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中的榜樣,一般都會被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可以更好的傳授給學生們相應的知識。怎么才能把這一篇教學設計寫好呢?你不妨看看關于認識周長教學設計模板,請馬上收藏本頁,以方便再次閱讀!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3頁的內容、第84頁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感知周長,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或簡單圖形的一周。
2.在指一指、描一描、算一算等活動中理解周長的概念,了解測量周長的方法,滲透化曲為直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概念。
3.能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練習。
教學重點:認識周長的含義,會計算出周長。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了解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周長。
教具準備:樹葉、尺子、軟尺、細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圈”和“周”的聯(lián)系。
1.出示學生籃球場的情境
經(jīng)常運動可以鍛煉身體,小美計劃每天繞著籃球場跑一圈,我們看看她是怎么跑的。(出示動態(tài)演示跑步)
師:小美跑得對嗎?為什么?你覺得她應該怎么跑?
生1:她跑得不對,沒有繞著籃球場的邊線跑。
師:這一次,小美又跑夠一圈了嗎?應該怎么跑?
生1:不夠,沒有跑回到起點。
小結:從一點出發(fā),沿著邊線,最后回到起點,這樣跑才是圍著籃球場跑了一圈,這一圈在數(shù)學上稱它為“一周”。(板書:一周)
師:你知道籃球場的一周有多長嗎?小美爸爸測量出籃球場一周的長度是66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跟“一周的長度”有關的知識。(板書課題:周長的認識)
二、探索體驗,理解周長的本質。
1、認識平面圖形的一周
出示平面圖形長方形、三角形、圓
師:你知道這三個圖形的一周指的是哪嗎?說一說、指一指。
師:你能找到身邊物體的表面,指一指它的一周嗎?(學生找一找、摸一摸)
師:你真厲害!老師為你驕傲!現(xiàn)在有些物體表面的圖形跑到練習紙上了,請你描一描它們的一周吧!
學生在練習紙上描一描活動一中古畫表面、綠色小旗表面、五角星表面、樹葉表面、鐘面的一周。
學生展示描圖形的一周。
2、圖形一周的長度
師:我想把這幅古畫的四周裝裱上花邊,需要多長的花邊呢?實際上就是要算什么?怎么做?
生:用直尺量出每一邊的長度,再加起來。
師:你真棒!經(jīng)過測量,古畫每一條邊的長度都是5分米,我需要花邊的長度是多少分米?
生:20分米。
師:你們真聰明!把古畫四條邊加起來得到的20分米,就是這幅古畫表面一周的長度。那綠色小旗表面一周的長度又怎樣才能知道呢?
生:三條邊的長度加起來。
師:那五角星表面一周的長度呢?
3、找到測量不規(guī)則圖形一周的長度的方法,化曲為直。
師:樹葉和鐘面的邊線不是直的,你有方法能測出它一周的長度嗎?
生:用細線繞一周,再把細線拉直了用尺子量。(化曲為直)
師:樹葉表面的一周指的是哪里?用什么方法測出它一周的長度呢?
生:用剛才繞細線的方法。
師:剛才的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樹葉表面等圖形,我們都能通過測量,算出它們的一周的長度。(板書:圖形一周的長度)
4、質疑辨析,概括概念。
出現(xiàn)角、不封閉圖形,組織辨析。
師:彎彎曲曲的圖形、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等這些圖形,都能算出一周的長度嗎?
生:能。
師:那這兩個圖形誰來找一找它們的一周,并算出它一周的長度?(出示角、不規(guī)則圖形)
生:算不出一周的長度。因為角和另外那一個圖形從起點開始沿邊線回不到起點。(學生指一指)
師:這兩個圖形和上面的圖形區(qū)別在哪里?
生:這兩個圖形從起點沿邊線回不到起點,沒有封閉起來。
師:像角沒連起來,有缺口的圖形,我們叫不封閉圖形。
師:那像長方形、三角形、圓等這些圖形能夠從起點沿邊線回到起點,沒有缺口的,我們叫什么圖形?
生:封閉圖形。
小結: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板書)
三、練習鞏固
1、下面各圖形中,哪些是封閉圖形?描出封閉圖形的邊線。
(課本84頁第1題)
2.下面圖形的周長一樣嗎?你是怎樣想的?
3.一塊長方形草地被分成A、B兩部分,小鹿和小馬分別繞A、B跑一圈,它們跑的路一樣長嗎?
