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預先準備好的,教案課件里的內容是老師自己去完善的。只有具備嚴謹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才能做出好的教案,寫好教案課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您在尋找好文章嗎一定要看看“認識米課件”,閱讀本文或許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節(jié)奏!
活動目的:
1,分辨白天,黑夜,早上,晚上的突出特征。
2,理解簡單時間先后發(fā)生的時序關系。
1, 出示早上和晚上的圖片,請孩子觀察。
2, 比較2張圖片上的不同之處。
3, 表述聯系:
早上,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小朋友起床了!。。。
晚上,天黑了!月亮,星星出來了!小朋友睡覺了!。。。
提示:結合一日生活的具體細節(jié)給孩子進行相應的語言輸入。
1, 結合家庭實際情況,把孩子和家人一天當中做的事情都記錄下來(照片式的圖片式的)例如: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餐,上幼兒園。
白天---孩子上幼兒園,爸媽上班。
晚上---回到家,吃完飯,看電視,做游戲,做家務,洗漱,準備睡覺。
黑夜---天很黑,天上有月亮,星星,大家睡覺了。
白天誰去上幼兒園?誰要上班?
晚上我們可以做哪些事情?
天黑了,大家都睡著了,這是什么時候?
提示:可以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學習“先。。。然后/再。。?!?,理解簡單時間的先后順序,比如:“早上起床,我先穿衣服,然后再洗臉刷牙?!薄拔蚁认聪词?,然后再吃東西?!?/p>
1, 成人說情景,讓孩子判斷是什么時間。(白天,晚上,早上,黑夜)
2, 成人準備不同時間的背景圖,和孩子一起玩過家家的游戲。
活動要點:
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活動幫助孩子理解時間的概念。
本節(jié)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1)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4)體驗成功
(1)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鐘表店去看看,你們愿意嗎?”
(課件展示各種各樣的鐘表面)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揭示課題:是啊,鐘表不僅外形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表的知識。(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你都知道關于鐘表的那些知識?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讓學生說說自己所了解的鐘表的作用并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起床時間,從而讓教師了解了學生收集時間信息的情況,學生更明確了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營造了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氣氛。
(2)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觀察:先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小鬧鐘,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
交流: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己的發(fā)現。
匯報:學生匯報觀察及討論結果,教師板書:時針 分針 12個數
討論:時針和分針的區(qū)別。
(在匯報觀察結果的時候學生通常會說到秒針,當學生說到秒針的時候應肯定學生觀察得很仔細,同時教師說明秒針走一圈才一分鐘,我們在看時間的時候通常只看時針和分針就可以了,有關秒針的知識我們以后再學習。)
2.教學整時
(1)出示2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表示的是什么時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說出后教師引導:2點,還可以說成2時。
(2)再出示4時,讓學生再說說是什么時刻,并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3)出示8時,讓學生說說是什么時刻,同時談談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干什么呢?
(4)出示2、4、8時,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看整時刻的方法,并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方介紹給大家。
總結:分針指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5)讓學生在自己的小鬧鐘上撥出3時,6時等時刻,并展示給大家看。
3、教學半時
出示半時的鐘面,讓學生討論交流這是什么時刻。自己動手撥一撥。
4.出示情景圖:聰聰的一天
(1)師談話:想不到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這么強,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觀察能力怎么樣?請大家看屏幕上的這張圖,你能馬上說出鐘表顯示的時刻是幾時嗎?聰聰都在干什么?
