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熊的擁抱節(jié)說課稿。
不為明天做好準備的人是沒有未來的,在幼兒園教師的工作中,經常會提前準備一些需要的資料。資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關多類信息、情報。參考資料有助于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見幼師資料嗎?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擁抱是最好的溝通”,相信您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導讀:擁抱是一種力量,它是父母借著身體的接觸來告訴孩子,我們永遠愛你。這種愛將變成孩子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在和女兒的關系中,我覺得做得最好的一點是學會了擁抱。而且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這種身體的接觸不僅溫暖、美好,而且非常神奇,有一種不可取代的魔力。
擁抱孩子是一種良好的親子溝通方式。研究顯示,嬰兒期缺乏擁抱,孩子愛哭、易生病、情緒易煩躁;就算漸漸長大學習獨立后,他們仍然需要這種身體的“支持”。擁抱孩子是告訴他們,不管什么時候,不管你犯了多大的錯誤,父母對你的愛都不會變。因此,我建議年輕的父母——每天起碼擁抱孩子三次。
先說早晨第一次擁抱。
在不少家庭中,孩子的一天始于父母的嘮叨指責之中:“你怎么搞的,這么慢吞吞的?!?/p>
“你怎么只吃這么一點?”“你到底是缺了哪條筋,丟三落四的?!薄@些情緒化十足的負面言語,只會讓孩子不舒服,從而影響他一天的情緒。其實,即使孩子做錯了事,或是任性、發(fā)脾氣,也不妨先給他一個擁抱,讓孩子在你的擁抱中穩(wěn)定下來,然后再說一些你想說的話,“剛才你的書還在沙發(fā)上,裝上了嗎?”“我們一起抓緊時間,這樣就不會遲到了?!薄@時哪怕你在嘮叨,孩子也樂意接受。美好而快樂的一天便由此開始。
再談傍晚第二次擁抱。
傍晚回家了。見到孩子,很多父母會邊干家務邊機械地問:“今天在幼兒園(學校)過得好不好?”孩子的回答也一樣的干脆:“好!”他實際上是拒絕了你的詢問,因為他覺得你并不重視他。
所以,無論你手頭有多忙,請放下手里的一大沓報紙或水淋淋的青菜或正在移動的鼠標,給孩子一個熱烈的擁抱,這會讓孩子有“回家”的感覺,他會覺得你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他的身上,從而樂意和你分享他的快樂與煩惱。
“你看起來很高興,有什么好消息告訴我?”這是我擁抱女兒后常說的一句話。當然也有這樣的句子:“寶貝,你好像不太高興,有什么事情能告訴媽媽嗎?”諸如此類的開頭,會讓孩子覺得你了解他,或想了解他,而孩子所希望要的只是被了解。一個擁抱、一句關心的話語,是對他傾吐實情的最好鼓勵。
第三次擁抱,可以在孩子睡覺前完成。
不少父母忙于事業(yè)家務,恨不得早點把孩子哄上床。但其實,孩子會從你敷衍的態(tài)度中看出你的不耐煩,然后又用同樣的不耐煩來對付你。事實上,做父母的哪怕日理萬機,只需要在孩子臨睡之前在他床邊坐上一會兒,給他講上兩個故事或幾句親熱的話,末了再給孩子一個輕輕的擁抱,孩子就很容易帶著你的關愛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
擁抱是一種力量,它是父母借著身體的接觸來告訴孩子,我們永遠愛你。這種愛將變成孩子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導讀:打雷會引發(fā)地震嗎?這個問題似乎很幼稚,但是孩子的想法卻不一樣。孩子看似稚嫩的問題,實際上,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爸爸媽媽的擁抱和耐心解釋,能讓他們從對地震單純的害怕,慢慢走到更積極的、關心別人的陽光里。
“我放下手中的工具,把錘子、螺釘、饑渴、死亡,全都拋在腦后。在一顆星球上,在一顆行星上,在我的行星上,在地球上有一個小王子需要安慰?!薄缎⊥踝印?/p>
這幾天,廣州電閃雷鳴,連降暴雨。
王女士8歲的女兒問她,打雷會地震嗎?她意識到,地震對女兒的影響,可能比自己想象得大。在這之前,白女士已經告訴女兒一些和地震有關的知識,為什么她仍然會有這樣的問題呢?自己該怎么做,才能讓她明白?