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在今天的學習中,你有什么收獲嗎?!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本第83頁“做一做”。
2、回家算一算家里飯桌表面、電視機顯示屏表面等物體的周長。
板書: 周長的認識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周長的認識》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課,它是在學生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這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基礎。學生只有對周長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對后面的周長的計算、測量及應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時也為后面將要學習面積及面積的計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學好本節(jié)課的內容,對今后的學習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把握此課教學,我在研讀本課教材的基礎上觀看了本課的配套課例錄像。在課例中,教師整個教學的預設是很精心的,體現(xiàn)了:1、通過多種活動感知周長的含義。2、給予充分的空間,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是值得我在教學中學習的方面。在學習經(jīng)驗的同時,我也在思考這節(jié)數(shù)學課的主要探究活動 “測量圖形周長的方法”,能如何發(fā)揮探究學習的實效性?由此對探究活動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作個探討。
【課例片斷】
師:你有什么辦法知道這些圖形的周長?
生1:長方形、三角形都可以用尺子量出來。
圓形可以用線繞一圈作個標簽,再量繩子有多長。
師:他剛才說了兩種測量方法,一種用尺子量,一種用線量。你想不想自己量一量?
讓學生利用學具開始小組活動。
活動中教師提示:完成的小組想想還有別的測量方法嗎?想想怎么匯報。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生1: 用繩子繞一圈,再量繩子的長。
生2: 用尺子量出一條邊長,再乘以4。
師追問:這是抓住了正方形的什么特點?(四邊相等的特點)
生3: 用尺子分別量出三條邊的長,加起來。
生4: 量一條邊,數(shù)有幾條邊就乘以幾。
生5: 沿尺子滾動就可以流量出周長(操作一遍)。
師追問:所有圖形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測量嗎?
生齊答:可以。
師讓生嘗試用此方法測量,證明可以。推測也可以。
師又出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不適合。
師:剛才我們用尺子、用繩子、用滾動、用計算的方法測量出周長。哪種方法比較方便?
師小結:在測量時,用哪種方法都可以,選擇比較方便、快速的就可以測量比較準確。
【反思】
在實施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預設和教學過程中的生成,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同等的價值,它們是辨證統(tǒng)一的關系,是不可以截然分開的。不管是預設,還是生成,都共同指向教學目標。因此,我們應正確理解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預設與生成的不同作用,恰當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并善于抓住合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才能發(fā)揮自主探究的應有作用。
1、科學預設活動程序
教者科學分組、科學分工,科學選材,認真預設師生互動的程序,一切預設都講究策略方法,其生成的結果必然是: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合作學習開展有條不紊,每個組員各盡其責,每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整個過程都在教師預設的范圍內,教學效果才會顯著??梢姡性鯓拥念A設就會有怎樣的生成。在本課例中,在進行小組探究活動時,小組成員懂得分工協(xié)作,活動有序,由此可體現(xiàn)科學分組和科學分工。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測量周長的圖形形式多種,有規(guī)則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也有不規(guī)則的月亮形、樹葉形等。這樣科學選材就自然生成了學生的多種測量周長的方法,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fā)現(xiàn)了用尺子量、繞繩子、滾動法等測量周長的有效方法。
2、及時捕捉生成促進預設
在課例中,學生上臺匯報交流所測量周長時,有兩處生成教師捕捉得很好。一處是對正方形周長的測量。當學生發(fā)現(xiàn)只用測量一條邊乘以4就可以得周長時,教師及時提升這一方法的原理就是“抓住了正方形的特點”,為后面學習周長計算作好了鋪墊。第二處是學生操作匯報圓形可以用滾動法測量時,教師及時追問:所有圖形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測量嗎?引導學生繼續(xù)討論滾動法測量的適用性。由此引出“有凹凸不平的圖形就不適合用滾動法測量”的結論。這正是教師恰當把握學生的生成,從而能將預設問題推向更有科學性和深度的結論。
但是在本課例的探究活動中,也有幾處讓我們斟酌的。當學生在動手操作測量時,學生的很多操作是不科學規(guī)范的,而教師只提示“完成的小組想想還有別的測量方法嗎?想想怎么匯報?!?。這就沒有及時抓住學生的錯誤生成,錯過了科學指導的機會。還有當學生發(fā)現(xiàn)五角星、月亮形不適合用滾動法測量后,教師在總結測量周長方法時,也沒有將生成的結論加以提升運用,只是泛泛而談“選擇比較方便、快速的就可以測量比較準確”。由此可見,課堂上的生成是可以在預設之外的。因為兒童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他們的思維、知識、經(jīng)驗與成人不盡相同。因此,在學習活動中會呈現(xiàn)豐富性、多變性,這就決定了教學生成可以是豐富的,多變的。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加大力度研究兒童的認識規(guī)律,個性特征,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及已有知識經(jīng)驗;加深對教材的研究,反復推敲教學活動實施方案等,也就是說,教學活動的生成反過來促進了教師的發(fā)展,從而促進了教學活動預設的發(fā)展。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性目標:使學生掌握一個最簡分數(shù)能否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規(guī)律,并能應用規(guī)律靈活、熟練地進行判別。
