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益智游戲。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游戲成為幼兒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游戲就是一種智力活動,是幼兒智力開發(fā)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徑。廣大家長應該尊重幼師,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實現(xiàn)“家園”互動。你收集了哪些有趣好玩的幼兒園游戲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例析幼兒益智游戲的設計與原則”,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在創(chuàng)設益智游戲時,教師要根據一定的智育任務,結合幼兒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點,設計出一種有規(guī)則的游戲。既能要求幼兒在智力上做出一定的努力,又能以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進行,從而在愉快的活動中發(fā)展幼兒各種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fā)展。 1.設計有助于提高觀察力的益智游戲 良好的觀察力是在生活實踐中經過系統(tǒng)的訓練而獲得的。比如益智游戲“幫小動物找家”:在一張空白紙上畫出天空、海洋、陸地、森林、草原等背景,故意把小動物的圖片放錯位置——蝴蝶飛進海里、小魚跑到天上、小豬上了樹……然后我要求幼兒仔細觀察圖片,找出哪些動物位置有錯誤并且予以還原。該游戲需要幼兒認真觀察,然后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判斷對錯,進行糾正。 觀察力不是單一存在的,有時需要各種能力的融合。比如在益智游戲“我是小神童”中,我在桌子上出示積木、鉛筆、易拉罐以及玩具娃娃等10種物品,先請幼兒仔細觀察,然后要求幼兒閉上眼睛,并把桌上的東西偷偷拿掉一個藏在身后,讓幼兒睜開眼睛,仔細看看桌子上什么東西沒有了,先說對的幼兒獲勝。這個游戲還可以分組進行,以競賽的形式激發(fā)幼兒興趣,在游戲中提高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和記憶力。 2.設計有助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益智游戲 幼兒時期是口頭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期,因此教師必須抓住這個時期努力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而益智游戲是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閱讀活動中,我有時會準備一些小動物和物品的圖片(紅袋鼠、火帽子、跳跳蛙、盤子、餃子、笤帚、紅袋鼠媽媽等),設計益智游戲“看看誰說得棒”:把這些卡片畫面朝下放好,請幼兒隨意翻開兩張,根據畫面內容造句。比如,翻開的畫面是“紅袋鼠”和“媽媽”,幼兒可說“紅袋鼠愛媽媽”,也可說“紅袋鼠幫媽媽干活”。幼兒輪流翻圖造句,直到卡片翻完為止。在幼兒學會用2張卡片內容編成一句話的基礎上可再提高要求,讓他們翻出3張、4張或5張等造句。 在閱讀活動中,我有時會準備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類物品,設計益智游戲“你說我猜”:幼兒兩人一組,要求其中一名幼兒描述出此種物品的特征,但不能說出名字,另一幼兒不準看我手中的圖片,根據伙伴的描述說出物品名稱,在一定時間內,看看哪組說的多就獲勝。比如我出示圖片“西瓜”,一幼兒描述“夏天經常吃的一種水果,大大的、圓圓的像個皮球,外面是綠色的,里面是紅色的,很甜”,另一名幼兒需根據描述正確說出“西瓜”。這種游戲不僅能鞏固幼兒對物品特征的認識,而且對于培養(yǎng)幼兒連貫講述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3.設計有助于提高數(shù)學應用能力的益智游戲 前蘇聯(lián)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苯處煈O計有助于提高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益智游戲來發(fā)展幼兒學習數(shù)學和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比如益智游戲“迷宮小轉盤”:(1)找一個蛋糕盒蓋做底襯,在底襯上用鉛筆畫上迷宮路線;(2)把廢舊的泡沫塑料坐墊剪成一條條細長條,按照迷宮路線粘在底部,變成一個立體的迷宮圖;(3)準備一個玻璃珠,放在入口處,然后雙手晃動小轉盤,讓玻璃球按自己的推理在迷宮中回旋前進。又如益智棋類游戲“你追我趕”:我在棋盤上畫出彎彎曲曲的行走路線,讓幼兒從4個角出發(fā),猜拳決定誰先擲骰子,骰子面朝上的數(shù)目為所走棋的步數(shù),走到所在的點,按提示做。如:1+8=?(回答正確前進6步,回答錯誤后退6步)這樣依次類推,先到終點為贏。在不同的點上我有不同的提示,而這些提示和要求涵蓋了很多領域的知識,從而提高幼兒學習和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在設計幼兒益智游戲時,教師應堅持以下幾項原則: 1.堅持趣味性原則,增加吸引力。在設計益智游戲時,教師要盡可能提高游戲本身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幼兒樂意參與游戲。比如在益智游戲“小動物找家”中,有的動物可以只出示半個頭部,有的動物可以只出示一只腳印,讓幼兒根據形狀特征來辨別是哪種動物。這樣的形式能增加游戲的趣味性,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2.堅持挑戰(zhàn)性原則,激發(fā)求知欲。根據幼兒年齡的特點.益智游戲的內容應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比如在益智游戲“你說我猜”中,教師可出示一些比較抽象的圖片.如“地球”“閃電”等,讓幼兒竭盡所能想出合適的詞語以完成游戲任務,滿足幼兒求知的需求。 3.堅持漸進性原則,體現(xiàn)成就感。益智游戲材料的投放,一定要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順序。比如在投放拼圖類益智游戲材料時,可先投放一些簡單的鑲嵌式拼圖,然后逐漸增加難度,投放一些不同形狀的幾何體圖形讓幼兒拼擺圖案,最后再投放小木棍或者火柴,讓幼兒在一定數(shù)目下擺成正方形或者三角形。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游戲閱讀
