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讀書筆記。
透過閱讀作者的作品后,突然產(chǎn)生了一些獨特的思維。閱讀的感受差異應該顯現(xiàn)在讀后的心情上,“君主論讀書筆記”是我為您準備的,希望它能夠符合您的期待。倘若這篇內(nèi)容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應對問題,請將其收藏起來以備查閱!
《君主論》讀書報告
《君主論》是一本有趣的書,很簡短,但是很精辟。馬基雅維里也的確是個偉大的人。他的一生,并不是很順利,從服官到罷官,從冤獄到放逐,與妻子兒女一家七口過上了貧窮的鄉(xiāng)村生活,后來由于迫切的需要改革的社會形勢又被重新起用,直至最后貧病中死亡。
在罷官以后,馬基雅維里并沒有沉淪,他只是把這種不幸歸因于命運,并相信不幸已成為過去。他變得更加審慎,在一貧如洗的日子里,他依舊保持著忠誠老實和善良的美德,還創(chuàng)作了《君主論》。我不得不說,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在《君主論》這本書的開頭,馬基雅維里根據(jù)內(nèi)容將君主國進行劃分:世襲君主國,新君主國以及混合君主國。他認為,相比較而言在世襲君主國里保持政權相對的比較不困難,只要君主不觸犯他的皇宗皇祖的制度,在常務的事情上工作勤勉,遇到意外的事件隨機應變,就可以將統(tǒng)治維持下去,并且這種平穩(wěn)的統(tǒng)治管理的時間越久,穩(wěn)定性就越強。
即使出現(xiàn)了異乎尋常的格外強大的力量篡位導致君主被奪權,當篡位者一旦發(fā)生禍患的時候,君主就能光復舊國。而新君主國,則會出現(xiàn)重重困難。因為一個國家新建立的時候往往會有很多隱藏的矛盾和利益沖突暴露出來,比如說,被管理者的利益得不到實現(xiàn)或因管理者的承諾無法立刻兌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不滿;支持管理者上臺的人要求更多無法取得的利益,還有不可避免的開罪于心的屬民等等。
至于混合君主制,他所遇到的變化主要是由于所有新君主制固有的困難。所以,一個新的君主,必須采取一系列的行動。第一,滅絕舊君血統(tǒng),但不能改變他的法律和賦稅;第二,征服者親自前往占領地并駐節(jié)在那里,也可以是往占領地的要害之地派遣殖民或者駐扎軍隊(鑒于殖民比較不奢靡而且比較忠實可靠,觸犯的人少,所以殖民比駐軍要好);第三,絕不能讓任何一個同自己一般強大的外國人利用任何意外事件插足,因為“誰是促使他人強大的原因,誰就自取滅亡”;第四,考慮當下的困難,更要放眼未來,在患難可以預見的時候就做好準備;第五,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才能去擴張領土,否則將會受到非難。
后來,馬基雅維利談到君主應該如何統(tǒng)治君主制。他說,兩種不同的治理方式會給國家?guī)聿煌慕Y果。如果是一位君主和一群忠心的臣仆來統(tǒng)治,那么就會穩(wěn)定團結一致,是難以被占領的,但一旦被占領,則極易被分裂;如果是由君主和諸侯統(tǒng)治,則存在著潛在的分裂的危機,因此極易被占領,但很難保有。
君主想要統(tǒng)治一個共和國,要么毀滅它,要么親自去,要么建立一個好的寡頭政府,然后讓那里的人民按照自己的法律生活。如果是這個國家原來是君主國,那就稍微簡單了。但總結起來,無論它原先是什么國家,新的君主都必須好好借助市民的力量。
一個君主想要獲得一個國家的統(tǒng)治權,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他人的力量、運氣或邪惡的方式。當然,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不靠運氣的人,也是保持自己地位最穩(wěn)定的人。但他們畢竟是由布衣一躍而成為君主,總會面臨挑戰(zhàn),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難的事莫過于建立并推行新的制度。
因為舊制度的受益者會強烈反對,而那些支持新制度的人會因為沒有嘗試而心不在焉。因此,當對手進攻時,他們只防守一些半心半意的人。為此,君主要么說服他們,要么強迫他們。前者通常效果糟糕,執(zhí)行力差,后者一般利用武力、職權的控制力(革職、調(diào)任)能夠起到很有效的作用。
這樣,以后君主的管理才會如魚得水。至于那些單純靠別人承認自己掌權的好意和幸運的統(tǒng)治者,他們會比較危險,因為他們倚仗的這兩種因素都是變化無常毫不穩(wěn)定的,而且在開始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奠定好基礎。第三種,也就是以邪惡之道獲取君權的君主,他們往往之后還會利用殘酷的手段來鏟除異己以求得到長久穩(wěn)定的統(tǒng)治。
如果這些人殺人、出賣朋友、缺乏信用、沒有同情心或宗教信仰,就不能稱他們有能力。他們可能贏得統(tǒng)治,但他們不能贏得榮譽。君主最重要的是與人民生活在一起。他有時可以使用殘忍的手段,但這些手段必須能夠為他的臣民的利益工作。人性使人會記住帶給他的任何損害,所以損害的行為應該一下子干完,而恩惠則要像滔滔江水一樣綿延不絕,一點一滴,滿滿賜予,而且,君主需要保證人民有需求,因為只有有需求,才會有滿足,有滿足,才會有忠誠。
在這里,我想到馬基雅維利向君主介紹的美德。他認為,君主是不需要仁慈的。一個偉大的君主不應該介意有一個殘酷的名聲,特別是一個新的君主制。
畢竟,新君主制充滿了危險。這是不可能避免的名稱殘酷。人是忘恩負義、容易變心的,是偽裝者、冒牌貨,是逃避危難、追逐利益的,人性是惡劣的。而愛戴是靠恩義這條紐帶維系的,這是不可靠的。
所以一個君主,應該讓他的臣民畏懼自己。當然,君主不能讓人恨自己。他不可掠奪人民的財產(chǎn),也不可觸摸人民的妻兒。否則,君主將悲慘地滅亡。
當然,一個明智的君主,光沒有仁慈是不夠的。他不能信守諾言,不能慷慨(除非他想成為一個君主)。當然,如果一位君主把這些表露出來,那是更加不行的。
他不可能有這些美德,但他必須盡力表現(xiàn)出來;他不應該偏離善良的道路,但他必須之道在必要時如何作惡;他還必須小心,不要從嘴里說出缺乏美德的話。他必須讓他的公民和屬名覺得他是非常慈悲為懷、篤信守義、講究人道、虔誠信神的。他還必須避免被輕視和憎恨。因此,他應該努力在行動中表現(xiàn)出偉大、勇敢、莊重、毅力和智慧。他應該讓他的臣民認為,沒有人能指望欺騙他或躲避他。
