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的教育途徑無非就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家長配合學校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質(zhì)量最大化!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jīng)常進行溝通與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良情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那么,教師除了教學,還有哪些責任與義務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育兒知識:教導孩子學會善良,錯了嗎?》,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故事一
有一部韓國電影,叫《素媛》,是講述小女孩素媛遭遇性侵后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
里面有一個這樣的片段:素媛的爸爸問起她,為什么當時愿意跟那個陌生的叔叔走。她說:那個叔叔想讓我給他撐傘,我本來想走的,可是我還是想幫他,我覺得應該給淋雨的叔叔撐傘,所以我就給他撐了。但人們都說是我的錯,誰都不夸我。
教導孩子學會善良,真的錯了嗎?
故事二
莫言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了自己幼年時期的一件事:有一天,莫言提著家里唯一的一把熱水瓶去公共食堂打開水,因為饑餓無力,失手將熱水瓶打碎。莫言嚇得要命,便一頭鉆進草垛,一整天都沒敢出來。傍晚的時候,莫言聽到母親呼喚他的乳名,便忐忑不安地從草垛里鉆出來。莫言以為會遭到打罵,但母親連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說,只是摸著他的頭,口中發(fā)出長長的嘆息。
又有一次,莫言跟著母親去集體的地里撿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其他撿麥穗的人紛紛逃跑。但莫言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了。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打了她一個耳光。母親無力反抗,跌倒在地上。當時,莫言看到母親嘴角流了血,沮喪無助的表情讓他刻骨銘心。多年之后,當那個看守麥田的人成為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在集市上與莫言相逢,莫言想沖上去找他報仇時,卻被母親一把拉住,母親平靜地對他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并不是一個人?!?/p>
教導孩子學會善良,沒錯。寬容是一個人對社會、對人生所抱有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小可安民,大則強邦。古今中外在不同領(lǐng)域有所建樹者,無不有寬廣的胸懷,能容的度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長遠生活準備?,F(xiàn)在蹣跚學步的幼兒,終歸有一天要長大,要離開父母獨立面對生活。做一個善良的人一直是我們奉行的為人處世的最基本原則??墒牵⒆右驗樯屏际軅?,怎么辦?不少父母面對這個問題,常常很矛盾。善良是一個很好的品質(zhì),可是,又會擔心孩子因為過于善良而吃虧受傷受欺負而心疼。那么父母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呢?善良的同時,不要讓孩子失去機敏。教導孩子善良待人時讓他們記住這兩個判斷準則:
一、我這樣幫助別人,會不會給我自己帶來危險?這應該是孩子要幫助別人前首先思考的問題。要讓他們懂得分辨幫助別人時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傷害,如果確定不會才進一步選擇是否要幫助別人。這并不是自私的想法,而是展現(xiàn)善良時應有的思考前提。小孩或許還不懂得判斷什么是危險,這就需要父母們在日常中多注意引導:
可以用直覺來判斷是否安全
孩子面臨危險時,往往會有害怕的本能。而寶貝們年紀還少,多數(shù)時候并不知道那就是直覺。這時,父母們就可以告訴他們,當出現(xiàn)了你們覺得害怕的情況時,可以相信你們的直覺,不要答應別人的請求,立即離開。
允許孩子說“不”
中國的教育崇尚以孝為先,常教育孩子要聽話。許多時候,孩子會因此習慣了順從父母親的意愿,而很少說出自己的不愿意。
因此父母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習慣性的用強制性口吻和孩子對話,像你現(xiàn)在必須得睡覺了或你得乖乖把飯吃了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也習慣了這樣的命令方式,當遇到陌生人同樣是強制命令時,他或許會因不懂拒絕或害怕而妥協(xié)。
父母們可以讓孩子知道,只要他們覺得不對勁,比如有人要觸碰他們的私處或者有人強迫他們做某事時,讓他們感覺到不舒服或害怕時,都可以拒絕與離開。必要時,大聲呼救。
二、別人讓我?guī)兔?,我勉強嗎?我會不會不開心?
