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面積教案。
根據教學要求老師在上課前需要準備好教案課件,因此教案課件不是隨便寫寫就可以的。?良好的教案和課件是實現(xiàn)多種教育理念的關鍵,有沒有好的教案課件可資借鑒呢?相信你應該喜歡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整理的認識面積教案,您在閱讀本文以后相信有所收獲吧!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
2.在具體操作體驗中,探究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3.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鍛煉數學思考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
教具、學具的準備:
課件、不同大小的圖形卡片、小正方形、圓形、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1條線)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觀察這一條線,我們通過測量可以知道它的長短。
(出示很多條線)
師: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有關面的知識。
二、理解面積的意義
(一)理解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積1.看一看、摸一摸(拿出一本書)師:這是一本書,一眼看去,你們先看到的是什么?
師:誰愿意上來摸一摸它的封面? (拿出一個長方體盒子)
師:那哪位小朋友愿意上來摸一摸它的面。其他小朋友認真觀察。 (拿出一個球)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皮球。誰能上來也摸一摸它的面? (同時拿出盒子和球)師:這兩個物體的它們的面有什么不同?(平面、曲面)
師:其實,我們剛才摸的都是物體的表面。(板書:表面)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從身邊任意找出一件物體,摸一摸它的表面。
2.比一比
師:現(xiàn)在再請學生們閉上眼睛,然后左手摸一摸書面,右手摸一摸桌面,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回答)師:物體的表面有大小,物體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們的面積。 (板書:的大小就叫做它們的面積。)
3.說一說
師:那我們剛才說桌面比書面大,可以怎么說? (桌面的面積比書面的面積大)師:誰還能舉例說一說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二)理解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積1.涂一涂
師:剛才我們已經研究了物體表面的大小,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涂色比賽。先聽清楚比賽的要求。
師:每位同學桌面上都有一個信封,里面有一張畫有圖形的紙。請你們給它們涂上顏色。時間為一分鐘,看誰涂的快。如果你有什么疑問,不要急,等比賽結束后再舉手提出。開始。
2.比一比(圖形有大有小)師:時間到,請涂好顏色的同學把你的作品舉起來。
師:為什么他們涂的快,而你們卻還沒有涂完呢?師: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圖形有大小。
3.辨一辨(圖形有開口和封閉的)
師:其他小朋友還有什么問題?(展示2張作品)師:這幾個圖形和其他圖形有區(qū)別嗎?不一樣的地方在哪呢?師:封閉圖形可以確定大小,不是封閉圖形,很難確定它的面的大小。那你們有辦法幫幫這幾個圖形嗎,讓它們也能確定大小? (板書:封閉圖形)
(三)小結面積概念
師:你們能把這兩方面概括起來說一說什么叫面積嗎?
三、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
(1)觀察法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面積。(拿出一大一小兩個圖形)那你們看這兩個圖形,誰的面積大?師:我們通過觀察能很客易知道它們的大小,這種比較的方法我們可以稱之為觀察法。
(2)重疊法(拿出兩個圖形)師:這兩個圖形的面積誰大誰小呢?(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疊在一起比一比。(測量法、重疊法)
(3)用圖形做標準間接比較
電腦出示兩個顏色不同的正方形和長方形,你們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師:老師倒是有個辦法,你們看行不行?用一些較小的圖形擺一擺,看哪個擺的多。
師:我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小圖形,請同桌的兩位小朋友擺一擺,然后比一比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學生合作完成后,展示學生作業(yè)。
師:你覺得用哪一種形狀的圖形來擺最合適?為什么?