很明顯,真正的成就是君主獲得人民敬畏的好辦法。所以一個君主應該做出偉大的事業(yè)、卓越的范例。選賢舉能也是一個必要的措施。
任用優(yōu)秀的人才勢必會增加君主在人民心目中的威望。一個君主,必須能判斷出身邊的大臣的優(yōu)劣。君主不能讓大臣的光芒蓋過自己,要讓大臣知道自己是他們的后盾,沒有自己,就沒有他們。
君主也不能讓諂媚的奸佞小人影響自己的決策,他得讓良好的忠言產(chǎn)生于自己的賢明,讓諂媚消失于自己的賢明。同時,如前面所提到的,君主要生活在人民當中,所以在每年適當?shù)臅r候與人民一起歡度節(jié)日和賽會是必要的。還有就是,不要同比自己強的國家結盟,除非迫不得已,也不要在兩鄰國發(fā)生戰(zhàn)爭時宣布保持中立。
最后還要重視地方勢力,比如說行會和部族集團。
最后,談談捍衛(wèi)一個國家所必需的軍隊。馬基雅維里認為一個君主要想使他的國家長久,就不能只依靠雇傭軍。因為雇傭軍不忠不義,而且有野心、無組織、無紀律,傲慢又怯懦,在關鍵時刻根本不足以信任、不足以倚仗。
并且,君主也不能依靠外國援軍,雖然那些援軍可能是良好的有用的,但是他們更是危險的。所以,馬基雅維里說,就雇傭軍而言,其懶散怯懦是最危險的;而若就外國援軍而言,其英勇剽悍確實最可怕的??偠灾?,君主需要擁有自己的軍隊。
唯有自己的軍隊才是最安全的。一個君主若沒有自己的軍隊,那他的政權也是不穩(wěn)固的。正如書中所引用的那句話一樣,“世界上最弱和最不牢固的東西,莫過于不以自己的力量為基礎的權力和聲譽了。
有了自己的軍隊以后,君主要把軍事制度和訓練作為自己的專業(yè)。他必須不斷訓練,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思考突發(fā)事件的應急對策,加上閱讀歷史,研究歷史上偉大人物的行動,以史為鑒,充實自己的軍事思想。
以上算是對《君主論》這本書的總結,剛看完的時候覺得這樣一本書,寫的都是君主國,討論君主國是什么,有哪些種類,怎樣獲得,怎樣維持,順便還提到了對人性的看法。這樣的書,似乎對現(xiàn)實社會的意義并不怎么明顯。后來想想,或許現(xiàn)代社會中的那些企業(yè)就可以當做是一個個君主國,里面的“統(tǒng)治者”,也就是高層管理者。
這樣的一個個“國家”,也有兼并,有聯(lián)合,有陰謀,有狡詐。他們的“統(tǒng)治者”,也要任命“臣仆”,也要像君主一樣,不具備那些美德,但要表現(xiàn)出那些美德,要讓“臣民”敬畏自己,但不能讓“臣民”憎恨蔑視自己,不能讓“臣民”的光芒蓋過自己,要有突出的成績,還要根據(jù)不同的環(huán)境做出不同的應對措施??傊髽I(yè)的管理者,也要具備人性和獸性,要有獅子的兇駭,也要有狐貍的智慧。
這樣看來,《君主論》就像一部兵書,需要我們好好研讀。
君君臣臣之間的斗爭,無論是本國,還是國外,無論是現(xiàn)在的政治斗爭,還是古時的,雖然所在的空間和時空不同,可能所用的手段和方式也不同,但是有一樣是亙古不變的——那就是權力!
縱觀中國五千年歷史??!
禹因治水有功,得到虞舜的重用并禪位于禹,便開創(chuàng)了夏王朝。禹結束了“禪讓制”,取而代替的是“世襲制”?!毒髡摗分校R基雅維利提到,在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了在君主后裔統(tǒng)治下生活的世襲國里保持政權,比在新的國家里困難小得多。
因為君主只要不觸犯他的皇宗皇祖的制度,如遇有意外事件,則隨機應變,這就足夠了。正如他所說,在夏王朝時代,啟在位的時代就發(fā)生伯益叛亂,啟之子太康當政期間戰(zhàn)亂紛紛,最后被東夷的后羿奪取統(tǒng)治權,后,太康弟之孫少康,恢復夏朝的統(tǒng)治地位,且國勢向上相對穩(wěn)定,歷經(jīng)八代的統(tǒng)治,政治仍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因此,一位君主如果具有通常的能力,依此方法,總是能夠維持他的地位的,除非遇有某種異乎尋常的格外強大的力量,才可能被篡位。
但是即使他被奪權了,當篡奪者一旦發(fā)生禍患的時候,他就能夠光復舊物。
約在公元前16世紀,一個以鳥為圖騰的氏族——商在黃河下游崛起,其首領成湯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輔佐下,開始了伐桀的戰(zhàn)爭。先消滅了個葛、韋、顧、昆、吾等夏的盟國,翦除了夏桀的羽翼,后又在有娀之墟與鳴條兩次大敗夏桀軍隊。成湯回到師毫邑后,正式登基,諸侯前來祝賀,商朝正式建立。
商王朝也經(jīng)歷過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 武丁之后的商朝,開始逐漸走向了衰亡。武丁之子祖庚、祖甲相繼即位后,在政治上沒有才能,又荒淫無道,致使社會混亂,民不聊生。而自祖甲之后的六個國王(廩辛、康丁、武已、文丁、帝已、帝辛)則比祖甲有過之而無不及。
到商紂時,商朝終于走向崩潰的邊緣。商紂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他溺愛美女妲吉,逐項廢除、痛斥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英明**,將政務完全交給費仲等弄臣。正因為如此,商代不僅大臣貴族反對紂王,而且諸侯諸侯與其他國家也相互割裂。
后來,在周武王的領導下,西周民族在牧野一舉擊敗了商軍,結束了商朝600多年的統(tǒng)治。結合商王朝歷史和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都體現(xiàn)去,君主不能給予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過大的權力,否則,它就是你滅亡的前兆。因為一個人的野心會不斷的壯大的,《君主論》中說到,一個草根階級的人成為統(tǒng)治者,他不是一開始就是野心家,他一級一級的向上爬,就像登山一樣,從山腳往上爬的時候,覺得:
哇,好高好遠,我肯定爬不上去的。但當我們一步一步接近山頂時,我們想:嘿,還有幾步要走,我要堅持。