當孩子遇到別人的請求或求助時,他幫忙了之后,問一下他:你覺得開心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則代表孩子在那件事情上是打從心里愿意幫助他人的,這也是善良的一種正確體現(xiàn)。
如果答案是否定,那并不叫善良,可能是遷就、討好或忍受等。因為當孩子幫助別人后,心里是委屈的,則代表這件事情,他并不是真的愿意幫助的,而是出于其它因素才選擇去做的。如果幫助了別人之后,自身只會感到難受,這并不是善良的正確做法。因為真實的樂于助人,是會收獲快樂的。
所以,當孩子想要對別人表現(xiàn)善意的時候,可以讓他問問他自己內(nèi)心:快樂嗎?如果不,即使別人告訴他這件事情多么該做,多么值得做,都可以選擇拒絕幫助別人,因為那樣他并不快樂。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做錯了事,一般都具有恐懼和后悔的心理。這種恐懼感主要是擔心由于犯錯誤所引起的對自己的不利后果。這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一點上,就是家長對他的錯誤將如何處置。如果這種心理狀態(tài)得到強化,就會妨礙孩子對錯誤的認識。因此,家長首先要防止加重孩子的恐懼感,應該像對待生病的孩子那樣熱情關(guān)心、鼓勵孩子有信心和勇氣改正錯誤,并嚴肅認真地指出其錯誤的性質(zhì)、危害,使孩子從父母的盲行中感覺到父母的信任和對錯誤的重視。這樣就抓住了孩子后悔的心理,促使他進一步加深對錯誤的認識,產(chǎn)生痛恨自己錯誤行為的感情,使糾正錯誤有了內(nèi)動力。
孩子做錯了事后要怎么辦?
其次,家長要耐心細致地對孩子進行引導。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找危害,幫助孩子提高對錯誤的認識,分清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是不應該做的,使他改有方向,改有決心,改有信心。家長的這種說教,要力求生動形象,深入淺出,把抽象的道理滲透在有趣的故事里。否則,簡單從事,圖一時痛快,非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間題,而且容易刺傷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的反感。那樣做對小一點孩子,對初犯錯誤的,可能有暫時的效果,但對大一點的孩子,對多次重犯錯誤的,就無濟于事了。有的會使孩子與家庭的關(guān)系疏遠,甚至導致情緒對立,矛盾激化,釀成意想不到的家庭不幸。
再次,要鼓勵孩子說實話,自己提出補救的辦法。當孩子做了錯事后,家長應鼓勵孩子說實話,如實匯報事情的經(jīng)過。孩子講了實話后,家長應及時予以肯定,切不可利用孩子提供的材料去諷刺與挖苦。如果這樣做就是變相鼓勵孩子說假話,搞欺騙。只有冷靜地對待孩子的錯誤,孩子才會愿意聽取你的意見。在采取補救的辦法時,最好讓孩子自己提出。如果孩子提出的方法不恰當,家長可引導孩子補充修訂。
最后,孩子做錯了事,家長還要誠摯地分析和承認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應當承擔的貴任。如果家長閉口不談自己的過失,年齡稍大已初步具有評判標準的孩子,就會對家長產(chǎn)生一種不信任和厭惡的情緒,那樣,就會削弱家庭的教育作用。
育兒知識: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
在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陽,全家都以他為中心,給孩子處處創(chuàng)造優(yōu)厚的生活條件,久而久之,很多孩子都認為得到的東西似乎是理所當然應得的,爸爸媽媽所做的事情當然也是他們應該做的。由此,使得孩子只要求別人關(guān)心、愛護、讓著自己,不會想著去關(guān)心別人、感激他人。就會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養(yǎng)成自私自利的惡習,只知道受恩不知道感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父母對孩子的愛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質(zhì)的回報的。一旦孩子懂得回報了,父母的愛才有積極的意義,作為家長的您,是否也經(jīng)常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平日里,能夠以身示范做孩子的榜樣?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呢?
一,教育孩子感恩父母
作為家長,首先要教育孩子感恩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是父母給予了他的生命,讓他來到這個世界,同樣,也是在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下,讓他得以健康的成長,作為家長要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在節(jié)假日時,帶著孩子一起買上禮物回到自己的父母家看望父母,孝敬父母,通過家長自己的言傳身教讓孩子學會感恩自己的家人。
二,教育孩子學會說感恩的話
教育孩子,當別人給予了你方便或者你得到別人的幫助的時候,要學會用感激的語言答謝對方,比如:“謝謝叔叔”、“阿姨辛苦了”、“給你添麻煩了”等等,所謂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教育孩子學會時時言感謝,事事言感恩,例如母親節(jié)時給母親送上祝福的話感謝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教師節(jié)時送給老師自己親手做的賀卡,感激老師的教育之恩等等。
三,教育孩子學會做感恩的事