孩子普遍感到不安全
看電視、讀報紙、問爸爸媽媽,這些天,孩子得到了不少地震的消息。從這些消息里,他們知道地震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會傷害很多人。中山三院心理科關念紅醫(yī)生指出,和成年人相比,孩子的恐懼會多一些。所以,有各種各樣的幻想,并不奇怪。反應比較激烈的孩子,還會害怕一個人待著;原來能做的事,現(xiàn)在卻不愿意做了;身體不舒服,卻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
這些反應,都是因為孩子覺得不安全。作為家長,當孩子有害怕的想法時,首先要告訴他,害怕是正常的,每個人看到這樣的事,都會難受。同時,王醫(yī)生強調,家長還要告訴孩子,我們生活的地方,現(xiàn)在不會發(fā)生地震。
多一些擁抱多幾次解釋
“這種時候,我們應該……”,給孩子講道理,但他們可能完全不吃這套。相比之下,拿一張漫畫給他講故事,做游戲,孩子就容易接受得多。關醫(yī)生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在真實的環(huán)境里,說一些避震自救的小知識。
在這段時間里,家長和孩子,應該多有身體接觸。不僅要耐心的聽孩子講,他對地震的看法,還要多抱抱孩子,讓他體會到切實的安全。
孩子對地震的害怕,可能隔幾天,就冒出一個想法。關醫(yī)生說,對孩子來說,可能要解釋好幾次,他才能慢慢明白,自己是安全的,放下對地震的幻想。所以,不要喝斥孩子,用一句話打發(fā)掉。像“別老想著地震”這樣的話,盡量少對孩子說。
另外,孩子問的問題,也許每次都不同,家長要看具體的情況。對王女士來說,除了告訴孩子地震是怎么回事,還應該告訴她,打雷和地震,是兩種不同的自然現(xiàn)象。
如果孩子對地震的恐懼持續(xù)時間長,超過了兩周,并且通過上面的這些方法,都無法緩解,應該立刻帶他們去找心理醫(yī)生,盡早恢復。
從積極的角度了解地震
想讓孩子多了解地震,但電視、報紙的畫面,有時候自己看了都受不了,怎么辦呢?關醫(yī)生提醒,和地震有關的直播節(jié)目,比較震撼人的畫面,少讓孩子看??匆豢葱侣剤蟮?,了解一下進展就可以了。
讓孩子了解地震,多從正面積極的方向,更加有益。比如,大家正在努力的救助傷員,為災區(qū)捐款,幫助他們重建家園。另外,鼓勵孩子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災區(qū)的關心。比如,給災區(qū)的小朋友寫卡片,畫畫,用實際的方式來關心別人。
自救意識很重要
有的孩子還擔心,如果上課的時候發(fā)生地震,爸爸媽媽會來救自己嗎?家長一般會安慰孩子,“一定會去救你的。”關醫(yī)生指出,家長這么做,的確能讓孩子安心。但同時,也要向孩子強調,自己趕到學校,需要花些時間,在這之前,一定要先保護自己,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想要養(yǎng)育一個聰明的,就要為他打造一個發(fā)達的大腦。我們要挖掘嬰幼兒的潛能,就要了解大腦的發(fā)育過程: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它決定了一切。
大腦發(fā)育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到嬰兒出生。這個階段我們稱為大腦長數(shù)量的階段。當嬰兒出生時,大腦已經有大約100~180億個腦細胞,接近成人。也就是說嬰兒從懷孕到出生,大腦細胞的數(shù)量就已經長好了。
第二個階段
出生以后,大腦就進入了長質量的時期,腦細胞的體積和其他很多東西還會長起來。
出生之后,由神經細胞連接的“突觸”開始形成,突觸在三個月的時候數(shù)量達到高峰,到三個月時灰質脂肪沉積完成,6個月DNA含量停止增加,到12個月,少突神經膠質細胞達到成人的70%,3歲的時候小腦發(fā)育基本成熟,3~4歲神經髓鞘化基本完成。
神經網絡的形成
神經纖維的髓鞘像電線的絕緣層,可以使神經元準確傳遞信息,速度非常快,分工明確,效率也更高。那么剛出生的時候,神經纖維髓鞘形成非常少,神經纖維也非常短,非常少,到3~4周歲的時候,才完成神經纖維髓鞘化的過程。
神經元表面積的60~80%被突觸占領,神經元如果沒有突觸作連接,就沒有價值,數(shù)量再多也沒有意義。在出生時突觸的數(shù)量只有50萬億個,到3個月時達到高峰,大概是在10000萬億個,是3歲時的十倍。
怎么做,才能讓寶寶更聰明?