所以,無論一個人怎樣為你或國家作出貢獻,你都可以報答他的精神和物質財富,但不要給他權力,因為政治斗爭離不開這個權力話語。同時,應該提出的事,我國,在戰(zhàn)爭中,常常會強調(diào)“天時,地利,人合,而人合乃至關重要”。這句話不僅可以用在戰(zhàn)場上,也可以用在商場和官場上。
馬基雅維利在他的君主制理論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一個依靠外部力量鞏固政權的新君主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不僅要受到幫助他的人的限制,還要受到受到傷害的人的尊重。比如,在目前的公司管理中,如果上級不受下級的尊重和信任,那么他有多大的能力只是一個空殼,因為沒有人能幫助他實現(xiàn),而他不足以獨自完成事情??傊?,無論是怎樣的一種情況,人合是管理者必不可缺的。
秦朝,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制國家。戰(zhàn)國末期,強秦武力消滅了剩下的六國,統(tǒng)一了全國。贏政二十六年,秦王改前朝的分封制為**集權制,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稱始皇帝,是為秦始皇。
第一個皇帝把世界分成三十六個縣,由朝廷任命**,而不是采用世襲制。朝廷中有宰相、使臣、太尉、將軍、廷尉等官職。他還下令統(tǒng)一六國文字和度量衡,以秦國總理李斯修訂的《小傳》為全國統(tǒng)一字體,通過大規(guī)模移民,消除方言障礙。
二十一年來,第一任皇帝頒布了統(tǒng)一的度量衡詔書,規(guī)定了貨幣制度、土地制度、車軌制度等多種訂制制度。為了減少匈奴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威脅,第一皇帝派蒙恬將軍率領30萬兵力北上匈奴,連接修繕六國城墻,逐步修筑長城。復制和粘貼這一歷史事件,我不禁與mikiyavili產(chǎn)生共鳴,他說:
我們不能因為避免戰(zhàn)爭而犯大錯誤,因為戰(zhàn)爭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我們認為拖延只會使我們處于不利地位。我國有56個民族組成,其中漢族的居大多數(shù)的,因此,我國歷史上,多數(shù)王朝是由漢人統(tǒng)治的,而清朝非如此,愛新覺羅氏入主中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明朝的腐敗,但是,中國自古有句俗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崇禎得知努爾哈赤在同一女真部落的時候,并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還對努爾哈赤加官晉爵予以封賞。我想這個就是他承受亡國之痛的必然結果。
西漢是我國第一個統(tǒng)一強盛的帝國。在西漢統(tǒng)治的近四百年的歷史中,通過一系列的政治經(jīng)濟的改革,使國力強盛、人民安樂,呈現(xiàn)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間,中國一直以世界強國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
西漢第一個君主是漢高祖劉邦,從小到大,關于劉邦,聽到他的小人本質要比他某些優(yōu)點要多得多,我想,劉邦的本質或許是有那么些痞子樣吧。我們跳過三國,晉,隋等朝代,先講講由唐高祖李淵建立起來的強大王朝——唐朝,這個朝代,可能是離我們比較近的時代,我們對這個朝代的事件可謂是耳熟能詳了——比如,“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盡管劉邦在怎么卑鄙無恥,我們還是會記得他說我們的漢高祖劉邦;盡管李世民誅殺了與自己對立的大哥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進而迫使其父李淵退位,是如此的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但是我們還是記得,他是我國史上比較開明的皇帝——唐太宗。
在這里,我不得不再次感嘆,我們又一種共鳴——對于一個君主來說,他不僅不必擁有各種美德,而且還保存著那些不會使他亡國的**。對于馬基雅維利描述君主不必是具有美德的,我印象極為深刻,就好像,我在看《家的n次方》中,趙雯說過這樣一段話:
那什么叫做有恥啊,我有恥了二十多年只不過是一人見人踩的小蝦米,我就無恥了這么一小下眼見就要出名了你說這恥不恥的我還有必要理嗎?順便告訴你一個真理:小蝦米的有恥一點都不金貴,那些名人大腕的無恥還真沒有多少人記恨,就現(xiàn)在這個時代里吧,只要你敢出名就有人敢頂禮膜拜,甭管你是怎么出的。
或許傳統(tǒng)的人們會說這是歪理,可是,這個放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你會發(fā)現(xiàn),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真理。同樣的,馬基雅維利說,君主可以不是仁慈的,這樣的話,在儒家學說侵泡了幾千年的中國來說,一直提倡以仁德治天下的我們來說,馬基雅維利是沒有道理可言的。但是,我們不妨聽聽他的看法,他說:
在殘酷與仁慈方面,君主對于殘酷這個惡名不必介意,所應重視的倒是不用濫用仁慈,因為仁慈會帶來滅頂之災,“被人畏懼比被人愛戴是安全得多的”。但君王要掌握好使用殘暴手段的限度和范圍,即損害行為要一下子干完,對臣民的財產(chǎn)和他們的妻女不要染指。在守信和天信方面,君主應當效法狐貍和獅子,由于獅子不能夠防止自己掉入陷阱,而狐貍則不能抵御豺狼。
因此,君主必須是一頭狐貍,以便認清陷阱;同時又必須是一頭獅子,以使豺狼驚駭。他還認為,當遵守信義對自己不利或原來使自己做出承諾的理由不復存在時,一位英明的君主絕不能夠、也不應當遵守信義,但君王又必須深知怎樣掩飾這種獸性,并必須做個偉大的偽裝者和假好人,要顯得具備一起優(yōu)良品質。
我們不得不承認,馬基雅維利在政界的造詣,他是一個有自己獨特思想的政治家。在他的君主論中,我知道了自己思維的頑固,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多元化。馬基雅維利基于人性惡**為君之道,我佛曰,善惡,乃一念之間!