家長可利用身邊一些常見的事,引導孩子用實際行動去感恩,比如:在公交車上主動給孕婦,殘疾人讓座,你就可以告訴孩子,當媽媽肚子里懷著你的時候,乘坐公交車時,也經(jīng)常有人主動給媽媽讓座,又如讓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學習用具去資助貧困山區(qū)的孩子,你可以告訴他,爸爸小的時候家里也很窮,正因為有好心的叔叔阿姨資助爸爸,才得以完成學業(yè)。讓孩子在耳聞目染中把感恩當做一種習慣。
四,教育孩子學會感恩這個社會
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里,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我們在自己的國度里享受了許多免費的資源,我們是不是也該為我們的國家盡自己的微薄之力來感恩這個社會呢?告訴孩子我們天天生活在舒適、衛(wèi)生的社區(qū)里,我們是不是該為社區(qū)義務做點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社區(qū)義務打掃衛(wèi)生,體驗勞動的快樂,看望社區(qū)的孤寡老人,體驗為他人服務的快樂,告訴孩子我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城市里,作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我們是不是該為這個城市盡點力?我們清除墻上的牛皮癬,撿起路邊的垃圾,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孩子如果能常懷感恩之心,不僅能培養(yǎng)他們與人為善、與人為樂、樂于助人的品德,促進他們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對其今后和諧人際關(guān)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小孩子從小就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這樣以后才能有所作為和成績,孩子的美德包括很多種,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等等,這些都是孩子懂得感恩的表現(xiàn),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教會孩子感恩,讓孩子知道回報家長、回報社會。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
從感恩父母做起。
如果孩子在性格方面還沒有完全獨立,那么,我們可以從培養(yǎng)他們先感恩父母開始,也就是說,經(jīng)常可以讓他們幫父母做一些事情,父母讓他們做的事情他們應該感覺理所應當。
多創(chuàng)造機會給孩子。
孩子有時候想要表現(xiàn)一些事情,但是家長會不同意,孩子表達他們的想法,表達他們對親人、朋友、同學的愛,這樣的事情家長不應該阻止,而是應該多創(chuàng)造機會給他們。
尊敬長輩非常重要。
對于小孩子來說,一定要多尊敬長輩,特別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于年紀大的長輩,更應該多關(guān)心,多幫助,幫助他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yǎng)他們的孝心。
養(yǎng)成獨立的性格。
孩子如果整天纏著父母,那么就會長不大,所以,一定要讓他們養(yǎng)成獨立的性格,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包括應該獨立入睡,獨立學習,獨立玩耍,等等,不要總是纏著大人。
家長要學會放手。
家長要學會放手,越是溺愛孩子,孩子越長不大,如果孩子的心智不成熟,我們無法奢望他們能夠做出一些獨立的事情,感恩的事情,家長要鍛煉孩子的能力,讓他們性格更加堅毅勇敢。
從點滴之處做起。
小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就應該自己去做,家長不用代替孩子去做這做那,而且,應該讓孩子表現(xiàn)的更加獨立,家長盡量做到在孩子面前示弱,不能包辦一切事情。
家長以身作則做表率。
以身作則也是必須的事情,父母每天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著孩子,所以,家長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直接決定著孩子能否做到感恩,所以,家長不能忽視自己榜樣的力量。
怎樣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
我們自己都是為人父母,那么,怎么教育我們自己的孩子學會尊重父母尊重他人,進而善待父母善待他人,成為一個知道感恩的人?很多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學好知識、考試考得好就足夠了,“只要你考好,天下什么事都不要你做”,這是天下父母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只要考試考好了其他什么事都不用管了。有一位家長,她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五年級,這位家長英語很好,所以一直幫孩子輔導英語,學習成績很好。媽媽每天在家里為孩子做這做那、做牛做馬,孩子自己則坐在沙發(fā)上說:“媽媽,你幫我倒杯水吧?!奔词箣寢尣豁樖郑策€是會給他倒,直到發(fā)生這樣一件事情讓他媽媽警覺起來。平時媽媽每天早上都幫孩子倒好水,并且?guī)У綄W校的水壺也裝好水,全部書包、物品都為孩子準備好,侍候孩子去上學。有一天早上起來他媽媽忘記給他裝水了,結(jié)果這個孩子走出門了發(fā)現(xiàn)水壺沒裝水,又退回來,狠狠地對他媽媽講:“都是你害的,害的我要遲到了!”