(4)比一比
師:這幾種圖形通過擺一擺、數一數都可以比較出圖形面積大小,不過用正方形的方法操作更簡單方便,這種比較的方法我們叫做數方格的方法,現(xiàn)在我們用這個方法來比較一下這幾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5)猜一猜
師:從剛才的例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規(guī)律?,F(xiàn)在請你們看屏影,這3個信封里藏著一個圖形。格子我己經幫大家數好了,請你估計一下,哪個信封里的圖形面積最大。 (學生回答)
師:說明單數格子多少還不能確定哪個圖形的面積大。那怎么辦呢?師:說得好!要準確知道面積的大小,就要統(tǒng)一方格的大小。其實在國際上己經有規(guī)定一定標準的正方形大小做為面積單位了,那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又是怎么規(guī)定的,這些知識將在下節(jié)課學習。
師:這節(jié)課大家都學得很主動、很認真、太棒了!現(xiàn)在我想考考大家,請看題。
四、練習
1.判斷圖形是否有面積。
2.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五、全課總結
請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學到了一些什么知識?師:其實有關面積的知識還有很多,相信在以后的學習中,大家一定會學到更多的有關面積的知識。謝謝大家!
六、板書設計:
認識面積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教后反思:
《認識面積》這一課的教學中,我為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面積的含義,首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物體的表面,直觀感知面的大小。利用身邊的材料引領學生理解不同的面各有大小的基礎上,順勢指出物體“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并注意讓學生邊動手摸面的大小,邊用語言準確表達,建立正確的面積概念,。接著通過學生的舉例,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面積的理解。在比較平面圖形面積大小時,我充分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找出比較面積的方法,在學生交流不同的方法時,考慮到后面學習的需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小紙片量的方法,初步感知比較面積的大小要用相同的單位去度量,既加深對面積含義的理解,又為后續(xù)學習做好了鋪墊。
在整個教學中我著重關注了以下兩方面:
1、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如果說生活是親切自然、豐富多彩的,那么數學則是抽象嚴謹、精煉深刻的。數學教師要善于讓生活和數學有機融合。本節(jié)課,我選取了大量生活中的物體,如課本封面、課桌面、文具盒蓋面等,把間接的數學知識與直接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起來,及時提煉、升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了面積的含義。
2、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體驗感悟方法。
對于小學生而言,概念教學可以適當地淡化它的定義,而要注重感知和體驗,在豐富和堅實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本節(jié)課先通過大小區(qū)別明顯的物體的面,給學生的感官以強烈的刺激,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面的大小上來,在學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后引入面積概念,然后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摸一摸、比一比、畫一畫等學習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領悟概念的內涵。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合作探索,在相互啟發(fā),相互碰撞中形成了多樣化的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較好地體現(xiàn)了策略多樣化的理念,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開放性。
《面積的含義》說課稿
yi、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面積的含義》,本課的內容是選自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74至77頁。
2、說教材中的地位
課程標準把空間與圖形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睹娣e的含義》是本冊教材第九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第一課時,是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們的周長計算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學生觀察,比較,觸摸所熟悉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幫助理解面積。面積的學習,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相對較難,學生學了這部分內容,不僅為以后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而且為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根據上面的分析和新課標的要求,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通過直觀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2)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體驗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探究中張揚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形成直觀形象的思維,發(fā)展空間觀念。
4、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通過觀察,認識面積的含義。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我將本課的難點定為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5、教學準備:在教學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現(xiàn)上,我選擇多媒體演示的方法,這樣更直觀易懂。在教學前,我為學生準備了地圖拼圖、信紙和作業(yè)紙以及透明方格紙等學具。