此時的善在那一刻不時善,此時的惡也不是惡!所以,為君之道,用順應而生,而非固有模式應對!世界沒有完全一樣的事或物,亦或人,因此,我們要學會如何好的去面對事情,就應當使我們自身的能力變強。
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
馬基雅維里
讀罷《君主論》,思想受到?jīng)_擊最大的還是馬基雅維里對于一個君主寧愿成為一個吝嗇的、殘酷的、不擇手段耍權術達到目的建議感到十分驚訝。
以下是摘自《君主論》中的兩個片段:
人們實際上怎樣生活同人們應當怎樣生活,其距離是如此之大,以至一個人要是為了應該怎樣辦而把實際上是怎么回事置諸腦后,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反而會導致自我毀滅。因為一個人如果在一切事情上都想發(fā)誓以善良自持,那么,他置身于許多不善良的人當中定會遭到毀滅。(摘自《君主論》第十五章)
君主既然必需懂得善于運用野獸的方法,他就應當同時效法狐貍與獅子因此,君主必須是一頭狐貍以便認識陷阱,同時又必須是一頭獅子,以便使豺狼驚駭。然而那些單純依靠獅子的人們卻不理解這點。所以,當遵守信義反而對自己不利的時候,或者原來使自己作出諾言的理由現(xiàn)在不復存在的時候,一位英明的統(tǒng)治者絕不能夠,也不應當遵守信義。假如人們?nèi)际巧屏嫉脑?,這條箴言就不合適了。但是因為人們是惡劣的,而且對你并不是守信不渝的,因此你也同樣地無需對他們守信。一位君主總是不乏正當?shù)睦碛蔀槠浔承艞壛x涂脂抹粉君主必須深知怎樣掩飾這種獸性,并且必須做一個偉大的偽裝者和假好人。(摘自《君主論》第十八章)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要我們成為高尚的、有道德的人,在中國,便是成為儒家理想中的君子,講究仁義禮智信,愿意犧牲,熱愛和平,追求社會的公正與正義,有崇高的價值追求,而馬基雅維里卻否定了這些倫理道德規(guī)范,在他看來,利他主義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們偶爾行善只是一種偽裝,是為了贏得名聲和利益。人應當在野獸中選擇獅子和狐貍,象獅子那樣殘忍,象狐貍那樣狡詐。君主不妨對行惡習以為常,不要因為殘酷的行為受人指責而煩惱。
這兩種價值觀的種矛盾沖突該如何解決?
依我淺薄的知識看來,人性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獸性,半人半獸性,人性,超人性。對于馬基雅維里所說的君主自然屬于第二種類型,對于儒家所講的圣人就屬于最后一種了。而像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則多屬于第三種了。對于這個沖突我想試著用以下三類討論加以解決。
為君以術:作為君王,應當會玩弄權術。馬基雅維里是歷史上第一位使政治脫離倫理學而獨立的政治家。在當時神學束縛下的社會中能大膽提出這一見解實屬難得,這點在本書中對于君主國類型的劃分以及對君主品行的建議和治理國家的方法中都不難看出。這也導致了許多政治歷史學家對其詬病。
但我們仔細想一下,什么是君主?君主因何而存在?在當時國之興衰很大程度系于一人身上的背景下,某種程度上來說,君主已經(jīng)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人了。他要維系整個國家運行,而國家之間的關系是沒有道德倫理可言的,必須使用叢林原則,使自己成為獅子和狐貍,通過權術這個工具,為自己的國家爭取最大的利益;他要維系整個國家的運行,必須使用國家機器進行暴力統(tǒng),確保人民不敢肆意作亂;他要維系整個國家的運行,必須使自己坐穩(wěn)寶座,牢牢握住軍權,搞朝廷內(nèi)部的斗爭,鏟除異己。試問,不耍權術陰謀的君主如何統(tǒng)治國家?
為圣以德:作為圣人,用道德作為工具,感化群眾。同法律的約束力不同,前者是讓群眾心甘情愿歸順,并且能獲得一種價值感,而后者則是通過威懾,讓群眾產(chǎn)生畏懼感,但兩者都是將社會引上有利于它發(fā)展的軌道。這是一種出凡入圣的境界,也正是因為出凡,所以也僅僅只是少數(shù)人才能達到這一境界。
為人以中道:這里的人當然指的是蕓蕓眾生,應當學會中庸之道。我們沒有君主的命,也非有圣人般的覺悟。那么,馬基雅維里的話對于我們又有什么借鑒意義呢?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這是馬基雅維里的名言。手段即工具,要學會怎么運用工具,用工具為自己的目的服務,而非為工具所駕馭,過猶不及,這便是中道。道德對于一個人應該是目的,因為它能提升一個人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權術應該成為手段,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而采取的戰(zhàn)略性妥協(xié)。耍手段是必要的,但應有限度,以原則為底線,不能逾越。馬基雅維里是根據(jù)君主的具體責任和所處環(huán)境教授他為君之道,并非直接教我們普通人為人之道,而中道則是處于君道與圣道之間的人道。
在什么立場上我們在談政治道德?
在第8頁他談羅馬人洞察先機,不給安條克人任何機會。“兵者,詭道也?!边@位西方的韓非子,完全是在談軍事學。也就是愛德蒙嗯.伯克說的邪惡的馬基亞維利政策準則?;蛘吒ダ饰魉?培根說的,他不記應該做什么。
分析法王路易十二犯了6個錯誤,既壯大了教會,又喪失了自己的盟邦,但是最終他自不量力去挑戰(zhàn)威尼斯。最重要的情況是,路易十二沒有審時度勢,所以失去了入侵意大利的機會。
不管是借鑒歷史,還是創(chuàng)造新說,馬基亞維利已經(jīng)打破了古代歐洲政治的道德理想范型啊,一個哲學家王的出現(xiàn)。宋襄公不擒二毛的做法,被徹底揚棄了。為了接地氣,為了能在復雜的歐洲中國環(huán)境中生存,虛偽和愚笨的政治道德必須放棄。
這也是先秦諸子談的法先王還是法后王的問題。
所以在36頁也毫不忌諱的在談論防范人民的問題。因為“貴族要的是壓迫平民?!钡蔷饕朴趫F結平民,因為當時的諺語說,以人民為基礎是在泥巴上蓋房屋。翻譯者呂建忠選擇了一種食古不化的翻譯方法。把英語當中十分簡單有力的表達翻譯成了詰屈聱牙。比如:第一章君主國的種類及其建國的方法。
古往今來統(tǒng)治過人類的國家和政權,不外共和國和君主國兩種。君主國可能是世襲的,即同一個統(tǒng)治家族代代相傳,不然就是新建立的。新建立的君主國可能是全新的,如法蘭切斯科·斯福爾扎統(tǒng)治的米蘭公國,不然就是世襲君主國征服的領地,如西班牙國王征服那不勒斯王國。像這樣被并吞的領地,可能早已習慣接受君主的統(tǒng)治,不然就是向來為自由之邦;并吞則可能通過自己的或別人的武力,不然就是憑機運或才能。
其翻譯就向其獻辭一樣辭費但是卻不明所以。犧牲了清晰性而獲得詞語的裝飾,又有什么東西可以有益于讀者呢?