(2)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會有兩個同樣的時間“9時”? 并說說自已在這兩個時刻的時候分別在做什么?從而向學生滲透一天有24小時和學會用上午下午。
(3)讓學生撥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時刻,并說說在這個時刻自己在做什么,為什么喜歡這個時刻?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線的認識》,首先,我對本節(jié)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說教材
《線的認識》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第七冊第二單元第一節(jié)內容。本節(jié)內容是認識線段、射線、直線,知道它們的聯系和區(qū)別。
二、說教法
本節(jié)課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原則,運用看、說、畫、讀、猜和體位法,小組討論法。在采用問答法時,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
三、說學法
對于剛上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其實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圖形,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抓住學生特點,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 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愛猜謎語、玩游戲這幾方面入手,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線、猜謎語、做手勢等活動來進行體驗、記憶,從而進一步理解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概念,了解它們的特征,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四、教學程序及設想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 先用線字入手,抓住學生強烈的表現欲,從而導入新課。
第二環(huán)節(jié):(教授新課) 考慮到知識的抽象性,和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動,注意力時間短的特點,在課題導入之后,我會設計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去觀察、去思考、取發(fā)現異同,從而完成重點知識的教學。
第三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總結什么是線段、射線、直線。 (當堂檢測) 鞏固練習強化新知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著趣味性、思考性、綜合性的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做到層次分明,并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肯定和點評。
第四環(huán)節(jié): (當堂檢測) 鞏固練習強化新知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著趣味性、思考性、綜合性的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做到層次分明,并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肯定和點評。
第五環(huán)節(jié):(全課總結)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總結,我將提問: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通過全課總結,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方法、進行反思和評價,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億以內數的認識》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節(jié)第一課時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和掌握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的。本冊教材先教學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再教學億以上數的讀法和寫法,在兩部分認識數的教學中安排十進制計數法,知道數位、數級,對億以上數的認識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認識億以內的數,知道億是一個大數,掌握大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操作等方式獲得探究學習的體驗,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體 會數學學習的方法。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內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情感態(tài)度:
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的習慣。
心理特點:思維比較活躍,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知識結構:學習了萬以內的數,對萬以內的數有了較深的感性認識。
PPT展示2010年人口普查的人數,提供認識大數的現實背景,意在通過具體實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認識到學習比萬大的數的必要性。讓學生嘗試讀一讀畫面上呈現的大數。
借助計數器數數,引出新的計數單位,形象揭示“千”“萬”“十萬”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活動一說明用數字表示數的方法,由此引出活動二的數位順序表。
呈現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介紹“數級”,讓學生利用數位順序表說出每個數位上的數表示多少,理解“位值”意義。
活動三是教材例2、例3的教學,例2重在讓學生體會讀數的本質就是讀出每個計數單位的個數,整萬數則可以按照個級數的讀法去讀,然后在加一個“萬”字即可,例3重在讓學生掌握含兩級的讀法,特別是含0的數的讀法是難點。讓學生嘗試讀數,集體討論并總結讀數的法則。
本環(huán)節(jié)我共設計了三組不同的練習?;A練習考察整萬數和含兩級數的讀法,鞏固練習意在區(qū)別萬以內和萬以上數的讀法和拓展練習探索含0的數的讀法。不同層次的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本節(jié)課我通過以上四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理念,我通過游戲引入、動手操作、交流感受、互動合作和課外延伸等手段最大化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過程中獲得美的感受得到美的熏陶。
作業(yè)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對本節(jié)課只是的鞏固和復習。
億以內數的認識: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認識時間》第一課,是常見量教學。這節(jié)課教學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鐘面和整時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與幾時半,同時也為學生以后學習時、分、秒的認識及相關計算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依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明確時、分的含義,能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2、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觀操作與演示,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的過程,理解常見的時間單位,掌握基本的時間知識和技能。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體驗時間的知識就在身邊,形成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能準確數分(5分5分地數)。
2、能讀、寫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
1、理解1時=60分。
2、概括認識時間的方法。
3、正確認識“幾時差幾分”的時間。
(四)教具和學具的準備
課件,鐘表模型,制作鐘表
(1)實踐作業(yè):20xx年10月12日早上9時,一個令所有中國人驕傲與自豪的時刻,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勝利升空。現在讓我們一起回顧這激動人心的場面吧。(播放神舟六號發(fā)射的資料影片)我們的神舟六號在太空上遨游了幾天后,安全著陸的那一刻也牽動著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你們知道它是什么時候返回著陸嗎?請上網查找它著陸的準確時間,設計一個漂亮的鐘面,把這個時間表示出來,下節(jié)數學課我們將用這些作品辦一個鐘表展覽,好嗎?