二、說教法、學法:
學生在二年級已經認識了物體的面,真切感知過面是什么,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這樣的平面圖形。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面積”這個抽象的概念,同時面積又是學生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或物體的面所必備的基礎知識。三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 教法:
本節(jié)課主要運用了比較法,通過不同物體的面或平面圖形的比較,使學生認識到面積是有大有小的。使學生在比較中理解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
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動手和表達的空間和時間,并且,新課標還強調要讓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體驗、探索,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運用的過程,體驗就成為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教學中我安排學生摸一摸,說一說,比一比,從這些活動中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我采用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等來促進學生對新知的內化和建構。
2、學法:
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我還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融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為一體。
動手操作: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自主探究:比較面積大小時,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索出多種方法,從而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縱觀整節(jié)課的教學,讓學生用體驗的方法來學習,首先是操作體驗,然后是綜合體驗,這樣既體現(xiàn)了新教材的特點,又充分的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的理念,結合本課的特點,基于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以下5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第一環(huán)節(jié)我先問學生聽過三只小豬的故事嗎?借此激發(fā)學生興趣,我猜想,學生一定會說聽過。接著,我講述片段的小故事:三只小豬齊心協(xié)力的趕走了大灰狼,可是,豬大哥的草房子被大灰狼吹走了;豬二哥的木頭房子也被大灰狼推到了,所以這小哥倆也在商量著用磚頭砌新房呢。瞧(PPT),這是他們倆剛剛圈的地,可他們都說自己家的這塊地大,同學們,你們覺得呢?我猜想學生對豬大哥和豬二哥的房子占地面積的大小有多種猜測,學生可能說豬大哥的房子大,可能說豬二哥的房子大,也可能說兩個房子一樣大。就此房子大小的比較告一段落,在這以豬大哥和豬二哥房子占地的大小為學生留下懸念,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新知。
2、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五個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础春诎灞砻妫n本封面,體會物體有面。摸——摸數學書封面和課桌面,通過具體的活動充分感知這些平面和曲面,體會這些面客觀存在,感受這些面各自面積的大小,以此促使學生獲得
對“物體有面”更豐富、更全面的感知經驗。比——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比黑板表面與數學書封面、同學們的手掌面,哪一個比較大,哪一個比較小,體會各個物體的面都有確定的大小。 聽——聽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它比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這句話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積的含義。說——在比較的過程中不斷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兩個面孰大孰小,讓學生在更大的范圍里體會:看到的物體都有面,每個面的大小就是這個面的面積,從而使學生形成初步的面積概念。此時,我板書黑板表面,課本封面??的大小,并問像黑板表面和課本封面在數學上還有一個名稱,同學們知道嗎?我想,同學們通過預習或課外知識應該能說出“面積”這個詞,并且板書面積。
3、操作實驗,比較大小
⑴認識平面圖形的面積
①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請學生摸摸桌子椅子的表面,然后請學生自己舉出兩個物體比較大小。 ②因為課前我已經發(fā)給學生一張作業(yè)紙和一個信封,所以學生會舉出作業(yè)紙和信封的例子,借此機會向學生提問作業(yè)紙是什么形狀的,同學們會說是長方形的,繼而我接著問,像長方形這樣的平面圖形你還認識那些呢?這里我讓學生嘗試說出各種各樣的圖形,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③根據黑板上的圖形,再次請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進行兩個圖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大小。
學生在前面的例題里已經知道物體表面的大小是面積,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由具體的面過渡到平面圖形,知道了平面圖形的大小也是面積,這樣,他們對面積意義的理解就更全面了。
(2)比較地圖上的大小
①首先我會說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同時出示地圖拼圖,請學生自己先找出兩個省比較他們面積的大小。
②然后請學生從拼圖中拿出湖南,四川,安徽和江蘇四個省,并說說這四個省面積的大小,由大到小由小到大排列它們。
③出示學校的平面圖,問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我猜想學生會從面積大小的比較方面回答。
(3)比較平面圖形的面積大小
①課件出示兩個大小相似的圖形,并問,下面兩個圖形哪一個的面積比較大?
