迷上了看恐怖片,對自己的生活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晚上都不敢去上廁所,媽媽對此嗤之以鼻,并責備他活該。而爸爸故作對劉星的恐懼不當一回事,還在談話中巧妙地融入了鼓勵的話,終于,劉星慢慢擺脫了恐懼的陰影,這體現(xiàn)了心理咨詢中的合理誘導,助人自助的辦法。
合理誘導還有一點是要不斷啟發(fā)孩子,讓他發(fā)現(xiàn)自己思維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或者是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訴他應該怎樣,研究表明自己得出的結論比別人告訴的要印象深刻。
6、隨便蒙騙孩子
媽媽幫小雨照看小雨從朵朵那兒借來的小黃豆(一只小鴨子),但不小心把小黃豆弄丟了,媽媽起初想到一個辦法,找了一只差不多的小鴨子代替,想蒙混過關,可后來還是被孩子發(fā)現(xiàn)了,讓小雨很傷心。后來媽媽答應一定找回小黃豆,找了很多地方,最后終于找到了小黃豆,也為小雨上了誠信這一課。
家長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你說到做到,言行一致,孩子也會成為一個守信用的人,但如果家長由于工作忙而忘了自己向孩子許諾過的事情,孩子也會認為言而無信沒什么大不了,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長就是他們的榜樣。
7、吹毛求疵,要求完美
《家有兒女》中姐姐小雪的成績出色,無論是考試,還是比賽,一直都是第一名。父母也把她捧為弟弟們學習的榜樣。于是性格越發(fā)要求完美。結果高考填志愿時,只寫了一個學校,但是,她卻意外落榜了,她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基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心理特點,父母對子女通常抱有很高的期望。所有父母都想使自己的子女成為有用的人,成為出類拔萃的佼佼者,有的家庭,無論孩子表現(xiàn)如何出色,都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父母會反復強調“下次要更好”。
過大的壓力導致對孩子的愛缺少理智,出現(xiàn)許多荒謬的現(xiàn)象。情感上的扭曲違背了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具體規(guī)律,無疑與父母的期望相背離。?在這類家庭長大的子女,通常會不停地對自己有“新要求”,不懂得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更不懂得對別人的“瑕疵”給予包容和理解。
8、不顧原則,有求必應
這個重組家庭剛剛生活在一起的時候,小雪對新媽媽很抵觸,于是劉梅就想討好小雪,對于夏雪的要求可以說是不顧原則,有求必應。甚至將整個家變得像動物園一樣。
有的父母為了成為子女心中的“好父母”,不惜對子女千依百順,甚至對子女很不合理的要求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在這類家庭中長大的子女,往往任性跋扈,易發(fā)脾氣;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無視他人感受。這其實是害了孩子。
9、不尊重孩子的意愿
劉星不喜歡喝牛奶,他的鬼點子多,設法逃避喝牛奶,有一天他趁小雨上廁所就把自己剩的牛奶倒進了小雨的杯子,小雨由于喝多了而尿了褲子,他要報復劉星,把劉星剩的牛奶倒進了劉星的鞋里,最后兩人產(chǎn)生了矛盾。
人們往往不愿意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孩子也一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不同的孩子的口味是不同的,喜歡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不能統(tǒng)一要求,這也是尊重孩子的表現(xiàn)。
10、不尊重孩子的個性
在九十二集《我有我美麗》,小雪不喜歡穿校服,因為她覺得全校學生穿一樣的衣服,完全不能體現(xiàn)個性,可這又與校規(guī)相違背,她的父母親首先接受了她的想法,在15、16歲的年紀,正是愛美、追求獨特個性的年齡,最后采用了孩子都能接受的方法。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孩子都會被各種各樣的游戲所吸引。而事實上,游戲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是孩子獲取經(jīng)驗、發(fā)展智能的妙方,也是自發(fā)性、創(chuàng)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險及未來處事方式的象征。
1、猜謎游戲