2、發(fā)展性目標: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判斷能力,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chuàng)新性目標:通過觀察、操作,小組合作等學習策略的應用,激發(fā)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求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二、教學模式的更新
本節(jié)我選用了“猜想——探究——發(fā)現(xiàn)——引伸”的教學模式來教學。以猜想提出為起始,大部分時間是學生在“動”,檢驗——質疑——發(fā)出1——舉例——質疑——發(fā)現(xiàn)2——最后引伸。我力求突出學生的“親歷性”,即知識讓學生去探索,規(guī)律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結論讓學生去歸納,培養(yǎng)學生具有創(chuàng)造性學力和發(fā)展性學力,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不僅掌握規(guī)律,還學會數(shù)學的思想。
三、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處理及教學過程
1、提出問題————“猜”
創(chuàng)設:老師能一下子“看出”練習題中哪些分數(shù)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情境,與學生做練習計算的費時費勁對比,讓學生知道可以用“看”的方法,判別一個最簡分數(shù)能否化成有限小數(shù),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進而讓學生猜一猜:老師能判別的方法是看什么,怎么看?
2、自主探究————“探”
⑴給學生自由的猜想與討論:
看什么?(分子)怎么看?
(分母)(奇數(shù)、偶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
⑵過程分兩塊:
一探一發(fā)現(xiàn):
是在學生發(fā)現(xiàn)發(fā)看分母的基礎上,引導討論到底看分母的什么特點?(老師必要時加以引導,使學生探索中獲取新知:一個分數(shù),分母中含有2或5兩個質因數(shù)外,不含有其他質因數(shù),這個分數(shù)就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
二探二發(fā)現(xiàn):
讓學生在再舉的例證中檢驗、修改得出一個分數(shù)必須是一個最簡分數(shù)。
學生參與了探索規(guī)律的全過程,體現(xiàn)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創(chuàng)新精神。
3、引伸問題————“引“
討論⑴:
為什么一個最簡分數(shù),分母除2和5外,不含有其它質因數(shù),這個分數(shù)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反之,這個分數(shù)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呢?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不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達到高潮,體現(xiàn)了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所在。
討論⑵:
一個最簡分數(shù)里所含的質因數(shù)2、5的個數(shù)與它化成小數(shù)時,所得的小數(shù)位數(shù)有什么關系呢?
這題僅做為課后的思考題,讓我們學生的思維能延續(xù)拓展到課外去,使學生永保一顆求索的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操作中感受、體驗、探索圖形的周長,理解周長的意義。 2.在實際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樹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卡片,圓形的鐘面卡片,國旗的卡片,蝴蝶標本等。
學生準備:直尺、線、軟尺,樹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標準五角星、圓形的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巧用“周”字,引導探索“周長”的含義
(一)談話引入
課始,教師采用機動靈活的方式引入“周”字,并板書:周。師:大家知道這個“周”字是什么意思嗎?
學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圍、一圈兒;人的姓氏;等等。
(二)揭示課題
師: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知識就與這個“周”字密切相關。(教師把樹葉、國旗卡片、鐘面卡片、蝴蝶標本及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標準五角星形的卡片貼于黑板)
揭題:我們要研究的就是這些圖形的“周長”。
(三)猜測,探索
師:猜猜看,這些圖形的周長有可能會跟“周”字的哪種意思有關?生推測:與“周圍”“一圈兒”這種意思有關。
師:那么,照大家的這種理解,樹葉的周長應該是指它的?請學生在實物上指出。
(四)歸納認識
師:這些圖形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有自己的周長。那么,“周長”究竟是指這些圖形的什么?能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試一試!
生1:比如三角形的周長就是它三條邊的長度。生2:周長是一個圖形所有邊的長加起來。
生3:像圓形,沒有直直的邊,它的周長就是它一周的長度。
二、操作活動,自主體驗“周長”的意義
(一)談話引入
師:我們有辦法知道上面這些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嗎?
師:你有信心測出上面這些圖形的周長嗎?
(二)滲透要求
師:老師為每人都準備了如下一張“智慧小手測量單”,先看一看。
長方形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方形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樹葉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圓形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師引導:這里有好多活動是一個人很難完成的,你可以找個搭檔,共同完成這些活動。充分利用你現(xiàn)有的學具和測量工具完成這些活動,并記錄下數(shù)據(jù)。比一比,哪些搭檔配合得默契,完成得更多!