民間體育游戲是為了發(fā)展幼兒的基本動作,讓幼兒掌握各種基本動作的技能、技巧,鍛煉幼兒身體、促進身體各機能發(fā)展以及增進健康。民間體育游戲具有競爭色彩,幼兒通過努力可以不斷達到更高的競技水平,通過勝負的差異,體驗成就感與榮譽感,在享受成功與勝利的愉悅的同時,不斷增強和發(fā)展自信心,從而形成銳意進取、機智勇敢的良好個性品質。民間體育游戲除了鍛煉之外,還具有多樣性、隨意性和濃厚的趣味性、競技性,它豐富了當代兒童游戲的內容,滿足了兒童自由游戲的愿望。因此,民間體育游戲有著不同于體育活動的獨特的設計思路與組織方法。
一、民間體育游戲必須貫徹靈巧性原則
民間體育游戲設有發(fā)展幼兒靈巧機能的內容和機制。這是針對幼兒機體能力的發(fā)展需要提出來的。學前兒童的走、跑、跳、投擲、攀爬等基本動作雖已基本成形,但動作的準確性、協(xié)調性都比較差——即缺乏靈巧性,動作的整體形態(tài)還顯得較為笨拙。通過設有靈巧訓練內容和制約機制的民間體育游戲可以提高幼兒的神經系統(tǒng)對肌肉的調節(jié)作用及其對精細動作的控制能力,使幼兒的各項基本動作的發(fā)展逐步朝著準確、協(xié)調、熟練的方向轉化,從而形成正確、合理的動力定型。靈巧性原則要求民間體育游戲的設計必須有機動應變的可行性存在。如民間體育游戲“老鷹抓小雞”中的躲閃動作等,都屬于含有機動、應變制約機制和相關運動能力的訓練內容。靈巧性原則還要求多安排或穿插進行有益于發(fā)展幼兒精確能力、協(xié)調能力的游戲內容,如拍球計時賽、過獨木橋、跳格子等等。
二、民間體育游戲必須體現(xiàn)智慧性原則
民間體育游戲過程能夠體現(xiàn)幼兒智慧的閃光點。通常在民間體育游戲中,都存在一個怎樣完成游戲才能做到最快、最好,或者請幼兒自己討論設計不同的游戲玩法、編游戲歌謠等。故意給幼兒留下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考空間,有利于促使幼兒積極開動腦筋,以最佳的方式完成游戲。民間體育游戲也只有體現(xiàn)出較多的智慧性,才有可能顯示出較多的趣味性。而“好玩”則是促使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游戲的一個重要的內在驅動力。
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智慧性原則,教師在設計民間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應該在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多地留有完成游戲的多種方法的選擇余地,這樣就能不斷地開拓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如果說一種民間體育游戲只有一種玩法,就很難說它是一則好的民間體育游戲,同樣是“跳格子”、“打沙包”、“貼膏藥”,就應該有不同的“跳”法、“打”法和“貼”法。這正是民間體育游戲的價值所在。
三、民間體育游戲必須堅持教育性原則
民間體育游戲具有濃厚的競技性、趣味性,除了能發(fā)展、完善幼兒精細動作和局部機能之外,更能在心理上使幼兒體驗各種感受:或成功,或失敗;或歡樂,或痛苦;或希冀的實現(xiàn),或期望的落空。民間體育游戲的教育性原則主要體現(xiàn)在培養(yǎng)幼兒自信、自強的品質和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等優(yōu)良道德風貌的塑造上。一個好的民間體育游戲應該既能表現(xiàn)個人價值,又能體現(xiàn)集體力量。為此,在設計民間體育游戲時,教師應有意識地把個人項目與集體項目有機結合在一起,既不搞單一的個人項目的游戲,也不搞純粹的集體項目游戲。換句話說,所有表現(xiàn)個人技能的游戲最好都用組隊的方式來進行。這樣既能顯示個人的價值,又能體現(xiàn)集體的力量,使幼兒在獲得成就感(或產生失落感)的同時又能切實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強大,感受到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以利于互助觀念和集體榮譽感的形成。
四、民間體育游戲必須強調安全性原則
安全第一是學前教育工作中各項具體活動的普遍要求。在民間體育游戲的設計、組織過程中應強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民間體育游戲具有競爭、競技和趣味性強的特點,有一定的激烈程度和完成難度,幼兒參與的欲望一般都比較強烈。這就使得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比較容易“忘乎所以”,會不同程度地產生一些激動的情緒,再加上有允許自由發(fā)揮來完成游戲的余地,因此每個幼兒完成游戲的過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老師也就無法完全事先預料游戲過程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這就要求教師準備工作想得周到一些,以便防患于未然。比如,游戲要求的場地、設施沒有任何尖棱角和較硬的物體,不會產生撞擊,不會因摔跤而造成傷害等等。這就要求游戲應在有草坪或有木地板上進行;應采用質地輕柔、棱角圓滑的材料或塑料、橡膠、泡沫、海綿等制作的游戲道具;游戲材料的立體高度不能太高,坡度不能太陡,諸如“獨木橋”、“蹺蹺板”、“平衡木”之類的安裝設計高度離開地面十五——三十厘米即可;民間體育游戲還要特別防止人為的傷害。因為有時在比賽的過程中幼兒之間難免會發(fā)生一些矛盾沖突,教師應及時進行疏導、調解,簡要地說出正確的行為方式,讓他們及時化解矛盾,繼續(xù)游戲,直至完成。
五、民間體育游戲的指導必須強調科學性原則
要尊重兒童是獨立的個體。兒童有主動活動、自由活動和充分活動的機會和權利。游戲對于幼兒之所以魅力無窮,是因為幼兒的自主性可以在游戲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和發(fā)揮。在民間體育游戲中,隨意性較強,幼兒可以自主的支配控制自己的行為。游戲是幼兒學習的一種獨特途徑和方式,是他們認識世界、發(fā)展自我的媒介。我們應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確保民間體育游戲的時間和空間,依據游戲計劃,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是保證幼兒充分活動的物質條件。
要尊重兒童是完整的個體。兒童除了有健全的身體外,還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必須高度重視其身體、認知、品德、情感、個性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要實現(xiàn)對民間體育游戲的有效指導,關鍵是要處理好師生關系。要學會識別孩子的情感并接受他們的情感,營造起一種寬松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和心理氛圍,讓他們無拘無束地游戲,使他們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增強對民間體育游戲的興趣,使他們在游戲中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游戲中應用提問或建議的方法去影響幼兒的游戲行為,而不要一味地命令或責備他們。