②如果學生說是直接看出大小,在肯定的基礎上提醒學生:直接觀察大小,有時不太可靠,啟發(fā)學生探索其他的比較方法。
③動手操作之前,提出幾點說明:這些小紙就代表題目中的正方形和長方形;可以使用老師提供的透明方格紙、小紙條等,老師更欣賞你能用自己身邊的材料來比較;如果你不會的話,就看看周圍同學是怎么比的,相信你會受到啟發(fā)的。
④交流匯報,引導學生總結出常用的三種方法:看、疊、量。
在觀察、重疊不能確定面積大小時,學生往往都采用重疊之后分割出多余的部分再進行比較的方法。而對于借助較小圖形去度量的方法,一般不可能自發(fā)產生,這就需要教師提供相應的材料,做出適當的引導。因此,采用在學生嘗試比較之后再提供“錦囊”的方式,引出度量的方法。這使學生經歷從直接觀察比較面積大小到用其他方法來比較大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同桌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比較方法的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識,使學生掌握常用的比較方法。
4、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練習是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再實踐運用、解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安排了不同層次的四道聯(lián)系題。
①出示“試一試”,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并且提示信封中有同學們需要的工具。
②完成“想想做做”,比較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的大小。詢問學生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啟發(fā)學生思考比較的方法,重點指導怎樣數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數。
③第三題完成后我會指著其中一個圖形的周長問學生,老師現(xiàn)在畫的是這個圖形的???我猜想學生會回答周長,然后我強調“一個圖形圍城它所有邊長的總和就是它的周長”,那么周長中間這塊的大小是什么呢?我猜想學生會說是面積。接著我又問,像這樣指出圖形的周長呃面積你會嗎?自己找出一個圖形指出它的周長和面積給身邊的同學看看。再同學們指的過程中提示同學們邊指邊說。并且請學生到講臺前指給大家看看。
④回到課程伊始的那個問題,小豬的的房子哪一個大哪一個???同學們有什么方法辨別他們的大小呢?我猜想同學們會說數方格的方法,通過數方格得知兩塊地的面積一樣大。
讓學生在不同的應用中體會比較的方法隨具體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加深對幾種面積比較的方法的理解,體會它們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5、課外拓展,升華認識
游戲名:圖案設計大賽。游戲規(guī)則:課堂練習紙上設計2個漂亮圖案。要求每個圖案的面積相等并且都占7個方格。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對下一個課
時面積單位的學習有著積極的影響。
6、全課總結,反思得失
引導學生反思: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我想借助這個環(huán)節(jié)來及時反饋本課的教學效果。
四、說板書設計
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的板書設計得很簡潔,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給學生留下
五、說學習評價
最后來和大家說一說本課所用的學習評價,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采用師評,互評和自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我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學習熱情的評價,我想以此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最合適,能用正方形作單位表征簡單圖形的面積。
(二)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拼擺、度量等數學活動中,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知道確定面積單位的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度量意識。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用不同圖形作單位度量面積的過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的合理性。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度量意識的培養(yǎng)。
三、教學準備
課件,每組一張粉紅色紙(長18厘米、寬6厘米),一張綠色紙(長12厘米、寬9厘米);每組一袋學具,內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認識面積
1.結合生活實際,引入“面”的概念。
(課件出示主題圖)
(1)想一想:打掃衛(wèi)生時,如果兩個同學以同樣的速度擦黑板、擦國旗,誰先完成?為什么?
預設:擦國旗的同學先完成,因為黑板面大,國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體都有面,他們是否也有大小呢? 請同學們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預設:
找一找:可能會找到數學書封面、課桌面、板凳面、地面、臉面、球面……
摸一摸:請學生摸一摸數學書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體的面……
比一比:請學生說一說兩個物體的面哪個面大?哪個面?。?/p>
(3)結合實例認識面積。
①教師示范:課桌面的大小就是課桌面的面積;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學書面的面積……
(板書:認識面積)
②學生舉例說明物體表面的面積。(動作與語言相結合,先說說身邊物體的面積;再通過想象,說說其他物體表面的面積)
2.認識圖形的面積。
(1)物體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圓等圖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課件出示認識的平面圖形)
預設:這些圖形也有大小。
(2)這些圖形也有大小,誰來說說它們的面積?
預設:正方形這個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積;三角形這個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例和學生所學知識,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說一說等數學活動認識到物體或圖形的表面有大小。教師結合實例,揭示面積概念,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幫助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
3.及時練習。
(1)完成第61頁“做一做”。(課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側面,說說哪一個面的面積比較小。
(2)為學生提供一個蘋果,請學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說一說什么是蘋果的面積。
(3)將數學書按不同位置擺放,說一說封面面積的大小是否有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認識到不僅物體的上面、正面有面積,側面也有面積,曲面也有面積,進一步完善學生對面積含義的理解;通過判斷不同位置擺放的數學書封面面積,使學生認識到,同一個物體無論怎樣放,面積大小不變,以此發(fā)展學生的面積守恒觀念。
(二)比較面積大小,發(fā)展度量意識
1.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
(1)下面兩個圖形,哪個面積大?