三、交流小結,展示學生的成果
師:你通過測量和探索這么多圖形的周長,又獲得了哪些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1: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圖形的周長,測量時不用測出它所有邊的長度,只要測出一部分就行了。比如:五角星,它的十條邊都一樣長,只要測出一條邊的長度,讓十個一樣的數(shù)加起來就可以了。
生2:長方形的周長,不必將四條邊的長度都量出來,只要量出一條長邊、一條短邊就知道其他的邊了,長方形的對邊是相等的。
生3:我發(fā)現(xiàn)圓形的周長很難量,用直尺不行,我們用線繞它一圈兒,卻發(fā)現(xiàn)稍微用點力,線就拉直了,很不容易測量。
四、總結激勵,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里,大家不僅知道了什么是圖形的周長,更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難時,大家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智慧,還從這些活動中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數(shù)學知識。真不簡單!這與你們每兩個搭檔的團結是分不開的,祝賀你們!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把自己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周長的認識”,教學設計新穎、獨特,是概念教學的一次大膽嘗試,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概括起來有如下特點。
1.引入新課“新”。妙用“周”字引入新課,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課上也能用到“漢字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加強了學科間的整合;同時有效利用了學生的認知經(jīng)驗,為理解“周長”的含義打下基礎。
2.活動設計“新”。教師在讓學生自主體驗“周長意義”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測量活動,其中有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測量,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等;有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測量,如樹葉的周長等;還有頭圍、腰圍等的測量活動。整個活動中,教師完全放手,使每個測量活動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需要動腦的全新的探索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較大的探索空間。
3.學習方式“新”。本節(jié)課中,自主學習貫穿整個學習活動的始終:學生自主理解“周長”的意義,自主測量圖形的周長,在測量活動中自主探索、自主合作,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學習活動中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教材《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認識周長》第1課時。
2、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這是一節(jié)概念、測量與計算相結合,研究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基礎上,聯(lián)系一些常見物體和圖形進行教學的。本課的教學是學生以后學習各種圖形周長計算的基礎,也是幾何知識的重要基礎。
3、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讓學生觀察和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的含義,能測量、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2)數(shù)學思考:結合課件,經(jīng)歷觀察、測量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滲透“化曲為直”的數(shù)學思想。
(3)解決問題:在學習活動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4)情感態(tài)度: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與同學合作克服困難后獲得的成功,樹立駕馭數(shù)學知識的自信。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周長。
教學難點:建立周長的空間觀念。
二、說學生
周長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生活中學生對于周長的認識只有初步的體驗,具體周長的概念還沒有形成,教材呈現(xiàn)給學生的所有圖形,學生直觀看到的是一個平面圖形,而要讓學生說到周長就會去想到“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一個較難的認知過程,怎樣合理利用資源,來建立學生對周長的空間觀念則是對我的挑戰(zhàn)。
三、說教法、學法
學法:1、觀察操作法;2、合作交流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引導、注重實踐。
四、說教學資源
1、教師準備:樹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直尺、線、軟尺,樹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卡片。
五、說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為體現(xiàn)這一新理念,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自主探究,再次感知——運用知識,深化認識——課堂總結,拓展延伸”這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教學基本程序如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的課堂來了一位老朋友,你們看,是誰?(課件演示:小螞蟻爬過樹葉一周的動畫情節(jié))
2、引導觀察,建立認知:(指著畫面上小螞蟻走過的路線)仔細觀察,小螞蟻在干嘛?它是沿著怎樣的路線跑步的?
3、初步感知。
我們把樹葉一周的長度叫做樹葉的周長。讓我們再看一次(再次播放課件)
(設計說明:從學生喜歡的小動畫入手,利用課件演示,出示小螞蟻爬過樹葉的動畫情節(jié)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讓學生通過觀察,從而對周長的概念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二)自主探究,再次感知
1、(出示課件中的圖片)你能找出鐘面、游泳池、籃球場、花園的周長嗎?
生一邊說一邊比劃它們的周長(重點突出從起點又回到起點)。
(設計說明:此環(huán)節(jié)在學生邊說邊比劃的同時運用課件相機地演示出物體的周長,并且閃爍一次,從“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幫助學生形成“周長”的空間概念。)
2、進一步感知、完善周長的含義。
(1)(用課件出示幾組圖形)仔細比較,誰的周長長一些?
(最后出示一個封閉的和一個不封閉的圖形)比一比?