要尊重兒童是正在發(fā)展中的個體。兒童除了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芡猓€存在發(fā)展的個體差異,應遵循其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承認個體差異,充分發(fā)掘其潛能。兒童是發(fā)展的、能動的主體,在游戲中,要相信他們自身具有巨大的潛力。在游戲中,教師應成為幼兒游戲的“援助者”和優(yōu)異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者”。由于受遺傳、環(huán)境、生理特點等因素的制約,每個幼兒在發(fā)展上都有其個性特點。在組織和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時,通過觀察,了解不同年齡幼兒有哪些生活經驗,感興趣的是什么,最樂于干什么,為他們提供最佳的游戲環(huán)境。
大吃小
目的:比較數(shù)的大、小。
玩法:
1、出牌比大小。爸爸(媽媽)和孩子各有一半牌,每次雙方各出一張牌,都反扣在桌上,然后數(shù)一、二、三,同時把出的牌翻過來。比較這兩張牌的數(shù)目,若是一樣大的,就各自收回牌,若不是一樣大的,小的牌被大的牌吃掉,歸大牌所有者(這兩張牌不能再用來出牌)。直到把雙方的牌都出完,最后看誰得到的牌多誰就贏了。
2、翻牌比大小。先把牌都反扣在桌上,爸爸(媽媽)和孩子各翻一張牌,比較牌的數(shù)目,若是一樣大的,就仍翻轉回原處,若不是一樣大的,就大牌吃掉小牌,這兩張牌都歸翻大牌的人。直到把反扣的牌都翻完,最后看誰得到的牌多誰就贏了。
提示:每次比較兩張牌的數(shù)目時,要讓孩子念出牌的數(shù)目,說說幾比幾大,幾比幾小。
接龍
目的:認識相鄰數(shù)關系。
1、先將牌中的4個7并列擺出來,然后爸爸(媽媽)和孩子各取一半牌,雙方輪流出牌,以7為中心,按數(shù)的相鄰關系接龍,如7的上方接8,7的下方接6,每個7都可以接龍。每次只能接一張牌,無牌可接就由對方接著出牌,直到把所有的牌都出完,誰的牌先出完,誰就贏了。
2、先分牌,雙方各一半,誰有紅桃7就先擺出來,然后輪流出牌接龍,無牌接龍時可以出7,若無牌接龍又沒有7,就由對方接龍。每次只能出一張牌,直到把4條龍都接完,誰的牌先出完誰就贏了。
提示:出牌接龍時,最好說說接龍的兩個數(shù)的大1、小1關系,如出牌9接在8的上面,就說:9比8大1個,有利于孩子認識相鄰數(shù)關系。
配對子
目的:認識數(shù)目;比較數(shù)量的多、少、相等;培養(yǎng)記憶力。
玩法:
1、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擺牌,把撲克牌都反扣在桌上,一行一行對齊。
2、爸爸(媽媽)和孩子輪流翻牌,每次只能翻兩張牌,可以同時翻兩張,也可以先翻一張,再翻一張。
3、翻出的兩張牌若是相同數(shù)目的,如都是8,翻牌的人就可以取出來,配成一對,歸自己所有。
4、若翻出的兩張牌不是相同數(shù)目的,如一張是4,一張是7,就不能取來配對,而是仍翻轉回原處。
5、如此輪流翻牌,直到把桌上的撲克牌都配成對子取走。最后比一比,誰配成的對子多,誰就贏了。
提示:當翻出來的牌不能配對時,提示孩子記住牌的數(shù)目和所在位置,逐漸能有目的地尋找。
每一個孩子都喜歡游戲。事實上,游戲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是孩子獲取經驗、發(fā)展智能的妙方,也是孩子自發(fā)性、創(chuàng)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險及對未來處事的象征。啟發(fā)孩子智慧的游戲有很多種,下面介紹幾種家庭中可常用的親子動腦活動:
分類的游戲:這是創(chuàng)造力學者威爾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類物品,例如小汽車、湯匙、鑰匙、鐵幣、回紋針……等,讓孩子發(fā)覺其共同特征來加以分類,并鼓勵其重復分類。也可以提供符號、顏色、食品、數(shù)字、形狀、人物、字詞等材料,讓孩子能依其特性分類。
扮演的游戲:例如讓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勵孩子應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歡的"角色"。家長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如給他一架飛機,假想他在空中飛行遭遇哪些飛鳥;給他一部金剛,讓他跟鐵金剛對話;給他一些醫(yī)生的玩具,讓他扮演醫(yī)生看病的情形……
手指的游戲:雙手是我們的外腦,訓練我們的雙手,有助于腦力開發(fā);設計一些運用手指的運動,如"手語歌"、"甩手"、"捏泥巴"、"拼積木"等活動,讓孩子能動動頭腦、動動手。也可以用兒歌配合手指的動作,一邊念兒歌一邊運作手指。
躲藏的游戲:跟孩子玩"躲貓貓"的游戲;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讓他來找;在圖案中藏著一些物品、數(shù)字等,讓他找出來;帶孩子到郊外,親子共玩"大地尋寶"的活動;或在報紙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詞"或"物品"等活動……這些都是藏物的游戲。
繪畫的游戲:從涂鴉到能畫出圖形,孩子繪畫的興趣一直很濃厚,他們以畫畫表達其未能以言語形容的感受、情緒。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畫。用各種不同的材料,畫在紙上、布上、板上……讓孩子享受自由創(chuàng)作的喜悅。
組合的游戲:許多發(fā)明都是在原來的物品上加一些功能,如筆加指示棒,變成"指示筆"。父母可先讓孩子觀察哪些物品是"組合"的,然后再讓其思考還有哪些東西加以組合,會更好用;另外用圖片或字詞組合成故事;其他如七巧板、積木的組合圖形,空瓶罐、石頭的組合均是。
觀察的游戲:讓孩子觀察樹苗的成長,或甘薯發(fā)芽,以了解造物的奧妙;由觀察影子的變化,學習科學概念;由觀察人類的表情,而能察言觀色、善解人意;甚至參觀各種展覽、表演、戶外郊游……
知覺的游戲:"知覺"是一種將透過感官所獲得的資料,再經過分析與解釋的能力。知覺包括眼睛、鼻子、舌頭、身體等感覺作用。我們可以讓孩子分辨不同形狀的物品,用觸摸猜東西、用舌嘗嘗各種調味品、玩配對游戲、辨認方向及方位;讓孩子觀賞及指認有背景的圖片等活動。
輕松益智的球類游戲有投球晉級賽,此游戲促進兒童投擲能力的發(fā)展。隨著投的目標物越來越小,數(shù)量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增加,可以促進兒童投擲能力不同層次的發(fā)展。促進兒童數(shù)數(shù)能力的發(fā)展。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使兒童親身體會數(shù)字的意義。
一、投球晉級賽
1、準備:橄欖球、乒乓球、毛線球等球狀物體20個,竹籃、臉盆各1個,小盆或小紙盒5個,平底盤子若干。
2、過程:
(1)一級:墻上掛敞口竹籃一個,略高于幼兒身高。讓幼兒站在兩米遠的地方將球投入竹籃。邊投邊數(shù),投滿5個后成功進入二級。
(2)二級:地上放臉盆一個,讓兒童站在三米遠的地方將球投入臉盆內,邊投邊數(shù),投滿10個后成功進入三級。
(3)三級:地上放更小的盆或敞口紙盒五只,在距離三米遠的地方畫圈,讓兒童站在里面將球投入分別的盆或盒內,每只投滿三個,共15個。然后進入四級。