你們看,為孩子什么能做的都做了,可是一旦有什么沒做到,孩子就心生怨恨,并且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家長。這件事讓這位母親很警覺,她說雖然孩子學習好,雖然為孩子做了很多,但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母子之間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緊張。她感到以前都抓錯了!沒有從根本上抓,教育孩子花很大精力卻教錯了。
教育孩子根本是教什么?這是現(xiàn)在我們做家長的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當一個孩子懷著一份感恩心去學習,懷著一份感恩心去生活、去報答父母的時候,他學習和生活的動力,與你每天拿著鞭子催逼著,效果是絕對不一樣的。有個門門功課成績都很好的高中生,由母親陪著學習書法,有一次母親在一邊睡著了,看到身旁母親疲憊的身影,她的眼淚止不住往下流,她說:“我所以會努力學習,都是因為感受到父母為我付出太多!”一個孩子帶著這樣的心境去學習時,她能學習不好嗎?絕對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教育孩子時,若抓住最根本的就沒那么辛苦,而根本要從孝道抓起,所以教孩子懂得感恩特別重要。
首先要讓孩子懂得父母養(yǎng)育孩子的艱辛?,F(xiàn)在我們都只有一個孩子,孩子成為了家庭的核心,物質(zhì)生活的充裕,讓孩子感到生活很輕松,體會不到生活的艱難,更不會體會到他自己能夠享受生活是因為父母甚至是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和其他親戚為他付出了金錢、精力、健康甚至是生命力換來的。他缺什么了只會向我們要,并不知道這些生活用品、學習用品、高檔的名牌服裝等等都是買來的,錢是家長的腦力、體力工作掙來的,掙錢對每一個家長來說都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而我們對孩子的照顧付出的是心血而不是金錢,因此要讓孩子懂得生活的艱辛,懂得父母養(yǎng)育孩子的艱辛。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其實,我們也常常犯這樣的錯,那就是對別人給予的小恩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的恩情視而不見,這可以說是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遺憾。由于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與關(guān)愛,所有事情都不讓孩子親自去做,在孩子潛意識里就形成了這樣的觀念,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不需要回報,因此他們也就不懂得感激父母。
所以感恩的心也需要經(jīng)過教導才會產(chǎn)生。愛孩子,就應該要在你忙的時候,讓孩子幫你做些家務;在你累的時候,讓孩子為你捶捶背;在適當?shù)臅r候,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從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也因此而愛父母,在愛中領(lǐng)略被愛。孩子漸漸長大,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才會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教導孩子懂得感恩的生活態(tài)度是從小就要養(yǎng)成的,因為習慣會成為性格,而性格又可能決定命運。在這里我們都是為人父母或是即將為人父母,都會面臨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都曾給孩子勾勒出一幅美好的人生藍圖,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給孩子制定的種種要求,比如尊老愛幼、努力上進、懂禮貌等等,父母反而做不到,父母應該給孩子做表率,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是作為孩子最直接的行為影響者,父母的人格素養(yǎng)是孩子成長的鈣質(zhì)支撐,內(nèi)在的是心靈源泉所在的蓄養(yǎng),外在的是為人處事的狀態(tài)。
其次要讓孩子學會感恩。只有讓孩子明白父母養(yǎng)育孩子的不易,她才會學會感恩,對父母的感恩、對老師的感恩、對社會的感恩、對祖國的感恩等等。很難想象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會善待的人會去善待別人嗎?會感恩社會、熱愛祖國嗎?這就要求我們將感恩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滲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浸潤在感恩的環(huán)境里,真心感受,再通過我們的言傳身教,使之耳濡目染,并內(nèi)化于人格之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例如:告訴孩子這件衣服是爸爸媽媽給你買的,你要感謝爸爸媽媽;這本書是爺爺奶奶送你的,你要謝謝爺爺奶奶。時時言感謝,事事存感恩。要充分利用各種節(jié)日作為教育的載體。例如:春節(jié)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給他的禮物,并表示感謝,不管價錢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教師節(jié),讓孩子親手制作賀卡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愿;父親節(jié)和母親節(jié),給爸爸媽媽說幾句感謝的話語,不一定感謝爸爸媽媽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達生活中感覺很幸福的一點一滴。爺爺奶奶姥姥姥爺?shù)纳眨尯⒆铀鸵患《Y物給老人們表示祝壽,告訴孩子我們的父母生養(yǎng)了我們,才會有他“她”這個小生命,時刻要有感恩的心。