孩子對猜謎不但有興趣,而且也能激發(fā)其推理及想像力,我們可以用“千根線、萬根線,掉到水里就不見”猜“雨”這種方式;也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東西給一些線索,讓他提出題目、推想答案。還可以用“比手劃腳”的方式要孩子作答。
2.知覺游戲
“知覺”是一種將透過感官所獲得的資料,再經(jīng)過分析與解釋的能力;知覺包括眼睛、鼻子、舌頭、身體等感覺作用。我們可以讓孩子分辨不同形狀的物品,用觸摸猜東西、嘗嘗各種調味品、玩配對游戲、辨認方向及方位;讓孩子觀賞及指認有背景的圖片等活動。
3.扮演游戲
例如讓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勵他應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歡的“角色”。父母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如給他一架飛機,假想他在空中飛行遭遇哪些飛鳥;給他一部金剛,讓他跟鐵金剛對話;給他一些醫(yī)生的玩具,讓他扮演醫(yī)生看病的情形……
4.想像游戲
“想像力”可以使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在想像的世界里,孩子的思緒更加自由奔放;我們可以用“未來世界的交通工具或城市”為題,讓孩子運用想像力描繪出未來的遠景。
5.接龍游戲
許多游戲可以用“接龍”的方式,如“文字接龍”:上班→班長→長大→……“繪畫接龍”:一個主題大家接力畫;“數(shù)字接龍”:1→3→5……“故事接龍”:從前有一個獵人……“動物接龍”:四只腳的如獅子→老虎→大象……空中飛的如老鷹、鴿子……
6.字詞游戲
讓孩子說出“同韻、音、部首、聲調、筆畫的字詞”、“字頭、尾相同的字詞”、“用圖畫寫字”、“用三個字詞說(寫)出不同的句子”,提供一些字詞,如“火”字,讓孩子自由聯(lián)想,或說出可以用哪些字詞來替代……
7.手指游戲
雙手是我們的外腦,訓練孩子的雙手,有助于腦力開發(fā);設計一些運用手指的運動,如“手語歌”、“甩手”、“捏泥巴”、“拼積木”等活動,讓孩子能動動頭腦、動動手。也可以用兒歌配合手指的動作,一邊念兒歌一邊運作手指。
8.躲藏游戲
跟孩子玩“躲貓貓”的游戲;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讓他來找;在圖案中藏著一些物品、數(shù)字等,讓他找出來;帶孩子到郊外,親子共玩“大地尋寶”的活動;或在報紙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詞”或“物品”等活動,都是藏物的游戲。
9.繪畫游戲
從涂鴉到能畫出圖形,孩子繪畫的興趣一直很濃厚,他們以畫畫表達其未能以言語形容的感受、情緒。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畫。用各種不同的材料,畫在紙上、布上、板上……讓孩子享受自由創(chuàng)作的喜悅。
10.觀察游戲
讓孩子觀察樹苗的成長,或紅薯發(fā)芽,以了解造物的奧妙;由觀察影子的變化,學習科學概念;由觀察人類的表情,而能察言觀色、善解人意;甚至參觀各種展覽、表演、戶外郊游……等都是很好的觀察活動。
除上述10種游戲外,尚有很多游戲如科學、概念、音樂、黏土、雕刻……等,都可以在平時用以激發(fā)孩子的智慧;在輔導孩子游戲時,應注意個別與團體游戲兼顧,以培養(yǎng)社交及合作遵守團體規(guī)范的行為。
相信《圖解夫妻和親子關系中的十大殺手》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狼和鹿的故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你的最愛是丈夫還是孩子? 親子重要還是夫妻重要? 圣經(jīng)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lián)合,二人成為一體。 愛與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恒的主題。健康的家庭,充盈著愛,也懂得分離。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yǎng)...
經(jīng)??吹揭恍┬睦韺W家、家庭心理醫(yī)生、公號號主,宣揚一個理論——夫妻關系應該在親子關系之上。 大意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是夫妻關系,只有夫妻關系良好,愛才能在家庭中流動,這樣的家庭才能培養(yǎng)出人格健全的孩...
對孩子表示肯定的語言 改變說話的方式,會讓聽者的心情大大改變。 “吃完飯刷牙很清爽啊?!?“早點準備好明天上學要用的東西,這樣玩起來才暢快?。 ?“好好做自己的事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擺好脫下來的...
從最簡單的事做起 “早上好!” “早上好?!?在一日之初能聽到這樣的問候,無論是誰都會心情愉悅。盡量高興地、大聲地和家人互問“早上好”吧。父母問候孩子,孩子問候父母,誰先問都沒關系,重要的是被問候的一...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