此時,學生有的認為那個封閉的圖形的周長比較長,師用課件操作,將那個未封閉的圖形繼續(xù)擴大,生都看傻眼了,馬上意識到一定要是封閉圖形,才會有周長。
揭示: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它的周長。
(設計說明:此處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多媒體,讓學生用最直觀的方式清楚地看到如果一個圖形沒有封閉,就不能確定它的周長,從而進一步完善周長的概念,此處成功地運用課件解決了這一難點。)
(2)(出示課件中的多個圖形)下列圖形哪些有周長,哪些沒有?
(此處根據(jù)學生回答運用課件相機給予判斷,讓學生更清楚、更明了)
(3)聯(lián)系生活找一找,并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
你能找到我們身邊物體或圖形有周長嗎?生匯報并比劃。
(設計說明:通過生活中的具體實例,讓學生去觀察、交流,使學生反復體驗和理解周長的含義,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周長概念源于生活實際,也為求周長作了鋪墊。)
3、合作探索計算周長的方法。(從比較周長的長短入手)
(1)目測。從生剛剛找出的周長中,師隨機提問,黑板的周長和文具盒的周長哪個長?你是怎樣進行比較的?
(2)猜測。(出示課件)這幾個圖形中你認為哪個周長長?
(設計說明:讓學生在情境中產(chǎn)生自主探索求長方形、樹葉、正方形、三角形周長的方法的強烈愿望。)
(2)意見不一,怎么辦?同學們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我們可以怎樣來驗證?引導學生得出:需要實際測量。
提出要求:利用你自己身邊的工具以及老師提供的工具,你能測量出這些物體的周長嗎?(課件出示操作要求)
(3)分組活動,實踐操作。
(4)反饋交流:
A、直接測量:生說說是平面圖形的周長是怎樣測量的。
引導小結:計算一個平面圖形的周長,要分別測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再把測量的結果相加。
(設計說明:通過交流自己的想法,知道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加強對周長含義的認識。)
B、化曲為直:說說樹葉的周長是怎樣測量的。
引導生說出繩測法(師用課件演示。)
(5)歸納:剛才我們通過量、算、滾、圍等不同的方法得到了很多物體表面的周長。
4、小結:怎樣計算圖形的周長?
(設計說明: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圖形的周長求法,通過圍一圍、算一算等活動,鞏固對周長的認識,并且在交流中感受到解決問題方法和策略的多樣化,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曲線圖形的周長是學生最難以掌握的,如何去測量,方法是怎樣的,如果光是口說,學生無法理解,所以此處,用課件展示了如果用繩測法來量曲線圖形的周長,讓學生直觀地看到了“變曲為直”的這個過程,成功地突破了這一難點。)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算一算廣告牌需要多長的彩燈。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再匯報。
2、小花園圍上柵欄,30米夠嗎?(課件出示柵欄圖片)
仔細觀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這里面有你不理解的知識嗎?
學生分析題意,列式解答。
(設計說明:如今的孩子,也許見過柵欄,但是對柵欄這個詞比較陌生,圍柵欄又是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此處用課件讓學生把已有的經(jīng)驗基礎與生活掛上鉤,很快讓學生明白求需要多少柵欄也就是要求它的周長。)
(四)知識升華,拓展延伸
1、在學校的金秋體育節(jié)上,彩旗隊策劃了兩條路線,你覺得哪條路線長?為什么?(課件出示彩旗隊路線圖)
學生小組討論后匯報交流,部分學生還心存疑問:真的是這樣嗎?(這時師用課件演示兩條路線。)
(設計說明:此處學生經(jīng)歷由“疑問——討論——解釋——疑問”在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但是每個班的孩子的思維不可能齊步走,空間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一樣,所以師用課件將彩旗隊的這兩條路線一一展示,這樣就一目了然了。)
2、想一想,計算圖形的周長,至少需要測量幾條邊?(課件出示)
(設計說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形,先作出自己的判斷,再在小組中交流討論,在班級發(fā)言時,教師借助多媒體展示平移邊線的過程,直觀地感受平移的數(shù)學思想,培養(yǎng)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實踐活動:兩人合作測量腰圍、頭圍、胸圍
(設計說明:練習題的設計由淺入深,逐步提高,從計算教室的周長到解決實際問題柵欄的長度,再結合學校的“金秋體育節(jié)”拓展到彩旗隊中的問題以及在圖形中體驗周長與平移的關系,最后還是回歸到生活中,測量和比較腰圍、頭圍、胸圍既是對周長概念的鞏固,讓學生在“玩”中用所學的周長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總結評價
回顧這節(jié)課,評價一下自己: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學習的快樂嗎?你覺得小組里誰在哪方面比較出色或者你有什么建議想對他說的?