(課件出示,同時為學生提供下面兩個圖形的紙片)
(2)學生自主比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較方法,引發(fā)認知沖突。
(1)讓學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個面積大?
(2)用重疊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結果嗎?
(3)小結:用觀察、重疊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想一想有沒有其他辦法呢?
【設計意圖】通過比一比的活動,進一步認識觀察法與重疊法這兩種比較方法,同時也在比較中產生認知沖突,為激發(fā)用度量的方法進行比較奠定基礎。
3.探討度量單位,培養(yǎng)度量意識。
(1)你還能想到其他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嗎?
預設1:學生想到用學過的圖形去度量。
預設2: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聽聽小精靈的建議。(課件出示)
(2)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利用學具在長方形中擺一擺。
(3)交流反饋,確定度量單位。
①組織學生反饋,說說自己選擇的是什么圖形,是怎樣擺的。(學生邊說課件邊演示)
預設1:用圓形作單位。
預設2:用三角形作單位。
預設3:用正方形作單位。
②組織學生結合以上三組圖形思考:用這些圖形作單位能否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如果要準確測量出某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用什么圖形作單位最合適?為什么?
預設:能,用正方形最合適,因為正方形能鋪滿所測圖形,且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在擺放時不受擺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師介紹:國際上就是規(guī)定用正方形作面積的單位。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經歷用不同圖形作單位度量長方形面積的過程,在拼擺過程中體驗單位的價值和選擇面積單位的依據,通過比較感受正方形作面積單位的合理性,認識正方形是最合適的面積單位。
(三)應用所學,感受單位價值
1.完成第62頁做一做。
2.完成練習十四的第1、2、3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加深對面積的認識,同時使學生體會一個圖形中含有幾個面積單位,它的面積就是幾(個單位),感悟單位的價值。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關于面積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小學數學組的1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認識面積》,對于這節(jié)課。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等5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認識面積》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3年級下冊第5單元的內容,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并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己經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jié)課學習面積的開端,后續(xù)學生還會接觸到很多平面圖形的面積其中包括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的面積還有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因此本節(jié)課的學習可以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確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經歷小組合作、小組探究有關面積測量方法的過程,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建立幾何直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特點,體會數學探究過程中的樂趣,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面積是有一些感性認識的,但缺乏理性認識的支撐。本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和好奇心較強,善于表達,其思維水平仍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因此,教學過程中更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和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fā)揮,這也是我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應該重點注意的地方。
三、說教法學法
合理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原有知識框架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以上考慮,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法確定為:探究式教學法、討論法。本篇課題引導學生小組探究面積大小比較過程中進行感知統(tǒng)一面積測量標準的必要性??茖W合理的學習方法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結合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我將本節(jié)課的學法確定為: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法。
四、說教學過程
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指出:教師的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結合課程理念,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從激趣導入,探索新知,鞏固練習,課程小結和布置作業(yè)等5個環(huán)節(jié)來展開。
環(huán)節(jié)一:激趣導入
本篇課題我會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方式導入,在教學之初,呈現(xiàn)教室情境圖,并且提出關鍵性問題“黑板面和國旗面比較,誰更大”,從而建立與本篇課題之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這篇課題與生活的聯(lián)系。
環(huán)節(jié)二:探索新知
在新授部分我會分兩個環(huán)節(jié)來展開:
活動1:初步感知面積概念
教師在引入面積概念的時候通過不斷地舉例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如黑板面、國旗面、課桌面、數學書封面,通過舉例說明讓學生感受面積的概念是描述物體表面的大小。通過直觀的生活實例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直觀和抽象的關系。