0~3歲的經驗對神經網絡發(fā)育的影響非常重大,對突觸的刺激及高頻率的使用,都有利于智力發(fā)展。出生三個月時,突觸的數(shù)量非常多,為什么最后只有500萬億個存在下來呢?因為缺乏使用!要運用一些方法使突觸活動起來,那么那個突觸就能生存下來。如果運用得不夠或者使用得不夠,突觸數(shù)量就會比較少。
影響智商的二個原因
第一大原因:大腦的營養(yǎng)。
第二大原因:寶寶成長的環(huán)境。
大部分的家長都知道給寶寶吃、配方,這些效果肯定是好的。但是不要忽略環(huán)境的作用,實際上,環(huán)境的作用遠勝于營養(yǎng),它比營養(yǎng)更關鍵。
大腦的發(fā)展過程需要外界信息的大量輸入才能完成,外界信息的輸入直接促進大腦的發(fā)展。輸入就發(fā)展,不輸入就不發(fā)展。缺少哪方面的輸入,就必然在哪方面得不到發(fā)展,長大后這方面會不如別人。
在懷孕的過程中,可能因為營養(yǎng)或者其他的原因,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有的嬰兒只有100億個腦細胞,有的則可能有150億個腦細胞,差異性非常大。腦細胞越多越好,這是發(fā)展智力的物質基礎。所以孕媽媽應該注意補充營養(yǎng),合理胎教,給寶寶多種良好的刺激,以促進寶寶的腦細胞數(shù)量增值。
延伸閱讀:抓住寶寶大腦發(fā)育敏感期
0~3歲是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嬰兒大腦發(fā)育未成熟,可塑性較大。這時健全、良好、豐富的環(huán)境刺激可以充分激活神經細胞,促進大腦結構和整個功能的發(fā)育,建立高度復雜、功能強大的網絡。此期,寶寶的腦重量和頭圍都快速發(fā)展。大腦重量可從出生時的370g,增至1歲時的900g。頭圍可從出生時的34公分增至1歲時的46公分。
大腦發(fā)育所需營養(yǎng)素包括:
A.蛋白質:優(yōu)質蛋白質、必需氨基酸。
B.脂肪: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DHA、腦黃金。
C.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D.鐵:貧血時腦細胞數(shù)會減少20~30%,智力減低10~15%。寶寶就會出現(xiàn)吸收利用障礙,夜驚睡眠不安、生長激素分泌減少等癥狀。
E.鋅:參與70余種酶的活動,會影響食欲。
F.維生素:維生素A~E、維生素K、葉酸等。
G.其他礦物質微量元素。
0~1歲是寶寶腦飛速發(fā)育的時刻,年齡越小智力提升機會就越大。如果適時開發(fā),合理訓練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粗細動作訓練
粗動作:
抬頭、抬胸、兩手取物、坐、站立。
抬肩、抬臂、雙手握物、手指取物。
先會抓物后放下,先向前、再向后。
精細動作:
3~4個月時,寶寶見東西手足亂動,但抓握能力不強??梢酝姘l(fā)出聲音的音樂玩具、色彩鮮艷的懸掛玩具、球類玩具等。
5月見到東西一把抓,可給予柔軟、便于抓握的絨毛類玩具。
7~8月時,訓練寶寶把玩具放進盒子、從盒子里把玩具拿出來,拇指、食指取物,用手戳洞等。