(4)四級:桌上放平底盤子若干,讓兒童站在距離三米遠的地方,將球投入盤子內,投滿20個成功。
3、注意事項:
(1)兒童站的距離可按兒童投擲能力適當調整。
(2)球的數(shù)量可按兒童數(shù)數(shù)能力做適當增減。
4、意義
(1)促進兒童投擲能力的發(fā)展。隨著投的目標物越來越小,數(shù)量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增加,可以促進兒童投擲能力不同層次的發(fā)展。
(2)促進兒童數(shù)數(shù)能力的發(fā)展。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使兒童親身體會數(shù)字的意義。
二、攻城
1、準備:積木若干、橄欖球或乒乓球1只。或者啤酒瓶若干、籃球或皮球1只。
2、過程:
將積木(或者啤酒瓶)壘高扮成“城墻”,比如第一層4個,第二層3個,第三層2個,第四層1個。讓兒童站在兩米遠的地扔球,“城墻磚塊”倒的越多,得分越高。當兒童用一只球將所有的積木(或者啤酒瓶)都擲倒的時候,城就攻下來了。
3、注意事項:
(1)小的孩子可以設置簡單些。比如城墻可以矮一些,距離可以近些。大點的孩子則可以適當增加難度。
(2)“城墻”的形狀直接決定了游戲的難度,所以家長可以和幼兒各種都嘗試一下。
4、意義
攻城游戲看似簡單,其實要用到的技巧可不少。兒童在扔球的時候,需要同時考慮到扔的力度、角度及手勢。只有三方面都考慮到才能成功。所以是鍛煉幼兒感覺統(tǒng)合能力的一個好機會。
三、走出迷宮
1、準備:玻璃球1個,在桌上畫6*6方格一個,將數(shù)字打亂寫入方格內。
2、過程:
從入口入,讓兒童按照1-20的順序,將彈珠球用手彈出,彈到20即終點,就算走出迷宮了。
3、注意事項:
(1)小的孩子可以將數(shù)字設置為1-10,順序也不要太亂,否則他們找起來會很慢。
(2)注意寫的時候都按一個方向寫,否則6和9會分不清楚。
(一)強化主體發(fā)展,彰顯游戲精神
教師介入幼兒游戲應秉持“強化主體發(fā)展,彰顯游戲精神”的原則。教師的介入是要為幼兒游戲創(chuàng)設更自由和諧的氛圍,為幼兒的發(fā)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教師要通過介入游戲,支持幼兒按自己的興趣、需要和生活經驗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按自己的意愿設計和生成新的游戲。教師要鼓勵幼兒自己解決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讓幼兒在與環(huán)境、材料、同伴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自己。同時,幼兒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更應彰顯自由、和諧和創(chuàng)造的“游戲精神”。也就是說,教師的介人要保證游戲開始的自發(fā)自主,游戲過程的自娛自樂,游戲規(guī)則的自我制定與自覺遵守,游戲材料的自由選擇與自在操作,游戲伙伴的自由組合與相互合作等,最終使游戲主體在自由和諧的活動中得到發(fā)展。
案例:“料理臺”游戲
愷愷正獨自忙著配菜,不一會兒,桌上擺滿了塑料筐、碟、盤等用具,盛器里有蛋、面包、果凍、飲料等,教師見狀就對他說:“你今天準備在料理臺做什么,等會兒我來看你?!睈饜疸读艘幌?,重新回到料理臺張羅起來。不一會兒,愷愷忙完了料理臺的工作,只見他手拿一只咖啡壺當喇叭,爬上了原本放塑料筐的空架子,大聲吆喝:“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好吃的冰淇淋??!”“快來吃,快來買,巧克力冰淇淋啊!”教師見狀,說:“你在做什么?”他回答:“開巧克力冰淇淋店。”“有什么好吃的冰淇淋,要這樣招攬顧客?”看他坐在高高的架子上,教師就一邊和他說著話,一邊示意他下來,但他沒有聽從教師的勸告,仍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游戲。過了一會兒他笑著對教師說:“我是在學昨天聽到的故事里小狐貍賣東西的樣子,你要吃冰淇淋嗎?”教師聽了他的話,略作停頓后說:“那好,我就來做你的第一位顧客。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冰淇淋可以讓我買來嘗嘗的?”愷愷縱身跳下,熱情地替教師拿巧克力冰淇淋。
游戲情節(jié)的展開是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原本的“料理臺”游戲變成了“巧克力冰淇淋店”游戲。這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限制幼兒的游戲行為還是推動幼兒游戲的發(fā)展?面對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教師第二次介入游戲,用扮演角色的方法參與游戲,通過和幼兒對話了解游戲開展的過程,尊重幼兒的游戲主體地位和“游戲精神”,積極投入游戲過程中“生成”的情境,鼓勵和幫助幼兒自主游戲,享受快樂,體驗成功。
(二)仔細觀察、梳理,尋找最佳契機
教師介人幼兒游戲時應仔細觀察、梳理,尋找最佳契機。自然狀態(tài)下的幼兒游戲變化多端,教師要認真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抓住時機有效介入。幼兒在游戲中常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此時,幼兒一般會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使游戲進行下去,但也有一些幼兒會放棄游戲。教師要靜觀其變,留給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在嘗試中積累經驗,學會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當然,一旦發(fā)現(xiàn)幼兒因實在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游戲愿望而即將放棄游戲時,教師必須介人。此外,在游戲中出現(xiàn)的不安全因素對幼兒構成危險時,教師必須立即介人;當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尋求教師幫助時,教師也必須立即作出回應。
案例:超市營業(yè)員
中班角色游戲開始好一會兒了,教師發(fā)現(xiàn)“超市”里的三個營業(yè)員站在“超市”門口無所事事,眼睛看著娃娃家,手里一直無意識地撥弄著小玩具,而“超市”里的物品倒是琳瑯滿目,于是教師走進了“超市”。
教師問:“營業(yè)員,你們站在門口看什么呀?”幼兒回答說:“娃娃家很熱鬧,我們這里沒人來,不好玩?!苯處熡謫枺骸霸趺磿]人來呢?”幼兒回答說:“爸爸媽媽都不來買東西……他們大概太忙了?!苯處熣f:“哦,原來是這樣。那要是他們的娃娃吃完牛奶怎么辦呢?”幼兒說:“我們送貨上門好了?!苯處熣f:“送貨?不錯。怎么送?”三個幼兒熱烈地討論起來。不一會兒,一幼兒找來一輛手推車,裝上貨物就出發(fā)了。他一邊走一邊喊:“我給娃娃送牛奶來了?!?/p>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營業(yè)員”因沒有對應的“顧客”玩伴而無法深入展開游戲,便立即引導幼兒討論和想象,使游戲情節(jié)有了突破,保證了游戲的順利進行,充分體現(xiàn)了觀察對教師介入的作用。