活動2:比較面積的大小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會更多地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首先展示預先準備好的需要比較的兩個圖形,引導學生探究在無法直觀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情況下該如何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將全班學生每4人分一組進行討論,討論時間為5分鐘,討論過程中我將巡視、點撥,討論結束后由學生代表發(fā)言,爭對小組代表的發(fā)言給予鼓勵性評價為主,不僅評價到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評價到學生學習的過程。通過學生運用小三角形紙片、小正方形紙片和小圓形紙片輔助探究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當無法直觀判斷兩個面積大小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圖形作為度量單位,發(fā)展學生的度量意識。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練習
我會圍繞本篇課題通過趣味競賽的形式比賽,請學生頭腦風暴生活中的還有哪些圖形會研究其面積,看哪個小組又快又準確。通過游戲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環(huán)節(jié)四:課堂小結
在進行課堂小結的時候,我將引導學生充分表達這節(jié)課的收獲和感受,學生紛紛表達收獲。使學生對整節(jié)課的知識得到鞏固和梳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環(huán)節(jié)五:分層作業(yè)
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我將采用分層布置作業(yè)的形式?;A作業(yè)找到日常生活中的平面圖形去摸摸它的面積,拓展性作業(yè)是請同學們在方格紙上畫出面積等于12方格的有趣圖形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篇課題使用圖形結合式的板書,這樣的板書設計是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難點,形象直觀便于理解,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
認識面積
面積:物體表面的大小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聆聽。
認識面積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39—41頁的《認識圖形的面積》。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認識圖形的面積”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掌握它們周長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學好這部分的知識,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也是學習和探索其他平面圖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重要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讓學生經歷探索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大小的實際問題的過程,通過“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動,感知面積的含義。
2、過程目標
通過探索、交流、比較、評價。使學生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義。
3、情感性目標
通過自主學習,動手操作,感受數學的價值以及在生活中的運用,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及用數學的樂趣。
(四)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重點: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難點: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
關鍵:結合教材提供的實例,通過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及操作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從而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
(五)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學具盒、硬幣和剪刀。
二、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
在教法的運用上,我以新課標的理念為指導,并結合本節(jié)課的實際,我采用觀察比較法,實踐操作法,使學生認識到面積是有大有小的。使學生在比較中理解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合作交流法,并恰當運用多媒體進行直觀形象的輔助教學。
(二)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才能真正對所學內容有所感悟,進而內化為已有,并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這節(jié)課,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組織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有趣的活動,在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體現(xiàn)“做數學”的樂趣。
三、說教學過程:根據以上的理念,結合本課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5教學環(huán)節(jié):1、 初步感知,認識面積看——看黑板表面,課本封面,體會物體有面。
比——比黑板表面與數學書封面哪一個比較大,哪一個比較小,體會各個物體的面都有確定的大小。
聽——聽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它比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這句話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積的含義。
摸——摸數學書封面和課桌面,體會這些面客觀存在,感受這些面各自面積的大小。
說——舉例說說物體表面的面積,并比比它們的大小。
新課開始,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先比較黑板的表面與課本封面的大小,引出面積的初步含義,接著讓學生進一步比較課桌面和凳子面的面積的大小,并說說生活中其他物體表面的面積大小。在"說"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更大的范圍里體會:看到的物體都有面,每個面的大小就是這個面的面積,從而使學生形成初步的面積概念。
2、 操作實驗,比較大小⑴認識平面圖形的面積①教師把剛才的正方體的一個面畫在黑板上,出現(xiàn)一個正方形,也就是一個平面圖形。
②提問:這個正方形有面積嗎?
③指名一位同學用粉筆畫出它的面積,其他同學在課堂練習本上畫一個平面圖形,用水彩筆涂上它的面積,然后繼續(xù)畫一個面積比剛才更小的圖形。
學生在前面的例題里已經知道物體表面的大小是面積,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由具體的面過渡到平面圖形,知道了平面圖形的大小也是面積,這樣,他們對面積意義的理解就更全面了。
⑵比較平面圖形的面積大?、僬n件出示例2,引導學生讀題。 ②如果學生說是直接看出大小,在肯定的基礎上提醒學生:直接觀察大小,有時不太可靠,啟發(fā)學生探索其他的比較方法。
③動手操作之前,提出幾點說明:這些小紙就代表題目中的正方形和長方形;可以使用老師提供的透明方格紙、小紙條等,老師更欣賞你能用自己身邊的材料來比較;如果你不會的話,就看看周圍同學是怎么比的,相信你會受到啟發(fā)的。
④交流匯報,引導學生總結出常用的三種方法:看、疊、量。 ⑤舉反例。用兩根毛線分別圍著它們的邊圍了一圈,然后比一比這兩根毛線的長度。學生判斷這是比的面積嗎?比的是什么?
