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教案。
以下是欄目小編為您整理的“桃花源記教案”相關內(nèi)容,希望大家能夠繼續(xù)關注我們我們將會為您提供更多的相關內(nèi)容。通常老師在上課之前會帶上教案課件,通常老師都會認真負責去設計好。合理的教學過程需要有合理的教案作為基礎。
一、
1.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
2.了解本文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感受寧靜的田園生活,正確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讀并背誦全文。
二、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誦讀能力。
2.力求學生運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jié),培養(yǎng)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對作品的鑒賞能力。
三、
肯定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大膽追求,激發(fā)學生向著更高更遠的理想勇往直前。
引導學生感受桃花源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淳樸的人情,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樂融融的人際關系。
理解陶淵明虛構這一撲朔迷離的桃源勝境的目的,正確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1.誦讀法。本文語言簡練生動、通俗流暢,教師可指導學生朗讀、背誦。朗讀,首先要讀得清楚,即句讀分明,節(jié)奏合理;其次要讀得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本文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句,還應注意讀出對稱感來。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熟讀背誦。
2.品讀法。在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步品味,通過想像、描繪、分析、推理的活動,讓學生含英咀華,探幽攬勝,著眼于學生想像力、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分析概括能力、鑒賞能力的訓練。
〔教學要點〕
導入新課,作者、作品及背景簡介;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情韻;整體感知文意,要求學生復述課文,概述桃花源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茂盛的桃林中,走來一位詩人,滿懷愁緒、憤慨與無奈,曾經(jīng)滿懷豪情,胸懷天下,不料社會**,一片污濁。于是他獨善其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好不逍遙自在;于是他歸隱田園,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好不悠閑愜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用曠達的胸襟去包容命運的不信與悲哀。今天,讓我們尋著這位詩人的足跡,走進桃花源,去聆聽詩人對理想的訴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作者、作品及寫作背景簡介。
三、學生朗讀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注意積累材料中的一些文言字詞。
2.在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要求讀出感情,讀出韻律。
教師進行朗讀指導,可從以下幾方面要求:
(1)對偶句、四字句要讀出對稱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語調(diào)、節(jié)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如“a問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漢,c無論魏晉?!币痪?,加著重號的詞宜重讀,語調(diào)稍慢;a句讀得略平緩,b、c句讀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頓略久些,b、c句連接要緊湊。這樣讀,能較好地讀出感情意味。
3.教師播放示范朗讀或教師范讀,學生聽讀品味,進入意境,想像畫面。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鼓勵學生放聲讀,大膽讀,力求有所提高。
5.全班同學齊讀課文,要求聲音要洪亮、節(jié)奏要準,要讀出韻律。
四、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翻譯。
教師根據(jù)學生情況進行適當?shù)膹娬{(diào)與補充,并作以檢測。題目為課件中的六個句子,還可以適當添加。
在此之后可以讓學生復述課文。
教師提醒學生:
(1)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話來復述,并插進一些話,使整個故事連貫起來。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利用想像,合理補充一些細節(jié),使故事情節(jié)更加完整。
選兩個學生復述課文,其他同學點評。
〔教學要點〕
提問學生:通過對課文的誦讀,你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1.通過練習“ ? ? ? 桃源”的形式了解課文的線索。
2、探究桃源世界的奇特之處:
提問: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你覺得文中的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你是從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1)指名朗讀描寫桃花源外部環(huán)境美和內(nèi)部環(huán)境美的句子。
(2)提問: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請選一個景點,用“這里的 ? ? ?美,你看 ? ? ?”的句式給大家描繪一番。
學生爭相回答,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
明確:這里的桃林美,你看,長達二三里,中間沒有一棵別的樹,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艷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是一只只飛舞的粉蝶……
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無垠,就像是一塊偌大的氈子……
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齊齊,炊煙裊裊升起……
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莊稼茁壯生長;池水清澈,魚兒悠然自樂……
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們交錯相通,將田地劃成整齊的方塊,像一個巨大的棋盤……
教師小結:聽著大家的描繪,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環(huán)境幽雅,美在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
二.理解桃源之“樂”。
提問:桃花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樂”?
提問:他們分別為什么而樂?請你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說說看。
教師以記者采訪的形式跟學生交流,學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設身處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樂。
學生明確:(1)男人雖種植勞累,但他們樂,樂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戰(zhàn)亂之苦,能安居樂業(yè)。
(2)女人雖采桑養(yǎng)蠶,織布縫衣,忙得不亦樂乎,但她們樂,樂在沒有壓迫,沒有剝削,過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黃發(fā))“怡然自樂”,樂在老有所養(yǎng),豐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樂”,樂在和平安樂,無憂無慮。
(5)漁人樂,樂在受人熱情相邀,盛情款待,樂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諧親密。
學生小結: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
三.評讀桃源之“奇”。
提問:桃花源的美麗歡樂令人神往,桃花源的離奇神秘更是引人入勝。那么,桃源“奇”在何處呢?請你以“ ? ? ?奇,那是因為 ? ? ?”的句式闡述一下自己的認識,要盡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為“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山洞奇,那是因為“仿佛若有光”,且形狀奇特,“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蹤奇。蹤奇,那是因為漁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太守竟然“尋向所志,不復得路”,名人探訪,竟然“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還可以有其它理解。
3.全班齊讀課文,神游這個美麗歡樂而又撲朔迷離的桃源勝境。
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存在嗎?那作者為什么要寫呢?我們又該如何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呢?