六、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很簡單,根據(jù)本課設計的需要,我們只把周長的概念板書了下來。簡明扼要,又突出重點。
七、說教學反思
縱觀整堂課,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自主學習為途徑,合作學習為形式,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教學,旨在突出以下幾點:
1.運用生動的情境,理解周長。
2.讓兒童在生動具體的現(xiàn)實情境中感知周長,形成概念。
3.讓兒童在優(yōu)化的活動情境中積極探究,合作交流。
4.縱觀整節(jié)課,還是留下了遺憾,小組合作,如何有效發(fā)揮每個成員的作用,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探索。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一、教學內容:
本節(jié)課所授內容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周長的認識。
二、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平面圖形周長的教學。學生只有對周長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對后面的周長的計算、測量及應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時也為后面將要學習面積及面積的計算做好提前孕伏。舊教材是把對周長的認識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編排在了一起,而現(xiàn)在我們是用一整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感知什么是周長,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充分感受,從而理解周長的含義
三、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從現(xiàn)實生活中認識周長的過程,理解周長的含義,會指出并能測量物體的面和簡單圖形的周長。
2.通過觀察、測量、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滲透“化曲為直”的思想。
3.通過從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操作中分析問題,又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現(xiàn)實生活里的數(shù)學,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數(shù)學思想和創(chuàng)新精神。
四、教學設計思路:
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這個詞語,所以只有通過觀察、親身體驗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課堂首先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從學生描繪樹葉的形狀引入,從學生非常熟悉賽跑開始,通過兩項不同周長的比賽做對比,初步感知周長;再通過螞蟻爬樹葉的邊線來認知周長,從而,使學生得到圖形的周長就是一周的長度。這種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創(chuàng)設,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中,使他們進入積極的觀察、思考活動中。然后通過描一描書中樹葉和圖形的邊線,直觀感知周長的意義。從身邊找一個例子說一說什么是它的周長,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長。這主要是為了拓展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初步認識周長的意義。量一量、算一算。讓學生運用周長的知識,兩個人合作互相量一量腰圍活動,同時算一算圖形的周長,使學生感受學習數(shù)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了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五、設計理念:
1、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習有價值的數(shù)學”,所以在選取例子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體事物出發(fā)展開教學,通過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動,獲得對空間與圖形知識的直觀經(jīng)驗,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做數(shù)學”的過程。
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出發(fā),在生動的具體情境中呈現(xiàn)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通過觀察、測量、計算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測量方法,在計算中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這種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學習數(shù)學,有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也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1、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西師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第一課時:認識周長。
2、教材簡析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是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同時也將為后面學習圓的.周長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奠定基礎。理解周長的概念則是本單元的學習基礎。這里的周長概念不僅局限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也包含所有平面圖形的周長,既有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也有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這樣編寫的目的一是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規(guī)則圖形,另一方面學生只局限于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認識是不全面的,也不利于學生對周長概念的真正理解。
把認識周長單列為一個教學內容是西師版教材編寫的一個創(chuàng)新。教材通過讓學生摸、描等操作活動引導學生建立周長的概念,幫助學生對周長的理解,組織學生測量圖形的周長,加深對周長概念的理解,力求讓學生建立周長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我們應當明確教材編寫的意圖。
周長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學生的認知基礎:一是在二年級學會了測量長度,二是在二年級(下)已對長、正方形進行了認識,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通過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實踐操作活動,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條邊,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這些有利于學生認識周長的知識基礎和實踐操作能力都是我們教學中應當利用和開發(fā)的。
另外,呈現(xiàn)給學生的所有圖形,學生直觀看到的是一個平面圖形。而要讓學生說到周長就會去想到“圍圖形一周的長度”則是一個較難的認知過程,建立周長的空間觀念則是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挑戰(zhàn),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對此教師要注意啟發(fā)、指導學生的學習。
根據(jù)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認為本課的教學目標應為:
1、結合實物或圖形認識周長的意義,并能指出和測量出具體圖形的周長。
2、經(jīng)歷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體驗現(xiàn)實生活與周長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合作與探究能力。