(三)融合多種形式,發(fā)揮互補優(yōu)勢
教師介入幼兒游戲應融合多種形式,發(fā)揮互補優(yōu)勢。只有靈活選用不同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幼兒游戲水平,使幼兒獲得游戲體驗,實現(xiàn)游戲目的。教師介入的方式可分為直接介入和間接介入。
直接介入,指在不影響幼兒游戲意愿的情況下,教師通過提示一個問題或建議,給出一個鼓勵或參照,邀請一個同伴加入或營造一種氣氛支持幼兒的游戲行為。間接介入,指教師以同伴身份參與游戲,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游戲行為,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無論是直接介入還是間接介入,都要以不干擾幼兒游戲為前提,以不破壞幼兒游戲的興趣和游戲的發(fā)展為原則,以讓幼兒獲得游戲體驗以及促進幼兒游戲水平的提升和全面發(fā)展為目的,在一種自然的狀態(tài)下進行。例如在案例“料理臺”中,教師就采用了直接介入和間接介入相結合的方法。第一次和第二次,教師采用直接介入,增強了幼兒游戲的有意性。第三次,教師則通過間接介入支持幼兒的游戲行為。
教師介人的方式也可分為情感性鼓勵和技藝性幫助。情感性鼓勵,即在介入時側重采用鼓勵、欣賞、融入、暗示、啟發(fā)、建議和引導等方法。如,教師的一個微笑、一聲贊美,能鼓起幼兒戰(zhàn)勝自我的信心和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技藝性幫助主要包括示范、參與、幫助、指導和練習等。如,教師通過動作模仿、操作示范和實物提供等給予幼兒具體的支持,使幼兒破解難題,實現(xiàn)游戲愿望。幼兒游戲既需要教師的情感性鼓勵,也需要教師的技藝性幫助。
案例:點心店里的小水壺
玩點心店游戲的幾個幼兒圍坐在桌子邊捏橡皮泥,教師在一旁觀察了許久,發(fā)現(xiàn)幼兒什么也沒捏出來。有的幼兒開始不耐煩了,流露出沮喪的情緒。這時,教師坐了下來。
教師說:“我?guī)湍銈兡蟀阉畨睾脝?”幼兒立刻說:“好。”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幼兒邊聽邊模仿,不一會兒,“水壺”就捏好了,幼兒高興地玩起了點心店游戲。
幾天后,幼兒又玩點心店游戲了,他們依舊要教師捏水壺。這時,教師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向一個正在默默地捏橡皮泥的幼兒,并鼓勵幼兒:“每個人都試一試,相信你們一定會成功的?!苯處熢谂赃呑屑氂^察幼兒的動作,在幼兒碰到困難時給予幫助。果然不出所料,幼兒自己捏出了一把把水壺。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由于幼兒細小動作發(fā)展還不夠靈敏,在水壺造型方面難以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于是,教師通過技藝性幫助給幼兒游戲帶來了很大的支持。但第二次游戲時,教師更多的是鼓勵幼兒擺脫依賴,大膽嘗試,并將情感性鼓勵和技藝性幫助有機結合,促進幼兒能力等各方面的發(fā)展。
當然,幼兒的游戲水平和游戲體驗并非與教師介入的頻率和深度成正比。有的教師介入頻率很高,但幼兒的游戲熱情未必很高。教師的過度介入往往會干擾、轉移或替代幼兒原來的活動意向,降低幼兒的自信心,挫傷幼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介入幼兒游戲應采用以上靈活、有效的支持性策略,適度介入,使游戲成為幼兒自主發(fā)展的有效載體。
【摘要】角色游戲是學前兒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發(fā)開展的游戲,對促進學前兒童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結合本園中班開展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角色游戲,從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的基本結構:角色、物品、情節(jié)、規(guī)則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中班開展角色游戲的幾點指導策略。
【關鍵詞】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結構;指導策略
角色游戲是學前兒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實的或替代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周圍的社會生活的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期特有的游戲,是學前兒童自主地、創(chuàng)造性地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展的游戲。在角色游戲中,學前兒童對現(xiàn)實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戲的源泉。角色游戲來源于兒童喜聞樂見的生活世界,最近流行的國產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深受中班幼兒青睞,對動畫片里面的角色、物品、情節(jié)、規(guī)則非常了解,他們開始模仿動畫片里面的角色和情節(jié),自發(fā)地在戶外進行游戲。在此契機下,我園將中班幼兒自發(fā)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角色游戲搬到戶外進行開發(fā),既增加了幼兒戶外活動時間,擴展了游戲空間,更重要的是利用戶外的自然物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更系統(tǒng)地對中班幼兒的角色游戲進行深入觀察與科學指導。
一個完整的角色游戲要有人、物、情節(jié)和規(guī)則四個基本要素構成,這也是角色游戲的基本結構:角色的扮演,對物品的假想,對游戲動作和情節(jié)的假想,游戲的內在規(guī)則。本文將從這四個要素出發(fā),結合實例對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發(fā)展進行觀察與指導。
一、角色游戲中的人——角色的扮演
角色游戲的核心就是角色,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常常扮演一個或者多個假想并且認為重要的角色。幼兒選擇角色往往依據自己的情感取向,幼兒扮演角色對發(fā)展自身的想象力和自我意識具有重要價值。
(一)自愿原則下對角色群體的模糊劃分。在“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初次角色游戲中,對于“誰來當灰太狼,誰來當喜羊羊”的問題,中班的幼兒經過討論,認為應該采取自愿的原則,這樣一來灰太狼和羊的隊伍自然分開。教師在這一階段沒有采取任何干預措施,因為中班的幼兒已經具備一定的角色意識,所以有能力處理好基本的角色分配問題。