為了追求光明和理想,我們的祖先不屈不撓,前赴后繼,桃花源不是陶淵明消極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閃光理想的依托。毛澤東《登廬山》中的一句詩:“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背浞挚隙颂諟Y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面對著中華大地的千年變遷,當中國人民真正站了起來,試問:還有什么人間奇跡不能創(chuàng)造?如今祖國各地不是桃源,勝似桃源,倘若陶公地下有知,不知將欣喜為何如?
在21世紀的今天,同學們定能志存高遠,向著理想勇往直前。(在學生齊背課文中結束課文學習)
找出課文中描寫桃林景象的句子,請用一段文字描繪出漁人所看到的那片桃林。200字左右。力求寫出環(huán)境靜與動的結合,不同層次的景物的色彩。
師:在中國,素有“山川以人而勝”的保守。所謂“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勝,惟人則名”。陶淵明作了《桃花源記》以后,桃源仙境忽名聲大噪。歷代文人雅士紛紛涉足山溪,探尋靈秘。今天我們就要與東晉大文豪一覽桃源仙境。在閱讀文章之前,老師請幾位同學上臺來做一個小練習。誰愿意一試?
師:好,這三位同學都寫完了。請大家看,題目寫對了的同學是哪幾位?
生齊說:蔡飛飛,楊輝恒的寫對了。任雪妍的錯在把“源”寫成“園”。
師:那有沒有同學能解釋一下為什么不能把“源”寫成“花園”的“園”呢?老師打出幻燈片1,幻燈片1為課文題目)
師:這樣吧。我們先看文章的一、二兩段,看能否找出答案?
師:很好,請坐下。桃花源的“源”字的偏旁是“シ”,與水有關,從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寫水的句子有“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林盡水源”,從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盡頭、源頭,在比較隱秘的地方。所以不只僅是指“桃花園子”。以后要注意,不要再寫錯了。接下來請大家把一、二段朗讀一次。(生讀完后,老師放出幻燈片2,叫一生讀幻燈片上的作者簡介。)
生大聲讀:陶淵明,東晉人。名潛,字元亮。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他曾做過小官,由于當時社會動蕩不安,他空有才智卻難以施展,后棄官回鄉(xiāng)過起田園式的隱居生活。
師:讀的很好,吐字清晰,聲音洪亮,以后有機會成為播音員。(生竊笑)請大家注意,前人有姓名外,還取名、字,甚至還有號。請大家從陶淵明取名、字來看,古人取名字有何特點?
一生對古文頗喜愛,答:“淵”與“潛”都與水有關?!懊鳌迸c“亮”有關,都指明亮。
師:很好。看來蔡飛飛真的是有心人,平時她看書就喜歡考慮,知識面也廣,我們應該學習她認真考慮的精神。古人取名、字、號往往是有關聯(lián)的,不是隨便取的。下面請大家一邊看課文,一邊聽朗讀。注意生字詞、朗讀的停頓和感情的掌握。(師放錄音,學生看課文。)
師:剛才大家讀得挺認真的,還有沒有字不懂讀?。?/p>
生:第一個讀“huò”。第二個讀“yǎn”,第三個讀“yì”
師:對了。請坐下。昨晚老師已叫大家預習了全文。文意要求先疏通,不知道大家做了沒有?
師:很好。那老師檢查一下預習情況,老師隨便挑原文幾句話,請幾位同學來翻譯。(抽了幾個成果大概在30名左右的`學生)好,盧國豪,你來,請把“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譯出來。
生:其中來來往往耕田種地的男男女女,衣著都像外人。
師:不是有句古話“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課本的注解是錯誤的,在這里李小娜同學有認真考慮,大家可要學習小娜的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接下來請看第三段第5行“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誰來譯?
生幾個人舉手,由其中一位作答:其余人各自又請漁人到他們家作客,都拿出酒和食物。
師:好,譯得很流利,請坐下??磥泶蠹覍ξ恼碌姆g應該了解得很透了,學習態(tài)度都很認真,效果較好。那接下來看看老師幻燈片上的問題。(打出幻燈片3)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請從原文找出來。
一生說:在文章第一段:“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p>
師:很好,請坐下。大家先自由朗讀第一段,應把景色優(yōu)美讀出來,在讀中感受桃花源的迷人色彩。
師:剛才老師看大家讀得很專心,能從讀中感受到景色美的同學舉手。(稍等片刻,有1生舉手)好,許智宇你來給大家試范。
生:“忽逢”讀出偶然遇到奇境的味道,還有“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讀出了詩人陶醉其中,贊嘆訝異不已的味道。
師:文中桃花源以景美吸引人之外,它的美還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一生答:“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一生恍悟答:前面寫自然的景色美,這里寫人在這里生活發(fā)明了景物美。
師:哦,發(fā)現(xiàn)了區(qū)別。既然有人在此勞作,此處除寫景美外,“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還體現(xiàn)了老少生活無憂無慮,怡然自得,那是什么美?