【課后實踐作業(yè)充滿挑戰(zhàn)性與創(chuàng)造性,由于神六返回著陸的時間是4時33分,又一次造成了學生的認知沖突,為了完成作業(yè),學生必須自覺地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去探究新知,學生思維的翅膀才會愈張愈開、越飛越高?!?/p>
整一節(jié)課,我盡量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組織他們動手操作、合作交流,鼓勵他們去猜想、概括,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出色的發(fā)現者、勇敢的探索者和快樂的創(chuàng)造者。
認識整億數教學課件
認識整億數教學課件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掌握含有億級的數位順序表,認識十進制計數法;知道整億數的組成,能正確讀寫整億數,會把整萬或整億的數分別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3.通過一些數據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我國的成就和人類科學研究的成果,進一步感受數學在社會生活和科研領域的應用價值,增強學好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整億的數和含有億級的數位順序表,并學習把整萬或整億的數分別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一、復習舊知,激趣引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關于數位順序表的一些知識,你還記得嗎?
請學生按順序貼出個級、萬級的數位。齊讀。
2.指著數位順序表提問:
10個一百是( ),10個一千是( ),10個十萬是( ),10個一百萬是( )。
你還知道比千萬更大的嗎?
老師也了解到幾條含有“億”的信息,出示例題圖:
觀察圖片,你知道哪些信息?關于“億”你還知道哪些知識?
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認識整億數”,板書。
二、師生探究,學習新知
(一)學習數位順序表
1.出示計數器,師生齊數
(1)如果我們一千萬一千萬的數,邊撥邊數。10個一千萬是一億。(板書)
(2)如果我們一億一億的數,會得到什么?
你能上來數一數嗎?請學生上來數。10個一億是十億。(板書)
(3)如果我們十億十億的數,會得到什么?
請學生上來數。10個十億是一百億。(板書)
(4)如果我們一百億一百億的數,會得到什么?
學生一起數。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板書)
談話:通過用計數器數,我們又得到了四個新的計數單位,是什么?(板書)
每一個計數單位都有自己的數位,你能把它們貼出來嗎?
請學生上來貼。后面還有很多數位,可以用“……”來表示。
2.觀察數位順序表,通過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談話:像這樣的每兩個相鄰數位之間的進率是10的`記數方法叫十進制記數法。
3.小練習
(1)數位順序表從右起,第9位是( )位,它的計數單位是( )。
(2)一個十位數,它的最高位是( )位,和它相鄰的數位是( )位和( )位。
(3)10個一億是( ? ),10個( ? )是一千億。
(二)讀數、寫數
1.談話:我在計數器上撥了幾個數,你能試著讀一讀嗎?
請學生讀,討論:你是怎么讀出這些整億數的?匯報。
談話:你能撥出一個整億數,讓我們讀一讀嗎?
請幾名學生上來撥,其余讀。指名提問:你是怎么讀的?
小結:讀整億數時,億級上的數按個級的讀法讀,再加一個“億”字。
2.你能對著計數器或數位順序表,試著寫出這三個數嗎?出示例題圖
請學生上黑板試寫。
提問:九億是由什么組成的?最高位是什么?十七億呢?三百五十四億呢?
你是怎么寫出這個數的?
小結:寫整億數時,億級上的數按個級的寫法寫,萬級和個級的數位沒有,就用0占位。
3.小組活動:你擺我讀,你說我擺
(1)師:你能按要求擺一擺嗎?
一個整億數是十位數,最高位是最大的一位數,其余各位都是0。
(2)請同學們用自己手里的數字卡片,擺出整億數,同桌讀;一人說整億數,另一人擺。
提問:你是怎么擺的?你是怎么讀的?
(三)數的改寫
1.談話:老師還收集了幾條信息。出示:
(1)我國領土面積約9600000平方千米。
(2)末全國總人口約1300000000人。
(3)江蘇省在校大學生約140萬人。
(4)有人預計,北京的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銷售收入將達40億元。
提問:你最先知道哪條信息?為什么?你發(fā)現這些數有什么不一樣?
為了方便,我們常常整億、整萬數改寫成以“億”或“萬”為單位。像這樣的寫法在生活中是經常用到的,出示信息:
聯合國預測2050年全世界總人口約為89億;
地球上的恐龍大約是在6500萬年前滅絕的;
《美食總動員》在美國的票房突破了5億美元。
你能照樣子,把第1、2條信息也改寫一下嗎?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得出兩個數相等,所以用“=”連接。
提問:你是怎樣把整億、整萬數改寫成以“億”或“萬”為單位的?