感恩還是一種對生活的態(tài)度,是獲得幸福的必要基礎,如果一個人用懷疑、敵意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人遭遇的一切,我想這個人是不可能獲得幸福的。
感恩是一種情懷,是所有美德的基礎。很多現(xiàn)象和調(diào)查表明,多數(shù)的孩子記不住父母的生日,對來自父母的照顧視為理所當然,攀比心理強,不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情懷,這是父母們面臨的一個迫在眉睫的亟須解決的教育問題。在多數(shù)人的觀念中,感恩就是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感謝朋友的幫助之恩,感謝上司的栽培之恩。我們從中不難看出,這種感恩是具有狹隘性和局限性的。其實,對于新一代的孩子們來說,感恩更應是一種智慧、一種態(tài)度、一種格調(diào),而不應該只局限于道德教育中的感恩。
另外要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尊重別人并不是天生的,它是良好教育的結(jié)果。只要認真培養(yǎng),孩子一定能學會尊重別人。首先父母們應該尊重孩子。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野蠻產(chǎn)生野蠻、仁愛產(chǎn)生仁愛”,這就是真理。以應有的尊重對待孩子,孩子才會懂得尊重。對孩子的尊重應充滿于日常生活。如果孩子幫你做了事,要對孩子說謝謝。有什么事,我們可以和孩子商量而不是命令。父母在家庭中要互相尊重,父母之間的尊重,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以良好的影響。父母之間、也應經(jīng)常說“謝謝”“對不起”“不客氣”“你請”等等。有些父母經(jīng)常當著孩子的面揭對方的短處,甚至謾罵對方。這會給孩子造成很惡劣的影響。父母要成為尊重別人的榜樣,處處尊重別人。父母的一些不尊重別人的行為都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當孩子有不尊重別人的行為時,可能他并不是不尊重別人而是他還不理解這樣做是不尊重別人,孩子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會傷害別人,這時我們不要責罵孩子,而是要靜下心來,問問孩子為什么要這樣做?問問孩子如果別人這樣對待自己,自己會有什么樣的感受,然后有針對性地指出這樣做的壞處。告訴孩子有教養(yǎng)的孩子應該同情別人,幫助別人。尊重別人的人才會受到尊重,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真正做到了這些,我想孩子就真正學會了善待他人。教育孩子善待父母也就是善待自己,因為家族的傳統(tǒng)往往是一輩留—輩,代代相傳,自己對父母如何,自己的子女會看到眼里記在心上,自己不孝敬父母,那么也甭想指望自己的子女孝敬自已。孩子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tài)度的影響。所以,教育自己的孩子尊老愛幼懂得感恩,首先要從我們家長自身做起??偠灾o孩子做最好的學習榜樣。我白白費那么多的苦心哦;希望家長能好好看看。
罵人就是用歧視、侮辱、詛咒等語言傷害別人,類型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對抗性罵人——作為攻擊手段,傷害別人。有的是主動攻擊,如見到不順心的張口就罵;有的是回擊手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罵我,我就罵你。
二是發(fā)泄性罵人——通過罵人發(fā)泄心中對某種現(xiàn)象的不滿,或者表達不良情緒,可能沒有一個固定的目標,有的人整天罵罵咧咧就是如此。
三是模仿性罵人——罵著玩的,模仿別人,覺得罵人能夠引起別人的關(guān)注,很酷,罵人不帶臟字,很藝術(shù),很有個性,很好玩。四是不良的語言習慣,如有的人喜歡帶口頭語,不是為了罵人,而是幫助表達語氣。
針對您孩子的情況,您可能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事情:
第一,看孩子是否有直接的對抗源,比如是否被欺負。七歲的孩子,社會化程度不高,一般來說不會有過多的社會性仇恨,這種類型不多。
第二,看看孩子內(nèi)心里是否有某種不滿情緒,比如他的合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孩子的課業(yè)負擔是否太重,孩子的自由是否受到過多的限制,等等。這類情況也不太多,如果存在,請及時解決。
第三,看看孩子是否在模仿別人,尤其是家人、同伴、親戚、鄰居。罵人行為一般是觀察學習的結(jié)果,比如電視上看到了罵人行為,同伴中有罵人行為。
如果是這樣,需要遠離不健康的人或環(huán)境,逐漸培養(yǎng)孩子朝好的方向發(fā)展。
十二月育兒知識:善良會讓孩子跑的更遠
我們可能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攙扶老人反被誣陷、冒充流浪者乞討要錢、表達善意卻反被欺騙利用……似乎做一個善良的人,成本越來越高。面對紛雜的社會,四面八方充斥的信息,很多父母憂心忡忡:世界殘酷,善良很可能不能幫孩子跑得更快,有時甚至還會拖后腿,我們還應該堅持培養(yǎng)一個善良的孩子嗎?
不少父母面對這個問題,常常很矛盾。一方面,覺得善良是一種很好的品質(zhì);另一方面,又擔心孩子會因為過于善良而吃虧、受傷、受欺負。那么,父母們到底應該如何教孩子學會把握善良的尺度呢?
有一句話說:善良像鴿子,靈巧像蛇,就是說,善良一定要配合上聰明智慧。我們的善良需要有彈性,也需要有底線,所以,在教會孩子保持善良的同時,也要保持一顆靈巧之心。否則,這樣的善良也許會被欺騙,被利用而受到傷害。靈巧的意思是,彈性地處理問題,懂得分辨一件事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傷害,而不是根據(jù)一個規(guī)矩、一條原則、一個道理,來做讓我們不高興、有可能傷害自己的事情。有了靈巧,我們就不會吃那么多虧,就懂得分辨,就能在收獲快樂的推動下,一直做善良的事。