師:很好,大家齊來讀應把第二段寫桃花源的生活美讀出來,讀出作者的向往之情。
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體現(xiàn)在哪一段,能否找出來?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下《桃花源記》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說教材
(一)課文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記》是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是一篇美文,居單元之首,是重點篇目,學好它是極其重要的。
(二)教學內(nèi)容
《桃花源記》借助虛構的故事來表現(xiàn)作者的社會理想,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是篇文言文,在教學上,首先還是要幫學生解決文字障礙,然后引導他們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于是,我把本課共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了解作者,解決文言字詞,疏通文意并熟讀;第二課時,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這里我要講的是第二課時。
(三)教學目標的設置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八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他們已經(jīng)能夠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能讀懂課文的意思。所以我在處理教材時,將第二課時定為“品讀美文”,把本課的目標定位以下幾點:
(1)理清文章結構。
(2)品味文章的美點。
(3)品評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
(四)、教學重點、難點的設置
由于八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學生正確評價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這樣設定:
教學重點:感受“桃花源”的美,樂,奇。
教學難點:理解、評價作者心中的理想社會。
二、說教法
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課時教法如下:
1、品讀法
2、提問法
3、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三、說學法
教法的根本是學法,只有把“學法”教給學生,才能達到不教。這也是課堂是否能高效的關鍵。本文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學生學習的興趣很濃。但是,鄉(xiāng)鎮(zhèn)學生閱讀面窄,寫作水平低,他們對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對課文的品讀、理解有一定的障礙。因此,我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重在指導學生在“讀中品”、在“讀中悟”。
根據(jù)以上學情我把學法確定為:
1、誦讀法
2、想象法
3、合作探究法特別是合作探究法,運用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體現(xiàn)“高效課堂”。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基本流程如下:
(一)課堂導入
因為是第二課時,所以這一課時的導入就設計為:檢查上節(jié)課作業(yè)的基礎上,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
(二)回顧內(nèi)容,梳理結構:
首先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美讀課文,設計問題:課文以什么為線索?
這樣學生在找線索的同時,就把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經(jīng)過,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以及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的情形,貫串了起來。
(三)賞讀課文、品說桃花源
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
1、問學生:這篇課文美嗎?學生肯定說:“美!”
你知道它美在何處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為這篇文章尋找美點。學生比較容易找出桃花林很美,桃花源中的環(huán)境很美的句子。這時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桃花源中的人美?!跋虂韱栍崱保敖猿鼍剖场?,“各復延至其家”熱情,好客,慷慨,這不都能體現(xiàn)桃花源中的人美嗎?接下來繼續(xù)引導學生從情節(jié)的曲折是一種美,語言的流暢也是一種美,敘事的簡明也是一種美。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學會從多種角度去欣賞文章的美,不要拘限于文章的語言,人物的行為。
2、接下來讓找出表現(xiàn)桃花源人心情的句子。哪個字是重點?
明確:樂。繼續(xù)追問:樂在何處?
此處我設計一個情境:讓一個學生扮成記者,穿越到晉朝,來到桃花源,進行采訪,以“你快樂嗎?”采訪桃花源中不同身份的人,老人,小孩子,婦女等,讓他們學出他們的快樂。然后再采訪一下漁人,讓漁人說出他在桃花源外的痛苦,與桃花源中的人的快樂形成對比。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當時的社會的黑暗。
3、讀過此文,同學們肯定覺得其中有很多神奇之處吧?那你覺得奇在何處呢?引導學生找出景物之奇,山洞之奇,桃花源中的人之奇,故事的結局之奇。
為什么“處處志之”,又“不復得路”呢?這就為下面的環(huán)節(jié)作了引子。
(四)評說桃花源
這部分是課文的.難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是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有批判地閱讀,以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為此我設計了一道探究題。
桃花源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筆下的桃源世界?
題意在引導學生明確桃花源勝境只是虛構的,是作者的理想。
用多媒體展示桃花源人生活圖片和我們現(xiàn)代人的生活圖,形成對比,讓學生知道,虛構的桃花源再美,也美不過我們現(xiàn)在人的生活,應辨證地看待桃花源的美,并了解當今社會不是桃源勝境,卻勝似桃源勝境。以此引導學生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五)歸納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品味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美景,雖然陶淵明向往的理想社會還帶有局限性,但他對理想的追求,對黑暗現(xiàn)實的否定,還是值得肯定。如今的中國與東晉相比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陶淵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的。
(六)布置作業(yè)
有人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是消極避世,你怎樣評價?
五、說板書設計:
我認為板書應直觀,簡潔明白,能體現(xiàn)了文章的主要脈絡。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通過朗讀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1、疏通課文,理清結構。
2、引導學生感受桃花源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描繪的美好社會生活。
3、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
學生準備:
1、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2、根據(jù)注釋,試著翻譯課文。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會生活,討論陶淵明寫作目的。
出示“桃林”圖片(播放ppt1-6),讓學生欣賞,問:大家有怎樣的感受?聯(lián)想到一個什么成語?(世外桃源)它有什么含義呢?投影明確:這個成語出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記》。它描述的是一個與世隔絕、不遭戰(zhàn)禍、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xiàn)在我們一起跟著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課題目和作者。(播放ppt7)
1、作者簡介(點擊“陶淵明”鏈接到ppt13);
2、寫作背景(點擊“桃花源記”鏈接到ppt14-15)。
共六方面:課文朗讀、字詞釋義、課文結構、思考討論、寫作特色、文言知識。
點擊播放“課文朗讀”課件,學生跟讀,注意重點字詞的讀音,領會語氣節(jié)奏。
點擊播放“字詞釋義”課件,結合學生課前預習,對各段中的重點字、詞、句進行解釋。(學生匯報)
引導學生歸納課文的結構。
課文以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二部分(第2、3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jīng)過。(發(fā)展)
第三部分(第4、5段):寫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訪桃源未果的情形。(結局和尾聲)。即:發(fā)現(xiàn)桃花源---進入桃花源---離開桃花源
3、桃花源人為什么來到這地方?哪些語句寫出了桃花源人與世隔絕的久遠?