(二)利用聲音對角色群體的精確區(qū)分。在對“喜羊羊和灰太狼”角色游戲的初次嘗試后,中班的幼兒發(fā)現(xiàn),由于只是粗略地進行群體的劃分,沒有任何標記,導致幼兒分不清狼群體和羊群體的具體成員,出現(xiàn)了“灰太狼抓了自己的兒子小灰灰“的情況。這時,需要教師進行干預和引導,教師發(fā)現(xiàn)此情況后,詢問幼兒“怎么樣才能區(qū)別開狼和羊”。這時出現(xiàn)了狼的叫聲“嗷喔,嗷喔……”所有狼都不約而同的叫了起來。中班的幼兒得出結論,只要狼嚎叫就能將狼與羊區(qū)別出來,嚎叫的是狼,不嚎叫的是小羊。
通過用聲音來區(qū)別角色,這是中班幼兒對于角色精確區(qū)分的一次進步,但是狼群體不可能一直嚎叫,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教師選擇了等待,以期讓幼兒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
(三)采用標記對角色群體的徹底區(qū)分。隨著角色游戲的開展,幼兒發(fā)現(xiàn)了之前提到的問題,在實際玩的過程中幼兒不會一直嚎叫,所以通過狼的嚎叫來區(qū)分狼和羊效果不大,狼和羊還是混在了一起。通過討論協(xié)商,幼兒一致決定用貼標記的方式來區(qū)分狼和羊。狼貼藍色的桃心,羊貼黃色的桃心。標記的出現(xiàn),使得狼和羊角色的區(qū)分更加簡便,在追逐游戲中角色更清晰,抓錯人、場面混亂的情況終于得到了徹底解決。
(四)協(xié)商分配角色。隨著角色游戲的開展。中班幼兒發(fā)現(xiàn)狼群體中,不止有灰太狼還要有灰太狼的家人紅太狼和小灰灰。于是幼兒便開始分配角色,天天小朋友確定是灰太狼的角色,孫藝靈和林巧小朋友都想當紅太狼。中班幼兒角色意識強烈,往往爭當同一角色,所以需要教師進行干預,引導幼兒學會如何處理與同伴間的矛盾。我采用以“公報與輪流相結合”的策略確定角色。林巧先主動表達了她想當紅太狼的意愿,這是一種公報策略,但是也不能忽視另一位幼兒,于是幼兒自發(fā)協(xié)商,這次林巧當紅太狼,下次孫藝靈當紅太狼,剩下的狼全部都當灰太狼和紅太狼的孩子小灰灰。“輪流當紅太狼”是中班兒童自己想出來的協(xié)商策略,這體現(xiàn)出公平的原則,這對于角色游戲中角色的扮演無疑是一次巨大的進步。
二、角色游戲中的物——對物品的假想
角色游戲離不開對物品和材料的假想,學會以物代物是幼兒角色游戲發(fā)展的重要特征。角色游戲材料是幼兒角色游戲的物質基礎,不僅可以大力激發(fā)幼兒進行角色游戲的動機,還可以引起幼兒對角色游戲的行動和聯(lián)想,從而實現(xiàn)角色游戲的目的。
(一)有效利用幼兒園材料。幼兒在第一次玩“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游戲時,小羊們不約而同的跑進了小木房子,于是大家一致認為那是小羊的家,幼兒取名為羊村。而灰太狼則躲進較遠處的亭子,幼兒取名狼堡。羊村和狼堡的確定,體現(xiàn)出幼兒的智慧。幼兒覺得,根據動畫片,羊村很大并且有很多房子,而幼兒園的木房子也正好有很多個,所以選擇木房子當羊村;幼兒園的亭子只有一個,并且有一個欄桿,剛好可以抓來圈養(yǎng)羊群,所以亭子當狼堡最合適。
隨著游戲的進行,幼兒發(fā)現(xiàn)木房子大小規(guī)格不一樣,大的可容納8個人,小的容納5個人。出于不擁擠和快速撤退的原則,幼兒制作了數(shù)字標牌,并將貼有標志的牌子貼在門上,提醒小羊木房子的容納人數(shù)。
(二)創(chuàng)新使用新材料。幼兒不僅可以假想材料,以物代物,并且還根據劇情,有效地去創(chuàng)設材料,作為教師應該大力鼓勵幼兒,并且給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材料,以供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去想象和創(chuàng)造。如,中班幼兒自發(fā)拿起我們“跳袋鼠”游戲中的口袋,圍在腰上,后面故意拖的長長的,當作紅太狼的裙子。幼兒自發(fā)地去發(fā)現(xiàn)材料并且發(fā)揮其想象力進行角色利用,創(chuàng)造出了有趣的“口袋裙子”,這是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又一次材料的創(chuàng)新利用。
材料作為游戲的輔助工具,給游戲增添很多活力和發(fā)展空間。在角色游戲的開始階段,教師更多的是幼兒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所需材料的提供者。所以這啟發(fā)我們一定要給幼兒提供充足、豐富的材料,才能點燃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
三、角色游戲中的情節(jié)——對游戲動作和情節(jié)的假想
在角色游戲中,學前兒童要對游戲的情節(jié)進行假想,一般而言,兒童生活經驗的豐富與否會影響他們對游戲動作和情節(jié)的假想。
(一)最初簡單的奔跑情節(jié)——狼占上風。在幼兒初次探索“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角色游戲時,自愿分配好狼與羊的角色后,幼兒開始游戲時便亂作了一團,整個后花園聽到的只是幼兒的尖叫聲。只見灰太狼不斷的奔跑著去抓獵物,而羊們則不約而同的朝著小木房子奔跑。不一會,操場中間只剩幾只灰太狼了,被抓的羊也被送到了亭子里面了。而羊們則在小木房子里面喊到:“狼來了,狼來了?!闭麄€過程,情節(jié)簡單,羊群處于弱勢,狼群的抓捕動作也是單一重復的。
(二)加入新角色逆轉情節(jié)——羊占上風。狼隨時都在羊村外晃悠,小羊都沒有機會出去玩。一旦出去小羊就會被抓走。這樣一來,角色游戲的情節(jié)便陷入僵局,需要教師與幼兒共同打破。經過討論幼兒覺得要“包包大人”出來幫忙,由于小羊們在游戲中顯得很弱小,只能尋找?guī)椭?,而包包大人是《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片里面的一個角色,相當于現(xiàn)實世界里面的警察,是正義的化身。最終經過推選由個子高、力氣大的吳桐宇當包包大人。
包包大人的角色由男生輪流擔任。但這引起了我的思考,幼兒在游戲中有性別差異,對于4—5歲的幼兒而言,他們能比較準確理解性別的概念,開始將性別與人格特點聯(lián)系起來。女孩喜歡安靜弱小的角色,男孩喜歡刺激硬朗的角色。所以在游戲中,我班幼兒普遍認為包包大人需要力量強大的男幼兒來扮演。我們應該尊重幼兒對性別認識的差異性,他們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同時也要支持個別女孩子想扮演包包大人的想法。包包大人加入游戲后,氣勢洶洶地把灰太狼嚇回了狼堡,小羊們受到了保護,都出來玩耍?;姨窃诶潜た匆娦⊙蚺艹隽四痉孔悠髨D出來抓小羊,跑出來幾步卻被守在路上的包包大人嚇了回去。小羊們肆無忌憚的在羊村外玩耍,灰太狼則躲在了狼堡不敢出來,偶爾一只偷偷溜出來的灰太狼在羊群里面顯得那么微不足道,當它想去抓羊時,受到了羊群的攻擊,反而被小羊們抓回了羊村。見狀,在狼堡的灰太狼們更不敢出來了。
抓捕游戲的樂趣在于,你追我趕肆意奔跑,釋放天性,斗智斗勇。包包大人的出現(xiàn)導致羊群占據上風,沒有狼抓的日子對于小羊們來說也是無聊的,甚至熊富康小朋友在木房子里面,探出腦袋朝狼堡喊道: “我是羊,誰來抓我啊?”