2.練習:課本第4題
校對,展示。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關于人體的知識?
補充資料:
(1)人的腦細胞大約有一百二十億至一百四十億個。
(2)人體內全部毛細血管的總長大約有十萬千米。人體的神經約有1000萬條,總的長度達30萬公里;
(3)人體里的大小血管如果連接起來,長度可達15萬千米,可繞地球赤道將近4周。
(4)人的頭發(fā)數量各不相同,黑發(fā)人約有12萬根,紅發(fā)人有9萬根,金發(fā)者有達15萬根。
[設計意圖]:教學中呈現出信息的不同寫法,初步讓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發(fā)現哪種寫法方便,接著出示補充的信息,繼續(xù)感受以“億”為單位的方便之處的同時,也讓豐富學生的知識,繼續(xù)讓學生模仿例題進行改寫,學生更容易掌握。
三、感受“億”
剛才有同學悄悄問老師,學了這么多關于億的知識,一億到底有多大?。?/p>
我們來推算一下:出示例5
請同學們自己先推算,討論,交流。提問:你是怎么推算的?
師總結推算方法。
提問:假如一輛汽車載重6噸,一億枚硬幣大約需要多少輛這樣的汽車呢?
你有什么想法?同學之間互相說一說。
[設計意圖]:推算1億枚硬幣的重量,是讓學生感受1億數值之大,培養(yǎng)推理能力的好素材。因此,通過推算汽車運的次數,可讓學生更深的感受1億之大,有利于學生的數感培養(yǎng)。
四、總結
今天你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除了“十進制”,人類還發(fā)明了其他計數法,請同學自己閱讀“你知道嗎?”
《認識角》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67頁——68頁的教學內容。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角,但要把生活中所見到的角抽象成數學中的角學生往往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材只對角做了一個初步的介紹,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幫助學生初步認識角的含義,體會角的基本特征。所以在內容設計上,特別注意強化學生的實踐活動,通過折一折、找一找、比一比等實際操作,讓學生對角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生活實際,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比較角的大小,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能力目標:經歷“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和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的學習習慣,增強合作探究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基本圖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并能直觀區(qū)分角的大小。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程度有關。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學習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的。教師的教需要通過學生的學來體現,而學生的學則是需要教師引導的?!敖恰睂τ诙昙壭∨笥褋碚f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教學中我將觀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機貫穿于課堂中的各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guī)律,采用看一看、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折一折、說一說等教學手段,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并充分發(fā)揮現代教學多媒體組合的優(yōu)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靜態(tài)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tài)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見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里。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yōu)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
在學法上,選用指導學生觀察、操作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一)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復習引入。
回想一下,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引導學生回顧復習,依次回答出各個圖形的名稱。然后教師引入新知: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認識一個新朋友,板書課題:認識角。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點出發(fā),既能喚起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又能激起他們參與學習新知的熱情與積極性,為繼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二)從尋找生活中的角,到實物中抽象角,初步感知角。
本課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中的角”逐步提升為“數學上的角”。因此,我先通過實物演示幫助學生初步認識角:剪刀張開的兩個刀刃夾成一個角,鐘面上兩根指針夾成一個角,紅領巾的兩邊組成一個角。然后問學生:你還能從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找到角?在此基礎上,通過動態(tài)的過程把這些角抽象出幾何圖形,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初步感知數學上的“角”的形象。
(三)操作觀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在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形象之后,再提出問題:你能不能想辦法折一個角呢?把折好的角介紹給同學。這樣在激起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也使他們更充分的感知到角。這時及時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呢?閉上眼睛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充分調動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參與,引導學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稱,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角的完整表象: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然后及時設計“判斷”,在平面圖中“指角、數角”練習,通過辯認與說理,再次加深對角的本質特征的認識。
(四)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學生建立了角的正確表象基礎上,我設計了操作活動角和大小三角板對應角的比較兩個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角的大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我先讓學生在小組里充分動手操作,討論討論,看看你發(fā)現了什么?然后在班上師生互動交流,引導學生發(fā)現并總結出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張口有關,與角的兩邊長短無關。再巧妙運用多媒體演示驗證,變抽象為直觀,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五) 拓展應用,提升學生能力。