手、眼、口初步協(xié)調。
導讀:要擺脫隱形語言“殺手”帶給寶寶的傷害,我們首先需要把握一些有效的溝通技巧。
同樣的意思,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它們帶給人的感受就會截然不同。我們在跟客戶、合作伙伴、同事和朋友交流的時候,可能會更多地考慮措辭是否恰當,但是在跟寶寶交流的時候,我們卻常常不假思索就冒出一些話來,至于這些話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我們不見得會仔細去考慮。要擺脫隱形語言“殺手”帶給寶寶的傷害,我們首先需要把握一些有效的溝通技巧,通過這些技巧來柔化我們的語言模式:
*盡可能溫和地陳述事實
溫和地陳述事實要把情緒放在一邊,以免我們友善的語言被那些不良情緒所污染。比如佳佳爸看到佳佳倒多了番茄醬,把番茄醬弄得滿桌子的時候,最好是忽略佳佳這個行為所謂“不好”的一面,只強調好的一面:“哦,佳佳會自己抹番茄醬了,真能干!下次我們會抹得更好,連桌子上都不會粘番茄醬了?!?/p>
溫和地陳述事實還要避免玩笑的口吻,以免寶寶誤解。以楚楚背后粘了一條小蟲子為例,楚楚爸只要如實地陳述事實就可以了:“寶寶背后粘了一條小蟲子呢,來,爸爸幫你把小蟲子捉住。嘿,捉住了!”甚至還可以引導他去觀察這條小蟲子,如此一來,楚楚就不會懼怕小蟲子,他當然就會有更多觀察小蟲子習性的欲望了。
*避免帶給寶寶“我不好”的感受
那些否定寶寶的話,即便它就是事實,我們也要盡量少說。比如,我們可以用“你長大了就會做得很好的”、“我們一起做”等語句來替代“你還小,不能……”或“你還小,你做不了”之類的句型。對于那些寶寶暫時還做不了的事情,我們也可以分解成N個步驟,和他一起操作,讓他做比較簡單的部分,帶給他一種成就感。至于那些分解了,他也控制不了的事情,我們可以和他一起做,讓他象征性地參與,或者父母自己做了,讓他享受最終的結果。
當我們指導寶寶的時候,可以做得巧妙一些。以搭積木為例:如果寶寶搭不好,沒有關系,我們可以游戲的方式來融入我們的指導:“你搭上了兩塊,現(xiàn)在要搭第三塊了。轟隆,樓房倒塌了!哈哈!我也搭,我搭上一塊,搭上兩塊,這塊我可得小心點,要不樓房就要倒塌了。轟隆,我的樓房也倒塌了!這次我要這么搭!噓,輕輕的啊,要放正了啊!哈哈,搭上三塊了吧!”這樣處理,父母對寶寶的指導就不是居高臨下的,而是平等的,寶寶就不會有挫敗感,并且,他還能從父母的這種行為中觀察到許多,逐漸學會自己去控制。
隱形“殺手”出場后的補救措施——
盡管我們很注意,有時候還是不可避免地說出隱含了“殺手”的話來。一旦發(fā)現(xiàn)我們言語失控,那就趕緊采取補救措施,繞個彎兒,將損失挽回吧。比如楚楚爸那句“小蟲子咬你屁股了”帶給楚楚壓力之后,我們就可以順勢轉個彎:“哈哈,我以為小蟲子要咬你屁股呢!原來它只想趴你衣服上睡會兒覺呢?來,我們把小蟲子放地上,看看它怎么爬好不好?”再比如,佳佳被爸爸說哭之后,爸爸不妨補上一句:“哈哈,那么多的番茄醬,它們一定特別好吃吧!我也想吃呢!佳佳,你能給我也倒一點番茄醬嗎?來,我把面包湊近了,小心地接著,番茄醬就不會掉桌子上了?!必焸洳淮嬖诹?,相反,佳佳又獲得了一次實習的機會,并且也知道該怎樣更好地做好這件事情了,這不就一舉兩得了嗎?