(三)改變策略豐富情節(jié)——羊狼共舞。一是誘敵之計——你逗我跑。幾次游戲下來,狼群占據弱勢,羊群也是無所事事,游戲再次陷入僵局。這時需要改變策略,狼群中派出當幾只狼在狼堡外吸引包包大人的注意力,另外的狼則從旁邊的“小道”溜了出來,這時包包大人無暇顧及一群狼。于是,走出狼堡的狼又開始新的抓捕活動,羊與狼的抓捕大戰(zhàn)再次活躍起來,未能及時逃離的小羊就被狼抓住,羊群、包包大人與狼群斗智斗勇,使得角色游戲的時間不知不覺地延長,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二是誘敵之計——我也是羊。狼群的小朋友撕下了狼的標記,悄悄的混在了羊群里面。如,小狼馮詩語找到了小羊李云浩做朋友,并成功誘拐李云浩走入狼堡大門,成功和同伴一起將李云浩關進了狼堡。
幼兒在這一階段,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想象力,甚至加入了動畫片中原來沒有的情節(jié),這是值得我們肯定和大力鼓勵的。
四、角色游戲中的規(guī)則——游戲的內在規(guī)則
角色游戲盡管材料、情節(jié)是虛構的,但也不應該違背生活中的邏輯原則,角色關系中的內在的規(guī)則是確保有效開展角色游戲的關鍵。規(guī)則與游戲的關系就像船與水的關系,“水可載舟也能覆舟”。游戲規(guī)則的功能在于固定游戲內容、規(guī)范游戲行為、規(guī)定游戲方向,從而保證游戲的組織性和穩(wěn)定性。固定的規(guī)則才保證角色游戲順利地進行。
在一開始的游戲中,灰太狼占據優(yōu)勢,張牙舞爪地在羊村抓羊,小羊則不斷掙扎著想要逃跑,于是就出現(xiàn)了幼兒拖拉哭鬧的場景。這時就需要教師適時的指導,與幼兒共同建立規(guī)則,“羊如果被抓,在一只羊和一只狼的時候,羊可以想辦法逃走,如果有兩只狼或者更多的狼抓住了羊,羊就只能跟狼回狼堡;當狼跑到羊村去抓羊時,羊群的數(shù)量超過狼群,羊可以反過來抓狼”。這樣一來,使得羊與狼勢均力敵,沒有一方占據絕對優(yōu)勢,這促使游戲能夠持久和生動地開展下去。所以說,完善的規(guī)則是促使角色游戲有效開展的保證。
總之,角色游戲對幼兒發(fā)展具有特殊的意義,角色游戲是幼兒自發(fā)的活動,通過兒童心理特點的“中介”或“折射”作用,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是建立于兒童的內心體驗。通過本園開展此次角色游戲,更加豐富了兒童的生活經驗,加深幼兒對角色的理解,提高了角色扮演水平,促進了兒童間的合作和交往能力。在此次角色游戲中,也啟發(fā)我們教師要用幼兒的眼光來發(fā)現(xiàn)幼兒的真善美,為幼兒開展充滿童心、童趣的游戲提供豐富的生活經驗、游戲材料、適合的場地以及充足的時間。在游戲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兒童的興趣和意愿,引導幼兒角色意識的發(fā)展,自覺分配角色的能力,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個別的指導。教師要開展行之有效的角色游戲,在角色游戲中,促進我們的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進一步發(fā)展。
《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真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的確,區(qū)域游戲成了幼兒園常態(tài)工作,同時,《指南》對幼兒在游戲和生活中的發(fā)展也明確了年齡段的參考標準,處處體現(xiàn)尊重幼兒意愿,促進幼兒“自主”能力的發(fā)展。大班幼兒明顯自我意識更加明確,更需要自由、平等的空間。教師如何在幼兒自治和自身合理引導之問找到和諧的切合點,我們稱之為幼兒“自治四原則”。
原則一:區(qū)域負責人制
區(qū)域負責人制,是指每個區(qū)域由幼兒選擇產生一個負責任人,負責人全面負責該區(qū)域的事務,包括:組織角色和任務分配、發(fā)現(xiàn)和解決突發(fā)小事件、評價成員、區(qū)域的整理以及向教師提出意見等。負責人可以被稱為“經理”“boss”“領隊”等,名稱可以由幼兒自主協(xié)商擬定,負責人也可以自薦或由幼兒推薦產生。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職責是:1.啟發(fā)幼兒思考“負責人”應該具備的素質。例如:對區(qū)域操作有經驗基礎、自控能力好、責任意識強等。2.鼓勵弱勢幼兒爭取當“負責人”,激發(fā)幼兒的自信心與責任心。3.幫助區(qū)域團隊處理“無解”的爭執(zhí)。
區(qū)域負責人制度開始的初期執(zhí)行并不順利,雖然老師已經介紹過該制度,但是讓原本“被包辦”慣了的幼兒有點無所適從。誰也無法主動承接任務,不明確自己如何開頭、如何做。看到這里,我忍不住想替他們安排??墒窍氲侥菢佑只氐搅嗽瓉斫處煱k的模式,這個制度的意義就不大了。而且《指南》多次提到要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的品質,在生活和游戲中激發(fā)他們在各自已有水平上的縱向成長。于是,我就請求幼兒同意我也參加一次今天的游戲,得到孩子允許后。我進行自我介紹和推薦:“我叫‘玉賢’,我能讀好多故事,也認識一些字了。媽媽在家已經教會我整理書籍,我可以做好‘書店管理員’的職務。相信我的請來我的區(qū)域,我的區(qū)域只能進7個人,如果這次您來不了,明天請繼續(xù)來光臨哦!……”很快我就邀請滿了我的隊員。
幼兒們在我身上受到了啟發(fā),個別能力強的幼兒開始大膽嘗試,經理負責制在我班正式實施。它主要通過“經理競聘上崗—招聘員工一分工合作一整理打烊”的流程,幼兒實現(xiàn)了初步的自我管理和學習。
過程評價:經理負責制非常符合《指南》中對孩子“自理、自立、獨立探索、合作交往”理念的養(yǎng)成的要求,但是我們在游戲過程中又開始生成新問題:不是每個孩子都只玩一個區(qū)域或者一直做一個區(qū)域的負責人,他們是不斷交換和互動的,于是就會出現(xiàn)這樣一些情況:1.某個區(qū)域幼兒的能力無法完成區(qū)域的目標:2.他初次接觸該區(qū)域經驗缺乏,無從下手;3.幾次游戲過程中教師觀察到成長發(fā)展滯后等,那該怎么辦?是教師“強行干預”還是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這就生成了能手“幫幫團”原則。
原則二:能手“幫幫團”
能手“幫幫團”是指啟發(fā)和鼓勵幼兒之間的互助和合作,在幼兒自己邀請或者請求經理招聘下,產生的幼兒自助伙伴。教師的職責是:1.幫助幼兒明確“幫幫團”的身份要求:能夠在游戲區(qū)域幫助自己提高技能的伙伴,而非單純“志趣相投”的朋友。2.在幼兒的邀請下推薦“幫幫團”?!吨改稀分赋鲇變涸谂c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伺與入友好相處,也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等社會性品質。因此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幼兒之間一起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鼓勵他們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
過程評價:“幫幫團”在幼兒區(qū)域活動中集聚了幼兒們之間的關系,區(qū)域氣氛更加地融洽了,幼兒能玩、會玩,專注度也提高了,同時幼兒的能力提升也更加明顯,并且這種提升真正體現(xiàn)了《指南》所要求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fā)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鰣達《指南》所呈現(xiàn)的發(fā)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同時大大解放了教師,緩解了“教師少學生多,顧暇不及”的尷尬境況,讓教師能在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中更多地去觀察幼兒,進行游戲反思評價,關注特殊的獨立個體。但是,我們也確實發(fā)現(xiàn)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是不可能完全處理合作中的問題的,教師的適時干預也很有必要,于是就產生了“教師申請參與原則”。
原則三:教師申請參與原則
教師申請參與原則特別之處就是教師參與協(xié)助幼兒不是任意的,而是需要經過“區(qū)域負責人”的同意,這種對教師權利的限制也是對幼兒享受“平等、自由”權利的落實?!吨改稀芬辉偬岢鼋處熞鹬赜變?,為幼兒創(chuàng)設溫暖、關愛、平等的集體生活氛圍。事實上,在實踐中許多教師會“因強烈的責任心而看不下去……”“出手”干預幼兒的發(fā)展。這已經嚴重不符合當代幼兒教育的要求了。因此,讓教師的權利收到適當?shù)南拗品浅S斜匾?/p>