以上教學目標是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空間與圖形”部分的要求擬定的具體目標。第一個是本課的認知目標,第二個則是體現(xiàn)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目標,第三個目標的確定主要是以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情感態(tài)度方面來思考的。如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對數(shù)學學習有好奇心與求知欲等在本課的學習過程中都應當注意培養(yǎng)。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理解周長的意義,會測量圖形的周長。因為不管是從教材改編的意圖,還是課程標準的具體目標來看,都是為了讓學生能真正理解周長的意義。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周長后,學生才會理解計算圖形的價值。
教學難點是建立周長的觀念,因為空間與圖形領域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這節(jié)課的教學準備是:教具(多媒體課件、一些幾何圖形的圖片)
學具:(圖片:長方形、三角形、圓、五角形、心型;一個籃子里面有毛線,軟尺,40厘米刻度尺)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更好地突出重點,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了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操作實踐,觀察分析,合作探究,量中理解,聯(lián)系生活應用周長等措施,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一、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44—45頁的內容。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來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的。要求學生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并能根據(jù)圖形的特征找出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學好這節(jié)內容將為今后學習其他圖形的周長、面積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容特點,重點應放在讓學生觀察、操作、交流和感悟中體會周長含義,從而自然的獲得求圖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數(shù)學交流、合作和動手操作的意識。要引導好學生獲得更深刻、更準確的理解和體驗。理解周長的含義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二、教學目標
依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從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3、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教法、學法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探索、解決數(shù)學問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探索、解決數(shù)學問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規(guī)律,獲得數(shù)學經(jīng)驗;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參與和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關注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水平和情感態(tài)度,促使學生向著預定的目標發(fā)展的作用。因此本節(jié)課,在教法和學法上力求體現(xiàn)以下兩方面:
1、教師重在創(chuàng)設情境和點拔,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的情景。
2、學生重在自主探究,動手實踐,自行歸納,合作交流。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不同形狀的樹葉1—2張。
五、學具準備:
要求學生采摘樹葉1—2張,直尺、量繩、紅領巾、五角星、正方形和長方形、梯形等圖片,以小組為單位準備。
六、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首先用課件演示:用學生平時最常見的澡盆口的一周展示周長提出問題,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是周長?像這樣圍澡盆口一周的長度叫周長,接著演示2張幻燈片,突出圖形不同周長也隨知改變。
2、在學生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新知。
如何求得圖形的周長呢?(不同的圖形有不同的方法),如怎么測量出一片樹葉的周長呢?讓學生動手操作后交流,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教師再演示第3張紀燈片,讓學生得到更直觀的感知。
3、讓學生指出身邊的不同圖形的周長,并用手摸一摸,如紅領巾、課桌面邊線、課本封面的邊線。
4、描一描,讓學生描一描自帶的樹葉周長。
5、量一量,量同學們自己的腰圍、頭圍,并記錄下來與同學交流。
6、試一試,教師出示幻燈片,讓同學觀察圖形,并試著算出各個圖形的周長,體現(xiàn)算法多樣性。
7、繼續(xù)演示幻燈片,讓學生在方格紙里分辨不同圖形的周長。
8、鞏固練習,指導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進一步體會周長的含義。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合作交流。
七、教學時間安排:
預計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3分鐘,探索知識20分鐘,嘗試訓練5分鐘,鞏固練習10分鐘,小結2分鐘。
八、板書設計
周長的認識
平面上的圖形都有周長,如:澡盆、課桌面、門框、課本封面、紅領巾等等。
像這樣圍成這些圖形一周的總長是它們的周長。
九、設計本節(jié)課教學的主要想法
教學過程的安排,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積極為學生搭設自主探究的平臺,尊重學生的實際需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很好地把握學生主動思維的機會,從而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和情感的體
《認識周長》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41頁的《認識周長》。
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這四個方面展開說課。
一、說教材
《認識周長》是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時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礎上展開的,這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計算的基礎。因此,使學生掌握好這部分內容非常重要。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規(guī)則圖形,也看到過一些不規(guī)則圖形,但是沒有真正體會過周長的實際含義,要讓學生理解,周長就是繞圖形一周的長度,是一個較難的過程,結合教材特點和三年級學生的實際認識水平和心理特點,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周長,初步學會表達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2.過程與方法目標:結合實際活動,經(jīng)歷認識周長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鼓勵學生積極與同伴合作,體驗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樂趣。
基于以上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認識和理解周長的意義,會測量圖形的周長。教學難點為:正確建立周長的空間觀念。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我準備了以下的教具和學具:
1、教師準備:實物圖,多媒體課件等。
2、學生準備:直尺、細線、樹葉、實物圖等。
二、說教法