4、在與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語句寫出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所歷:民風淳樸)
5、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可是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边@些說明了什么?(暗示桃源是虛構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是虛構的一個風景優(yōu)美、民風淳樸、寧靜安樂的理想社會)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fā)現(xiàn)桃源的經(jīng)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后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回環(huán),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xiàn)實相對照的美好社會,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
1、請你認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圈畫每段關鍵語句,理清論述思路。請各小組同學通過討論、交流并口頭展示) ⑴根據(jù)你的理解,你認為作者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是什么?
⑵你認為“敬畏自然”的內(nèi)涵是什么?
⑶作者提出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⑴作者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⑵為什么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3、挑戰(zhàn)自己(質(zhì)疑思辨):
教師引導:充滿思辨的智慧是世間最美的花朵。本文就處處洋溢著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對本文的觀點有質(zhì)疑嗎?(學生質(zhì)疑,暢所欲言)
⑵作者有沒有否定現(xiàn)今人類科學的成就?
根據(jù)本文精辟的論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將如何把“敬畏自然、愛護自然”變成最實際的行動?
請就“敬畏自然”這一主題擬幾條標語,向人們發(fā)出呼吁。
學習目標:
A.他很講義氣,很有良心,每次幫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高深莫測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絕倫的藝術品。
C.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相形見絀。
D.最不可思議的恐怕要數(shù)我們的大腦了,它使人有喜怒哀樂,能夠思維。
D.我們有什么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反問)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桃花源記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桃花源記》教案
教學設想
教學重點:
1.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
3.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難點:
認識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上茸寣W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再體會領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內(nèi)涵。
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
“世外桃源”是同學們熟知的一個成語,它出自于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是怎樣一個地方呢?為什么說‘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學們想知道這一切,就讓我們一起從《桃花源記》這篇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指導閱讀“閱讀提示”,簡介作者作品。
強調(diào)以下內(nèi)容:
①陶淵明,名潛,字子亮,東晉著名詩人,詩歌多以表現(xiàn)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會動蕩,戰(zhàn)亂頻繁,生靈涂炭。陶淵明曾做過幾任小官,因不滿現(xiàn)實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詩并序》中的“序”,可獨立成篇。
三、教師范讀課文,然后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jié)奏,標記生詞。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
儼然豁然阡陌垂髫
恰然邑人便要還家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要求:1)基本讀準斷句,注音語氣節(jié)奏。
②讀完后理出難解的字詞句。
四、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請三位同學讀完全文。
教師要糾正讀音錯誤,不明顯的句讀錯誤暫呵不予糾正,留待下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2.疏通課文中重要、疑難的字詞句。
可讓學生發(fā)言提出.也可讓學生自由上講臺寫在黑板上。教師在此基礎上歸類整理。要求學生領會掌握以下加點字同的含義:
①武陵人捕魚為業(yè):作為為具言所聞向,對
2)乃不知有漢:竟:乃大驚:竟
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3)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都兩兩狼之并驅如故:一起
4)一為具言所聞:詳細地具答之:詳細地
5)甚異之:對……感到驚異欲窮其林.窮盡,走到盡頭
咸來問訊:都黃發(fā)垂髦:用特征來指代老人和小孩復延至其家:請?zhí)幪幹局和罢I”,作標記諧太守:到…去,尋病終:死
6)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現(xiàn)在指神情莊重或假裝正經(jīng)的樣子。
阡陌交通:交錯相通?,F(xiàn)在指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總稱。
率妻子邑人…:妻子兒女。現(xiàn)在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魏晉:更不用說。現(xiàn)在用作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說如此:像這樣?,F(xiàn)在指“這樣”。
芳草鮮美:鮮嫩美麗?,F(xiàn)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練習五,了解文言文主語、賓語的省略情形。
五、誦讀訓練。(鍛煉朗讀能力,加深課文理解。)
教師應進行朗讀指導,可從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讀準。如“便要還家”中“要”讀“邀”,不讀“耀’;‘“驥”讀記”,不讀義”;“此中人語云’中“語”舊讀玉,現(xiàn)不作要求。
②句讀要分明,課文中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句,應讀出對襯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p>
③語調(diào)、節(jié)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如:“①問今是問世,②乃不知有漢.
(3)無論魏晉、,,加著重號的調(diào)應重讀,語調(diào)稍慢;第①句讀得略平緩.②③句讀得有起伏;第①句與②③句間停頓略久,②③句連接要緊湊。這樣能較好地讀出感情意味。
3.自由朗讀,鼓勵學生力爭有所提高進步。
4.若時間允許,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yè)。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語的意思。
落英繽紛豁然開朗恰然自樂世外桃源無人問津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檢查作業(yè)。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誦情況。
2.學生口頭解釋所查成語的意思。
二、結合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課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了哪些情節(jié)?
發(fā)現(xiàn)桃花源(第1段);進訪桃花源(第2、3段):尋找桃花源(第4、5段)。
2.齊讀第1段,思考:漁人是怎樣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為什么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遠近”說明漁人走了很遠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說明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fā)現(xiàn)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漁人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
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會是什么樣子呢?為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3.請一位同學們朗讀第2段,思考: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見到了怎樣的景致?