從這些表述都可以看出,作者是手段高于道德的忠實維護者,人們歸結他通過這本書宣傳的“馬基雅維利主義”思想的核心是:為達目的不折手段。這本書后來對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幾乎是墨索里尼納粹獨裁統(tǒng)治的指導思想。
作者本身也因此被詬病頗多。
3.雖然此書的核心是君主統(tǒng)治可以不折手段,但在書中作者也提到: “如果可能的話,他還是不要背離善良之道,但是如果必須的話,他就要懂得怎樣走上為非作惡之途”,同時還提醒君主:
“為了自己安全的必要,可以偶爾使用殘暴手段,除非它能為臣民謀利益,其后決不再使用”。
不管以上諸多論點的正確與否,我的理解是:意識形態(tài)的內(nèi)容其實很主觀,人往往都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和愿意看到的內(nèi)容,在有某種需要時,利用自己看到的內(nèi)容作為一種實現(xiàn)目的的手段是君主的常態(tài),也是人的常態(tài)。全面、辯證地理解這本書的內(nèi)容,應該是閱讀這本書時的一種基本、合理的態(tài)度。
《君主論》讀完了,照例要集中寫一點什么。
在我的書架上,跟《君主論》放在一起的還有之前已經(jīng)讀完的《商君書》和《韓非子》。這三部書及其作者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中從來都是不缺乏非難的。最極端的非難來自那些通常被稱為道德家或者自認為是道德君子的人們,他們當中大多數(shù)是主張人性本善的。而這三部書及其作者在這個問題上是被大多數(shù)的道德家們公認為是主張人性本惡的,在道德家們看來,這就是這三部書及其作者的原罪。
道德家們說人性本善是自有永有不證自明的,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屬于善的范疇的具體概念:對國家的善叫做忠,對長親的善叫做孝,對朋友的善叫做義……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他人的善,并且任何人也希望自己擁有善的名聲,道德是很有市場的。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他人的善,這叫趨利避害之心;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擁有善的名聲,這叫愛美之心。人皆有趨利避害之心,人也皆有愛美之心。欲望產(chǎn)生需求,需求形成市場,市場和需求刺激生產(chǎn),或者換個說法:欲望產(chǎn)生需求,需求刺激生產(chǎn),需求和生產(chǎn)交互作用形成市場……類似的說法還有很多。不難看到,從某種意義上說,道德本身不是自有永有不證自明的,道德家是要投人性之所好的,道德市場的產(chǎn)生是至少需要兩個必要條件的:一是人的趨利避害之心和愛美之心,二是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基礎之上的社會分工使得道德的闡述、解釋、傳播、評價等等可能成為一個專門的領域。有了這兩個必要條件,道德家們才能夠依靠他們有關道德的闡述、解釋、傳播、評價等等,成為一個在社會中能夠養(yǎng)活自己的甚至因此成名成家進而受人尊敬的人。
關于上面兩個必要條件,道德家們是不會公開進行闡述、解釋、傳播和評價的。在他們那里,他們代表自有永有不證自明的善來觀察、分析、反思和批判這個世界,他們不侍奉人間任何的權威,他們只信善,他們因信而處于道德金字塔的頂點,他們是道德的化身,他們有權呼吁、引導和領導這個世界向善。對他們來說,談論人的原始欲望是可恥的,分析社會經(jīng)濟分工則是墮落的。他們的口中稱頌的是道德王國,他們書中描繪的是通往完美世界的道德路徑,整個世界都應該停下來聆聽他們的教誨。而他們所代表的那個善,是不允許討論和質疑的,不準問,問就是不懂、不信和不善。
關于上面兩個必要條件,被道德家們定為有罪的前面三部書及其作者確是十惡不赦的。在他們那里,他們從人皆有之的趨利避害之心和愛美之心開始來觀察、分析、反思和批判這個世界,他們自甘侍奉人間的政治強權,他們相信即便是不信善的人也有趨利避害之心和愛美之心,他們以這樣的人之本性驅使人們實現(xiàn)正當目的,作文為此他們不在乎失去一些美名,同時他們也承認如能不失去所有的美名則更佳,他們自認為通過自己的方法能夠讓一個政治強權變得既能夠維持國內(nèi)的秩序,也能夠抵御外來的入侵,而它治下的民眾則都可能借由將個人的力量匯聚到這件事上獲得經(jīng)濟上的獎賞乃至政治特權。他們稱頌的是懂得利用人的本性的明智強權,是通過為強權服務獲得經(jīng)濟獎賞和政治特權的統(tǒng)一的社會規(guī)則,他們書中描繪的是一個社會各階層各司其職各盡其力的有序結構,社會都應當沿著這個路徑前進。
道德家們是不侍奉政治強權的,政治強權則需要和他們一同侍奉那個自有永有不證自明的善,而道德家們又是善的化身,可見,道德家真正想說的是“被侍奉不應當是政治強權,而是我們”。再看三部書及其作者,他們不諱言自己是侍奉政治強權的,同時他們言明了政治強權應該怎樣(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明智),可見,三部書及其作者旨在建立健全一個符合他們理想的明智政治強權,如此他們才甘于處于其治下(這樣的強權也才有資格保有對包括他們在內(nèi)的民眾的統(tǒng)治),在他們的邏輯當中,自己就是世俗大眾的一員,世俗大眾平等地處于政治強權的治下。綜上,在邏輯上,道德家們口頭上主張平等而他們的邏輯卻將自己優(yōu)先于他人;被道德家定了罪的三部書及其作者則是將自己作為世俗大眾的一員置于自己主張的明智強權治下,因為他們同時也認為,如果不能做到這個同一的政治強權,遲早會敗光自己,并且他們不認為這樣有什么值得惋惜。
從言行一致這個標準上看,道德家們——而不是被他們定了罪的人——才是比較不實誠的那一個。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笑話。
讀《君主論》有感
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論述了君主應該如何進行統(tǒng)治和如何維護統(tǒng)治,就我而言,因為我希望我的未來不涉足**,所以治國之道對于我來說比較遙遠,但這并不代表這本書對我來說就毫無益處,恰恰相反下面就對我在讀這本書時讓我勾起的聯(lián)想做一簡要描述:
看譯者序的時候讓我觸動的是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對理想的追求。當馬基雅維利被罷官后,舉家遷往佛羅倫薩附近的一個小村,一家七口生活拮據(jù),他白天下地干農(nóng)活,而夜晚卻堅持探索治國之道。
對馬基雅維利來說,研究治國之道是他的理想。為此,他不感到疲倦,忘記了所有的煩惱,不怕貧窮或死亡。在罷官之后他完全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家人的生活上,然而他卻沒有,他之所以做出追隨于理想的選擇,一定是認為相對于其它,理想才是最重要的。
我感覺到的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大家似乎越來越關注“理想”這個詞,都覺得實現(xiàn)理想就是達到人生的最高目標。然而,每個人對生活的定義和選擇都是不同的,不一定局限于某一套目標。yJs21.coM
我認為生命是一段時間的總和,在這段時間里,我有意識并且能夠對周圍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盡管大多數(shù)杰出的貢獻都來自于那些執(zhí)力于自己理想的人,但那些專注于自己小世界的人并不可恥。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把一件事當作放棄其它重要事情的最重要的手段。