著名的心理治療師薩提亞有一個觀念:當我們做善良的事情時,就是在和自己的生命力聯(lián)結(jié)!那一刻,我應該是快樂的,否則的話,可能就不叫善良,它也許叫軟弱、叫遷就、叫忍受。
所以,不管是自己,還是教導孩子,在做出決定之前,請先問問自己兩個問題:
首先,會不會帶來危險?孩子或許還不懂得判斷什么是危險,這就需要父母們在日常中多注意引導:可以用直覺來判斷是否安全。孩子面臨危險時,往往會有害怕的本能。而孩子年紀還小,多數(shù)時候并不知道那就是直覺。這時,父母們就可以告訴他們,當出現(xiàn)了你們覺得害怕的情況時,可以相信你們的直覺,不要答應別人的請求,立即離開。
其次,當別人讓我?guī)兔r,我勉強嗎?我會不會不開心?當孩子遇到別人的請求或求助時,他幫忙了之后,問一下他:你覺得開心嗎?如果答案是肯定,則代表孩子在那件事情上是打從心里愿意幫助他人,這也是善良的一種正確體現(xiàn)。如果答案是否定,那并不叫善良,可能是遷就、討好或忍受。因為當孩子幫助別人后,心里是委屈的,則代表這件事情,他并不是真的愿意提供幫助,而是出于其它因素才選擇去做。如果幫助了別人之后,自身只會感到難受,這并不是善良的正確做法。因為真實的樂于助人,是會收獲快樂的。
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孩子成為漠視冷暖的人,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始終保持一顆善良之心。
現(xiàn)在的孩子們大多都是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長大,在家有爸媽愛著、爺爺奶奶寵著,在幼兒園或?qū)W校有老師時刻關(guān)心著,很少有經(jīng)歷過苦難,很多甚至都沒見過苦難的生活。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造成他們空有善良之心,可是卻沒有善良之行。善良,只有在真正懂得苦難之后才會閃耀出最耀眼的光輝。
為了讓孩子保有一顆善良的心,父母們可以多給孩子講愛心故事,看充滿愛心的動畫片,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幫助他理解善良的含義。
還可以鼓勵年紀大一些的孩子去參加公益活動,多給孩子表達善良的途徑。像是義工類的活動、志愿者活動,或是去敬老院照顧老人等等。當孩子在揮汗如雨的時候又或者讓敬老院的老人歡心的時候,你是否也會由衷地感到開心呢?參加活動不僅能讓孩子有得到鍛煉的機會,同時還會讓孩子充分展現(xiàn)善良的一面。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請記住:善良可能不會讓孩子跑得更快,但卻可以讓孩子跑得更遠。因為孩子的善良是珍貴的,善良的孩子是美麗的、是可愛的。
昨天傍晚,遇到了豆豆媽,她一看到我,就抓住我的胳膊,說:我真的要心梗了,我老公出差3天了,我一個人弄娃,受不了,這孩子寫作業(yè)天天磨蹭,一二年級還好,作業(yè)不多,再磨蹭,也不會太晚,現(xiàn)在三年級,作業(yè)開始多了,每天都要搞到10點多,才能把作業(yè)寫完,覺睡得比人家少,玩的也比人家少,成績卻直往下掉,我也想給她提高,做做課外作業(yè),可沒時間啊。
豆豆媽的苦惱應該是很多媽媽的苦惱,孩子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也不少,但是成績卻不見好,其實,孩子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在于學習時間的長與短,而在于時間管理。
學習好的孩子,會在短時間里輕松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然后做課外作業(yè),看課外書,提高自己。
學習不好的孩子,效率低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都很困難,更別說看課外書、做課外作業(yè)了。
時間對于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孩子有所作為,必須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提高效率。
一、培養(yǎng)孩子珍惜時間的意識
要告訴孩子時間是寶貴的,它永遠不會為你停留,你在這件事上浪費幾分鐘,在其它的事上就會損失幾分鐘,比如晚上如果寫作業(yè)磨蹭,不僅沒有玩耍的時間,而且睡覺的時間要比別人少,要想做時間的主人,必須要抓住時間,不讓它悄悄地溜走。
二、指導孩子合理規(guī)劃時間
每天孩子放學后,父母要指導孩子根據(jù)作業(yè)記錄本來安排寫作業(yè)的時間和順序,比如語文作業(yè)需要多長時間,以此類推,這樣就能規(guī)劃出寫作業(yè)的時間,還要告訴孩子精力充沛時,可以背誦一些東西,寫一些需要思考的作業(yè),精力不濟時,可以寫一些抄寫的作業(yè),這樣也能提高效率。
三、讓孩子獨立實行計劃
在孩子的書桌上放一個鬧鐘,每門作業(yè)設置的時間一到,鬧鐘就會響,以此來提醒他做每門功課的時間,讓他學會看著時間做作業(yè),減少磨蹭,增加緊迫感。
四、父母事后要和孩子進行溝通
孩子一開始實行計劃時,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不能按時完成,這時,家長千萬不要責怪、懲罰孩子,而是要冷靜地和孩子分析,是自己磨蹭耽誤了時間,還是預估的時間不夠,根據(jù)孩子的回答來進行引導和調(diào)整。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他是自己時間的主人,他必須對自己負責,只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段把自己的事情認真完成,剩下的時間自由支配,自行安排。這樣會讓孩子有掌控感,能體會到獨立自主的樂趣,能生出成就感和責任感。
育兒心得:應對孩子的“潛臺詞”的方法您學會了嗎?