進入桃花源不容易:“林盡”-“一山”-“小口”-入”-‘”極狹”-“復行”,這表明桃花源的隱蔽,與世隔絕,難于發(fā)現(xiàn)。漁人見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見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樂”,說明桃花源環(huán)境幽清,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齊,音律和諧,生動地勾畫出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畫。
4.請一位同學朗讀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么;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云....無論魏晉”相呼應?!薄痹O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表現(xiàn)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②“皆嘆惋”說明了什么?
漁人“——。一為具言所聞”應說的是秦末以來戰(zhàn)亂的歷史,桃源人聽后,為世上的動亂、黑暗而嘆惋,也為世上老百姓過著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5.默讀課文最后兩段,思考:
①漁人離開桃花源后“處處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訪桃花源,可人們再去尋找時,卻“迷”、“未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與“不足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應。
三、齊讀全文,討論總結以下內(nèi)容。
1.課文在情節(jié)的安排處理上有什么特點?請具體談談。
說明主要從情節(jié)的曲折離奇,懸念迭出這一方面來考慮,如學生有其他方面的體會,也應認同肯定。
情節(jié)的曲折、跌宕的表現(xiàn)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里邊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為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為何這般自由幸福?③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為什么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相生,使課文情節(jié)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以上為理解要點。》
2.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理想社會?應聯(lián)系作者所生活的社會時代背景來理解。這一理想社會表現(xiàn)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zhàn)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導學生去認識“它只是一種空想”之類的方面。)
四、背誦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寫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設想你是漁人,寫你進入桃花源后的見聞,不與課文雷
同。②4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桃花源
(理想社會)
發(fā)現(xiàn)
進訪
再尋
鮮美繽紛
忘~逢~異~窮
平曠伊然良田美池桑竹
怡然大驚嘆惋
處處志之
遂迷未果
(馬駿)
教學設計(B)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簡介作者。
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蓖瑢W們往往也有這種體驗:當你遇事不順時,當你心煩意亂時.當你郁悶低沉時,你會去想象一些開心的東西,你會去幻想著一切都變得美好順利歡暢的一剎,你會去遺想成功帶來的無盡的歡暢……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撞憬之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簡介作者。(要點同“教學設計(A)”)
二、學生默讀課文,結合注解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讀課文后,對提出的疑惑的字詞注音、釋義。
2.教師落實重要的字詞注音、釋義。注意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通假字、詞性活用字。
3.指導學生理解文中所出現(xiàn)的古今異義的詞語。如:交通、妻子、無論、如此、嚴然、鮮美。
這部分可結合“教學設計(A)”的內(nèi)容。
三、學生齊讀一遍課文。
要求:①聲音洪亮,讀準字音。
②把握節(jié)奏,讀出停頓之處。
③帶有感情,讀出韻律。
四、思考討論,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l。漁人是怎行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他進入桃花源之前見到了怎樣的景象?
2.漁人在桃花源見到的景和人有何特點?桃花源人對外界社會情況了解嗎?
3.人們根據(jù)漁人作的標志再去尋找桃花源,給果怎樣?
通過討論這幾個問題,搞清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和結構。
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皧A岸數(shù)百步,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土地平曠,……黃發(fā)垂髦并治然自樂”?!白栽葡仁辣芮貢r亂,……無論魏晉”。
3.“遂迷,不復得路”?!拔垂?,尋病終”。
五、根據(jù)以上問題,理清課文結構。
課文從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寫漁人在桃花源的見聞。
第三部分(第4、5段):寫漁人離開、再尋桃花源的經(jīng)過。
六、完成下列練習。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儼然——阡陌----垂髫——
詣太守_邑人_劉子驥_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含義。
①芳草鮮美:
②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③阡陌交通:
④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⑤詣太守,說如此:
3.根據(jù)解釋寫出相應的詞語。
①從樹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鮮艷。()
②閑適愉快,自得樂趣。()
③比喻無人再未嘗試或過問。()
4.口頭翻譯下列句子。
①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③不足為外人道也。
七、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背誦第i段。
八、布置作業(yè)。
背誦全文并默寫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體會課文的語言特點,要求學生仔細品味自認為文中寫得好的語句。
說明:讓學生自己來談感受,教師可稍作點撥。
例:
1.第1段描寫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些詞語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寫出了花草的色澤、質(zhì)地、形態(tài),不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無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處;用四字句的形式,讀起來鏗鏘和諧,節(jié)奏整齊,朗朗上口。
2.第2段寫桃花源居住的環(huán)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勾勒出怎樣的田園生活畫面?
“平曠”指土地廣闊平坦;“儼然”即整齊有序;“良田美地桑竹”三詞并列,描寫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環(huán)繞以及樹木成陰的佳景;“相聞”則以動寫靜,既說明牲畜興旺,又讓人感受鄉(xiāng)村的寧謐,這些生動的用詞勾畫和展現(xiàn)出了桃源人安居樂業(yè)、閑適樣和的生活圖畫。
3.“此人——。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嘆惋”一詞表現(xiàn)了桃源人怎樣的心態(tài)?