同樣的意思,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它們帶給人的感受就會截然不同。我們在跟客戶、合作伙伴、同事和朋友交流的時候,可能會更多地考慮措辭是否恰當,但是在跟寶寶交流的時候,我們卻常常不假思索就冒出一些話來,至于這些話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我們不見得會仔細去考慮。要擺脫隱形語言“殺手”帶給寶寶的傷害,我們首先需要把握一些有效的溝通技巧,通過這些技巧來柔化我們的語言模式:
防止隱形殺手出場的溝通技巧——
*盡可能溫和地陳述事實
溫和地陳述事實要把情緒放在一邊,以免我們友善的語言被那些不良情緒所污染。比如佳佳爸看到佳佳倒多了番茄醬,把番茄醬弄得滿桌子的時候,最好是忽略佳佳這個行為所謂“不好”的一面,只強調好的一面:“哦,佳佳會自己抹番茄醬了,真能干!下次我們會抹得更好,連桌子上都不會粘番茄醬了?!?/p>
溫和地陳述事實還要避免玩笑的口吻,以免寶寶誤解。以楚楚背后粘了一條小蟲子為例,楚楚爸只要如實地陳述事實就可以了:“寶寶背后粘了一條小蟲子呢,來,爸爸幫你把小蟲子捉住。嘿,捉住了!”甚至還可以引導他去觀察這條小蟲子,如此一來,楚楚就不會懼怕小蟲子,他當然就會有更多觀察小蟲子習性的欲望了。
*避免帶給寶寶“我不好”的感受
那些否定寶寶的話,即便它就是事實,我們也要盡量少說。比如,我們可以用“你長大了就會做得很好的”、“我們一起做”等語句來替代“你還小,不能……”或“你還小,你做不了”之類的句型。對于那些寶寶暫時還做不了的事情,我們也可以分解成N個步驟,和他一起操作,讓他做比較簡單的部分,帶給他一種成就感。至于那些分解了,他也控制不了的事情,我們可以和他一起做,讓他象征性地參與,或者父母自己做了,讓他享受最終的結果。
當我們指導寶寶的時候,可以做得巧妙一些。以搭積木為例:如果寶寶搭不好,沒有關系,我們可以游戲的方式來融入我們的指導:“你搭上了兩塊,現(xiàn)在要搭第三塊了。轟隆,樓房倒塌了!哈哈!我也搭,我搭上一塊,搭上兩塊,這塊我可得小心點,要不樓房就要倒塌了。轟隆,我的樓房也倒塌了!這次我要這么搭!噓,輕輕的啊,要放正了??!哈哈,搭上三塊了吧!”這樣處理,父母對寶寶的指導就不是居高臨下的,而是平等的,寶寶就不會有挫敗感,并且,他還能從父母的這種行為中觀察到許多,逐漸學會自己去控制。
隱形“殺手”出場后的補救措施——
盡管我們很注意,有時候還是不可避免地說出隱含了“殺手”的話來。一旦發(fā)現(xiàn)我們言語失控,那就趕緊采取補救措施,繞個彎兒,將損失挽回吧。比如楚楚爸那句“小蟲子咬你屁股了”帶給楚楚壓力之后,我們就可以順勢轉個彎:“哈哈,我以為小蟲子要咬你屁股呢!原來它只想趴你衣服上睡會兒覺呢?來,我們把小蟲子放地上,看看它怎么爬好不好?”再比如,佳佳被爸爸說哭之后,爸爸不妨補上一句:“哈哈,那么多的番茄醬,它們一定特別好吃吧!我也想吃呢!佳佳,你能給我也倒一點番茄醬嗎?來,我把面包湊近了,小心地接著,番茄醬就不會掉桌子上了?!必焸洳淮嬖诹耍喾?,佳佳又獲得了一次實習的機會,并且也知道該怎樣更好地做好這件事情了,這不就一舉兩得了嗎?
一、案例陳述:
開學初,孩子們來到幼兒園,他們到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有的幼兒能高高興興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哭也不鬧,可有的幼兒一看到媽媽走了,急著哭了起來,有的孩子被老師抱著哄著也就不哭了,他們能安靜下來了,會聽著老師講話了,會和老師一起做游戲了。有的幼兒卻哭個不停,喊著要爸爸媽媽,不讓爸爸媽媽走。李詩雨就是這么一個小朋友。她一進幼兒園就哭鬧個不停,拉著爸爸的脖子就是不松手,不讓爸爸走。一連幾天都是這樣的,而且在一天的活動中,總是自己坐在一個角落里,飯也不吃,覺也不睡,脾氣很倔強。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進行了家訪,從家訪中我們了解到李詩雨小朋友平時都有奶奶帶著,爸爸媽媽要上班的,這孩子在家里吃飯都有大人喂著,而且平時大人也比較地寵愛她,養(yǎng)成了她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而且聽她奶奶和爸爸說這孩子脾氣很倔,一不順心就要發(fā)脾氣還要摔東西。
二、思考與分析
李詩雨從來沒上過托兒所,也沒長時間的離開過自己的親人。對一個剛滿3歲的孩子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自然會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壓力。有的幼兒開始哭鬧,不愿上幼兒園;有的幼兒在幼兒園獨來獨往、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交往;新生入園的不適應主要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壓力:
1、客觀上陌生的環(huán)境帶來的壓力:全新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的作息制度都需要年幼的孩子去快速適應。
2、心理環(huán)境的變化:他們擔心自己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滿足,如吃飯、午睡、小便、穿衣、喝水怎么辦?這些是帶給幼兒不適應的主要原因。