我曾經(jīng)看到過一則故事:一位跨國公司的高管在他42歲的時候,有機會升職為那家公司的副總裁,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而他也非常清楚如果錯過這次也許就再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然而當她的妻子提醒他,他現(xiàn)在的工作量已經(jīng)非常大了,如果再增加工作量他將會錯過更多和他的家人共度的時光,他將錯過女兒的第一場舞臺劇,兒子的第一場棒球賽……最后,高管放棄了升職。我不想強調(diào)家庭是最重要的,但每個人的想法和優(yōu)先順序都不一樣,他們的選擇自然也不一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消息:某個地方的學生學習環(huán)境很差,但他克服了許多困難,進入了某個學校,實現(xiàn)了自己的童年夢想。每每這個時候不盡就會感嘆真厲害,為什么自己不能像人家一樣自立自強。
我們都想象著自己能成為武則天、愛迪生這樣的人 ,因為他們優(yōu)秀并且永載史冊,但卻忽略了也許我們內(nèi)心深處并不覺得權利、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明就是我們生活的中心,既然這些并非是最重要的,那么我們不能變成像他們一樣的人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對我而言,小時候媽媽在外面上班沒有辦法照顧我,就一直住在姥姥家,每天到周末媽媽來看我,臨走前我都會攔著她的自行車希望她不要走,可是她沒有辦法只能告訴我,媽媽要去上班賺錢,當時的我就決心一定要賺很多很多的錢,不想媽媽再為此離開,初高中學習也是本著這個目的,上了大學之后一度視野開闊了許多,讓我對以前的記憶有一個重新的審視,我最開始的愿望不過是希望陪伴在父母身邊,然而過去在家里只知道自己忙自己的根本沒想過好好陪陪父母,現(xiàn)在在外上學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以后工作了可能就更沒時間了,所以后來我的目標就是在我在家的時候,就全心全意陪伴他們,一起包餃子,一起看電影,一起開始記錄美好的回憶。當我做出改變的時候,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不僅父母對于我的改變很吃驚,家里的形勢竟然也整體趨于更為和諧,那時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我一個人的改變也可以產(chǎn)生這么大的影響。受此事件的啟發(fā),我希望自己聰明、樂觀、善良,有健全獨立的人格,愿意與他人分享。
《君主論》是尼古拉·馬基雅弗利寫的一本論述政治哲學的經(jīng)典著作,被譽為政治學的奠基之作。在這本書中,馬基雅弗利對于政治的本質和君主的職責等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探討,引發(fā)了后世政治學家和歷史學家的廣泛關注和研究。讀完《君主論》,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所包含的智慧和啟示,下面是我的讀后感。
首先,《君主論》強調(diào)了君主的必要性和權威性。在馬基雅弗利的理論中,君主是國家的核心,是整個國家的代表和領袖,負責管理和指揮國家內(nèi)外事務。只有當君主具備足夠的權威和領導能力,才能夠穩(wěn)定國家、長治久安。君主的權威不僅建立在他的軍事實力和政治手段上,更建立在他的道德和品德之上。只有一個具備道德并行善事的君主,才能夠贏得人民的敬重和信任,從而得到足夠的支持和合法性。
其次,《君主論》對于如何維護統(tǒng)治和消除叛亂做出了很多深入的探討。馬基雅弗利認為,君主應該借助各種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去消除內(nèi)部和外部的敵對勢力,同時也要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利益。他強調(diào)了講究時機和應變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地尋找變化,才能更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政治形勢。此外,馬基雅弗利提出了很多政治策略和手段,如瓦解敵國聯(lián)盟、宣揚“人民本位”等,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借鑒的空間。
再次,《君主論》提醒我們要具備足夠的歷史和時代意識。它凸顯了歷史和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強調(diào)君主要恰當?shù)匕盐諝v史和時代的潮流和趨勢,才能更好地制定國家政策和發(fā)展戰(zhàn)略。同時,馬基雅弗利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的規(guī)律和特點,揭示了權力和人性的復雜性和變化性,從而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到了人性和社會的本質。
總之,《君主論》是一部有思想深度和歷史價值的經(jīng)典著作。讀完這本書,我對于政治和社會的認知更加深刻了,對于如何實現(xiàn)民主和權力分配有了更加明確的思路和方向。同時,我也更加明白了一個君主的職責和作用,他的權威和品德對國家和社會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做出人生選擇,還是參與社會和政治事務,我們都應該學習和借鑒馬基雅弗利的經(jīng)驗和教訓,去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
《君主論》讀后感
《君主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政治家、思想家尼古拉·馬基雅維利的重要著作。該書探討了政治與統(tǒng)治的本質,剖析了君主在政治運作中應該如何行事,引起了當時的廣泛關注。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尤其是那些關于權力、道德、智慧和策略等方面的思考。
《君主論》是一本與政治領袖密切相關的書籍。其中提到,國家的前途命運是由國君所決定的。實際上,這一點對于任何時候任何國家來說都是如此。領袖需要學會掌握自己的權力,而不是成為其他人背后的寵物。領袖需要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并形成自己獨特的戰(zhàn)略和決策能力。馬基雅維利認為,領袖必須開創(chuàng)自己的經(jīng)濟政策、外交政策、軍事政策和宗教政策。這些政策必須以國家的利益為中心,而不是領袖個人的意愿和偏好。
在資本主義發(fā)達的今天,國家利益與人類福祉之間的沖突似乎越來越明顯。馬基雅維利認為,這種沖突本質上是難以避免的。考慮到力量和資源的不平等,領袖們經(jīng)常不得不鋌而走險來保障自己的權益。馬基雅維利建議領袖要保持“中庸之道”、“以忍為貴”,以在權力斗爭中保持生存并指導下一步行動。同時,他認為,“眾人之?!迸c個體的追求之間存在著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在“眾人之?!迸c個體的追求之間,領袖必須保持平衡。因為過度關注個體的幸福忽略了公共利益可能會引發(fā)深刻的社會問題。所以,領袖們必須在個體權利和公共福利之間保持平衡。
此外,《君主論》中還有許多有趣的觀點和故事。例如,馬基雅維利在書中談到了一位名叫西洛·長吉老爹的廣受歡迎的領袖。為了打破長久以來的統(tǒng)治,統(tǒng)治者必須想方設法代表新權力。他強調(diào):“游戲的規(guī)則永遠是改變的!”