“嘆惋”是感嘆惋情之意,詞語用得十分精當、傳神,桃源人對世事變遷、人間滄桑的慨嘆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難的同情,躍然紙上,可見可感。
說明:可讓學生具體設想模仿桃源人“嘆惋”時各種不同的語言、神情、動作。
二、領會課文在情節(jié)處理上的特點。
思考討論:課文描寫的情節(jié),處處體現(xiàn)出一個“奇”的特點,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說明:讓學生進行討論,然后發(fā)言。教師在總結時,可作如下啟發(fā)。
1.“景’倚,如:“土地平曠,屋舍嚴然,……”等。
2.“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等等。
3.“蹤”奇,后人再去尋找桃源,都一無所獲,不見蹤影。這些奇異之處,使課文情節(jié)曲致跌宕,思念環(huán)生,充滿了神秘感,更增強了人們對挑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討論分析:聯(lián)系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請你聯(lián)想桃源人的生活與當時外界人民
、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處?“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愿望?
說明:應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加以比較說明。
例;
①桃花源有著“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環(huán)境,而外界卻是戰(zhàn)亂頻頻,“峰火連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人們居住安定舒適,而外界百姓卻是顛沛流離,背井離鄉(xiāng),國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礫。
③桃花源“雞犬相聞”,人們“往來種作”,“恰然自樂”,處處是人丁興旺、洋和輸樂的氛圍,而外界百姓卻飽受戰(zhàn)火磨難,過日如年,終日生活在痛苦之中。總之,桃花源是一個沒有壓迫、沒有階級、人人平等自由、家家豐衣足食這樣一個安寧美好的理想社會,表達出身處黑暗、動亂社會之中的作者對美好理想社會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滿生活的強烈愿望。自然,它是一個虛構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讀說訓練。
1.教師出示(可用油印資料、電教等手段進行。)陶淵明的《桃花源詩》內(nèi)容。
2.學生朗讀該詩。
3.分析該詩與課文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何異同?
提示:①內(nèi)容相同,表現(xiàn)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寫的重點不同。
③表現(xiàn)手法不同。
六、布置作業(yè):完成課后練習三、五題。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
陶淵明(東晉)
進
出
景奇
桃花林:鮮美繽紛
桃花源:平曠伊然良田美地桑竹
人奇
悉如外人
大驚嘆惋語云
蹤、奇
處處志之
遂迷未果
《桃花源記》教學反思
本文原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的序文,大約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時作者57歲,隱居農(nóng)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說的桃花源似乎有實際根據(jù),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沅江之濱的桃源山腰上,有一個長約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認為就是桃花源。但課文所敘述的故事純屬虛構。
按作者的構想,桃花源跟桃花林僅一洞之隔,洞極狹,僅容一人進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發(fā)源地,長達數(shù)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盡。弄清這個背景再看故事,就會覺得頭緒很清楚。
故事頗有傳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說一類。首先是漁人入桃源的經(jīng)過甚奇。漁人沿溪行而“忘路之遠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樹夾岸,其中竟無一棵雜樹,這是自然生成還是人工所為?洞口僅容一人通過,且深不可測,不知其中有何怪異,而漁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為仙,何以飲食起居、待人接物皆與常人無異;若為隱,何以憑一洞之隔便與塵世相去萬里?最后,這個“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漁人出洞后既已“處處志之”,何以再去找時竟茫然無所見?這樣看來,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間了!至于后來南陽劉子驥“規(guī)往”而“未果”,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個尾聲──有這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就更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也就變得更濃了。
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zhàn)亂紛乘的環(huán)境里,中年以后他長期隱居農(nóng)村,對農(nóng)村的現(xiàn)實有更深的了解,對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體會,于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里,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xiàn)的。因此在這篇文章里,他既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這個現(xiàn)實世界之中。要尋找它就只能飄然高舉,《桃花源詩》最后說的“愿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也僅僅是意愿而已,誰辦得到呢?由此看來,劉子驥之后而無人“問津”,似乎也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讀這篇課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nèi)容和寫法。
《桃花源記》閱讀理解答案
第25課《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停數(shù)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一、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12——15題。(共7分)
1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屬: 要:
14.在文中找出表現(xiàn)桃花源中人精神狀態(tài)的句子,寫在下面。(2分)
15.作者在文中勾畫了自己的理想社會,請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3分)
二、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下列問題:(17分)
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9.本文的線索是什么?圍繞這一線索,作者寫了哪幾件事?(4分)
10.用原文語句作答:(3分)
(1)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寫桃花源中人精神狀態(tài)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11.文中哪些話表明桃源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后,仍想繼續(xù)在桃花源中生活?他們?yōu)槭裁床辉鸽x開?(3分)
12.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的時代。他筆下的“桃花源“其實并不存在。那么,陶淵明描寫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三、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下列問題:(9分)
17、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4分)