學習內(nèi)容:應對孩子的“潛臺詞”的方法您學會了嗎?生活中是怎樣應用的?(參考《不輸在家庭教育上》P6)
很多時候在面對兒子的哭鬧總是束手無策,最后會很快失去耐心粗暴面對,在仔細看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之后才知道,很多時候,不是孩子無理取鬧,而是家長沒有理解孩子的潛臺詞。突然也意識到在處理教育小孩的一些小問題上,也蘊藏著大智慧,覺得以往自己的處理方式方法是多么的無知和可笑。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聽懂孩子的潛臺詞,給孩子一些安慰和鼓勵,才是孩子最希望的。有時候兒子很叛逆,你越是叫他去做什么,她就越是不會去做,總是說:“我不,我不?!庇袝r候還會對我說:“你是壞爸爸,我不喜歡你了?!爆F(xiàn)在我知道了,我會笑著對兒子說:“沒關(guān)系,我知道,你不要爸爸就是愛爸爸,你說不愛爸爸也是愛爸爸....”
通過學習,現(xiàn)在當我發(fā)現(xiàn)兒子說一些帶有潛臺詞的話語時,也會感到高興,并認真理解兒子的話外音,不再用粗暴的言語簡單應對,并像書中寫的那樣高興地贊揚兒子:“不錯,你越來越會說話了?!眱鹤右矔荛_心。
就像書中所說的那樣,父母一定要做個有心人,孩子隨時都會有各種奇妙的表現(xiàn),作為父母一定要不斷鼓勵他,不要將我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對于兒童教育,說實在的我是門外漢,我將不斷努力學習,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合拍,創(chuàng)造1+1大于2的教育合力。
孩子是否為上小學做好準備?先來做個小調(diào)查吧!
小調(diào)查
1. 是否能照顧好自己,如根據(jù)冷熱穿脫衣服?
2. 是否能按要求準備好物品,如按要求準備文具?
3. 是否能管理好自己的東西、收拾玩具?
4. 是否敢在老師和同伴面前發(fā)表意見?
5. 遇到不懂的問題,是否能承認并主動請求幫助?
6. 進入陌生的環(huán)境后是否能適應?
7. 是否能與同伴愉快相處,主動結(jié)交新朋友?
8. 做事情時,是否能集中注意力?
9. 是否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做完事情,不拖拉?
10. 交代的任務是否能聽懂并準確執(zhí)行?
如果答案中有5個以上的“否”,那說明孩子還沒完全準備好。不過家長也不用過于緊張。從幼兒園到小學,因為教育階段、課程設置等不同,孩子剛?cè)胄W時出現(xiàn)不適應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
這些不適應的問題多數(shù)集中在學習方式和行為習慣上,如孩子規(guī)則差、自理能力弱、主動性差、習慣差,這些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也許家長得先問問自己:你是不是一個大包干家長——過度包辦,孩子較少有機會嘗試力所能及的事情?你是不是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甚至直接預習小學教材,提前學習小學內(nèi)容?還是你完全放任自流,聽之任之,當一個什么都不管的“甩手掌柜”?
不少家長覺得讓孩子提前學些拼音、算術(shù)、英語等學科知識,能讓孩子進入小學后學得輕松些。這混淆了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關(guān)鍵點。其實,小學更看重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如能否耐心傾聽他人說話、能否注意力集中地持續(xù)做一件事、是否能合理安排時間、是否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見到師長是否有禮貌……這些品質(zhì)和素質(zhì),將直接影響孩子今后學習的質(zhì)量,也是孩子今后長足發(fā)展的基礎。
家長,可以做些什么?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的成長是連續(xù)的歷程,同樣,能力的提高需要日積月累。沒有一個孩子是完美的,能百分之百達到所有要求。作為家長,要承認并允許自己是不完美的家長,當孩子達不到要求時請不要急躁,有時候等待可能是最好的方法。
培養(yǎng)社會適應能力
關(guān)鍵詞:生活習慣
★生活有條理。如作息有規(guī)律,按時起床、睡覺。
★生活能自理,自己的事自己做。如能夠自己洗臉刷牙,起床后自己穿好事先準備好的衣物,按要求準備好每天應帶的物品,鞋、書包等能放在固定的地方。
關(guān)鍵詞:文明習慣
★行為舉止文明。能主動與人打招呼,懂得運用禮貌用語,如“謝謝”“對不起”等。理解學校集體生活的常規(guī)并能遵守,愛護公物。
★遇事大膽主動。會和其他孩子和睦相處,能合群,有事愿意向老師尋求幫助;敢在老師、同伴、客人面前發(fā)表意見或提出問題。
關(guān)鍵詞:學習習慣
★對學習有興趣。對新事物有興趣,喜歡探究,好奇好問。認真觀察和傾聽,喜歡嘗試。做事專注、堅持,對學習成果有滿足感。
★有任務意識。能認真完成布置的任務,如取報紙、分筷子。
★有規(guī)則意識。做事認真,注意力集中,每天能堅持20分鐘專心做一件事情。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生活規(guī)則、學習規(guī)則,如乘手扶電梯靠右站,看電影不喧嘩,下棋、打牌守規(guī)則,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培養(yǎng)學習適應能力
關(guān)鍵詞:空間方位知覺
訓練小游戲:辨認以自己身體為中心的方位。
例:桌子在你的哪一邊?辨認以某個物體為中心的方位。
例:你在桌子的哪一邊?