使學生經歷從直接觀察比較面積大小到用其他方法來比較大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同桌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比
較方法的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識,使學生掌握常用的比較方法。
3、實踐運用,解決問題①分辨面積和周長。用動作表示面積和周長,老師口述生活中的事情,讓學生判斷和什么有關。 ②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主要通過觀察來比較。
③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啟發(fā)學生思考比較的方法,重點指導怎樣數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數。
④指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這是一道開放題,要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選擇圖形進行面積比較,對于其中面積相近的圖形,只要說出差不多就可以了。
讓學生在不同的應用中體會比較的方法隨具體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加深對幾種面積比較的方法的理解,體會它們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4、全課總結,反思得失引導學生反思: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5、課外拓展,升華認識游戲名:猜一猜。游戲規(guī)則:全班分兩組,這邊的同學看圖形時,那邊的同學要閉上眼睛,不能偷看。第一組看的是4格的,第二組看的是6格的,讓學生在不知道格子大小的情況下根據格子數判斷兩個圖形的大小。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最合適,能用正方形作單位表征簡單圖形的面積。
(二)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拼擺、度量等數學活動中,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知道確定面積單位的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度量意識。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用不同圖形作單位度量面積的過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的合理性。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度量意識的培養(yǎng)。
三、教學準備
課件,每組一張粉紅色紙(長18厘米、寬6厘米),一張綠色紙(長12厘米、寬9厘米);每組一袋學具,內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認識面積
1.結合生活實際,引入“面”的'概念。
(1)想一想:打掃衛(wèi)生時,如果兩個同學以同樣的速度擦黑板、擦國旗,誰先完成?為什么?
預設:擦國旗的同學先完成,因為黑板面大,國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體都有面,他們是否也有大小呢?請同學們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預設:
找一找:可能會找到數學書封面、課桌面、板凳面、地面、臉面、球面……
摸一摸:請學生摸一摸數學書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體的面……
比一比:請學生說一說兩個物體的面哪個面大?哪個面小?
(3)結合實例認識面積。
①教師示范:課桌面的大小就是課桌面的面積;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學書面的面積……
(板書:認識面積)
②學生舉例說明物體表面的面積。(動作與語言相結合,先說說身邊物體的面積;再通過想象,說說其他物體表面的面積)
2.認識圖形的面積。
(1)物體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圖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課件出示認識的平面圖形)
預設:這些圖形也有大小。
(2)這些圖形也有大小,誰來說說它們的面積?
預設:正方形這個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積;三角形這個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例和學生所學知識,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說一說等數學活動認識到物體或圖形的表面有大小。教師結合實例,揭示面積概念,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幫助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
3.及時練習。
(1)完成第61頁“做一做”。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側面,說說哪一個面的面積比較小。
(2)為學生提供一個蘋果,請學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說一說什么是蘋果的面積。
(3)將數學書按不同位置擺放,說一說封面面積的大小是否有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認識到不僅物體的上面、正面有面積,側面也有面積,曲面也有面積,進一步完善學生對面積含義的理解;通過判斷不同位置擺放的數學書封面面積,使學生認識到,同一個物體無論怎樣放,面積大小不變,以此發(fā)展學生的面積守恒觀念。
喜歡《認識面積教案精選》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兒園教案,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認識面積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教案課件是我們老師工作的一部分,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老師要按照教案課件來實施上課。編輯為您準備了一些有關此話題的內容,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為了給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學習效率,教案是個不錯的選擇,教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關于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有請駐留一會,閱讀小編為你整理的圓的面積課件教案精選,請閱讀,或許對你有所幫助!一...
下面由小編幫大家編輯的《圓柱的表面積課件教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教案課件是老師在課堂上非常重要的課件,每個人都要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的使用有助于增強規(guī)劃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
教案課件是我們老師工作的一部分,就需要我們老師要認認真真對待。只有寫好教案課件,才能充分實現(xiàn)教學意圖,寫教案課件要具備哪些步驟?下面的內容主題為多邊形的面積課件教案,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你整理的,還請多多關注我們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