(1)欲窮其林 窮: (2)便要還家 要:
(3)處處志之 志: (4)欣然規(guī)往 規(guī):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武陵人以捕魚為業(yè)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B.、問所從來,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C、其中往來種作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D.、便扶向路 尋向所志
20、閱讀思考,簡要回答:(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理想社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這在文中也有暗示,請找出相應得一兩處語句;(2)文章第二段描寫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四、閱讀下面兩段詩文,完成5-9題。(17分)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 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陶淵明 《桃花源記》節(jié)選)
【乙】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
5.理解文言文詞義,常常借助工具書。下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漢語詞典》。
文中“屋舍儼然”中的“儼”字應選擇的正確義項是【 】(填序號)(2分)
儼 yǎn ①莊重?!对娊?jīng)?陳風?澤陂》:“有美一人,碩大且~?!蓖跹訅邸遏旍`光殿賦》:“~雅跽而相對?!雹谡R。王勃《滕王閣序》:“~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
6.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①便要還家: ②既出,得其船: ③醒能述以文者: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⑴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譯文:
⑵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譯文:
8.請發(fā)揮你的聯(lián)想與想象,用語言描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彼宫F(xiàn)的畫面。(4分)
9.從《桃花源記》和《飲酒》中,你認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結合當今社會實際,簡要說出你對建設和諧社會的認識。(4分)
五、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
8、本文作者陶淵明是東晉時期著名詩人,《 》是他的著名詩作之一。(1分)
9、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 ) (2)便要還家( )
10、陶淵明在《桃花源詩》中有“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的詩句,文中哪句話與其表達的意思相近?(2分)
11、作者生活的時代,賦役繁重,戰(zhàn)亂紛起,但文中描繪的卻是另外一番圖景,這寄寓了他什么樣的愿望?(2分)
12、本文是一篇流傳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簡練的文字寫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形象地將桃花林的美景描繪出來。(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3分)
一、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12——15題。(共7分)
12.屬:類 要:同“邀”,邀請。 評分標準:(2分)每詞解釋1分
13.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了。
評分標準:(2分)重點詞“乃”、“無論”翻譯正確可得2分,各1分。
14.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評分標準:(2分)每句 1分,錯字不得分。
15.示例:沒有戰(zhàn)爭、沒有饑餓,沒有貧窮,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科學技術發(fā)達,社會文明進步。評分標準:(3分)內(nèi)容合理2分,語言表述1分。
二、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下列問題:(17分)
8.(1)領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2)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4分,每句2分)
9.第一問:漁人的行蹤。(1分) 第二問:逢桃林、訪桃源、尋桃源。(3分)
10.(1)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2)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3)避秦時亂 (3分,每小題1分)
11.第一問:不足為外人道也。(1分) 第二問:(1)源中生活安寧,(2)能安居樂業(yè),(3)和睦相處。(共2分,答出一條評1分,答出兩條即可評全分)
12.表達詩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種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zhàn)亂,人人勞動,和樂富足,寧靜淳樸的和諧生活環(huán)境。(3分)
三、閱讀《桃花源記》片段,回答下列問題:(9分)
17、窮盡、走盡;通“邀”,邀請;做標記;計劃,規(guī)劃
18、D
19、帶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
20、(1)①“忽逢桃花林”、“漁人甚異之”②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2)表達了作者對沒有戰(zhàn)亂、寧靜和平和自由和諧的理想社會(生活)的追求。
四、閱讀下面兩段詩文,完成5-9題。(17分)
5.②
6.要:邀請 其:他的、自己的(代漁人) 以:用
7.(1)小孩和老人,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評分標準:關鍵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每個0.5分。)(2)(漁人)就沿著原先的走過的路,處處都做好標記。(評分標準:補充主語(漁人)0.5分、關鍵詞“扶、向、志”各0.5分。)
8.在整齊的籬笆旁,我親手采摘金黃的菊花,周圍頓時香氣彌漫;在悠閑恬適間,突間望見高大的廬山,云霧繚繞。在夕陽的照耀下,廬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彩衣,不時有成群結對歸巢的鳥兒,吱吱喳喳,打破了山林的幽靜。(評分標準:有合理想象2分,有景物的描寫給1分,準確地修飾語給1分;根據(jù)表達效果,酌情給分。)
9.理想境界是:沒有戰(zhàn)亂,安定團結;相處和諧;生活富足;環(huán)境優(yōu)美。(評分標準:答對其中的兩點即給2分;) 對建設和諧社會的認識,屬于開放性答題,只要能從以上四點中的任意兩個方面去答題。認識到位,表達流暢即給2分。
(甲)(10分)
8、飲酒(歸園田居)(1分,只要是陶淵明著名詩作即可)
9、(1)交錯相通(互相通達) (2)通“邀”,邀請(共2分,每小題1分)
10、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2分,抄寫全句也可)
11、圍繞“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zhàn)亂,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分)
12、圍繞第一段中描寫桃花林景色的語句,運用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即可。(共3分,結合作品內(nèi)容1分,修辭手法1分,語言生動形象1分)
1.理解文章內(nèi)容,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繪的理想社會;
2.理解作者寄托的社會理想;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內(nèi)容,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美好的理想社會;
課堂開始請同學們回憶上節(jié)課內(nèi)容。具體導入語如下:
同學們,“桃花源”真的`存在嗎?陶淵明虛構這樣一個故事,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怎樣的社會理想呢?