關(guān)鍵詞:觀察分析能力
訓練小游戲
例:將月歷上的幾個日期遮住,說說少了哪些數(shù)字。
例:雞和鴨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關(guān)鍵詞:語言理解能力
訓練小游戲
例:“這里有十塊小石頭”“小尹在樹蔭下乘涼”,讓孩子做語音聽辨游戲,找出語音相同的詞。
例:早晨、中午、下午、下雪,哪個與其他三個不同,為什么?
例:給出打亂順序的幾張圖,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理解為圖片排序,并編一個故事
幼兒的意外事故,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人們沒有事先估計到或難以預料的偶發(fā)事件對幼兒造成的傷害。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需要要培養(yǎng)以下幾點:
第一、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能使幼兒躲避傷害。例如,幼兒有了飲食前吹一吹、摸一摸的行為習慣,可以避免燙嘴、燙手,防止誤吃東西;幼兒養(yǎng)成靠邊走、跑、右行的習慣,碰撞同伴或受車輛撞碰的機會舊會大大減少;輕開門窗、輕拿、輕放桌椅的行為,能使幼兒避開門窗桌椅邊棱,可免遭磕碰的皮肉之苦。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家庭和幼兒園應相互配合,對幼兒進行教育,并長期堅持、反復強調(diào)。我們將日常行為規(guī)范編成瑯瑯上口的兒歌,便于幼兒理解、記憶。使幼兒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
第二、遵守游戲規(guī)則,形成自護習慣。幼兒的自我中心特點極為突出,玩得高興時,常常忘記了要遵守規(guī)則和秩序,往往一擁而上,你推我擠,極易造成身體傷害。因而,在游戲活動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按秩序游戲,遵守游戲規(guī)則,也是使幼兒獲得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重要途徑。為了使幼兒懂得游戲規(guī)則,我們采取了多種方法,如講故事、游戲模擬等,讓幼兒判斷是非,知道遵守規(guī)則、互相謙讓的重要性;又如,設置問題的方法。小班幼兒特別喜歡手拉手走路,有時甚至三個人一起拉手走,這是比較危險的一旦有人摔倒,其他人也易摔倒,并由于小手相拉,摔倒了的人失去了本能的手扶地等自護動作,而容易導致頭部受傷。根據(jù)這種情況,我們要求幼兒不手拉手走,并請幼兒回答為什么老師這樣要求他們,以此提高幼兒思考的能力,從而使幼兒學會積極的防御。
第三、學習自護常識,培養(yǎng)自護能力。意外的自護常識是人們在歷經(jīng)災難后,對災難原由的規(guī)律性認識及所采取的必要防護措施。這對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剛剛萌芽的幼兒來說,是難以掌握的,因此,在災害中,幼兒往往受害最大。那些惡性的犯罪活動,如綁架、拐騙等黑手往往最先伸向幼兒。所以,向幼兒普及意外自護常識是形勢所迫。意外傷害是偶然發(fā)生的它又往往是不可預料的。因此,幼兒只有掌握了意外自護的初步常識,才能更好地抵御災害,避免受到傷害。
家園共育《育兒知識:教導孩子學會善良,錯了嗎?》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做錯了事,一般都具有恐懼和后悔的心理。這種恐懼感主要是擔心由于犯錯誤所引起的對自己的不利后果。這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一點上,就是家長對他的錯誤將如何處置。如果這種心理狀態(tài)得...
育兒知識: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 在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陽,全家都以他為中心,給孩子處處創(chuàng)造優(yōu)厚的生活條件,久而久之,很多孩子都認為得到的東西似乎是理所當然應得的,爸爸媽媽所做的事情當然也是他們應該做的...
善心生,亦惟勞乃樂也。善良是一個人身上最可貴的品質(zhì),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善良時刻環(huán)繞在我們大家的身邊。有多少經(jīng)典句子是關(guān)于善良的句子的呢?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那些用來教導孩子善良的語錄”,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罵人就是用歧視、侮辱、詛咒等語言傷害別人,類型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對抗性罵人——作為攻擊手段,傷害別人。有的是主動攻擊,如見到不順心的張口就罵;有的是回擊手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罵我,我就罵你...
十二月育兒知識:善良會讓孩子跑的更遠 我們可能會看到這樣的新聞:攙扶老人反被誣陷、冒充流浪者乞討要錢、表達善意卻反被欺騙利用……似乎做一個善良的人,成本越來越高。面對紛雜的社會,四面八方充斥的信息,很...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