總之,馬基雅維利用《君主論》提供了許多深刻的思考。未來的領袖不僅需要了解這些觀點,還需要將這些觀點應用到自己的生活、決策和領導風格中。領袖需要在不斷變化的政治環(huán)境中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路線,以確保國家的復興和繁榮。像馬基雅維利一樣,領袖應該謹慎管理國家資源、制定合理政策、堅持真理、遵循法律,這是所有聰明和有遠見的領袖都應該學習的東西。
可以說這本書與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在談《君主論》之前先說一下尼科洛·馬基雅維利,在此之前也稍有耳聞。我發(fā)現(xiàn)在馬基雅維利的個人介紹中提到他出身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很有意思的是1498年馬基雅維利出任佛羅倫薩共和國第二國務廳長官,后又兼任共和國執(zhí)政委員會秘書,1512年美第奇家族推翻共和國復辟后因一起反對美第奇家族的政治密謀蒙冤入獄,獲釋后隱居莊園,《君主論》和《論蒂托·李偉的最初十年》就寫于這一時期。在他晚年,他曾擔任美第奇政府的官員。1527年,美第奇政府垮臺后,他被驅逐出境,同年去世。
馬基雅維利把《君主論》獻給美第奇家族的掌權人以求一官半職?!毒髡?》被稱為邪惡的圣經(jīng),是很多君主的的床頭或身上必備書
馬基雅維利被認為是西方思想史上遭受最多批判的最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對政治生活的道德基礎產(chǎn)生了重大的威脅。說實話,對《君主論》一書我并沒有十分深入的研讀,所以也只能淺顯的談些個人的看法。
現(xiàn)在我就自己很感興趣的幾點談一下感想。雖然他的很多觀點不符合現(xiàn)代思想的觀點。但我讀下來,不適的地方還算少。
君主應該成為一個慷慨的人還是吝嗇的人?在《慷慨與慳吝》這章中馬基雅維利就很坦率地講到“為了不過多的掠奪百姓,為了能夠保全自己,為了不是自己陷于窮困潦倒而被人們所輕視,為了不是自己變成敲詐勒索之徒,君主不應該介意招致吝嗇的名聲,因為這是他能夠繼續(xù)統(tǒng)治的惡德之一?!蔽蚁脒@樣的惡德比所謂的慷慨真的是要好得多了的。
歷史上似乎很少有因為吝嗇而導致下臺的君主,反而那些慷別人之慨的最后很多都走向了橫征暴斂貪婪而被推翻的下場。中國就有太多這樣的事例,那些沉醉在聲色中的帝王君主哪個不是慷慨極致呢?所以,似乎慷慨并不能使君主永遠保住王位,但吝嗇卻不能使君主保住王位。
在二十三章中,馬基雅維利談到了怎樣避開諂媚的人。這似乎是出于他想從洛倫佐·美第奇那里得到一個職位的愿望。他說到“一切良好的忠言,不論它來自哪里,都必須產(chǎn)生于君主的賢明,而不是良好的忠言產(chǎn)生于賢明的君主。
”我特別贊同這句話。在以前學唐代歷史的時候,講到開元盛世,就有唐太宗與魏征的故事,魏征這樣的忠臣固然難得,但恐怕太宗更算是難求的明君了吧!我一直認為英明的君主是前提,因為君主有主動權。
要想國家治理的好主要還是看君主自身的,不管說是明智也好還是英明也好,這種品質是偉大的君主不可或缺的。
在談到君主應該如何守信時,馬基雅維利認為君主的正確態(tài)度是在有利或不利的時候守信。君主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了他的多重性格。
君主不是君子,但卻必須是偽君子。君主是人性和獸性的統(tǒng)一體,雖然干的是男盜女娼的勾當,但卻要裝出道貌岸然的樣子,“做一個偉大的偽裝者和假好人”。為了達到鞏固政權的目的,君主可以不擇手段。
君主的一切行動,都必須以是否有利于統(tǒng)治為標準,如果遵守信義對自己不利,“一位英明的統(tǒng)治者絕不能夠,也不應當遵守信義”。一個英明的君主是要找到愿意上當受騙的人。這與很多國家所謂的愚民政策似乎有著某種切合點。
《殘酷與仁慈、愛人愛戴與被人畏懼的比較》一章中馬基雅維利講到“使人們畏懼君主,他應當做到:即使不能贏得人們的愛戴,也要避免人們憎恨他。”把壞事交給奴才去辦,而好事則留給自己來做,人們就會覺得,君主總是好的,只是奴才把事情搞砸了。
歷史上“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有趣現(xiàn)象,大多得益于這種高明的籠絡術。犧牲幾個貪官污吏,借以保證君主統(tǒng)治的體制安全,這就是“清官政府”、“好皇帝政府”的奧妙所在。要有唱紅臉與白臉的分工。
他的這句話讓我豁然開朗,我想起了歷史上君主的鼎盛時期,比如乾隆時期的貪官和王公。這么聰明的君主怎么能讓這樣的貪官橫行幾十年呢?雖然我不知道當時君主的思想和考慮,但我在這里只能看到一點路。
馬基雅維利說:“關于人類一般可以這樣說,他們是忘恩負義、容易變心的,是偽裝者、冒牌貨,是逃避為難、追逐利益的?!睆倪@些話中可以看出馬基雅維利是一個性惡論者,這也是他認為違反道德的統(tǒng)治不可避免的真正根源。
因此君主治國不一定恪守道德。知道什么時候做狐貍什么時候做獅子是君主成功的關鍵,也是所有政治藝術的秘密。英明的君主知道何時該仁慈,何時該殘酷。
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孔。在這一點上,我相信即使你沒有掌權,你也會自動成為這個理論在日常生活中的支持者。
他同時表示,雖然君主沒有必要具備各種傳統(tǒng)美德,但要顯得具備這些品質是非常必要的。直白的語言,難怪連君主都不能坦然面對。正如德國哲學家利奧·施特勞斯所說“加入我們承認,我們傾向于同意關于馬基雅維利傳授邪惡這個老派的簡樸的觀點的話,那么我們不會是在危言聳聽;我們只會使得我們自己暴露在敦厚質樸或者至少是無害的嘲諷面前。