本節(jié)課,我將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教師的組織、引導和合作的作用,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使學生
投入到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數(shù)學活動中去。
2.活動體驗法。
新課標提倡“做數(shù)學”。學生只有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才能真正理解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通過“描一描、找一找、量一量、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促進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索,豐富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
三、說學法
現(xiàn)代教育理論強調,教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教學中,為落實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設計了以下學法:
1.觀察操作法。“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盡可能給學生進行觀察和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一系列的親身體驗中發(fā)現(xiàn)知識,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
2.合作交流法。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有助于學生積極思考、探究、解決問題,獲得成功體驗。
四、說教學程序
鑒于對以上的認識,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我設計以下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二、自主學習,重點探究;三、合作交流,深層思考;四、實踐應用,拓展延伸;五、總結歸納,暢談感受。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課一開始,我就利用多媒體演示一只小螞蟻沿著樹葉爬行一周的動畫,問:你觀察到了什么?螞蟻從哪里開始的?沿著什么地方爬?又是在哪里結束的?學生回答后,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次,從而理解一周的含義。然后,出示一片吹塑紙剪出的樹葉,請2名同學描出它的周長,其他同學用手指在空中描一描,初步感知不論從哪一點開始,只要繞樹葉一周,又回到起點就是樹葉的周長。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周長(板書:認識周長)。
二、自主學習,重點探究
出示數(shù)學書,請同學指一指數(shù)學書封面的一周,同桌互相指一指,說一說,理解數(shù)學書封面的周長。老師出示三角形,找同學說出它的周長;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剪好的圖形,同桌互說平面圖形的周長。之
后師生一起小結什么是圖形的周長,并板書: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描周長,這一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一些規(guī)則和不規(guī)則圖形,讓學生感知周長,也讓學生明白周長就是長度,并提問描周長時要注意什么?這時候,我出示一個角,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角有周長嗎?為什么?根據(jù)同學們的回答點出封閉,那么什么是封閉圖形呢?你來判斷一下以下圖形是不是封閉圖形,為什么?通過判斷讓學生明白:封閉圖形要首尾相連。
在這里我采用判一判,摸一摸,說一說,讓同學們明確只要從一個起點出發(fā)繞一圈,又回到起點,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周長,重點掌握封閉圖形的特征,以及它的周長。
三、合作交流,深層思考
老師這里準備了一根繩子,直尺,四個封閉圖形,請同學采用最棒的方法與同桌合作,量一量這些圖形的周長。同學們馬上小組測量,我巡視指導,討論過后,請各小組匯報測量的方法,我重點講不規(guī)則圖形的量法。我們可以用一根繩子,圍著樹葉一周的邊線繞一圈,然后做一個記號,把繩子拉直,并在尺子上一量,這樣我們就可以測量出圖形的周長。
本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測量規(guī)則、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并深刻領悟周長的實際含義。
四、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本環(huán)節(jié)先出示正方形,怎么求它的周長?接著出示長方形,最后老師把這兩個圖形組合在一起,請同學們獨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讓同學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周長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總結歸納,暢談感受
孩子們,今天你學到了什么?在學習的過程中你感覺愉快嗎?你覺得哪個同學的表現(xiàn)最棒?
通過談話和評價,學會學科知識的同時,也享受學習知識的快樂,從而使學生學會欣賞自我,欣賞其人。
六、板書設計
最后說板書設計,本節(jié)課板書體現(xiàn)了知識性和簡潔性,把必要概念板了出來,圖文并茂,恰到好處。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關于認識周長教學設計模板(精選9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認識周長教學設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主題欄目精選:“美術繪畫教學設計”,敬請訪問。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學的時候一般都離不開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學根據(jù)教學情況提出最優(yōu)教學方法的處方,可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我們究竟該如何寫好一篇教學設計呢?請閱讀由編輯為你編輯的美術繪畫教學設計模板,不妨參考...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教學的時候一般都離不開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可以幫助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怎么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設計呢?你也許需要"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模板"這樣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前輩告訴我們,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當幼兒園教師的工作遇到難題時,我們經(jīng)常會用提前準備好的資料進行參考。資料主要是指生活學習工作中需要的材料。資料可以作為參考給我們一些學習工作靈感。既然如此,你知道我們的幼師資料有哪些內容???下面由小編幫大家編輯的《關于古詩課教學設計模板精選10篇》,請...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在幼兒園教師的平時工作生活中,會經(jīng)常需要提前準備參考資料。資料通常是指書籍、報刊、圖表、圖片等。有了資料的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你是不是在尋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師資料呢?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關于中學教學設計語文模板精選”,僅供你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下面我結合《...
俗話說,手中無網(wǎng)看魚跳。。幼兒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都需要提前尋找一些資料。資料一般指生產(chǎn)、生活中閱讀,學習,參考必需的東西。參考資料會讓未來的學習或者工作做得更好!那么,你知道優(yōu)秀的幼師資料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關于初中化學教學設計模板精選”,供你閱讀參考,并請收藏本頁面!根踞教學內...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