在科學發(fā)現(xiàn)區(qū)玩天平的一一和天天開始發(fā)生爭執(zhí)。一一總是現(xiàn)在天平的左邊放東西,天平就左傾了。天天認為應該在天平的右邊先放秤砣,可是秤砣放上去右傾了。兩個人爭來搶去,一個也不成功,甚至同時放也嘗試了,還是不是左倒就是右倒。我看在眼里,其實已經發(fā)現(xiàn)了問題,問題在我,這個天平是教師手工制作,基座太輕不穩(wěn),所以才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吹竭@種現(xiàn)象我申請了科學館長。第一次,他拒絕了,他想自己解決,沒有成功。第二次,我又申請,他同意了。我找來兩塊小石塊輕輕放進天平基座“礦泉水瓶”里,問題立刻就解決了?!吨改稀分赋鲇變嚎茖W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兒們多次嘗試雖然失敗但是卻豐富了經驗,而我的適時幫助又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的科學探索興趣更加濃厚了。
過程評價:教師申請參與原則充分體現(xiàn)了教育平等原則,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也給幼兒們提供了更多更廣的探索和體驗的機會??墒?,當幼兒發(fā)生重大突發(fā)事件時,教師還需要拘泥于流程嗎?當然不,這就是“應急原則”。
原則四:應急原則
應急原則是指當幼兒中出現(xiàn)威脅幼兒安全事件時,教師可以立刻行使教師的管理職責?!吨改稀范啻翁岢鼋處熞o幼兒創(chuàng)設溫馨、輕松、安全的環(huán)境,提高幼兒的安全感和信賴感,同時要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因此當出現(xiàn)幼兒之間發(fā)生打架糾紛、磕破摔傷、爭搶尖銳工具、積木相互打砸等有潛在危險的行為時,教師要立刻出面制止并查清緣由進行教育。
區(qū)域游戲是幼兒園一日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做實出成效,需要教師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探索與摸索,《指南》就是我們在探索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評價標準,只有在其指引下,我們一線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踏實而科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是《綱要》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手段?!靶】弟帉W習型幼兒區(qū)域活動”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設計了各類區(qū)角的游戲材料,為幼兒獲取相關經驗提供了很好的物質支持。本文以語言角“三只小豬”游戲的設計和材料投放為例,詮釋如何使幼兒的語言學習游戲化,并滲透其他領域的發(fā)展內容。
“三只小豬”游戲的設計和材料的投放
游戲的玩法設計
材料的投放和使用
游戲一:根據故事內容開展拼圖游戲
1.在閱讀區(qū)投放故事書《三只小豬蓋房子》。
2.在益智區(qū)有梯度地投放故事拼圖。
游戲二:拼插故事背景板,并運用角色插牌開展靜態(tài)表演
1.在益智區(qū)投放故事背景板,供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自主拼插,并讓幼兒運用角色插牌進行靜態(tài)表演。
2.邀請“故事媽媽”和幼兒一起表演三只小豬的故事。
游戲三:利用故事背景板和角色玩偶開展動態(tài)表演
1.幼兒用玩偶進行動態(tài)表演。
2.讓故事情境和區(qū)角融合,幼兒進行繪本劇表演。
一、拼起采
為了幫助幼兒形成一定的前期經驗,教師首先在閱讀區(qū)投放了繪本故事《三只小豬蓋房子》,然后請“小館長”為大家簡要介紹故事內容,以吸引更多的幼兒來閱讀。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獲得了語言和科學領域的發(fā)展:能根據連續(xù)性畫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說出故事情節(jié),比較清楚地講出故事主要內容;經常反復看圖書,喜歡把聽過的故事或看過的圖書內容講給別人聽;能通過觀察比較的方法找出拼圖線索,會用數(shù)詞描述事物的順序和位置,等等。
在幼兒初步了解了故事內容后,教師用故事拼圖拼出了三種難度不同的作品,投放到益智區(qū)。具體的玩法是,幼兒根據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自己的發(fā)展水平,參照教師的作品,將故事拼圖按4塊、9塊、16塊三種拼法拼出來,這些拼圖背面配有文字描述,以方便幼兒自我驗證。
二、演開去
隨著幼兒對故事內容理解的越來越深入,幼兒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表演欲望也越來越強烈?!?~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為此,教師進一步在益智區(qū)投放了故事背景板,以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jié)拼搭故事背景板,并用靜態(tài)的故事角色插牌嘗試初步的表演。然后,教師結合“故事媽媽”活動,邀請若干較有表演天賦的幼兒家長來園和孩子們一起用玩偶進行動態(tài)表演。孩子們都非常投入地參與到表演中來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又及時投放了相應的材料,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表演需要,幼兒獲得了語言、健康、社會等領域的同步發(fā)展:能根據故事情境感受不同語氣語調所表達的不同意思;能比較完整連貫地講述故事內容;能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如大灰狼的出現(xiàn))產生害怕、擔憂、高興等相應的情緒反應,體驗到故事所表達的情緒情感;愿意動手動腦探索游戲材料,嘗試自己拼搭故事背景板并樂在其中;能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游戲;嘗試和同伴合作表演,等等。
三、嗨翻了
動物玩偶表演已經不能滿足孩子們的興趣了,他們常常自己在區(qū)域內進行角色扮演游戲??磥?,排演繪本劇,開展“真人秀”的時機已成熟。于是,我們大膽嘗試將繪本劇和區(qū)域游戲相結合,在準備階段,將各個區(qū)域打通。孩子們根據自己選擇的角色,利用家長提供的稻草、紙盒子等材料搭建了小豬的家,并把自己想扮演的角色畫下來,做成頭飾,在每天的游戲時間進行嘗試性表演。回家以后還把當天的表演感受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然后裝訂成冊放在班級供同伴分享。終于,一個比較完整的繪本劇通過孩子們的“集體創(chuàng)編”產生了。孩子們還邀請家長來觀看他們的表演,大家都嗨翻了!繪本劇表演不僅讓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了發(fā)展,更讓幼兒在藝術、科學、社會等各領域也得到了滲透式發(fā)展:在動手制作頭飾、記錄表演感受以及裝飾房子中,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繪畫水平得到了提升,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在蓋房子的過程中,孩子們感受材料,體驗生活,學習建構;在協(xié)作表演中,孩子們的集體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學會了遵守游戲規(guī)則,并勇于挑戰(zhàn)困難,團隊精神和社會歸屬感得到了培養(yǎng)。此外,教師還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教師、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到繪本劇創(chuàng)作表演中,共同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
相信《例析幼兒益智游戲的設計與原則》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兒園游戲,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的益智游戲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