”有時候事實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更傾向于傳播另一種在他們自己看來是美好的追求,不可否認,盡管我們有時放棄了它,但自由的選擇總是會讓我們選擇那些看起來高尚的東西。喜歡,我們喜歡聽一些流口水的歌,但是如果你問我們哪首歌更優(yōu)雅,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如何回答。
以上是我看完《君主論》以后一點小小的感想。讀完這本書后,我在很大程度上同意馬基雅維利的觀點??磿Y合它的歷史背景,《君主論》產(chǎn)生有它很大的歷史淵源,當然在現(xiàn)在也是有很大借鑒意義的,特別是在很多人都在反思儒家文化是否使中國孱弱這個問題上,《君主論》值得一看。
當然,請先不要看太多對它的評價。
正如馬基雅維利寫的那樣凡是想要獲得君主恩寵的人們,向來都是把自己認為最寶貴的東西或者自以為君主最喜愛的東西作為獻禮,馬基雅維利確實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對偉大人物事跡的知識在《君主論》一書中都奉獻了出來。
這本書從很多方面探討了君主該如何保住自己的權利,如何治理國家,這么多方面中,我對馬基雅維利認為君主該成為一個怎樣的君主,應該具備哪些品質很感興趣,所以我想著重談一下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君主應該成為一個慷慨的人還是吝嗇的人?
要我以前回答這個問題,那答案太簡單了,當然是慷慨的,僅就詞性而言答案就不言而喻。但是看了馬基雅維利的分析,我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一個慷慨的君主慷的其實都是他人之慨,他自己又不會種田賺錢,用的都是人民上繳的東西,他憑什么慷慨?而且慷慨如果拿捏不當?shù)脑捑妥兂闪松莩?,而到最后君主為了保持住自己慷慨的名聲勢必不得不橫征暴斂,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這樣就會使人民怨恨這個君主,那么君主之位自然就坐不安穩(wěn)了。隋煬帝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因為他太慷慨了,人民實在受不了了,紛紛造反,慷慨的君主沒逃過慘死的命運。馬基雅維利說:如果君主是英明的話,對于吝嗇之名就不應該有所介意。如果說慷慨不能使我坐穩(wěn)江山的話,那么吝嗇之名又何妨?
君主應該成為一個殘酷的人還是仁慈的人?
一個想流芳百世的君主肯定希望自己留下一個仁慈的美名,可是在馬基雅維利心中,殘酷從某種角度來說才是真正的仁慈,他比起那些由于過分仁慈,坐視發(fā)生混亂,兇殺,劫掠隨之而起的人說來,是仁慈得多了,因為后者總是使整個社會受到順還,而君主執(zhí)行刑罰不過損害個別人罷了。對于馬基雅維利的這個觀點,我不敢茍同。我覺得他說對于有罪的人要嚴厲殘酷的打擊,這點本身沒有錯,姑息養(yǎng)奸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可是如果君主本身是昏庸的,他認為有罪的人恰是無罪的,那么作為一個殘酷的君主肯定就會濫殺無辜,人民也會人心惶惶,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怎么可能會穩(wěn)定呢?所以說殘酷的君主未必如馬基雅維利認為的那樣能給人們帶去更大程度上的穩(wěn)定。
君主是受人愛戴好呢還是被人敬畏好呢?
如果說兩者只能擇其一的話,我和馬基雅維利的選擇是不一樣的,他認為被人敬畏好。為什么呢?我想他是這樣想的,如果有人威脅讓我去打我的老師,不去的話就會對我拳打腳踢,那我肯定會按他的威脅做,因為冒犯一個我愛戴的人比忤逆一個我敬畏的人簡單多了。那么依次類推,人民反抗一個他們愛戴的君主比反抗一個他們敬畏的君主要簡單多了,道理是對的,可是如果人民愛戴一個君主的話,人們?yōu)槭裁催€要反抗他呢?如果人民非常敬畏一個君主,敬畏到怕有他的統(tǒng)治自己的生命就不能保證的話,人民事很可能造反的。就像人們愛戴李世民,所以根本就沒想過要反他,君主之位自然就坐得穩(wěn)了;人們雖敬畏秦二世,可最終為了保全自己不得不反,秦始皇期望的千秋萬世就可憐的終結于二了。
有人把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提到的一些觀點稱為馬基雅維利主義,之后馬基雅維利主義就成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強權至上主義的代名詞。我雖然對馬基雅維利提出的很多想法并不是很不贊同,但我還是認為做君主畢竟不是做一般的人,還是需要一些像馬基雅維利說的吝嗇,狠毒的品質去管理國家和人民的。
以上就是是我對《君主論》這本書一些淺薄的想法。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君主論讀書筆記集錦十一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筆記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君主讀書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這篇文章是我們的編輯精心打造的“《君主論》讀后感”,相信一定能夠讓您感到滿意。閱讀完作品后,我對書中所描繪的世界深深著迷,內(nèi)心無比向往。寫一篇讀后感來表達自己的震撼感是再好不過了,希望您能從本文中得到一些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