在這里我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一張長方形紙,去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可以畫一畫,也可以折一折,還可以剪一剪,比比看誰想的方法多。在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請學生把幾種不同的剪法和同學交流,教師演示。這一設計激發(fā)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發(fā)展了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使教學達到了高潮。
(六)回顧總結。
讓學生回顧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然后通過出示:籃球場地、籃球板、球門架、樓梯以及樓房建筑物等,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善于觀察,就會發(fā)現更多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低年級學生一般以“概念形成”作為建立概念的主要形式。形成概念是概念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步,這個過程應該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去完成,用自己的頭腦親自去發(fā)現事物新的本質屬性和規(guī)律,進而獲得新概念?,F代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發(fā)現不限于那種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的行為,正確的說,發(fā)現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p>
第一步:感知具體形象。思維始于操作,操作促進思維。學生觀察電腦圖得出()個( )相加……教師板書同數相加的算式。從而讓學生通過直覺思維,將主體感知與動作直接聯系,獲得關于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感性認識,教師接著問:4個2相加可以寫出來,那8個2相加、12個2相加。。。。。呢?寫起來非常麻煩,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動腦思考:怎樣表示更簡便?通過巧設書寫障礙,使學生在寫和讀同數相加的算式的活動中,親身感受相同加數相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確實很麻煩,調動學生進一步探究怎樣表示更簡便的欲望。
第二步:形成乘法表象。在體驗理解乘法意義的過程中,教師應開展直觀操作、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動,幫助學生形成概念。教師組織學生觀察黑板上的一組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學生很快發(fā)現同一個加法算式的加數是一樣的,緊接著教師用精煉的數學語言概括:“像這樣的加法,還可以用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乘法表示?!痹僖?個2相加為例,“這道算式中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2?”教師用有幾個相同加數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體會乘法算式的意義,然后列乘法算式。4個2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是:4×2,還可以表示2×4,引導學生理解乘法算式的含義,認識乘號。學生自由乘法的各部分名稱和讀法,進一步梳理乘法算式的意義。學生把另外幾道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通過觀察算式,發(fā)現同數相加的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之間的對應關系。教師反問:“有了加法算式,為什么還要用乘法算式呢?”學生結合直觀圖形和算式的視覺支撐,進行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到:乘法算式是由幾個相同加數相加演變過來的,是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簡便形式,從而初步體會了乘法的意義。這樣的設計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理念。
第三步:抽象概括乘法。概念形成之后,應及時讓學生用語言表述出來,以加深對概念的印象。教師鼓勵學生舉一反三:像這樣的加法算式,你們還有嗎?請寫成乘法算式。學生根據前面的學習,遷移內化推出其它幾道加法算式對應的乘法算式。學生分析加法算式的意義,改寫成乘法算式,說改寫的思路,初步概括出乘法的含義。接著學生再一次回到動物園提數學問題,列乘法算式解決問題,進一步鞏固乘法的具體含義。
通過以上三步學習活動,學生經歷了由幾個相同加數相加到乘法運算的過程,學生的思維由直觀動作操作到具體形象思維,最后形成初步抽象思維,并把兩種思維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感知了同數相加與乘法的關系。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規(guī)律,較好地理解了乘法的意義。
“認識鐘表”是冀教版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八單元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分兩課時進行教學,本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要求學生認識整時和半時。認識整時雖是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但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要掌握的知識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學生已潛移默化的感知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通過教學,使學習成為學生生活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并為以后繼續(xù)教學時、分、秒的有關知識奠定基礎。教材以聰聰的星期天為情景,呈現了聰聰在不同時刻都在干什么,以7點、9點、12點半、3點半、5點半為例,從而讓學生認識整時和半時,課后還設計了3道練習,貼近生活,富于童趣。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 經歷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初步認識鐘表的過程。
2、 知道鐘表在生活中的作用,會看整時、半時。
3、 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有計劃的、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重點:正確讀寫鐘面上的數
難點: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數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認識米課件10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認識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精心整理,為您帶來了認識厘米課件教案,相信您閱讀后會有所收獲。教師在備課時提前規(guī)劃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課件是必不可少的,只需要在課前認真編寫好教案課件即可。教案課件的認真編寫可以有效提高教學的連續(xù)性和可持續(x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