請同學讀課文,并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問題:
1.描寫桃花林景色的句子;
2.描寫桃花源自然景色的句子;
3.描寫桃花源社會環(huán)境的句子;
4.描寫桃花源人衣著、勞動、精神狀態(tài)的句子;
5.體現(xiàn)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句子。
(三)深入研讀,體悟情感。
上環(huán)節(jié)畫出句子后,引導學生思考:桃花源的人為什么會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當漁人說了外面的情況后,桃花源人為什么“皆嘆惋”,又為什么說“不足為外人道也”?課文中的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小組內(nèi)討論:文章的結尾寫道漁人復尋桃花源而不得,劉子驥“欣然規(guī)往”“未果”“后遂無問津者”,這樣的結尾說明了什么?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1.找出出自本文的四個成語,并寫出它們的意思;
2.熟練背誦課文。
五、板書設計。
略。
一、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
由湖南的風景區(qū)“桃花源”引出課文
二、指導閱讀“閱讀提示”,簡介作者作品。
陶淵明,名潛,字子亮,別號五柳先生,東晉著名詩人。詩歌多以表現(xiàn)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是田園詩的創(chuàng)始人。他出身于沒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當時社會的重視。少時雖頗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但社會動亂不安,有志難酬。先后作過幾任小官,由于不滿官場的丑惡,終于在41歲堅決棄官回鄉(xiāng),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作的詩文,多描寫農(nóng)村生活情趣,表現(xiàn)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抒發(fā)他熱愛田園生活,樂于和農(nóng)民來往而不愿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約寫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淵明約57歲。他既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征召,又復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而以《桃花源詩并記》寄托了自己的社會理想?!霸姟弊肥隽颂一ㄔ吹男纬?,歌詠了一個人人安居樂業(yè)的理想社會;“記”相當于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于小說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農(nóng)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選作課文的,就是這篇有新奇情節(jié)、有優(yōu)美環(huán)境、有人物、有對話的《桃花源記》。
三、教師范讀課文,然后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jié)奏,標記生詞。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豁然 儼然 阡陌 垂髫 怡然
便要還家 邑人 語云 郡下 詣 驥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要求:基本讀準斷句,注音語氣節(jié)奏。
3、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A、請三位同學讀完全文。 教師要糾正朗讀時出現(xiàn)的錯誤
B.齊讀課文,注意剛才同學朗讀時出現(xiàn)的問題。
四、學生結合相關注解自主閱讀課文,并討論文章的內(nèi)容與結構
1、 文章以什么為線索來安排材料的?
2、 標出文中能表現(xiàn)漁人行蹤的詞語。
3、 據(jù)此劃分課文的層次。
(學生分小組討論并完成題目)
總結明確:
1、 以漁人行蹤為線索 安排材料。 (行蹤可以理解為地點的轉移)
2、 表示行蹤變化的詞句:
緣溪性 忽逢桃花林 復前行 便得一山 從口入 復行數(shù)十步 停數(shù)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復得路
3、 根據(jù)以上的總結,將課文分層:
㈠、(1)發(fā)現(xiàn)桃花源。
㈡、(2—3)進入桃花源。
㈢、(4—5)離開而復尋桃花源未果。
五、學生按照老師要求自主完成相關字詞的學習??煞纸M練習討論 (在文中相應位置做好筆記)
六、布置作業(yè)。
1、將課堂所做練習完成在作業(yè)本上
2、用現(xiàn)代文復述課文
一、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
2.了解本文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感受寧靜的田園生活,正確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讀并背誦全文。
二、 能力目標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誦讀能力。
2.力求學生運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jié),培養(yǎng)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對作品的鑒賞能力。
三、德育目標
肯定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大膽追求,激發(fā)學生向著更高更遠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桃花源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淳樸的人情,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樂融融的人際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陶淵明虛構這一撲朔迷離的桃源勝境的目的,正確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本文語言簡練生動、通俗流暢,教師可指導學生朗讀、背誦。
2.品讀法。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步品味,通過想像、描繪、分析、推理的活動,讓學生含英咀華,探幽攬勝,著眼于學生想像力、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分析概括能力、鑒賞能力的訓練。
四、整體感知
1.背誦課文(課前已經(jīng)布置背誦)
2.自由朗誦,思考問題,討論回答。
你認為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那么你認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與我們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為什么要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社會?
你是否愿意長期生活在這個桃花源里?
五、總結。
同學們能用歷史的發(fā)展的眼光分析問題,老師特高興特激動。
至于這個桃花源,無論大家喜歡與否,無論這個桃源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都不重要,因為它已經(jīng)成為人們心中的理想境界,成為美的象征。
現(xiàn)在我們的社會發(fā)展了,大家覺得和諧生活已經(jīng)基本實現(xiàn)了,你們對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現(xiàn)狀普遍比較滿意,看來陶淵明向往的幸福生活我們已經(jīng)享受到了。
現(xiàn)在我們杭州提倡“和諧杭州,品質(zhì)生活”,這就是我們向往的“桃花源”,無論社會怎樣發(fā)展人類追求和諧幸福安寧生活的愿望沒有改變,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讓我們一起”上下求索吧。
六、再次背誦全文,回味美麗的桃源生活!
七、布置作業(yè)
1、總結文中文言知識點
2、完成課后思考題
3、總結并抄寫課文中出現(xiàn)的成語。
幼兒園教案《桃花源記教案精品九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兒園教案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桃花源記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但教案課件不是隨便寫寫就可以的。備好一份完整的教案課件,會有利于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教案教案會包含哪些部分?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特意收集并為您呈上“桃花源記課件教案”相關內(nèi)容,或許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
作文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文學和藝術的熱愛,在寫作中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出美妙的世界。你寫作文時有沒有什么想法呢?這是我從網(wǎng)絡上搜索到的一篇“桃花源記作文”文章,請煩請您將此文收藏起來!...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欄目精選:“桃花源記感悟”,歡迎閱讀。辦公都離不開要撰寫各種文檔,沒有好的想法時可以借鑒一下范文。一篇好的范文給我們提供了不同的寫作思路和角度,如何在范文中全面的展現(xiàn)自己呢?由此,編輯為你收集并整理了《桃花源記》的感悟請閱讀,或許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