三、指導策略
針對這些原因我采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式來對待。
1、由于小班孩子年齡小,自理能力差,我就從生活上給他們更多的關心與照顧,讓他們消除顧慮,安心來園。針對孩子注意力容易轉移這一特點,我采取聽聽故事、做做游戲等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穩(wěn)定幼兒的情緒,蹲下身子來跟他們說說悄悄話,抱抱他們,盡量縮小我們之間的距離,幫助幼兒消除陌生感,愿意親近老師,讓幼兒盡快的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每天當孩子來園的時候,我就從她爸手中接過孩子,笑瞇瞇地說:“來,老師抱,老師也是喜歡你的。”帶她去好玩的地方,給她玩好玩的玩具,慢慢地這孩子好象平靜下來了。
2、我們把孩子的進步及時地和家長溝通,讓孩子的家長也能了解孩子的在園的表現(xiàn),并且有的放失地配合教育,孩子的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的進步從而愿意配合老師的教育工作。
三、建議:
告訴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輕松入園,給幼兒一點心理上的準備。
1、剛入園的孩子往往不明白為什么大人要把他送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擔心父母不喜歡他,不要他了。因而,告訴家長在與孩子談心時,不僅要讓孩子知道為什么要上幼兒園,還要讓孩子相信父母是愛自己的,父母是想讓自己交更多的朋友,學到更多的本領。入園前,家長應帶孩子參觀幼兒園,看看幼兒園的環(huán)境,花草樹木,小朋友睡覺、吃飯、洗手、小便的地方。最好能看到大孩子在幼兒園活動的情景,讓孩子對幼兒園有個初步的印象,消除孩子對幼兒園的陌生感。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在孩子入園前,就要有意識的逐步培養(yǎng)孩子自己用小勺吃飯,會正確的咀嚼、吞咽;大小便會告訴老師;會自己穿脫鞋子,有良好的午睡習慣等等,幫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減少孩子因不會或不甘而造成不必要的憂慮和緊張。
2、讓幼兒學一點交往技能。3歲左右的幼兒,自我中心的特征十分明顯,加上又是獨生子女,與同伴交往能力差。有的爭強好勝,有的膽小怕事,有的看見滑梯等運動器械上有其他孩子,就不敢玩。因而家長在孩子入園前,應有意識多讓孩子與別的孩子交往,在交往中,幫助孩子學會一些交往的技能。如告訴他想玩的玩具在別人手中怎么辦?別人碰了你怎么辦?等等。注意要正面引導,那種“誰打你,你就打誰”的方法不可取,容易造成孩子是非不明,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3、分別時堅決果斷。送孩子入園時,家長要與老師密切配合,統(tǒng)一思想,減少孩子不切實際的期盼。家長送孩子入園后,要果斷離開,不能一聽到孩子的哭聲又回來,與孩子相對淚汪汪的。這樣來來回回折騰,會讓孩子以為只要一哭鬧,大人就會滿足要求,這樣也會延長孩子適應幼兒園的過程。
幼師資料《擁抱是最好的溝通》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師資料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大熊的擁抱節(jié)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孩子們的天真無邪、童真趣味,我們這些做家長的是比不起的,他們生活無憂無慮,吃飽穿暖有玩具,只要不是危險性的活動或者物件,基本上家長都不會去阻止,通常具備這些條件,孩子就已經心滿意足了。當然,再加上父母...
暑假時在球館里見了一位老友,她工作出色,精明能干。但她那天卻滿臉愁容,一見面她就搖頭嘆息:“很有挫敗感,做母親真失敗!”原來她說服中考后的兒子每天傍晚陪她去打羽毛球,因為孩子的身體發(fā)育不太好。誰知去了...
你曉得自律的定義是什么嗎?自律就是越努力越進步越開心越自信。所以說,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實都是百煉成鋼。你有沒有想寫的關于自律的作文呢?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堅持是最好的自律作文”,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孩子能否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潛在的智力,極大部分有賴于5歲以前所接受的感覺及智能刺激的多寡。1歲之前的孩子尚未進入主動探究周圍世界的階段,給予孩子較合理的感覺刺激和較多的情感交流,應是最...
記得一本書上有這樣一段對話:拿破侖問教育部長:?目前教育最缺少的是什么??教育部長回答:?最缺少的是優(yōu)秀的母親。?教育部長的話深刻而睿智,同時也告訴我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
最新更新